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梁山县 >> 马营镇 >> 薛屯村

薛屯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薛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薛屯村简介

  坚强堡垒抓建设 强村富民得民心
  薛屯村地处马营镇东部,共有370户,1510人,耕地2800余亩。共有党员33名,其中女党员4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集体收入6万元。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形成“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在2009年全镇党建工作评比中,荣获“七星级党支部”称号,被评为马营镇“手机党校”模范分校。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引导群众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600余亩,韩国梨300余亩,苹果、草莓等其他经济作物300余亩,粮经比例达到2:8。林果亩年均创纯收入4500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结构调整示范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依托“手机党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新活动载体,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创建活动和农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村内思想道德水平和致富技能有了明显提升。党员带头成立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等,实现了零信访、零治安刑事案件、零计划外出生。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设立专门公示栏予以公开,建立承诺项目管理台帐,实行了承诺事项销号制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32111 272100 0537 查看 薛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薛屯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薛屯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薛屯村

  坚强堡垒抓建设 强村富民得民心   薛屯村地处马营镇东部,共有370户,1510人,耕地2800余亩。共有党员33名,其中女党员4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集体收入6万元。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形成“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在2009年全镇党建工作评比中,荣获“七星级党支部”称号,被评为马营镇“手机党校”模范分校。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引导群众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600余亩,韩国梨300余亩,苹果、草莓等其他经济作物300余亩,粮经比例达到2:8。林果亩年均创纯收入4500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结构调整示范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依托“手机党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新活动载体,每年认真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创建活动和农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村内思想道德水平和致富技能有了明显提升。党员带头成立巡逻队、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等,实现了零信访、零治安刑事案件、零计划外出生。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设立专门公示栏予以公开,建立承诺项目管理台帐,实行了承诺事项销号制度。   

张飞垓村

  张飞垓村    马营镇张飞垓村地处县城西郊,距镇政府东三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49亩,人口1402人,其中党员45人。近年来,张飞垓村结合自身实际,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加强三资管理、盘活村级固定资产等方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8万余元,人均纯收入9000余元。   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创办集体经营服务实体   自1997年开始,张飞垓村就探索种植结构调整,2002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韩国梨,现已发展成近千亩规模的韩国梨种植示范基地。2006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得格韩国梨种植协会”,协会统一发放技术资料,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服务,定期组织专人到外地引进优良品种,同时积极为会员办理农村小额信贷担保贷款手续。在协会的带动下,2008年完成了韩国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被济宁市列为农产品生产安全示范区,2009年该村“华山”牌韩国梨在全国林产品贸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韩国梨种植户每亩纯收入达7000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该村老百姓的主要收入,同时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万余元。   二、规范创新三资管理机制,集体经济实现保值增收   该村以发展和保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权益和村民的民主权益为核心,规范创新三资管理机制。目前,该村实施机动地、果园等原集体土地资源的统一招投标管理办法,明确招投标范围,确保全村机动地、果园等土地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阳光操作。该村原有150亩村集体老果园,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承包大户,年可增加9万元的集体收入。另外,该村原有闲置小学一处,废弃多年,由村党支部积极申请,后经相关部门批准,规划为宅基地,并一次性出售给该村村民,既解决了村民宅基用地紧张问题,减少了占用耕地建设民房的现象,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余元。   

许庄村

  许庄村简介 许庄村共有918人,其中党员36人,耕地面积1248余亩。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西瓜为主,每亩平均收入在4000左右。目前,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班子,正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工作,计划与南穆屯村联合搞玫瑰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   

王楼村

  王楼村简介   王楼村共有807人,其中党员为30人,耕地面积1396余亩。自200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主任以来,王慎建积极致力于全村公共事业,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子。该村无集体收入,村办公场所于2010年7月,在上级帮助扶持3万元基础上重新翻建,新建面积510平方米。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注重对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西瓜为主,每亩平均收入在4000左右。但王慎建不满足现状,为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自筹资金建立一家汽车配件加工厂,同时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多家企业已经入驻该村,并运转正常,解决剩余劳动力30余人,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南穆屯村

  南穆屯村简介 南穆屯村共有711人,耕地面积913余亩。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西瓜为主,每亩平均收入在4000左右。目前,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班子,正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工作,计划大力发展玫瑰种植,增加村集体收入。   

倪楼村

  倪楼村简介   倪楼村位于马营乡西南部,与郓城县接壤,人口2560人,其中党员66人,耕地面积4542亩。该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套种技术种植了西瓜2000亩、棉花1000亩。该村先后荣获“县级文明村”、“种养加先进村”、“种植结构调整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赵坝村

  赵坝村简介 马营镇赵坝村是由三个自然村合成的行政村,现有1062户3539人,定补干部8名,党员92名,共有耕地5099亩。梁山泊遗址湿地在赵坝村西头,目前,赵坝村正在积极扩修道路,为湿地早日成为旅游景点做努力。   

杨营村

  杨营村简介   杨营村地处马营乡驻地,耕地面积1840亩,有常住人口1860人,共480户,其中党员48人。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村50%的耕地实行“小麦—西瓜—棉花”三种三收的套种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马营村

  马营村   马营村共有485户,人口1425人,党员66名,耕地1708亩。   马营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是济宁市确定的新型农村建设示范社区,目前共有居民住宅楼16栋、社区服务中心1处、社区医院1处,完全具备新型农村社区七项服务功能。目前正在进行社区院内绿化、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2012年7月正式开始旧村拆迁,复垦土地450亩。2012年11月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马营村村“两委”围绕“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结合自身实际,时刻注重自身班子建设,改进服务方式,推行网格化管理。丰富党员活动载体,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马营村村“两委”对旧村复垦的450亩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使用,实现土地利用及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出租临街门市楼,发展餐饮、零售、娱乐等服务业,从而壮大集体经济。   


薛屯村特产大全




薛屯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