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郑州 >> 管城回族区 >> 经济开发区明湖街道

经济开发区明湖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郑州油馍

  油馍:河南地方面食小吃,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  但是驻马店一带油馍是带菜的平卷馍,做法是:用死面擀成面片,在面片上铺上调好菜,然后卷起来,用到切成长方形,放到锅里蒸熟。  在周口、商丘一带油馍与油条基本同概念.。  有两种的,一种是起面的,一种是死面的。  起面的是放了渣头(老面,或者碱)。死面的就是郑州油馍。做法基本一样。  郑州油馍的做法:将和好的面做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在面团里洒入适量切碎的花椒叶、葱,打上油,来回的揉,揉的差不多了,再在面团上打一遍油,揉至面团有层为止,用擀杖将面团擀至圆形备用。在平底锅内淋少许油,火不要太大,将擀好的面团放入,在面团正面淋少许油,翻过来,至色泽金黄即可出锅。

葛记闷饼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   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   

葛记焖饼

  葛记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炖到烂熟。   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配菜除用绿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   1926年,葛记焖饼第一代传人从北京到郑州,在火车站下沿儿以葛字号开店,先后在郑州乔家门、敦睦路、德化街、西太康路等处迁徙开店;1994年,又到大同路成立总店,名称葛记焖饼总店,在此基础上又在中原路、城东路、文化宫路发展了3家连锁店,2002年,葛记焖饼馆第三代传人代表葛永志、葛素云在工人路开店,自主经营,2004年,移至伏牛路,2005年,又在黄河路增设连锁店。   葛记焖饼于1995年在郑州第四届美食中获“中原名吃”称号,于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中获“中华名小吃”桂冠。   葛记焖饼的烙饼考究,香软回甜;肉选五花,方寸五分,优选八料,配方独特,着水恰当,火候适度,见熟入坛,细细煨靠,肉好坛开,入口不腻,名闻遐迩,中原名吃。   葛记焖饼是我国北方社会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对于研究我国北方饮食的民俗习惯和商业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烹调技艺的丰富多样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   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凤凰台大米

  简称凤米,又名凤凰仙。产于东郊凤凰台村一带。所植大白芒稻,米粒外形奇特,一端粗大,另一端异常尖细,状如凤眼,长度比一般品种为长,有“三米一寸”之说;色泽银亮,洁白如玉。蒸熟成饭后,饭粒呈竖立状,排列有序,并散发桂花清香。该米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多作为进奉宫廷的贡米。其种植面积小,推广不易,且产量甚低,故一向视为珍品。   

经济开发区明湖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经济开发区明湖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