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镇建置于商代,因东、西、北均为泰山山脉环抱,于汉代取名山口。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泰安县比较有名的村镇之一。地处泰山东麓,位于泰城偏东北15公里处,距岱岳新城区25公里,南临泰莱高速公路,济临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物产丰富,素有“金山口”之美誉。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暖寒适中。地势北高南低,是泰莱平原的一部分。辖4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1万人。
近年来,山口镇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工业立镇,发展山口”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柱,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手段,以大发展快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实施“高科技、外向型、多成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2003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48.1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790元。先后获得“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百强示范镇”、“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1万人 | 56平方公里 | 370911100 | 271000 | 0538 | 查看 山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粥店街道 |
岱岳区粥店街道地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山脚下,位于岱岳区区政中心驻地,北与山东省会济南接壤,南与孔子故里曲阜相邻,处于中国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路的黄金地段,是岱岳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条件优越。粥店办事处面积96平方公里, 辖7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70余个驻地单位,总人口6.8万多人(不含驻地单位3.45万人),境内有泰山桃花峪、樱桃园、天庭湖等自然景观,依山傍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地理位置 粥店街道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京沪、京福高速公路在境内汇集,104国道、京沪铁路以及新建的-铁路纵贯全境,境内还有泰安西货站以及泰肥铁路、泰肥公路、泰东公路等市级交通干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了客货流的集散。辖区内分布着迎胜路、长城路、大河路和迎宾大街、泰山大街、灵山大街、南外环路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有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元热电厂、鲁邦热电厂、泰山体育场等基础设施;有泰山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外贸中专等大专院校;有浪潮集团、奥特数码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有正在建设中的泰山华夏文化旅游城、天庭乐园、天平湖水上公园、泮河公园等游乐场所;有泰安光彩大市场、岱岳大地家具城、泰山奇石花卉市场、财兴商业街等商业设施;有岱岳花园小区、岱下明珠小区、凤凰小区等居民小区。目前,粥店办事处正致力于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在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益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从而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提升环境档次,使粥店成为更适合人居、更适合创业的乐园。 - 古迹 粥店境内名胜众多,今存通西桥、崇兴寺、大佛寺、下旺清真寺、七贤祠等古代建筑。还有大辛庄东古墩台、晋羊祜之子羊侃墓(俗称六郎坟),大佛寺村西北宋高秦王墓,石蜡村西北北伐烈士纪念碑等。历史名人有明进士宋焘,清建造师姜鲁班,清慈禧御厨、大堰堤村徐德昌,烈士吕士隆等。 七圣堂 位于过驾院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村人张检等重修,泰安学者萧儒林为撰碑。民国时又曾重修。堂座北朝南三间,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顶高5.5米,檐高3米。院内乾隆、民国重修碑尚存。 通西桥 位于粥店村西,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年间村人姜桂松捐金施工重修。大桥东西走向,全长72米(不包括两边引桥),共17孔,每孔由5块巨石砌成。巨石短的长3.8米,长的长5米,均宽0.60米,厚0.40米。今桥东有清代重修碑多方。 崇兴寺 位于境内堰堤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代曾重修。寺院座北朝南,占地东西9.52米,南北7.96米。寺四柱三间两架梁,寺前出厦133厘米,墙厚40.5厘米,门前有两柱,墙内各有一柱。厦东西头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碑各一通。1957年被定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下旺清真寺 位于境内下旺村。创建年代不详,经明天启、清雍正、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历次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南北各有讲堂,西有东西排列的后窑殿、主寺、前卷棚。砖木结构。主寺为正殿,东西宽10米,南北长19米,高10米,清真寺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并保存有清代碑刻十通。1980年、1996年两次局部维修,现保存完好。有阿訇驻寺。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 位于境内大佛寺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遗存大殿主体,东西长16.2米、南北宽8米,面积129.6平方米,高约8米,砖石木结构。大殿内原供铜铸“丈八佛”,已毁。现存康熙年间赵国麟所撰建寺碑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粥店村古槐 位于粥店村中央,据传古槐植于宋代。今树高8米,树冠10米,围长2.20米,现长势旺盛。树下有古石碾,立碑镌隶书“槐碾”二字,寓怀念之意。大官庄村古槐位于境内大官庄村西南。据传古槐植于明末清初,今树高6米,树冠11米,围长3.80米,树枝用石柱顶着,树干上部用铁匝保护,长势旺盛。 - 人物 历史名人宋焘(1571~1614),字岱倪,别号绎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泰安粥店村人。先任庶吉士,寻改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学政。 烈士吕士隆(1909~1938),字道宏,泰安县城西李家庄人。1929年考入省立高级中学,1933年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系,1937年参加中国0。同年12月任莘县县长。被范筑先誉为“抗日模范县长”。1938年11月19日,聊城沦陷,被日伪军暴徒杀害。 - 近年发展 近年来,粥店街道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坚持“招商强处、工业立处、三产兴处、旅游活处”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
天平街道 |
天平街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境内,总面积64.35平方公里,总人口3.04万。京福高速公路自境内石腊村,途径小辛庄、大辛庄、大陡山、韩刘冯、西黄至粥店村南北穿过。 - 古迹 有赵国麟墓、九省御道等历史文化遗迹。 赵家林位于境内岩庄村西侧赵家林山。据清《泰安县志》载:“赵国麟墓:在城西天平山之阳,清大学士。”赵国麟为清泰安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墓地占地面积约6400平方米,北部为其祖父赵瑗墓。 赵瑗墓体原由石块围起,墓前有弧形石墙。墓后有凸起的山顶,两侧两道石梁。墓前石墙下立有3座石碑,面朝东南。下为巨大石刻石龟,上立碑身,碑身正面刻有碑文,上有石碑帽。1966年冬季,墓被扒,碑被炸,今存碎石、龟身和一块较完整的碑身。原墓后山顶背阴处有一长方形岩石,俗称印盒石,已被毁。墓西北200米处有几块突出地面2米的石块,形状像刀、斧,俗称“斧子石”,传为赵家林兵器库。赵家林前为卧虎山,与墓地、印盒石、斧子石等处在一条直线上。 赵国麟墓坐北朝南,墓前有供台。1966年冬被破坏,有墓室5间,赵国麟居中,两边为4个夫人,第一夫人黄姓,为一品夫人。 |
北集坡街道 |
北集坡街道位于山东泰安岱岳区。下辖: 370911003201 111 北集坡村委会 370911003202 112 季家庄村委会 370911003203 220 小官庄村委会 370911003204 220 西对旧村委会 370911003205 112 东对旧村委会 370911003206 112 凤凰庄村委会 370911003207 112 魏家洪沟村委会 370911003208 112 陈家洪沟村委会 370911003209 112 沙家洪沟村委会 370911003210 112 王家洪沟村委会 370911003211 112 丁家洪沟村委会 370911003212 112 石灰官庄村委会 370911003213 112 驼凹村委会 370911003214 112 水泉村委会 370911003215 220 篦子店村委会 370911003216 220 窦家村村委会 370911003217 220 洪沟店村委会 370911003218 220 邢家寨村委会 370911003219 220 赵庄村委会 370911003220 220 东夏村委会 370911003221 220 中夏村委会 370911003222 220 南夏村委会 370911003223 220 西夏村委会 370911003224 112 兴隆庄村委会 370911003225 220 北店子村委会 370911003226 220 南店子村委会 370911003227 220 泉林庄村委会 370911003228 112 格子村委会 370911003229 220 徐家官庄村委会 370911003230 112 西百子坡村委会 370911003231 112 朱家埠村委会 370911003232 112 曹庄村委会 370911003233 112 梁家小庄村委会 370911003234 220 道洼村委会 370911003235 220 利家庄村委会 370911003236 220 泉上村委会 370911003237 220 庵上村委会 370911003238 220 西旺村委会 370911003239 220 张庄村委会 370911003240 220 南官庄村委会 370911003241 220 阳家泉村委会 370911003242 220 兴龙庄村委会 370911003243 220 东河北村委会 370911003244 112 泉河村委会 370911003245 112 东胡家峪村委会 370911003401 112 龙泉社区居委会 370911003402 112 凤凰社区居委会 |
山口镇 |
山口镇建置于商代,因东、西、北均为泰山山脉环抱,于汉代取名山口。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泰安县比较有名的村镇之一。地处泰山东麓,位于泰城偏东北15公里处,距岱岳新城区25公里,南临泰莱高速公路,济临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物产丰富,素有“金山口”之美誉。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暖寒适中。地势北高南低,是泰莱平原的一部分。辖4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1万人。 近年来,山口镇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工业立镇,发展山口”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柱,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手段,以大发展快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实施“高科技、外向型、多成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2003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48.1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790元。先后获得“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百强示范镇”、“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
祝阳镇 |
祝阳镇位于泰山东麓,距泰安城区 20 公里,面积 88.8 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辖 56 个行政村, 5.8 万人口。全镇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泰莱路、济临路、姚下路、口山路穿镇而过,距-公路 15 公里,距济南飞机场 80 公里,通讯发达,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水电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以蚕茧、生姜、大蒜和蔬菜为主。 2003 年全镇桑园面积达到 6000 亩,年产鲜茧 142 万斤,仅此一项,群众增加收入 1070 万元。蚕茧生产在张产、亩效益、茧质等几项指标上名列全省前茅,祝阳蚕茧站连续多年被评为‘ AAA 级茧站’,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烘烤管理标兵茧站。全镇大蒜面积 12000 亩,“富阳”牌大蒜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生姜 8000 亩,各类蔬菜近 40000 亩。全镇现有养蚕大棚 260 多个,姜芽温室 3400 多个,蔬菜大棚 50 多个,中小拱棚 5000 多个,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设施农业先进单位”。 畜牧生产以奶牛养殖为主,全镇奶牛存栏量 1500 头,建收奶站 1 处,羊饲养量 12000 只,被区委、区政府评为 2003 年度“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 |
范镇 |
范镇地处泰莱平原中部,位于泰安市与莱芜市接壤处。总面积68.52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辖4个管区,39个行政村。全镇四面环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镇建有占地12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1处,年交易额超过亿元;建有占地8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全镇冬暖式大棚超过3000多个;全镇种植大蒜2万亩、生姜1万亩,农经比例达到3:7。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建有工业园区1处,园区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累计投资5.6亿元,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园”,园区现有企业32家,其中泰安复发中记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山史宾莎涂料有限公司、第一山毛纺织有限公司、泰安维海太阳能公司、泰安鲁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8亿元,增加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3650元。. |
角峪镇 |
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位于五岳之尊——泰山东麓,北临大汶河,南与风景秀丽的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系泰安、莱芜、新泰三市交界处,面积6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人口4万人。境内地理条件优越,丘陵、平原平分秋色,南泉、北泉四季涌流,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镇冶炼钢铁的历史可上塑到春秋战国时期。气候环境宜人,水资源丰富,有九龙山传说有九条神龙冶水而得名。角峪水库为泰安境内第二大水库,是旅游、垂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角峪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便捷。辛大铁路、泰莱高速公路、-公路横跨东西,“0九”路纵穿南北,国道、省道、乡道交织成网,交通四通八达,移动联通机站设置境内,微机信息,宽带网络疏通国内外。 角峪镇立足实际和优势,突出搞好特色农业,04年度继续把桑蚕生产、制种业、生姜大蒜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要点,计划发展桑树1000亩,玉米、小麦、大葱等种业1000亩,生姜1500亩,继续抓好果园培优工程,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引进和推广以苹果、石榴、山楂、柿子为主的优良品种,继续大力推广中华大枣、蒙阳红石榴、大红袍山楂、日本甜柿,新建畜禽基地10处以上,优质富产品基地4处实现农业生产特色化、规模化,现境内有苹果、生姜、中华大枣、日本甜柿等特色产品。. |
徂徕镇 |
徂徕镇以徂徕山而得名,位于举世闻名的五岳之尊——泰山东南部,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辖3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6万户,5.8万人。 徂徕镇依山傍水,南靠徂徕山,北临大汶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徂徕山,人称“竹溪六逸”,并作名句:“云弄竹溪月,海色明徂徕”。宋初大理学家石介就出生在这里,著有《徂徕集》20卷,收入《四库全书》。金代文学家党怀英也曾在此著书讲学,徂徕山上还留有“作书坊”遗址。一九三八年山东省委发动了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一九八八年中央在此修建了雄伟矗立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境内还有原泰安县抗日旧址“走神洞”,风景独特的中军帐、马场、独秀峰、徂徕山夕照、秋到徂徕、夫妻石、情人石、紫藤抱石等四十多处名胜古迹,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到此观光旅游。“徂徕山夕照”是泰山旅游八大景观之一,自古是泰山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帝王封禅泰山时,均在汶河沿岸举行禅地活动。徂徕山西麓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4年,徂徕山被列为“国家自然森林公园”。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环境为实现徂徕山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徂徕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快捷,距泰城15.8公里,距济南飞机场80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20公里,泰楼、泰新、-公路穿镇而过,镇内柏油公路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完备,中国移动、网通等网络基站疏通国内外。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压缩粮田面积,大力发展大樱桃、黄金梨、日本甜柿、冬雪枣、拱棚瓜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大农业龙头项目培植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目前,全镇已发展以大樱桃、黄金梨为主体,有一定规模的冬雪枣、桃、板栗、核桃、玫瑰等特色林果面积3.5万亩。2000年我镇果品注册为“岱宗”牌商标,大樱桃经审报检测后,正式批准为无公害食品。“老山套”牌柴鸡蛋进入超市,销售良好。. |
满庄镇 |
满庄镇辖6个管区,43个行政村,7万人口,7.8万亩耕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是泰安市“一城两区”建设的两区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布局合理。目前,建成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成为泰城南邻一座日益繁荣兴旺的卫星城。 满庄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均穿境而过,镇驻地分别设有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北距泰山10公里,距省会济南六十公里,南距曲阜五十公里,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 近年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强镇富民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工业立镇,招商兴镇,商业活镇,农业强镇”,使全镇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754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抢抓泰山·泰安大汶口石膏工业园落户满庄的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共引进项目19个,合同引资额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科教兴镇计划明显加快,教育环境不断优化,2000年以来,我镇采用以政府投资为主,各方融资为辅的办教模式,先后将镇二中、镇一中、镇中心小学、南迎小学装配成省、市级规范化学校;镇中心幼儿园、东河北幼儿园、滩清湾幼儿园成为市级规范化幼儿园;使全镇70%以上的学校、幼儿园达到区级规范化以上标准。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中考高分段人数和升学总成绩已连续十年居全区前列,赢得全镇人民的一致好评。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被市区列为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全镇医疗卫生工作围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大力加强了农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医风医德有了很大的改观,医疗卫生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了“严打”斗争和小区域治理,扫除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了社会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
夏张镇 |
夏张镇座落在鲁中地区,北依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历史名山、中国五岳独尊的泰山,版图面积122 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6°57'42″,北纬36°07'06″。夏张镇辖7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6.3万,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0元。镇内现有 36家工业企业,规划工业园面积8平方公里,已建成集工业企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休闲渡假为一体的现代园区,武警泰安市支队教导大队、武警泰安市支队五中队座落园中,园内建有五星级西都文化园、聚贤庄、神舟旅游渡假村等6处接待中心, 已成为闻名瑕耳的泰山西御道。 夏张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850mm,地上总储水量为5000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充足,水质清澈,无任何污染和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夏张镇属大汶口遗址文化区,有着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青龙山、金牛山、小泰山、凤凰山、盘龙山起伏蜿延于夏张镇西、北、东部,同泰山主峰襟带相连,在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区的黄金点上,春天梨园生态民俗园万亩梨花花香怡人,秋天苹果、桃、梨、板栗满山遍岭,硕果累累;东汉时期的“演武场”、“饮马池”遗址仍存,优质山泉水至今常流不断,汉代的“蛇丘城”、元朝的“无梁殿”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山下宽阔的岭地与镇南平坦肥沃的土地连为一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夏张镇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主要以石灰岩、花岗岩、紫沙为主,其特点是储存量大,质量优,易开采,交通运输方便;矿泉水资源主要以梨园山泉水和南泉、香水湾泉水为主,水的各项指标经权威大专院校化验,各项指标均到或超过饮用矿泉水的标准,含有高钙、低纳、偏硅酸等十几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矿泉水资源储量大,日可开采100吨以上;林果资源主要以苹果、黄梨、 大樱桃、核桃、板栗等为主,年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土特产资源质优量大,夏张青皮萝卜、泰山金丝绞瓜、梨园脆梨等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
道朗镇 |
道朗镇位于泰山西麓,北与济南长清为邻,西与肥城市搭界。泰肥公路、铁路及泰肥一级公路贯穿东西。面积131平方公里 ,辖56个行政村,4.5万人。西部、北部矿产、林果资源丰富,富藏花岗岩、石灰石等12种矿产资源,盛产水泥、石子等建材产品,素有“建材之乡”的美誉。全镇主要盛产苹果、板栗、核桃、石榴等干鲜杂果,年产各类干鲜杂果4万吨。境内有白马寺、黄山寺、黄巢寨、魁星阁等多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丰富。 镇党委、政府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思想,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加工业,形成了宏康公司、振华公司等机械制造产品龙头企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泰山水泥厂是山东省水泥行业明星企业,属省免检企业。2003全镇民营经济总产值1037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3330万元,利润2214万元,税金806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371万元。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娱乐餐饮等服务业发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道朗镇北部40多平方公里为砂石山区,山清水秀,林果为主导产业。南部山区土层较薄,适宜干鲜生产。全镇苹果主要有红星、金帅两个品种, 面积达2万亩,年产2800万公斤。干果主要有板栗、核桃、石榴三种。其中板栗1万亩,年产250万公斤;核桃2000亩,年产50万公斤;石榴2000亩,年产300万公斤。生产的岱玉牌苹果被评为山东省绿色食品。干鲜果品主要运输到外地销售,部分被储藏在当地。可在当地建林果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深 加工,加工生产栗子、核桃罐头,也可生产成其它食品、油料等,前景非常广阔。全镇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水质土壤无污染,是绿色产品的盛产地。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业发达,奶牛饲养量已达800头,牧草500余亩。另外全镇有黄牛1000头,羊存栏4万只,肉鸭1万只。. |
黄前镇 |
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位于举世闻名的泰山东麓,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3万人。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南连孔子故里曲阜,西靠津浦铁路、京沪、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距泰城20公里,济南泉城50公里,济临路、泰明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境内水源丰富,河道宽畅、山谷幽深、山壁陡峭、攀道崎岖、森林茂盛,气候清爽,环境幽静,极宜进行水上乐园、水上运动、天然溜冰场、河溪浴场、跑马场、运动靶场、攀岩、天然氧吧、度假村、别墅楼等多种游乐场所的开发建设,已被列入泰山旅游总体规划,拟建设休闲度假区、休闲娱乐区、生态资源保护区、自然农业观光区、民俗风情游览区等,将成为南临泰山、曲阜,北接济南千佛山、世界野生动物园旅游线的中心,是投资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绝佳胜地。 矿产资源及其它资源 境内花岗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泰山红、泰山青、泰山花、泰山绿、海浪花等十多个花色品种,总储量达5亿立方米。全镇现有各类石材开采、深加工企业50余处,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北京亚运村、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以及上海、天津、南京等省市的重点建筑工程都使用过黄前的花岗石。 黄前镇属泰山山脉,黄河流域大汶河支流,境内共有大小河流、甘泉、水库、塘坝、机井等水利设施千余处,黄前水库位居其中,总库容量8000万m3,集供水、养鱼、灌溉为一体。 特 色 农 业 现有各类果品、绿化苗木面积6500亩,防护林面积2.9万亩,经济林面积7.6万亩,主要品种有板栗、核桃、山楂、苹果、桃、柿子、杏、枣等20多个品种,年产果品28800吨,是泰山板栗的正宗产地,年产板栗5000吨,在日本及欧美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荣获全国林果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板栗,被誉为“全国板栗之乡”。 特 色 产 品 境内有板栗、核桃、苹果、山楂、桃、杏、柿子、樱桃、枣等特色干鲜果品;有青山羊、黑山羊、柴鸡、柴鸡蛋等畜产品;有松蘑、栗蘑、云莪、何首乌、灵芝等山珍野菌;有小米、绿豆、花生、蔬菜等绿色食品;有泰山奇石、泰山女儿茶、泰山赤鳞鱼等宝贵资源。. |
大汶口镇 |
大汶口镇位于巍巍泰山南麓,悠悠汶水之滨,处于著名的泰山与孔子故里曲阜的中心点,距两处各30余公里。隶属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人口8万。闻名遐迩的大汶口文化就发源于此。 改革开放以来,大汶口镇的发展日新月异。优质高效的农业全面发展,民营经济日益壮大,商业流通进一步活跃,大汶口文化旅游全面展开,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卫生、通讯、城镇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先后被评为“中国名镇”、“山东省城镇建设中心镇”、“省级安全文明镇”、“市卫生乡镇”等。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0.3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75元。按照“工业立镇、商贸兴镇、农业稳镇、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大汶口镇各项事业正驶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地理、交通优势:大汶口镇交通发达、通讯便利,京沪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公路和即将兴建的-铁路贯穿镇区南北,产品外运十分便利,从这里乘车到北京、上海可当日往返。大汶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便利,3万门程控电话设施四通八达,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建有22万伏的变电站,电力充沛,有三纵三横的网格状道路。 园区地势平坦,便于施工建厂,土地价格适中,租赁、买断由客商选择。工业园周围群众基础好,社会风气正,社会治安稳定,为便于广大客商来工业园投资发展,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大汶口工业园管理机构,积极为企业协调服务;税收政策,执行国家统一规定并部分返还外,其他费用大汶口镇不再收取。闻名全国的纸面石膏板厂——泰和集团和山东知名的泰安经纬油脂有限公司就在其中。 在种植业上形成以特色小麦为主的“汶农五号” 、“汶农六号”等小麦新品种,已通过省专家验收委员会验 收;在养殖业上形成以卫驾庄狐狸养殖、南西遥鸽子养殖、颜谢梅花鹿养殖为特色的动物养殖;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以华泰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酿酒业,以大阳面粉为龙头 的面粉加工业,以大发香肠、上泉鸭蛋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制造业以及以经纬饲料、泉兴淀粉为龙头的特色 农业龙头企业有以“大汶口”牌樱桃番茄、生姜、大葱、黄花菜等为主导产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000余亩。. |
马庄镇 |
马庄镇地处岱岳区西南,总人口5.1万人,总面积57.23平方公里,是岱岳区唯一的纯平原乡镇。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2509万元,同比增长19.7%。在全区社情民意调查和全区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中,均获得全区第一名。近几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全市经济工作20强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市先进基层党委等。 马庄镇素有“中国石膏、岩盐第一镇”之称,石膏储量为354亿吨,占山东省储量的94.6℅,岩盐储量75.21亿吨,是全国特大岩盐矿之一。我镇决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好的环境招各方客商,把马庄镇建成全国最大的石膏开采基地、全国最大的石膏深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天然石膏工艺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强的岩盐开采及深加工基地。我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筹建了总占地4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集中区,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五横三纵的园区路网,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工业项目集中区行政服务中心,供水、供电设施全部铺设到园区企业。先后引进的泰安大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项目、山东如意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山东容辉建业混凝土有限公司项目、泰安浩然滤清器有限公司项目已开工建设,在谈的项目有10个。其中,山西襄矿集团投资11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吨卤水矿和150万吨工业盐的山东瑞恒中泰盐化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完善相关手续,四月份将开工建设。全球化工公司100强中位居第19位的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化工产业园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我镇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 马庄镇地处“汶阳田”腹地,农业生产条件居全区前茅,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科技示范乡镇。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合作社达到22个。桑园面积达到5000亩,有机蔬菜2200亩,无公害蔬菜4600亩,推广沼气池1200个,群众收入连年提高。2011年,镇党委、政府着力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上下功夫,投资3600万元的市级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投资1800万元的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投资1200万元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860万元的高效农业项目和投资1200万元的大漕河治理项目均已通过上级审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已初步呈现“田成方、林成网、路成框、桥涵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效果。 马庄镇牢固树立了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的观念。近几年,先后投资550万元完成了三栋教学楼建设,彻底消灭了镇内的D级危房。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卫生院病房楼和门诊楼。投资24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镇中心敬老院。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36个村的道路已有97%完成硬化。建成“龙马广场”,提升了小城镇品位和档次。按照“多村一社区”的建设模式,规划建设10个社区。目前,西界社区、马庄社区已建成,大坡社区、天龙社区、官庄社区等社区正在积极的建设中,群众的居住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提高。近年来,全镇共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80公里的道路建设,投资400万元进行了道路绿化,投资280万元安装了510盏路灯,实施了亮化工程,镇村环境得到很大提升。 今后,全镇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立镇、服务业兴镇、农业强镇、科教活镇”四镇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大项目尽快落地;转方式、调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农业项目实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新马庄进程,奋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
房村镇 |
房村镇地处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风景秀丽的大汶河畔。辖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六万人口。农业上先后培植起蔬菜、桑蚕、瓜笋、畜牧四大主导产业,生产的泰山珍珠西红柿、泰山红西红柿,徂徕山无籽西瓜、银杏茶等农副产品,享誉四海。是泰安市蔬菜冠军、设施农业先进乡镇,省畜牧强镇。企业上培植起嘉恒塑钢门窗、泰华淀粉、鲁祥绣品、三星玻璃制品等一大批国内省内名牌产品。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增长20%。是泰安市小康镇,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明星镇。 房村镇处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 的中间,离泰山和曲阜仅20公里,西有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京沪铁路,北有-公路,镇内 柏油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房村镇境内。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革命历史遗迹交融一起,是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全镇的特色农业发展迅猛,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种植品种化、农产品销售订单化的目标,培植起了以“泰山珍珠”为品牌的有机蔬菜系列产品。全镇建有冬暖式大棚2万个,蔬菜面积3万亩,年产西红柿7.5亿斤,各类蔬菜3亿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92年被省科委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丰富的蔬菜资源适合兴建各类深加工项目。 该镇是农业大镇,特色农业发展迅猛,种植结构调整规模宏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6万亩。目前全镇已有3.2万亩瓜菜,实施了保护地栽培。其中:冬暖式大棚2万亩,大中拱棚7000亩,陆地瓜菜5000亩,并具70%以上面积已达到了绿色、无公害产品标准。该镇生产的“泰山珍珠”西红柿系列分别被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誉为无公害农产品,各种名、优、稀、特农产品遍及全镇,先后引进各类瓜菜新品种30多个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并建有六大瓜菜生产基地,即:万亩西红柿生产基地,早春黄瓜生产基地,大中拱棚生产基地,土豆、甘兰、茄子为主的早春菜生产基地,夏豆角、伏百菜为主的夏淡季节菜生产基地,以桑园套种为主的万亩菠菜生产基地。所产西红柿、瓜菜、无籽西瓜等产品,年产量达5亿斤以上。镇政府为保证特色农业发展,始终注重向科技要效益,先后投资580多万元建起了集试验、示范、推广于一身,融种苗、技术、物资服务为一体的千亩科技示范基地。. |
良庄镇 |
良庄镇位于泰安市东南,距泰山三十公里,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人口7.2万,耕地面积9.2万亩, 是远近闻名的瓜菜生产专业镇。全镇瓜菜总面积达6.5万亩,瓜菜种植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0%,是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良庄镇地处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物产富有,人力资源丰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为鼓励客商投资,确定了“镇外即是外”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相关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予以协助,对客商投资新建的企业,根据企业新增纳税形成的镇级财力,前两年给予全额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 近年来,良庄镇通过实施“南菜北瓜、瓜菜结合,桑园穿插、突出畜牧和林果”的农业战略,不断调整种植规模,优化产品结构,使瓜菜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程度不断加强,瓜菜已成为良庄镇的支柱产业,全镇瓜菜面积达6.5万亩,总产4.2亿公斤,产值4亿元。瓜菜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优化,全镇瓜菜新品种达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 1998年6月份,良庄镇的无籽西瓜、西葫芦、甘兰、西红柿、黄瓜、土豆、辣椒等七种瓜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并注册“泰绿”商标,2004年4月,3万亩土豆又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
下港镇 |
下港镇地处五岳之尊—泰山东麓,与泰山一脉相连,山山相依,溪溪相通,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4.2万人。 下港乡区位优越,设施完善,人杰地灵。这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距泰山火车站、京福、-公路30公里,距青岛港口300公里,交能便利;有库容千万立方米的水库两座,水源充沛;这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是省级文明单位。 下港乡物产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有大小山峰200余座,最高海拔915米,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82.6%,经济林面积达11万亩,果品年产量10万吨,其中“东岳”牌板栗弛名中外,年产量1万吨,已被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 下港立足实际和优势,突出搞好特色农业生产,2004年度继续把桑蚕生产、制种业、生姜大蒜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计划新发展桑园1000亩,玉米制种4000亩,蔬菜制种5000亩,生姜2500亩,大蒜2500亩,早春马铃薯3000亩,无公害蔬菜4000亩;继续抓好果园培优工程,引进以枣、柿子、杏、核桃、樱桃为主的优良品种20个以上,嫁接改造各类低产园5000亩,发展优质干杂果2000亩,种植和繁育各种苗木花卉2000亩。特别是突出抓好泰山东麓金港万亩林果精品园建设和省长示范园、大林示范园的标准化管理,实现林果生产的新突破;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依托老山套、金鸡窝、山沟沟等品牌,培养一批规模饲养场,散养鸡养殖达到60万只,羊饲养量达到15万只,新建畜禽基地10处以上,优质畜产品基地4处,形成“山上栽板栗、山下植桑园、圈内养牛羊”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加特色。. |
化马湾乡 |
化马湾乡位于驰名中外的泰山东部,总面积96.8平方公里,辖四个管区,31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实有耕地面积3.4万亩。2003年创总产值237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是泰安市“市级文明单位”。 化马湾乡地处“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邻,联接泰安(岱岳区)、莱芜、新泰三市(区),是重要的枢纽地带,这里气候适宜,风光秀丽。西距泰安25公里,南依孔子故乡曲阜市45公里,距青岛港450公里,距日照港32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 化马湾乡地处风光秀丽的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麓,联结泰(安)莱(芜)新(泰)三地市,西距泰安25公里,南依孔子故乡曲阜市45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距青岛港450公里,距日照港320公里,-公路、泰(安)新(泰)高速公路、枣(庄)徐(州)公路从乡境内交 叉穿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商家投资兴业的沃土。-韩照利、乡长许杰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前来化马湾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并郑重承诺为客商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全乡森林覆盖率34.4%。果树种类繁多,干果以板栗、核桃著称,年产量在10万吨以 上。 水果有樱桃、苹果、葡萄、桃、杏、山楂等,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徂徕山大樱桃”享誉周边地区和上海、天津等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