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潮湖生态园 | 位于管城区南曹乡毕河村北,是一处集水上娱乐、种植、养殖、垂钓、采摘、餐饮、烧烤等于一体的农业生态综合园区。园区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面积近500亩。是郑州市潮湖森林公园核心区域。 田园小路 花楼现代农业科技园位于管城区南曹乡张华楼村北,是一个以鲜切花、食用菌和无公害蔬菜等生产和体验采摘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分为日光温室高效设施区和林果蔬菜无公害生产采摘区。是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家先进典型之一。 -旅游小贴士: 电话:0371-66319611 乘车路线:在火车站乘坐13路公交车到终点站(苏庄)下车,往南走见绕城高速桥下左拐顺柏油路前行即见"潮湖生态园路标". 南曹乡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辖乡。1955年建南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市区东南,距市中心10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京广铁路、107国道、郑新公路、郑尉公路、郑汴公路过境。辖小湖、苏庄、刘德城、席村、毕河、大湖、张华楼、耿庄、野曹、李马庄、南曹、曹古寺、司赵、弓马庄、王士明庄、单庄、二郎庙、梁湖、螺蛭湖、东阳、西阳、七里河、尚庄、姚…… 详细++ |
于庄遗址 | 于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于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郊区的黄土高原前缘向沙丘岗地过渡地带,东南临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较之周边稍高。在地表采集有陶片,中部尚留有一土台,面积约50平方米,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厚0.8米,红褐土,土质较硬,遗物较少,包含有陶片等遗物。其它地方因未钻探,文化层厚度不祥。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陶片多饰有绳纹,器形有陶罐、鬲等遗物。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于庄村西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小魏庄遗址 | 小魏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小魏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郊区的沙丘岗地,东南临黄淮大平原。地势呈东高西低,稍微倾斜。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现地表为农田及枣园。在地表发现有丰富的遗物,采集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豆、釜等遗物。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小魏庄村东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李马庄东南遗址 | 李马庄东南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马庄东南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区现位于郑州市东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南绕城高速公路的北侧,西临潮河。遗址区地表现为农田及经济林,目前保存状况较好。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李马庄村东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崔庄遗址 | 崔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崔庄遗址地处郑州东南部的沙丘岗地,东南为黄淮大平原。遗址区地势较平缓,西南部较之东北部稍高,由西南向东北部稍微倾斜。遗址东临潮河,西南绕城高速从遗址南部穿过,东北为京广铁路,西部为崔庄。在遗址东部的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分布,灰坑填土为灰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兽骨等遗物。地表采集陶片也较多,发现陶片陶质有加沙陶、泥质陶等,陶色有红陶、灰陶等,纹饰有绳纹和素面,器型有陶鬲、盆、罐等遗物。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崔庄村东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安庄遗址 | 安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庄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6万平方米。在北侧断崖上发现有灰坑。灰坑土色灰褐色,黑褐色,包含有烧土,兽骨,陶片等。陶片陶质有泥质和夹砂,陶色有灰陶,黑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素面等。器型有盆、甗、罐、杯等。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乡安庄村西南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世纪欢乐园 | 世纪欢乐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郑州世纪欢乐园位于郑州市东南部,老107国道与石化路交汇处,占地660亩,是一座集火车文化、科普教育、休闲游乐、拓展训练、餐饮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火车文化主题公园。 园区建设以火车历史为背景,以铁路发展为主线,以大型综合游乐项目为内涵,以一条长3000多米的环园铁路为连线,分别建有工业伦敦站、南美雨林站、阿拉伯古堡站、荷兰风情站、西部牛仔站、世纪中心站六大站区。在古老蒸汽机车牵引下,两部仿造十九世纪中期的火车载着游客领略各国风情、让游客从中体会到“乘火车游天下,一日玩遍全世界”的感觉。 园内建有各种游乐设施近40项,其中有数项游乐设备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一流的,其中有长达888米令人疯狂着迷的老金矿过山车,高达120米的巨型摩天轮,集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4D影院等。 这里是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和推广火车知识的基地,游客了解火车文化的博物馆。园内陈列着十多部退役的各种类型火车头实物和各个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火车模型,让您感受到强烈的火车文化氛围。集高科技于一体的VR模拟火车驾驶设备,让您感叹高科技给人带来的惊喜和刺激。 世纪欢乐园摩天轮是目前为止亚洲最高的摩天轮,吊舱有56个,重达数千吨。在被郑州市列入夜景照明工程后,近日,郑州市市政部门投资600多万元对其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该摩天轮上安装了装饰灯。该灯由2000多根彩色灯管围绕直径90多米的摩天轮组成,中间的六根菱形支柱也被变幻的灯管装饰,无论是从高度还是灯管的长度,该灯都堪称“亚洲第一灯”。 在六大站区分别设有不同国家风格的民族歌舞、风味小吃、工艺礼品等,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同时在各个站区广场,还有反映各国家风情文化的歌舞表演、杂耍技艺,为游人在节假日提供了一个大型聚会、观赏表演、休闲狂欢的场所。 郑州世纪欢乐园融观赏性、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现已成为中部六省旅游的新亮点,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王国。 |
郑州北大街清真寺 | 郑州北大街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郑州清真寺始于元末明初,位于北大街128号,为郑州伊斯兰教传播发源地。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族人口的出现而传入的。唐代,公元7世纪初,管城已是两京(长安、洛阳)通往沿海各地的水陆码头,一些过往的阿拉伯使节和商人,或寄寓或留居,成了当今郑州回族最早的来源。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兵马副帅仆固怀恩极其所率军队在安史之乱平息后,留驻汴洛黄河两岸。据史家考证,仆固怀恩是一位“勇敢善战的穆斯林人”,他所率领的军队,主要是回纥、南蛮和大食人,也成为郑州回族的来源之一。唐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奉命率兵五万进剿黄巢起义军,其大本营就设在郑州。后来又有一些回族因经商或从军等原因逐渐在郑州城乡定居下来,明代郑州城内的“回回巷”(今管城回族区清真寺街一带),已是回族群处的地方。同时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传教和活动的场所也陆续兴建起来。 郑州清真寺始于元末明初,位于北大街128号,为郑州伊斯兰教传播发源地。寺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碑文记载:“由明以迄大清数百年,掌教者有三师。”清乾隆十九年和四十七年两次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门照壁,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大殿滚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望月楼。1953年、1982年郑州市政府两次拨款共40万元进行了翻修。寺院现占地近17亩,为两进院对称,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要由大门、望月楼、大殿、南北讲堂浴室、殡仪馆组成。 清真寺正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高约10米,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96平方米。房顶覆以灰筒瓦,脊上浮雕莲花,戗脊前端置以云盘,檐下饰斗拱一斗二升,明间用石柱四根,平面呈小八角形;周围用木柱,中间为木制通柱二根,两柱前后有高达一米的抱鼓石二对。实榻大门三合,分别设在正脊下方的中柱两侧。门前有月台,方砖铺地,设垂带式踏跺四级,威严庄重。 望月楼又名唤醒楼,是伊斯兰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筑,为阿訇观月、斋戒之用。高10米,上下两层,平面正方形,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49平方米。瓦顶及山面饰黄绿二色琉璃瓦花纹和悬鱼博风,脊上雕饰莲花,下檐用一斗二升加麻叶头斗拱,上檐置单昂三踩斗拱,转角用重昂把臂厢拱。周围有十二根石柱支撑,其中十根小八角形,二根四方形;前四根用汉文刻对联二幅,后四根用阿拉伯文刻对联二幅。前檐悬有竖匾“望月楼”,下檐横匾为“万化朝真”,后檐扇形匾书“远瞩西域”,中槛上方挂“正教昌明”大匾一块,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阿马图鲁杨歧珍书。望月楼小巧玲珑,造型、结构和艺术等皆为此寺之精华。望月楼两侧各有硬山单披式掖门。 大殿亦称礼拜殿,为清真寺的主体建筑,高约十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有卷棚、前殿、后殿和庑殿式后窖。四座殿宇前后相连,组合一处,称为勾连搭式,面积423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同时做礼拜。殿顶用琉璃瓦和灰瓦,脊上浮雕花草纹饰。卷棚用四根石柱为小八角形,上刻阿拉伯文对联,殿内有光绪年间所置阿拉伯文横匾。礼拜殿前两侧是讲堂和硬山单披式掖门,并有陪房、沐浴室等。 寺内存有明宣德年间两个紫铜香炉,上有铭文印文章;清代大小碑刻16通,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槐两株。 清真寺首先是穆斯林沐浴、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其次还负有举办宗教教育、培养海里凡(学生)、传播宗教常识和学问的使命。清真寺也是向阿訇们向穆斯林宣传《古兰经》圣训、教规、教义、圣史的讲坛,每逢主麻日(星期五)、斋月内、开斋节、宰牲节圣纪日,各寺阿訇要向本坊教民讲“卧尔兹”(劝戒)。同时清真寺也是为穆斯林群众主持婚、丧、嫁、娶、纪念亡人的地方。负责寺里日常行政事物的是社头,现在是管委会主任。 清真寺还接纳招待外地来游的传经学者,如明朝时从西域来的真人默穆都哈,死后葬在老坟岗,尊称巴巴墓。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省著名阿訇马常青、庞士谦、尚希贤等都在这里招收海里凡,设帐讲学,培养宗教职业者。1989年3月,接待了来我国参观访问的伊朗驻中国大使布鲁杰迪及子女一行四人,赠送了地毯和《古兰经》。 寺内有对联如下: 大殿对联: ①认真主无形无影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非远唯一理在心。 ②一天画圆须知丹青无二;满地文章当思运笔是谁。 ③-匾有:乾隆十三年马长青阿旬所写两幅。 郑州北大清真寺有明代宣德炉两只,为稀世之物。本寺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郑州是全国旅游胜地,前来该寺观光礼拜的人数甚多。 |
郑州城隍庙 | 郑州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原名城隍灵佑侯庙。该庙始建于何时,文献缺乏确切记载。据民国《郑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州石纯粹,嘉靖六年(1527)知州刘汝,隆庆四年(1570)知州李时选均曾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陈一魁、五十三年(1714)知州张,乾隆五年(1740)知州张钺,光绪十六年(1890)知州吴荣棨亦重修。 此庙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10亩。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垂莲柱,垂莲柱上金枋相连,而柱的上端,直承上金檩。明间前后立4根石柱,周围用木柱,中间为木制通柱,平面均呈小八角形。实榻大门3合,分别装在通柱上。门前砌6级扇面形垂带式踏跺,左右立1对石狮子。过庭距大门10余米,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筒瓦顶,正脊两端置大吻,中部饰二龙戏珠和宝瓶,下有浮雕人物,中置神像,两侧各有1对追逐相斗的骑士,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垂脊上的装饰也富有变化,龙飞凤舞,百花盛开,配以狮子滚绣球和海马、狎鱼等脊兽,十分精巧秀丽。檐下置一斗二升斗拱。山墙下砌筑有弧形墀头,下部雕砖上饰有麒麟、花草和须弥座,刻工精细。戏楼,又称乐楼。与过庭相距咫尺,面阔3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12米余,主楼居中,左右两侧檐下配以歇山式边楼,上下错落,翼角重叠。主楼前后有抱厦,前抱厦为2根平面呈小八角形石柱支撑,石柱上镌刻楹联为“传出幽明报应彰天道,演来生死轮迴醒世人。”后抱厦为垂花门式。全楼共有19条屋脊纵横斜插,置大吻脊兽,蓝绿色琉璃脊饰。整体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戏楼北20余米为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脊饰用黄绿色琉璃。正脊两端置有大吻,脊上饰有龙、凤和牡丹,脊中竖狮子宝瓶,两侧饰小宝瓶。垂脊、戗脊均饰有花卉、卷草等图案,并配以狮子等脊兽。檐下施垂昂五踩斗拱,昂嘴呈五角形。前檐明间施有两攒溜金斗拱,角科用把臂厢拱。殿内为九檩前后廊式的柱梁结构,横梁纵檩,立柱斜椽,交替错落,排列有序。殿前、后明间均装修有4扇六抹槅扇,殿前次间装修有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檐下的垫拱板上还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彩画。殿前砌有月台。大殿后20米有寝宫,由拜厦和寝殿组成,中有地沟相隔。寝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式建筑;殿前的拜厦,面阔5间,进深4架椽,卷棚顶。屋面均覆以绿色琉璃瓦,脊饰用黄绿花色琉璃。寝殿正脊两端置2米高的大吻,中央饰一重檐歇山式楼阁,脊两侧塑有双龙戏珠,凤穿牡丹,垂脊雕有羽人、石榴、花卉等,玲珑剔透。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昂嘴和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有垂柱,独具匠心。檐下的垫拱板上,绘有色彩绚丽的彩绘,造型生动,题材丰富,有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梅、凤戏牡丹、松鹤延年、龙虎相斗、狮子滚绣球等。殿前的明、次间装有六抹槅扇,梢间置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 该庙的建筑以建造精致、结构坚实而著称。庙内原有碑刻,其中有明初郑州同知张大猷草书石碑《福赞》、《寿赞》两通,前者碑高1.88米,宽0.83米;后者高1.81米,宽0.8米,笔迹苍劲挺拔,现仅存《福赞》碑。1963年6月20日,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商城路4号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66341775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727路北线、727路南线、33路、2路、52路、58路公交车至城隍庙站 |
金鹭鸵鸟园 | 金鹭鸵鸟游乐园隶属于河南金鹭特种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亚洲最大的鸵鸟养殖示范基地,也是郑州市十佳旅游景区、我国最大的恐龙科普基地。景区地处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五大街南段,占地1420亩,是集鸵鸟观赏、农业观光、休闲健身、餐饮娱乐、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 位置 地处郑州市东开发区东南6公里处,紧临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占地面积1420余亩,原是由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为拓展发展空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组建的集鸵鸟养殖为主的特种动物养殖、综合加工、贸易、科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目前我国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98年3月29日、4月9日,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投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分两架次飞机从纳米比亚购进种用非洲黑鸵鸟240只,建成了拥有国内一流的孵化、育雏、饲养、饲料加工、屠宰及良好的生产生活设施,年出栏鸵鸟3000只左右,可向社会各界提供种鸟、商品鸟、各月龄幼鸟及皮、毛、肉、蛋等鸵鸟系列产品,目前总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1998年6月被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确定为“鸵鸟养殖示范基地”。 开发 金鹭公司在鸵鸟养殖的基础上,利用鸵鸟群这一独特的景观和鸵鸟较高的观赏价值,开发了生态旅游业,1999年12月被河南省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金鹭鸵鸟游乐园”旅游观光景点,2000年4月正式对游客开放。走出了一条“以鸵鸟养殖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产品销售”的新路子,园区先后投资兴建了骑鸟场、踩蛋场、太空球、垂钓中心、滑草场、空中索道、人工湖、水上乐园、攀岩、彩弹射击、峡谷漂流等200多个特色旅游娱乐项目。金鹭鸵鸟游乐园和北美最知名的恐龙展览公司加拿大恐龙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兴建了我国最大的恐龙科普基地。恐龙科普基地占地百余亩,位于鸵鸟园内,40多只恐龙是根据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按原始大小仿真制造。这些形态各异、或凶猛或温柔的仿真恐龙会动会叫会呼吸,皮肤柔软,肢体灵活,如同复活一般,栩栩如生地潜伏在鸵鸟园茂盛的树丛中和水塘内,有的张牙舞爪,有的低沉吼叫,有的正在下蛋,有的喷水嬉戏。妙趣横生的恐龙探秘之旅一定会让您充满惊奇与收获,逼真的场景也会带您穿越时空,梦幻般回到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 景区门票: 成人票价50元/人,1.1-1.4米儿童购买30元儿童票,1.1米以下儿童免费;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老年优待证,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残疾人凭残疾证购买30元优惠票;70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开放时间:8:30-18:00 联系电话:0371-66873298 地址: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十五大街南段 类型:游乐场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0.5天 交通: 火车站西广场乘游51路直达;紫荆山乘727路公交车,至终点站下车可达 |
国香茶城 | 国香茶城是一座拥有特色建筑风格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是郑州茶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郑州茶叶批发市场的二期工程;是集茶叶、茶具、茶饮品等系列产品的展示、配送、交易,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特色茶叶园区;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可容纳商家600余户。是对现有茶叶市场的改造、提升和整合是逐步实现企业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打开中原茶产品出口的大门,成为国内外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与平台。 以“国韵茶香”文化底蕴为特点的国香茶城是中原首家茶文化特色街区;展现在世界茶人和茶友面前的是一个集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原茶城。国香茶城位于市中心景观干道中州大道和航海路的交汇处,紧邻高速,直达机场。四面通达的市场进出口道路,东门中州大道,南门航海路,西门未来大道,北门白堤路,交通通畅便捷。国香茶城高档次、永久性的欧式临街商铺建筑,循环通行的道路,开阔宽敞的空间,可随走随停,体现特色街和人性化的便捷交通。在这里您不仅能感受到茶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文化的魅力所在。走进国香茶城,即可见到巨大的雕刻着“国香茶城”的形象石、古色古香的月亮门、位于茶城中心广场的茶圣陆羽汉白玉雕塑和大幅石刻的茶经书雕。充满艺术风情生动的红色剪纸广场,展示了不同时期的茶人形象,同时便于开展形式各异的茶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内涵,为茶城树立良好的外界形象。与之配套的还有佛学文化传播中心,体现了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这里还拥有目前河南唯一一家以茶入菜的茶宴馆,让我们在休闲品茶之余也有美食的相伴享用。 国香茶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二楼的精品馆,里面从古董到茶,应有尽有,特别是二楼61号的台湾茶最具特色,它沟通了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也使人们了解了台湾茶文化的始源。 郑州作为全国的物流和文化中心,中国第八大古都,具有3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被视为东引西进的桥头堡和“南茶北销”的集散枢纽。国香茶城的出现便显示了其超群的实力,备受瞩目。 国香茶城今后的发展建设,继续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尊重规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深化茶文化特色街区建设,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围绕着茶文化特色精品街区这个主题,以城市休闲为宗旨。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茶叶销售和茶文化传播基地,形成郑州东南板块的休闲娱乐中心。把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茶文化特色商业街完美的呈现在茶商茶人茶友面前。为中原茶界做出更多的贡献,为国内外茶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国际化的纽带与平台,为管城区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国香茶城作为郑州市管城区的特色茶文化街区,以其近十万平方超大面积、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引领中原茶界,弘扬中原茶文化,带动中原茶产业向规范化、科技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郑州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郑州文庙 | 郑州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文庙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汉明帝刘庄年号永平,在位17年,即公元58年至公元75年,因此,郑州文庙的落成时间应该在这17年间。在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的北京文庙、落成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吉林文庙和景祐元年(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南-庙面前,郑州文庙的历史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公元前478年)。也就是说,1900多年前的郑州就颇有“尊师重教”之风,而且已经拥有学校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 据记载,郑州文庙规模人气最旺的时期是在元代,当时郑州文庙占地已达37亩,有200多间东西配房。主体建筑大成殿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坐落在院子中央,是当时郑州屈指可数的建筑。前院还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后院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还有土地祠、东西角门、启圣祠、乡贤祠、存诚斋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两山的博风,是采用三彩釉烧制而成的琉璃饰件,上面镶嵌着玉皇大帝、如来说法以及三国故事戏曲人物,无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烧制技术,实为全国罕见。每年的春秋两季,郑州文庙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祀孔大典,每逢此时,可以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方文武GY及各界名流都要到此参拜,史料中这样形容祭祀场面:“钟鼓齐响,笙歌共鸣”,可见场面之热闹与隆重。 文庙尊经阁 郑位于现在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大街路北,坐北朝南。正如读书人命运多舛一样,郑州文庙的命运也可谓多灾多难,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特别是火灾给郑州文庙带来一次次的重创。到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几乎化为灰烬的郑州文庙才仿原貌重新修建。明、清两代,郑州文庙经多次重修,才得以延续。清光绪二十二年,郑州文庙又遭大火,几乎令文庙“毁坏殆尽”。虽说当时“灾事上闻,部议重修,按亩捐款,土木大兴,岁两度始克告成”,但是整个建筑和规模已元气大伤,今非昔比。“文革”期间,遗存的棂星门、泮池又厄运难逃,终毁于一旦,后来只有大成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保存下来。1900多年来,郑州文庙在承受无尽劫难之后一次次复生,这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复生和永存。 -旅游小贴士: 交通:在郑州市内可以乘坐以下公交车:K52,89,60,Y805,35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往东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大街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平时免费,庙会活动期间门票10元。 交通: 85路或k805路公交车在郑州文庙东门口站下车。 |
中原福塔(河南广播电视塔) | 中原福塔,又名河南广播电视塔,河南广电直属企业,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跨境E贸易、文化展演、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艺术文化中心。塔高3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钢结构塔,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一五”重点工程,河南省标志性建筑,在2012年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原福塔地处南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东接亚洲唯一运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北靠郑东新区CBD商务区,地铁、公交、轻轨无缝衔接的交通枢纽地段。 塔座三、四层《锦绣中原》全景画馆,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景画——《锦绣中原》,它由鲁迅美术学院13位知名画家、教授历时五年创作而成,2011年获得吉尼斯世界认证,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手绘油画全景画。 2015年,根据习-总书记“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指示,河南广电抓住机遇,在中原福塔倾力打造国内领先最大综合跨境贸易交易平台,集“展示、体验、零售”于一体的河南跨境e贸易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中心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麦德龙、京东、K-SHOP韩国馆等近二十家世界知名跨境电商荣耀入驻,并打造线上商城——阿福易购。现已包含平行进口汽车、进口母婴、进口食品、个护彩妆、家电家居、奢侈品等全品类商品,一站式消费服务河南一亿人民购买力。 2015年9月,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引进的加拿大Cavalia《梦幻舞马》落户中原福塔,成为迄今为止提升郑州城市品味,改善河南招商环境,并且未来很长时间内河南几乎不会再出现的高水平高规格的艺术形式,是一场享誉全球的超唯美马术芭蕾,具有世界级艺术水平的演出。 2016年五一期间,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挑战世界纪录72小时好戏唱不停”戏曲联唱活动,于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中原福塔顺利举办并挑战成功!挑战活动不仅有效充实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戏曲艺术起到了传承作用,更是河南文化发展中的一次创举,是戏曲文化、河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必将在河南文化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中国·郑州·中原福塔 地址:郑州市经济开发区航海东路1206号 门票:90元 |
郑州商代遗址 | 郑州商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一带,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遗址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沙口,北抵花园路,南到二里冈,面积约25平方千米,包括三重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作坊遗址、窖藏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千米的(内城)城垣遗址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遗址保留最为完整,也最具历史文化价值。 郑州商城遗址三重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三座窖藏坑内出土的大批王室青铜礼器为郑州商城使用的下限年代、商王室的祭祀礼制、青铜重器的铸造工艺和装饰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遗址的发现对认识商代前期历史、对商文化研究和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宫殿区内有一条南北向的壕沟,宽1.4米,深0.9米,在已发掘的长约15米的壕沟内发现有丢弃的一百多个人头骨,头骨多被锯成瓢形。另外在宫殿区东北角的高地上还发现有8个祭狗坑,有的人和狗共置一坑内,这些应是祭祀活动的遗迹。 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都分布在城外。手工业作坊包括冶铜、烧陶、制骨等作坊。此外,还在西墙外和东南角各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的王室青铜礼器,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如杜岭方鼎高1米,重86.4公斤,是目前所知商代前期最大的一件青铜礼器。 郑州商城遗址的面积广大,遗存丰富,特别是城垣和宫殿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是商代的重要都邑。学术界有人认为城址是商代中期商王仲丁所建的“隞都”,也有人认为是商代早期商王成汤所建的“亳都”,目前仍在争论之中。但无论如何,这一城址的发现都是商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发现,为研究商代奴隶社会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61年3月,郑州商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 |
商司母戊大方鼎 | 商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75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
郑州市紫荆山路4号 | 郑州市紫荆山路4号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简称黄博。位于郑州市紫荆山路4号,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藏品共一万余件(套)。黄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作为专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占地7000多平方米。 黄河博物馆现有建筑2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黄河博物馆为砖木结构,仿苏式建筑,整体形状为工字形。米黄色的墙体圆拱形的木质红窗,房檐下白色的造型和石膏花纹为整个建筑添色不少,加之穹形圆顶极具欧式风格。 黄河博物馆的前身是“治黄展览会”。1957年7月将“治黄展览会”改为“治黄陈列馆”。 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20周年,重新举办“治理黄河展”,馆名定为“黄河展览馆”,郭沫若提写馆名。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主要宣传黄河自然概况及治理工作情况。基本陈列通过照片、文献和标本、灯光图表、过水工程模型、录像和触摸屏等,生动展示和介绍了中华摇篮――黄河的地理、地貌、气候等自然概况,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历代水患灾害、河患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开发的远景规划等内容。1999年底,基本陈列中新增添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流域数字化地图玻璃地台,面积达30平方米。2001年9月,陈列中又增加了一个综合展厅,全新展示了防洪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调度技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技术等内容。 黄河博物馆是郑州市五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郑州市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黄河特色的藏品系,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中原特色博物。 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
郑州油馍 | 油馍:河南地方面食小吃,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 但是驻马店一带油馍是带菜的平卷馍,做法是:用死面擀成面片,在面片上铺上调好菜,然后卷起来,用到切成长方形,放到锅里蒸熟。 在周口、商丘一带油馍与油条基本同概念.。 有两种的,一种是起面的,一种是死面的。 起面的是放了渣头(老面,或者碱)。死面的就是郑州油馍。做法基本一样。 郑州油馍的做法:将和好的面做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在面团里洒入适量切碎的花椒叶、葱,打上油,来回的揉,揉的差不多了,再在面团上打一遍油,揉至面团有层为止,用擀杖将面团擀至圆形备用。在平底锅内淋少许油,火不要太大,将擀好的面团放入,在面团正面淋少许油,翻过来,至色泽金黄即可出锅。 |
葛记闷饼 |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 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 |
葛记焖饼 | 葛记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 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 1926年,葛记焖饼第一代传人从北京到郑州,在火车站下沿儿以葛字号开店,先后在郑州乔家门、敦睦路、德化街、西太康路等处迁徙开店;1994年,又到大同路成立总店,名称葛记焖饼总店,在此基础上又在中原路、城东路、文化宫路发展了3家连锁店,2002年,葛记焖饼馆第三代传人代表葛永志、葛素云在工人路开店,自主经营,2004年,移至伏牛路,2005年,又在黄河路增设连锁店。 葛记焖饼于1995年在郑州第四届美食中获“中原名吃”称号,于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中获“中华名小吃”桂冠。 葛记焖饼的烙饼考究,香软回甜;肉选五花,方寸五分,优选八料,配方独特,着水恰当,火候适度,见熟入坛,细细煨靠,肉好坛开,入口不腻,名闻遐迩,中原名吃。 葛记焖饼是我国北方社会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对于研究我国北方饮食的民俗习惯和商业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烹调技艺的丰富多样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 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凤凰台大米 | 简称凤米,又名凤凰仙。产于东郊凤凰台村一带。所植大白芒稻,米粒外形奇特,一端粗大,另一端异常尖细,状如凤眼,长度比一般品种为长,有“三米一寸”之说;色泽银亮,洁白如玉。蒸熟成饭后,饭粒呈竖立状,排列有序,并散发桂花清香。该米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多作为进奉宫廷的贡米。其种植面积小,推广不易,且产量甚低,故一向视为珍品。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