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水浒好汉城 | 水浒好汉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水浒好汉城,位于宋江、晁盖等水浒英雄的故乡----山东郓城县,是集宋江武校的武术修学旅游、传统武术绝技表演和水浒民俗风情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也是一处具有独特魅力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巧夺天工的雕刻,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主要有:郓城县衙、孙二娘客栈、青面兽镖局、及时雨茶楼、宋宅、宋江怒杀阎婆惜的乌龙院、古代戏楼、水浒文化博物馆和供奉忠义三桀光宇、岳飞和宋江的忠义庙等和水浒英雄有关的遗迹,走进好汉城,使游客置身于水浒英雄的历史时空,感受水浒好汉的义气豪爽和水浒文化的博大精深。 景区可观赏到狗娃艺术团武术舞蹈表演、各种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表演,以及重达200余斤的关胜大刀,飞檐走壁等武术绝活表演,还可欣赏到坠子、落子和北派古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等等。到宋江故里做水浒好汉,来郓城好汉城重拾义气,体验豪爽。 客服电话:0530-6896888 地址:菏泽市郓城县西门街南段 营业时间:夏季8:00—18:00,冬季8:30—17:00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景区网址:http://www.shuihu.org.cn/ 价格:60元/人学生证半价;老人、残疾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凭证免费 特色景观:狗娃艺术团表演,散打比赛,民间杂耍 游览线路:景区入口→影像厅→大刀馆→状元宿舍→奥运地球→狗娃剧场→水浒文化博物馆→朱贵酒楼--郓城酒楼→古代戏楼→宋江武馆→宋宅→九天玄女庙→及时雨茶楼→孙二娘客栈→古筝坊→忠义庙→乌龙院→青面兽镖局→郓城县衙→贡院→景区出口 |
宋江湖 | 宋江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宋江湖位于郓城东北部,程屯镇冷庄村外,东去不远就是梁山县境。占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水上面积800亩,距郓城20多公里。 宋江湖是八百里梁山泊遗水。梁山泊在北宋时是一个湖泊,郓州和济州各有一部分水面。当年的梁山泊水域用今天的行政区域指称,大致在郓城东部、南部,巨野北部,汶上西部,梁山中南部,呈肾状弯曲。而现在的宋江湖,就在古梁山泊的西北部。北宋末年黄河南迁后,梁山泊逐渐缩小、北移、干涸。现宋江湖就由湖面而变为宋江河的河道,依然纳广济河之水,北注大清河(1855年黄河改行山东入海后成为现黄河河道)。建国后,对宋江河进行治理,宋江河在李楼筑坝截流,余水改经郓城河入淮,现宋江湖也就成了一个独立的湖面。 宋江湖原为生态经济区域,湖中的生苇产莲,喂鱼养虾。进入新时期以来,有关方面越来越注重开展它的旅游价值,植树修岸,建亭立碑,疏通水道,把这一自然水域打扮得更加亮丽。 传说,当年水浒好汉出没于烟波浩渺的梁山泊中,行侠仗义,杀富济贫,那是-年代惊天动地的壮举。其后八百多年,沧海桑田,留下这片静静的湖水,供人们回味英雄的故事。如今,宋江湖,这个曾供英雄们叱咤风云的“江湖之地”,已经成为和平年代供人们旅游休闲的“娴静之水”。 未到湖边,远远地就能闻到扑鼻的荷香。站在湖畔,更见杨柳绕岸,荷影满塘;极目远眺,是一眼望不尽的苇荡,风来蒲动,荷摇凫飞,一片纯天然的生态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湖中波光粼粼,白云倒映,时有鱼儿露头嬉戏,吹几个水泡,荡几圈涟漪。荷花深处,荷花探出头来,如娇羞少女,又如浣纱西子,淡雅而不失娇艳。置身其中,吟咏“粉尖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等文人墨客的名句,更有一种仙人般的感觉。此情此景,如诗如画,让人忘却自己,忘却凡尘。 宋江湖深处,有成片的芦苇与小岛把湖面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水域,有的水道悠长狭窄,有的水面宽阔,还有的曲曲折折,迂回盘旋。岛上挺拔着杨柳,间或有一朵或几朵野花,或黄、或白、或粉,点缀其间,给小岛带来生机,也增加了几分神秘。游人乘舟入荡,想象岛上的情形,聆听着苇荡中小虫的合奏之声,很能感觉这岛的神秘与幽静。繁茂的芦苇与蒲草中,一只只蒲棒宛若藏身于苇丛中好汉的兵器,捍卫着每一方水土。此情此景,让人联想到水浒英雄们当年穿行在八百里的水泊之上,与天地为伍,与自然为邻,驶一叶扁舟,竹篙轻点,泛湖水上,或渔或休,或饮或啜,是何等洒脱、何等惬意! 这是一处相当不错的旅游休闲之地。远客近朋,抽时间,来宋江湖观景采风,避暑纳凉,怀古咏今,放飞雅兴,使自己的心思与宋江湖水一样清澈空灵。 |
郓城唐塔 | 郓城唐塔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唐塔,又名观音寺塔,在原观音寺内,为大佛寺塔,五代后唐始建,故称“唐塔”。现已规划为唐塔广场内的一大景观。 唐塔地处北纬35′,东经115′,占地面积80平方米,系砖砌,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共七级,残塔高32米,现存四级,海拔约72米。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塔内廻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由北门登塔,穿过塔心室至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穿过塔心柱转折上升,可直达塔顶。 据《郓城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1446),河决荥阳,郓城成灾,塔身被淤没二级,现地表以上仅存四级,高约32米,上层周长40米,下层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数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朝晖夕阴,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春夏之交,无数昆虫飞集塔顶,远看如缕缕青烟,袅袅上升,成为云燕啄食的对象。传说若此时登塔西眺,便可以看到廪丘古城的幻景,这便是古代郓城的又一景观廪丘雾市。清代郓城知县陈良谟也留下“无蜃如何有海市,遥瞻疑是彩云蒸”的诗句。 在古塔维修时,工程部门从地面往下钻探,15米深处仍有塔身,观音寺塔究竟有多高,至今仍是一个迷。1983年7月,一个巨大的火球绕塔一周后沿塔身急速落水,随着一声巨响,形成了一个近30米高的蒸汽柱。火球在塔身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然而,青烟般的昆虫却从此不见了踪影,只有那上千只燕子,仍然年复一年地绕塔飞鸣。登塔搜寻,却又丝毫不见燕巢的踪迹。这些现象和传说,给观音寺塔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神秘色彩。 塔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上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古人有:“几盘断塔类层苔,岁岁能报海燕来,不厌僧贫香积废,殷勤飞去复飞回”诗句。朝晖夕阳,绿树燕影与巍峨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如今的唐塔广场把古塔衬托得更加古朴而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创建于2009年5月,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亲笔题写馆名。 纪念馆座落在郓城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纪念馆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规划投资4134万元,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厅、800平方米副展厅、30米高革命烈士纪念塔、5000平方米纪念广场、6000平方米景观区、国防教育区和烈士墓区等。目前纪念馆院内陈列有一架强5战机,一辆59式坦克,两门122mm口径火炮。主展厅藏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战争遗物,陈列文物为鲁西南战役和中共郓城党史有关文物,藏品共256件,其中珍贵文物4件。通过艺术展示,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刘邓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勤劳勇敢的鲁西南人民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该管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2011年被国家文物管理局纳入免费对外开放单位。 基地涉及人物简介 梁仞千(1912-1941),原名梁于振,郓城县武安镇洪王庄村人。1933—1937年,在济南省立一中高中部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任一中地下党党支部书记。1937年夏,党组织派他到鲁西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先后任鲁西工作团团长、郓鄄巨菏边区县委书记、八路军七支队政治部主任、郓城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郓城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1年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同年病逝于延安。 徐秋(1903-1940),原名徐秋香,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某团部参谋、鲁西南军区后勤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9月在郓城县南赵楼乡的一次遭遇战中,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罗明星(1897-1939),字英三,郓城县罗楼村人。“九·一八”事变后,逃荒到吉林的罗明星不甘当-奴,团结煤矿工友,在吉林省九台县拉起抗日队伍,号称“三江好”义勇救国军。这支队伍转战周围十几个县区,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7月,罗明星的“三江好”义勇救国军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编为第十九支队,罗明星任支队长。1938年11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被日伪军残酷杀害。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区委书记。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武委会主任、鲁中南军区武装部主任。1947年6月,在平邑县与敌人遭遇,激战5天5夜,英勇就义。 国防教育区陈列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赠送的一驾强-5战斗机、一辆59式中型坦克、一门66式152mm口径加榴炮、一门54式122mm口径榴弹炮和其它部队退役武器。 |
夏公馆 | 夏公馆,紧邻郓城县第一中学,是夏辛酉与夏溥斋的公馆。原已荒废破败,现在郓城县政府的领导下对其进行复原和修缮,并征集了部分佛学经书和其他展品。 夏辛酉(1843-1908) 字绍襄、庚堂,郓城县夏庄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在左宗棠部下当兵,随军进驻陕西,立战功升任守备。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沙俄为0中国,蓄意挑动新疆少数人造反,夏辛酉奉命征剿,先后攻克乌鲁木齐、玛纳斯达等城,保举总兵补用,赏戴花翎,穿黄马褂。清光绪三年(1877年)夏,又平定南疆。清光绪四年(1878年),新疆巡抚刘锦堂奏上让他统帅刀矛队,在阿尔吐什等地作战,取得胜利。再次保举他为总兵补用,赏赐他头品顶戴,三代正一品封典。经过6年的征战,平定了新疆之乱。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派他防守登州,任水师长官。夏辛酉防守严密,甲午之战中,击沉日舰2只。其余日军逃跑。皇帝大喜,任命他为兖州镇总兵。很快又调任他为登州镇总兵。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德;俄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夏辛酉串兵保卫京城。京城失守后,夏辛酉又返回保卫山东,八国联军不能侵入山东境地。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议和后,-升为云南提督。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皇上,夏辛酉留在直隶统带常备军,兼帮办北洋大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命驻守曹州。尔后统帅军队驻扎长江水岸,负责沿岸7省防务兼帮办南洋大臣。未行,因病卒于巨野行营。天子赏银千两为他治丧,灵柩迁回郓城。 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在日本曾用夏泉,归国后改名莲居,取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季云南提督谥壮武公夏辛酉长子。公元1884年3月20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今改为于田),晚年寓居北京。1965年12月14日(乙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无疾寿终,享年82岁。 入仕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告山东独立。民国改元,被聘为山东都督府最高顾问,兼秘书长、参谋长等职。1916年被聘为-秘书。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任齐鲁金石书画馆监督、山东佛教居士林林长。1920年任山东盐运使,彻底根除了多年的盐务弊端,深博民众称颂。1921年辞职,筹备曲阜大学,兼东鲁学校校长。1925年在济南,夏莲居结交了日本佛教徒神田次一郎,随其东渡日本,专心研究佛学。1938年底,夏莲居与安钦呼图克图、内政部总长王楫唐、现明法师等,共同发起佛教同愿会,希望能联合佛教不同宗派,同心同愿,祈祷消业。感召天和,消弭战争。1939年,由夏莲居首倡,与广济寺退居现明法师、靳云鹏居士共同创建净宗学会,并订于大势至菩萨圣诞为成立纪念日。其组织形式为四众平等的自发团体,不设实际机构。在佛教大众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导下开展学修活动。后期为表达爱国之心,将一生撙衣节食所收藏之历史珍贵文物三百余件,分别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和郓城县。《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曾刊登报导。除治学外,金石书画、文物考古亦其擅长,且收藏宏富,鉴定颇精。尤对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观念,决非常人以商品价值观念所能理解。故在文物界颇具影响。 夏辛酉 (1843~1908) 夏辛酉(1843—1908)字绍襄、庚堂。郓城县夏庄人。同治初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1868年 (同治七年) 在左宗棠部下当兵,随军进驻陕西,以战功升任守备。1874年(同治十三年),沙俄为0中国,挑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0分子造反,夏辛酉奉命征剿,先后攻克乌鲁木齐等城。因平定新疆之乱有功,官至总兵补用,赏赐头品顶戴,三代正一品封典,穿黄马褂。1894年(光绪二十…… 详细++ 夏继泉 (1884~1965) 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在日本曾用夏泉,归国后改名莲居,取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季云南提督谥壮武公夏辛酉长子。公元1884年3月20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今改为于田),晚年寓居北京。1965年12月14日(乙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无疾寿终,享年82岁。 入仕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 详细++ 夏辛酉 (1843~1908) 夏辛酉(1843—1908)字绍襄、庚堂。郓城县夏庄人。同治初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1868年 (同治七年) 在左宗棠部下当兵,随军进驻陕西,以战功升任守备。1874年(同治十三年),沙俄为0中国,挑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0分子造反,夏辛酉奉命征剿,先后攻克乌鲁木齐等城。因平定新疆之乱有功,官至总兵补用,赏赐头品顶戴,三代正一品封典,穿黄马褂。1894年(光绪二十…… 详细++ 夏继泉 (1884~1965) 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在日本曾用夏泉,归国后改名莲居,取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季云南提督谥壮武公夏辛酉长子。公元1884年3月20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今改为于田),晚年寓居北京。1965年12月14日(乙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无疾寿终,享年82岁。 入仕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 详细++ 夏继泉 (1884~1965) 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在日本曾用夏泉,归国后改名莲居,取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季云南提督谥壮武公夏辛酉长子。公元1884年3月20日(甲申二月二十三日)生于新疆于阗(今改为于田),晚年寓居北京。1965年12月14日(乙巳十一月二十二日)无疾寿终,享年82岁。 入仕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 详细++ |
郓城观音寺塔 | 郓城观音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鲁西南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古城——郓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00年)筑城为郓,始得郓城之名。在这座古城中部,屹立着一座古塔,以其无数动人的传说成为古郓城的象征。 郓城荒塔,又称观音寺塔,传说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父子之情日深,天王遂将制伏哪吒的佛赐宝塔断为三截,弃下天门,霎时狂风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塔底降郓城,塔身落于巨野,顶端飘往金乡。故此三县之塔如出一辙。 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四层,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回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据《郓城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河决荥阳,七月郓城沦陷,塔身被淤没二层,现地表以上仅存四层,高约32米。二层周长40米,下层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数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荒塔燕子”成为古代郓城的十大景观之一。朝晖夕阳,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景点位置 山东省菏泽市唐塔路 |
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 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座落在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占地36000㎡。主要纪念设施包括7000㎡的“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800㎡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鲁西南战役群雕一座、著名烈士个性化石雕四座、30M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革命烈士纪念亭两座、烈士纪念碑三座、4700㎡英雄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区和6000㎡烈士墓区、6000㎡景观绿化区等。 |
郓城传递红色文化博物馆 | 郓城传递红色文化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郓城传递红色文化博物馆2014年2月经山东省文物局评估验收批准成立,是菏泽市唯一通过省文物局评估验收批准成立的非国有博物馆。现博物馆坐落在郓城县东门街南段,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博物馆建筑为钢混结构,主体四层,局部五层,占地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展厅面积850平方米,现有藏品3586件,按领袖风范,红色文献,历史文物,浴血抗战鲁西南,红色历程,红色书画六个展览主题进行宣传展览,年接待参展观众6万人以上。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
雷泽湖 | 雷泽湖水库占地面积3374亩,设计总库容1290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5万吨,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菏泽市、区地下水资源不足,供水矛盾的问题。同时,水库将成为菏泽市的旅游休闲景区。 |
宋金河 | 宋金河,位于山东省郓城县东侧,距县城2公里。据郓城县志记载:宋金河自武安镇李垓村东鄄郓河东岸始,向北经郓城之东入梁山东平湖,河长22公里,平均宽度200米,积水面积8000亩,平均库容1亿立方米,一般水深2.5—3.0米,水源为黄河水和天然水。 1964年修浚八里河后,使唐店至八里河有一段成为一座中型水库,1976年正式命名为坝头水库(现称宋金河水库)。水库北起唐店闸,南至边庄沟,全长9.8公里,底宽100米,河底高程4.0米,年平均积水面积8000亩,每年引蓄水量1738.2万方,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1990年,10万民工深挖治理,动土4000万立方米,使水库更为宽阔。 美丽的宋金河曾给郓城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河内生长着多种植物及野生动物;清澈的河水曾是沿河两岸居民灌溉农田的“源头”,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养殖场,人们游泳的水上乐园。 武安镇 武安镇辖61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耕地6067公顷,总人口5.9万,总面积90平方公里。1998年以来,在抓好主要粮食作物的同时,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推进“三个一万”工程。全镇瓜菜面积达到1733公顷;林果种植面积达到2066公顷,其中果树面积733公顷;植桑333公顷。四年来,建成铸造、纺织、加工等三大系列工业园区,产品发展到十大系列400多个品种。…… 详细++ |
宋江故里 | 宋江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郓城是《水浒》英雄的故乡,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依据名著《水浒》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盖故里东溪村,吴用老家车市,智取生辰纲之地黄泥岗等都分布在郓城。 宋江,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郓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帅才,勇猛强悍,仗义疏财,扶弱抑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联合36人率众起义,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经历十郡,官军数万莫敢抗拒,曾在梁山泊设营扎寨。一生深明大义,知人善任,一身正气,深受士卒及百姓拥戴,为后人所敬仰。宋江故居 1985年,宋江武校于郓城建成,现名为宋江武术院。目前该院有42个文武结合班,学员5000余人,先后参加国家级庆典演出58次,备受国内外各界赞誉,在国内外重大比赛0获奖牌900多枚,是郓城一颗耀眼的明珠。 |
郓城黄泥岗 | 黄泥岗 |
九天玄女庙 | 九天玄女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九天玄女庙 宋江河的东岸,旷庙苏庄村北,有一座庙宇,当地人称为“玄女庙”或“旷庙”,这便是宋江得三卷天书的“九天玄女娘娘庙。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是黄帝的师傅。后来被道教所信奉。她身穿九色彩服,骑凤凰,驾彩云,专门扶持英雄,传授兵法。 玄女之庙建于何时,已无从考查,最兴盛时占地四十余亩,前有戏楼、钟楼、山门,中有玄女殿、九女殿,后有祖师殿、玉皇阁,规模宏大,香火极盛。庙内有一眼非常奇特的井,每个角的井水都各不相同,分为咸甜苦涩四种味道,可以医治不同的疾病。因为井特别大,当地人叫它“半亩井”。 当年宋江回宋家村搬父亲上梁山的路上,被官兵追杀,来到还道村,只有一条小路,眼看无处可逃,情急之下,一头扎进一座三间破庙。可是庙太小了,无处藏身,只好掀开神帐钻进神橱里。官兵闯进来,举着火把往神橱里照,眼看宋江性命难保,吓得瑟瑟发抖。突然,神橱里刮出一阵黑风,吹灭了火把,将官兵刮得哭爹喊娘,狼狈逃窜。宋江道“多谢神明保佑,宋江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这时,忽听得有人喊:“宋星主,我家娘娘有请。”宋江探出头一看,原来是两个青衣女童,便随她们往殿后走。却发现后面别有洞天。一条石径,松树参天,溪边奇花异草,柳绿桃红,桥下翠竹茂盛,流水潺潺。宋江暗自惊异:在郓城这么久,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去处?再往前走,忽见一座大殿,灯火辉煌,两边都是青衣女童,玄女娘娘端坐在七宝九龙床上,宋江赶紧施礼。玄女娘娘赐酒三杯,又让宋江吃了三枚仙枣,说道:“我奉玉帝之命,传你三卷天书,望你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宋江再拜退出。走到桥上,女童说:“你看桥下有两条龙。”宋江探头往桥下看,果然看到有二龙戏水。女童猛地将宋江往桥下一推,宋江惊叫一声醒来,发现还坐在神橱子里,原来是做了一个梦。可是嘴里却有淡淡的酒香,手里还捏着三枚枣核,再摸摸袖中,果然有三卷兵书。 后来,宋江按照梦里的样子重修了庙宇,又把一对九龙玉杯供奉在殿内,殿前的一副石刻对联,还是宋江亲笔题写的呢。传说梁山起义失败后,神医安道全便在此庙出家,从那以后,这里的僧道都会习武行医,成为玄女庙的传统。到清朝末年,主持僧法兴还能头朝下爬上玉皇阁。他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元斌在1928年的一天夜里,发现玄女殿前冒出蓝色的火光,在这里挖出了那两个九龙玉杯,偷偷拿到济南卖掉了,被师傅知道后打了个半死。从此九龙玉杯下落不明,玄女之庙也从此衰落。二徒弟元善则精通医术,是个远近闻名的外科医生,一直在民间行医,直到1963年去世。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侣钟祠堂 | 侣钟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侣钟祠堂是明代户部尚书佀钟的家祠,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88年、1997年省、县政府先后两次进行加固维修。郓城县文物旅游管理处(县旅游局前身)改建成佀钟纪念馆。祠堂为四合院式建筑,大门面阔三件,左右各有腋门,内连卷棚,东西厢房保存完好。正方三件,内塑佀钟像,四壁皆有壁画,表现佀钟生平事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天下武术第一村 | 天下武术第一村该景区包括郓城宋江武术院、中华武志馆、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仿宋一条街等设施,介绍全国各武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现状,集武术文化博览和表演观摩、修学旅游接待和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