前樊村位于兴隆庄镇东南部,南邻邹城市大马厂村,在兖州市兴隆庄镇最南端,本村共有人口636人,165户,村庄面积160余亩,耕地面积860余亩,塌陷地水面积400余亩,村娱乐室60余平方,图书馆1个,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余元,辖区内有鲍店矿、兴隆矿、东滩三家煤矿,属于压煤搬迁村。
前樊村设党支部1个,支部书记1人,支委3人,党员共有34名,村主任1名,村委委员2名,村文书1人,妇联主任1人,下设四个生产小组。
近年来,前樊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富民强村的新路子,引导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推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制度,民主管理,前樊村现有村民代表33人,在村集体重大事务的决定中起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村民集体治村的理念,在村党组织建设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致富本领强,思想水平高的党员队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82110 | 272100 | 0537 | 查看 前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冠庄铺村 |
兴隆庄镇冠庄铺村位于兴隆庄镇北首,泗河大堤东临。村内共有4个生产小组,390户,1562人,党员43名,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5名。该村占地面积约400亩,耕地面积130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现有蔬菜大棚10个,养殖大棚21个,养殖户15户。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 |
胜利村 |
兴隆庄镇胜利村位于兖州城南、镇驻地以北、京沪铁路以西,日荷高速公路横穿村庄东西,地处交通要道。全村人口268人,一个村民小组,村庄占地70亩,村级活动场所540平方米,办公场所180平方米,全村现有正式党员18名。该村为蔬菜专业村,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896元。集体收入3万元。该村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卫生洁净,绿树成荫,自然环境优美,有电视入户率百分之百,是文明、富裕、稳定、和谐的新农村。 |
火神庙村 |
兴隆庄镇火神庙村位于镇南部,北靠崇文大道,东靠汶邹公路,西靠兴隆矿西风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全村四个自然生产小组,275户,978人,现有党员40名,积极分子7名。 村里原耕田面积1560亩土地,由于矿采煤造成三分之一,土地上水不能种植,实际能种植的责任田88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有养殖专业大户、养鸡专业大户、煤炭运输户30余户。 |
百子堂村 |
百子堂村位于兴隆庄镇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汶邹公路西,北靠兴隆庄煤矿西风井,全村111户,人口427人,村庄面积约75亩左右,耕地面积280亩,村级活动场所有图书室、远程教育电教室,截止到2012年3月底本村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8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村内主要产业靠煤炭销售及运输、建筑、维修、经营销售、种植、养殖等,2011年人均纯收入9835元。 |
三元村 |
兴隆庄镇三元村位于泗河堤东,镇政府西南,约四公里处,人口506人,村庄面积:96亩,耕地758亩,生产组:2个,党员:15人,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支书、村主任一人兼,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人均纯收入:9668元。 |
前李村 |
前李村位于兴隆庄镇政府驻地北,东邻京沪铁路,西邻省地质队,北邻泗河大桥、泗河河滨公园景观,离兖州市区仅一桥之隔,是人流、物流的集聚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村基础设施落后与群众渴望现代化新居的矛盾日益激烈。本着服务民生的宗旨,村两委响应群众诉求,规划建设了规范化、高档化的新村庄。新村项目占地40亩,户数276户,居住人口1200人,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地上有储藏室(车库)、顶层有0的4-5层住宅楼10栋,建筑面积4600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道路、商店、卫生室、供排水、绿化、亮化工程,大大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拉动居民消费,还能有效的加快小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品位。 |
大桥村 |
兴隆庄镇大桥村位于镇北部,泗河河畔,全村共有人口438人,133户,耕地面积330亩,村庄占地63亩。2011年,因泗河兴隆大桥建设,全村整体搬迁,新村位于大桥前李社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全村现有党员26名,两委成员3名,村级活动场所16间房屋,约320平方,村庄管理规范有序。村内主导产业有:蔬菜种植、有机肥厂、汽修厂、运输等,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元。 大桥村与冠庄铺村、胜利村、火神庙村、百子堂村、三元村、前李村、后李村、桲椤树村、巨王林村、道沟村、堡子村、四竹亭村、三官庙村、兴隆庄村、王家楼村、小南湖村、大南湖村、王庄村、北湖村、澹台墓村、田家庙村、护驾营村、大施村、南张村、刘家楼村、雷厂村、大庙村、晾衣井村、岗头村、和尚堂村、魏井村、水坑村、汪庙村、后樊村、中樊村、前樊村、后小疃村、前小疃村、刘岗村相邻。 |
后李村 |
后李村位于兴隆庄镇北部,京沪铁路以东,紧靠泗河、北与九仙桥办事处的粉店村接壤,东与曲阜市的西郭接壤,村庄座落面积45亩,人口350人,耕地面积400亩(含塌方地面积240.56亩)。截止2012年3月份,支部党员数19人,村两委成员数4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占50%。 村集体经济基本无收入,现村内支出重要是,塌陷地的路沟、地荒地的赔偿款,村内的主导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人均年纯收入9600元。 |
桲椤树村 |
桲椤树村位于兴隆庄镇政府南2公里处,分三个搬迁小区,和三官庙、四竹亭两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该村下设5个生产组,390户,1518人,现有党员48人,村两委成员4人,村两委交叉任职3人。新村建有综合办公楼、科技文化大院,配备了灯光球场、健身器材和村级医疗定点卫生室等设施,村内水泥街道、排水沟为一体,中心花园、公厕、清洁车齐全,条条街道安装路灯、花木栽植环抱楼群绿地,鲜花比比皆是,是居住、休闲和娱乐的理想花园式村庄。 村内主导产业以种粮为主,积极发展养殖等第三产业.利用村塌陷地多、水面广,建有大规模鱼塘一处,小鱼塘四处,建有规模养鸭棚两个及猪场、鸡场多处,带动我村经济快速发展,我村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 |
巨王林村 |
巨王林村座落于兴隆庄镇东南部,济曲快车道南,村人口2878人,村庄占地面积550亩,耕地3560亩,村委综合办公楼为四层,截止到2012年3月底支部党员数83人,村两委成员7人,交叉任职1人,下设十个生产组,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全村发展蔬菜种植240亩,同时不断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2011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9300元。 |
道沟村 |
道沟村位于镇驻地,村人口1228人,全村楼房总建筑面积41644.88m2,村庄占地面积103.55亩,耕地308.3亩,截止到2012年3月底支部党员数34人,村两委成员6人,交叉任职2人,人均纯收入9000元。 |
堡子村 |
兴隆庄镇堡子村位于镇驻地,现有2个生产组,172户,736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3人,支委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2人交叉任职。村庄占地面积约200亩,耕地面积480亩。村内主导产业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共有蔬菜大棚种植户30余户,养殖户10余户,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 |
四竹亭村 |
四竹亭村地理位置在镇政府前2公里汶邹公路西侧,全村人口1450人,村庄占地面积250亩,耕地850亩,村级活动场所、办公室、会议室及其它场所15间,村委大院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截止到2012年3月底村支部党员57人,村“两委”成员5人,交叉任职2人,村集体收入达30余万元,村内主要产业土地租赁,人均纯收入9800元以上。 |
三官庙村 |
兴隆庄镇南三官庙村位于崇文大道南侧,汶邹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共六个村民小组,1500口人,其中0党员72人,村两委共7人组成。村庄面积380亩,耕地面积1300亩。辖区内有益宝生物、红山石工贸、兴德庄园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全村经济总收入6800万元,其中企业总产值3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60元。 |
兴隆庄村 |
兴隆庄镇兴隆庄村位于崇文大道南,泗河大桥东,村庄面积150亩,耕地975亩。现有人口660人,其中党员人数20人,村两委成员4人。村主导产业以豆制品加工、煤炭小型运销,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左右。 |
王家楼村 |
王家楼社区是兴隆庄镇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之一,始建于2002年,共520户,1865人,占地280亩,共建设2层小康楼480栋,建筑面积67200平方米。先后投资150万元在社区中心修建了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对所有楼房和建筑物进行了室外粉刷和装修,达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标准;实施了路、电、气、污、电话、宽带、有线电视进家进户工程及自来水改造工程;规划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为居民休闲、购物提供了良好环境;安装了电子监控器和10户联保监控装置,自发的成立了治安巡逻小组,实现了安全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社区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全体村民会等形式,确保“一事一议”“特事特议”的民主程序。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先进单位”、“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济宁市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兖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 |
小南湖村 |
兴隆庄镇小南湖村于泗河东岸、东邻白马河,南邻邹城市大马场村,共有四个生产小组,人口1005人,260户。村庄面积200余亩,耕地面积1176亩,塌陷治理水面500余亩。村内集体设施900平方米,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老年娱乐室等,主导产业为塑编、纺纱、煤炭运输等,建有编织厂五个,煤厂一个,纺纱厂一个,水泵厂一个,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余元,人均纯收入9800余元。 |
大南湖村 |
兴隆庄镇大南湖村位于兖州市南边界,处于泗河东岸、东邻中樊村,南邻小南湖村,共有人口820人,260户。村庄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1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塑编加工、种植养殖等,村集体收入50万余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 |
王庄村 |
兴隆庄镇王庄村位于镇西南部约7公里处,东邻赵王河、西邻泗河,全村总人口1130人,360户,辖4个生产组,共有土地约1600亩,其中村庄占地300亩,可耕地1300亩,是远近闻名的黄金梨生产基地。村党支部、村委会共有成员4名,两委班子成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很高的战斗力和工作能力,该村先后被告各级党委、政府授予五好村党支部、红旗村党支部、先进科普基地、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机管理先进单位、文明村居等称号。 |
北湖村 |
兴隆庄镇北湖村位于镇政府驻地,现建有小康楼225栋,居民224户,人口956人,耕地998亩,水面600亩。建设有养殖区、蔬菜种植区、经济林区、粮食种植区等几个片区。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80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9206元。村两委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鼓励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畜禽、渔业、养殖业,不断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积极扶持村民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全村个体工商户达60余户,运输户10余户。村内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村内20条街道全部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兴建公共绿地2万平方米;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设有群众广场2处,健身器材50余套,村民服务中心设有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群众工作室、图书室、卫生室等。全村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到了100%。 |
澹台墓村 |
澹台墓村地处兴隆庄镇最南部,邹城与兖州交界处,全村人口650人,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有生产小组4个,党员21名,群众代表32人,村庄面积8.2万平方米,耕地面积58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900元,是全镇比较先进的村庄之一。 |
田家庙村 |
兴隆庄镇田家庙村位于兴隆庄镇东南部,东临水坑村,西邻护驾营村,北面与兴隆庄煤矿一墙之隔,汶邹公路从村南经过。村庄面积0.16平方千米,可耕地190余亩均为采煤塌陷地。全村共有142户,559口人,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5名。村两委共6人。 |
护驾营村 |
兖州市兴隆庄镇护驾营地处镇驻地南部,与兴隆矿西区一墙之隔,村现有居民205户,总人口865人,村庄占地面积150亩,现有党员40人,下设4个党小组和4个生产组,村两委有2人交叉任职。土地全部被矿区占用,全村现有固定资产3100万,2011年经济总收入1.53亿元,实现利税880万元,上交税金350万元,人均纯收入9300元。 |
大施村 |
兴隆庄镇大施村共有人口578人,正式党员35名。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群众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和目标能否实现,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关键。201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经群众投票选举,选出了群众信任、年富力强、事业心重、能力突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年多来,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不仅将自身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同时推动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通过努力,本村在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村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村党支部将深刻领会党对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把全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南张村 |
南张村位于兖州市的东南部,处于兖、邹两市交界处,村委会辖12个生产组,650户2405人,0党员67名,土地面积2165亩,2011年换届选举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7人,村两委9人,3人交叉任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村两委整体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村内主要是发展种植、养殖业、运输、编织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涌现出以大庆运输公司为主的一大批企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私营企业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9500元,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村实行集体农机服务、耕、种,设有农机服务队负责种子统一购买,粮食产量连年丰产丰收,2012年村两委一班人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抓好党建、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对照镇党委政府的考核目标分工到人,逐一安排到位,在面临村庄压煤搬迁,社会矛盾突出较大的情况下,村班子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社会稳定,有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广大群众,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一定完成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
刘家楼村 |
兴隆庄镇刘家楼村坐落在兴隆庄煤矿外环路东边,现有人口673人,土地面积980亩,其中耕地面积860亩,有村委大院和农机大院,村支部现有0党员19名,村两委成员共4人,交叉任职2人,支部书记王福全同志,2011年村集体收入103万元以上,本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发展二、三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9800元。 |
雷厂村 |
兖州市兴隆庄镇雷厂村座落在兖州市城南约10公里处,兴隆庄煤矿南侧,汶邹公路南边,村西邻大庙村,南邻南张村,全村共有人口774人,约207户,三个生产小组,村庄占地面积180005平方米,村有耕地面积1140亩,人均1.3亩。截止到2012年3月底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0名。村两委成员5人,交叉任职一人,村集体经济收入774万元,村人均纯收入10000元。 |
大庙村 |
兴隆庄镇大庙村座落在兖州市城南约10公里处,南邻兴隆庄煤矿,北邻水坑村,东邻雷厂村,西邻刘岗村。全村共有人口993人,280户,四个生产小组,村庄占地面积172525平方米,村有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1.1亩,矿采煤征地249.52亩,青苗补偿面积169.45亩。村级活动场所770平方米,办公楼42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和人口学校等,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约270平方米,有电子监控探头5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6名。村两委成员5人,交叉任职一人,村集体经济收入994万元,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 |
晾衣井村 |
晾衣井村位于兴隆庄镇政府驻地以南,全村现有265户,1100人,4个生产组,耕地850亩。 该村原址紧邻泗河河堤,2001年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整体搬迁,建成了高标准的晾衣井新村,共建造二层小康楼265栋,村民住宅全部实现了楼房化。村内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设置了体育器材,配备了小康电子书屋、阅览室,使广大村民有了学习、活动的场所。 |
岗头村 |
兴隆庄镇岗头村位于兴隆煤矿北,,两个自然村为一个党支部、村委会,三个生产小组,总户数180户,人口640人,共有党员22名,因大部分土地都已采煤塌陷,还有耕地400亩,村庄总面积63000平方,村委院690平方,有正常的办公场所,设有支部办公室、村委办公室、财务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定和远教室等。 村“两委”共5人,交叉任职,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内的主导产业塑编厂三处、煤业运销公司两处、金立方搅拌站一处、农贸市场一处。 |
和尚堂村 |
兴隆庄镇和尚堂村位于镇南部采矿塌陷区,总人口896人,其中党员29人,2010年过渡搬迁至兴隆庄煤矿东侧,新村正在建设中。该村村务管理规范,先后制订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两委”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同时坚持推行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以及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不仅使村“两委”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使村“两委”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防止了工作上出现的失误与偏差,真正做到村务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村情民议、村事民管”的民主化管理。 |
魏井村 |
魏井村三面环矿,共有人口308人,村庄面积约4万平方米,耕地面积209亩,村内设有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截止2012年3月底共有党员13名,预备党员1名,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村主导产业有包含服务业18户,商业3户、运输业2户、养殖业2户,人均纯收入9300元,总收入达280余万元。 村两委一班人,以发展生产,搞好村的经济建设,使村民达到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谐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大投资,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更好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 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深入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常抓不懈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健全,并以村“两委”成员为表率,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村内和谐稳定工作。 |
水坑村 |
水坑村地处兴隆庄镇东南,与兴隆庄煤矿一墙之隔,全村1476人,村庄占地面积340亩,现有耕地1510亩,村内设备健身器材场所两处,设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图书乐器室,正式党员56人,村两委成员3人,全部交叉任职,2011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7612万元,人均纯收入9360元。村内主导主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三产为主。 |
汪庙村 |
汪庙村全村102户,人口331人,原有土地476.28亩全是采煤塌陷区,已全部征用完,现在已上水260亩,未上水土地上栽植优质育杨林5000株。 原有老村址和所有土地紧位于泗河东岸,距兖州城十公里处,属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开采区,我村于2006年10月搬迁至镇政府驻地,属新四村道沟社区。 全村有党员19名,村民代表13人,两委成员5人,交叉任职1人,村级办公场所在本居民小区,四村统一建有办公楼一处,我村办公室活动场所在四楼。 全村主导产业有林业生产、畜牧养殖、大棚蔬菜,80%以上的农户务工经商,全村人均收入万元以上。 我村集体为村民办理了新农合,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集体为全村34位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险。村统一为102户村民办理了液化气使用保险。全村18岁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保。 |
后樊村 |
兴隆庄镇后樊村位于兖州市的东南部,处于兖、邹两市交界处,村委会辖8个生产组,512户1916人,0党员46名,土地面积1916亩,2011年换届选举村委会成员5人,村委整体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村内主要是发展种植、养殖业、运输发展迅速,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实施旧农机更换、集体农机服务、耕、种、良种统一购买等手段,实现粮食产量连年丰产丰收,农民收入逐年增长,2011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9500元。 |
中樊村 |
兴隆庄镇中樊村位于镇南部,有1097人,298户,耕地1347亩,分四个生产组,村两委成员5人,村共有党员33人,村有二层办公楼一栋,一层为车库,二层5间办公室,同时另有2间会议室(兼人口学校),10间仓库,固定资产186万元(其中农业机械4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0070元 |
前樊村 |
前樊村位于兴隆庄镇东南部,南邻邹城市大马厂村,在兖州市兴隆庄镇最南端,本村共有人口636人,165户,村庄面积160余亩,耕地面积860余亩,塌陷地水面积400余亩,村娱乐室60余平方,图书馆1个,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余元,辖区内有鲍店矿、兴隆矿、东滩三家煤矿,属于压煤搬迁村。 前樊村设党支部1个,支部书记1人,支委3人,党员共有34名,村主任1名,村委委员2名,村文书1人,妇联主任1人,下设四个生产小组。 近年来,前樊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富民强村的新路子,引导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推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制度,民主管理,前樊村现有村民代表33人,在村集体重大事务的决定中起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村民集体治村的理念,在村党组织建设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致富本领强,思想水平高的党员队伍。 |
后小疃村 |
兴隆庄镇后小疃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靠崇文大道,北邻泗河南大桥,全村土地面积1261亩,采煤塌陷地及水面面积900亩,现耕种面积361亩。该村下设3个生产组,263户,936人,现有党员46人,村两委成员4人,于2006年搬入新村。 新村建有综合办公楼、科技文化大院、灯光球场、健身器材和村级医疗定点卫生室,规范化幼儿园等,中心花园、公厕、清洁车等设施一应俱全,条条街道安装路灯、花木栽植环抱楼群,绿地鲜花比比皆是。村内各种设施齐全,水、电、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液化气样样齐全,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多次被上级命名为文明村居、五好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村庄。 |
前小疃村 |
前小疃村坐落在兴隆庄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约100米处,系道沟社区,全村428户,1530人,村庄面积140亩,建筑楼房面积55760m2,耕地面积500亩,现有村级道沟社区联合办公大楼一座,健身文体器材齐全,共有场所十处。村内所有路面全部硬化,路灯明亮齐全,并建立了大型停车场一处,社区并安装了监控设施。 该村有五个党小组,五个村民小组,截止2012年3月底有0党员58人,预备党员1人,党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5人,村民委员会主任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两委成员均交叉任职,平均年龄在43岁。 二0一二年村经济总收入5300万元,村主导产业以兴达纸厂、塑料编织产业为主,剩余劳动力务工经商,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 |
刘岗村 |
刘岗村位于兴隆庄镇东南部,汶邹公路从村后经过,紧邻大庙村、田庙村,村总人口682人,村庄面积130亩,村耕地面积480亩,现大部分塌陷。村党支部村委办公室在村南头。截止到2012年3月底支部党员数41人,支部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80%,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左右,村内主导产业种植、养殖、务工。人均纯收入968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