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自贡 >> 荣县 >> 墨林乡

墨林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荣县大佛寺

荣县大佛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荣县大佛寺景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距自贡34公里,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大佛寺座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上乘之作,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前有0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0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   大佛寺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建筑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进入大佛寺,除见到脚踏莲花的佛身之外,还可见到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达5米的达摩像,手持念珠、禅杖,脚踏苇叶,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其造型为世所罕见。大佛后半山间有一“啸台”古迹,传说是晋代著名隐士孙登长啸处。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为中心向东西拓展,现有山门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罗汉堂、藏经楼、方丈室等建筑,禅林古刹,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体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体,殊为壮观。荣县大佛寺景区内除大佛和大佛禅寺外,主要景点还有大肚弥勒(俗称笑罗汉)、达摩渡江石刻、放翁诗魂、松荫枕石、白云深处、瑶圃休闲等景观。

四川高石梯森林公园

  四川高石梯森林公园简介  高石梯森林公园总面积182.13公顷,一九九三年被省林业厅审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公园地貌奇特,巨石、奇峰、沟谷、山溪形成了典型的川南区低山地貌的自然景观。高石梯自然风景区早在清光绪33年被基督教会华西教区作为外国人在四川的四大避署胜地之一。主要景观有:  九霄顶--天鹅抱蛋 九霄顶系最高峰,也是旅游中点,群山不抱,重峦迭嶂,有大小山峰30余个,远望九霄顶像,一朵菌菇,又像一只撒翅伏臣,正在孵蛋的天鹅,俗称"天鹅抱蛋"。在顶峰半岩坡边,曾挖出"天鹅蛋"卵石,大小不等;大如箩筐,小似橄榄球。"天鹅"正面,有一座红石岩,侧视其形酷似一只"癞格宝",正"蛙视耽耽"地,面向"天鹅",欲伺机偷吃"天鹅蛋"。  双狮拜象-- 高石梯北端的"老林口",树木繁茂,地势险要,山形奇特。其中有两座山形似狮子,一座像笑罗汉一座像大象。远看,有如笑罗汉领着两头狮子,朝向大象顶礼膜拜,称"双狮拜象"。   石笋凌空--"鹅公颈"下有一人凿洞,穿越而过是一条山沟,两边悬崖峭壁,山高势险,沿沟梯田,颇有"洞外桃源"之感。沟底,一峰矗立,刺向蓝天,人称石笋山,沟名"石笋沟"。相传大象以笋为食,石笋应象而生。石笋上有一株红杜鹃,春末夏初,红艳如火,极为壮观。  杨泗岩--与石笋沟隔沟相望,半崖上凿洞穴四室,壁嵌有清代碑刻六块,乡民立杆点天灯的残痕犹在。传说从峨眉山飞来一尊木质神像,名杨泗,能征善战。乡民为保地方安宁,凿洞建庙,安放杨泗将军神像,故名"杨泗岩"。一条羊肠石级,全靠脚蹬手爬才能进入岩洞。

自贡金花桫椤谷

  自贡金花桫椤谷简介 金花桫椤谷位于荣县城西南48公里处的"金花桫椤谷旅游景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省级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保存完好的万亩森林、千亩红岩湖、千亩优质梨基地及桫椤、钟乳石、瀑布等景观。  桫椤距今有三亿年历史,属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之一。桫椤是远古草食性恐龙的主要食物,也是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气候难得的"活化石"。金花"桫椤谷"现存有16000多株桫椤树,成片的桫椤生长在幽谷之中,成带状分布,植株一般高2至3米,最高的达6至7米。桫椤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有的独自成株,有的两三株并在一起生长,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壮美的景观。  恐龙缘何灭绝至今是个谜。尽管科学家们跋山涉水搞研究,也很难揭开这一谜底,尽管美国好菜坞投巨资推出科幻大片,如《侏罗纪公园》等,所演绎的只有一时的轰动效应。上亿年来,桫椤如何躲过寒冷的冰川期,生机勃勃地长在金花这片神秘的山谷,同样是个谜。  据"桫椤谷"公园开发公司负责人说,他们拟在5年内,投资2亿元,将"桫椤谷"生态旅游区初步建成国家级综合性生态旅游圈。同时,逐步完善现代旅游吃、住、游、购、娱五大要素配套功能,实现滚动发展。对峡谷内的景点建设,他们根据桫椤生长的背景,营造远古风格,准备购置100余条仿生恐龙,安置在谷内不同景点,配上声、光、电效果,烘托逼真场景。   

双溪湖

双溪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双溪湖位于历史悠久的川南名城——荣县城北一公里处,距自贡40公 里,乐山100公里,与闻名全国的荣县大佛隔城相望,有水泥公路直 达,交通十分方便。双溪湖是以亚热带低山湖泊为主体,以山林、溪流 、沟壑、名胜古迹为基调背景的城郊型旅游风景区。  双溪湖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旅游、发电及种养殖业等多功能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人工湖。湖区集雨面积80.25平方公里,工程征地面积5195.75亩(其中:工程占地788.78亩,淹没土地3504.03亩,管护及其他占地902.94亩),总库容5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380万立方米;控制灌面21.6万亩,年城镇供水量500—2000万立方米。水库的建成可将荣县城的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的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双溪湖区历来是荣州文化胜地,这里是北宋名士王庠故地,石龟山下的双溪书阁乃王庠所建“横溪阁”旧址。历代文人墨客如黄庭坚、陆游等都曾来此游历、访古,写下了“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等赞美诗词。清末翰林、诗人、书画家赵熙生长于此。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曾在此接见地下党和爱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双溪书阁也以依山环水的优美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荣州八景之一。  双溪湖建成以后,坝上“双溪水库”四个遒劲、雄浑的大字,为原-长张爱萍将军题写,并凭借碧水青山,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旅游项目,使双溪湖成为荣县规模宏大,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荣县镇南塔

荣县镇南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镇南塔  镇南塔,俗称白塔,巍然屹立欲城南500米的龙头山巅。   镇南塔建于宋代,保存基本完好。塔为砖石仿宋结构。外观近似密檐塔,实际为楼阁式塔。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基,高2米,每边长7.8米。塔身四方形,外表塑有罗汉、寺庙、匾哦之类。外看诗十一层,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塔内五层,有实心柱。66级踏道绕实心柱盘旋至顶,底层有拱门,装饰着仿木的斗拱12朵。塔顶呈覆盆。塔体通高21.6米。   荣城唐宋时是荣州州署所在地。“城抱五川,廓濒二水”,塔名镇南,确“为山川之镇”。有装点江山的作用。“白塔冲霄玉削峰。”若登临塔顶可俯瞰全城,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在文人墨客的眼里,镇南塔形似一支挥洒长空,飞舞夺魁的“文笔”。因此白塔又成为科甲功名兴隆的兆头。清代荣县教谕刘德煜诗云:   龙头山势最玲珑,文笔巍然耸太空。   直插云霄疑画日,时挥烟雨逗飞虹。   堂开三教基尤在,寨锁重门气亦雄。   试问科名谁独占,崖边消息已潜通。

金花桫椤谷天然钟乳石

  在荣县金花乡桫椤谷风景区,那神奇的天然钟乳石让人倍感神秘,在惊叹之余,总想揭开她神秘而美丽的面纱。最近,省、市有关旅游、地质专家先后对桫椤谷四方井砖红色砂岩岩壁上的钟乳石,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桫椤谷钟乳石形成于白垩系砖红色砂岩上,应为全国罕见的天然地质景观。不但极富观赏价值,更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分布于砖红色砂岩上的这一钟乳石群,是桫椤谷首期工程开发出来的景点,钟乳石群长约100米、宽近4米、离地面高度约5米。是由地下水不断缓慢浸润,并将红色砂岩中的钙质成分逐渐吸收后,通过陡峭沟谷和凹形岩壁细小裂隙出露,经过大约一万年时间,最终形成了这一有别于石灰岩钟乳石的天然景观。  专家们希望桫椤谷开发者能在有效保护好这一难得的天然地质资源的基础上,将其作为该景区的旅游精品进行深度开发,以供世人鉴赏。      金花乡  荣县辖乡。1950年为金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0.8万。县级公路穿境。辖大天井、学堂坝、石骨坝、五皇殿、中间房、姜柏嘴、大坪山、土门子、马湖坝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油菜子,兼产花生、柑橘、茶叶、油茶,境内有金花桫椤自然保护区。.…… 详细++

荣县军政府旧址

荣县军政府旧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县城内,现在的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边。  荣县军政府旧址,是辛亥革命中首义的荣县独立后,吴玉章等革命者处理军政事务的地方。属于清代三合院式古建筑,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总面积700平方米。  1911年9月,吴玉章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发动起义,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开辛亥革命起义之先河。  军政府就设在县署衙内。   

自贡荣县二佛寺

自贡荣县二佛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贡荣县二佛寺简介  荣县二佛寺沿崖林立,造像上千尊,唐宋时名“浮图崖”,亦称千佛崖。因其众多佛像装金饰彩,阳光照射,金碧辉煌,故又称“金碧崖”。  佛像为唐代开凿的弥勒坐佛,佛高5.8米,宽2.6米。左右龛壁上,刻有28小龛120尊造佛。   四川自贡

自贡吴玉章故居

自贡吴玉章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贡吴玉章故居简介 吴玉章故居位于荣县东南,距县城约15公里的金台乡蔡家堰村,今尚存土木结构房屋三间,其中两间有楼,占地面积96平方米。1958年,吴主章回县,将旧宅捐赠办师范。1983年师范搬迁后,办起蔡家堰中学(今名玉章中学)。 1988年吴诞辰110周年,国家拔款,在紧连旧居之西重建吴玉章故居,整修至双石乡的道路,及蔡家堰大桥。修葺后的吴玉章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大门门楣悬挂国家主席-的题匾“吴玉章故居”。门内两边柱上刻有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院坝正中安放吴玉章半身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主席-的题词:“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基座背面阴刻吴玉章的生平简介碑文,文字为繁体正楷。堂屋门楣悬挂-元帅题写的匾额“革命前躯”。    四川自贡  吴玉章 (1878~1966)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详细++  吴玉章 (1878~1966)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详细++

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贡荣县大佛简介位于荣县城郊1公里处的东山大佛寺内,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是一尊如来佛像,号称四川第二大佛,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大佛前有0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0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  大佛寺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寺内其它建筑有方丈室,藏经楼,禅房,达摩殿、洞天、法门和茶室等,建筑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进入大佛寺,除见到脚踏莲花的佛身之外,还可见到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达5米的达摩像,手持念珠、禅杖,脚踏苇叶,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其造型为世所罕见。大佛后半山间有一“啸台”古迹,传说是晋代著名隐士孙登长啸处。    四川自贡

双溪风景区

  双溪,即梧枫水与寿水河这双溪汇合之处,是一个风水绝佳之地,位于荣县城西约2公里的旭水河源头。早年,这里有“书阁”,就是古荣州的图书馆;有“双溪王氏石穴”,就是北宋黄山谷题字的“地仙洞”,还有南宋诗人-容州通判陆游最喜爱的梅树。正是双溪的风景、名胜、藏书、梅树,才吸引了陆游常到此“晚登”、“小宴”、“寻梅”,游玩,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然而,这时的双溪,已逐渐出现荒凉、孤寂的景象,故陆游曾有“空桑客土生球草,野渡虚舟集晚鸦”之诗句。尽管他一生忧国忧民,推崇农业,但他何曾想到若干年后,要在双溪兴修水利呢?  1988年,自贡市政协领导决定到双溪观察,以便提议、论证兴修水库。他们不顾年老,不辞辛劳,亲赴双溪,察看地形,详细询问:何处筑坝?堤高几何?几条?电站多大?供应城市用水如何?又认真听取了市、县水利局负责人和专家们对修建水库的方案、意见、筹备情况。后经论证研究,形成了视察报告,作为向市委、市政府的建议案:兴修双溪水库,符合中央、国务院强化农业基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指示精神。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农业后劲,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建议案迅速被采纳、实施。1989年10月动工,历时四年,与1993年建成双溪水库。坝高51米,坝长400米,库面积达2.5平方公里,能蓄水6000多万立方米,可灌溉20多个乡的21.6万亩耕地。1994年,又在荣县富东乡动工修建曹尾冲隧洞,这是城市用水与农田灌溉相结合的共用工程。建造方式为渠、管结合式;渠长34公里(其中暗渠25公里),管长5公里,有隧洞28个、渡槽13个、节制闸、分水闸、泻洪闸26个,还有小建筑100处,工程艰巨浩繁,于1996年全面完工通水,除有利于荣县作为国家商品粮、瘦肉猪、柑橘基地的建设外,又能消除双溪下游的洪水灾害,同时还可月供自贡市民用水8万立方米,满足大部分用水(月需18万立方米)。通水之时,全市人民笑口大开,抒怀畅饮一杯“双溪湖中水,龙都香茗茶”。  “枯木逢春吐新绿,双溪春晓出平湖”。双溪水库,不仅是自贡人民“生存之湖”,而且还是旅游的好去处。远远望去,库坝似一条巨龙横卧两山之间,雄伟壮观。由张爱萍将军手书,自贡画院制作的高11米,宽8.5米的“双溪水库”四个鲜红、遒劲有力的大字,镶嵌在大坝正面碧绿的人工草坪上,分外耀眼。走上坝顶,鸟瞰广阔的水面,微波潋滟,绿岛点缀其上,山水相依,一片清幽。岛后有一群野鸭,每当傍晚斜阳,有的娱游水面,有的展翅蓝天,真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趣。   

尖山农团风景区

  尖山农团风景区,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景区海拔400~500米,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年平均气温17℃。景区红色山峦起伏秀丽,湖溪曲折幽深,森林茂密苍翠,有山有水,可观可玩。景区被列为市级自然生态示范区,AA级景区和自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形成了以松涛山庄、海尔农庄、亭园山庄为骨干的休闲度假场所。开展了如烤全羊、篝火晚会、龙舟赛第一系列乡土气息浓厚的活动。景区交通方便,距市中心仅15公里,是自贡生态旅游的首选。

双古镇

  双古坟,现叫双古镇,位于荣县西北28公里处。原为荣县上成都挑夫歇脚的幺店子,清乾隆年间逐步发展成集市。双古镇依山傍水,街成丁字形,因修街时从街心挖出两块宋墓石碑,故名双古坟。  双古镇境内,山多、水多、洞多、寨堡多、古老的传说多,是游山玩水的理想胜地。  镇东,万锋狂舞,叠嶂重峦,狮子山和老林口山巍峨壮丽,青翠欲滴,逶迤腾浪,状似屏风。狮子山前高后低,酷似两头俯卧的狮子。面向高石梯的象鼻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山丘,丘顶浑圆,活脱脱似和尚脑壳。狮子山山脚两侧,怪石天成,活像狮子半曲的前腿。当地百姓说:这是笑和尚领着两头狮子,向大象顶礼膜拜,故名“双狮拜象”,是踏破铁鞋难觅的天生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镇南,是牛峰山和亮洞山。横空出世的牛峰山,高约800余米,山形卷曲,状似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牛。登山细看,牛头、牛尾、牛角、牛乳、牛眼、牛鼻、牛舌……样样俱全,栩栩如生。奇怪的是:牛乳上各有一泉,大旱不枯;水涝不溢,人称牛奶水。牛尾巴下,也有一股泉水,常年不断,叮咚有声,人称牛尿水。牛峰山南,一山耸峙,状似笔贺。主峰瘦脊处,有一个直径5米许的穿山大圆洞,远远望去,活生生似中秋皓月。因此,人称亮洞山。牛峰山的牛头,恰与亮洞山的山洞遥遥相对,所以,人们美其名曰“犀牛望月”。是名闻遐迩的又一天然奇景。  镇西,是形如巨蟒横亘约5公里的黄茅山。镇北,有仙人山,华阳山,大刀寨等。仙人山上,不仅有许多美丽神奇的神仙传说,而且还有看不厌的仙人遗迹。登山欣赏,你可看到:别有洞天幽趣的仙人洞、横空跨涧的仙人桥、烟迹斑斑的仙人床、栩栩如生的仙人脚印……传说,香火鼎盛时期,从沈家坝到山顶,庙宇多到48座。每逢佛事节日,来此游山  佛的多达数万人。山上,除近代诗人,书法家赵熙诗词、楹联外,还有0四川省委原宣传部副部长李亚群,解放前避难来到此游览后写的七言绝句:“心事难凭雁字传,振衣千仞瞰人间。荒凉故国垂双泪,倦然书生又一年。岩石杳无仙子迹,河山犹剩夕阳天。流离未敢轻生死,道路漫漫且向前。”  万峰狂舞的双古镇,古寨堡之多,也许要数川南之冠。境内,除闻名遐迩的牛峰寨、石缸寨外,还有三箩寨、大刀寨、平安寨、亮洞山寨和一寨九门的五寨坪。这些古老的军事建筑,几经沧桑,虽然失去了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雄。然而,残垣废壁依旧巍然屹立,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历代兴亡、兵荒马乱的血泪故事。除寨堡外,还有别具洞天幽趣的干龙洞,水龙洞、野鸡洞、仙人洞、石笋洞、打儿洞等。这些天生地成的洞天仙府,常让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双古镇不仅是游山的最佳去处,而且是玩水的理想胜地。境内,越溪河及其支流,东西纵横,南北交错,状如蛛网。特别是幸福堰,汇聚12条支流的水源于一湖,集雨面积367平方公里,湖面256万平方米,库容400万立方米。地跨威远、仁寿、荣县三县,能灌11500余亩,年发电300万度。库内,可以赛艇泛舟,可以游泳垂钓和开展多种水上体育活动。两岸奇峰如簇,大大小小16座山头。举目远眺,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意诗情。      双古镇  荣县辖镇。1950年为双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2.2万。通公路。辖朱家河、谢家、喻家沟、双古、晏家桥、范家、高跳登、五桐、白云桥 、宋家塘、白果、庙埂、石河、大山、大车15个村委会和东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双古镇寨堡群踞

  双古镇境内,风光旖旎,寨堡群踞,是一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处女地,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在双古镇镇南5公里许,有一座横空出世,壮丽巍峨的牛峰寨,寨高八百米许。远远望去,活脱脱一只头东尾西的卧牛;走近细看:牛头、牛尾、牛乳、牛眼、牛鼻、牛角、牛舌……样样俱全,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牛峰寨南,一山对峙,山巅瘦脊处,有一个直径5米许的穿山大圆洞,状如十五圆月,人称:“亮洞山”。牛峰寨的牛头,恰与亮洞山的山洞遥遥相对。因此,人们美其名:“犀牛望月”,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天然奇观。牛峰寨上,还有脍炙人口的“牛峰八景”,让人流连忘返。  双古镇北有一座大刀寨,山巅卷曲,酷似刀锋朝天的一柄板斧,故名“大刀寨”。据有关史料记载:大刀寨原名:“虎头寨”。宋朝末年,蒙古族兴兵灭宋,猛攻四川,各地人民纷纷弃家筑寨,耕战自保,以避兵祸。大刀寨就是这个时候修筑的。寨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像人,有的像马,有的似虎,有的似蛙,有的像鸟,有的似虹……登寨游赏,让人目不暇接。这座山寨,不仅风景如画,而且寓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你到此一游,山上父老,还会绘声绘色的给你讲述,让你不饮醇醪而自醉。  双古镇东有一座石缸寨,据说,这里原是一座人迹罕到的荒山老林。当地百姓有:“牛峰寨出谷子,石缸寨出豹子”的口头禅。石缸寨对面的大腰山上,有一条天生地成的石板凳,人称:“板凳山”。是解放后荣县第一任县长朱澈明的老家。解放前,地下党利用这里荒山偏僻、人迹罕到的有利条件,进行地下活动。据说,1949年7月,川南工委工作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所以,当地群众又把石缸寨称之为:“红色革命的圣地”。      双古镇  荣县辖镇。1950年为双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2.2万。通公路。辖朱家河、谢家、喻家沟、双古、晏家桥、范家、高跳登、五桐、白云桥 、宋家塘、白果、庙埂、石河、大山、大车15个村委会和东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自贡双溪

  自贡双溪简介 双溪,即梧枫水与寿水河这双溪汇合之处,是一个风水绝佳之地,位于荣县城西约2公里的旭水河源头。早年,这里有“书阁”,就是古荣州的图书馆;有“双溪王氏石穴”,就是北宋黄山谷题字的“地仙洞”,还有南宋诗人-容州通判陆游最喜爱的梅树。正是双溪的风景、名胜、藏书、梅树,才吸引了陆游常到此“晚登”、“小宴”、“寻梅”,游玩,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然而,这时的双溪,已逐渐出现荒凉、孤寂的景象,故陆游曾有“空桑客土生球草,野渡虚舟集晚鸦”之诗句。尽管他一生忧国忧民,推崇农业,但他何曾想到若干年后,要在双溪兴修水利呢?

荣县油茶

  荣县油茶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特产。油茶在荣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荣县油茶品种主要有大红袍和青果小茶两种,相对集中成片的有6.5万亩。荣县油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据荣县志记载,油茶在荣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山区群众曾有栽松、植柏、点油桐,种油茶的造林经验。茶油是山区民间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   荣县现有油茶有2大类(青果、红果)11个优良品种,产量高、出油率高,有个别品种单株年产量可达110斤,8年以后进入盛果期,如果加以科学管理、养护培植好可以稳产80年。干茶籽出油率达30-43 %,湿茶籽出油一般8-15 %,抗逆性强。   70年代末80年代初,荣县曾大力推行低产林改造和高标准新造茶林,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是自贡市面积最大、产油最多的县。目前,荣县现存油茶分布较广,全县27个镇乡中24个镇乡林区均有种植。其中,相对集中成片的有6.5万亩,主要在保华镇、双古镇、东兴镇、铁厂镇、度佳镇。   油茶籽提炼而成的木本食用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酸和山茶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因此油茶籽油也有“东方橄榄油”之称。   2013年,荣县油茶协会申报的“荣县油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084375。   荣县油茶   荣县油茶协会   13084375   食用油

新桥枇杷

  枇杷在我国四川、湖北有野生,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枇把品种极多,可分为红沙批把、白沙批把二类,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著名品种有圆种、鸡蛋红等。 种子可酿酒及提炼酒精;木材质坚韧,供制木梳、木捧等用材;叶和果实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又蒸制其叶取露,取名“枇把叶露”,有清热、解暑热、和胃等作用;又为极好的蜜源植物,在蜂蜜中, “枇把蜜”质优。叶含皂廿、苦杏仁廿、乌索酸、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Bl、维生素C等。   枇杷果实成熟于春末夏初,正是水果淡季,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佳良。   荣县新桥枇杷果大,色泽美观、口味纯正,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喜爱。新桥镇是荣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全镇有枇杷面积达8000亩,总产量约50万公斤。果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科学管理,使枇杷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新桥枇杷    四川省荣县新桥镇、旭阳镇、正紫镇、东兴镇、留佳镇、双石镇、乐德镇、长山镇、高山镇、双古镇、度佳镇、来牟镇、保华镇、过水镇、鼎新镇、东佳镇、河口镇、望佳镇、观山镇、古文镇、铁厂镇、古佳乡、复兴乡、墨林乡、雷音乡、于佳乡、金花乡共2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荣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桥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图的报告》,荣县府〔2013〕40号    自贡市荣县越新果业合作社企业标准:Q/79180371-4.1-2013《新桥枇杷》

荣县龙都香茗

  荣县龙都香茗,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著名特产,改品具有外形秀丽显毫,花香鲜灵浓郁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的特点,由于其曾经供不应求,却依然坚持以质量为本,因此多年来在国内外累累获奖。   荣县龙都香茗是产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一款茉莉花茶品种。荣县古称荣州,毗邻恐龙故乡自贡市,因此这一地区亦称“龙都”。荣县自古产茶,《荣县志》称:“茶自古有之,晋以前茶不通行,惟蜀惟盛。则唐天下风尚矣”。至今在县境西部金花乡的帽子山,还发现有野生大茶树的分布。8W3   1987年自贡市佛山茶厂与西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研制开发出龙都香茗特种茉莉花茶龙都绿茶、龙都花茶三大系列近五十个级别包装规格产品。产品配以礼品装、复合袋、听装等各式精美典雅的包装,适应不同层次消费需求。8W3   荣县龙都香茗系列茶系精选高山茶树春芽和优质茉莉鲜花,采用高档烘青绿茶和优质伏花为原料窨制而成,生产工艺考究,外形秀丽显毫,香气鲜浓隽永,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浓醇,荣获国际金奖2枚,全国金奖12枚,并获得四川名牌、农业部名牌、国家级新产品、四川免检产品、2006年获“四川省十大名茶”称号,特种绿茶中的顶级产品“龙都御芽”,获2004年度“蒙顶山杯”国际名茶金奖。8W3   荣县龙都香茗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秀丽显毫,花香鲜灵浓郁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龙都香茗曾经供不应求,却依然坚持以质量为本,因此多年来在国内外累累获奖。8W3   

七厢土花生

  七厢土花生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复兴乡的特产。荣县复兴乡盛产花生,以“脆、香、化渣”闻名省内外,复兴花生品质好,“七厢土”产最为妙。“七厢土”花生是复兴花生的标志和代表。   复兴乡花生以香脆可口、营养化渣而有名,特别有7块土质很特别的厢土出产的花生更是享有“贡品”花生的美誉,“七厢土”花生由此得名。从去年开始,乡党委、乡政府努力打造“七厢土”品牌,指导成立了荣县“七厢土”花生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七厢土”商标;今年又积极推广覆膜技术,扩大花生播种面积,全乡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产量达50余吨,产值达500万元。荣县“七厢土”花生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公司加工、包装后,“七厢土”花生附加值大大提升,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史载:本地士绅官宦以礼馈赠复兴花生而邀宠上司,县令州官以复兴花生进贡朝廷而获升官晋级。于是复兴花生有“朝廷贡品”之美称。从明、清至今,“复兴花生”享誉数千年,驰名海内外,古荣州、嘉州、叙府一带,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代更替变迁,复兴花生久负盛名经久不衰。   

留佳椪柑

  留佳椪柑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留佳镇的特产。荣县留佳椪柑产于有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称号的留佳镇,具有个大皮薄,味甜爽口,果质鲜嫩且脆,色泽光亮,营养丰富的特点。   荣县留佳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南部,以出产优质椪柑而闻名。六十年代引种新生椪柑,并创建三万亩基地,且每年扩増。1996年经全国专家组论证,荣县被列为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2000年留佳镇被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命名并授牌为优质椪柑基地,现年产一亿斤以上。   留佳镇2007年全镇3.3万亩橘园今年再获丰收,总产量达4750万公斤。由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加强了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2008年椪柑除总产量比去年增收1000万公斤外,优级果比例也占到了70%以上,果肉香甜可口。        为促进留佳椪柑的持续发展,留佳镇加大了老果园改造,现已推广了640亩新品种果园,并引进“不知火、春见、太田椪柑”等品种,计划每年以2000亩改造速度持续发展,最终使留佳椪柑形成早孰、中熟、晚熟轮番上市,丰富市场,促果农增收。

双溪湖油茶籽油

  双溪湖油茶籽油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特产。“双溪湖”牌油茶籽油具有纯净天然,色泽金黄,气味清香,味道纯正,营养丰富等特点,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各类植物油之冠。   自贡市弘鑫牧业有限公司地处川南自贡荣县,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和全国油茶产业百强县。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是一家集油茶种植、油茶籽油精加工及肉牛养殖、牛肉制品深精加工于一体,融农牧业开发、科技示范、经营贸易为一炉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双溪湖”油茶籽油,是以荣县山区非转基因优质野生山茶籽为原料,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经低温压榨科学制取精炼而成,不含任何人工合成份,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具有纯净天然,色泽金黄,气味清香,味道纯正,营养丰富等特点,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各类植物油之冠。油茶籽油其品质天生稀有珍贵,营养价值高,历史上曾是“御膳用油”。   

留佳碰柑

  荣县留佳碰柑,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著名特产,该品产于有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称号的留佳镇,具有个大皮薄,味甜爽口,果质鲜嫩且脆,色泽光亮,营养丰富的特点。   荣县留佳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南部,以出产优质椪柑而闻名。六十年代引种新生椪柑,并创建三万亩基地,且每年扩増。1996年经全国专家组论证,荣县被列为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2000年留佳镇被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命名并授牌为优质椪柑基地,现年产一亿斤以上。9md   留佳镇2007年全镇3.3万亩橘园今年再获丰收,总产量达4750万公斤。由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加强了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2008年椪柑除总产量比去年增收1000万公斤外,优级果比例也占到了70%以上,果肉香甜可口。9md   为促进留佳椪柑的持续发展,留佳镇加大了老果园改造,现已推广了640亩新品种果园,并引进“不知火、春见、太田椪柑”等品种,计划每年以2000亩改造速度持续发展,最终使留佳椪柑形成早孰、中熟、晚熟轮番上市,丰富市场,促果农增收。9md   

银芽米饺

  银芽米饺,蒸点,特点:色白形美,馅心鲜嫩爽口。烹制法:蒸。因为馅儿中用了黄豆芽,故称豆芽米饺。   肥瘦猪肉剁碎,豆瓣剁细。锅内烧猪油少许,将肉下锅先煽散,再下豆瓣煽成红色,烹入料酒、盐、酱油炒匀起锅。绿豆芽择去头尾,入锅微炒后切成短节,拌入肉馅内。K3A   大米吊浆粉子蒸擂后,做成每个重5克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捏上花纹成豆荚形入笼,蒸熟即成。K3A   操作要领:豆芽不宜久炒,以免失去水分;制作时封口要牢。K3A   

荷叶玉米馍

  荷叶玉米馍,蒸点,特点:色翠绿,味咸鲜,质糍糯爽口。烹制法:蒸(或烤)。此点若用烤箱烤制,其味更佳。精制后可用以入席。   嫩玉米磨成浓浆(泥状),放盐调匀;嫩南瓜切成二粗丝,入油锅中炒断生,放香油、味精、盐拨匀成馅料。VCb   荷叶切成长方片,取玉米泥包入馅料,用荷叶包好,上笼蒸熟即成。VCb   操作要领:玉米浆应成泥状;荷叶要包成形,扎好交口处。VCb   

火烧鸡肉饼

  火烧鸡肉饼,煎点,特点:色金黄,皮酥香,馅鲜美。烹制法:煎。   川味火烧鸡肉饼的做法:EUP   1、鸡肉砍成块,加姜、葱、料酒、冰糖、酱油烧耙。EUP   2、捞出鸡块去骨,切成丁,和口蘑丁一道拌成馅。EUP   3、特级面粉用开水烫成团,加油揉匀,做成剂子按扁,包入馅心,封口按扁成圆饼形。EUP   4、平锅内烧菜油,将饼坯下锅煎熟即成。EUP   操作要领:鸡肉要烧耙;骨要去尽;面不能烫老。EUP   

墨林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墨林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