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 >>奉节县 >> 白帝镇 >> 大湾村

大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湾村简介

  
  【基本位置】
  大湾村位于白帝镇西北腹地,东与浣花村相邻,南与紫阳村相接,北与鸡山村相接,全村22个社,947户,3610人,耕地2500余亩,其中水田800余亩,旱地1700余亩。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脐橙和劳务经济,其中,脐橙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2000多吨;年外出务工500余人。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大湾村2011年底的经济总收入为8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27万元,占总收入的62%,劳务收入255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他包括养殖等68万元,占总收入的8%。
  产业构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传统的种养业;二是劳务输出,其中以种养业为主。种植业以脐橙种植为主,现种植72—1中熟脐橙1600亩,多为盛产期大树,年产约2000吨,;养殖业以生猪、肉牛养殖为主。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大湾村共有劳动力2700余人,但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仅有2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2%,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村民多为常住从事种养业,外出务工5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3.5%,外出务工地多为奉节县城,重庆以及沿海城市。
  【村镇现状】
  交通道路:大湾村内有一条村道贯通整村,全长15.5公里,连接紫阳村和鸡山村,但村道只有小段已经硬化,多数还未硬化,如遇雨季,通车困难。其余村道皆为老路,行车不便。
  农田水利设施:现有山平塘15口,水渠3公里,饮水困难,急需解决饮水池等水利设施。
  供电:村内已全面完成农网改造,户户通电。
  广播电视、通讯: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2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湾村农村饮水安全、交通、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解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00236117 404600 -- 查看 大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浣花社区

  清幽幽的水,蓝莹莹的天.这就是社区的真实面貌。浣花社区位于白帝镇政府所在地,辖区内驻有白帝小学,草堂中学,卫生院,派出所等事业单位。海拔175米至300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下辖3个社区小组,常住人口10000余人;   社区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适合居住社区。浣花居民社区房屋面积97644平方米,水泥街道长4000米,小城镇功能基本完善,供水、供电、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宽带传输等设备齐全,集市贸易初具规模,柑橘、百货、日杂、副食、建筑建材、农副土特产品等年集贸成交额达9000余万元,淹没区内,移民屋前屋后全是柑橘,楼下有门市,家庭经济活跃,是白帝镇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旅游资源丰富。东面是碧波荡漾的草堂湖水,西面是举世闻名的白帝城风景区,南面是高速快捷的渝宜高速。全县旅游整体规划的调整,将更加促进社区旅游观光体验活动的发展,社区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发展农家乐,将切实整合县镇村多方资源和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产业基础较好。闻名全国的奉节脐橙就源于此地,具有果型美观、个大皮薄、色泽鲜艳、芳香浓郁、酸甜适度、汁多爽口、无核少络、脆嫩化渣,对人具有滋脾健胃、清肺化痰、润肤养颜、理气、解酒等多种功效,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特点。奉节脐橙被称为“水果之王”,就是因为浣花社区地理环境,独特气候、充足光照、斜坡逆温层、中等湿度空气、富含丰富晒、钾元素等,造就了奉节脐橙闻名开来。   

黄连社区

  黄连社区简介   黄连社区位于白帝镇西北部,接壤草塘湖,社区中心位置距镇政府15公里,距县城30公里。幅员面积广阔,达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26亩,林地面积5129亩,园地4351亩,建设用地880亩;海拔200米至600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1095户、3921人; 2011年生产总值3502万元,人均纯收入仅 1200元。   村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资源加工产业。辖区内拥有两个洗煤厂,一个烟花爆竹厂,一个红砖厂。横贯社区的独西公路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交通便利,全社区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人有375人,是一个具有发展加工产业潜力的社区。   发展机遇众多。全社区脐橙产业发展迅速,有两个大型的脐橙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早、晚熟脐橙,已建成200亩的早熟脐橙园和100亩的晚熟脐橙园。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和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脱贫致富的内动力得以增强;全县旅游整体规划的调整,将更加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后进村整顿转化攻坚行动的开展,将切实整合县镇村多方资源和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和蔬菜为主,脐橙种植达4300亩,年产近6000吨;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200人;现代机械化产业以煤炭深加工为主,已建成2个煤炭深加工厂。   当前着重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生态富村富民工程,突出发展加工产业,优先发展大型煤炭深加工产业,稳步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安全发展脐橙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养殖业,形成以工业技术和煤炭深加工产业为支柱、高山牛羊、中山蔬菜、低山脐橙的产业格局。   三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以重民生根本,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凝聚民智、汇聚民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惠农助农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   四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坪上村

  坪上村简介   坪上村位于奉节县城东南部,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52亩,林地面积4755亩;海拔175米至520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下辖19个社680户2980人;2011年生产总值305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4280元。   村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旅游资源丰富。扼守世界级景观长江三峡大门,境内瞿塘峡、夔门、草堂湖等自然景观独特,白帝城人文底蕴厚重,杜甫文化源远流长,前有赤甲山、乌龙岭之险,后有旱八阵、水八阵之韵,是全镇最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村。   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和蔬菜为主,脐橙种植达3000余亩,年产近3500余吨;传统养殖业以生猪养殖和牛羊为主,年出栏生猪1200余头;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20余人。   移民基数量大。全村移民任务较重,共涉及8个移民社,其中移民后靠安置7个社;全村累计完成移民搬迁生活安置476人,生产安置495人。   

前进村

  前进村简介   雾霭蒸腾托水月,世外桃源前进村。前进村位于白帝镇西北部,村中心位置距镇政府15公里,距县城30公里。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海拔250米至900米。降水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下辖6个村民组,587户,2547人。2011年生产总值45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1767元,是贫困村。   村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煤矿资源丰富。辖区内煤层厚,埋藏浅,年产煤量20万吨,是奉节九盘变电站的主要采煤区之一,辖区内的两口煤井中,观音沟煤矿年产量达12万吨,水湾煤矿年产量达8万吨,解决了800余人的就业。   开发潜力强。独特的地理位置,山青水秀,气候四季宜人,有利于发展生态产业。辖区煤矿丰富,紧邻九盘变电站,交通便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极大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脱贫致富的内动力得以增强;全县旅游整体规划的调整,将更加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后进村整顿转化攻坚行动的开展,将切实整合县镇村多方资源和工作力量,极大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增强脱贫致富内动力和发展驱动力。   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和蔬菜为主,脐橙种植达600亩,年产近800吨;传统养殖业以生猪养殖和牛羊为主,年出栏生猪1500多头;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700人。   当前着重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生态富村富民工程,突出发展旅游产业,优先发展葡萄产业,稳步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安全发展脐橙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养殖业,形成以煤矿产业为支柱、高山牛羊、中山蔬菜、低山脐橙的产业格局。   三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以重民生根本,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凝聚民智、汇聚民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惠农助农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   四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香山村

  香山村幅员面积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80 亩,林地面积15060 亩;海拔400米至1600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下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1154户、4507人; 2011年生产总值166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3700 元,是市级贫困村和扶贫开发重点村。   村情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发展机遇众多。全市整村脱贫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脱贫致富的内动力得以增强;煤矿资源丰富。   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和蔬菜为主,脐橙种植达250亩,年产近300吨;传统养殖业以生猪养殖和牛羊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多头;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900人。   当前着重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生态富村富民工程,稳步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安全发展脐橙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养殖业。   三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以重民生根本,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凝聚民智、汇聚民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惠农助农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   四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石庙村

  村子宣言:俯仰天地间,笑揽天下客。   村介绍:   【基本位置】   位于白帝镇东南部,俯瞰长江,踞守草堂湖南畔,村中心位置距镇政府8公里,距县城16公里。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800米至1400米。辖15个组572户2078人。 石庙村是全镇的高山村,全村绝大所树位于海拔800米以上,气候宜人,山清水秀。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脐橙和种植业,其中,脐橙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量500多吨。   该地更是全镇的最具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库区蓄水形成的天然湖泊——草堂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地处瞿塘峡之巅,俯看长江云锁雾掩,仰览长江翠叶红花,前有赤甲山、乌龙岭之险,后有旱八阵、水八阵之韵。雨季烟雨缥缈,遥看如身处仙境之间。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石庙村2010年底的经济总收入为51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90万元,占总收入的76.4%,种植业收入80万元,占总收入的15.6%,劳务收入等40万元,占总收入的7.8%。   产业构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传统的种养业,二是劳务输出,以种养业为主。种植业以脐橙种植为主,现种植脐橙800亩,多为盛产期大树,年产约1000吨,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仅有19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村民多为常住从事种养业,外出务工29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外出务工地多为沿海省市   【村镇现状】   乡村村道路 19.8公里。   供电:村内户户通电,但现有的供电设施及线路老化严重,50%的电杆属木杆,农网改造有待于进一步进行。   广播电视、通讯: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0%,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开发荒坡地650亩;改造中低产田(园)地758亩。整修山平塘2口,总容积200立方米.   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今年年底完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   

龙井村

  村宣言:龙井飘香喜迎天下客。   村介绍:   【基本位置】    位于白帝镇西北部,邻近汾河镇,村中心位置距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22公里。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300米至1100米。辖9个组1198户4977人。龙井村是全镇的人口大村。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脐橙和劳务经济,其中,脐橙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量4万多吨;年外出务工1000余人。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龙井村2010年底的经济总收入为198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100万元,占总收入的56%,商贸运输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15%,其他包括劳务收入等580万元,占总收入的29%。    产业构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传统的种养业;二是商贸运输业,以种养业为主。种植业以脐橙种植为主,主要种植72—1中熟脐橙;养殖业以生猪和蛋鸡养殖为主。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矿工、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仅有8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6%,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村民多为常住从事种养业,外出务工10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1%,外出务工地多为沿海省市   【村镇现状】   交通道路:运煤通道长3公里;乡村村道路20公里。   农田水利设施:现有堰塘25个。   供电:村内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全面完成。   广播电视、通讯: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10%,-入户率达到80%,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紫阳村

  村子宣言:当好带头人,建设新农村   村介绍:   【基本位置】   紫阳村地处梅溪河大桥东头上部,与白帝镇大湾村、风景区黑岩村交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 最低海拔390米,最高海拔970米。   全村辖12个社 507户2019人,劳动力1014人,全村外出务工人员903人。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34元,其中脐橙种植收入1050元,占31.5%,务工收入2037元,占61.1 %,其它收入247元,占7.4%。农民大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收入。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720元。   产业构成:以传统种养业为主,蔬菜种植和脐橙种植成为本村的主导产业。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较少,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劳动力1014人,外出务工903人,大多在奉节县内、重庆市内务工。   【村镇现状】   交通道路:紫阳村级公路 13公里,其中硬化了5公里,社级公路通达100 %。   农田水利设施:共有塘、池等50口。   供电:村内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已完成。   广播电视、通讯:-入户400户,电话入户80户,实现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   全村在村“两委会”一班人的努力之下,新建600亩蔬菜基地,其中整治山坪塘2口6000方,新修田间人行便道2000米;扶贫移民搬迁30户117人;土地整治127公顷。该村将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继续支持下,不懈努力,不懈创新,争取在建设新农村的大道上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八阵村

     八阵村,位于白帝镇东北部,踞守草堂湖北畔,村中心位置距镇政府3公里,距县城15公里。八阵村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海拔175米至712米,耕地面积2422.8亩,园地4928.6亩,林地8253.5亩。辖21个组915户3246人。 八阵村年平均气温16.6—19.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冬暖、春早、夏热、秋凉,伏旱严重,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是脐橙、油橄榄的第一适生区。八阵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草堂河、石马河流经该村两翼并相汇融入草堂湖,水域面积1419.5亩;蕴藏丰富的石膏矿;承载深厚的三-事文化旅游资源——八角楼、旱八阵图及新景观——草堂湖。   村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旅游资源丰富。扼守世界级景观长江三峡大门,境内瞿塘峡、夔门、草堂湖等自然景观独特,白帝城人文底蕴厚重,杜甫文化源远流长,前有赤甲山、乌龙岭之险,后有旱八阵、水八阵之韵,是全镇最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村。   发展机遇众多。充分利用于去年建成完工的移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所打造的良好基础设施,抢抓白帝城与草堂湖景区深度开发的契机,在本村积极开发城郊旅游、林(农)家乐、休闲游等新兴产业;全县旅游整体规划的调整,将更加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   产业基础较好。综合全县山地立体气候、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及开发潜力等要素,围绕林业产业、林果产业、林下养殖业、林地种植业、林下旅游业5大产业,突出低、中、高“三带”经济发展持色,大力推进脐橙种植、野鸡、肉牛、生猪、山羊、肉免、蜂蜜、水产、种豆、瓜果、魔芋、林(农)家乐等发展模式。以户为基础,以产业为核心,按照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品质,加大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促使第一发展模式运行良好、首席益突出、环保优化。   当前着重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生态富村富民工程,突出发展旅游产业,优先发展脐橙产业,稳步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养殖业,形成以旅游观光和脐橙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三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以重民生根本,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凝聚民智、汇聚民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惠农助农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   四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鸡山村

  村宣言:整村脱贫结硕果 党建示范暖民心   村介绍:   【基本位置】    鸡山村位于奉节县城东北部,奉溪东路之上,村中心位置距奉节县城26公里,海拔500——1100米,辖22个社1025户3344人。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鸡山村2010年底的经济总收入为9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44.4%,商贸运输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16.7%,其他包括劳务收入等350万元,占总收入的38.9%。    产业构成: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2009年底建露地蔬菜基地750亩,其中大棚15亩,总投资170.16万元。2010年发展野山椒成片露地种植300亩。蔬菜种植逐渐成为该村主导产业,覆盖农户569户,覆盖率为64.01%。养殖业以蛋鸡养殖为主,扶持龙头企业1个,野鸡养殖场1个,蛋鸡养殖规模户1个,总投资66.686万元。生态鸡养殖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现建成生态鸡养殖示范小区一个,覆盖农户889户,覆盖率为100 %。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仅有15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村民多为常住从事种养业,外出务工8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3%,外出务工地多为沿海省市   【村镇现状】   交通道路:共有村(社)道29.8公里,其中,硬化道8.5公里。   农田水利设施:共有塘、池等80口,渠堰6.5万米。   供电:村内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已完成。   广播电视、通讯:有线电视入户865户,入户率达97.3%;电话入户423户,达47.58%;2009年新装村级广播组,实现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    鸡山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还很多,正在进一步实施的项目也很多。如:基本完工的巴渝新居——陈家包居民点,是一个功能设计完善、环境规划优美,具有巴渝农居特色的农村新居,建成后,将成为奉节县农村新居的一大靓丽风景,目前已入住20余户。正在建设中的水晶梨园,面积600亩,目前已完成苗木定植,这又将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为群众提供较为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该村将依靠整村脱贫推进工作成果,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继续支持下,不懈努力,不懈创新,争取在建设新农村的大道上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九盘村

  白帝镇九盘村位于奉节县城东北部, 2003年由孙家村和凉亭村合并为九盘村,距镇政府17公里,距奉节县城16公里,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2.29公顷,园地93.75公顷。海拔175--550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性气候。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860户,3872人,其中贫困户30户149人,低保户38户191人。2011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19元。   村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交通覆盖广。奉溪高速和沪蓉高速、渝巴路、奉溪东路穿境而过,全村有泥结石道路17公里,主干道18公里,村主要院落通简单人行便道。交通覆盖面基本达到户户通。   二是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为主,脐橙种植达2890亩,年产近450吨;传统养殖业以生猪和肉(蛋)鸡为主为主,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肉(蛋)鸡30000多只;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00多人。   三是开发潜力强。独特的地理位置,山青水秀,气候四季宜人,有利于发展生态产业。辖区煤矿丰富,紧邻九盘变电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旅游整体规划的调整,将更加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2011年建成2000亩晚熟脐橙基地(县长示范园)。   当前着重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全村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等。为了保障全村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我村切实加强地灾监测,积极实施地灾搬迁避让,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民生幸福和谐工程的稳步发展。   三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庙垭村

  庙垭村幅员面积13.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00 亩,林地面积 亩;海拔300米至800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800户、2760人; 2011年生产总值104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3800元。   村情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发展机遇众多。全市整村脱贫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脱贫致富的内动力得以增强。   产业基础较好。传统种植业以脐橙和蔬菜为主,脐橙种植达2000亩,年产近300吨;传统养殖业以生猪养殖和牛羊为主,年出栏生猪500多头;新兴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00人。   当前着重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夯发展基础,增发展后劲。   二是实施生态富村富民工程,安全发展晚熟脐橙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养殖业,形成以晚熟脐橙产业为支柱、高山牛羊、中山蔬菜的产业格局。   三是实施民生幸福和谐工程,以重民生根本,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凝聚民智、汇聚民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惠农助农政策,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   四是实施党员先锋本色工程,以坚持“三会一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大湾村

     【基本位置】   大湾村位于白帝镇西北腹地,东与浣花村相邻,南与紫阳村相接,北与鸡山村相接,全村22个社,947户,3610人,耕地2500余亩,其中水田800余亩,旱地1700余亩。该村的主导产业是脐橙和劳务经济,其中,脐橙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2000多吨;年外出务工500余人。   【产业经济】   经济状况:大湾村2011年底的经济总收入为8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27万元,占总收入的62%,劳务收入255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他包括养殖等68万元,占总收入的8%。   产业构成: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传统的种养业;二是劳务输出,其中以种养业为主。种植业以脐橙种植为主,现种植72—1中熟脐橙1600亩,多为盛产期大树,年产约2000吨,;养殖业以生猪、肉牛养殖为主。   村民职业技能水平:大湾村共有劳动力2700余人,但村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拥有车工、电工、建筑、养殖等专业技能的仅有2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2%,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   人口流向:村民多为常住从事种养业,外出务工5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3.5%,外出务工地多为奉节县城,重庆以及沿海城市。   【村镇现状】   交通道路:大湾村内有一条村道贯通整村,全长15.5公里,连接紫阳村和鸡山村,但村道只有小段已经硬化,多数还未硬化,如遇雨季,通车困难。其余村道皆为老路,行车不便。   农田水利设施:现有山平塘15口,水渠3公里,饮水困难,急需解决饮水池等水利设施。   供电:村内已全面完成农网改造,户户通电。   广播电视、通讯: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2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湾村农村饮水安全、交通、通信和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解决。   


大湾村特产大全




大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