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朱姬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据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华平。有华、李、罗、刘等10姓,华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40户,820人。村东西长600米,南北600米。耕地10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00亩;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产量5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猪20头,养鸡2000只,养鸭1000只,总收入50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8辆,载重量20吨。商店5处。学校1所,名朱姬庄小学,学生400名。已考取大学的60名。卫生所1个。沼气改造1家。劳务输出300人。2010总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86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26101 | 272100 | 0537 | 查看 后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七街社区 |
七街居委会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2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方东。1953年建村。有刘、项、李、王、陈、厉、胡等12个姓氏,李、项、厉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210户,730人。村东西1500米,南北10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64.4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等;林(果)面积30亩;水产养殖面积150亩,年产2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50头,总收入10万元。个体企业有电器厂,年总产值2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运输车3辆,载重量3吨;运输船5艘,装载量5吨。已考取大学生5名。卫生室2个。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
六街社区 |
六街居委会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景学。1953年建村。有厉、刘、丁等10个姓氏,厉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200户,564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00米。耕地8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基本实现户户通,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2辆;运输车11辆,载重量256吨;运输船8艘,装载量1万吨。已考取大学生30名。劳务输出50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470万元,人均纯收入9580元。 |
五街社区 |
五街居委会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0.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贵学。1953年建村。有范、项、庞、付等12个姓氏,范、项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198户,710人。村东西500米,南北10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59.9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等;林(果)面积259.5亩;水产养殖面积15亩,产量1000公斤。个体企业有:球源铸造厂、予制场,共2家,年总产值100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11辆,载重量256吨;运输船8艘,装载量1万吨。已考取大学生28名。古树1棵,名槐树。劳务输出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58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6~2010年获县人口计划生育先进居委会、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八街社区 |
八街居委会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玉增。建国后建村。有陈、张、黄、王等10个姓氏,陈、张姓最多。有6个村民小组,202户,651人。村东西500米,南北10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7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水产养殖面积500亩,产量10万公斤。个体企业有强生洗煤厂,年总产值300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5辆;运输车10辆,载重量30吨。商店(超市)6处。学生100人。已考取大学生40名。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 |
曹村村 |
曹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2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延普。因姓氏得村名。有殷、曹、张、袁等6个姓氏,殷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73户,281人。村东西300米,南北400米。耕地33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50亩;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猪50头,总收入50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84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15吨。沼气改造11家。劳务输出18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3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镇计划生育先进村、村级活动场所先进村等荣誉。 |
车站村 |
车站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长东。原是前性义自然村的一部分,因靠火车站得村名。有邵、昝、陈、朱等50个姓氏,陈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250户,865人。村东西450米,南北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62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30亩;水产养殖面积35亩,产量2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100头,总收入15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1辆;运输车30辆,载重量2000吨;运输船10艘,装载量10000吨。已考取大学生20名。劳务输出1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500万元,人均纯收入578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农村工作综合奖等荣誉。 |
郗山五村 |
郗山五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7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宪力。1961年建村。有殷、褚、张、李等78个姓氏,殷、褚姓最多。有6个村民小组,356户,1427人。村东西800米,南北500米。104公路穿村而过。耕地9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面积301.9亩;水产养殖面积1300亩,产量520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36头,养鸡15000只,养鸭200只,总收入32万元。个体企业有:童车厂、水产加工厂,共2家,年总产值180万元。硬化道路4.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30吨;运输船15艘,装载量1000吨;商店(超市)19处。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416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先进党支部、养殖先进村等荣誉。 |
新村村 |
新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慎勇。1961年建村,因运河开挖迁村得村名。有刘、范、王、孙等4个姓氏,刘、范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47户,165人。村东西200米,南北300米。耕地32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40亩;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猪15头,养鸡10000只,养牛5头,养鸭10000只,总收入60万元。商店(超市)1处。学生40人。已考取大学生5名。文化大院1 个。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纯收入6100元。2006~2010年获县先进民兵连、镇农村工作综合奖等荣誉。 |
赵庄村 |
赵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赵传尚,村委会主任:郭传玉。因姓氏得村名。有郭、王、赵、付等14个姓氏,赵、郭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63户,900人。村东西1000米,南北1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115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800亩,产量15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猪300头,养鸡10000只,总收入20万元。个体企业有霓虹王灯具厂,年总产值6200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15辆,载重量50吨;运输船10艘,装载量150吨。商店(超市)4处。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717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东官村 |
东官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方平。有郭、高、李等10个姓氏,郭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30户,874人。村东西500米,南北300米。耕地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基本实现户户通。居民有小汽车4辆。已考取大学生5名。卫生室1个。商店3个。劳务输出60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590万元,人均纯收入9580元。 |
郗山四村 |
郗山四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7公里。村委会主任:孙景柏。1961建村。有孙、殷、张、李等46个姓氏,殷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10户,798人。村东西540米,南北80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7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80亩;水产养殖面积1200亩,产量12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2个,养猪52头,养鸡5400只,养鸭400只,总收入24万元。个体企业有:板材厂,共2家,年总产值14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运输车5辆,载重量100吨;运输船80艘,装载量150吨;商店(超市)1处。学校1所,学生80人。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24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132万元,人均纯收入8140元。 |
新庄村 |
新庄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孝军。清朝建村。有孙、杨、谢、刘等18个姓氏,杨、谢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74户,780人。村东西300米,南北300米。耕地146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4900头,养鸡9000只,养鸭7000只,总收入90万元。个体企业有宝丰养殖场,年总产值70万元。硬化道路2.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6辆;运输车1辆,载重量40吨;商店(超市)3处。已考取大学生14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14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689.4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刘敖村 |
刘敖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2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陈杰,村委会主任:刘义峰。有李、刘、殷、张等5个姓氏,刘、殷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65户,242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70米。耕地3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鸡2000只,养牛60头,总收入10万元。楼房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60吨。商店(超市)1处。学生20人。已考取大学生3名。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 |
大公村 |
大公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2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樊印平。1958年建村,因古代水利工程得村名。有李、刘、王、周等11个姓氏,李、王姓最多。有103户,370人。村东西400米,南北400米。耕地2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林(果)面积65亩。居民有小汽车3辆;运输车7辆,载重量50吨。2010年社会总产值268.25万元,人均纯收入7250元。 |
大黄村 |
大黄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登远。有李、殷、张、蒋等10个姓氏,李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325户,1075人。村东西500米,南北650米。耕地1228.3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500头,养鸭5000只,总收入200万元。硬化道路1.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50辆,载重量150吨。学校1所,名大黄庄学校,学生300人,已考取大学生5名。卫生室1个,A级。沼气改造80家。劳务输出2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县级文明村等荣誉。 |
大柳庄村 |
大柳庄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李浩,村委会主任:孙晋哲。明朝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孙、李、戚、谢等12个姓氏,孙。李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325户,872人。村东西500米,南北350米。耕地120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产量1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1个,养猪60头,养鸡5万只,总收入13.5万元。个体企业有瑞帮化工厂。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9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10吨;商店(超市)4处。学校1所,名柳庄小学,学生210人。已考取大学生15名。卫生室2个。劳务输出1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720.6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郗山一村 |
郗山一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7公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村委会主任:殷宪成。1982年建村。有殷、孙、曹、刘等10个姓氏,殷、孙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67户,1010人。村东西500米,南北400米。耕地87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300亩;水产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35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4个,养猪100头,养鸡1000只,养鸭500只,总收入15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125吨;运输船3艘,装载量3000吨;码头1处,名郗山南减闸码头。商店1处。学生20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2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26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郗山三村 |
郗山三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昭友。1982年建村,有殷、陈、苏、高等20个姓氏,殷、陈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327户,1245人。村东西1000米,南北1200米。耕地96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460亩;水产养殖面积2893亩,产量14465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1个,养猪75头,养鸡2500只,养牛10头,养鸭1000只,总收入12万元。个体企业有面粉厂,年总产值10万元。硬化道路10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3辆;运输车17辆,载重量255吨;运输船12艘,装载量12000吨;码头1处,名同泰焦厂码头。商店(超市)4处。学生400人。已考取大学生11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100家。古树1棵。劳务输出3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735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前朱村 |
前朱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据镇驻地7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明财。明初建村,因明妃葬此地得村名。有张、王、李、华等12姓,李姓、华姓最多。有6个村民小组,305户,1088人。村东西长500米,南北350米。耕地116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产量6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4户,养猪10头,养鸡8000只,养鸭500只,总收入2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9辆;运输车10辆,载重量80吨。商店6处。学校1所,名朱姬庄小学,学生240名。已考取大学生60名。卫生所1个。古树1棵。名胜古迹3处。劳务输出180人。2010总产值908.48万元,人均纯收入8350元。2006~2010年获韩庄镇发展党员先进支部等荣誉。 |
后朱村 |
后朱姬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据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华平。有华、李、罗、刘等10姓,华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40户,820人。村东西长600米,南北600米。耕地10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00亩;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产量5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猪20头,养鸡2000只,养鸭1000只,总收入50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8辆,载重量20吨。商店5处。学校1所,名朱姬庄小学,学生400名。已考取大学的60名。卫生所1个。沼气改造1家。劳务输出300人。2010总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8600元。 |
北马庄村 |
北马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9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青峰。明初建村。有马、陈、张、华等9个姓氏,马、陈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80户,290人。村东西500米,南北300米。耕地4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商店2处。劳务输出2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30万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 |
傅园村 |
傅园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3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宪会。有殷、陈、薛、孙等4个姓氏,殷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43户,143人。村东西200米,南北400米。镇村公路傍村而过。耕地1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居民有小汽车2辆。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6家。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2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傅园村与大黄村、南马山村、郗山五村、新村村、赵庄村、东官村、郗山四村、新庄村、大公村、半楼村、曹村村、郗山一村、郗山三村、前朱村、后朱村、北马庄村、东刘庄村、山头村、刘敖村、北张庄村、二街村、孟庄村、石庄村、微湖二村、东岳村、九街村、各店村、车站村、吴沟村、许庄村、北谢村、北周庄村、微湖四村、穆庄村、小坊头村、微湖一村、大柳庄村、河西庄村、性义西村、小后庄村、孙庄村、后王村、刘林村、郗山六村、前寨村、西官村、郗山二村、小黄庄村、南张庄村、西刘村、北良村、蒋官庄村、前性义村、南梁庄村、微湖三村、五街社区、六街社区、七街社区、多义北村、东张阿村、北马山村、性义中村、后各村、后张阿村、华桥村、西岳村、朱庙村、南谢村、一街村、八街社区、杏树园村、大坊头村、南周庄村、田楼村、多义南村、大洼村、沟崖村、前王村、四街村相邻。 |
北张庄村 |
北张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正超。因张氏于明嘉靖年间避水患,从留城前此定居。有张、殷、李、王等6个姓氏,张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120户,446人。村东西550米,南北400米。耕地57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牛3头,养鸭3万只,总收入40万元。硬化道路2.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8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150吨。学生50人。已考取大学生20名。劳务输出1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村工作综合奖等荣誉。 |
二街村 |
二街村 位于韩庄镇西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峰。1952年建村。有邓、段、孙、李等300个姓氏,邓、段姓最多。有5个村民小组,602户,2086人。村东西1000米,南北1500米。104国道穿村而过。耕地79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猪100头,养鸡20万只,养牛30头,养鸭10万只,总收入20000万元。个体企业有:褚衍伦绢花厂、思成锻造厂、俊凯锻造厂、正为养鸡场,共5家,年总产值1500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5辆;运输车10辆,载重量100吨;运输船5艘,装载量5000吨。商店(超市)2处。学生200人。已考取大学生20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沼气改造30家。古树1棵,名古槐。名胜古迹2处,名乾隆御碑和双闸遗址。劳务输出1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万万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2006~2010年获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县级十佳文化大院等荣誉。 |
孟庄村 |
孟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洪信。1890年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孟、李、陈、田、闫、穆、马、褚、王等15个姓氏,张、李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35户,640人。村东西1500米,南北100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67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等;林(果)面积30亩;水产养殖面积40亩,产量20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30个,养猪240头,养鸡2万只,养牛10头,养鸭120万只,总收入3000万元。个体企业有:宏信食品公司厂、宏信饲料厂、养鸭场、种鸭孵化场,共4家,年总产值1.8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20辆;运输车30辆,载重量240吨;运输船4艘,装载量320吨;商店(超市)12处。学校1所,名童星幼儿园,学生60人。已考取大学生30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沼气改造90家。劳务输出12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5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 |
石庄村 |
石庄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据镇驻地6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张锦,村委会主任:张方国。1556年建村。有张、华、陈、李、王等14姓,张、华姓最多。有6个村民小组,439户,1598人。村东西长1350米,南北约6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1686.1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约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695亩,产量1739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6户,养猪161头,养鸡160只,养牛3头,养鸭200只,总收入62万元。个体企业有:化工厂、纸箱厂、水泥砖厂,共3家,年产值135万元。硬化道路6.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61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3辆;运输车6辆,载重量132吨。商店10处。学校1所,名石庄小学。学生320名。已考取大学生23名。卫生所1个。文化大院1个。古树1棵。劳务输出289人。2010总产值2016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 |
微湖二村 |
微湖二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软清。1962年建村。有杨、王、刘、张等13个姓氏,杨、鹿姓最多。373户,1407人。村东西416米,南北266米。水产养殖面积102亩。个体企业有6家造船厂。硬化道路0.67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8辆;运输船210艘,装载量22万吨。商店(超市)3处。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劳务输出21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9387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县级先进村支部、县级先进治安村、县级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东岳村 |
东岳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2.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刚。明末建村。有王、褚、韩、何等18个姓氏,王、褚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16户,436人。村东西360米,南北190米。京福高速傍村而过。耕地93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60亩;水产养殖面积20亩,产量1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30个,养鸭45000只,总收入90万元。个体企业有废旧塑料加工厂,年总产值6万元。硬化道路2.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50吨。商店1处。已考取大学生9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2个。劳务输出12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60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2006~2010年获县级文明小康村、镇农村工作综合奖、养殖先进村等荣誉。 |
九街村 |
九街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2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瑞银。1949年建村,因行政划分得村名。有曹、殷、胡、陈等8个姓氏,曹、殷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90户,600人。村东西300米,南北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165亩,主要农作物有谷类、小麦等;林(果)面积120亩;水产养殖面积300亩,产量5万公斤;养鸡1000只,总收入3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15辆,载重量5吨。已考取大学生8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8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等荣誉。 |
各店村 |
各店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思文。1952年建村,因此地有辽将葛苏文(又称盖苏文)府第废墟得村名。有张、罗、田、周等10个姓氏,张、周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320户,1013人。村东西400米,南北600米。耕地14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个,养猪105头,养鸡2400只,养鸭300,总收入1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20辆,载重量400吨;商店(超市)2处。已考取大学生12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47家。2010年社会总产值9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
半楼村 |
半楼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6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敬仕。原名杨恩庄,因朱姬庄华氏捐资于此修三官庙殿阁,楼未成停工,从此人称半截楼,简称半楼,得村名。有华、袁、王、张等8个姓氏,华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50户,210人。村东西370米,南北15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28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硬化道路1.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3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40吨。学生35人。已考取大学生8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0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镇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吴沟村 |
吴沟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据镇驻地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伟。1953年建村,因老驿县与滕县分界线有个吴里口得村名。有张、华、吴、孙、米等四姓,张、华姓最多。有5个村民小组,103户,386人。村东西长250米,南北长300多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41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60余亩;水产养殖面积600余亩,产量150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2户,养猪200头,养鸡10000只,总收入100万。个体企业有:服装厂、秸秆造煤厂,共2家,年产值160万元。硬化道路3.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6辆,载重量240吨。商店2处。学生46人。已考取大学生11名。卫生所1个。文化大院,1个。沼气池改造13家。劳务输出160人。2010总产值32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6~2010年获市生态文明村、县三高一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县先进党支部、镇畜牧养殖先进村等。 |
东刘庄村 |
东刘庄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2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井玉。1911年建村,因刘姓多得村名。有刘、李、钟、陈等3个姓氏,刘、李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60户,266人。村东西150米,南北100米。耕地3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5个,养牛50头,总收入15万元。个体企业有砌砖厂,年总产值8万元。基本实现户户通,楼房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2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30吨。学生50人。已考取大学生2名。劳务输出70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59万元,人均纯收入9580元。 |
北谢村 |
北谢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2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秀民。清初建村,因当时庄主姓谢得村名。有褚、刘、李、邵等5个姓氏,褚、刘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70户,236人。村东西250米,南北260米。耕地38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6亩;畜牧养殖专业户4个,养鸡10000只,养牛30头,养鸭2000只,总收入10万元。个体企业有:养鸡场,养鸭场,养牛场,共4家,年总产值10万元。硬化道路0.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学生30人。已考取大学生16名。劳务输出86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6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村工作综合奖等荣誉。 |
北周庄村 |
北周庄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延玲。清朝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褚、刘、宗、姚等12个姓氏,褚、刘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160户,648人。村东西400米,南北350米。耕地8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亩;畜牧养殖专业户2个,养猪100头,养鸡1500万只,总收入3万元。硬化道路2.37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20吨;已考取大学生6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15家。劳务输出98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575.1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县计划生育先进村、县级和谐村等荣誉。 |
微湖四村 |
微湖四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成厚。1962年建村。有张、林、胡、史等18个姓氏,张、林姓最多。160户,597人。村东西246米,南北268米。水产养殖面积128亩,个体企业有造船厂。硬化道路0.5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1辆,载重量10吨;运输船32艘,装载量30000吨;商店(超市)6处。已考取大学生5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146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8400元。2006~2010年获镇综合奖等荣誉。 |
穆庄村 |
穆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秀文。因姓氏得村名。有8个姓氏,吕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102户,440人。村东西100米,南北380米。耕地42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40亩;水产养殖面积100亩,产量4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40头,养鸡2000只,养牛10头,总收入360万元。个体企业有:服装厂,共1家,年总产值5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8辆;运输车4辆,载重量720吨;商店(超市)8处。已考取大学生3名。劳务输出80多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6~2010年获市计生获等荣誉。 |
小坊头村 |
小坊头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本龙,村委会主任:张建波。明朝建村,因靠近坊头遗址得村名。有刘、张、孙、褚等8个姓氏,孙、张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16户,460人。村东西700米,南北300米。耕地7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00亩;水产养殖面积700亩,产量35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猪100头,养鸡1000只,养鸭500只,总收入5万元。硬化道路0.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运输船22艘,载重量6600吨。商店(超市)4处。学校1所,名坊头小学,学生70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1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380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微湖一村 |
微湖一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宝金。1964年建村,因居住微山湖边得村名。有杨、刘、罗、林等13个姓氏,杨、刘姓最多。372户,1407人。村东西416米,南北485米。水产养殖面积96亩,个体企业有造船厂。硬化道路1.1公里。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船260艘,装载量270000吨;商店(超市) 3处。学生170人。已考取大学生18名。文化大院1个。劳务输出108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7968万元,人均纯收入7909元。 |
许庄村 |
许庄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星,村委会主任:曹昭营。有曹、褚、张、苏等7个姓氏,曹、褚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02户,358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00米。耕地4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5亩。个体企业有:压合板厂、砌块厂,共2家,年总产值200万元。硬化道路1.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2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40吨。2010年社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等荣誉。 |
河西庄村 |
河西庄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殷召环。清朝建村,因告靠近沙河得村名。有王、刘、殷、褚等9个姓氏,王、刘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70户,262人。村东西150米,南北150米。耕地34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100头,总收入10万元。硬化道路0.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3辆;商店1处。已考取大学生7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53.8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性义西村 |
性义西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权。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建村。有陈、王、马、刘等12个姓氏,陈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197户,631人。村东西420米,南北410米。耕地21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86亩;水产养殖面积1324亩,产量230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个,养鸡350只,养鸭530只,总收入2万元。个体企业有:微山县新龙灰钙白灰厂、鸿程铸造厂、微山县嘉兴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共3家。年总产值1000万元。硬化道路2.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18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11辆,载重量80吨;运输船2艘,装载量2000吨。学生6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名胜古迹1处,名运河古道。劳务输出151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173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元。 |
多义北村 |
多义北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友。清嘉庆年间建村,因郑氏多孝男孝女得村名。有郑、王、张、李等10个姓氏,郑、王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465户,1599人。村东西3000米,南北2900米。104国道穿村而过。耕地20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300亩,畜牧养殖专业户4个,养猪300头,养鸡3500只。硬化道路7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2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40吨。商店(超市)10处。学校1所,名多义小学,学生20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
孙庄村 |
孙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晋标。有孙、刘、付等3个姓氏,孙姓最多。有5个村民小组,101户,364人。村东西260米,南北280米。耕地45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水产养殖面积60亩,畜牧养殖专业户60个,养猪12头,养鸡400只,总收入3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4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劳务输出4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8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
小黄庄村 |
小黄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刘裕会,村委会主任:殷茂想。有刘、李、殷、苏等9个姓氏,刘、李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106户,382人。村东西500米,南北390米。耕地38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5亩;畜牧养殖专业户12个,养猪120头,养鸡6000只,养鸭2000只,总收入24万元。个体企业有:板材加工厂、皮革收购厂,共2家,年总产值12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90吨。商店(超市)3处。已考取大学生6名。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85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元。2006~2010年获镇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南谢村 |
南谢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2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标。有李、贾、黄、曹等7个姓氏,李、贾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56户,248人。村东西300米,南北350米。环镇公路傍村而过。耕地2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个,养猪1000头,养鸡700只,总收入200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4480居民有小汽车13辆;运输车20辆,载重量50吨。学生15人。已考取大学生2名。劳务输出2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村工作综合奖、优秀党支部等荣誉。 |
后王村 |
后王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2.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昌贵。清初建村,因王姓居多得村名。有王、卢、刘、华等15个姓氏,刘、王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08户,348人。村东西370米,南北150米。耕地7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50头,养鸡1万只,总收入10万元。个体企业有木材加工厂,年总产值10万元。硬化道路 0.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2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20吨。学校1所,名刘庄小学,学生100人。已考取大学生6名。劳务输出1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 55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社会治安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刘林村 |
刘林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杨家银,村委会主任:朱绍柱。清朝建村,因刘氏得名刘林得村名。有杨、朱、张、王等7个姓氏,杨、朱、张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23户,449人。村东西130米,南北150米。耕地74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180头,总收入3.6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运输车3辆,载重量30吨;商店(超市)3处。已考取大学生7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8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393.9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郗山六村 |
郗山六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宪慈。1982建村。有殷、郝、张、王、李等26个姓氏,殷、郝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360户,1411人。村东西860米,南北200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88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00亩;水产养殖面积7100亩,产量4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20个,养猪100头,养鸡10000只,养牛16头,养鸭1000只,总收入20万元。个体企业有峰伟木业,年总产值30万元。硬化道路1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平方米。运输车15辆,载重量230吨;运输船10艘,装载量10000吨;码头1处,名郗山港。商店(超市)8处。学生450人。已考取大学生15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8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前寨村 |
前寨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3.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同位,村委会主任:张同启。1958年建村。有张、王、李、刘4个姓氏,张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170户,650人。村东西1700米,南北1500米。104公路傍村而过。耕地72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60亩;水产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36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200头,养鸡1500只,养牛70头,养鸭50只,总收入100万元。个体企业有山东省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年总产值5000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3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60吨;码头3处,名航宇码头。商店1处。学校1所,名石庄小学。已考取大学生2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7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 |
前王村 |
前王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超群。明末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张、王、刘、赵等10个姓氏,张、刘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99户,356人。村东西260米,南北215米。耕地9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8亩;水产养殖面积4亩,产量215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牛48头,总收入10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6辆,载重量50吨。商店3处。已考取大学生8名。劳务输出106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2006~2010年获治安先进村、镇农村工作综合奖、造林先进村等荣誉。 |
郗山二村 |
郗山二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新春。1982年建村。有殷、吴、王、苏等12个姓氏,殷、吴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60户,1015人。村东西1500米,南北100米。耕地83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300亩;水产养殖面积1800亩,产量9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50头,养鸡3000只,养牛10头,养鸭500只,总收入10万元。个体企业有:水泥砌块厂,共2家,年总产值12万元。硬化道路8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2辆;运输车18辆,载重量500吨;运输船10艘,装载量10000吨;码头1处,名同泰焦厂码头。商店(超市)2处。学生200人。已考取大学生8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4家。古树1棵。名胜古迹1处,名古木兰寺。劳务输出2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2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沟崖村 |
沟崖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殷玉琴,村委会主任:张者信。因村后古沟得村名。有褚、张、刘、李、赵等5个姓氏,赵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105户430人。村东西450米,南北280米。耕地437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林(果)面积37亩;水产养殖面积110亩,产量4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66头,养鸡5000只,养牛20头,养鸭12000只,总收入48万元。个体企业有:塑料制品厂、风机场,共2家,年总产值100多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7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90吨;运输船10艘,装载量10000吨;商店(超市)11处。学生38人。已考取大学生20名。劳务输出68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2006~2010年获县级三八红旗标兵、镇计生先进村等荣誉。 |
南张庄村 |
南张庄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0.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益海。清道光年间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张、刘、殷、马等10个姓氏,张、刘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30户,486人。村东西400米,南北450米。耕地17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水产养殖面积30亩,产量9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猪80头,养鸡1000只,养鸭2000只,总收入42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20辆,载重量180吨。商店1处。已考取大学生8名。劳务输出9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2006~2010年获镇畜牧养殖先进村、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小后庄村 |
小后庄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居民。有张、罗、刘、李4个姓氏,张、罗姓最多。有120户,460人。村东西500米,南北500米104公路傍村而过。耕地6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8亩;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750头,总收入140万元。个体企业有:微山县天泉食品有限公司,共1家,年总产值400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5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2吨。已考取大学生4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1家。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60万元,人均纯收入3380元。2006~2010年获镇优秀党支部、平安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北良村 |
北良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6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广群。有张、徐、刘、赵等10个姓氏,张、徐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65户252人。村东西300米,南北320米。耕地44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个,养猪20头,养鸡1万只,养鸭100只,总收入20万元。个体企业有粮食储备库,年总产值20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3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1吨;商店1处。学生35人。已考取大学生5名。劳务输出3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53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2006~2010年获县治安先进村等荣誉。 |
蒋官庄村 |
蒋官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其军,村委会主任:李成井。有单、孙、郑、李等16个姓氏,郑、孙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26户,893人。村东西450米,南北98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14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50亩,产量25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26个,养猪380头,养鸡15000只,养牛50头,养鸭26000只,总收入400万元。个体企业有:天天食品厂、凤依绣花厂,共2家,年总产值120万元。硬化道路2.4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5辆;运输车8辆,载重量60吨;商店1处。学生130人。已考取大学生9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劳务输出2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6322440万元,人均纯收入7080元。 |
前性义村 |
前性义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慎启,村委会主任:王昌益。明朝永乐二年建村,取孟子与告子言性言义得村名。有王、刘、吴、张等15个姓氏,王、刘姓最多。有10个村民小组,134户,515人。村东西400米,南北200米。104国道穿傍村而过。耕地25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畜牧养殖专业户2个,养猪150头,养鸡100只,养鸭200只,总收入1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280吨;运输船7艘,装载量5000吨。劳务输出2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元。 |
南梁庄村 |
南梁庄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0.2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褚衍科。清康熙年间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陈、庞、张、胡等8个姓氏,陈、庞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08户,780人。村东西550米,南北400米。耕地417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林(果)面积417亩;畜牧养殖专业户15个,养猪200头,养鸡10000只,养鸭500只,总收入100万元。个体企业有:酒厂、铸钢厂、养殖场等,共4家,年总产值1000万元。硬化道路0.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5辆;运输车10辆,载重量500吨。商店1处。学生5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1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
微湖三村 |
微湖三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褚庆会,村委会主任:罗洪记。1962年建村。有杨、罗、林、段等14个姓氏,杨、罗、林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328户,1279人。村东西416米,南北380米。水产养殖面积106亩,产量1500公斤。个体企业有8家造船厂。硬化道路0.38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船180艘,装载量18万吨。商店(超市)7处。学校1所,名微湖小学,学生180人。已考取大学生7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劳务输出148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9870万元,人均纯收入8156元。 |
西官村 |
西官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生珂。有周、王、杨、李等4个姓氏,周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30户,487人。村东西400米,南北55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69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300头,养鸡2000只,养牛20头,总收入16 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居民有运输车4辆,载重量10吨;学生40人。已考取大学生40名。卫生室1个。沼气改造50家。劳务输出21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5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6~2010年获县计生协会先进村、镇农村工作综合奖等荣誉。 |
一街村 |
一街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0.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洪才。建国后建村。有李、孙、张、刘等4个姓氏,孙、李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300户,1300人。村东西1300米,南北15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509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硬化道路1公里。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11辆,载重量266吨;运输船4艘,装载量1万吨。商店(超市)6处。已考取大学生2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1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2006~2010年获县人口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南马山村 |
南马山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永连。1958年建村,因靠江苏南马山得村名。有王、张、刘、陈等23个姓氏,王、张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215户,740人。村东西90米,南北180米。水产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3万公斤;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75吨;运输船15艘,装载量15000吨。商店1处。学校1所,名南马山小学,校船2艘,学生35人。已考取大学生11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265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6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 |
北马山村 |
北马山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6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敬军。因村北有山得村名。有张、王、周、殷等10个姓氏,张、周姓最多。有8个村民小组,355户,1298人。村东西980米,南北520米。硬化道路7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50吨。学校1所,名北马山小学,学生200人。已考取大学生40名。劳务输出48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50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 |
性义中村 |
性义中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玉超。明朝建村。有陈、刘、周、王等17个姓氏,陈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320户,1025人。村东西800米,南北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58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250亩,产量30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2个,养猪200头,养牛15头,总收入16万元。硬化道路1.6公里,楼房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26辆,载重量1040吨。商店(超市)9处。已考取大学生20名。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1个。劳务输出14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7800元。2006~2010年获县社会治安平安村居、县平安建设先进村、镇招商引资先进村、镇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后各村 |
后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7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家志。有张、田、王、李等5个姓氏,张、田姓最多。有6个村民小组,260户,680人。村东西600米,南北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8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200亩;水产养殖面积300亩,产量2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15头,养鸡2000只,养牛20头,养鸭130只,总收入5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商店(超市)3处。学生100人。已考取大学生12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5800元。 |
后张阿村 |
后张阿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张济军,村委会主任:张中民。崇祯初建村,因运河张阿闸得村名。有张、李、吕、殷等6个姓氏,张、李姓最多。有1个村民小组,98户,420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00米。104公路穿傍村而过。耕地386亩,主要农作物有麦子、玉米等;林(果)面积30亩;水产养殖面积40亩,产量2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8个,养猪20头,养鸡2万只,养牛2头,养鸭4000只,总收入147万元。个体企业有:修理钢门窗厂、玩具厂、冷库场、沙场,共4家,年总产值20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8辆;运输车17辆,载重量100吨;商店(超市)1处。学生40人。已考取大学生16名。卫生室1个。名胜古迹1处,名乾龙碑。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0元。 |
华桥村 |
华桥村 位于韩庄镇东北部,距镇驻地6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同祥。清康熙年间建村,因村东北有桥得村名。有张、刘、陈、孙、李5个姓氏,张、刘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67户,227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50米。耕地5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木面积2.5亩;水产养殖面积1.5亩,产量800公斤。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3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30吨;运输船1艘,装载量1000吨。商店(超市)3处。学生20人。已考取大学生7名。劳务输出54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15元。 |
西岳村 |
西岳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3公里。村党支部书记:贾继良,村委会主任:王运孝。1910年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王、孙、李、张4个姓氏,张、孙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210户,830人。村东西550米,南北380米。耕地11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4个,养鸡10000只,养鸭8000只,总收入100万元。个体企业有砌砖厂,年总产值1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30吨。商店4处。学生110人。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 1个。劳务输出1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6100元。 |
西刘村 |
西刘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0.7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甲宝。清道光年间建村,因姓氏得村名。有刘、李、鲁等6个姓氏,刘姓最多。110户,408人。村东西300米,南北200米。耕地33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基本实现户户通,楼房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2辆;运输车6辆,载重量60吨。商店2处。已考取大学生5名。劳务输出50人。2012年社会总产值470万元,人均纯收入9580元。2011~2012年获镇计划生育先进奖等荣誉。 |
四街村 |
四街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其金,村委会主任:殷伟。建国后建村。有殷、高、陈、李等15个姓氏,殷、陈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398户,1630人。村东西1000米,南北450米。耕地81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70亩;水产养殖面积15亩,产量2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0个,养猪50头,养鸡1000只,总收入10万元。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9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30吨;运输船3艘,装载量1000吨。商店(超市)3处。学生300人。已考取大学生20名。卫生室3个。古树2棵,名家槐。劳务输出3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镇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 |
山头村 |
山头村 位于韩庄镇南部,距镇驻地7.4公里。村党支部书记:孙晋华,村委会主任:华敬伟。1945年建村。有华、贺、孙、白等7个姓氏,华 、贺姓最多。有7 个村民小组,128户,446人。村东西240米,南北180米。耕地20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林(果)面积170亩;水产养殖面积460亩,产量8万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60头,养鸡3600只,养牛30头,养鸭600只,总收入69万元。硬化道路2.4公里,楼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8辆,载重量320吨;运输船6艘,装载量6000吨。商店(超市)2处。已考取大学生18名。名胜古迹1处,名土地庙。劳务输出12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860万元,人均纯收入36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等荣誉。 |
东张阿村 |
东张阿村 位于韩庄镇西南部,距镇驻地1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殷宪爱,村委会主任:褚福存。有褚、王、贾、陈等8个姓氏,褚、王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237户,876人。村东西350米,南北350米。耕地1157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300亩,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鸡7000只。硬化道路3公里,楼房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7辆;运输车2辆,载重量10吨。已考取大学生5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 |
杏树园村 |
杏树园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委会主任:王运宝。因大片杏树得村名。有张、刘、曹、王等6个姓氏,张、王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12户,432人。村东西600米,南北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64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个体企业有木材加工厂,年总产值5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4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9吨。商店(超市)2处。学生50人。已考取大学生6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7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35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
大坊头村 |
大坊头村 位于韩庄镇中部,距镇驻地1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立华。1954年建村,因靠近坊头遗址得村名。有张、刘、李、韩4个姓氏,张、刘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320户,1350人。村东西400米,南北1500米。104国道傍村而过。耕地15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800亩,产量15000公斤;畜牧养殖专业户1个,养猪80头,养鸡1000只,总收入2万元。硬化道路1.8公里。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10辆,载重量4000吨。商店(超市)7处。已考取大学生3名。卫生室1个。2010年社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
南周庄村 |
南周庄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8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自民。有华、陈、刘、王等8个姓氏,华、陈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08户,430人。村东西350米,南北200米。耕地6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水产养殖面积80亩,产量450公斤;硬化道路1公里,楼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运输车1辆,载重量40吨。已考取大学生4名。2010年社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
田楼村 |
田楼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30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晋军。明末建村,因田氏在村中建楼得村名。有田、殷、张、王等4个姓氏,田、殷姓最多。有2个村民小组,120户,500人。村东西500米,南北490米。耕地58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3个,养猪60头,养鸡3000只,养鸭5000只,总收入3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商店1处。学生70人。已考取大学生16名。2010年社会总产值400万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2006~2010年获镇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
多义南村 |
多义南村 位于韩庄镇北部,距镇驻地9共公里。村党支部书记:郑仰海,村委会主任:贾继文。清嘉庆年间建村,因郑氏自明清以来多孝男孝女得村名。有郑、华、贾、徐等20个姓氏,郑、华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260户,1046人。村东西450米,南北500米。耕地17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7个,养猪150头,养鸡9800只,养鸭4000只,总收入2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10辆;运输车3辆,载重量80吨。商店(超市)20处。劳务输出5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元。2006~2010年获镇农村工作综合奖、人口计划生育先进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先进村等荣誉。 |
大洼村 |
大洼村 位于韩庄镇东部,距镇驻地9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明其。因处于马山、北岭之间低洼处得村名。有华、张、刘、许等6个姓氏,华、张姓最多。有4个村民小组,80户,282人。村东西400米,南北450米。耕地46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硬化道路0.7公里,楼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2辆;运输车5辆,载重量15吨。商店(超市)1处。学生40人。已考取大学生4名。劳务输出6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160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 |
朱庙村 |
朱庙村 位于韩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15公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褚福生。清朝建村,因朱家庙得村名。有褚、李、张、陈等14个姓氏,褚、李姓最多。有3个村民小组,348户,998人。村东西600米,南北500米。耕地18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畜牧养殖专业户6个,养猪300头,养鸡25000只,养牛10头,总收入25万元。硬化道路3.5公里,楼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车6辆;运输车4辆,载重量80吨;运输船1艘,装载量800吨;商店(超市)3处。已考取大学生10名。卫生室1个。劳务输出300人。2010年社会总产值777.58万元,人均纯收入815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