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宁 >> 邹城市 >> 峄山镇 >> 苗庄村

苗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苗庄村简介

  苗庄村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处,南有凫山山系一部分,村分大苗庄、小苗庄,中间有苗庄河流过。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816户,3013口人。其中党员68人。两委班子5人,支部书记彭正生工作能力较强。辖区总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400亩,小麦、玉米2615亩;新栽核桃400余亩;林地面积210亩;蔬菜面积200亩,其中塑料大棚5亩。小型企业4个,该村依托土地面积大,土层深厚,浇地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及加工产业,201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6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0883110 272100 0537 查看 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苗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苗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下山村

  下山村位于镇驻地北5公里处,西邻104国道。耕地面积2000余亩,全村286户,1053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23名。低保户12人,五保6人,军烈属2人。下山村位于峄山脚下,依托桃树种植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村发展前景较好。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  

两下店北村

  店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邹城市区南10公里,104国道穿村通过,辖区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全村人口1470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29名。该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   

南龙村

  南龙村位于镇驻地,104西侧,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人口1328人,村两委班子6人,交叉任职,党员39名。该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机械制造业等。2012年村集体收入1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0600元。  

北龙村

  北龙村位于镇驻地,104国道西侧,福太路贯穿村中。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0亩,全村人口1540人,村两委班子5人,交叉任职,党员23名。该村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等条件,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等。2012年村集体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0500元。 北龙村与下山村、两下店北村、南龙村、沈庄村、峄山街村、涝滩村、大六村、大七村、刘营村、野店村、纪东村、上山村、纪西村、稻洼村、留驾庄村、大五村、大四村、大三村、大二村、大一村、高皇村、李庄村、店南村、贾洼村、东庄村、巩一村、巩二村、巩三村、巩四村、唐店村、西巩村、苗庄村、小故村、大故村、崔桥村、纪前村、西参村、吕台村、中参村、东颜村、存里村、店子村、郭参村、丁岭村、石马村、蔡庄村、黄村村、金张村、照山村相邻。  

沈庄村

  沈庄村位于镇驻地东北6公里处,峄山东麓,辖区2.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80亩。全村村民2376人;两委班子7人,党员34名。该村依托西邻峄山风景区等优势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农民人均纯收入6560元。  

峄山街村

  峄山街村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处,峄山之阳,西南与纪王城毗邻,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0亩。全村人口1918人,两委班子8人,党员49名。该村依托峄山风景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12年村集体收入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60元。  

涝滩村

  涝滩村位于镇驻地北偏东3公里,峄山西北麓,辖区面积0.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 亩,全村村民501 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19人。该村依托邻近峄山风景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2012年村集体收入2.1 万元,农民纯收入5800 万元。  

大六村

  大六村位于峄山镇东北部,耕地面积870亩。全村人口612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19名。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转移支付款)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该村地处山区,以种植花生、地瓜等经济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大七村

  大七村位于峄山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耕地904亩,全村人口596人。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16人。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集体土地流转收入。该村地处山区,以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有牛、羊、猪、鸡等。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通过村的统一规化,村庄建设有了巨大的变化,房屋宽敞整齐,街道宽阔干净,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刘营村

  刘营村位于峄山镇驻地北7公里,全村人口618人,耕地630亩。现有党员20人,村“两委”干部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该村地处山区,以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野店村

  峄山镇野店村位于峄山镇驻地北4公里处,104国道穿村而过,辖区面积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0亩。全村人口2268人,村班子5人,党员46名。村集体收入匮乏,该村依托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6710元,村民多外出务工。  

纪东村

  纪东村于镇驻地东约1.5公里处,辖区面积190亩,耕地面积930亩。全村人口946人。现有村两委班子4人,党员24人。该村依托优势土地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村民多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上山村

  上山村位于峄山镇驻地东北6公里处,耕地面积1730亩。现有党员27人,全村人口1120 人,村“两委”干部5人,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余元,该村地处山区,依托峄山后特殊的气候特点,以种植早熟桃树、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纪西村

  纪西村于镇驻地东约1公里处,辖区面积175亩,耕地面积986亩。全村人口860人。现有村两委班子4人,党员23人。该村依托优势土地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村民多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  

稻洼村

  稻洼村位于镇驻地东北6公里处,全村人口316人,耕地391亩。现有党员9人,村“两委”干部3人。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余元。该村地处山区,以种植桃树、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留驾庄村

  留驾庄村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处,辖区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人口1056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29名。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有林地20亩。该村依托东邻峄山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4元。  

大五村

  大五村位于峄山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800亩,全村人口546人。现有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15人。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集体土地流转收入。该村地处山区,以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鸡等。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  

大四村

  大四村位于峄山镇东北11公里处,辖区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1488亩。全村共有320户,人口1084人,村两委班子6人,孟宪昌,1992年至今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孟庆海,男,任支部委员;孟宪芹,男,任村委委员;王梅,女,任村委委员;李先锋,1986年至今任两委委员兼村报帐员;刘宪民,男,任村委委员、计生专职主任。村有党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该村依托退耕还林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0元。  

大三村

  大三村位于峄山镇东北14公里处,辖区面积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2亩。全村共有110户,人口416人,村两委班子4人,孟宪河,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杨建勇,任支部委员;孟庆雨,任支部委员;程现娥,女,任村委委员、计生专职主任。村有党员1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该村依托退耕还林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2012年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  

大二村

  大二村位于峄山镇东北15公里处,辖区面积0.93平方公里,耕地1236亩。全村共有165户,人口668人,村两委班子4人,姜豪,1993年至今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罗顺平,1993年至今任支部副书记;姜永林,1999年至今任两委委员兼村报帐员;付美花,女,任村委委员、计生专职主任。村有党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该村依托退耕还林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800亩。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  

大一村

  大一村位于峄山镇东北14公里处,辖区面积0.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6亩。全村共有190户,人口629人,村“两委”班子4人,杨建超,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姜启红,任支部副书记;罗长京,任支部委员;陈夫兰,女,任村委委员、计生专职主任。全村共有党员25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该村依托退耕还林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种植。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  

高皇村

  高皇村位于峄山镇东北部,南距峄山风景区1公里,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0亩。全村人口787人,村“两委”班子5人并交叉任职,党员23名。该村依托峄山风景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塘坝7座,整修耕地700余亩,打挖大口井6眼,深机井3眼,拓宽生产路12条,发展核桃、苹果、桃等高效农林产业示范园800亩。2012年村集体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780元。  

李庄村

  李庄村位于镇驻地北6公里处,全村人口597人,耕地601亩。现有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万余元。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该村地处平原区,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店南村

  峄山镇店南村位于镇驻地,104国道和临荷路贯穿村内,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村民1818人,村两委班子6人并交叉任职,党员44名。该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等。人均收入达到10500元。  

贾洼村

  贾洼村位于峄山镇驻地北5公里处,邻104国道,全村人口946人,耕地1046亩。现有党员32人,村“两委”干部4人。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该村地处半平原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主。村民外出务工居多,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行业等。  

东庄村

  东庄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峄山西南2公里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6亩。全村人口100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17名。该村依托土地资源、交通、优越区位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苹果等林果业以及旅游服务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  

巩一村

  巩一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2.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7亩。全村人口823人,两委班子3人,党员18名。该村依托土地、石灰岩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加工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人均收入9650元。  

巩二村

  巩二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亩。全村人口801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23名。该村依托土地、石灰岩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加工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人均收入9600元。  

巩三村

  巩三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约0 .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9 亩。全村人口560 人,村两委班子4人,党员14 名。该村依托优质土质,充足水源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9600元。  

巩四村

  巩四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约0.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 亩。全村人口358 人,村两委班子4人,党员16名。该村依托优质土质,充足水源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人均纯收入9600元。  

唐店村

  唐店村位于镇驻地南2公里处,辖区面积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7亩。全村人口450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17名。该村依托104国道优势区位,丰富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村民收入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全村95%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新农保,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西巩村

  西巩村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全村共有6个经营组,366户,1525人。其中,党员28人,高中以上学历3人。现有农业用地1550亩,其中小麦、玉米约1517亩,园地18亩,林地20亩,花生13亩。至2012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  

苗庄村

  苗庄村位于镇驻地西南2公里处,南有凫山山系一部分,村分大苗庄、小苗庄,中间有苗庄河流过。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816户,3013口人。其中党员68人。两委班子5人,支部书记彭正生工作能力较强。辖区总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3400亩,小麦、玉米2615亩;新栽核桃400余亩;林地面积210亩;蔬菜面积200亩,其中塑料大棚5亩。小型企业4个,该村依托土地面积大,土层深厚,浇地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及加工产业,201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60元。  

小故村

  小故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亩。全村人口285人,两委班子3人,党员17名。该村依托富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等优势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农业及大樱桃专业种植。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80元。  

大故村

  大故村位于峄山镇西南3公里处,南、西与石墙镇相邻,北离临河路1公里。村南有苗庄河流过,河南有凫山山系一部分,村北为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南坡有140余亩樱桃园,个别种植山药。辖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260亩,总人口1690人,育龄妇女368人,有6个村民小组,共475户,其中低保户14户,五保户16户。村里有面粉厂和养殖场等企业3家,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大故村共有党员55名,村“两委”有6人组成,支部书记薄开吉,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该村依托农机大户、农资购销大户,及号称“粮仓”的优质土地等优势,大力发展合作化粮食生产,2012年村集体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60元。  

崔桥村

  崔桥村位于镇驻地东部7.5公里处,南邻看庄镇,北邻香城镇,东接京台高速,临荷公路贯穿村东西。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土地2900多亩,耕地面积2100余亩。全村共有户数385户,人口1467人。村两委班子4人,党员26名。该村依托地理位置、交通区位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人民人均纯收入9409元。 崔桥村与下山村、两下店北村、南龙村、北龙村、沈庄村、峄山街村、涝滩村、大六村、大七村、刘营村、野店村、纪东村、上山村、纪西村、稻洼村、留驾庄村、大五村、大四村、大三村、大二村、大一村、高皇村、李庄村、店南村、贾洼村、东庄村、巩一村、巩二村、巩三村、巩四村、唐店村、西巩村、苗庄村、小故村、大故村、纪前村、西参村、吕台村、中参村、东颜村、存里村、店子村、郭参村、丁岭村、石马村、蔡庄村、黄村村、金张村、照山村相邻。  

纪前村

  纪前村于镇驻地东约1公里处,辖区面积190亩,耕地面积856亩。全村人口1050人。纪前村现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6人。该村依托优势土地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村民多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  

西参村

  西参村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全村人口1920人,两委班子5人,交叉任职,党员29名。该村依托临菏路区位优势、丰富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村民主要收入为种植业及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全村95%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新农保,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吕台村

  吕台村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7亩。全村人口420人,两委班子3人,交叉任职,党员11名。该村依托104国道优势区位,丰富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全村95%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新农保,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中参村

  中参村位于镇驻地东部约5公里处,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特殊,是峄山镇新农村开发的主要村落,临荷路、金临大道横贯东西南北,交通便利。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数416户,人口1506人,该村两委干部4人,实行交叉任职,共有党员30人。耕地面积1602亩,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农作物有花生、地瓜等。为适应峄山景区全方位开发工程,退耕还林300余亩,以种植果树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5880元。  

东颜村

  东颜村位于镇驻地西南约3公里处,临荷路南侧,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0亩,全村人口1310人,村两委班子5人,交叉任职,党员42名。该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大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高效农业,服务业等。2012年村集体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达10300元。 东颜村与下山村、两下店北村、南龙村、北龙村、沈庄村、峄山街村、涝滩村、大六村、大七村、刘营村、野店村、纪东村、上山村、纪西村、稻洼村、留驾庄村、大五村、大四村、大三村、大二村、大一村、高皇村、李庄村、店南村、贾洼村、东庄村、巩一村、巩二村、巩三村、巩四村、唐店村、西巩村、苗庄村、小故村、大故村、崔桥村、纪前村、西参村、吕台村、中参村、存里村、店子村、郭参村、丁岭村、石马村、蔡庄村、黄村村、金张村、照山村相邻。  

存里村

  存里村位于镇驻地东南8公里处。辖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亩。全村人口1700人,村两委6人,党员30人。该村依托村东部、南部丘岭及村西、村北平原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花生、地瓜、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村集体收入匮乏,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店子村

  店子村位于镇驻地东约6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区位特殊,是峄山镇新农村开发的主要村落,临荷路、金临大道横贯本村,交通便利,是东部集贸市场的中心村庄。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538人,总户数136家。村两委干部3人,实行交叉任职,共有党员13人。耕地面积540亩,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农作物花生、地瓜等;经济作物为果树种植。2012年人均纯收入4780元。  

郭参村

  郭参村位于镇驻地东部5公里处,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经营组,耕地面积1430亩。全村村民1087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19人,该村依托丘岭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干鲜果产业。以种植小麦、花生、地瓜等农作物为主。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郭参村与下山村、两下店北村、南龙村、北龙村、沈庄村、峄山街村、涝滩村、大六村、大七村、刘营村、野店村、纪东村、上山村、纪西村、稻洼村、留驾庄村、大五村、大四村、大三村、大二村、大一村、高皇村、李庄村、店南村、贾洼村、东庄村、巩一村、巩二村、巩三村、巩四村、唐店村、西巩村、苗庄村、小故村、大故村、崔桥村、纪前村、西参村、吕台村、中参村、东颜村、存里村、店子村、丁岭村、石马村、蔡庄村、黄村村、金张村、照山村相邻。  

丁岭村

  丁岭村位于峄山镇东5公里,辖区面积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0亩。全村村民1022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32名。该村依托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产业。村民主要以种植花生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53元。  

石马村

  石马村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辖区面积0.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0亩。全村人口680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29名。该村依托大故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势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农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  

蔡庄村

  蔡庄村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104西侧,辖区面积0.2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61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10名。该村耕地面积435亩,以小麦种植为主,依托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土豆、大蒜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匮乏,农民纯收入9500元。  

黄村村

  黄村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全村共95户,人口372人,两委班子4人,党员10人。该村耕地面积380亩,以小麦种植为主,依托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蒜、蔬菜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匮乏,农民纯收入6060元。 黄村村与下山村、两下店北村、南龙村、北龙村、沈庄村、峄山街村、涝滩村、大六村、大七村、刘营村、野店村、纪东村、上山村、纪西村、稻洼村、留驾庄村、大五村、大四村、大三村、大二村、大一村、高皇村、李庄村、店南村、贾洼村、东庄村、巩一村、巩二村、巩三村、巩四村、唐店村、西巩村、苗庄村、小故村、大故村、崔桥村、纪前村、西参村、吕台村、中参村、东颜村、存里村、店子村、郭参村、丁岭村、石马村、蔡庄村、金张村、照山村相邻。  

金张村

  金张庄村于镇驻地东约1.2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郭山西北麓,北与纪王城村毗连,辖区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000亩。全村人口1120人,现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6人。该村低山丘陵区,依托优势土地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村民多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照山村

  照山村位于镇驻地东南4.2公里处,辖区面积0.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全村人口946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17名。该村依托临菏路区位优势、丰富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业。村民主要收入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全村95%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新农保,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苗庄村特产大全




苗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