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梁山县 >> 水泊街道 >> 馍台社区

馍台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馍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馍台社区简介

  馍台居委会基本情况
  馍台居委会位于梁山风景区北侧,梁山泊水寨北岸,耕地面积670亩。村内共有486户,1880人,其中0党员53人。馍台居委会两委大院建于1986年12月,院落面积1200㎡,居委会两委成员有6人。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租赁,年收入30余万元。
  馍台居委会积极配合梁山风景区显山露水的总体规划,引导村民了解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在水寨建设中作出发挥重要作用。馍台居委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旅游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一是抓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二是抓技术培训,发展“打工经济”。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三是积极开发旅游服务业。村党支部在全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引导下,认真分析馍台村的区位优势,通过服务也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四是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建设村办公场活动场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工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32001 272100 0537 查看 馍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馍台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馍台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付庙社区

  付庙居委会情况   付庙居委会位于梁山风景区北侧,梁山县城东面,交通便利。现有人口1336人,户数436户,党员39人,居委会“两委”成员4人,耕地面积308亩。经济收入24万元,以种植业、房屋租赁、河堤承包为主要经济来源。   付庙居委会因土地被大量征用,人多地少,限制了经济发展。根据地理位置,居委会临旅游区附近,南邻景区水面,两委计划购置三十余只小船,以供游客游览,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旅游收入增加新亮点。   由于近几年社会治安很乱,家庭被盗现象经常发生,居委会计划投资20余万元,在村内架设30余个监控设备,以杜绝被盗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各社会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使居民有一个安心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和其他不文明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教育村民不稿封建迷信活动,抵制各种反动-,抵制黄、赌、毒,对参加上述活动,除依法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外居委会里将减少或停止某居民的福利待遇。   

后集社区

  水泊街道后集居委会情况   后集居委会位于梁山风景区西北侧,梁山县城区,交通便利。现有人口4810人,户数1615户,党员149人,居委会“两委”成员10人,耕地面积1050亩。经济收入170万元,以种植业、商贸街为主要经济来源,重点发展省级旅游特色村。    一、大力发展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后集居委会在60-70年代以每亩60-70元的价格支援了城市发展和主线建设,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居委会两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的土地资源,种植无公害蔬菜,按照县政府特色村、专业村的号召,以不违法能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进行工作。工商农全面启动,能工则工,能商则商,能养则养,落实就业就是民生之本的-精神,正确引导,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项目,帮助企业破解生产难题为目标。   二、为群众办实事,根据本居的经济实力,力争为群众办办实事。近几年为群众垫付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来水暂免费。对7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20元生活补助。硬化村内道路给60岁以上居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办理,加大投资力度,2013年对农田,机井屋等进行维修,确保农业蔬菜生产用水电。为解决部分群众的住房紧张,今年计划在原面粉厂后集小学建居民楼4400平方,安置30户。   

张坊社区

  张坊居委会基本情况   张坊居委会位于水泊街道办事处西部,梁山县水泊中路东侧,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现有人口5520人,户数1490户,党员152人,居委会“两委”成员12人,耕地2260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719亩,棉花118亩。居委会活动场所所有权归居委会集体所有,房屋面积400余平方,间数二十余间,院落面积200余平方,村两委成员12人。集体收入110万元,主要来源于房屋租赁,土地承包及其他收入。   张坊居委会工作中需要完善的问题:   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认真做好-帮扶及救助工作。   对未修缮完的道路继续修复,基本实现全村路灯改造,对现有生产沟渠进行改造并及时做好保洁和管理。   继续抓好“三大堆”治理整顿,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有显著改善。   继续做好旧村改造工作。   5.围绕集体增财力、农民增收入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寻找适合我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广开招商门路,发展村级经济,继续抓好长城建筑公司这一优势,壮大集体收入,为居民谋更大福利。   

馍台社区

  馍台居委会基本情况   馍台居委会位于梁山风景区北侧,梁山泊水寨北岸,耕地面积670亩。村内共有486户,1880人,其中0党员53人。馍台居委会两委大院建于1986年12月,院落面积1200㎡,居委会两委成员有6人。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租赁,年收入30余万元。   馍台居委会积极配合梁山风景区显山露水的总体规划,引导村民了解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在水寨建设中作出发挥重要作用。馍台居委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旅游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一是抓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二是抓技术培训,发展“打工经济”。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三是积极开发旅游服务业。村党支部在全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引导下,认真分析馍台村的区位优势,通过服务也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四是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建设村办公场活动场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工作。   

孟庄村

  孟庄村基本情况   孟庄村位于梁山风景区宋江寨南麓,占地1800亩的梁山泊水库北岸,省道337与县中心路段结合部,是梁山的南大门。村内共有450户,1450人,其中0党员49人。村集体办公场所8间,房屋面积200平方米,院落面积500平方米,1996年建成,木板砖石结构房屋,村两委成员有5人。全村以经济作物种植,劳务和沿街商铺承包为主要经济来源。   孟庄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集体设施不断完善,投资26万元硬化村中道路3000米,规划村民宅基地52处,投资80万元修高标准教学楼1300平方米,筹资20万元打自来水井1眼,免费安装有线电视,新建文化书屋,购书2000多册,安装路灯80盏,2012年免费给全村参加合作医疗。   孟庄村计划建幼儿园一处,解决学前教育上学难的问题,计划在,目前占地3亩的集体坑塘己平整好,计划投资85万元建平房20间,可容纳200名学前教育儿童的上学问题,这样就根本解决了附近村的儿童上学难问题,为培养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同意在梁兖公路南侧计划投资1000万元开发建设沿路门市楼5000 平方米,着重引导村民发展经济,壮大集体收入。继续为村民统一交合作医疗和电视费,积极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养老保险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为村民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共同致富,共同奔小康的目的。计划在梁中路北种植特种果树100亩,增加使用土地的经济效益,计划投资50万元建高标准的养鸡厂两处,达到养鸡3万只。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专业大户发展的步伐,带动其他农户共同发展,把我村建成全民创业的专业村特色村。   

郑垓村

  郑垓村基本情况   郑垓村位于水泊街道办事处东部,梁山县东环路西侧,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2012年郑垓村总户数1350户,4230人,其中党员111人。耕地4102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119亩,棉花215亩。村居活动场所包括两处,一处是办公区域,包括房屋10间,面积200平方米,院落面积1000平方米,2000年修建。一处是文化大院,房屋15间,面积260平方米,院落面积460平方米,2009年修建。两委成员12人,集体收入10万元,来源于土地承包。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一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根据县旅游建设规划,扶持发展配套服务行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依据县及水泊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界定禁止建设区,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征得国土资源部门同意后,在控制发展区按规定程序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搞好蔬菜种植业。决定明年在农场建设蔬菜大棚22800平方米。   

东马庙

  东马庙村情况   东马庙村位于梁山风景区东侧,梁山县东环路西面,交通便利。现有人口1220人,户数367户,党员36人,村“两委”成员5人,村庄耕地面积638亩。村经济收入1500元,以种植业、土地承包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3年东马庙村确定以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梁山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扩大村内原有杏林种植面积,发展农村生态观光园,将此打造成为集赏花、品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风景区,形成百亩杏林的优美景色。同时全力打造优质水果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价值,从多渠道增加农业群众的经济收入。   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修复法兴寺,使其与莲台寺、天齐庙一起形成宗教旅游区,利用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每年4月初八庙会规模和知名度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上香祈福,进而增加旅游收入。   通过村民入股的方式盘活豆制品加工厂,传承我村手工豆腐干豆腐皮加工工艺,打造百年老店品牌,逐步壮大民营经济,有效地解决村土地收储后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西马庙村

  西马庙村基本情况   西马庙村位于水泊街道东部,与东马庙村相邻,2012年底总户数为344户,1060人,其中0党员为4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56亩,其中夏粮534亩,棉花37亩。活动场所所有权归集体,房屋面积50㎡,院落面积60㎡,村两委成员5人。集体收入19600元,来源于土地承包。   增加村集体收入的主要策略:   一、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支持新城区健身,同时抓住这次机遇,利用好本村劳动资源,为新城区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群众收入,集体收入双丰收,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尽可能让群众收入,集体收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由书记牵头,成立副业小组,组织党员、群众把山坡上的杏树管理好,具体目标是帮助群众对杏树进行科学管理,品种更新,并解决好灌溉难的问题,实现杏行利益最大化。   三、利用好村集体土地收入,用这块收入作为村集体商业用地的启动资金,在上级统一管理规划的基础上,招商引资争取最短的时间里,将商业用地建设好,及早发挥经济效益,为全村群众带来利益最大化。   四、解决用电超负荷问题,改造线路,换变压器,修路灯。   

杏花村

  杏花村基本情况   杏花村位于水泊街道办事处东部,梁山县东环路西侧,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2012年杏花村总户数399户,1351人,其中党员44人。耕地837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36亩,棉花44亩。村两委活动室为租赁,房屋面积80㎡,院面积村两委成员8人,新村集体收入薄弱。   全村原有杏树10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杏树200多棵,至今已补载杏树新品种“金太阳”1200多棵,并加以规划、设计和调整,形成百亩杏林的优美景色。大力发展农村生态观光园,将此打造成为集赏花、品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风景区,增加了本村农民经济收入。   杏花村还有着100多年的小磨香油的手工制作历史,要更加加以传承,打造百年老店品牌,逐步壮大民营经济,有效地解决我村土地收储后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村中央现存刘家大院四合院两处,三关庙庙宇一处,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为一进或二进院,整体布局合理,村两委拟对其进行合理的修缮和开发保护。本村还是梅花拳的发源地,并举行每年一届的“梅花拳演武大会”,村两委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一武术流派发扬光大。我县土地收储时相关文件规定:全村土地的10%给予所收储村庄集体开发收益,我们初步计划这100亩土地拿出20亩招标拍卖,所得资金用于开发建设的启动资金,建设高标准的沿街商铺。   

石头园村

  石头园村基本情况   石头园村位于梁山风景区东侧,与郭庙、邵楼村相邻。   2012年底总户数为422户,1276人,其中党员35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80亩,其中夏粮619亩,棉花43亩。村党委活动场所一处,房屋7间230㎡,院落450㎡,村两委成员6人。石头园村集体收入薄弱。   随着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旅-业的不断提升,村集体土地已全部租赁,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人数很少。梁山泊平原水库建设涉及石头园部分土地,水库清障与施工,积极做好群众的房屋拆迁和安置工作,保证施工顺利是年初的重点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水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发展旅游、美化环境,建设生态和谐家园,山体需要修复,就必须从平原水库调土,这样村路就必然会损坏,就必须重新修复,再加之村各街巷道路共4000米,根据目前上级扶持政策,计划年底前全部硬化。   眼下新城区正在施工,根据进展速度快慢来确定村低压线路的改造工作,如社区定不下来,为了群众各家各户的安全(线路老化),计划全村低压线路全部改造一遍,改造计划2012年上报县电业局,现正待回复。   

刘集村

  刘集村情况   刘集村位于梁山风景区东侧,梁山县东环路西面,现有人口1388人,户数398户,党员41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庄耕地面积1520亩。村经济收入6万余元,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3年郭庙以落实党的富民政策、提高村民收入为目的。   扩大葫芦的装饰和雕刻技术。通过传帮带,使20名青少年掌握此技术,将水浒英雄人物在葫芦上生龙活虎的表现出来,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村民收入。   栽植百亩优质桃树,形成与现在的苹果树相连接的近200亩的果园。   3.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木工厂,准备新建两个近3000平米的生产车间,改建锅炉板房,使之适应新厂的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创产值近300万元目标。   下一步打算:   1.将三元以东的东西路打通,形成笔直的东西大街,净化南北大街,形成村中心的十字大街,并进行水泥硬化。   2.在街道两旁种植法桐和国槐,美化环境。   3.在村内街道埋水泥管,排水排污,引流到220国道旁排污管内。   4.增设和更换路灯设施,在各交通路口安装摄像头,以保证村民的生活安全。   

茶庄村

  茶庄村情况   茶庄村位于梁山风景区北侧,梁山县城东面,交通便利。现有人口3001人,户数975户,党员76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庄耕地面积1122亩。村经济收入30余万元,以种植业、土地承包、房屋租赁、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茶庄村以本村的地理优势及时召开了村全体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重点进行本村的旅游开发。按照“县城市规划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进行”的既定方案,在人民北路东侧以北220国道以东青年路以南的区域内新建旅游观光项目高科生态园,积极与各级领导联系对接,争取项目抓机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高标准建设好高科生态园,为更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改变村民陈旧思想观念,村两委积极开展移风俗活动,完善公益骨灰堂第三批建设,倡导办理婚庆和丧事活动要简朴节约;为了提高本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学生素质,加强教育投入,使本村小学提升为市级明星小学。加大力度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为了净化村经济发展环境,打击村霸、街霸和小股黑势力,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全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邵楼村

  邵楼村基本情况   邵楼村位于梁山风景区东临,梁山县东环路西侧,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邵楼村有324户,1080人,其中党员24耕地1202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33亩,棉花50亩,油料作物30亩。村两委房屋面积97㎡,院落面积240㎡,建设时间2008年,村两委成员6人,新村集体收入薄弱。   邵楼村积极的支持新城区建设,同时抓好这次机遇,解决村劳动力,在为新城区建设的基础上,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富裕,具体措施是:1.成立村劳动力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好培训好劳动人员,为新城区建设做贡献。2.由书记牵头,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织党员及群众代表,争取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搞好村民的养殖业,帮助村民创业,聘请技术人员,做好培训和指导。3.用好集体土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的情况下,招商引资,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村集体土地规划好、建设好,尽早的发挥经济效益。村两委成员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任务,层层落实,抓实抓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独山村

  独山村情况   独山村位于梁山风景区南,梁山县城南面,交通便利。现有人口1826人,户数525户,党员73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庄耕地面积1014亩。村经济收入40余万元,以种植业、房屋租赁、养殖业、土地承包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3年独山村实施旧村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独山社区建设。该社区位于富源大酒店以南、九支渠以北,共计建设安置楼房800余套,其中多层住宅(6+1)楼6栋400余套,高层(17+1)5栋400余套。   为进一步丰富水浒文化旅游品牌内涵,延长旅游产业链,经梁山县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研究决定,针对独山村内为数不少的五、六百年前的老建筑、老作坊,利用好“三官庙”、“琉璃庙”等古老景点,开发建设独山“民俗风情”特色旅游,将独山村打造成东部为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基地、西部为集观光、购物、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区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以此来提高群众收入。   继续为发展个体经济的村民提供启动资金贷款、厂房租赁补贴、购销信息共享和技术上门服务等优惠政策,推动本村个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有力的促进群众增收。   鼓励发展畜禽养殖尤其是特种养殖专业户,积极培育渔业、狐狸、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特种养殖,今年计划培育养殖大户20余户,让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前集村

  前集村基本情况   前集村梁山风景区南侧,户数522户,人口1990人,其中0党员51人,现有村集体所有权的活动场所6间,于2010年10月建设配套办公设施,院落面积1.6亩,村两委成员5人。前集村集体收入为10.5万元,资金来源于项目建设服务,计划通过建设中国梁山历史名村,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民俗旅游项目增加集体收入,力争达到年收入20万元   前集村村两委关于2013年重点工作计划:   1.首先在2013年1月份,完成平原水库以内的树木清障、坟墓启迁工作,确保春节后水库工程按时开挖施工。   2.结合本村蔬菜大棚种植专业合作社,预期计划大棚迁移区,确保农业种植支柱产业,提前为菜农落实新的种植地块面积,保证让村民实施新建蔬菜大棚新片区。   3.成立水库施工组织队伍,承接水库施工工程,增加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4.安抚好被拆群众回迁安置工作,协助美的亚公司推进施工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市场,为社会多做贡献。   5.结合本村悠久的历史和村地理位置优越,规划设计原生态民俗旅游村,上报审批,将我村旧村改造成唐、宋、明、清、民国五个时期的千年古村。   6.在水库北岸,申报建设全古建筑风格古社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全村组建家庭游、古村游。   7.利用本村山坡界地200余亩,组建宋江前寨,形成山寨广场,扩大本村几百年的古集古会规模,让游客游古集古会。   8.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将现已组建的秧歌队、舞蹈队进一步专业化升级,参加各类文艺表演活动。同时组建武术表演队,舞龙舞狮,强身健体,讲文明树新风,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欢乐气氛。   9.全面完成本村五化工程高标准,硬化率达到100%, 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均按照高标准落实完成,着力打造村容村貌,彻底根除脏乱差现象,给村民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10.在原有基础设施上,再建两个大型垃圾池,10个小型垃圾池,建造4个水冲公厕,购置100个垃圾桶,鼓励动员全村500余户村民家家改造水冲厕所,净化家庭庭院环境卫生,保障村民身体健康,减少卫生污染和疾病发生。   

郝山头村

  郝山头村情况   郝山头村位于梁山风景区西侧,梁山县城南面,是梁山四大主峰之一的郝山峰所在地,交通便利。现有人口2756人,户数800户,党员74人,村“两委”成员11人,村庄耕地面积2020亩。郝山头村经济收入30万元,以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重点发展省级旅游特色村。   2013年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启动郝山头村社区建设,规划建设高标准住宅150000平方米,计划2015年前完成;老年公寓建设计划年内动工,第一期工程入住50户,每户大约50平方米,2015年我村70岁以上老人全部入住;2012年旅游一条街规划建设逐步完成,计划2013年春开工建设,面积约170000平方米;充分利用我村新城区建设的有利条件,计划建设物流市场500-1000亩,建成后能安置就业岗位500余个。   1、旅游开发建设,一是加强自由采摘园经营管理,现有采摘园300余亩,共载植各类果树16000余棵,生态园200余亩,计划2013年春季举办杏花、桃花、梨花节,夏秋举办自由采摘节。二是生态观光、自由采摘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2013年在济宁市发改委帮扶工作组的扶持下,在生态观光园建设观赏性长廊150米,宋氏亭阁三处。   2、现代农业建设,扶持养殖大户5—10户,存栏在1000—3000头,尤其是黑猪发展,养鸡在50000只以上。   

马振扬村

  马振扬村情况   马振扬村位于梁山风景区西侧,交通便利。现有人口2083人,户数567户,党员52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庄耕地面积1428亩。村经济收入8万余元,以种植业、土地承包、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来源。   2012年村内建教学楼1栋,硬化村内街道4公里,安装路灯51盏,打深水自来水井1眼。   马振扬村坚持以党的-和全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重大经费开支项目,坚持集体研究、政府采购制度。对需要公开的内容,通过召开会议、网上公开、张贴公示等形式,提高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在参加县委、政府的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的同时,年内组织3—4次小型文体活动比赛,择机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平时提倡每天半小时的读书和文体活动,以丰富领导干部的文化生活。   

郭庙村

  郭庙村情况   郭庙村位于梁山风景区东侧,梁山县东环路西面,交通便利。现有人口1178人,户数348户,党员39人,村“两委”成员6人,村庄耕地面积688亩。村经济收入6万余元,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郭庙村通过新城区建设,同时抓住这次机遇和用好本村劳动资源,在为新城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群众收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在土地收储后郭庙村将利用好村集体土地收入,用这块收入作为村集体商业用地的启动资金,在上级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招商引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商业用地建设好,尽早发挥经济效益,为全村群众带来更大经济收入。    村两委为进一步组织党员群众把本村的群民养殖业和帮助村民个体创业项,管理好,给予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和品种更新,帮助与指导群众实现他们的具体目标及利益最大化。   通过聘请技术员,定时到群众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及管理。   派人到个体企业做好管理,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   向上级争取资金,帮助他们小额贷款,集体在筹集一部分,对他们进行有效帮助。   进一步帮助他们找销路,出点子,争取做到群众收入、技术投入收获双丰收。   


馍台社区特产大全




馍台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