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攀枝花 >> 西区

西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基地

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基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基地简介漂流所经之处是攀西大裂谷,地质活动频繁,地貌变化万千。景色最为壮观,民风最为淳朴的地段。在这段漂流线上一级滩25个,二级滩13个,三级滩7个,最长滩1000米,绝对刺激但有惊无险。当你来到攀枝花参加漂流活动时,你会真实地体会到“漂母亲河,游攀西大裂谷,观原始民族风情,品金沙江文化”的无限韵味。泸沽湖;世上唯一的母系氏族活化石,感受摩梭女儿的热情好客。丽江:古老神奇的东巴文化,神秘的人间仙境――玉龙雪山十三峰,峰峰终年披云带雪,犹如一条凌空飞舞的玉龙。中甸:走进失落的地平线,神秘的香格里拉,高原雪域风情。大理:观赏“风、花、雪、月”,领略白族风情,品尝白族姑娘“三道茶”。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评镇金沙滩路  类型:漂流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攀枝花苏铁林

  攀枝花苏铁林简介 在攀枝花市西区所属的的巴关河右岸,分布着一片十分珍贵的天然苏铁林。 苏铁亦称铁树,最早出现在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它历经沧桑,几度盛衰。现存的苏铁类植物,仅一科10属约110种,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农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这一片占地300余公顷,共10多万株的苏铁林。它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苏铁林。经鉴定,确认这是罕见的苏铁新种,定名为“攀枝花苏铁”。国际苏铁专家特纳来此考察后惊叹:“这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 苏铁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攀枝花苏铁奇,还奇在它岁岁含苞,年年开花。俗话说;“铁树开花马生角”,“千年铁树开了花”,可见苏铁开花之不易。而攀枝花苏铁生长良好的雄株可年年开花,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这不能说不是世间一奇。每年3―6月,只见苏铁林成干上万个黄色的花蕾争奇斗艳,单株如佛手捧珠,成林似彩毯铺地。万绿丛中黄花点点,形成一种奇异景观。1990年以来,攀枝花市以苏铁命名,举办一年一度的苏铁观赏暨物资交易会,攀枝花苏铁的名字已不胫而走,名扬中外.攀枝花苏铁与自贡恐龙、平武大熊猫被人们誉为“巴蜀三绝”。    四川攀枝花

攀枝花苏铁保护区

  攀枝花苏铁保护区简介 在攀枝花市西区所属的的巴关河西岸的丰家梁子一带,海拔2000米左右,分布着一片十分珍贵的天然苏铁林。    苏铁亦称铁树,最早出现在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它历经沧桑,几度盛衰。现存的苏铁类植物,仅一科10属约110种,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农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这一片占地300余公顷,共10多万株的苏铁林。它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面积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苏铁林。经鉴定,确认这是罕见的苏铁新种,定名为“攀枝花苏铁”。国际苏铁专家特纳来此考察后惊叹:“这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 苏铁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四川攀枝花

吴氏宅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地区,过去是茶马古道(支线)上的重要节点,商贾云集,也在本地建筑文化传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吴氏宅就是体现这种影响的典型案例。吴氏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作为民居建筑,吴氏宅采用了传统的合院体系,四周房屋环绕中心的天井,布局紧凑合理。四周房屋采用斜山式小青瓦屋面,向内院倾斜,取“岳朝天”“四水归堂”之意。天井中有水缸、花台等物极为清幽古朴。全宅沿轴线对称布置,大门开在南侧正中,厅前东西两侧建有柜台,体现了茶马古道上常见的民宅商铺合二为一的布局特征。吴氏宅规模虽小,但形制完整,特色鲜明,尤其作为茶马古道文化传统的见证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攀枝花市郊区,面积1400公顷,1983年经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攀枝花苏铁林。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西南——川、滇两省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位于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境内,属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58.3hm2。1983年经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巴关河地区  

攀枝花兰家火山

  攀枝花兰家火山简介在攀枝花兰家火山、尖山,有一座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的天然钒钛磁铁矿采矿场。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每日成于上万吨矿石从这里运走,因此名闻遐迩。成了人们争相一睹的胜景。要俯瞰宏伟的采矿壮景及攀枝花矿山全貌,最佳视点便是登上海拔1620米的兰家火山山顶.在一个叫“垭口”的地方驻足而观。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新华街一村48号  

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

  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位于市西区格里坪金沙江畔,由攀枝花发电公司苏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已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休闲别墅、会议中心、茶楼、游泳池、沿江便道等,配套了餐饮、娱乐、健身服务,开设了“万里长江第一漂”金沙江漂流项目,既有专业漂流的难度和惊险刺激,又有休闲漂流的闲适惬意,有惊无险。

平江天主教堂

平江天主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平江天主教堂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境内,始建于1885年,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为攀枝花市历史悠久的建筑之一。也是攀枝花市内规模最大、管护较好的天主教堂。教堂距格里坪5公里,距市中心27公里,教堂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不失为清静圣洁之地。  据考证,清  朝雍正八年(173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从叙府教区派出传教士到盐津的龙溪一带活动,天主教遂辗转至马上(今西区格里坪镇)。其教务活动在道光年间(1840—1864)属云南代教区;同治四年(1865年)归属昆明教区。清光绪六处(1880年),法籍神甫铎安国来到马上街(今教堂所在地))一带,见此处地肥水足,便想在此建教堂。遂向当时云南-提出购买一块地皮修建教堂,问:“需购  买多大一块地皮”?答:“只需牛皮那么大块就行了”。于是云南-便同意出卖牛皮那么大一块地盘。神甫便把一张牛皮全割成打鞋底用的麻索那么细的皮条,用来围成一圈,于是便圈出了现  在教堂那么大的一块地盘。教堂的修建  历经四年多的时间,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成。为土木西式建筑,有经堂、钟楼、学堂、宿舍  、厨房、畜圈等共87间,占地面积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1657平方米。  现在的教堂最早叫马上天主教堂,1965年以前属云南省华坪县管辖,1965年划归四川省渡口管辖。因当时此地的人民公社叫平江公社,公社就设在教堂内,于是将马上天主教堂改称为平江天主教堂。其教务活动归属西昌教区。  教堂历任神父可查考者有9人,依次为麦灵芬、段神甫、云神甫、张神甫、申神甫、麦灵劳、鲁神甫、孟宗儒、龙胜辉。其中法籍神父4人,最后一任法籍神父龙胜辉,于1952年离开教堂经华坪、昆明回国。据统计,教堂解放前有教徒600余名,遍及华坪永仁等地,教徒中谢  姓、刘姓居多。目前经常参加教务活动的教徒尚有100余名。每周都要做礼拜。  1937年,法籍神父孟宗儒在格里坪购买土地480平方米,由教徒捐款、捐工修建了土木结构房屋3间,既作聚会用,又开办学校。解放后,房屋为生产队占用作为保管室,1984年已归还给宗教团体。解放后,教堂的主要房屋先后被乡政府、公社、粮站、供销社,医院、学校、信用社占用过,教堂遭到一定程  度的破坏,特别是0期间,教堂遭到极大的毁坏,经堂的天花板被拆掉,钟楼顶端的十字架被敲掉,房屋内的字画被铲除,真叫人痛心。1980年,四川省委-部决定将平江天主教堂列为全省  第二批开放的宗教场所。经多方筹备,1983年5月22日(  天主教圣神降临瞻节)正式开放教堂。后根据0中央(1982)19号文件中关于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的规定,教堂被占用的房屋陆续得以归还。  从1982年起,四川省人民政府、渡口市、仁和区政府陆续投入经费对平江天主教堂进行了维修。至1985年维修经费已达2.8万元。1994年全市区划调整后,将原仁和区平江乡划归西区管辖,平江天主教堂随之归西区管辖。教堂最近一项维修是1997年,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西区人民政府补贴2.5万元,西昌教区出2.5万元,教徒捐款5千元,共7万元。对教堂进行了维修,如今,平江天主教堂已修缮一新。  现今的教堂除开展正常教务活动外,也接待一些远道而来的朝拜者,每年12月24日的圣诞之夜,上千人云集教堂热闹非凡。教堂外的经堂村村委会大院内举办通宵达旦的歌庄舞会,到场的人都可随意加入,跳个尽兴。  随着每年“五一”国际长江漂流节在格里坪的金沙滩举行,区、镇两级政府都把平江天主教堂作为向游人开放的重要场所。眼下经堂村委会正筹集资金整修504电厂至教堂的村级公路,以便外地游客乘车到教堂参拜和游玩。   

洞府明珠

  洞府明珠指新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大地下战备电厂。  新庄发电厂建在金沙江边新庄尖山的山腹中。电厂装机容量10万千瓦,是攀枝花建设初期为适应战备需要而修建的全进洞式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全部设在中生代花岗岩洞内。山体内横竖几个洞,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用”字。相仿“用”字三竖的三条导洞,每条长220米;相仿“用”字三横的三条导洞,每条长80米,分别为电气洞、汽机洞、锅炉洞。所有山洞都采用喷锚先进技术,保证了山洞的坚固安全。洞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和噪音控制设施,给工作人员创造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新庄发电厂从1966年初选址,次年建设,到1977年4月二号机组投产,历时10余年,其间仅是开挖山洞就用时将近5年,艰巨庞杂的工程,高度精密的技术要求和辉煌的胜利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工人阶级崇高的创业精神和高超的创造水平。攀枝花的电力先行者们,在攀枝花建设初期那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人类建筑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种全进洞式火力发电厂在我们国家,据说即使是从我国电厂历史的第一页算起,也没有几座,到了现在,除了攀枝花的这一座以外,其他的都已经停机了,退役了,并且被拆卸成废铁了,而攀枝花的这一座,仍然在顽强地运行着,继续在为攀枝花建设做出奉献,同时,也在倔强地见证着历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梅子箐水库

  梅子箐水库位于西区格里坪镇与仁和区福田镇交界处。它高1142米,库容量420立方米。库内水质清澈,烟波浩渺,犹如镶嵌在绿意盎然的群山怀抱中的蓝宝石。  水库南面一山脉,远看犹如一尊敞胸露肚的笑弥勒,细看却似三尊半睡半醒的小睡佛。该山东高西低,坡势平缓,视野开阔,北向延伸入水面成一半岛,山脉合抱半岛形成飞龙戏珠之势。半岛与山脉相连处,有一宋代尚书墓遗址,保存基本完好,给该地赋予了神秘的人文景观。水库周围,郁郁葱葱的万亩果树环绕,把整个库区打扮得花团锦簇一般。在这里,游人可以荡舟湖面,也可穿梭绿荫,可以抛勾湖水钓鱼虾,也可攀援枝头摘硕果。这里确实是避暑、度假、休闲的好地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龙洞石林

  龙洞石林占地4平方公里,形成于远古冰川时期,林内各种奇形异石近万尊,或如骏马奔驰,或似石猴出世,或如雄狮静卧,或似青龙飞天……,100多种植物镶嵌其中,绿色丛林与银灰色石林相映成趣。惟妙惟肖的魔幻世界,使得游人仿佛进入了迷人的童话世界。特别是奇石表面呈现的“水绞线,玉带纹”,仅为此林独有,被有关专家誉为“天下一绝”。  攀枝花龙洞石林距炳草岗约四十公里,与云南华坪大兴乡交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她虽不如云南石林知名,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到达龙洞石林,抬眼望山,第一眼就会给你石不惊人誓不休的强烈印象。大大小小千万块石头布满整个山谷,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远远望去,你还以为是到了牧场,那些石头好似悠闲吃草的羊群。  进入山谷,寻路而上,你会看见一位威武的“将军”正站在谷口,手扶石壁,凝视着这片江山热土,俨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样子。离他不远处,还有一位“牧羊人”正兴奋地看着满山的“羊群”,也许他在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吧!  进入山里,这里的奇石更多,只要细心去看,加上一点联想,你就会看见雄鹰展翅、小狗嬉戏、仙鹤梳羽等等。你每走一步也许都会有新的惊奇,当走近一块石头,以为它粗陋不堪、难入法眼,仔细一看,原来它胸中有窍、八面玲珑。在这些窍洞之中,有的大可纳人,有的又小如蚁穴,有的圆润笔直穿透顽石深入地下,有的又枝节横生九曲一回,让你不得不产生遐想,不知是那位神仙在不经意间留下的顽皮杰作吧!  信步于山石之间,当你正感叹怪石嶙峋,或形象逼真之际,以为这已经是石的极致了,突然一座座小山又斜刺里杀出,横亘于你的面前。其实这也只是一块块的巨石而已,然石生于山,无一处不透着山的风骨,突兀而上、陡峭险峻,千姿百态就像中国山的微缩博物馆。当你费上一些力气登上“山顶”,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顶”居然珍藏有巧夺天工的精致“石雕”,有的似心,像爱人表达爱意;有的如花,含苞待放;有的如椅,虚席待客……  游乐看石,你还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原来不仅仅只有石,还有花草树木点缀其间。许多藤蔓、蕨类植物依石而生,有的还直接长于石上,为石头增添了另一番风景和灵气。见此,你会为这些生命活得如此顽强而感动!有山有石有花草树木必然就会有生灵,鸟儿就是这里的常客,特别是在悬崖峭壁间最容易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会调皮地从这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还不时对你唧唧喳喳一番。石林上空时有雄鹰翱翔,或迎风悬停不动,或俯冲直下,或像离弦之箭飞向远方,自由自在,让你顿生羡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角,是黄金旅游线路—攀枝花至泸沽湖的必经之地,景区景观由原始森林,高山风光、天坑地漏和彝家风情等组成。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裂谷地貌  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这里群山绵绵,峰回路转间,时而黄土高坡,时而丛林密布,茶花万朵,地质地貌变化极大。一位资深的地质学者曾说“此地山川地貌堪与九寨黄龙媲美”。  天坑地漏  在盐边岩口、洼落一带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1000余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积较大的约5000余平方米,深度约30多米,小的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深度不一。  溶洞  一号天洞格外引人注目。在200多米的峭壁之下,向竖洞投石10秒后,方听得訇然水声,约有155米深,其周围5个大小不等的溶洞,如灵泽洞,洞中的岩溶景观别致新颖,有“观音殿”、“罗汉群”、“骆驼峰”、“狮子山”、“罗汉群”等。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层峦起伏,低矮的盘松虬劲有力。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富有彝族民族文化的色彩,这里群山高耸入云,居住着热情、纯朴、善良的彝族人民,原始的自然风貌远离都市的喧嚣而未受到人为的破坏,古朴的民俗民风一直延续而流传至今,峰回路转间,绵延的草原和原始森林与深蓝的天空连成一线。万亩杜鹃花开的时节,这里就是花的海洋,衣着艳丽的彝族阿咪子(年轻女子)在花众中翩翩起舞,放声高歌,是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   地址: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  类型:洞穴草原地质地貌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7:00,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17:30。  

回龙湾洞穴遗址

回龙湾洞穴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湾洞穴遗址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布德镇,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距今已1.8-1万年。出土了大量的细石器、砾石石器以及骨化石等等。其中细石器具有类似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砾石石器具有典型南方旧石器晚期器物特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洞穴遗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火石岗”山上,为石灰岩和胶结岩构成的溶洞。座东向西,东西背靠山岭,西向面临把关河水系的一条气名溪沟旁,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 35’,北纬260 38’。遗址高出现把关河水面约300公尺,海拔1550米。遗址位于东西方向,洞深12米,南北最宽处在洞口为4.6米,洞口高11.9米,内高平均3米。堆积面积约35平方米。地层堆积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可分三大层七亚层。以五花、灰色和山地红壤三种土层堆积为主。文化包涵物有打制的小型石器、细石器、骨器、动物牙、骨化石及灰烬,炭屑等物,距今2万至1.2万年左右。从回龙湾洞穴遗址石制 品总的性质、地层和化石等的综合情况来看,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其石制品的器型,制作技术乃风貌与广西的白莲洞,贵州猫猫洞,四川的富林文化,以及中原地区的山西下川等,遗址均有不少相似之外,尤其是红土文化层的石制品组合与富林文化十分相近。  1987年7月至8月,攀枝花市文管处和仁和区文教局一同,对洞穴进行试掘工作,通过试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其中有骨器、骨针、骨镞、骨锥等。  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回龙湾遗址(旧石器晚期)”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市、县、镇共同出资,对回龙湾遗址采取了封闭式、并取石垒墙、木栅栏封洞口双层保护的办法。

迤沙拉村

  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居住着600余户人家,其中有400多户人家高度集中在一处小山坡上,修建着相似风格的苏皖民居木瓦房,错落有序,高墙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  迤沙拉村至今约有600来年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既传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汉族的文化元素,现在这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开滇”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据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30万远征云南,军队以南京人为主,另有部分江苏、江西、安徽人,后来明朝政府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并规定:娶了彝族妇女的,士兵改归彝族;娶了纳西妇女的,改归纳西族。迤沙拉彝族自然村落就这样一代代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据介绍,迤沙拉村民居是苏皖民居与彝族民居的巧妙组合,是经过苏皖建筑师改造的彝族民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民族民俗文化也与众不同,其风格融合着秦淮河畔的江南丝竹。  “迤沙拉村家家有院,院院相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不走过两三次,都会迷路的。”当地村民说。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东南端  

大雅苴却砚研究所

  攀枝花市大雅苴却砚研究所是市里为综合开发苴却石,提高苴却砚的档次和创作更好的精品而由政府批准,分管市长亲自授牌成立的专业研究苴却砚的科研机构.拥有多名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制砚师和省级优秀工艺美术员。所创作多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铜奖和优秀创作奖、中国制砚大师精品大赛金奖、银奖、铜奖并评为中国名砚精品等多项殊荣。  所长张竣山,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肥城市人,1952年2月生,15岁起师从艺名燕子李三的李宪芝学艺,1980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86年起研究苴却砚的创作,善长砚的创意设计,人称砚痴,主张做砚先做人,雕前先读石,石虽无声胜有声,它以其独特的形、品、质、色,向你展示它的鲜明个性,渴望与你进行灵魂的沟通,每块自然的砚石都是孤品,都只有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只有你爱它读它懂它后才会爆发出创作的灵感,认为创意是砚的灵魂,应因材施艺而不可用固定的摸式和风格强加于砚石,主张半留本色少雕为佳,雕似未雕,不雕胜雕,人石合一,自然天成。其创作的作品获多项国家级大奖。  地址:攀枝花市炳草岗临江路6号楼大雅堂(门市)  电话:(0812)3348859  手机:13508236789  邮编:617000  通讯地址:攀枝花市邮政局4-1232信箱  地址:攀枝花市炳草岗九附六十九冶材料处园内(车间)  电话:(0812)3329983  手机:13330716889  传真:(0812)3329993  邮编:617000  

攀枝花大黑山森林公园

  大黑山森林公园是四川省级森林公园,日照充足,天空睛明,空气清新。汽车从垭口顺着往东,当走到三棵松树的小山包,顺着山脊望去,是隆起的菩萨岩。它象一个昂起的龙头,与山脊相连,酷似一条长长的巨龙横卧,俯视南面.如层层梯田处是兰尖矿山。举目远望,沿金沙江两岸而建的百里钢城,依山傍水,十分雄伟壮观。回首西望,傲立群峰之首的是海拔2920米的老鹰岩,其上松林密布、郁郁葱葱。还有一块方圆数百米的草地,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深秋季节则是黄花遍地。  更为独特的是,这里生长着一种阔叶树,自然长成一个个三厘米左右直径的圆球,错落有致,十分美观。后山的箭竹林和高山杜鹃花,给大黑山森林公园凭添了几分魅力、在这条山脊上,还可饱览四大景观。展观日出,晚观彩霞,雨天观变幻莫测的云海,夜可观百里钢城万家灯火。  从垭口处向西走,是平缓的林间小道。穿出森林,看到的村落,就是彝族村寨何家村.这里的彝族村民,平时都穿着民族服装。特别是姑娘们,身着用手工缝制的上衣,再围着百褶裙,头戴饰物,色彩艳丽,婀娜多姿。村民们待人热情,纯朴有礼。村头有一小石林,石柱林立。形态各异,趣味横生。这里是村民们逢年过节玩耍的地方。每逢"火把节”或欢迎贵客,不论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这里跳起锅庄舞,甚至通宵达旦,尽兴方休。此外,大黑山还有仙人洞,桃花园和石塔等景点。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务本乡境内  类型:森林  游玩时间: 建议3小时

攀枝花块菌

  目前,攀枝花块菌年产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产业发展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有“中国块菌之乡”美誉的攀枝花块菌产业走上了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道路。     据了解,块菌是世界公认的美味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香味与极高的营养价值。意大利北部地区和中国攀枝花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的两大野生块菌天然分布区。攀枝花则是中国块菌产区的中心区域,年产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2008年10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块菌之乡”称号。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攀枝花块菌 四川省攀枝花市现辖行政区域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攀枝花块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攀府函〔2012〕129号 攀枝花市块菌产业发展协会技术规程:P/KJX001-2013《攀枝花块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攀枝花块菌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印度块菌、夏块菌、波其块菌。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100米至2800米,年平均气温16℃至20.3℃,旱季、雨季分明。土壤类型以砂岩、玄武岩、石灰岩成土母岩为主,土层厚度≥50厘米,pH值6.0至8.0。灌溉水为水库、溪流或水源无污染的可用水。   三、栽培技术   1. 菌种:选择新鲜、个体大,无霉变,具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子囊孢子90%以上呈棕褐色的子囊果配制成菌种。        2. 菌根苗培育:培育块菌宿主植物无菌苗3至6个月(板栗、云南松等),待苗木根系和根茎符合要求后,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大棚内培育6至18个月。出圃前进行苗木检测,当菌根的感染率≥90%时方可出圃。   3. 移栽:在雨季栽植,栽植密度板粟(种植密度5m*6m)、榛子(种植密度5m*6m)、云南松(种植密度3m*3m)、华山松(种植密度3m*3m)。   4. 幼林管理:块菌菌根苗幼林管理应注意松土、除草,保持灌溉和监测幼林病虫害。     四、采收   采收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使用块菌犬(块菌狗一般选择耐力好,温驯、易受训的狗种)搜寻,确定块菌位置后,用齿耙自上而下轻翻菌塘土壤至块菌出现。   五、加工   1. 鲜品:清洗→速冻→包装。新鲜块菌经清水洗净泥沙,进行速冻,然后包装。   2. 干品:清洗→切片→干燥→包装。新鲜块菌经清水洗净泥沙,切片,经干燥,达到水分含量≤11%,块菌干片外形完整且保留一定的菌香。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品:外形奇特,直径3cm至8cm,子囊果呈不规则球形,椭圆形,表面有明显的如桑椹状的突疣,有明显大理石纹理,并带有块菌特殊浓郁芳香。   (2)干片:呈棕褐色,切面质地细腻,有光泽,有明显大理石纹理。   2. 理化指标:   (1)鲜品:氨基酸总量≥4 %、粗蛋白≥7%。   (2)干片:氨基酸总量≥15 %、粗蛋白≥23%。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噹噹鸡品质独特,市场销售供不应求,远销云南及省内其他城市,品牌效益日渐显现,消费知名度日益提高。2009年,攀枝花噹噹鸡荣获“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11年,攀枝花市噹噹石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列为2011年度区级示范社。     攀枝花噹噹鸡以其生态、绿色、肉美鲜香等特点已成为攀枝花的名牌土鸡,目前存栏3万只,年出栏2万只,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达560万元左右。随着养殖专业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养殖该鸡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攀枝花噹噹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土种鸡。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500m至2400m的林地、山地或坡地。土壤呈酸性、富含铁、铝等氧化物。   三、饲料   育雏期饲喂全价配合饲料,育成期自由觅食青草、虫子、蚯蚓等野外昆虫以及本地玉米、野生红心果、杨脆梅等天然饲料和野果。   四、饲养管理   1.雏鸡:自孵自养,育雏期末饲养密度平均每平方米8至15只。   2.育成鸡:公母分群分片轮牧放养,一次性放养密度低于100只/667m2(亩),长期放养20至30只/667m2(亩)。   3.出栏: 240日龄以上,公鸡体重≥3kg,母鸡体重≥2.5kg。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屠宰加工   1.鸡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年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鸡只。   2.屠宰:屠宰前禁食6至8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鸡:公鸡鸡冠乌红、直立,母鸡鸡冠偏黑、短促;颈羽以黄色为主,公鸡大小镰羽相间,母鸡黑色为点缀,单羽黑黄相间;翅展长,趾骨粗大,趾宽、爪锐;全身皮肤呈乌黑色,喙呈乌黑色或黑黄色。   (2)白条鸡:全身皮肤呈乌黑色,皮下及腹腔内脂肪呈鲜黄色,肉质细嫩鲜香。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粗脂肪(%) ≤ 1.00   粗蛋白(%) ≥ 25.00   胱氨酸(%) ≥ 0.08   谷氨酸(%) ≥ 3.60   天门冬氨酸(%) ≥ 2.30   铁(mg/kg) ≥ 6.0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染山竹帘

  四川特产—染山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是四川特色商品文化特色产品。光绪年间就发展了油漆彩绘的画帘。这种画帘,是用光滑纤细的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国画,成为精美的壁饰和窗帘,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极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气派。竹帘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外广大群众珍爱,而且还常常被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和政府首脑,为国增光。    特产文化: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具史料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重庆竹帘以本地“百里竹海”的慈竹为原料,抽成细如毫发的竹丝,借助木织机,经过数十余道工序的手工制作,织成薄如蝉翼,形似锦的独特竹帘工艺品,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精工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它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工艺美术界享有盛誉.竹帘倍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朋友的青睐,曾多次作为-、-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都有珍藏。    特产特性:1、竹帘具有简洁而脱俗、生动而和谐、绿色环保等特点。    2、竹帘保留了竹材固有的密度高、韧性好、强度大的优异特性,具有结实耐用、不易变形、质地光洁、色泽柔和、典雅大方之特点。    3、竹帘具有防虫蛀、防霉变、防腐蚀、防滑、耐温、耐磨、强度高、抗变形等特点,其表面纹理高雅清晰,色泽美观大方,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相依相融的特点,是全球绿色环保产品。竹百叶窗帘便于清洗,不怕洒水和烟头、火柴梗的烫灼,其功能优于布窗帘,其秀丽的风格也是其他窗帘所不能比拟的。竹百叶帘可广泛用于家庭、宾馆、店堂、饭店、茶楼、写字间、接待室、会议室、图书馆等场所。    4、竹百叶帘片精工细致,工艺独特,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竹片不变形,不开裂,具有抗折强度好、耐温、耐寒、防霉、防蛀等特点,且表面光滑,富自然纹理色彩。竹片不同于一般的人造材料,而是煞费苦心完全取自原始的竹料,竹片经多道特殊加工工艺直接加工而成,无特殊气味,也迥异于木制家具的材质和纹理,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与时下回归自然的时尚十分合拍。其使用寿命长,可广泛适用于家庭、办公楼、会议室及宾馆等场所。    5、绿色饰材: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设计生产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装饰材料,是国家环保部门指定机构根据环保标准对产品确认、颁证的产品。如环保复合木地板,其硬度、强度、耐磨度、抗变形、阻燃、防水、防虫、抗静电等指标均大大超过原木地板。另外,具有保温、驱虫、保健等多功能的墙纸、墙布已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新开发的一种粘着力极强的新型石材、瓷砖粘结剂、填缝剂、环保地板胶、免钉胶等都具有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此外,国际消协正呼吁各国环保部门规范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标识,将对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6、绿色家具:是指基本上不散发有害物质的家具。主要类型有:原木系列家具,不上漆,仅以天然蜡抛光,既保留了天然纹理又不污染环境;科技木家具、高纤板家具、纸家具系列,不含损害人体的有毒成分;未经漂染的牛、羊、猪等皮张制作的家具;以藤、竹等天然材料制作的椅、沙发、茶几等家具;以不锈钢、玻璃、钛金属板等材料制作的家具。    7、竹片百叶帘胜在自然简洁,冰冰凉凉就最适合夏日气氛。既能挡住烈日,又能令人感觉清凉。经过特别加工的竹帘片,不但感觉自然,线条明快,遇水亦不会发霉,免除后顾之忧。    8、编织竹帘与竹片帘相比,帘片更细,还带有花纹,清新脱俗之余,更有民族风情。    9、竹材饰面材料及装饰材料。竹材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好,色泽较浅,易漂白、易染色。

神厨一品排

  神厨一品排    主料:三度精排   配料:小土豆、青椒、红椒   调味品:鸡精、味精、水都豆豉、日本辣椒酱、干蒜茸粉、面包糠、孜然面、七星椒面、花椒面   制作:将精排修改成型,洗净沸水。将炒锅至旺火加色拉油烧制七成油温后下精排炸制金黄色放入密制卤水中制熟捞出。将小土豆洗净煮熟去皮放入油锅至金黄色待用。将炒锅至旺火,加入适量色拉油后将孜然面、七星椒面、花椒面炒香下小土豆鸡精味精翻炒后装盘,将卤制好的精排盖在土豆上。炒锅至旺火加入适量色拉油,将水豆豉、日本辣椒酱炒至出香味加青椒圈、红椒圈翻炒后盖在排骨上面。再将适量的干蒜茸粉、面包糠撒在装好盘的排骨上即可。   特点:美观大方、内容丰富、风味独特   

川味香辣蟹

  饭店的香辣蟹都很贵 一斤有78元的不等 大多都在这个价位   一直以来,香辣虾吃的多,但对与蟹一直都以为是蒸或煮,似乎没有尝试过这种看起来火辣辣的做法。更关键的是觉得蟹是比较奢侈的物件,但对与好吃的人来说,嘴巴是远远排在钱包的前头。   【起源】发祥于2000年前后的成都,很快火遍全国,至今仍然口碑载道,是新派川菜的经典之作。   【做法一】   〖主料〗:肉蟹 〖辅料〗:葱、姜、花椒   〖调料/腌料〗:盐、白糖、白酒、干辣椒、料酒、醋、鸡精、食用油   操 作: 1.将肉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适量白酒,蟹醉后去腮,胃,肠切成块;2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片;3.坐锅点火放油,油至三成热时,放入花椒、干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时,加入姜片、葱段、蟹块,倒入料酒、醋、白糖、盐翻炒均匀出锅即食。   提示:蟹可食用部分为肌肉、蟹黄、精巢和卵巢。不可食用部分为胃、肠、腮。食后切忌马上吃瓜果、喝生水   【做法二】   主料:螃蟹4只   配料:大重庆底料200克,姜片1两,味精20克,油2两,白酒2两,酒糟2两,白胡椒少许,盐适量。 香油碗料: 蒜泥香油加点味精搅拌均匀,涮肉碗料也可。   做法:   1.起锅放油放主料,配料煸炒出香味,放水适量中火煮5—10分钟,倒入火锅中,开涮!   2.涮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能吃的,如:茼蒿,豆腐,血豆腐,基围虾,黄喉,鸭肠,香肠,火腿,百叶及各种蔬菜,海鲜,肉类及其它,依个人所好。   

攀西芒果

  芒果是南亚热带气候区较典型的果品作物,生产区的年平均气温20℃以上,我国芒果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芒果生产区域年均温都在21℃以上,其果实成熟期均在4-6月份。攀枝花市海拔1400米以下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9.5-21℃,发展中晚熟和晚熟芒果,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于西区冬春气温高,热量充足,有利于花期传粉座果;而果实发育又与降雨期同步,病虫害少,果实着色好。攀枝花地处内陆,与海南岛等其它产区相比,无台风影响,可保持产品的产量稳定和避免灾害损失,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攀枝花现已种植4万亩,规划发展到10万亩。   优质晚熟芒果核心区位于攀枝花市西区大水井,面积1000亩,该项目实施品种主要是通过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芒果的爱文芒、海顿芒、吉禄芒等国际流行新品种。2002年由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项目的技术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攀枝花市10万亩优质晚熟芒果基地建设和周边的凉山州、云南省丽江地区、楚雄州的芒果栽培区。把攀西芒果产业建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   

四川贡米

     贡米,在攀枝花亦称御膳米、有色米,这是因为米易的贡米形具五色,故而名之,是历代专供皇宫用米中的佼佼者。贡米由于受气候和土坡等条件的限制,产地较少,产量亦较低,故历代都视其为稻中珍品。据米易地方史料记载,皇帝每年都责分地方官派专人负责监种、监收,岁岁进贡。   米易产贡米历史久远,其中尤数该地区坊田乡贡米最出名。近年来,科研人员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不同色泽、不同熟期的籼糯新品种。经华西医科大学鉴定:米易贡米具有高营养、多功能的特点。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铁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具有健脾暖胃、明目活血、降火生津、颐颜护容、乌发长寿等功能,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米易贡米有黑、红、绿、紫、白等多种颜色,玲珑精致,色泽光洁,珠圆玉润,由此,人们还赋予了它“黑珍珠”、“补血米”、“长寿米”、“喜米”等美称。   

家常豆腐

  家常豆腐:Fried Tofu, Home Style 一种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没有特别强的季节性,四季可食。   Fried Tofu, Home Style 。是以豆制品为主制作而成,富有较 家常豆腐   高的蛋白质,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  此菜主要用郫县豆瓣、白糖和酱油三种调料,就能烹制出味美可口的菜肴。做成后,颜色金红,豆腐软香,微辣咸鲜回味略甜,地方风味较浓,是川菜家常味。  此菜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非常适宜的家常菜。

芦柑

  碰柑,又叫芦柑,属于桔类,是我国桔类栽培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其果形高扁圆或扁圆,单果重110-150克,果皮橙黄色或黄色,有光泽,易剥离,囊瓣肥大,汁胞大,汁多味浓,脆嫩爽口,品质极佳。   

李大姐米线

  初尝李大姐米线的人,大多会赞“尝”有加,口味清淡,滑爽鲜香,米线质地晶莹粗细均匀口感柔和,再配上烹炒的臊子,香辣的肥肠,鲜火巴的牛肉,满口钻香的豇豆碎肉,更让李大姐的米线美名远扬。   每天早上,李大姐的小吃摊上总是吃客满坐,四五张小方桌坐无虚席,有等车的,有上下班的,有附近的摊主营业员,也有大老远来专门吃这一口的,有时人多还有站在一边等候片刻的。   

盐水大虾

  【主料】大对虾500克。   【配料】葱段、姜片共25克,花椒少许。   【调料】料酒25克,精盐3克,味精1克。   【烹饪工艺】   1、将大虾用剪刀去须、腿,从脊背剪开,抽去沙线,用清水洗净 。   2、勺内放入清水500克,再放入大虾、葱姜、料酒、精盐、花椒,用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煮5~6分钟,放入味精,将虾连汤倒入汤盘内,浸泡入味,冷凉后即可装盘。   【风味特点】大虾桔红,清香鲜嫩。   

鸡棕卷粉

  鸡棕,是攀西地区山野鲜菌中最受青睐者。攀枝花也多产鸡棕菌。每年仲、孟之夏,本地区头几场雨一下来,山里的鸡棕便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市里的各个农贸市场上。鸡棕卷粉,以米卷粉为主料,鲜鸡棕菌及云腿辅之,配以姜、蒜、椒、盐等多种调味品。此食做工精细,味道鲜美,卷粉粑糯,汤汁香味可口,颇具攀西地方风味。

浑浆豆花

  盐边的箐河浑浆豆花,远近驰名。到箐河乡观瀑布游仙人洞的游人,凡品尝过“浑浆豆花”的无不赞赏。 浑浆豆花的制作方法和其它豆花大致一样,不同之处是豆花压好后,取出剩水,然后在锅内煮时,再加上适量的原豆浆,煮开即可食用。这种豆浆,因不加石膏或盐卤,所以既无卤水味也没有苦涩味,而具有味醇、鲜嫩、色白且略有回甜的的特点,配以当地特有鲜辣调料,别有风味。

攀枝花芒果

  攀枝花芒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著名特产,该品具有纤维少、味甜芳香、质地腻滑、香气怡人、组织细密、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攀枝花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待开发土地资源,具有我国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较大规模的芒果生产基地的条件,为攀枝花芒果生长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mff   攀枝花芒果具有“纤维少、味甜芳香、质地腻滑、香气怡人、组织细密、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可食率高,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除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攀枝花晚熟芒果在9-10月成熟,比国内其它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上市,占具国内晚熟芒果市场。其果实外观好,品质优,上市晚,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基地已被国家列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攀枝花芒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大龙潭乡、总发乡、前进镇、金江镇、布德镇、中坝乡、同德镇、福田镇、务本乡、仁和镇;米易县的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草场乡、得石镇、白马镇、新山乡、哑口镇;盐边县的桐子林镇、红格镇、益民乡、新九乡、永兴镇、渔门镇、国胜乡;东区的银江镇及西区的格里坪,共27个乡(镇)。攀枝花位于中国西部“攀西大裂谷”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到白马镇,南到大龙潭乡,西到永兴镇,北到白马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保护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15万吨。

中坝草莓

  攀枝花中坝草莓,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的著名特产,该品果型好、颜色好、抗病力强、味道鲜、亩产量高、收获期长,深受种植户喜爱。   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地处城市近郊,全乡四个村中有三个村近2000亩土地适宜种植草莓,海拔高度1300—1350米。地形呈南北走向,光热、水利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全年有霜期仅10—20天,冬季温度在6—25℃之间,大气、土壤、水源无污染,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水源充足,农户种植草莓经验丰富,是生产无公害草莓的理想之地。Exp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中坝草莓从1982年引种至今已有30个年头,经过多年的培育、技术改进和品种更新,已形成“秋种冬收”良好局面,在整个攀枝花市享有盛誉,是中坝的招牌产业。每年的7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上市至来年4月结束,草莓亩产量在1000——1500公斤之间,年平均价格3——8元/公斤,属全国草莓果子收获最早的地区,填补了冬春市场鲜食水果淡季。目前中坝草莓精品有瑰怒甘、美香砂、金莓、芳香、美国4#,它们果型好、颜色好、抗病力强、味道鲜、亩产量高、收获期长,深受种植户喜爱。经过多年种植培育总结,中坝草莓种植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病虫害防治办法,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要求。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乡草莓大量上市,果子个大味甜,营养丰富,上市销售倍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成都、昆明、重庆,在川内享有盛誉。Exp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中坝草莓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攀枝花市仁和区草莓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中坝草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啊啦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仁和镇、同德镇、大田镇、平地镇、福田镇、前进镇、布德镇等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1′-101°86′,北纬26°20′-26°70′。保护面积667公顷,年产量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中坝草莓果形大、纺锤形;萼片大、反卷;果面鲜红色、有光泽,种子黄色、微凹;髓心白色、中空;果肉粉红色、肉质细、致密;味浓、酸甜适口,有香气,汁液较多。 (2)内在品质指标:中坝草莓可溶性固形物≥10%,维生素C≥56mg/100g。 (3)安全要求:中坝草莓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国胜茶叶

  在盐边县国胜乡屹立着攀枝花市海拔最高的山——百灵山。过去,这里并不产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农艺师见百灵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名茶生长的宝地,于是就从云南引进茶苗进行种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种茶没能在这里形成产业和规模发展,但当地农民一直都在进行小规模种植,使国胜乡种茶的历史延续至今。   万亩茶乡香四方,国胜阔步奔小康。茶产业基地的建设、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仅打造出了“国胜茶叶”的品牌,也使国胜乡从此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盐边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有关情况的函》(盐边府函〔2007〕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国胜乡、红宝乡、箐河乡、温泉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西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清香坪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玉泉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河门口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陶家渡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摩梭河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大宝鼎街道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格里坪镇 攀枝花噹噹鸡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枇杷 染山竹帘 神厨一品排 米易雪梨 四川贡米 家常豆腐 浑浆豆花

西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