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新都区

新都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新都柚

  新都柚是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名优特产,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度,连续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荣获农业博览会“国家银奖”,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产品,并授予名牌产品证书。区内已种植新都柚84万多株,年产量8000吨以上。   新都柚产于成都市新都区,因果形靓丽、品质优良、口感上佳成为当地食用和馈赠佳品,是四川省名优果品之一。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是栽培百余年历史的地方良种柚。据《新都县志》记载:“清代后期,清白乡周家引进漳州柑子(新都柚旧称)。民国16年,利济乡向家嫁接一枝漳州柑子,后繁殖百余株...,分布在清白、利济、龙安等乡,甜而多汁,脆嫩清香。彭县、郫县先后从县内引种。1981年,龙安乡潘家果园产的漳州柑子,参加温江地区柑橘早熟品种评选,被评为柚子良种第一名。” 新都柚作为成都市名优特产,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推广良种,其产品酸甜可口、风味浓醇、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具有止咳化痰、益脾健胃之功能,是老少皆宜的佳品。1981-1990年,新都柚连续八届荣获成都市优质良种柚鉴评第一名,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连续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荣获农业博览会“国家银奖”,1997正式通过四川省品种鉴定委员会认定,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产品,并授予名牌产品证书,2005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新都柚更是被载入《中国土特产名优产品年鉴》。 从2004年至今,新都“柚子节”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以“柚”为媒,以“节”聚友,期间商客云集,游人如织,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目前,新都区已发展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柚生产示范基地,集旅游、休闲、农业科技示范于一体,全区柚种植84万多株,年产量8000吨以上,盛果期产量突破1.5万吨。2010年,新都柚亩产值9000元,人均年收入达11000元,果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和社会效益好,有效带动果农致富增收,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新都柚果实高扁园形,果皮淡黄色,皮薄有芳香味,果肉细嫩香脆化渣,果汁酸甜适度,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维C含量较高,有天然罐头之美称。 10月中下旬成熟,耐贮运、能贮3-4个月,贮藏后风味更佳,并有药用价值,具有抗炎、祛痰、保肝益胃之功能,是老幼皆宣的果中珍品。   地域范围   新都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办事处、三河街道办事处、新都镇、石板滩镇、新繁镇、新民镇、泰兴镇、斑竹园镇、清流镇、马家镇、龙桥镇、木兰镇、军屯镇等13个镇(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9'-104°17',北纬30°42'-30°57',东邻青白江区,南环成都市区和龙泉驿区,西接郫县,北靠彭州市。保护面积30000亩,年产量30000吨。下一篇:杜仲腰花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下一篇:四川海椒

新都泡菜

  特定品质     新都泡菜以“不变形、不过酸、不走籽、不喝风、不过咸”,品种丰富,色、香、味、形、器俱佳,素以脆嫩芳香、风味独特而闻名于天下。“   下一篇:姜糖

新繁棕编

  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新繁棕编的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每年四月,是艺人们采集嫩棕叶的最佳时节。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然后,艺人们用巧妙的双手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可作棕编制品的特殊装饰。制作过程中的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 新繁棕编的手工技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胡椒眼技法,即将棕丝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互交叉形成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依此类推,编织出窗花般美观规则的图案。第二种为密编法,艺人采用疏密相同、距离相等且重复的方法进行细密的编织。这种编织方法通常使用在鞋、扇等产品的编织上。第三种是人字形技法,即以人字图案来设计或控制棕编的经纬走向或构图,这种编织方法通使用在帽、席等生活用品编织上,其特点是美观大方。 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新繁棕编生产的高峰期。艺人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夏季主要生产凉帽、拖鞋,秋季主要生产工艺棕编提包。作为新繁地区妇孺皆知的民间手工艺,很多农村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据老年人回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新繁妇女如果不会棕编,那么她在寻找婆家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说明棕编技艺在当地是考验一个妇女是否心灵手巧、聪慧能干的重要标准。就整个编织和加工流程来看,棕编是相当复杂和讲究的,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需要划丝、熏蒸、断青、起头、接头、穿边、扯边、剪边、剃头、着色等十几道工序。以编织凉帽为例,一个手工熟练的艺人,一天仅能编织完成两顶凉帽,可见工艺复杂和细腻程度。     新繁的棕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后期的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都曾戴过新繁人编的棕丝帽。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将新繁的棕编产品贩卖到东南亚国家。 民国时期,在新繁西门外观音阁专门开辟了棕编市场,每年农历二月开市,八月罢市。一年约售3.6~3.7万双凉鞋帮。除县境内销售5000~6000双外,其余销往成都、彭县、简阳、广汉、金堂及云南等地。民国34年(1945年),应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邀请送棕丝制品草帽1顶、凉鞋1双、拖鞋2双、书包1个、棕布4包和模型4种交成都参加手工艺座谈会。 1953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由几个品种发展到近百个品种,远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1958年后,棕编制品直接交省外贸出口公司出口。 1958年3月,新繁镇的棕编老艺人殷玉华、罗安琼、景玉怀等人共同编织了一套做工考究、颜色鲜艳的棕编工艺品,包括枕巾、拖鞋、提包等敬献给毛泽东主席,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北京美术馆举办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送去棕丝制品60多件参展。1963年,国家主席1和陈毅元帅出访印尼,以新繁棕编的凉鞋、凉帽、枕巾、坐垫等10多件作为礼品馈赠外国友人。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之际,新都县选送棕制编制品23种124件参加北京工艺美术展览,并赴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11个亚非国家展出。1974年,国家征集美术品赴美国展出,新都县送去棕编制品300多件,经评审,选出8类共165件赴美。 现年88岁高龄的老艺人景玉怀,见证了新繁棕编的辉煌。她曾三上北京参加群英会,五下重庆展示棕编绝技。最让她难忘的是,她给毛主席编过帽子,并受到了毛泽东、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她的女儿又受托给毛主席编织了一双拖鞋,并收到了主席办公室给她汇来的70元工钱。 新繁棕编作为新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代传承,保持了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态特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2006年11月,新繁棕编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新繁的棕编技艺现今主要流行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所辖的公毅、锦水、曲水、通联、石云等村,形成了民间手工艺特色。农闲时节,心灵手巧的新繁妇女用棕丝编织物品,以补贴家用。   下一篇: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白米酥

  新都白米酥,是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传统食品,始于乾隆年间民间小贩所营,后为新都区“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成品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   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相传起源于二百年前的清朝中期。始于民间小贩所营,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渐有名气。传说有一秀才上京求名(又一说为清乾隆年间的武将岳钟琪)路过新都,慕名购尝,赞叹不已,便携带一些进京作为土仪分送达官贵人,由此名传千里。后来巾帼不断改进提高,到民国年间,成为了本地京果作坊的主产之一,而以“永和居”所产最为上乘。vAD   新都白米酥原料配方(50千克产品) :vAD   糯米粉4.75千克、熟富强粉12.75千克、白糖16.4千克、提糖9.25千克、桃仁1.75千克、一级冰渣1.8千克、桔饼1.5千克、蜜玫瑰1.8千克vAD    vAD   新都白米酥制作方法:vAD   1.制提糖:按50千克白糖、2千克饴糖、加水7.5千克的比例配料熬制,糖水煮开后下化猪油1千克,熬至120℃,取糖液滴到水中成块即起锅,放入锅里搅拌翻炒即成提糖。vAD   2.制熟面:将面粉放入蒸笼(20千克面粉需蒸20分钟)蒸熟起锅,冷却一天,用粉碎机打碎即成熟面。vAD   3.制糕粉:将糯米以50~60℃温水冲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滤干水分,次日早上以河砂(用菜油制的河砂)大火炒泡,但不能炒黄,炒后磨成粉末,即成糕分(又称雄粉),再摊在簸箕上晾2~3天,使手捏粉子成团,无响声即可。vAD   4.制心子:将桃仁、桔仁切碎,加冰糖渣、白糖、蜜玫瑰和少许玫瑰仁与熟面粉搅拌均匀即成。vAD   5.上印模:将刻有花纹图案的印模装上2/3的糕粉作底层糕皮,再将心子放入,然后再将糕粉铺1/3,擀平,压紧,扣出色装即成。vAD    vAD   新都白米酥质量标准:vAD   形态:圆形,不掉边,不缺角。vAD   色泽:表面白色,馅心浅红色。vAD   组织:松软滋润,不散垮,不露馅,无粉粒,无杂质。vAD   口味:纯甜,并有该馅品种的特殊风味。vAD   下一篇:牛肉焦饼

桂花肉丝

  新都桂花肉丝 百科内容来自于: 新都桂花肉丝属川菜系,以猪肉, 鸡蛋,味精,淀粉为材料,工艺为炒。   制作材料 主料: 猪肉(瘦)150克   桂花肉丝 辅料: 鸡蛋150克,    调料:味精5克,   淀粉(玉米)4克   制作方法 1. 将猪肉洗净切丝,用少许盐、湿淀粉拌匀;   2. 将鸡蛋打散和肉丝、精盐、味精和在一起,拌匀;   3. 将炒锅中油烧热,将肉丝下锅炒熟上碟即可。   食谱营养 猪肉(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 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蛋白质是自然界最优良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同时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鸡蛋味甘,性平;具有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之功效。   下一篇:宝光素斋

宝光素斋

  宝光素斋,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简介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也是小有名气的,雷康当然也要再次品味一下。素食菜谱中的品种有30多种,其“锅巴肉片”中的“锅巴”很酥脆;“排骨”制作和口感不错,神形...   历史文化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素斋餐厅始建于上世纪中叶,名厨世代相传,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成都地区佛教寺院中开办最早的发扬佛门传统饮食文化场所之一。生活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的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火锅烧烤,去宝光寺品尝一下这里的素食斋饭,那硬是别有一番风味。   主要品种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品种众多,名厨世代相乘,经近年的研究创新,食谱已达百种以上。什么“龙眼虾仁”、“金线吊葫芦”、“清蒸冬瓜盅”,仅听其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但凡是品尝过宝光寺素斋的人,都为这里的美味佳肴所折服。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脆皮鱼”、“卤鹅”、“酥炸板鸭”、“虫草炖鸡”等“鸡鸭鹅鱼”,不仅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饮食特色 宝光素筵宝光素筵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其“素菜荤做、素质荤形”的烹饪手法,开创了独特的佛家饮食——仿荤素筵。共有仿荤素菜一百余道,多以豆筋、豆油皮、面筋为原料以凉、炒、蒸、炸等川菜烹调手法仿制鸡、鸭、鱼、肉等菜肴,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一道道川味十足。   下一篇:新都叶儿粑

新都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简介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全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制作,更名为叶儿粑。因有其独特风味,盛名远播。新都解放后,制作技法更有改进。叶儿粑有甜、咸两种,采用糯米、大米、香艾、红糖、猪油、菜油、芽菜、白糖、酱油、桃仁、料酒等作原料。   原料配方 糯米3.5千克 大米1.5千克 红糖500克 桃仁200克 猪板油1千克 芽菜70克 菜油70克 味精10克 甜酱70克 艾叶400克 化猪油600克 白糖3.5千克 面粉100克 半肥半瘦猪肉3千克 腌肉1千克 白酱油100克 料糖25克 芭蕉叶适量   制作方法 1.糯米、大米淘净,加清水泡胀,放入艾叶(或青菜叶)磨细成浆,装入布袋压干水分成湿粉,取出后加红糖(切细),化猪油揉匀。   2.面粉炒熟,桃仁炸酥切细,板油去油皮剁细,加白糖混合揉匀成甜馅。芽菜、腌肉切细,鲜猪肉剁成碎米粒状。巴蕉叶入沸水锅内,加油少许,待煮蔫后即捞起晾干。   3.锅置中火土,放油烧至六成熟,放入鲜肉粒炒散,再加入切细的腌肉调和后,放盐、芽菜、胡椒、酱油、甜酱、白糖(50克),料酒炒匀炒香,起锅放味精制成馅。   4.将粉子揉匀,扯若干个25克重的节子,逐一包入糖馅或咸馅,用芭蕉叶裹住,入笼旺火急蒸,见起蜂窝状眼时则熟,即可进食。   产品特点 咸心鲜香,脍炙人口。   下一篇:新都泡菜

牛肉焦饼

  牛肉焦饼,煎点,特点:色泽金黄,皮酥脆香鲜,馅细嫩微麻。烹制法:煎。此品为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也叫牛肉焦包,尤以三义园牛肉焦饼名气最大。   川味牛肉焦饼的做法:dDa   1、用开水将面烫好,和入化牛油少许揉匀,做成剂子待用。dDa   2、无筋鲜牛肉斩细,加醪糟汁、盐、豆瓣、酱油、生花椒粉、姜末拌好以后,再下葱花调匀成馅。dDa   3、将面剂微按扁,包入馅心封口,用手掌压成圆饼形。dDa   4、平锅内烧菜油,将饼坯入锅煎炸至金黄色即成。dDa   操作要领:油炸时要掌握好油温。dDa   三义园牛肉焦饼的典故:dDa   牛肉焦饼中最有名的还是要数“三义园牛肉焦饼”,“三义园”是旧时成都唯一一家以卖牛肉焦饼为主的小吃店,牛肉焦饼的制作者叫曹大亨。但他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亨,而是一个数十年站在街边小店油锅旁煎炸牛肉焦饼的哑巴师傅,故成都市民也称“三义园牛肉焦饼”为哑巴焦饼。dDa   “三义园”是清末王静庭与两个朋友合伙开设的面店,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作店名。该店专门经营牛肉焦饼和牛肉面。此小吃现做现煎,香气四溢,有诗赞曰“焦饼煮时满街香,气味扑鼻诱入尝。”  新都县滇味小食的牛肉焦饼则是1997年认定的《中华名小吃》。dDa   下一篇:新都寿星柑

蒜泥白肉

  牋牋"蒜泥白肉":是川菜中人们非常喜爱的一款家常风味菜式。 该菜以成都的竹林小餐、蜀苑酒楼两处最有名气。蒜泥白肉讲究 选料、要求肥瘦相连的猪腿肉;讲究刀功,要求片张薄而均匀, 肉皮、肥肉、瘦肉三者相连;讲究调味,要求色红味浓,突出蒜 香味。品尝此菜给人以爽口、肥而不腻的美感,宜于下酒佐饭。

家常海参

  ·原料:   水发海参300克。 猪肥瘦肉50克、黄豆芽100克。青蒜苗20克、郸县豆瓣20克、猪油65克、料酒20克    、盐卫克、鲜汤300克、红酱油10克、味精0。5克、麻油10克、豆粉10克。   ·制作过程    海参片成上厚下薄的斧楞片,用好汤喂两次捞起。猪肉剁细。青蒜苗切成大粗花。黄豆芽去净根脚。豆瓣剁细     。炒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放料酒、盐肥散,盛盘。再将锅洗净入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     豆瓣炒出香味呈红色时,加入鲜汤烧沸,将豆瓣渣捞出,放入海参及肥好的猪肉、红酱油、料酒推转,将锅移     至小火上煨,待煨至亮油时,勾薄芡,下蒜苗、味精、麻油推转。另用一锅烧猪油,将黄豆芽炒熟,装入盘中     垫底,然后将海参连汁淋于豆芽上即成。   ·特点:   汁色棕红,咸鲜微辣,海参火巴糯,肉馅软酥。( 成都)下一篇:双味排骨

五香金钩豆腐干

  原新都县新繁镇爱莲春酱园产品,与另一名产杏仁甜豆瓣同时著称,由于制作精细,质地优良,色鲜味美,独具特色。曾多次获得原“四川省土特产品劝业会”的奖章、奖状,并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的金质奖章和奖状,使这两大产品驰名全国,荣享中外。

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 成都)下一篇:新繁泡菜

四川海椒

  石板滩、木兰、泰兴、三河等乡镇,地处东山台地尾区,盛产海椒,俗称东山海椒。品种有大红袍、二金条。色泽鲜红、味道辛辣,是川菜调味的上好佐料。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都选用东山海椒作为原料。

新繁泡菜

  新繁泡菜为成都市名优传统乳酸发酵食品。新都县国有新繁泡菜厂专业生产。品种有3大系列、35种。年产量5000吨, 主要原料是蔬菜、食盐和若干辅料。新繁泡菜脆嫩芳香,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有解腻、开胃、健身的功能。先后荣获 部、省、市优产品,成都名小吃,国家级“星火计划”全国菜篮子 工程,旅游商品等金奖6枚。新繁牌商标被为四川省著名商标。下一篇:新繁传统药浴

新都寿星柑

  新都寿星柑,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特产,该品果实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等形状,色泽呈桔红色至金黄色。果可生食,加工蜜饯,药用价值也较高,如生食果皮能止咳化痰。   新都寿星柑是四川新都水果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说已销往省内外数十个大中城市。hWe   新都寿星柑包括四季柑、金柑、金弹,属芸香科金柑属植物,树冠矮小,常绿,果实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等形状,色泽呈桔红色至金黄色。果可生食,加工蜜饯,药用价值也较高,如生食果皮能止咳化痰。hWe   新都寿星柑因其树冠矮小,枝叶繁茂,常绿,周年花果不断,花雪白芳香,果形、色秀丽,故有姣美高雅之感。hWe   下一篇:桂花肉丝

新都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大丰街道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三河街道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新都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石板滩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新繁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新民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泰兴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斑竹园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清流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马家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龙桥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木兰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军屯镇 新都柚 姜糖 新繁棕编 新都白米酥 牛肉焦饼 蒜泥白肉 五香金钩豆腐干 新都寿星柑 四川海椒

新都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