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姜湖贡米 | 在鲁南地区郯城县西南部有一个以盛产水稻和稻田养蟹而闻名遐迩的乡镇——归昌乡。据史料记载归昌乡古时称为兴隆镇,周代周文王姬昌曾带兵在此作过长时间的休整,后为纪念文王(姬昌)访贤归来,更名为归昌,后又因该乡盛产水稻而改称稻田乡。在乡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一片低凹涝渍地,当地人称之为姜湖。传说姜子牙曾在此以直钩垂钓(惑者问之,答曰:“愿者上钩,不愿上钩顺水流”),姜湖由此而得名。当初姜湖方圆几十里都是一片涝渍地,水深处深及几人,水浅处没及脚面,五谷不生,长年生长着“樟巴”、“荸荠”、“老鸹爪”(当地俗名)等浅水植物,每当秋、冬季节,老百姓便手挽提篮到田里挖采其根茎充饥。传说有一年冬天,王婆正在姜湖边上挖采樟巴,忽听身后有一男子道:“老人家,你挖这些草根作何用处?”王婆答曰:“此处五谷不生,家无隔夜之粮,挖些樟巴聊以充饥也。”男子道:“此根虽可食,无奈只解一时之饥也。”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粒红芒稻(稻粒长1厘米左右)交与王婆,告之曰:“明年春天你可把这粒红芒稻撒到地中,秋季收获,去其糟壳,便可煮食,食之神清气爽,可保半年不饿”。随即那男子又从怀中掏出一粒大米掐其一半交与王婆,嘱其饥荒时食之。王婆将信将疑,待再欲细问,那男子已飘然而去。此时,王婆方醒悟,那男子原是一位仙人。王婆牢记仙人嘱咐,第二年秋天果然收获了许多稻米,这片涝洼地从此结束了只长水草不生五谷的历史,并在全乡范围内逐渐繁育起来。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1752年,乾隆皇帝南巡时进驻郯城后曾微服私访来到姜湖边上,当时已是夕阳西下,乾隆发现有一茅舍正冒着袅袅炊烟。于是乾隆和侍卫便向茅舍奔去,待扣开篱笆门,迎出一位白发苍苍的清秀老人,乾隆说是过路商人想讨碗水喝,老人十分盛情地招待了乾隆。茶罢,老人说:“天已不早,二位爷想必一定饿了,吃碗米饭再走吧?”此时主仆二人确已饥肠辘辘,因此也没多推辞。一来二人走得又累又饿,二来姜湖之米清香怡人,因此乾隆吃得特别香甜,边吃边赞不绝口。吃罢命侍卫拿出一锭银子付给老人,老人坚辞不受,最后不得已而收之。老人千恩万谢,并说:“二位爷既是诚心夸俺饭香,如不嫌弃,今晚就在俺这儿歇宿一休,待明天,俺做更好吃的米饭给二位爷尝尝”。乾隆一时兴起,便真的住了下来。夜间乾隆向老人详细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老人一一告之,并向乾隆详细讲述了郯城1668年大地震的惨景和关于姜湖米的传说。乾隆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直谈到鸡叫方才歇息。第二天起来,老人早已把米饭做好。乾隆本不相信老人今天会做出什么更好吃的米饭,可来到饭桌前一看,碗中米粒晶莹剔亮,香气扑鼻,其中还有一种粉白色的豆子,食之,其味确实比昨晚上的米饭更加好吃。乾隆问这白豆子叫什么?哪里来的?老人回答说:“这白豆子是我在姜湖边上采的,我也不知它叫什么”。(这便是我们今天说的“姜豆”)。乾隆皇帝因与姜湖米有着这段奇缘,因此命当地县令每年以姜湖米进贡朝廷,从此便有了姜湖贡米之说。 地域范围 归昌乡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鲁南米仓、郯城归昌”之称。归昌乡东西8.5公里,南北11.5公里,总面积68平方公里;乡境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多系幼年水稻土种,建国前,由于沂、沭河经常决口,每至汛期,此处汪洋一片,被称之为“湖”,沿用至今。姜湖贡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郯城县西南部的归昌乡,所辖的29个行政村、2个部队农场和2个地方国营农场,东至归昌乡范庄村,西至归昌乡高庄村,南至归昌乡东凡村,北至归昌乡郯庙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118°20′,北纬34°28′~34°34′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为30~34米,地域保护种植面积4000公顷,总产量3.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郯城县志》赞誉姜湖贡米“晶莹剔透、色如白雪、食之清爽可口、香如胶糯”。姜湖贡米外观漂亮整洁,米粒较细长,透明心腹白小;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不粘结且富有弹性,冷后不硬不回生,适口性好;出糙率和整精率要高,加工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姜湖贡米中一般含蛋白质7℅~8%、氨基酸6.5℅~7.0%、淀粉80℅~85%之间,含铁10.5mg/kg~11.5mg/kg、钙5.8mg/100g~6.5 mg/100g、磷105mg/100g~115 mg/100g。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姜湖贡米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 大米”的卫生指标。执行NY5115-2008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下一篇:琅琊草帽 |
新村银杏 | 新村银杏 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银杏果、叶、苗生产基地和银杏苗木、银杏系列产品集散地。银杏树产量居全国第一,素称“银杏之乡”。有中小学1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新村,在郯城西南19公里,沂河东岸。有绿源有限公司、棉纺、涂料、建材、工艺美术等厂。 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以沿沂河堤坝分布的古银杏林带为中心,南北2000余米,东西600--1000米,为国家3-旅游区,有树龄百年至千年以上的银杏树近20000株,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数量最多、树龄最长、品质最优的古银杏园林,是中国农业文明史上仍然活着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要的科研经济价值和显著的生态价值。 思路决定出路。新村一大批具有商人睿智的农民抓住商机把自家的银杏果、银杏叶等加工成消费者欢迎的特色产品,像五香银杏果、蜜汁银杏、银杏醋、银杏粉丝,不但跑到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批发、零售、定点供货,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品尝。立足本地银杏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投资50多万元,引导农民利用银杏木料,在老万亩银杏林建起“银杏人家”100余间,各类生活用品大多采用纯天然银杏木加工而成,今年以来吸引入住游客3000多人次。同时,为了给游人留个“念想”,地方加大银杏纪念品研发力度,先后投资120万元,开发出银杏叶被、雕刻工艺品等11个系列36个品种的“原生态”银杏纪念品。目前,产业区银杏纪念品生产厂家达到12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地域范围 新村银杏在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境内,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南与江苏邳州市接壤,北与郯城县马头镇衔接,东界京户高速公路,西傍沂河。全乡辖25个行政村,人口3.6万,地域范围面积3600公顷,其中银杏种植面积2800公顷。现存沿沂河岸边绵延10公里的古银杏群,有百年以上的结果大树2.3万棵,其中“老神树”誉为世界第一银杏雄树。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8°09′-118°12′,北纬34°33′-34°36′。年产量120吨,年收入64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类型为轻壤均质河潮土和厚粘腰河潮土,pH值6-8。属淮北平原北部,临郯苍平原腹地,为沂沭河冲积湖平原。 (2)水文情况: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3)气候情况: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主要特征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具有淮河下游气候特征。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冬季最长153天。夏季次之92天,秋季最短57天,春季63天。全年平均气温13.1-13.7度。年降水量平均835。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354。5小时日照 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2天。但随着地球大气趋于变暖和污染加剧,境内气温增高,降水减少,日照率降低。 (4)人文历史情况: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古称鸭脚,是裸子植物门银杏纲(目)中繁衍至今的唯一生存种,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新生代第四纪,由于冰川侵袭,银杏类植物濒于灭绝,仅存于中国少数地区,成为中国特有的珍希名贵树种。新村银杏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收购季节沂河舟舶堵塞,帆桅锚动,远运苏、杭、沪、嘉。一诗人曾写道“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千万!根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攀援”。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新村银杏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1m以上、质地疏松、肥沃、通气及排水良好,无污水、洪水险情,、地下水位2.0m以下。 (2)品种选择与指定要求:银杏为一科一属一种植物,经过若干年的遗传变异形成了许多变种,就是通常所说栽培品种。目前新村银杏43品种,其中,优良品种有大圆铃、大金坠、马铃、梅核、5号、9号等。新村银杏作为果树栽培品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新村银杏的生产过程包括嫁接、树形管理、授粉、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处理等几个生产时期。土壤管理不施用含毒、有害物质的垃圾和污泥;人畜禽粪尿等施用前须经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使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结合施用。嫁接接穗选用当地嫁接树优良品种或优株为主,采集接穗应是生长健壮品种纯正、且优质高产稳产的壮年嫁接树中上部位,有饱满侧芽1年-2年生的侧枝。树形管理可采取剪、拉、疏的方法。剪去枯、密、弱、衰老及病虫枝;用绳拉开过密的强枝,使疏密适中、透光通气。逐步培养成主干疏层形或疏散开心形。授粉雄穗采集时间一般在谷雨前七天左右,雄穗变为黄色时采收。采收的雄穗置于通风阴处,4-5天花粉自动散落。授粉 时间:一般在谷雨前后3-4天,当雌花顶端出现亮晶晶的“露珠”时为授粉的最佳时间。花粉用量按生产100kg核果计算,则需雄花粉10g。花粉液的配制浓度一般为0.1%,为提高授粉效果,可同时加入5%的赤砂糖。用高压喷雾器均匀喷雾。病虫害防治银杏病害较少,虫害有超小卷叶蛾、蓟马、扁刺蛾、金龟子等,防治以频振式灯光杀虫灯和粘虫板为主,或用黄烟叶和蓖麻植株,捣烂提取汁液,辅以菊脂类杀虫剂兑水喷防治。结合冬季清园工作,将病虫枝叶集中处理烧毁。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保护园地周围鸟类。产品收获处理当银杏果实外种皮由青转黄或橙黄,并开始少量自然脱落时采收;采青影响果实品质,采后袋藏或水藏,也可脱皮冷库贮藏。生产记录要求相关的文件资料,如环境、灌溉水、农药、化肥等国家标准,初期加工设备,检测说明书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和产品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 (2)内在品质指标:种仁富含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烹饪: 与牛、羊、猪肉或禽蛋相配,采用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多种方法做成美味佳肴。(民间佳肴:银杏全鸭、银杏熘子鸡、白果炖鸡、白果鸡丁、银杏蒸鸡蛋、腐竹白果粥、蜜汁白果、白果腊八饭、白果粥、白果西谷米、白果棕子、白果仁蒸饼、白果什锦圆糕、白果月饼、白果干酪、无心糖白果等等)。生食:常用开水泡,当茶水喝。现已开发出炒白果、银杏饮料、银杏酒等 据《本草纲目》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现代科学证明:银杏种仁有抗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的作用。中医素以银杏种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白带、淋浊、遗精等疾病。银杏种仁还有祛斑平皱,治疗疮、癣的作用。 银杏种仁特别是胚和子叶中含少量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物质,生食或熟食不宜过量。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执行标准 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上标准的条文,在参照标准未被修订的情况下使用,若修订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银杏果已通过市农业质量中心检测。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包装标志:标志明显,标清产品、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并注明检验人员姓名或代号。 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下一篇:临沂油茶 |
郯城杞柳 | 郯城杞柳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郯城白柳条具有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郯城县是著名的白柳之乡,白柳的种植和编制工艺品生产,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李庄、黄山、沙墩、庙山、高峰头等乡镇。这里的农民有着种植白柳的习惯,据沙墩乡朱佰村、黄山镇柳行村的民间传说,他们种柳、编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传统柳编制品,主要编织簸箕、针线筐、条箱等农家日常生活必需品,当地生产柳,当地加工,当地销售。 自1972年郯城县工艺美术总厂开始生产柳编工艺品,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大胆革新创制新产品,同年就使白柳编制新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畅销不衰。1986年产值580万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1988年根据市场需求, 柳制品第二次进行了改革创新,其柳制工艺品,工艺精湛, 样式新颖,造型优美,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具有实用和观赏价值,深受客商赞赏。 出口产品种类,有提篮,果盘,洗衣篓,婴儿篮,洗菜筐,吊花篮,狗窝等采取编制、喷漆、 烘干包装一条线生产。 到2001年全县柳编工艺品发展到16大系列,500多个花色品种,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亿多元。郯城柳编工艺品质量高,款式新颖,造型优美, 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产品先后畅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县种植白柳条5万多亩,年产白柳条近3000万斤, 为农业创汇和进一步开发柳编工艺品生产打下了坚强基础。郯城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199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下一篇:郯城板栗 |
郯城大蒜 | 大蒜:郯城大蒜可与苍山大蒜媲美,为我省大蒜重点产区之一,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 年产大蒜6000多万斤,郯城大蒜蒜头大、瓣匀、无碎瓣,具有脆、粘、香、辣味浓等特点,是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同时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功能,解热化湿,杀菌解毒,对感冒、 腹泻、痢疾等常见病有一定疗效, 还能降低人体胃内亚硝酸盐,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郯城大蒜每年都畅销国内各地,出口日本、南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下一篇:郯城生姜 |
郯城生姜 | 生姜:郯城生姜品质优良,块头大,皮色光亮,鲜艳,汁多、味美,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亦可药用。生姜在郯城种植历史较长,全县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 年产300万斤, 主要分布在郯城、马头、重坊、高峰头、杨集等乡镇,产品畅销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及东北各省地。下一篇:郯城辣椒 |
郯城银杏 | 郯城县栽培银杏历史悠久,地理条件适宜,所产银杏果具有粒大、籽匀、糯性强、甜味浓、营养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所产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 银杏俗名白果,落叶乔木,素有“活化石”之称,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银杏全身是宝。干果既是高级食品又是珍贵的中药材,含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蔗糖、还原糖、核蛋白、粗纤维、矿物质等,具有温肺、益气、定喘、降痰、消毒、杀虫、缩小便、止白浊之功效,可制作罐头、白果精、点心等。以银杏为主要原料的名菜“蜜汁银杏”是临沂地方菜中的佳品。银杏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等成分,银杏叶含黄酮类成分,近年来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银杏树干挺直,木质优良,纹理细致,富有弹性,不生蛀虫,是优质木材。郯城县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银杏集中产区,有“银杏之乡”的美誉。 郯城县以“银杏之乡”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银杏集中产区,也是中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新村乡官竹寺旁一株古银杏,高达35米,胸径2米有余,覆荫近亩许,相传为唐时所栽。18世纪后期(清乾隆年)《郯城县志》将其列为重要特产,载入“果之属”。全县银杏分布广泛,定植数量较多,仅百年以上的大树就有3.2万株。清代一诗人在郯城期间,曾这样吟咏:“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1999年,郯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银杏之乡”。2004年,其银杏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6亿元。 郯城县以沿沂河的6个乡镇、192个村为主,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了近200平方公里的银杏集中栽植区。银杏集中栽植区内,家家都栽银杏树,村村都建银杏园,乡乡都有银杏示范园。全县建成了四大生产基地,良种化银杏果生产基地采取丰产密植、间作套种等形式,通过良种嫁接,建立优质银杏果生产基地7.7万亩,年产银杏果280万公斤;银杏标准化生产基地从选种、栽培、灌溉、施肥、田间管理到银杏叶的采摘、烘干、包装、储存和运输,严格按照GAP生产标准,建成标准化银杏采叶园1.8万亩,年产优质干青叶800万公斤;银杏优质大苗培育基地;利用间作形式,重点培育胸径6厘米以上的绿化用银杏大苗;银杏盆景培育基地发展银杏盆景培育园600亩,培育银杏盆景26万盆。同时,通过四旁植树、城乡绿化、农田林网等形式,在城乡广植银杏。到2005年,全县银杏绿化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片林面积14.9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860万株,拥有各种规格苗木2亿株。 到2010年,该县银杏绿化覆盖率面积发展到26万亩,年产银杏果300万公斤,银杏干叶1000公斤,建成了银杏果、叶、苗、盆景及系列产品五大专业市场,先后开发生产了银杏叶茶、银杏饮料、银杏食品等10多个系列100多种加工产品,银杏产业年综合产值达45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100万美元,形成了200平方公里的种植区,集中种植区的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1600元。 2009年7月28日,经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审定,批准“郯城银杏”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该商标以“郯城银杏TANCHENGYINXING及图”作为商标式样,申请注册的商标所有人是郯城银杏产业开发中心。 下一篇:蒙山羊 |
郯城板栗 | 郯城板栗 板栗是郯城名特产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板栗称之木本粮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据《本草纲木》记载: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效,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木》上介绍, 人有内寒, 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顿愈。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郯城板栗主要分布在沭河、沂河两岸的郯城、高峰头、红花、马头、胜利、新村等10多个乡镇栽植。建国前全县曾有2 万亩栗园, 最高年产200万斤。 沭河沿岸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几十华里的板栗村带。其中东庄、坝子两个自然村是集中产地, 栗树多,收益大,素有金东庄,银坝子的美称。 由于战争年代破坏和0中乱砍滥伐, 板栗产量显著下降。七十年代以前,尚存栗园8000亩,7万株,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五、六十万斤。三中全会后,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产量超过了百万斤。近年来,由县科委、林业部门配合乡镇、村建立了科研机构, 大搞板栗矮化嫁接,密植,丰产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试验研究,取得了矮化密植,幼树嫁接,三年结果, 第四年亩产448斤的好成果。在全县内,以点带面, 推动了板栗的大发展。1994年全县板栗发展到4万亩,新老栗树定植300万株。年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产量350万斤。 郯城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郯城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郯城207、郯城023、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 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郯城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郯城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郯城大油栗,郯城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下一篇:郯城马头烤牌 |
琅琊草帽 | 琅琊草帽 郯城琅琊编织品,是我省名牌出口工艺品。它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款式新颖,色泽光洁如银,又具有轻便凉爽、经济实用的特点,一向畅销国际市场,是郯城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琅琊草帽编织技术的改革,是工艺上的一大创新,一是跨出了传统的编织技术,创造了新工艺,不仅使产品别开生面,并为不断革新打下了基础;二是由单一帽型发展为平顶、圆顶和时式坤帽等多种型号;三是改单一为多种编织型;四是产品达到了精美、轻便、耐用、不变型的优点。工艺精巧的一顶“单草单编法”草帽,只有5钱重(16两秤),被誉为“环球所罕见”。 近年来,在继承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新编法、新产品、新工艺。由民间的单、双草编法,发展到单双草合编、草绳混编等新工艺。新创造了布纹花、菱花、席纹花、窗花、鹰爪花、通风眼等多种花样。在编发上由过去的二梢起头,梢替草,改为根起头,乱替草。并采用了“水洗、黄熏、-处理”草帽成型的新工艺,增强了琅琊草制品的韧性和拉力,使产品花样翻新,色泽纯正,轻便柔软,牢固耐用。它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在临沂市、郯城等地商店有售。下一篇:郯城杞柳 |
郯城马头烤牌 | 郯城马头烤牌 |
郯城木镟工艺品 | 郯城木镟工艺源于明代,主产地位于誉满全国的木制玩具之乡——港上镇樊埝村,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木镟工艺品以玩具为主,采用杨、柳、梧桐等软质木材原料,有以收藏观赏为目的的京剧脸谱、古代仕女、外国娃娃等,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手工绘图,如棒棒人、老和尚、推花车、大龙刀、梅花枪、花篮、宝剑、压水枪等。还有日常用品如衣架、烟嘴、门帘、窗帘、笔筒、首饰盒、花瓶、画轴等。各种木镟工艺品精巧别致,图案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生动传奇,乡土气息浓郁。在图案的设计上,集天地大自然之美,兼人间美好向往之胜。这些民族风物浓厚、技术精湛,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和一些名人专家的赞赏,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存放了高低棒棒人。中央工艺美术展览馆存放有多种样品。产品销往美、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木镟工艺品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篇:郯城煎饼 |
琅玡草编 | 【琅玡草编】郯城县特产。琅玡草俗称黄草,用一种谷类植物的叶子加工而成,颜色米黄。因黄 草产地郯城县古属琅玡郡,故称琅玡草。琅玡草细长、柔软、有韧性,编成的工艺品光洁、精巧、美 观,既实用,又可观赏,令人爱不释手。其中琅玡草帽,是郯城民间的传统工艺品,具有轻便、脱汗、 离水、凉爽的特点,在国内外久负盛誉。 近年来,郯城县研究推广了琅玡草的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使琅玡草品质和产量有较大提高。 琅玡草编制品也由草帽、茶杯套发展到坐垫、提篮、凉席、地席、拖鞋等24个系列500多个花色。产 品经香港销往日本、美国、法国及东南亚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郯城琅玡草编制品获省优质 产品奖,1985年被评为省优良出口商品。 郯城县附近的临沂、苍山、莒南、费县等地也有琅玡草编工艺品生产。 下一篇:姜湖贡米 |
马头烤牌 | 烤牌又名潮牌(音),是苏北、鲁南地区的著名美食,尤以山东郯城马头镇出产最为有名。 |
郯城辣椒 | 辣椒:为郯城当地良品,俗称朝天椒、羊角椒;结椒早,结椒时间长,椒子种多皮厚,含油量多,辣味浓,味香,以晒干红椒子为主。加工成辣椒粉出售。全县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产2500万斤左右,主要分布在郯南花园、杨集、归昌、红花、马头等乡镇。其产品畅销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及新加坡、新西兰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下一篇:琅玡草编 |
郯城大葱 | 大葱:全县各乡镇均广泛种植,郯城、重坊、马头、新村、港上、花园、杨集、归昌等乡镇为主产区,年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在4000万斤。除当地销售外, 大部分销往全国各大城市,通过深加工出口日本、南韩等国。下一篇:郯城大蒜 |
郯城煎饼 | 郯城煎饼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特产。郯城煎饼可以用麦、豆、高粱、玉米等多种谷物制作,含有谷物本身的各种营养,食用方便,是人体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再卷入各种蔬菜、鸡蛋、肉等配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所喜爱。 郯城煎饼虽然名声不如沂蒙煎饼,但是由于郯城煎饼的做法不同于沂蒙山里,所以口味独特,北边山里烙煎饼用板或是用面团在熬子上滚,烙出的煎饼干脆,郯城本地的煎饼是用竹剑烙的,就是象剑一样的竹片在熬子上摊,烙出的煎饼软、韧好咬香甜,郯城境内以杨集煎饼最为有名。 下一篇:郯城大葱 |
苦瓜皮蛋汤 | 苦瓜皮蛋汤 苦瓜皮蛋汤: 1、苦瓜洗净去籽、瓤后切条,皮蛋去壳后切块; 2、往锅中倒入高汤、水,烧开后加入苦瓜条、皮蛋块,加入调味料烧开即可。 窍门:做汤前,先用盐将苦瓜腌几分钟,然后洗净,可以去掉部分苦味。下一篇:雪蛤银杏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