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龙泉驿枇杷 | 龙泉驿枇杷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大五星。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色土或紫色土,土壤质地为砂壤或壤土,土层厚度≥5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5米以下。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以枇杷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繁殖。 2.定植:定植时间9月至11月或次年2月至3月;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650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全年施腐熟有机肥≥45吨/公顷。 4.花果管理:叶果比≥20:1。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4月下旬至6月分批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呈圆形或卵圆形;果面金黄或橙红色,表面光滑,色泽靓丽;果肉橙红色,质地细嫩,酸甜爽口,口感浓郁。 2.理化指标:单果重≥4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滴定酸含量≤0.6%。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下一篇:大五星 |
龙泉驿水蜜桃 | 地域范围 龙泉驿区境内的龙泉兴龙山泉茶店柏合平安同安洛带文安金龙万兴清水十陵大面洪河西平西河黄土义和等乡镇 特定品质 成熟的龙泉驿水蜜桃略呈球形,表面裹着一层短短的绒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红。一个桃子一般重一二百克,大的重三百多克。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宜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其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这样的果品,对于老年人和牙齿不好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夏令珍品。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种子,外壳呈长扁形,两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比较硬。核由两片合成,敲开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将桃核种入泥土,它先长出胚芽,将壳胀裂,逐渐长成一株树苗。 文化典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蜜桃的国家,早在西元10世纪时候,在当时的一些文学有记载着有关水蜜桃的文字。西方国家最早被发现有关于水蜜桃,那是大约在纪元前300年的时候,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认为水蜜桃是来自波斯,因此就把水蜜桃称之为波斯苹果。在第一世纪,有罗马人提到他们从波斯进口水蜜桃,就假设水蜜桃到达欧洲是在公元0年。至于英国一直到西元1650年前都没有关于水蜜桃的记载。在1779年,水蜜桃在在美国东北部的Niagara流域的山区收获成为美国最早的水蜜桃消费商品。 下一篇:伤心凉粉 |
四川回锅肉 | 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川人家祭,多在初 一、十五,煮熟的二刀肉乃是祭品的主角,俗称“刀头”。家祭事毕,正当“刀头”温度适中,老成都俗话说:“好刀敌不过热刀头”是历代川厨对厨艺知识的精妙总结。 回锅肉还有两个评判标准:1.肉片下锅暴炒,俗称“熬”,必须熬至肉片呈茶船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2.肉片的大小是筷子 特写(20张)夹起时会不断抖动。儿时的记忆,老辈子发话说:“吔。。。今天又拈闪闪嗦!”,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必是失败的回锅肉。老成都煮刀头,必以小块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数粒共同下锅,家户人家为了节省燃料,提高效率,绝大多数会将刀头与萝卜同煮(煮时需要不断打去浮沫)。吃过这种肉汤萝卜,然后再夹起“回锅肉”入口,此刻你方可领略老成都“原汤化原食”乃是何等美妙!本菜的主要辅料包括:产地出自犀浦和唐昌的郫县豆瓣,甜酱,德阳酱油或者中坝酱油,缺一不可。蒜苗必须是成都周边郊县土产的本地香蒜苗。 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右侧图片的菜品,就是一盘失败的回锅肉。其他所谓“连山回锅肉,青椒回锅肉、锅盔回锅肉”等,均系派生出来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锅肉,虽是枝枝独秀,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川菜之王 随便在四川搞个调查,选举“川菜之王”,绝对是回锅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要把这个结果告诉外省人,也绝对会把他们给弄得一楞一楞地:“什么?最好吃的川菜不是水煮鱼和香辣蟹吗?!” 也难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川菜堪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有数十个味系, 回锅肉 上千道名菜。目前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遍布神州的众多川菜馆更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连自视甚高的粤菜也未必能当其锋芒。这样的一个名门大系,怎么就把一个简单的回锅肉弄到王位上供起来呢? 回锅肉是川人喉咙里永远的一只小爪子。在游子远走他乡,旅思难消的时候给你轻轻地挠几下。于是乎泪水与口水齐滴,双眼共红油一色。这滋味才下心头,又上舌头。 回锅肉是川人的九转仙丹。哪怕一天辛劳后饿得偏偏倒倒来撒不起,只要来上一盘回锅肉加两斗碗白米干饭,肉片与油汤汤一并洗白,顿时神清气爽,元气恢复。又可以大声武气地展言子,冲壳子:你娃娃,虾虾! 回锅肉之于川人,颇似老火汤之于粤人。 它们同样意味着温暖、女人和家。0犒劳远方归来的幺儿,炒盘回锅肉;妻子心疼劳累的夫君,来盘回锅肉;全家“打牙祭”解馋,还是回锅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回锅肉依然是川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不会煲汤的四川主妇还可以当一个贤妻良母,但要是回锅肉都不会炒的话,那想当个泼妇也很难保住饭碗。小小一盘肉,竟关乎终身大事,想来也不可以等闲视之。 由此可见一斑,回锅肉的王位并非篡得。其一,川菜以麻辣著称,也不乏清凉境界。回锅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仁和,颇有王者之风。其二,大妈小妹、老爸老哥衷心拥戴。没有群众基础的皇帝只能是草头王。其三,回锅肉取材简单,然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处。帝王多起于草莽,类也。其四,回锅作为 回锅肉 一种烹饪方式,有诸多演绎菜品,王道大行也。其五,回锅肉香味浓烈,一家炒肉,全村过瘾,有与民同乐之风也。 填档案要交代0三代,议论回锅肉不得不追本溯源。比较公认的说*是来自于民间祭祀。古时天子以太牢告庙,诸侯以少牢告庙。老百姓不敢僭越,猪肉当是首选。晋人常璩《华阳国志》里记载商周时期的蜀国是“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而巴国是“土植五谷,牲具六畜”。 猪是当仁不让的“六畜”之一,那么川人食用猪肉至少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祭祀的猪肉讲究用“刀头”。也就是连皮带肉的一方肉,以肥为美,部位不拘。用滚水紧一下即可。祖先不得空现身来吃后人半生不熟的冷猪肉。这已被先人心领的供品,还有待于后人“散福”,用齿舌肠胃从物质上消灭它。 这滚过一水的肥大块,要再拿去烧煮的话显然肥腻不堪,难以克化。可这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先民。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切为薄片,以香蒜苗或青椒或莲白加上土产豆瓣酱爆炒;本来臃肿如肥0肉片顿时脱胎换骨为少女的婀娜曲线---所谓“灯盏窝”是也 回锅肉 ;本来苍白的肉色变得如青春红颜,粉面含春。火烫的肉油激发出来的蒜苗香味四处弥漫,骄傲地宣告着主人的富足与滋润。经过这番烹制,肥肉变得鲜香爽口。夹一块裹着两段蒜苗的肉片,闪嘟嘟地泛着红油,一口咬下,闭嘴大嚼,任那肉汁在唇齿间恣肆,凭那奇香在肺腑间畅游。嚼到好处,扒两口干饭,顿觉志得意满,夫复何求! 肥而不腻,酒饭皆宜的回锅肉,“尚辛香,好滋味”的后人自然是把它发扬光大,推而广之。选料更为精细,技*更为纯熟。后来又出现“旱蒸”的技*和“连山回锅肉”、“香辣回锅肉”、“菜根香回锅肉”等精品。 随着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包括回锅肉在内的四川名菜也为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不同菜系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祖国烹饪事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不应该做狭隘的保守的“正宗”派,要摈弃门户之见走出去请进来。事实上几大菜系自古至今都处在互相交融、彼此渗透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绝对“纯正”的菜系。有技巧地移植和借用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令我们遗憾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谬种流传以讹传讹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曾登过这样一篇东西:《我学会了烧回锅肉》。作者是一个自称“不会烧菜”的文人,在重庆采风呆了五天,“看了几回,心领神会”就“成功”地学会了做回锅肉。我们来 回锅肉 看一看他的做*:“先把鲜肉烧熟烧透,去汤把肉放在盆里备用,再放一汤匙精制油在热锅里,待油滚,即把肉倒下,炒了一会,就放适量的红油(红油一定要选用川湘食品店的,较正宗)和切碎的新鲜蒜叶,待红油渗入肉里,放些味精,就可盛起。这时满室洋溢香辣味道。.....用它下饭,真是味道上佳,打耳光也不肯放呢。”下一篇:仿真大熊猫 |
龙泉驿柏合草编 | 用轻巧光洁的麦秆编织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是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的一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有长达400年的历史,柏合镇的草编工艺又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该镇被命名为特色文化“草编之乡”。 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柏合镇生产的草编产品又以“柏合草帽”最为知名。根据史籍记载,早在民国初年,柏合镇(当时老百姓又习称柏合寺)生产的草帽就已经非常出名,并且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市场,每年成都的商家都要坐镇柏合镇收购草帽,并转销到全国各地。由于柏合寺草帽妇孺皆知,因而成都地区曾流行一句“到柏合寺取草帽”的民间俗谚。 下一篇:龙泉水蜜桃 |
大五星 |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著名特产,该品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 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枇杷类最高奖),目前在成都龙泉其市场售价高出其他优质品种1-2倍,故又有枇杷之王的美誉。59h 大五星枇杷树冠呈圆头形,主干明显。顶芽为花芽或叶芽,芽体大而裸露,无鳞片包被,外面被锈黄色绒毛,腋芽扁平,绿色,呈三角形,芽体很小。叶片呈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部边缘有疏、浅锯齿,基部全缘,成熟老叶正面浓绿,叶面粗糙,背面被稀疏黄的色绒毛,幼叶青绿色,两面密被灰色绒毛。花穗为顶生圆锥状混合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59h 大五星枇杷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60.4克,重大果重77.7克,果皮剥离,色橙红,果肉橙红色,可食率73.24%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2—15%,味浓甜、多汁、肉质软而细嫩。花期9—11月,果实成熟期5—6月。现龙泉驿区有栽培面积4万亩以上。59h 下一篇:龙泉驿水蜜桃 |
伤心凉粉 | “伤心凉粉”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于做个噱头卖卖而已。原来,客家人是一支发源于中原,系汉民族支系的东方游民,经过了几百年背境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图的就是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泪下的凉粉,每每这时,吃饭人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这就是“伤心凉粉”的出处。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上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 “伤心凉粉”不用酱油和醋。杨先生指着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样的东西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调味的咸酱,是用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其次是红油,经过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味道独特。红红的鲜海椒末(客家人称芥椒)最后压阵,虽然海椒辣得你跳脚,花椒麻得你冒烟,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谓吃得“伤心”、爽得开心、回头放心。 下一篇:四川凉糍粑 |
龙泉水蜜桃 | 龙泉,地处成都东郊,“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中国水蜜桃基地。全区水果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水果量26万吨。桃子是龙泉最具特点的水果之一,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产量达8万吨。多年来,龙泉水蜜桃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遐迩,因其极强的商品性而畅销全国。 龙泉地貌主要以浅丘岭为主,境内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湿润气候,特别是受龙泉山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水地域:温和,潮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霜期较短。土壤方面,龙泉山特有的紫色土保水保肥性强,透气性好,土壤中含有营养丰富的磷、钾等矿物质。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龙泉有别于川中、川东及平原桃区,更不同于外省桃产区。所产的早香玉、白凤、皮球桃、京艳、晚白桃等优质名桃,白里透红,水份饱满,汁多味甜,香气袭人,成为桃品中的上乘佳品。 下一篇:龙泉桃片 |
龙泉驿巨峰葡萄 | 龙泉驿巨峰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龙泉驿巨峰葡萄 成都蒲草葡萄专业合作社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龙井水乡土地股份合作社 下一篇:龙泉驿枇杷 |
四川凉糍粑 |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下一篇:龙泉早熟梨 |
龙泉早熟梨 | 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平原东部,龙泉山脉中段,山、坝、丘兼有,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优质早熟梨是该区特产水果品种之一,是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现有生产规模达5万亩,年产量2.6万吨,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早熟梨生产基地。龙泉驿区优质早熟梨品种好,品质优,知名度高,主栽品种有龙泉酥梨、丰水等优良品种,在1998年全国南方早熟梨评优会上,该区有6个品种被评为全国南方推广品种,在1999年全国南方早熟梨展示会上,该区选送的6个参展品种技压群芳,在1999年四川省名优果评选会上,该区参评的龙泉酥梨、丰水梨、金水2号获四川省名优果称号。 下一篇:龙泉驿柏合草编 |
龙泉桃片 | 成都龙泉龙东桃片厂建于1989年3月,自厂成立以来一直以“质量第一,诚信发展”为宗旨,先后获得“天府食品博览会”银奖、“成都首届名优农副产品展”银奖、“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展”金奖、“全国民优企业成果博览会”金奖、“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展”金奖等荣誉称号。龙泉桃片采用古永宁(今泸州叙永)一百多年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香脆可口、入口化渣、不脱桃仁、回味清香,风味独特之特点,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消费者喜爱商品”,是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拳头土特产。 下一篇:成都小吃 |
仿真大熊猫 | 采用天然上好动物毛皮,经硝制成裘,毛皮光亮,质感好,其制作工艺独特,做工精细,为纯手工精制而成,产品造型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倍受国际友人喜爱。( 成都)下一篇:砣砣鸡肉 |
砣砣鸡肉 | 由小贩挽着篼篼,吆喝着“椒麻鸡肉!”而出入茶坊酒肆。篼篼里一头一个小钵钵。其中一个装着切好的卤鸡块,一个装着配好的调料,现拈、现蘸、现吃,招徕食客。( 成都)下一篇:柏合草编技艺 |
成都小吃 | 成都小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四川小吃 |
四川小吃 | 四川小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四川回锅肉 |
阆中张飞牛肉 | 张飞牛肉是四川阆中牛肉加工厂的传统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这种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外黑内红,故称“张飞牛肉”。剖其横格,轻撕切面,如银丝松针相联,细细咀嚼,其味无穷。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