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德阳 >> 中江县 >> 双龙镇

双龙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中江南塔

中江南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江南塔又名“联云塔”位于中江城南,朝阳南路北侧,坐落在距地表高约30多米(航测海拔442.8米)的铜鱼山顶。山脚北、东北邻东溪河(御马河),西南邻朝阳南路。  中江南塔始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公元1610年),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兴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边形,为八面体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0.2米。由于中江南塔历史悠久,秀丽壮观,高矗于东溪之滨,连同周围山色一起自古即为中江八景之一而备受世人赞美,清人楹联“东河水汇西河水,南塔云联北塔云”正是其真实写照,至今未曾修葺,现保存基本完好。  中江南塔为中江古八景之一,连同所处铜鱼山在内,为本邑之胜景,历来为中江著名风水宝地,也是中江古城历史之象征。现已被收录进《中国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名胜古迹词内。  中江县历史悠久,从新石器石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北宋时期定名为中江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除了英-继光之外,还有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大家请看,眼看的就是中江县著名的风水宝塔“南塔”。南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0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为明朝大理寺卿、邑人宋兴祖修建,大理寺卿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  南塔又名联云塔,南塔坐落于铜鱼山上,与玄武山遥遥相望。铜鱼山又名三鱼山,平地突起,山势陡峭,此塔座落山顶,笔直挺拔,如插云霄,所以塔对岸玄武山上有对联写道:“东河水汇西河水,南塔云联北塔云”,亦有“联云塔”之称。在过去铜鱼山与玄武山之间有个缺口,人们为了补风水,弥补地形缺陷而修建南塔,南塔是一座风水塔,人们也用来祈求平安,出人才。  南塔通高30.2米,平面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砖塔,之所以叫楼阁式砖塔,它的外观很像亭台楼阁,各层用砖叠涩出塔檐两重,两重塔的下层为腰檐,上为平座,腰檐与平座完全一致,远看很像有两层平座(重檐),这是它的一个特点。正是由于平座及腰檐的挑出,即可起到遮挡风雨的作用,又增添每层塔身的面积空间,同时,也是极富装饰艺术的创举。塔基为石质,须弥座底,这种塔基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意思就是上下宽,中间像系了腰带一样稍细一些。大家平常在寺庙或者影视剧当中看到的观音菩萨和如来佛座的底座,也是以莲花为装饰的一种须弥底座,称为莲花须弥座。但南塔因为年代久远,为了坚实稳固,在我们现在维修的时候塔基做得比较宽,所以束腰不太明显。  这种楼阁式砖塔大多为空心砖塔,南塔也是这一座空心的,可以绕128级阶梯登至顶层,顺时针绕塔内各层心室螺旋登顶。除顶层、底层、塔身外,各层均有一面开券门,7面设窗,各级塔身开门方向交错出现,各不相同,这样的造型是以便登塔人可以观看各个方向不同的风景。塔刹为铁质仰钵与覆钵结合形成攒尖铁质塔顶,这里所说的钵就是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器具,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碗,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法海”就是用这种钵来进行化缘的。仰钵是口朝上,覆钵就是把仰钵翻过来底朝上的那种样式。南塔塔身向下而上柔和收刹,顶部圆滑过渡,形成了一种深圆美丽的曲线。

中江寿宁寺

中江寿宁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宁寺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西侧,北靠葱笼陡峭的楼妙山,而监清澈明净的凯江河,与县城南北二塔争辉,同城东魁山相映。寺后楼妙山北有古迹“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楼妙飞韦”,吸引着拜佛参观的群众来此登高眺望。 清代邑训导左凝登楼妙山有诗云:“寻常极目叹崔嵬,此曰登监实异哉。四面群峰呈画谱,一湾流水倒瑶台。燕随春风高低舞,风送松声远近来。看看烟霞从地起,不知身在彩云堆。”寥寥数语,色画出楼妙山秀丽风光。  名字由来  寿宁寺原名“圣寿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该寺现所在地原为楼妙山古刹旧址。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青年时期出家于圣寿寺。法师圆寂以前曾说:“四川省中江县寿宁寺是我出家寺庙,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后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不幸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圆寂。同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致函中江县人民政府,希望能修复并开放正果法师的出家寺庙。但由于年代久远,原圣寿寺殿堂已严重破损。为实现正果法师生前夙愿,缅怀这位爱国爱教的高僧,经中江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决定将圣寿寺迁至县城附近的楼妙山古刹旧址,即该寺今天所在之处,并按正果法师生前所说的“寿宁寺”命名。   修筑过程  寿宁寺历代几度重修。现存的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均为明清建筑。明崇祯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兴祖(大理寺正卿)捐资新建观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宝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1950年以后,殿堂由衙生部门监时占用,除佛像被毁外,殿堂保存完好。对修复正果法师出家道埸的建议,中江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无偿划拔寺院现有殿堂房屋,拔款六万元迁出与寺院无关的单位。寺院维修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广大信教群众的捐助和寺院常住僧人及护法居士共同开办的自养事业等多颃来筹集。历时十载,寺庙现存明、清古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已维修一新,同时修建了正果法师纪念堂。   建筑特点  大雄宝殿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明、清只叠檐式建筑结构。建筑雕刻精细美观,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协会转赠的缅甸玉佛一尊,工艺精巧,造型端壮;殿堂正中还安置有寿宁寺自行设计,由本省工匠雕刻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高三米,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左右有阿难、迦页站像。大雄宝殿后塑有阿弥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贤像。殿堂两侧壁间塑有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十分引人注目。  观音殿为明代只叠檐式木楼穿斗结构建筑,房檐四角和周围的龙须挑两根一组,弯曲向上,别具一格。从楼上可见二梁上写有“施财新建楼阁,大理寺正狠宋兴祖”等字迹。殿内的西方三对像慈眉善目,法相壮严。  天王殿因年久失修,墙、柱倾斜,已成危房。1992年重修,重修后的天王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殿堂正中塑有弥勒佛像,两侧四大天王像,殿堂门前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寿宁寺”寺匾。  寿宁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清代名僧心一青年时削发于该寺,长期在此驻锡,他工于画画,精通梵献,有相当造诣,是一位修持虔诚的僧人。其徒广渠法师就是正果法师的披剃师。

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继光纪念馆座落在城东松柏巍巍的魁山脚下,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有门厅、中心广场、两个中朝友谊亭、5幅汉白玉浮雕等。为了纪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继光,1962年在县城文庙内建立黄继光纪念馆。1984年5月在城东魁山西麓修建新馆,即现在的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前临东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魁山松柏长青,青草萋萋,山顶电视塔高矗入云;东溪河碧水荡漾,两岸是东河公园,鲜花垂柳,游入如织,为县城名胜。纪念馆内陈列有朝鲜人民赠送的礼物,金日成主席的题词,我国领导人题词和对联。  纪念性景区位于全馆中间,主要用于举行纪念活动和手照留影。纪念馆大门为中古牌楼式建筑,上方高悬着国家副主席-同志手书的“黄继光纪念馆”横匾。跨进大门,迎面是拔地而起的高层平台上的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一刹那间的塑像。塑像被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它把伟大战士瞬间的英姿化为了永恒的纪念。塑像下的人砌山岩上有-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七个大字和五幅名为“参军入伍”、“请战上甘岭”、“激战上甘岭”、“欢呼胜利”、“怀念英雄“的汉白玉浮雕。塑像后宽大的照壁上主中朝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同志题写的“凯歌百代”四个大字。浮雕的左右两侧是中朝友谊亭,亭内悬持-同志和郭沫若同志慷慨挥洒、风格各异的亲笔对联。  陈列展览区位于景区的右边,由五个依山势递降的陈列室和曲廊、花径组成。陈列展览区的建筑特色为朴素的民居式格调,与四季飘香的中心花园、曲栏、水榭构成一幅肃穆温馨的画面。  通过陈列近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模型等,详细介绍了黄继光同志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整个菜览突出歌颂了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英勇顽强,为了胜利用胸膛堵信敌人机枪口的英雄壮举,同时体现了中国人志愿军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进入陈列室,将把人们引入一段遥远却让人难忘的历史画卷之中。五个陈列室分11部分内容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机关的题词;英雄的故乡;苦难的童年;翻身得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参军入伍;英勇献身,为国争光;历史的见证英雄业绩,千秋辉耀;故乡人民怀念英雄;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生动翔实的陈列,身临其境的参观,使人们更加了解黄继光烈士献身祖国、献身世界和平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更加了解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  纪念馆每天对外开放,每年都要接待朝鲜友人和许多国内的参观群众。黄继光纪念馆先后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等六部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江禹王宫帝主庙

中江禹王宫帝主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帝主庙位于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相邻而建,禹王宫在帝主庙北,总占地2000余平方米,现存古建筑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其中正殿为明代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观音殿及左厢房为清代建筑。

中江北塔

中江北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江民间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传说,宋代有兄妹一人修道得法,神通广大。一日,兄妹云游至中江,正值江河洪水泛滥灾祸连绵。为了拯救百姓,兄妹决定各建塔寺镇水,保一方平安。他们议定:兄建灵皈寺,妹建北山塔,为了不让凡人看见,都在鸡叫前把塔和寺建成。兄妹俩各施法术,连夜动手建造。兄长做事粗心,忙天慌地把寺建好,就到北山去看妹建塔。他见妹正在建成的塔顶上装点奇花异草,知道妹的本领已超过自己,顿起嫉妒之心,便学雄鸡啼鸣。妹听见鸡叫,吓得身子一歪,手中花草抛向凯江,这些花草后来成为中江的特产菊花石,而北塔也随着好的身子长期倾斜。

德阳继光水库

  德阳继光水库简介 中江县继光水库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一座骨干囤蓄水工程,总库容为8900万立方米,位于继光镇境内,为纪念特级战斗英-继光而得名。 继光水库距中江县城22公里,距德阳64公里,距成都100公里,库尾横跨罗桂公路。库区处于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

塔梁子崖墓群

塔梁子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响滩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批崖墓由墓道、墓门、主室、甬道、侧室、棺床、壁龛、灶台等组成,有单室、双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为主。在崖墓中首次发现有壁画和墨书榜题,并发现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贵的画像雕刻新题材,大大丰富了崖墓的考古资料。根据这批崖墓的形制、画像题材及出土器物,其时代属东汉中晚期。  在3号墓中首次发现了“墨书榜题”。  塔梁子3号墓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壁画墓。  2006年“塔梁子崖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大梁子顶点顺山脊经塔梁子顶顺山脊向下延伸至山脚一线(385.00等高线),南至塔梁子山脚一线(385.00等高线),西至老寨子顶点顺山脊向下至山脚一线(385.00等高线),北至老寨子顶和大梁子顶点连线。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西、南缘各外延50米,北与保护范围北缘重合。  

巍螺山

  巍螺山古名歪脑山,海拔666米,位于德阳与中江交界的龙泉山脉中干线上,大部分在中江县会棚乡境内,是森林特色风景区,有古柏数万株。旅游水泥路可直达山门。近年来已逐步开发,恢复了云华祖师殿和将军庙、顶鼓殿;正在修建旅游接待设施。不久将以参天古柏和四季鲜花迎接海内外游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阳平关风景区

  阳平关位于中江县城西7公里的凯江河畔,为古时中江的水陆通道。两岸峰岩耸能源工峙,形成小三峡风光;古代帛氏奴,蜀王程道养,清朝的李永和等历代农民起义军都曾把景区内的天台山、鸡冠山等作为屯兵练武,安营扎寨的地方,鸡冠山腰的三清洞,是神奇绝世的喀斯特溶洞,洞长八里,现已开发出1500米,洞内钟乳悬挂,石笋林立,洞口由小河、田野构成的道家太极图案浑然天成。此溶洞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一体。  景区内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落户阳平的“正气堂”遗迹;有天台寺铁骨牡丹不下山的美丽传说;有近年发掘出来的古道教中央教区的“阳平都理”之印;有东汗崖墓和白莲教碑;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容海园”遗址;有五十年代轰动全川的“天龙湖”;跨江高悬的铁索桥,雄镇江边的大佛岩,无一不向游人诉说着阳平关的历史沧桑。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古绵州巴歌更把您带入远古的梦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铜山风景区

  四川著名古文化风景区。位于中江县广福镇,因地处古铜山县而得名。  铜山风景区系历史古迹唐贞观二十二年在此置铜监署采铜铸钱,故称”铜山”,又称”古铜山”。据说是前汗邓通造钱鼓铸之所,现尚存有古矿洞。古铜山群山环绕,玉江萦绕,风景秀丽,是北宁名臣、文人苏易简、苏舜钦和明朝大学王帷贤的故乡。它位于县城以南约40公里的广福镇。铜山境内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柑桔梁岩墓群,距今约两千多年;有玉江摩崖石刻群(其中美女晒秋图尤为罕见和珍贵),分别产生于唐、宋、明、清各代。  景内的古药师院,光禄坂、梅坡以及铜山八景吸引各朝文人游览凭吊,留下大量碑碣、诗文、题辞以及石刻石雕。计有司马光书的“风火家人卦”古训;有初唐书法家虞世南书写的“登金门”题辞;有唐代诗圣杜甫途经药师院时写下的名篇《光禄坂行》等。这里既是古代金石遗迹较集中之地,又是人文景观胜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江玄武观

中江玄武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县城东里许东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两个峰峦,望似二山,实则一体。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状似龟,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错,六曲三起,而又紧相连接,山下东溪萦绕,风景如画。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观”。宋治乎二年(公元1065),朝廷诏天下避“玄”“武,J讳,玄武观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几度由佛、道两教分别管辖。玄武观殿宇宏丽,林木苍郁。前后两座大殿,加上山门,禅房,厢房和其它神龛,占地约4亩。  历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绝。山下有圣泉纹石,周围有“万柳逵龙”“三苔续脉”等名胜,四季游人不绝。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诗人杜甫游乾昌寺观壁画,写下著名诗篇《题玄武禅师屋壁》玄武观有正殿高12米,宽14米,进深17米,雄伟庄严,幽静肃穆。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间真武画像碑,画像披发按剑,脚踩龟蛇,神态飘逸,额篆“大雄真武像”五字,下面还有小字20行。雕刻精妙。它与东山寺及寺后的圣泉,组成了一副清净、和谐、淡雅的自然图画。由于环境优美千百年来,曾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墨客骚人至此观赏游览。如南北朝的大画家顾虎头,唐代的王勃、卢照邻、杜甫、宋代的苏轼,都曾在这里留下作品。   

玄武公园

  玄武公园,位于县城东侧东溪河畔的玄武山及其附近,古中江八景有四景在该区内(圣泉纹石、宝城瑞魁、三台续脉、万柳逵龙),与玄武公园遥遥相望的有著名古迹一一南塔(建于公元1610年)。该景区1999年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建设玄武公园,现已初具规模,该公园占地300余亩。

中江博物馆

中江博物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江博物馆属灾后重建项目,是中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文化馆培训基地的简称,博物馆2010年开建,2014年9月开始陈列布展,2016年春节期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中江博物馆占地9415平方米,展厅面积5700平方米。博物馆主要展出包括东汉青铜摇钱树在内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展品类别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书法等,其中也包括极具中江特色的中江花石。博物馆有4个常设展厅,分别是千秋古县、华夏瑰宝、名士风流、城乡规划展览馆,全面介绍了中江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彪炳史册的历史名人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中江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文化传承。  服务事项 4个常设展厅:中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千秋古县,中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华夏瑰宝,中江历史文化名人陈列展-名士风流,城乡规划展览馆  地址 中江县二环路西二段  联系电话 0838-32629590838-3262929  服务时间 一、每周一为闭馆日,如闭馆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继光湖水利风景区

  继光湖水利风景区依托继光水库、继光河、继光故居、石马湖和铜梁村等主要资源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继光湖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一座骨干囤蓄水工程,总库容为9000余万立方米。继光水库距中江县城22公里,距德阳市64公里,距成都100公里,库尾横跨罗桂公路,对外交通便利。水库长21公里,有岔沟岔湾58条,蓄水最深43米、最浅35米。景区水资源丰富,因纪念特级英-继光而得名。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呈现组团分布,有聚有散、和谐统一、自然质朴。风景资源包括水库景观、河流景观、湿地景观、生物景观、工程景观、人文景观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董昭寺

董昭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董昭寺位于中江县万福镇昭明村,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补修,建筑面积361平方米,原系当地及周边地区著名寺庙, 2012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正殿东缘外延50米,南至正殿南缘外延50米,西至正殿西缘外延50米,北至正殿北缘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江挂面

     在中江众多的土特产品中,有两个驰名省内外的名牌食品,这就是中江的"银丝挂面"和"八宝油糕"。由于独特的工艺,极佳的口感和风味,符合营养科学的原料搭配,自问世以来,数百年间,深受食者的欢迎,声名远播,销势不衰,可称得上是中江食品中的两朵奇葩。   中江挂面为手工制作,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独特。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中江八宝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为主要原料,掺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鸡蛋、鲜玫瑰泥、蜜樱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点佳品。因工艺特殊,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品质优良曾先后四次被省、地、市、县评为优质糖果,被誉中江食品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营养食品。   八宝油糕的特点是油而不腻,酥而不涩,甜度适中,香味适宜,富营养,易消化,是很好的营养滋补佳品。八宝油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其在食品糕点中的独特地位已稳居珍品之列。影响远及省内外,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之一。   

中江丹参

  西南地.区是中药资源的宝库,该区气候各异,亚寒带,亚温带,亚热带各自孕育着各地的特色资源。“中江丹参”是在中江(四川省中江县)特殊生态环境下分化发育形成的生态类型,其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一直是中国传统出口中药丹参的主源优质道地药材品种,享誉中外。中江丹参根条(干品)表皮红棕色,肉质呈紫褐色,木心细微,味浓;丹参酮ⅡA达到国家药典标准,丹酚酸B≥5%。  2004年中江成为全国首批创建的国家级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县,2005年10月,荣获农业部颁发“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证书。2008年,中江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顺利通过国家审查。.   产地范围     中江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关于“中江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划定的建议》(江府函〔2007〕6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中江县石泉乡、集凤镇、古店乡、辑庆镇、兴隆镇、富兴镇、合兴乡、南华镇、南山镇、清河乡、玉兴镇、永安镇、悦来镇、回龙镇、瓦店乡、冯店镇、广福镇、万福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中江八宝油糕

  中江八宝油糕,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著名小吃,此品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系由8种主要原辅材料精制而成。外观呈梅花状,表面油润光滑,食之具有油而不腻、外酥内细软、芳香绵糯的特点,且富有多种维生素,为糕点中之珍品。   中江八宝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为主要原料,掺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鸡蛋、鲜玫瑰泥、蜜樱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点佳品。因工艺特殊,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品质优良曾先后四次被省、地、市、县评为优质糖果,被誉中江食品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营养食品。八宝油糕的特点是油而不腻,酥而不涩,甜度适中,香味适宜,富营养,易消化,是很好的营养滋补佳品。80   中江八宝油糕的原料配方:80   鸡蛋9公斤,川白糖13.5公斤,蜂蜜3公斤,花生油8.5公斤,面粉6公斤,蜜瓜片2公斤,桃仁2公斤,蜜樱桃1公斤,鲜玫瑰泥1公斤。80   中江八宝油糕的制作方法:80   1、拌料:将鸡蛋打入钵内,用手将蛋黄挤烂后,再将川白糖、花生油、面粉、蜂蜜、鲜玫瑰泥投入钵内拌合均匀。80   2、装料:用专用梅花形铜皮糕盒。装料时,将盒洗净、烘干,排入专用平锅之中,并擦抹少量植物油。再将钵内拌好的坯料用调羹舀入盒内,其分量为糕盒体积的1/2。然后将混合的碎桃仁、蜜瓜片少许撒于其上,中间要放一颗蜜樱桃。80   3、烘制:用拗炉烘烤时,底火应略大于盖火。烘至糕体膨胀,糕面呈谷黄色时起锅。冷却后进行包装。80   中江八宝油糕的成品特征:80   色泽:呈褐黄色,表面油润光滑。组织:外酥内细软,绵糯,无杂质。口味:纯甜,清香,突出鸡蛋和多种果料的滋味。80   

连理双味鱼

  连理双味鱼介绍:配料:〖主料〗:桂鱼750克〖辅料〗:芝士50克,鸡蛋清1个,姜15克葱30克,花椒油5克〖调料/腌料〗:盐3克,高汤75克,料酒10克,五香盐3克,豆粉50克,精炼油耗100克-特色:造型生动,五香、椒麻双味搭配,突出用料本色,多种烹饪方法充分结合,口感变化多样。含较多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6,有降低血脂,易于消化的功能。操作1)桂鱼去内脏、去骨,一半切鱼花10朵每块2公分见方,一半切鱼片(7×4×0.3公分)10张。然后分别将鱼花、鱼片加盐,料酒、姜葱码味待用;将嫩葱叶剁细备用,芝士切成3×3公分方形。(2)将鱼头去腮,从下巴处切开按平,洗净。鱼的龙骨去肚腹部分修齐,鱼尾修齐备用。(3)取码味后的鱼片,包入芝士成鱼包,然后裹一层细豆粉,放入全蛋液中裹匀,再捞入细面包糠中粘匀待用。(4)将码味后的鱼花去姜葱后上笼蒸5分钟,同时取锅放入多量油,待油热后下入裹好的鱼包,炸至内部芝士溶化,表面金黄起锅,倒去多余油,下入高汤,放盐,料酒剁好的葱叶茸、花椒油,烧开勾芡成二流汁。(5)取条盘放入炸熟的鱼头、鱼龙骨、鱼尾,再在鱼骨的一侧先淋入椒麻汁,再放上蒸熟的鱼花,另一侧放上炸好的鱼包,撒上五香盐,然后加以装饰点缀即成。

中江花石

  凯江两岸素以产“菊花石”著称。据考证,中江花石是地壳变化的产物。几十万年以前,四川盆地是一片内海,后由于地壳运动,一些海底生物深深埋在地下,变成了珊瑚类化石,形成了具有灰黑,浅褐两种花纹的中江花石。 花石分“棋石”和“文石”两种。文石产于城东玄武山下东溪河畔。据载,“相传初有掘地得石,文成龟蛇之状,群曰;‘此玄武之神,昭其灵也I’又说:‘今观其处往往有文石,如龟蛇,松柏,渠竹,花草,人物等状,采者宜雨后觅之,则形倍分明,磨洗粗质制为器用,如案头镇纸之类亦有可观”。

双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双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