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村位于姚村镇南,全村823户,3000多人,其中党员63人。颜家村支两委团结和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各项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民风纯朴社会安定,近几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发展。
1、村级组织“五有”保障情况
颜家村支两委共7人,村支部书记颜丙秋,男,52岁;支部委员房廷贵,男,61岁;村委委员颜廷忠,男,43岁;村委委员傅纪英,女,52岁;村委委员王东,男,38岁;村委委员孔祥友,男,42岁;村委委员闫永军,男,46岁。党支部团结协作、工作开展有序、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班子战斗力较强,能够团结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村里无集体企业和其他收入来源,村集体收入以租赁收入为主;颜家村办公大院在1990年建成,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8间平房。办公大院设有党支部办公室、村主任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组织活动场所;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承诺践诺、一课三会、发展党员程序、村级财务管理等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健全;近年来颜家村党支部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不断完善各项为民、便民措施,不断完善村内硬件设施修建村内道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村党支部在群众中满意度较高。
2、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状况
颜家村建有农家书屋,现有科技、种植等方面的图书500多册,农家书屋每天对村民开放,群众可以在这里阅读,并交流自己学知识、用知识的经验。居委大力倡树孝贤之风,每年表彰村内的好媳妇、好婆婆和孝贤儿女和孝贤家庭,形成家家争当五好家庭、人人争当孝贤儿女的良好氛围。
3、影响基层社会稳定:
颜家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开展扎实,村治安巡逻队伍坚持常年巡逻,全村未发生一起-等社会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感较高。村财务制度健全,所有收支情况均按照制度执行。
4、村集体经济收入:
颜家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承包,目前每年村集体收入在10万左右。
5、农村土地流转:
颜家村土地流转规模小,但效益可观,但流转的规模有待拓展,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6、“一池三改”情况:
颜家村已经进行“一池三改”,但是使用不频繁。
7、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1年颜家村人均纯收入700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现有农业用地3800亩,其中小麦、玉米3000亩,牛蒡、蔬菜800亩;林地面积200余亩;另有养殖用地50余亩。务工主要在曲阜、兖州打工为主,人均年纯收入18000左右。
8、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
颜家村现有土坯房90户,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以单身老汉,家庭有特殊困难情况,如儿子残疾,老人有病等为主。二是全家搬迁城里,老家闲置无人居住,村委会设法买回,但遭拒绝。三是光棍或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9、农民外出务工
颜家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段基本在23-50岁之间,人数在1500人左右,主要以在建筑工地、小厂家为主,平均每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工资发放比较及时。
10、全民创业
颜家村多以种植、外出打工为主。
11、农村水利设施
颜家村共有机井约60眼。
12、村村通和村内通情况
新修全村东西大街全长3288米和三组八米街492米,共计3778米,折公里3.778公里(包括慎言庄),同时被授予“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881102 | 272100 | 0537 | 查看 颜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河口村 |
河口村位于姚村镇西南边垂,全村由河口、坊上、五所楼、辛店、匡庙五个自然村组成,有11个村民小组,620户,2378人,耕地面积5450亩,水浇条件较好,主产小麦、玉米,是我市重要的小麦粮种基地,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70元。 |
寨后村 |
姚村镇寨后村位于我镇最北部,地处姚村镇与吴村镇交界处,两镇直通路贯穿寨后的两个自然村(岗子、北李)。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98户1518人,总土地面积3856亩,基本农田3345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1518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50名,在这50名党员中,50岁以上的占40%;文盲、半文盲党员占2%;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56%。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5人,村委委员总数7人,有交叉任职,村支两委共计8人。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决策,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带领群众致富,是一个团结奋斗的班子。 |
孔村村 |
曲阜市姚村镇孔村位于泗河大桥桥西、曲宁路两侧。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10户,806口人。其中党员34人,高中以上学历10人。现有农业用地1123亩,其中小麦1000亩、玉米1000亩,蔬菜120亩,其中塑料大棚2亩。至2010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0元。 孔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4名,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有1人是兼职。 现任孔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孔维社同志,在党组织建设和处理村民问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拥护。 |
保安村 |
保安村位于姚村镇东北部,与吴村镇相接,于2002年由保安、红新庄、胡家铺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户数680户,人口2380人,其中劳动力有1750人,现有耕地4380亩,人年均收入3580元。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私营经济及外出务工等收入。村支部成员7人,村委成员7人,其中村委有一名女同志。全村共有党员98名,含预备党员1名。村支两委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
羊厂村 |
羊厂村位于姚村镇西部,离镇政府约一公里,全村人口984人,262户,党员31名,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村支两委成员4人。耕地面积1956亩,群众人均收入722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粮食生产和外出务工。 |
纪家村 |
纪家村地处姚村镇西部,共有村民190户,人口670人,全村耕地面积1100亩,有三个生产组。全村共有党员37人,2011年村支两委换届后,纪家村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共计4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纪连秋,支部委员、村委委员:孔令章,支部委员:颜廷杰,村委委员:纪凤爱)。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在家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11年人均收入5500多元。 |
佃户屯村 |
姚村镇佃户屯村位于姚村镇西北部,是一个自然村,同为行政村。村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有较好的天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潜力。全村幅员面积2808亩, 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1247人,49名党员,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余元。全村耕地面积2430亩,其中发展种植土豆100亩、大蒜200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为主。全村五十余户现有空闲宅基地10亩;现剩余土坯房22处,有18处仍被村民居住使用;在06、09年进行过两次“一池三改”,现正常使用的有47户。该村村风文明,民风淳朴,知荣辱、讲德行,没有出现过-和参与黄、赌、毒、0功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计划生育工作抓得较好,全村育龄妇女353名,没有发生过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多次获得济宁、曲阜市级“五好党支部”“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多年的先进村庄。 |
化庄村 |
化庄村(包括两个自然村:化庄、杨店)位于曲阜城西北部,地处两地(济宁、泰安)三县(兖州、宁阳、曲阜)交界部,距市区较远,地势平坦,全村现有耕地1760亩,村民997人,其中党员26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刚刚换完届),共有6名成员。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和少量的蔬菜,可以说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地和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80%。该村2011年人均收入为4870元。该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开通,村里有大型机械9台套,机井36眼,输水管道1600米,还有360亩土地靠天吃饭。当前,应当说,村民生活虽不富裕,但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村容村貌整洁,应当说今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很明显,市委、市政府决策英明,农村基本由新农村的框架了。 |
戴家洼村 |
戴家洼村地处姚村镇西北3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由三个自然村(西孔和前代、后代)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550户,1916人,党员66名,村民小组7个,耕地面积3723亩。2011年人均收入7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 戴家洼村紧紧围绕村级组织“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的“五有”保障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党支部工作会议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示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有力的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薛家村 |
薛家村现有农户418户,人口1486人,土地面积2448亩,2011年人均收入7340元,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出外打工,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确定的村级组织“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的“五有”保障要求,村成员在-王增众和支书孔祥义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薛家村现有村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4人,党员39人,集体办公场所房屋27间,约750平方米。村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0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得到镇党委的表扬。 |
颜家村 |
颜家村位于姚村镇南,全村823户,3000多人,其中党员63人。颜家村支两委团结和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各项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民风纯朴社会安定,近几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发展。 1、村级组织“五有”保障情况 颜家村支两委共7人,村支部书记颜丙秋,男,52岁;支部委员房廷贵,男,61岁;村委委员颜廷忠,男,43岁;村委委员傅纪英,女,52岁;村委委员王东,男,38岁;村委委员孔祥友,男,42岁;村委委员闫永军,男,46岁。党支部团结协作、工作开展有序、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班子战斗力较强,能够团结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村里无集体企业和其他收入来源,村集体收入以租赁收入为主;颜家村办公大院在1990年建成,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8间平房。办公大院设有党支部办公室、村主任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组织活动场所;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承诺践诺、一课三会、发展党员程序、村级财务管理等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健全;近年来颜家村党支部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不断完善各项为民、便民措施,不断完善村内硬件设施修建村内道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村党支部在群众中满意度较高。 2、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状况 颜家村建有农家书屋,现有科技、种植等方面的图书500多册,农家书屋每天对村民开放,群众可以在这里阅读,并交流自己学知识、用知识的经验。居委大力倡树孝贤之风,每年表彰村内的好媳妇、好婆婆和孝贤儿女和孝贤家庭,形成家家争当五好家庭、人人争当孝贤儿女的良好氛围。 3、影响基层社会稳定: 颜家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开展扎实,村治安巡逻队伍坚持常年巡逻,全村未发生一起-等社会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感较高。村财务制度健全,所有收支情况均按照制度执行。 4、村集体经济收入: 颜家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承包,目前每年村集体收入在10万左右。 5、农村土地流转: 颜家村土地流转规模小,但效益可观,但流转的规模有待拓展,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6、“一池三改”情况: 颜家村已经进行“一池三改”,但是使用不频繁。 7、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1年颜家村人均纯收入700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现有农业用地3800亩,其中小麦、玉米3000亩,牛蒡、蔬菜800亩;林地面积200余亩;另有养殖用地50余亩。务工主要在曲阜、兖州打工为主,人均年纯收入18000左右。 8、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 颜家村现有土坯房90户,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以单身老汉,家庭有特殊困难情况,如儿子残疾,老人有病等为主。二是全家搬迁城里,老家闲置无人居住,村委会设法买回,但遭拒绝。三是光棍或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9、农民外出务工 颜家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段基本在23-50岁之间,人数在1500人左右,主要以在建筑工地、小厂家为主,平均每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工资发放比较及时。 10、全民创业 颜家村多以种植、外出打工为主。 11、农村水利设施 颜家村共有机井约60眼。 12、村村通和村内通情况 新修全村东西大街全长3288米和三组八米街492米,共计3778米,折公里3.778公里(包括慎言庄),同时被授予“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
姚村村 |
姚村村是姚村镇政府驻地村,由姚东、姚西、庙西三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先后获得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济宁建设先进单位、曲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年来,姚村立足当地实际,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相继建立了商贸开发、建筑建材、小麦制种和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村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至2011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76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也取得显著进步,全出呈现出生活富裕安康、民风和谐淳朴、村容整洁优美的喜人景象。 目前该村共有党员85名,支委7人,村委7人,大学生村干部1人,其中有6人是兼职。村两委班子团结,科技创新意识强,村风村貌好,村民科技素质高。 |
兴隆桥村 |
兴隆桥村地处姚村镇西南3公里,南靠泗河,北依津浦铁路,面积2.2平方公里,由三个自然村(兴隆桥、郑家庄、竹子园)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418户,1510人,党员47名,村民小组9个,耕地面积2370亩。2011年人均收入728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兴隆桥村紧紧围绕村级组织“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的“五有”保障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责职分工明确,关系协调,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兴隆桥村村支两委共有6人组成,均交叉任职,其中一名为女性。6名村干部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8岁,2名初中毕业,4名高中毕业。村共有党员47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 |
席厂村 |
席厂村辖席厂、姚庄和西孙庄三个自然村,共有村民540户,常住人口1963人口,0党员65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220人;村庄占地 500亩,基本农田3500亩,树木30000株,渠塘6个;村民年平均收入72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359元。 |
春亭村 |
春亭村地处姚村镇西南约9公里,面积4.07平方公里,春亭村辖三个自然村:宋家村、王家庄、春亭,共9个村民小组,2680人,耕地3933亩,党员65名。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小麦亩产约1100斤,2011年人均收入7260元。 |
王家村 |
王家村位于姚村镇西北郊,离镇政府约三公里,辖王村、王官两个自然村,全村人口1409人,392户,党员41名,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村支两委成员5人。耕地面积3118.3亩,群众人均收入4686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粮食生产和外出务工。 |
崔庄村 |
崔庄村位于姚村镇政府北3公里,由广文店和崔庄两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1982亩,都在东大岭无水区,共分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0人,240户,外出务工约200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村集体积累薄弱。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1个农村党支部,党员28名,预备党员1名。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听从上级安排,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 |
宋家林村 |
宋家林村位于姚村镇镇政府驻地北面,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257户,956口人。其中党员35人,高中以上学历18人。现有农业用地157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种植面积40余亩,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村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合率100%。 |
毕家村 |
毕家村地处姚村镇西南3公里,南靠泗河,北依津浦铁路,面积1.8平方公里,由两个自然村(毕家和东孙庄)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430户,1620人,党员39名,村民小组9个,耕地面积2370亩。2011年人均收入728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
张家村 |
姚村镇张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向东2.5公里处,张家村向南200米便是曲宁公路。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51户1098人,总土地面积2018亩,基本农田1818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二、村级组织“五有”保障方面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1098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49名,在这49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占50%;文盲、半文盲党员占5%;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6%。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张家村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统筹安排,强力推进,顺利完成了党组织活动室完善修整任务,并基本实现了“五有”。 |
马厂村 |
马厂村包括马厂和颜庙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620人,耕地面积有3200亩,人均收入4200元,主要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党员63名,其中65岁以上的20名,56岁-65岁的20名,46岁-55岁之间的13人,36岁-45岁之间的4名,35岁以下的6名。 2.农村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5人,村委会成员5人,其中有一名妇女干部。两个领导班子中,职务双兼着4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3.农村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情况: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村民致富上起一定领导作用,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
下地村 |
下地村位于姚村镇西部,是由刘家村、下地村两个自然村合并成的行政村,目前人口1047人,耕地面积**余亩,现有党员37人。村支两委共6人,村委5人,支部5人,交叉任职4人。该村村集体以承包四荒收入为主,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00人,人均纯收入约4500元。该村曾获得2009年、2011年姚村镇“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 |
黄屯村 |
黄屯村全村共364户,总人口1260人,其中党员33人,村支两委干部共4人。耕地面积2210亩,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以来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主要道路、排水沟进行了彻底清理,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环境;2011年修建村内道路九条,接通了五个小村的道路,改善了村民出行和交通环境 |
辛庄村 |
姚村镇辛庄村位于曲阜市东北部,与宁阳县毗邻,全村共有400户,1476口人,耕地面积2993亩,人均年纯收入7178元,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外出打工等。2011年村两委进行换届选举,选出了新一届村支领导班子。新一届村支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有思路、有能力、有事业心,为辛庄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村集体经济薄弱,主要经济来源是机动地承包费,年集体经济收入4.7万元。村里新建办公楼一栋,面积350平方,有办公活动场所,村里设有群众满意服务项目 |
保宁村 |
保宁村是由原保宁村、南李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全市首批4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先后荣获“济宁市模范村委会”、“曲阜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文明村庄”等多项荣誉称号。全村现有480户、1724人,耕地面积2256亩。本村一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村民经济意识强,是曲阜市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明星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