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翟坊概况
翟坊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6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558人,153户,总耕地面积为787亩,以富硒大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蔬菜种植。村内现有合作社2家,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村内交通便利,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排水沟,栽植了绿化树木。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蔬菜种植、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51户,养殖户16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计划2013年底,安装路灯20盏,亮化村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29208 | 272100 | 0537 | 查看 东翟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北山村 |
北山村概况 北山村位于乡驻地,现有369户,人口1368人,耕地1700亩,主导产业为大蒜、圆葱、棉花等作物种植,该村加大社区建设力度,逐步向乡驻地小城镇规划发展,在建设6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规划力度,计划建设3栋5层楼房,下步进一步加大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做到绿化、亮化、美化。同时,该村将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对信用社南、卫生院北的约30多亩旧房进行新村规划,计划建设12栋5层楼房,解决360户群众的住房问题,并规划建设高标准的社区广场,实现配套设施完善,逐步向小城镇建设靠拢。目前,已完成建设楼房1栋;环境卫生方面,在对到卫生院一条街道进行了综合整治,进行了硬化,新修了排水沟,并对两旁的垃圾及三堆进行清理的基础上,逐步对全村进行推广,实现全村环境的美化优化;基础设施方面,在2012年对大小街道2.6公里修建了水泥路面以及对村内街道两旁的排水沟维修的基础上,今年将对剩下的街道全部修建排水沟,并修建田间生产路2000米,清理田间排水沟,逐步从生产生活方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2013年,承接节水灌溉项目,可以解决近80%地块的浇灌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韩沟村 |
韩沟村概况 韩沟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3公里处,老蔡河西侧,全村总人口为1510人,389户,总耕地面积为2650亩,以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山石加工。村内现有企业3家,以食用菌种植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新建了教学楼,2012年硬化村内所有道路和排水沟。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石材、食用菌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3户,养殖户4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郗庄村 |
郗庄村概况 郗庄村位于满硐乡驻地南部约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526人,392户,总耕地面积为1502亩。拱棚蔬菜是该村特色,以各类蔬菜种植为主,规划建设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村内现有蔬菜合作社3家,指导全村蔬菜种植、营销,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25户,养殖户8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的入户率达到95%以上,修缮了学校、排水沟等基础设施。 |
赵坊村 |
赵坊村概况 赵坊村位于满硐乡南部约4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406人,112户,总耕地面积为480亩,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肉鸡养殖。村内现有建材企业2家,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排水沟。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开展民主议事制度,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促进种植和养殖业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5户,养殖户13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宋山村 |
宋山村概况 宋山村位于满硐乡南部约3.2公里处,人口1230人,耕地1128亩,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常年种植葱、蒜面积1000多亩,粮经比达1:9。 该村为满硐乡典型的“养鸡专业村”,现拥有规模养鸡专业户10家,存栏8万多只,年产蛋量1600多吨。其养殖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科学化,已成为该村增收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该村在村庄规划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于2004年开始先后投资10万多元开垦荒山、整平山坡,进行规范农民建房、整治街道建设,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又很好解决了该村人多地少的矛盾。通过村民自筹及各方协调资金15万元,新修大街3条,总长1800米,铺设油路面积7200多平方米,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还投资30多万元,打 218米深井一眼,铺设管道1万多米,使家家用上自来水。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25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的入户率达到95%以上,修缮了学校、排水沟等基础设施。 |
鹰嘴刘村 |
鹰嘴刘村概况 鹰嘴刘村位于满硐乡西南部约4公里处,215户,人口762人,耕地面积650亩。该村经济基础好。 该村群众以种植业为主,具有丰富的弓棚蔬菜种植及育苗技术,常年种植圆葱、大蒜等经济作物,粮经比达1:9,是满硐乡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成员村之一。 经过近年来的规划建设,该村农民建房规范、街道整齐,又于2003年铺设了柏油路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该村已经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安装入户率达90%以上,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该村“两委”成员团结务实,扎实苦干,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村班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该村群众基础较好,在计划生育、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为全乡各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大蒜、圆葱、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增加群众收入。 |
陈坡村 |
陈坡村概况 陈坡村位于满硐乡驻地东部约2.5公里处,耕地面积978亩,172户,650人,以种植圆葱、大蒜为主,葱蒜种植面积近900亩,初步形成了种植有规模、加工上水平、外销有保障的良好局面,成为该村群众增收主渠道。近年来,该村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现有预制件厂3处,石材加工业户60多户,该村经过科学规划,现已形成东西、南北8条大街,其中2条宽13米,6条宽8米,13条宽4米胡同,2012年完成了所有街巷的硬化工作。并对中心街大街建成了高质量的柏油路面,两旁配了排水沟,对宜林地块进行了绿化,建房标准得以规范,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出门难、行路难的问题,群众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同时,该村鳏寡孤独等-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生活有了保障,社会风气呈现出文明和谐的新气象,村级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坚持治安巡逻接力棒做法,村内10多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实行移风易俗活动,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坚持埋骨灰盒,拒绝棺葬,既节约了土地,有为群众节省了经费,受到群众的高度称赞。 |
梁庄村 |
梁庄村概况 梁庄村位于满硐乡驻地东部约4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217人,59户,总耕地面积为310亩,以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庄规划已形成雏形,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养猪户1户,养羊2家,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2012年对全村的大街小巷进行了全面硬化、绿化。 |
上吴村 |
上吴村概况 上吴村位于乡驻地北侧约0.5公里,现有408户,人口1595人,耕地1530亩,主导产业为大蒜、圆葱、棉花种植,村两委班子健全,工作扎实有力, 大力推行村党务、政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2013年承接节水灌溉项目,实现全村地块的节水全覆盖,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村内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栽植绿化树等基础设施。 |
北吴村 |
北吴村概况 北吴行政村位于满硐乡北部约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820人,206户,总耕地面积为850亩,以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山石加工。村内交通便利,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养猪户3户,养羊3家,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2013年对河堤等荒地进行招投标,种植了经济林木。 |
顺河村 |
顺河村概况 顺河村位于乡驻地南约1公里,蔡河北侧,现有385户,人口1527人,耕地1920亩,主导产业为大蒜、圆葱等作物种植,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工作扎实有效,村务监督、党务公开等工作成效突出,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积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并对社区内进行硬化、绿化、亮化, 2012年新硬化村内街道1.3公里,将村内街道进行了全部硬化,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村内拥有蔬菜恒温库1家,养猪场3家,养羊6户,养鸡3户。村内通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新建的社区已经投入使用。 新建社区已投入使用, |
杨楼村 |
杨楼村慨况 杨楼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约5公里处,南接金乡县,西邻巨野县,属于三界交界处,共有631户,2352口人,耕地面积2750亩。该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以种植圆葱、大蒜为主。现有农产品储藏、加工企业5家;规模养殖场5处,带动了村民种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麒麟养兔场是鲁西南最大的长毛兔养殖场和育种基地。 该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现任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研究制定发展思路和规划,即:依据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围绕乡党委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 2012年重点搞好了村庄规划,对本村街道全部完成路面的硬化,并安装上较高档次的路灯,实现村路的美化、亮化,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切实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全村田地沟渠进行疏通休整,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大蒜、圆葱种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提高群众收入。鼓励引导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以企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南山村 |
南山村概况 南山村位于乡驻地南部1.2公里处,现有403户,人口1335人,耕地1700亩,主导产业为大蒜、圆葱、棉花等作物种植,村基础设施健全,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村内拥有养猪户3户,养羊户2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2012年、2013年开垦山地梯田,发展果树500余亩,打造花果山,吸引客商落户。 |
南武山西村 |
南武山西村概况 南武山西村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8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500人,480户,总耕地面积为1479亩,以粮食和大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种养加工。村内现有企业3家,以种养菌类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2013年木耳大棚13个,合作社1家,带动了经济发展。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菌类、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32户,养殖户23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徐前村 |
徐前村概况 徐前行政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2.3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698人,419户,总耕地面积为1635亩,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村内现有企业2家,以加工石板板材为主,村内交通便利,2012年对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1户,养殖户6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徐中村 |
徐中村概况 徐中行政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2.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506人,387户,总耕地面积为1657亩,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村内现有企业2家,以加工石板板材为主,村内交通便利,2012年对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 2013年,封山禁采,发展林果业 ,整理山地680余亩,栽植经济果木。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6户,养殖户4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目前,正在建设关山寨生态园。 |
徐北村 |
徐北村概况 徐北行政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296人,378户,总耕地面积为1456亩,以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村内交通便利,2012年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3户,养殖户3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前唐村 |
前唐村概况 前唐行政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891人,285户,总耕地面积为935亩,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大蒜、圆葱等经济作物种植。村内现有企业2家,以服装加工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2户,养殖户11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后唐村 |
后唐村概况 后唐行政村位于满硐乡西部约2.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160人,330户,总耕地面积为1245亩,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特色养殖。村内现有养殖场15家,以鸡鸭、猪、羊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5户,养殖户15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建设有目前 |
付河村 |
付河村概况 付河村位于满硐乡东北部约3.6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616人,200户,总耕地面积为926亩,以大蒜、小麦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山石加工。村内现有企业9家,以加工石板板材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村内排水沟。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种植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26户,养殖户7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东翟坊村 |
东翟坊概况 翟坊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6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558人,153户,总耕地面积为787亩,以富硒大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蔬菜种植。村内现有合作社2家,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村内交通便利,村内所有街道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排水沟,栽植了绿化树木。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蔬菜种植、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51户,养殖户16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计划2013年底,安装路灯20盏,亮化村庄。 |
西翟坊村 |
西翟坊概况 翟坊位于满硐乡东北部约3.6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218人,350户,总耕地面积为2112亩,以大蒜、圆葱、小麦等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蔬菜种植。村内现有企业3家,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蔬菜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36户,养殖户8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阿城村 |
阿城村概况 阿城村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2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2074人,706户,总耕地面积为2905亩,以粮食和大蒜、圆葱、棉花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山石加工。村内现有企业13家,以加工石板板材为主。2012年下半年至今,修建了村内各条大街小巷约5公里,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栽植绿化树。2013年开工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可以覆盖全村80%的土地和临近5个村庄,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山石、蔬菜种植、山林养殖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56户,养殖户16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南武山东村 |
南武山东村概况 南武山东村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8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1001人,280户,总耕地面积为1013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食用油加工。村内现有企业2家,以加工生产食用油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成立了妇女之家和腰鼓队,多次参加县乡文艺汇演,得到了领导的好评,远近闻名。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食用油生产等的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6户,养殖户9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目前,正在进行社区建设。 |
南武山中村 |
南武山中村概况 南武山中村位于满硐乡北部约3.8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2018人,560户,总耕地面积为2281亩,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主。村中特色是种植温室大棚。村内现有企业5家,以加工水泥、保温材料为主。村内交通便利,村内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新建了社区楼。2013年计划开展大社区建设,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 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水泥、保温材料加工等发展。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53户,养殖户26户村内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公庄村 |
公庄村概况 满硐乡公庄村位于满硐乡驻地南部,耕地面积716亩,167户,580人。该村主要从事石材加工户为主,已达到85户,种植大蒜圆葱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00多元,村庄规划已经呈现雏形,2008年该村拆除房屋近400间,新开通了1条宽12米主街,7条5米宽街道。2012年该村对全村胡同全部进行了硬化,硬化达到0.8公里,并对村内街道两旁排水沟进行了疏通,栽植了绿化树,村庄环境走在了全乡的前列,该村新上了体育器材,组建了公庄村蓝天秧歌队,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