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曲阜市 >> 吴村镇 >> 龙尾庄村

龙尾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尾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尾庄村简介

  龙尾庄村简介
  龙尾庄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7.5公里,九山西麓,三面环山。现有人口1860人,共516户,由5个自然村组成(龙尾庄、大河崖、葫芦套、王林、西山子),共11个生产组,总面积13090亩,其中山地面积11000亩,耕地面积1530亩(其中果树种植530亩,以山楂、核桃、苹果、梨为主,粮食种植1000亩),村庄占地面积56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85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三层楼房,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
  明崇祯年间,徐氏一家从峪口迁此垦荒定居立村。后陈、王、安等姓人家相继迁来,因村处龙山之尾,故名龙尾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81101 272100 0537 查看 龙尾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尾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尾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尾庄村

  龙尾庄村简介   龙尾庄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7.5公里,九山西麓,三面环山。现有人口1860人,共516户,由5个自然村组成(龙尾庄、大河崖、葫芦套、王林、西山子),共11个生产组,总面积13090亩,其中山地面积11000亩,耕地面积1530亩(其中果树种植530亩,以山楂、核桃、苹果、梨为主,粮食种植1000亩),村庄占地面积56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85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三层楼房,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   明崇祯年间,徐氏一家从峪口迁此垦荒定居立村。后陈、王、安等姓人家相继迁来,因村处龙山之尾,故名龙尾庄。   

吴村村

  吴村村,吴村镇驻地,现有人口1934人,共630户,共6个生产组,总面积4170亩,耕地面积3430亩(其中果树种植630亩,以葡萄、苹果、樱桃为主,粮食种植2800亩),村庄占地面积740亩,集体承包地240亩。人均年纯收入7500元,外出务工320人,共有党员100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相传宋代,孙氏迁此定居立村,名孙家庄。吴氏迁入,后成村中大户。因农历一、六为集日,市场多占吴家的住区,故习称吴孙集,后演变为吴孙村。1911年,津浦铁路在此设站,名吴村站,后村名演变为吴村,1953年划分为吴村、中心两个行政村。   

车站村

  车站村简介   车站村,位于吴村镇驻地东南1.5公里,京沪铁路、104国道穿村而过。现有人口382人,共115户,总面积769亩,耕地面积619亩(其中果树种植400亩,以大樱桃为主,粮食种植220亩),村庄占地面积15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共有党员22人。两委办公场所为楼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   清末津浦铁路(今京沪铁路)在此设吴村车站。郭、孔、曹、翟等姓相继迁此定居,以经商为生后聚居成村,遂名车站。   

东杨院村

  东杨院村简介    东杨院村,位于镇驻地西1公里。现有人口1500人,共460户,共9个生产组,总面积3680亩,耕地面积3080亩(其中果树种植300亩,以葡萄、苹果为主,粮食种植2780亩),村庄占地面积600亩,集体承包地400亩。人均年纯收入730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61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850平方米。   相传明弘治年间,杨氏从薄梁(微山县)迁此定居立村,故名杨家院。清中叶,部分村民西迁另立新村,故此地称杨家院东村。   

西杨院村

  西杨院村简介   西杨院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2公里。现有人口1280人,共370户,共6个生产组,总面积2530亩,耕地面积2130亩(其中果树种植150亩,以葡萄、苹果为主,粮食种植1980亩),村庄占地面积400亩,集体承包地200亩。人均年纯收入7000元,外出务工400人,共有党员46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340平方米。   清中叶,薛、岳、朱等姓由杨家院迁此立村名杨家院西村。   

泉头村

  泉头村简介   泉头村,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现有人口1190人,共310户,共8个生产组,总面积2760亩,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果树种植200亩,以葡萄、苹果为主,粮食种植2300亩),村庄占地面积260亩,集体承包地200亩。人均年纯收入776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42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   相传明初,孙、陈、吴等姓迁此垦荒,定居成村。因村有映安泉,初名映安村。后泉水汇流入泗河,此为小溪之源,故称泉头。   

张庄村

  张庄村简介    张庄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南3.5公里,现有人口1362人,共366户,由2个自然村组成(前张村、后张村),共8个生产组,总面积3780亩,耕地面积3480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300亩,集体承包地260亩。人均年纯收入7560元,外出务工400人,共有党员51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明初,马、王二姓先后迁此,后许、李、尹、张相继迁来,形成几处居民点,名为:马家店、尹家店、李家街、塔里等。后村内设有大号盐店,亦曾名“聚盐庄”。明末张姓成为大户,故易名张庄。   

白塔村

  白塔村简介    白塔村,位于镇驻地西3公里,北有白塔水库。现有人口1200人,共340户,共3个生产组,总面积2510亩,耕地面积2130亩(其中果树种植100亩,以苹果为主,粮食种植面积2030亩),村庄占地面积380亩,集体承包地150亩。人均年纯收入6900元,外出务工350人,共有党员48人。两委办公场所为楼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相传唐代中期,白氏迁此定居,并在村南建寺塔1座,故村名白塔。   

三官庙村

  三官庙村简介   三官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南7.5公里。现有人口897人,共240户,由3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张家村、葛家村、新家庄),共6个生产组,总面积2229亩,其中丘陵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2089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140亩,集体承包地140亩。人均年纯收入612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36人。两委办公场所为楼房,建筑面积约526平方米。   明万历年间,葛、李、赵姓人家相继迁来,居住成村。后村中建有三官庙,遂以庙名村。   

峪东村

  峪东村简介   峪东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3.5公里,峪口东半部。现有人口1204人,共380户,由3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峪东、平坡、五里山),共5个生产组,总面积3450亩,耕地面积2350亩(其中果树种植700亩,以大枣、山楂、苹果为主,粮食种植1650亩),村庄占地面积30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6750元,外出务工370人,共有党员62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436平方米。   

峪西村

  峪西村简介   峪西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3.5公里,峪口西部。现有人口1327人,共360户,共7个生产组,总面积3150亩,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果树种植500亩,以枣、山楂为主,粮食种植2300亩),村庄占地面积35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7700元,外出务工70人,共有党员66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镇驻地东南部,东靠京沪铁路、104国道,南邻吴村车站。1994年有463户1635人,2589亩耕地。   此村介于吴村和车站村中间。1953年划为中心行政村。   建国前,因此村紧靠车站,故做生意的多,闯关东、下煤窑的多。  

东岭村

  东岭村简介   东岭村,位于吴村镇驻地东北3.5公里,九山东南脚下。现有人口690人,共210户,4个生产组,总面积2180亩,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果树种植300亩,以苹果、葡萄为主,粮食种植900亩),村庄占地面积180亩,集体承包地112亩。人均年纯收入7310元,外出务工130人,共有党员34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明万历年间,孔兴胞夫妇从峪口迁此垦荒定居立村,因村前有对松树,名对松庄。后松树无,因村处峪口东岭之地,故名东岭。   

许洼村

  许洼村简介   许洼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4公里,此村三面环河,北与宁阳县接壤。现有人口868人,共250户,共4个生产组,总面积1580亩,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果树种植20亩,以苹果、梨为主,粮食种植1380亩),村庄占地面积180亩,集体承包地100亩。人均年纯收入730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40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明初,夏氏居此,名夏家庄。明中期,许氏由林家洼迁此定居,人丁兴旺,成为村中大户,又因村庄地势低洼,故易名许家洼。   

丛庄村

  丛庄村简介   丛庄村,位于吴村镇驻地东北1公里。现有人口1900人,共540户,10个生产组,总面积4125亩,耕地面积3645亩(其中果树种植1000亩,以葡萄为主,粮食种植2645亩),村庄占地面积480亩,集体承包地80亩。人均年纯收入6612元,外出务工240人,共有党员57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   相传明初,丛氏尚远从蓬莱县逃荒至此,定居立村,以姓氏名村。《续修曲阜县志》载:“高楼乡、丛家庄。”后简称丛庄。   

高楼村

  高楼村简介    高楼村,位于吴村镇驻地东北1.5公里。现有人口1380人,共398户,共7个生产组,总面积2840亩,丘陵600亩,耕地面积1900亩(其中果树种植1200亩,以葡萄为主,粮食种植1300亩),村庄占地面积34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7200元,外出务工400人,共有党员46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143平方米。   相传明嘉靖年间,高氏从藤县迁此定居立村,建一二层楼,故名高家楼。后吴、李、郑相继迁来。简称高楼。   

蒋寨村

  蒋寨村简介    蒋寨村,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介于东、西杨院之间。现有人口886人,共246户,共4个生产组,总面积2318亩,耕地面积1968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35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4100元,外出务工200人,共有党员37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   相传元至正年间,蒋氏由河南郑州迁此定居立村,名蒋家街。清咸丰年间,为防匪乱,修筑寨墙,遂称蒋家寨。   

柳庄村

  柳庄村简介   柳庄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南5公里,现有人口2410人,共716户,由4个自然村组成(柳庄、高街、小寨、孔家行),共12个生产组,总面积5558亩,耕地面积5098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460亩,集体承包地360亩。人均年纯收入6590元,外出务工240人,共有党员95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   相传,此村为春秋时期柳下惠故里。因居柳下为邑,故名柳庄。村人传说柳下惠弟柳下跖,姓展名雄,因其犯上作乱,战死沙场。后人为避陷害,改柳姓为王姓,故此村无柳姓。   

簸箕掌村

  簸箕掌村简介   簸箕掌村,位于吴村镇驻地北4公里。现有人口761人,共226户,共4个生产组,总面积1530亩,其中山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700亩(其中果树种植400亩,以山楂、核桃、苹果为主,粮食种植300亩),村庄占地面积330亩,集体承包地60亩。人均年纯收入6300元,外出务工260人,共有党员29人。两委办公场所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   清雍正年间,张、段、李、颜、孔等姓人家来此垦荒种地,居此立村。因置于三面环山状似簸箕,故名。《续修曲阜县志》载:“峪口乡、簸箕掌”。   

河洼村

  河洼村简介   河洼村,位于镇驻地西7.5公里,曲宁公路穿村而过,村西与宁阳接壤。现有人口2146人,共576户,由4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前河、后河、秦村、西山子),共7个生产组,总面积4270亩,耕地面积3910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360亩,集体承包地100亩。人均年纯收入4800元,外出务工630人,共有党员90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   清康熙三年,尹氏从小安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村南临河,故名河洼。   

崔屯村

  崔屯村简介    崔屯村,位于镇驻地西南7公里,西与宁阳接壤。现有人口1198人,共354户,由2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崔屯、刘家村),共8个生产组,总面积3200亩,耕地面积2794亩(其中果树种植100亩,以樱桃为主,粮食种植2794亩),村庄占地面积40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7500元,外出务工240人,共有党员31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92平方米。   明洪武年间,崔、赵、张、宋四姓人家由-县迁此定居,人丁兴旺。初名四喜村,清乾隆年间易名为崔家屯。   

孟官村

  孟官村简介    孟官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南7.5公里。现有人口890人,共236户,由2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孟官庄、小孔家村),共5个生产组,总面积2110亩,其中耕地面积1900亩(其中果树种植230亩,以樱桃为主,粮食种植1670亩),村庄占地面积210亩,无集体承包地。人均年纯收入7800元,外出务工60人,共有党员26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   相传明隆庆年间,孟氏迁此定居立村,为孔府佃种祀田,故名孟官庄。   

郭店村

  郭店村简介    郭店村,位于镇驻地西6公里。现有人口1730人,共500户,由6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郭店、颜家村、贾家庙、张家庄、前黄堂、后黄堂),共9个生产组,总面积4022亩,耕地面积3622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庄占地面积400亩,集体承包地70亩。人均年纯收入6300元,外出务工510人,共有党员72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30平方米。   宋代,贺氏在此居住成村,名贺庄。现村西北里许有贺家林遗址。明初,郭氏迁至贺庄南200米,靠河临路处开设旅店,后成村落,故名郭家店。清代中期,贺姓人家逐渐迁出郭家店,贺庄之名随之消失,现村中已无贺姓。   

李洼村

  李洼村简介   李洼村,位于镇驻地西北3公里,西与宁阳县接壤。现有人口2018人,共518户,由3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李家洼、陈家洼、丁官庄),共9个生产组,总面积6700亩,耕地面积4310亩(其中果树种植180亩,以苹果为主,粮食种植面积4310),村庄占地面积390亩,集体承包地30亩。人均年纯收入6760元,外出务工406人,共有党员85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175平方米。   明洪武年间,李氏由沂河涯迁此定居立村,因地势低洼,村名李家洼。   

峪南村

  峪南村简介   峪南村,位于吴村镇驻地西北3.5公里,峪口中偏南。现有人口2126人,共640户,由2个自然村组成(峪南、林家寺),共9个生产组,总面积3650亩,其中山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3150亩(其中果树种植800亩,以大枣、山楂为主,粮食种植2300亩),村庄占地面积350亩,集体承包地100亩。人均年纯收入6700元,外出务工300人,共有党员81人。两委办公场所为平房,建筑面积约210平方米。   


龙尾庄村特产大全




龙尾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