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坪村位于康乐镇南部,北依山根村,南靠土坎村,西连朝阳村,距康乐镇约30公里。2004年以前隶属于黄村乡,2004年调整建制后归属于康乐镇,全村地貌多为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分为6个社,623户,2013人,全村共有正式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流出党员6名,近年 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努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真正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00236120 | 404600 | -- | 查看 李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郭家社区 |
康乐镇郭家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梅溪河畔,东临梅溪河,南连河水村,西与石龙和木耳两村连界,北与雪花村接壤。本社区均在海拔175-400米之间,气候温和。渝巴路横穿整个社区,是康乐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辖区内总户数3620户,居住人口数量12600人,管理幅员面积5.55平方公里;全社区共6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无公租房住宅区;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数量10500人、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工矿企事业单位20个、人口数量200人;流动人口数量10200人。 |
驸马村 |
驸马村党支部成立于2003年4月,由之前的黄村乡驸马村党支部、黄村乡观坪党支部和黄村乡龙池党支部三个党支部合并而成。2004年撤乡并镇之时并入现在的康乐镇,成为康乐镇驸马村党支部。目前驸马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60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自2004年换届选举以来,驸马村党支部在现任支部书记赵国万同志的带领下,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准则,重点进行了村级灌溉水渠的整修的新建,同时还积极争取修建村级公路,力争做到公路社社通,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我村支部还积极联系企业在我村进行项目投资,目前来我村投资的大的项目主要有德圣果园和野园养鱼场,这些项目的引进,从资金和技术上推动了我村广大群众的共同致富。 |
山根村 |
山根村位于奉节县北面,东傍康乐镇驸马村,南和康乐镇平皋村、长沙村毗邻,西和大树镇梅子村接壤,北邻康乐镇李坪村。全村共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05户,社会人口1415人,本村外出人口200人,占本村户籍人口14.1%,全村幅员面积8285亩,其中耕地1807亩,林地5496亩,草地108亩,养殖水面11亩,其他858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主。本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外出务工收入,2011年本村农民人均收入4870元。 |
雪花村 |
雪花村由原箭楼村与原雪花村合并而成,全村共9个社,733户,2297人。地处康乐镇北部,距县城29公里,渝巴路横贯其中,是一个移民大村、农业大村。 雪花村与驸马村、山根村、平皋村、土坎村、李坪村、阳北村、木耳村、朝阳村、郭家社区、河水村、七星村、横路村、长沙村、石龙村、铁佛村、南天村相邻。 |
平皋村 |
平皋村位于康乐镇西部地区,沿梅溪河分布,北邻山根村,南依雪花村,西连长沙村,2004年调整建制时由平皋乡改为平皋村,现平皋村是康乐镇有名的晚熟脐橙种植基地。全村共有9个社,796户,2491人,正式党员61名,预备党员3名,流出党员24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一系列的农村工作,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移民强村为主线,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
土坎村 |
土坎村位于康乐镇北岸,距康乐镇21公里。地势平坦,东低西高,土壤肥沃,是原黄村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原黄村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低海拔200米,最高海拔850米。东邻汾河镇香蕉村,南与康乐镇附马村、李坪村接壤,西、北靠康乐镇朝阳村。土坎村现有农业户数877户,总人口3179人,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2141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50元。主要产业及收入以劳务输出、种、养殖业为主。境内蕴藏丰富的铜矿资源。村支部现有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4人,党支部书记为袁发兵。村支部每月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活动,重点学习-理论、“-”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村干部值班责任制,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增强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道路,各项工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近些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全村干群的同心协力下,艰苦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李坪村 |
李坪村位于康乐镇南部,北依山根村,南靠土坎村,西连朝阳村,距康乐镇约30公里。2004年以前隶属于黄村乡,2004年调整建制后归属于康乐镇,全村地貌多为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分为6个社,623户,2013人,全村共有正式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流出党员6名,近年 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努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真正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
阳北村 |
奉节县康乐镇阳北村位于康乐镇最北部,与巫溪县、大树镇槽木村、康乐镇朝阳村邻界。地处高山,风景优美,境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全村总人口3048人,耕地面积3000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村支部有正式党员60名,预备党员6名。 阳北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全村干群同心协力,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全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党支部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维护保障党员的权利义务;2、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项制度”和加强“两新”组织建设;3、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同时,为村民谋福祉,求真务实,为村民办实事。 在党支部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阳北村近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阳北村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
木耳村 |
木耳村地处康乐镇东南角,全村总人口2727人,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11561亩,共有15个村民小组,村支部有党员34人,2009年村民人平纯收入3150元。近些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在镇党委正确领导及全村干群的同心协力下,艰苦奋斗,依托地理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一、强化政治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村支部多次组织集中学习活动,重点学习-理论、“-”重要思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惠民措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提高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道路。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营模式,狠抓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通过村两委共同努力,着力土地流转,充分开发土地资源,成立宏森农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村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村公共服务中心,整修村级公路,修建人畜饮水池等。2010年,在村支两委的积极争取下,我村被定为整村脱贫村,届时将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我村基础设施建设。 |
朝阳村 |
朝阳村位于康乐镇南部,北依李坪村,南靠汾河镇,西连阳北村,距康乐镇约40公里。2004年以前隶属于黄村乡,2004年调整建制后归属于康乐镇,全村地貌多为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分为7个社,585户,2820人,全村共有正式党员35名,预备党员2名,流出党员5名,近年 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努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真正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
河水村 |
河水村位于康乐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渝巴路横贯其中,东至康乐镇铁佛村,南依白帝城风景区,西联康乐镇木耳村,北和康乐镇七星村接壤,海拔在156米—1312米之间,是一个移民大村、农业大村,全村辖19个社,1072户,3986人,现有党员55人。2010年GDP总值1674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 近年来,党支部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镇党委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抓党建、打基础、兴产业、创和谐,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着力提升村党组织发展村级经济的能力,促使全村形成了以脐橙种植为支柱,蔬菜种植、苗木培育、家禽养殖等为延伸的综合农业发展新格局。并且积极推进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逐步完善全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全村真正实现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
七星村 |
一、行政隶属与交通地理位置 七星村系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辖行政村。位于梅溪河北岸,距奉节县县城北偏东方向20千米,距康乐镇镇政府所在地东4.5千米。东与白帝管委会的孙家村、九盘村接壤;北与汾河镇的全坪村相邻;西与康乐镇的横路村相邻;南与康乐镇的铁佛村、河水村隔梅溪河相望。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上交通十分方便,万吨级船舶可直达。陆路交通环梅溪河全线贯通,紧邻省道奉溪东路,正在修建中的奉节至巫溪达西安的高速公路横贯全村。 七星村东、西、北方向地势较高,南畔梅溪河,恰似半盆地形状。海拔均在400米以下,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恰遇梅溪河自西向东流入长江,使域区内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适宜水果蔬菜种植,尤其适合种植享誉中外的“奉节脐橙”。 二、基本情况 1、户数:825户; 2、人口数:2865户; 3、劳动人数:1100人; 4、村民小组数:12个; 5、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00亩;林地面积:2500亩;其它为滩涂河流溪沟。 三、经济发展情况 1、种植业:结合本村实际,全村以种植业为基础,蔬菜的种植面积达360亩,脐橙的种植面积达560亩,目前已成立了翠园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业:目前全村养牛20户100头,养羊15户350只,养兔2户100只,养鸡12户7600只,养猪50户1100头,并成立了康园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雪梅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100万元。工业项目:目前已形成规模的有保发煤矿、巨能矿业等十多家企业,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解决就业人数500余人。第三产业:目前已有正常生产营业的汽车修配、零售商、饮食服务业等15个,年产值100万元,年销售收入70万元。运输业:目前全村拥有大中小汽车45部,年产值180万元。其他产业:豆腐、豆芽加工生产的户2户,年销售收入5万元。 2、外出务工农民人数300人,其中在县内务工100人,县外务工人数200人。 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70元。 4、综合经济实力在本镇排第一名。 四、基础设施状况 1、有详细的村庄规划及图纸。 2、村内道路通户率达85%。 3、村庄绿化率30%。 4、自来水入户率50%,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 5、电话、手机、有线电视普及率88%。 6、现有沼气池80个以上。 7、有危房现象。 四、社会事业状况 1、有完全小学校一座。校舍完整,师资力量相对较强。 2、义务教育情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00%,高毕业率85%。 3、村级卫生所能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 五、组织建设状况 1、本村的党员数37人,长期居住的有20人。 2、村支两委成员数7人,其中支委成员数5人,村委成员数5人,交叉任职数3人。 3、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带领全村的干群,牢固树立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遵守党的纪律,从政廉洁,结合本村实际,以实事求是,坚持正义、依法行政,带领广大干群积极传布信息,广泛开展以“-”教育为核心,加强精神文明村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诚实守信、帮难济困,发挥党员在农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4、认真坚持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加强群众监督,把村委会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让群众满意,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实行村务公开,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监督,长期坚持民主理财工作及村务监督工作。 六、建筑景观 村中有一寺庙遗址,名曰“东岳庙”,保留时间较长,且相对完整。自2000年以来,经村民和热心善士捐助、整修,现已初具当年规模,吸引了不少客人前来观赏祈福许愿,活跃了七星村的文化生活。 |
横路村 |
康乐镇横路村位于梅溪河畔, 全村957户,3185人,耕地面积3650亩,全村共有党员55名,村“两委会”班子健全,支部由5人组成,支部委员毛志、李远亮、袁刚荣、刘勇,支部书记田劲。横路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有生猪养殖、甜玉米、脐橙种植等为辅助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750元。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坚持开展活动,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一班人,从上任以来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制度抓自身建设,以制度促经济发展,在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方面,始终坚持村上一切事务让村民监督,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制定让村民参与,国家的惠民政策让村民明白,村上的财务让村民监管,通过一系列工作,更大的调动了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劲头,踊跃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在县、镇两级的关怀指导下,经过村“两委会”的努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全村呈现出昂扬向上、不断奋进、加快发展的景象。村“两委会”决心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更新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横路村建设成为具有显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长沙村 |
长沙村位于康乐镇梅溪河北岸,辖12个社,785户,2896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2名。长沙村党支部在康乐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立足本村实际,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以种养殖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通过学习-思想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大力推动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
石龙村 |
石龙村位于康乐镇西北方,距镇政府约1公里远,幅圆面积12.5平方公里。辖区17个社,1114户,3287人,劳动力1100人。全村耕地3569亩,其中水田1490亩,旱地1669亩,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2009年人均纯收入3360元,绝对贫困人口145人,相对贫困人口3142人。全村退耕还林4602.49亩,生态公益林8400亩,其中用材林2000亩。最低海拔200米,最高海拔1320米左右,呈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属市级特困村之一。 近些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及全村干群的同心协力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艰苦奋斗,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1、基础设施:全村修筑主公路27.65公里,支公路12公里。。全村有人行梯道3870米。全村有5个社,750人吃上自来水。 2、新农村建设:现已征地55亩,开发街道两横一纵,安置高山移民和地质滑坡1000户,容纳人口5000人以上。 3、产业结构:本村有养鸡大户15户,养猪大户三户,养牛大户一户,养羊大户三户。种植缓季蔬菜400亩。栽植晚熟脐橙1000亩。 4、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1200多人。年收入达150万元。 5、村风文明:计划生育率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参加合作医疗农户100%。新建村办公室500平方米。 |
铁佛村 |
铁佛村位于康乐镇东南角,距镇政府7.5公里,东临白帝城风景区,西靠郭家沟集镇,南接新县城,北至梅溪河。全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135-920米,辖22个社,987户,3568人。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90元。 铁佛村党支部现有党员65人。近三年来,发展党员12名,培养积极分子26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发展有文化、懂技术的一线党员7名,党支部下设了两个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党小组。 铁佛村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整村推进示范村的标准,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农村。党支部先后被县委、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五好村党支部”、“-学教先进单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南天村 |
南天村位于康乐镇西北部,接壤石岗乡,距渝巴路5公里,距县城30公里,有巍巍南天门寺庙和天然生态林,幅员面积7.89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社,714户,人口2184人,贫困人口有500人,五保户45人,低保户人口120人。2011年全村土地流转30亩,退耕还林2187亩。全村耕地3800亩,其中旱地3300亩,水田500亩,天然生态林7000亩。耕地为坡地,土地耕层较深,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主。本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外出务工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5030元左右。 南天村土地资源丰富,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除了努力实现本地就业外,村两委还通过与上级相关单位合作,强化宣传,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近年来,南天村对外输出劳动力达500余人。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南天村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南天村整村脱贫目标的实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