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泗水县 >> 苗馆镇 >> 石龙岗村

石龙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龙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龙岗村简介

  石龙岗村位于泗水县苗馆镇驻地,距县城23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755 亩,327国道以南,交通便利。全村有288户969人,下设4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石龙岗村由于长期没有集体收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被镇里划分为后进村,今年以来,镇政府成立了以郑书记为领导,-部长为-,包村干部杜伟、政法干警王青为成员的推进组,通过干部约谈,干部包保等方式,对石龙岗村的集体经济进行重点扶持。半年多来,石龙岗村按照上级新农村建设要求,紧贴实际,量力而行,集体收入实现了由无到有的转变,新农村建设渐显了效果。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4人,全村有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2人。村两委把加强组织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打造团结务实、勤恳干事的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村两委干部的治村能力、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两委班子取信于民,小事多与群众沟通,大事会议上定,村务公开透明,干群关系和谐,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力量。
  二、抓增收,多投入,快速推进经济发展
  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瓜菜生产。养殖业以猪、鸡等养殖为主,已发展10000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户1户,120头以上长白猪养殖户1户。累计投入约85万元,硬化了全村6300余米所有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投资约30万元,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近年来,累计投入20余万元,打深井2眼,铺设管道7000余米,全村农田水浇覆盖面达60%以上。
  三、抓环境,齐筹资,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
  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创建文明生态村,并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自筹资金硬化村内8条大街,安装54盏路灯,栽植各种绿化树木,消除了脏、乱、差现象,达到了道路硬化、造林绿化、街巷亮化,家庭净化,整体美化的标准。投资7万余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村两委现有1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及时清理村内的生活生产垃圾,对街道两侧树木进行了粉刷,并且拆除了残墙断壁,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到石龙岗村投资兴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搞好了物流项目引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回顾过去半年多来的工作,石龙岗村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后进村整改提高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我们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党支部一班人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合力,共同为该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增强人民幸福感不懈努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31105 272100 0537 查看 石龙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石龙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石龙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尚岩村

     苗馆镇尚岩村位于泗水县城东13公里处,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全村共82户,278人,耕地534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4610元。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全镇“计划生育综合考核一等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全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12年获得“农田水利建设一等奖”。   尚岩村两委一班人增强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决定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取经,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同时确立了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兴办种养基地,搞好配套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村两委注重搞好资本经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房屋、水利设施等资产,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盘活,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   在村两委成员的带动示范下,2012年完成苹果基地建设,共栽植苹果树15000多棵,建成基地面积300余亩。村发展养殖大棚一处,肉鸭存栏量达到12000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新建120立方大型蓄水池一座,垒砌坝堰1500米,新修4米宽,1.5公里长的硬化水泥路面一条。现正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400余亩。   尚岩村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我们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合力,共同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奋斗!   

石龙岗村

  石龙岗村位于泗水县苗馆镇驻地,距县城23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755 亩,327国道以南,交通便利。全村有288户969人,下设4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石龙岗村由于长期没有集体收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被镇里划分为后进村,今年以来,镇政府成立了以郑书记为领导,-部长为-,包村干部杜伟、政法干警王青为成员的推进组,通过干部约谈,干部包保等方式,对石龙岗村的集体经济进行重点扶持。半年多来,石龙岗村按照上级新农村建设要求,紧贴实际,量力而行,集体收入实现了由无到有的转变,新农村建设渐显了效果。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4人,全村有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2人。村两委把加强组织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打造团结务实、勤恳干事的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村两委干部的治村能力、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两委班子取信于民,小事多与群众沟通,大事会议上定,村务公开透明,干群关系和谐,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力量。   二、抓增收,多投入,快速推进经济发展   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瓜菜生产。养殖业以猪、鸡等养殖为主,已发展10000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户1户,120头以上长白猪养殖户1户。累计投入约85万元,硬化了全村6300余米所有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投资约30万元,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近年来,累计投入20余万元,打深井2眼,铺设管道7000余米,全村农田水浇覆盖面达60%以上。   三、抓环境,齐筹资,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   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创建文明生态村,并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自筹资金硬化村内8条大街,安装54盏路灯,栽植各种绿化树木,消除了脏、乱、差现象,达到了道路硬化、造林绿化、街巷亮化,家庭净化,整体美化的标准。投资7万余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村两委现有1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及时清理村内的生活生产垃圾,对街道两侧树木进行了粉刷,并且拆除了残墙断壁,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到石龙岗村投资兴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搞好了物流项目引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回顾过去半年多来的工作,石龙岗村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后进村整改提高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我们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党支部一班人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合力,共同为该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增强人民幸福感不懈努力。   

石佛村

  石佛村位于泗水县苗馆镇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044 亩,327国道以南,S244省道东侧,交通便利。全村有156户522人,下设3个村民小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石佛村由于长期没有集体收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满意度不高,依照分类定级标准被划分为后进村,今年以来,镇政府成立了以郑书记为领导,副镇长孙慧为-、包村干部刘艳春、政法干警王业青为成员的推进组,通过干部约谈,干部包保等方式,对石佛村的集体经济进行重点扶持。半年多来,石佛村按照上级新农村建设要求,紧贴实际,量力而行,集体收入实现了由无到有的转变,新农村建设渐显了效果,正在逐渐摆脱后进村。   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4人,全村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1人。村两委把加强组织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打造团结务实、勤恳干事的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村两委干部的治村能力、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两委班子取信于民,小事多与群众沟通,大事会议上定,村务公开透明,干群关系和谐,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力量。   二、抓增收,多投入,快速推进经济发展   本村的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同时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瓜菜生产,建成了100亩绿色西瓜基地。养殖业以猪、鸡等养殖为主,已发展20000只以上规模肉鸡养殖户4户,100头以上长白猪养殖户2户。村内主干道水泥路500米,投资约6万元,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近年来,累计投入15余万元,打深井2眼,铺设管道1500余米,现全村农田水浇覆盖面达90%以上。   三、抓环境,齐筹资,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   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创建文明生态村,并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自筹资金硬化村内2条大街,栽植各种绿化树木;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村内配备了保洁员和三轮车以及保洁工具,及时清理村内生活生产垃圾,消除了脏、乱、差现象,达到了道路硬化、造林绿化、家庭净化,整体美化的标准。村两委现有1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配备齐全,条件明显改善。   四、深入挖潜,以集体增收转服务能力   要体现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要求村党组织具有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经济能力,后进村集体收入“捉襟见肘”,要实现“后进”转“后劲”就必须整合集体资产以开源,现有的资源要提高利用效率和收益能力,闲置的资源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压缩行政成本支出以节流,村集体支出要量力而行,加大清财化债力度,确保不新增债务;要发动全民创业聚财源,自主发展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将村集体收入来源的主渠道向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吸税创收拓展;要积极向上争取求外援,充分利用本村的在外成功人士、县镇安排的挂钩帮扶单位等人脉资源,积极向上申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帮困等项目,减少村集体刚性支出,巧借外力为民办实事。   五、齐心协力,尽早摆脱后进村   农民富,全村富,一般来讲,后进村都存在软、懒、散、乱的问题,在这些村里,干部、群众的精力不能集中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基础设施建设有的无人过问,高效农业无法运作,农业资源优势很难得到发挥,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农民收入才能上去,集体经济也才能发展。基于以上认识,石佛村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防止和纠正后进村面窄、量少、无关大局等错误认识,防止和克服回避矛盾、不敢碰硬的畏难情绪,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打好这次集中整顿攻坚战,让群众满意。   

李家坡村

  李家坡村位于泗水县苗馆镇驻地,距县城10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62 亩,327国道横贯东西,S244省道纵穿南北,交通便利。全村有455户1632人,下设5个村民小组。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近年来,李家坡村按照上级新农村建设要求,紧贴实际,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渐显了效果。近年来,被市授予“市级文明生态村”,被县授予“优秀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共6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全村有党员44人,其中,女党员4人。村两委把加强组织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打造团结务实、勤恳干事的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村两委干部的治村能力、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两委班子取信于民,小事多与群众沟通,大事会议上定,村务公开透明,干群关系和谐,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力量。   二、抓增收,多投入,快速推进经济发展   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瓜菜生产,建成了400亩绿色土豆基地。养殖业以猪、鸡等养殖为主,已发展4000只以上规模蛋鸡养殖户3户,3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1户。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商贸业,全村已有农机销售及维修、铝材批发及加工、水泥预制品、超市、餐馆等56家经营业户,1994年成立集贸市场,为村民提供了经营条件,方便了村民生活。2009年实施了电气化村改造,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需求。累计投入约16万元,硬化了村内“三横七纵”3130米道路;投资约30万元,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近年来,累计投入70余万元,打深井5眼,铺设管道6700余米,全村农田水浇覆盖面达80%以上。   三、抓环境,齐筹资,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   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创建文明生态村,并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自筹资金硬化村内9条大街,安装60盏路灯,栽植各种绿化树木,消除了脏、乱、差现象,达到了道路硬化、造林绿化、街巷亮化,家庭净化,整体美化的标准。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20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村两委现有2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累计投资近9万元,栽植百日红、刺松等绿化树200余棵,安装路灯60盏,对327国道两侧沿街墙面进行了粉刷,拆除了残墙断壁,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目前,该村又投资10余万元,正建设村文化综合楼。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到李家坡村投资兴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搞好了物流项目引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回顾过去,李家坡村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我们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党支部一班人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体村民齐心合力,共同为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奋斗。   


石龙岗村特产大全




石龙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