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威海 >> 乳山市 >> 夏村镇

夏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夏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夏村镇简介

  全镇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5.98万亩。镇政府驻城区腾甲庄村,辖46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9600人。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亿元,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86亿元,财政收入17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49元。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生2800人。镇村企业16家,主导产品有啤酒、液压缸、石材、皮革制品、造锁设备、内燃机配件、工艺绣品等。该镇曙光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生化啤酒、干啤酒等1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全年完成技改投入5500万元,开发新产品25个,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利税9800万元。
   园区项目又有新增加 2004年,城东工业园新增项目20个,其中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7万美元;内资项目16个,总投资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8亿元。由美国FULTOP公司和青岛海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威海福特普清洗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主要从事高效无污染清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占地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7月,一期工程开始筹建,投资1.2亿元,建1万平方米的车间、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创汇3000万美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
   工业技改投入加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该镇根据市场导向和企业现状,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的上档升级,使工业企业呈现出稳中快进的发展格局。全年共完成技改投入5500万元,较上年增长40%。曙光啤酒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新上国内最先进的2万瓶/小时灌装流水线,增加发酵、制氮、高浓度稀释设施,引进意大利塑料软包装设备,使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同时,实施“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战略,新研制开发的350克精制“金海滩”啤酒和12度威岛特酿,以色纯、味爽、祛火、健脾等特点,倍受消费者青睐,啤酒产品发展到精、高、中、低四个系列16个品种。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严格的管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使“威岛”牌啤酒当年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跻身全省饮料制造业百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万人 112平方公里 371083100 264200 0631 查看 夏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夏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夏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区街道

   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市区,为乳山市政府驻地, 城区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4月,总面积28.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及城市建制区,人口15.56万人。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82.51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82亿元,农业生产总值0.5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198万元,同比增长36.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是乳山市政府适应城市及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新型社区综合管理机构。   城区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区驻地商业街,东至威海市101公里,北至烟台市97公里,西至青岛市168公里。青威、烟乳两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南部距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乳山口港14公里,桃威铁路乳山路位于城区北5公里处,交通便利。   辖区内拥有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拥有城东科技专区及城西纺织服装专区两大园区。2010年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40.8%;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到位内资7.3亿元。城区科技专区位于城区黄金地带的东内环路东侧,北依乳山市城区,南接金岭开发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城西纺织服装专区是经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规划成立,总面积6平方公里,位于市区西部,距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路程均在1个半小时以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主要有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工艺绣品及房地产、建筑和服务行业等。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山东省“示范办事处工会”、“省级文明社区”、威海市“民营经济十强镇”、“市级文明办事处 ”、“威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农村居住工程建设先进镇”、“威海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平安乳山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度履行机关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夏村镇

  全镇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5.98万亩。镇政府驻城区腾甲庄村,辖46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9600人。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亿元,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86亿元,财政收入17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49元。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生2800人。镇村企业16家,主导产品有啤酒、液压缸、石材、皮革制品、造锁设备、内燃机配件、工艺绣品等。该镇曙光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生化啤酒、干啤酒等1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全年完成技改投入5500万元,开发新产品25个,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利税9800万元。    园区项目又有新增加 2004年,城东工业园新增项目20个,其中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7万美元;内资项目16个,总投资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8亿元。由美国FULTOP公司和青岛海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威海福特普清洗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主要从事高效无污染清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占地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7月,一期工程开始筹建,投资1.2亿元,建1万平方米的车间、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创汇3000万美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    工业技改投入加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该镇根据市场导向和企业现状,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的上档升级,使工业企业呈现出稳中快进的发展格局。全年共完成技改投入5500万元,较上年增长40%。曙光啤酒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新上国内最先进的2万瓶/小时灌装流水线,增加发酵、制氮、高浓度稀释设施,引进意大利塑料软包装设备,使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同时,实施“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战略,新研制开发的350克精制“金海滩”啤酒和12度威岛特酿,以色纯、味爽、祛火、健脾等特点,倍受消费者青睐,啤酒产品发展到精、高、中、低四个系列16个品种。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严格的管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使“威岛”牌啤酒当年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跻身全省饮料制造业百强。.  

乳山口镇

  " 乳山口镇面积87.2平方公里,耕地3.7万亩,海岸线长36公里。镇政府驻祝家庄村,辖36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0129人。该镇北接市区,南临乳山口港和大乳山风景区,海外仙境小青岛,是理想的旅游胜地。渔业资源丰富,有对虾、鲅鱼、黄花鱼、梭子蟹、牡蛎、文蛤等海产品近百种。名优佳品“秦米”“寨虾”产自该镇。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农业总产值6.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6亿元,财政收入9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8元。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生3323人。镇域工业主要有化工、纺织、皮革、机械、建材、新型材料、造纸、水产品加工、水产育苗等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7亿元,开发新产品4个。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利税76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97万吨,果品总产量2200吨,蔬菜总产量1.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万吨。镇党委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威海市委授予“开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园区建设上档升级 2004年,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抓园区促招商;以项目为中心,抓项目促投入”的工作思路,采取土地置换、举债经营等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00万元高标准配套完善园区内水、电、排污等设施,硬化路面7.8万平方米,绿化6680平方米,埋设地下管网8800米。大正铸造、佰德信汽车配件、峰山电机、三信电机和天成机械制造等一批新项目落户园区。原已落户园区的嘉华塑业、友谊厨具、五星塑料、阳光包装、巨民农副产品加工及威海凯瑞工贸、威海天润实业、环宇化工生物制药和医药包装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营业。累计入园项目达41个,总投资额达10亿元。    民营经济扩量提质 年内,全镇新增民营企业11家,总数达117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14个,总数达2104个。新上冷藏加工企业7家,冷藏能力增加1300吨,其中新上海蜇皮、鳗鱼片加工生产线,进一步拉动了镇域海产品加工出口创汇能力。在壮大民营经济中,该镇引导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和技术改造,年内,大洋硅胶、海乐水产、佰德信、宇星彩钢等6家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总投资达8000多万元,其中大洋硅胶厂新上两条生产线,年可新增产值5000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宇星彩钢有限公司追加投资600万元新上机械锅炉设备,提高生产能力。.  

海阳所镇

  全镇面积91.4平方公里,耕地4.03万亩,海岸线长87公里。镇政府驻海阳所村,辖40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1550人。该镇毗邻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风景区位于境内。镇域经济以海洋经济及房地产开发为主。海产品主要有带鱼、鲅鱼、黄花鱼、对虾、海参、梭子蟹、牡蛎、扇贝、蚬子、蛏子、文蛤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98亿元,财政收入11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70元。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生2826人。镇域企业主要有玉龙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网具厂、建筑公司、冷藏厂等,主要产品有农用卡车、内燃机连杆、汽车零部件、聚乙烯线、绠绳及渔网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000万元,开发新产品2个,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利税27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5万吨,果品总产量325吨,蔬菜总产量1.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万吨。获威海市“经济发展先进镇”称号。    抓环境优化增引力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园区整合思路,重新规划调整园区。本着“园区规划,设施先行”的理念,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将城区自来水引入园区,初步实现了园区内“五通一平”,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成为全镇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二是发挥毗邻银滩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和设立“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契机,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新建3个高档次生活小区,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鼓励驻地周围有条件的村参与居民生活小区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镇物业管理办公室和物业管理公司,对镇容镇貌、生活小区进行统一管理,有效改善招商环境。三是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定点跟踪服务项目。年内引进项目39个,实际利用内、外资2.5亿元。.  

白沙滩镇

  全镇面积117.9平方公里,耕地5.33万亩,海岸线长36公里。镇政府驻白沙滩村,辖45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8232人。“天下第一滩”——银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境内。农特产以大姜为主,有“胶东大姜第一镇”之称。乳山红、乳山白、乳山黑等十几种天然花岗岩石远销国内外。有海、淡水产品100多种。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8.7亿元,农业产值6.5亿元,渔业产值1.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91亿元,财政收入16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2元。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生4300人。镇村企业32家,以渔具、塑料、建筑材料、化工、石材、水产品生产加工及房地产开发为主。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9亿元,开发新产品30个。主营业务收入11.36亿元,利税98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98万吨,果品总产量4.32万吨,蔬菜总产量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8万吨。获“2004年全国千强小城镇”称号,排第901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04年,该镇与银滩旅游度假区实行合署办公。针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围绕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文章,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年投资3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中,投资1000万元进行绿化改造,使园区绿化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善园区主干道,硬化道路5200米。年内引进国内外项目29个,其中有乳山(台湾)鲁创光电有限公司和大庆工业园2个过亿元项目;乳山富润科技、闽南集团海参养殖2个过2000万元项目;皇宫装饰、安广建材、大庆涂料、永辉服装、红山股份等13个过千万元项目,且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通过优化服务和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促使原有外地企业增资扩规,富地渔具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红山集团追加投资1500万元。轧钢厂、机床厂、板材厂等3家企业共投资1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镇域企业全面盘活。    特色经济发展迅速 重点是以特色化推进规模化,以产业化提升工业化。一是加大大姜基地建设。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为突破口,新增大姜2000亩,总面积达到1.6万亩,并申报大姜-绿色食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大产品外销量,使价格平稳上升,当年全镇农民大姜总收入达1.5亿元。二是加大养殖基地建设。发挥专业技术协会的带动作用,依托相关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大孤山镇

  全镇面积96.8平方公里,耕地3.62万亩。镇政府驻大孤山村,辖36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26848人。该镇是全国著名的柞蚕生产基地,特产“册梨”为水果佳品。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7.27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农业总产值1.7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82亿元,财政收入6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2400人。镇驻地紧靠青威高速公路,交通便捷。镇域工业企业主要有汽车板簧、大平面地上衡、民用0、新型建材、农用车制造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61亿元,开发新产品2个。主营业务收入12.47亿元,利税8348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1万吨,果品总产量1.37万吨,蔬菜总产量4.3万吨。    “借外兴镇”创出新佳绩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合同利用内资2.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4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其中过500万美元的1个,合同利用外资10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0万美元。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家,全年外贸出口创汇350万美元。镇工业园区拥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韩国以及港、台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合资、独资项目9个,总投资1500万美元。新进工业园区的19个内外资项目当年开工18个,有8个项目投产。    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 一是实现了全镇“村村通柏油路”。年内共投资245.57万元,对全镇13条村路共计29.24公里的路面实行硬化,从此告别了过去“旱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道路凹凸不平历史,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二是投资百万元调整了全镇中小学布局。针对该镇中、小学存在的校舍陈旧、教学仪器数量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以及生源逐年减少等实际情况,镇党委立足长远,超前规划,将两处初中合并成立大孤山初中,将全镇5处小学合并成立“大孤山镇中心小学”。投资80万元,对整合后学校的校舍进行改造,同时新建教室26间,其中多功能教室5间。争取投资20万元更新改造用电线路和其它设施。通过整合,优化了师资和教育资源,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使全镇教育步入新的发展快车道。.  

南黄镇

  " 全镇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4.63万亩,海岸线长3公里。镇政府驻南黄村,辖33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26428人。该镇种植业、海产品和禽畜养殖业较发达。农特产有苹果、冬枣、草莓、桃、梨、芦荟和各种蔬菜;海产品主要有大鲮鲆鱼、海参、虾、蟹和各种贝类;禽畜以蛋鸡、奶牛规模养殖为主。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75亿元,财政收入6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8元。中学2所,小学3所,在校生3316人。镇域工业主要有造纸、石材、橡胶、织衫、玩具、箱包生产等行业,造纸工业和工厂化海水养殖为支柱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93亿元,利税1039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53万吨,果品总产量1.4万吨,蔬菜总产量1.7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000吨。    涉农项目招商成效大 全年引进涉农投资项目12个,较大的项目有:青岛客户投资1500万元创建山峦综合养殖和旅游开发为一体的金凤岭山庄,年内已进入前期开发阶段;大庆客户投资3800万元开发占地500亩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500万元;青岛客户投资成立的三滋食品有限公司,从事鸡蛋分类包装,销往香港特区,年内完成投资500万元;韩商投资成立的乳山永成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及出口,年内完成投资100万美元;总投资1500万元的华荣水产公司和总投资2000万元的龙盛水产有限公司,从事海产品养殖,资金已全部到位。这些涉农项目的投资,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知识渔业示范园”初具规模 2004年2月,该镇与威海华新海大集团签订总投资1.5亿元创建乳山“知识渔业示范园”项目合同,该项目集海产品科研、开发、养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总开发面积2000亩,年内一期工程竣工,完成投资7200万元,建成工厂化养殖面积7万平方米,投放各类鱼苗80万尾,年销售收入可达3000万元。至年底,“知识渔业示范园”共引进项目26个,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冯家镇

  " 全镇面积136平方公里,耕地5.82万亩。镇政府驻冯家村,辖53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2610人。该镇有热效能好、矿化度高、对人体健康极有益的小汤温泉。金代道教全真派玉虚观遗址位于境内。农特产有苹果、板栗、冬雪枣、大樱桃、中华大圣桃、葡萄等。“卧龙红”花岗岩石材名扬全国。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5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农业总产值3.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81亿元,财政收入7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6元。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生3158人。镇域企业主要有渔具制造、食品加工、采石、建筑业等,钓鱼竿、花生烤果、罐头、石材等为重点产品。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23亿元,开发新产品4个。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利税88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15万吨,果品总产量3万吨,蔬菜总产量1.91万吨。    农业产业化出现新景象 年内,该镇设立10万元特色农业扶持奖励资金,对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贸易业等方面有示范引导作用及效益明显的大户进行扶持奖励,带动农业产业化生产上档升级。发展大樱桃、辣根、芦笋等特色作物800亩,果品套袋1亿个。同时抓好“农”字号企业建设,强化与华隆食品、安达食品、盟禾冷藏等企业的沟通联系,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食品基地7000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1308万元开发整治盘石河流域土地;投资780万元,建平塘4个、水库3座、大口井5眼,铺设管灌管道4.5万米;投资20万元整修山北头河道。    畜牧养殖业又有新发展 年内,该镇对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0头以上的户,按每头奶牛100元给予资金补贴;对养殖规模达到30头以上的户,还协调银行在贷款发放方面给予优先。同时加强与文登鹏程乳业、荣成恒盛乳业、莱阳雀巢乳品公司、完达山乳品公司等乳制品企业的沟通联系,来该镇设点收购鲜奶,调动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的积极性,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花家疃村养殖大户姜文锁,不仅新增奶牛20头,还投资30万元新建鲜奶保鲜站一处,日销鲜奶16吨,解决了周边村鲜奶销售问题,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年内全镇新增奶山羊2000只,总数达1.3万只;新增奶牛450头,总数达2950头。.  

下初镇

  " 全镇面积127.2平方公里,耕地5.19万亩。镇政府驻下初村,辖37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2376人。该镇交通便利,桃威铁路和309国道横贯东西,牟乳公路纵贯南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锡、硫、石灰石、钠长石、花岗岩等。境内有山东金洲集团、千岭矿业有限公司、富岭矿业有限公司、胡家口金矿等矿山企业,素有“黄金之乡”之称。主要农特产有葡萄、芦笋、苹果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亿元,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56亿元,财政收入7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1元。中学2所,小学3所,在校生3134人。镇域企业主要有葡萄酒、罐头食品、汽车配件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72亿元,利税466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53万吨,果品总产量2.72万吨,蔬菜总产量6300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共引进项目27个,其中工业项目19个、农业项目8个,合同利用资金2.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9亿元,2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顺天奇木业有限公司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速生杨丰产林3.5万亩,主要以成材速生杨进行深加工,生产多层胶合板、装饰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等。当年建成办公楼、车间、仓库等基础设施,完全建成投产后,年可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生产高档细木工板6万立方米,各种密度板6万立方米、复合地板4万立方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投资800万元的捷安汽车配件制造厂占地2.6万平方米,9月份竣工投产,年可加工各种汽车刹车零配件50万套,完成产值1800万元,实现利税250万元。另外,依托原已形成的肉食鸡养殖产业优势,积极引进配套加工企业,当年鑫磊、东赢、通利3个以肉食鸡冷藏加工为主的企业进驻该镇;依托现有企业和客商联系广泛的优势,以商招商。韩商李秉哲先生投资200万美元在巫山村创建威海茂源农牧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樱桃、核桃等干杂果的种植及深加工。随后,李秉哲先生又牵线搭桥,引来了投资300万美元的韩资头温技术株式会社节能环保供暖设备项目。.  

午极镇

  " 全镇面积127.2平方公里,耕地5.19万亩。镇政府驻下初村,辖37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2376人。该镇交通便利,桃威铁路和309国道横贯东西,牟乳公路纵贯南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锡、硫、石灰石、钠长石、花岗岩等。境内有山东金洲集团、千岭矿业有限公司、富岭矿业有限公司、胡家口金矿等矿山企业,素有“黄金之乡”之称。主要农特产有葡萄、芦笋、苹果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亿元,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56亿元,财政收入7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1元。中学2所,小学3所,在校生3134人。镇域企业主要有葡萄酒、罐头食品、汽车配件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72亿元,利税466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53万吨,果品总产量2.72万吨,蔬菜总产量6300吨。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全年共引进项目27个,其中工业项目19个、农业项目8个,合同利用资金2.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9亿元,2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顺天奇木业有限公司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速生杨丰产林3.5万亩,主要以成材速生杨进行深加工,生产多层胶合板、装饰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等。当年建成办公楼、车间、仓库等基础设施,完全建成投产后,年可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生产高档细木工板6万立方米,各种密度板6万立方米、复合地板4万立方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投资800万元的捷安汽车配件制造厂占地2.6万平方米,9月份竣工投产,年可加工各种汽车刹车零配件50万套,完成产值1800万元,实现利税250万元。另外,依托原已形成的肉食鸡养殖产业优势,积极引进配套加工企业,当年鑫磊、东赢、通利3个以肉食鸡冷藏加工为主的企业进驻该镇;依托现有企业和客商联系广泛的优势,以商招商。韩商李秉哲先生投资200万美元在巫山村创建威海茂源农牧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樱桃、核桃等干杂果的种植及深加工。随后,李秉哲先生又牵线搭桥,引来了投资300万美元的韩资头温技术株式会社节能环保供暖设备项目。.  

育黎镇

  " 全镇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1万亩。镇政府驻育黎村,辖42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6394人。该镇北倚龙角山水库,乳山河从镇域流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沿乳山河两岸3万亩土地种植的萝卜、白菜、洋葱等,大部销往日本、韩国。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8亿元,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16亿元,财政收入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2元。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生2893人。镇域企业主要有大洋酱菜有限公司、祥诚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方正制衣有限公司、坤涛山泉水有限公司、利源石材有限公司、飞马纸箱包装有限公司等。果蔬加工、毛衫加工、石材加工为支柱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68亿元,开发新产品21个。主营业务收入8.1亿元,利税345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59万吨,果品总产量5582吨,蔬菜总产量3.21万吨。    六大种植区效益显著 该镇发挥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出口蔬菜、无公害葡萄、优质水果、干杂果、林木和中药材“六大种植区”。出口蔬菜种植区以乳山河两岸的育黎、纪村、曲水、南北山、城阴、鲁济等村为主,种植日本萝卜、韩国白菜、出口圆葱等,面积3万亩,年总产2.4万吨,农民收益4800万元。无公害葡萄种植区以南西屋、北西屋、汪水等村为主,发展巨峰、红提、玫瑰香等优质葡萄4000亩,全部采用无公害管理技术,葡萄品质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所产葡萄全被省内外葡萄酒酿造企业订购,年均亩收益4500元,总计农民增收1800万元。优质水果种植区以309国道两侧的西纪村、东纪村、塔庄、孙家、曹家等村为主,原有的3000亩优质苹果、3000亩黄金梨已进入盛果期,年内又发展优质水果4000亩,总数超过万亩,成为镇域农村新的经济板块。干杂果种植区以藏金夼、白石、于家等山区村为主,原有的3500亩板栗、大枣已挂果,年内又开发山峦种植干杂果1500亩,总数达5000亩,变荒山为“绿色银行”。林木种植区以乳山河两岸沙滩种植速生杨3500亩,沿309国道和桃威铁路两侧建2.5万米绿色通道种植速生杨,全镇发展速生杨250万株,林木种植成为该镇农民又一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中药材种植区以育黎及附近村庄为主,主要种植黄芪、丹参、白芍等,总面积500亩。.  

崖子镇

  " 崖子镇面积18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3万亩。镇政府驻崖子村,辖58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43666人。该镇南临309国道,桃威铁路横贯境内东西。盛产苹果、大樱桃、黄金梨、板栗、柿子、冬枣、银杏等,是胶东有名的水果、干杂果之乡。马石山风景区位于该镇境内。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01亿元,财政收入6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05元。有中学2所,小学7所,在校生3800人。镇域工业主要有酿酒机械、生物制药、化纤布料、纸箱及果品储藏加工等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入1.55亿元,开发新产品3个,主营业务收入8.2亿元,利税52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82万吨,果品总产量8.2万吨,蔬菜总产量1.3万吨。    招商引资见成效 年内,引进项目14个,其中内资项目10个,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内资90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445万美元。一是利用闲置资产招商。镇政府利用已破产的原威海市生物农药厂资产,引进客商投资2600万元,成立乳山韩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所有遗留问题,新公司还对生产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整改维修,并新上两套设备。年可生产生物农药3000吨、化学农药500吨,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利税500万元。同时,利用原马石店供销社闲置场地,招引客商建设2500吨冷风库和加工车间;利用镇服装厂和京华工艺厂闲置厂房,招引客商投资450万元成立乳山华瑞抽纱服饰有限公司。二是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利用当地石材资源引进2个项目,投资500万元的乳山市三和矿业有限公司,从事钠矿石的开采、加工、销售;投资400万元的乳山市振鑫石材厂,从事花岗石开采,年可开采1万立方米;还有投资200万元的新型建材厂。三是利用特产优势招商。发挥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和“垛山牌”苹果的品牌优势,引进重庆、江西、栖霞、牟平、海阳等地102家客户投资2800万元,建设“井口果品批发市场”,占地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设定摊位87个,成为威海市最大的果品交易中心。.  

诸往镇

  " 全镇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6.38万亩。镇政府驻东诸往村,辖49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 43150人。该镇养兔业发达,镇内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兔毛交易市场。盛产苹果、板栗、蚕茧等。铁矿石丰富,市骨干企业鑫山冶金公司铁厂位于境内。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2亿元,农业总产值 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49亿元,财政收入9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88元。中学1所,小学3所,在校生4080人。镇域工业主要有制鞋、铸造、建筑建材三大支柱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亿元,开发新产品6个,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税73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39万吨,果品总产量1.5万吨,蔬菜总产量4.25万吨。    招商引资成效大 一是依托市工业园区招商。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借助市区“二区”“五园”打造的招商平台,积极向市工业园区引进项目。年内向市工业园区引进美信制衣、恒泰鞋业、华强制衣3个项目。二是依托大企招商。重点依托境内鑫山冶金公司,借助其加大技改、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的优势,甘当配角,建铸铁基地和石子加工基地,新增 2 家铸造厂、6 家石子加工厂,使大企发展与镇域经济发展双赢共进。三是依托农特产优势招商。该镇苹果、花生面积大,品质好,产量高,一些外商慕名来建苹果冷藏厂、花生制品厂。上年建成的志成果品仓储公司,年内又追加投资2000 万元,新上一套制果袋、网套、纸箱的生产流水线。引进的晟阳进出口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花生制品厂,年加工花生制品3000吨。至年底,苹果仓储及为苹果生产服务的企业3家,花生制品企业6家。该镇有长毛兔60多万只,并建有北方最大的兔毛交易市场,全镇有1000多人从事兔毛交易生意,同时也吸引全国各地众多兔毛经纪人前来交易,繁荣了地方经济。四是利用镇域内的闲置厂房、旧学校招商,兴建羊毛衫加工企业10家。    镇域经济发展快 一是抓贸易加工业的扩量。在已建成的海林制衣、龙腾制衣、金意达制衣、天祥制衣等羊毛衫企业基础上,年内新上羊毛衫加工企业2家,玩具加工企业4家,安排1500名农村妇女就业。同时立足资源优势,鼓励民间投资,建小铸造厂2个,石子厂8个,农副产品加工厂2个。.  

乳山寨镇

  " 乳山寨镇面积137平方公里,耕地5.01万亩,海岸线长11公里。镇政府驻寨东村,辖44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7600人。该镇依山傍海,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嵎岠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青威、埠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主要农特产有花生、苹果、梨、桃、板栗、茶叶等。海产品有对虾、缢蛏、牡蛎、文蛤、泥蚶、带鱼、黄鱼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0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总产值3.0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66亿元,财政收入7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21元。中学1所,小学5所,在校生3047人。镇域工业企业14家,主导行业有农药、铸件、食品生产、服装加工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980万元,开发新产品8个。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税40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2.5万吨,果品总产量7500吨,蔬菜总产量1.7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6万吨。    打造镇域经济长廊 2004年,该镇从境内沿海至青威路滕河立交桥交汇处至岠嵎山这0连一线上打造镇域经济长廊。在沿海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规划面积4000亩,并对450亩虾池进行造礁养参,引进七家客商投资开发。在青威路滕河立交桥交汇处发展工业项目,规划控制面积2平方公里,引进10家客户在此投资兴业,其中,威海市农药厂与澳大利亚奥迪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亿元建生物除草剂项目。在岠嵎山外围发展生态型观光旅游项目,规划面积3000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云海山庄和福玉山庄年内奠基开工。该镇沿海有万亩虾池和滩涂,镇内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加之青威路乳山市区西出口道路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岠嵎山旅游专用路相互交汇,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年内,引进内资项目19个,实际利用资金8120万元;引进外资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560万美元。    建好高酸苹果基地 该镇与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合作,大规模发展高酸苹果基地,总面积达到8500亩,有10个村、4100个农户受益。中鲁公司与农户直接签订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果品全部由中鲁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基地规模全国第一,受到山东农业大学及上级农业科研部门的看重与扶持。2004年,投资142万元新建水利配套设施,打大口井2眼,新上配套动力75千瓦电机,铺设管道1600米,安装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600亩。.  

徐家镇

  " 全镇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2.99万亩,海岸线长12公里。镇政府驻东王家庄村,辖23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19418人。该镇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南部紧靠银滩旅游度假区,青威高速公路横贯全镇东西。镇域经济形成加工贸易、林业育苗、畜牧饲养、水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境内盛产苹果、葡萄、无花果等优质水果以及大鲮鲆鱼、对虾、海参、河蟹等高档水产品。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7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亿元,农业总产值1.0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48亿元,财政收入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74元。中学1所,小学1所,在校生1758人。镇域工业企业40家,主要有花生食品加工、海产品养殖加工、石材加工、玩具生产、电子元件和彩灯装配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43亿元,开发新产品15个。主营业务收入11.22亿元,利税5848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7187吨,果品总产值2000吨,蔬菜总产量1.65万吨,水产品总量5600吨。获威海市“开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镇域经济增长明显 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大幅提升,比上年增长47.3%。全镇一、二、三产业比由2001年的3∶4∶3优化到2∶4∶4。全年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引进国内项目24个,实际利用资金2.2亿元,投资额创历史新高。镇域民营企业华隆食品工业公司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后,该镇以此为契机,将配套好的食品工业园西区一次性划归华隆食品工业公司,借助其龙头带动和品牌效应,吸引国内外食品加工尤其是花生加工企业前来投资加盟,使园区扩展到0.8平方公里,已有3个项目进区建设;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的食品工业园东区已完成征地工作,共调整土地1300亩,有3个过5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成进园协议。食品工业园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同时,水产科技工业园开发持续走红,至年底,累计进园项目10个,总投资5600万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由省科技厅计划投资1.5亿元的水产科技园项目,年内成功列入国家863计划,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一期工程。    “四业”富民展现特色 一是加工贸易业,以华隆食品、广源电子、铉真针织为龙头,各村加工点为补充,形成初具规模、带动力强的加工贸易群体,年完成出0货值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个,实现工缴费收入4000万元。.  


夏村镇特产大全




夏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