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新郑红枣 | 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相传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 现今的新郑大枣主要分布在新郑市孟庄镇一带,为原生态枣树种植区。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大枣果实为缓和强壮剂,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调营工、疗寒热、治阳痿、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树皮性强无毒,收敛性强,止血、祛湿,能治腹泻,刀伤止血,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根可治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酸枣仁可做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枣肉中含有人体必要的维生素P(又叫芦丁)一般每100g果肉中含量高达3385mg,居各种果品之首。枣树皮鞣质含量为4.1%,可做栲胶及染料用。 依托品牌效应,新郑大枣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每年还吸引全国其它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全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达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枣生产加工为主的顶真食品公司、大红袍集团、奥星食品厂、郑韩香精厂等四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开发大枣产品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其中烟用红枣精、大枣浸膏、枣王酒、香酥焦枣、人参蜜枣、枣莲王饮料、好想你枣片、原枣等产品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下一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
洧川豆腐 | 洧川豆腐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的特产。洧川豆腐采用传统的石磨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物理压制,水分含量小,营养价值高,口感极佳,长时间炒、煮不烂。 在开封,人们说到尉氏县洧川镇,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洧川豆腐。有许多人也是因为洧川豆腐,才认识了洧川镇。因为这小小的豆腐在洧川镇的周边县市实在太有名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洧川豆腐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其孙刘安落户古镇洧川。一次,聪明伶俐、深得刘邦喜爱的刘安为刘邦办了一件大事,被高祖刘邦封为淮南王。刘安为感谢高祖的封赏,招揽天下方士,聚于当地的山上炼丹,欲求长生不老药,献给高祖。有一天,一位方士尝试着用黄豆浆加卤水炼丹,谁知灵丹妙药没炼出来,却奇迹般地炼出了白嫩细腻的豆腐。 洧川豆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呈琥珀色,切刀处为纯白色,韧性十足,能用麻绳串起来,可用秤钩挂着称,放在锅里炖不变形、煮不化,并且越煮越筋,烹炸煎炒则风味各异。刚制作出的热豆腐细白、嫩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由于洧川豆腐的制作一直采用传统工艺,2011年,洧川豆腐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洧川豆腐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由香油、花椒、辣椒等作料制作的麻辣豆腐,含在嘴里麻麻的、辣辣的,还不等你细嚼极重的香味便已浸透心扉;而把一小块一小块(约两厘米见方)的豆腐放在沸水里煮透,而后蘸着辣椒油吃,则别有一番风味。它给你的感觉是极其绵软和鲜嫩的,你会想到柔柔的细纱、绵绵的花絮。 如今,为确保洧川豆腐制作技艺惠及更多老百姓,把这一民间文化瑰宝传承、发扬光大,洧川镇专门成立了由镇政府牵头,由村干部、生产豆腐的能工巧匠等人员组建了豆腐协会。豆腐协会成立后,召集精通豆腐制作的老艺人不断改良豆腐的制作工艺,将传统的制作方法与先进的机械化操作相结合,在确保制作出来的每一块豆腐都品质鲜嫩、特色鲜明、营养卫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彩色豆腐、嫩质豆腐、豆腐皮等花样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每天清晨,该镇的常湾等20多个村生产的两万多公斤新鲜豆腐,便会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被运至郑州、开封、许昌等地的饭店、超市和乡村,成为城乡居民饭桌上的一道佳肴,让人们在品评美味的同时,顿生思古之情。 下一篇:尉氏汴绣 |
尉氏水果 |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下一篇:尉氏蔬菜 |
贾鲁河滩蛋鸭 | 贾鲁河滩蛋鸭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贾鲁河滩的特产。尉氏县贾鲁河滩鱼鸭混养综合开发区,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 尉氏县贾鲁河滩鱼鸭混养综合开发区,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近年,尉氏县工商部门立足职能,强化服务,帮助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牵线融资,竭力扶持蛋鸭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贾鲁河滩鱼鸭混养综合开发区已有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12家,带动2000多户养殖户走上致富路。尉氏县壳达禽业农民合作社成立后,统一购买原料,共同解决养殖难题,产品统一销售,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年以来,该合作社加工的松花蛋和咸鸭蛋远销太原、兰州、济南等地,每月销售收入达90万元。 在县工商部门的培育下,贾鲁河滩鱼鸭混养综合开发区已拥有香都、珂欣园、优多多等注册商标12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件。 下一篇:洧川豆腐 |
尉氏烩面 | 开封尉氏县烩面是河南烩面(中原第一面)里面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尉氏烩面是在羊肉浓汤锅中下面并取汤,尉氏烩面是以独家祖传秘方调制的香料配上滚滚的羊汤而成。其味也鲜,其色也泽。正宗的尉氏烩面不放海带丝,不放千张丝,不放粉条,不放青菜,不放黄花菜,也不放鹌鹑蛋。仅仅放入羊肉丁、葱花、香菜(芫荽)或是荆芥(五香菜),芝麻酱,同时以个人口味放入用牛羊油沷的油辣椒,浓香味美回味无穷。一碗香汤入腹,激出汗滴如豆,酣畅淋漓、回味无穷。即使不吃面,单单喝上一碗这汤,就如入了仙境一般,满腹香浓了……最重要的是一般在烩面店周围都会有一个打烧饼的,烩面就着烧饼吃才算真正的吃上了尉氏的烩面,各位吃货一定要谨记!下一篇:贾鲁河滩蛋鸭 |
豌豆馅 | 传统风味小吃,此品种被收入《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以豌豆、柿饼等原料制成,色呈黄绿,滋味香甜,是健脾胃、解热毒的夏季食品。卖豌豆馅的没有固定摊点,均为推车、挑担沿街叫卖。 目前仍然有卖,此品种没有失传。大多仍然是沿街叫卖。 下一篇:葱花小油饼 |
翻劲杠油条 | 风味小吃,油炸早点品种。建国后以车站食堂温高义制作的为著。1956、1978年两次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 |
烫面角 | 传统风味小吃,此品种由北宋时期的“角子”演变改制而来。以七分烫面三分死面和面制皮,韭黄、鲜肉作馅,形似月牙,背面有褶如百叶裙,汤满肉鲜,面皮筋光香甜。民国时以行宫角张老胖经营的最著,建国后厨师李法贤制作的有名。1978年被认定为“名产风味小吃”。中兴楼制作的“羊肉烫面角”2000年2月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认证为“中国名点”。下一篇:翻劲杠油条 |
牛家油炸包子 | 牛家油炸包子,由牛家三代相继在相国寺经营,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地方风味品种,也是当时回族信得过的挂牌清真品种。1958年公私合营,后因牛文杰去世而失传,油炸包有荤素两种,荤的以羊肉为主,素的以鸡蛋和四季鲜菜为主。下一篇:烫面角 |
小焦杠油条 | 传统风味小吃,此品种被收入《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为早点油炸品种,呈三棱形,又称“三棱锏”,有正劲、翻劲之分。正劲小杠油条,民国间以大南门里白家和徐府街张家最著,建国后以厨师朱少臣制作的有名;翻劲小杠油条,建国后以厨师温义高制作最著。1956,1978年两次被认定为开封“名产风味小吃”。下一篇:牛家油炸包子 |
尉氏青豆 | 尉氏青豆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特产。尉氏青豆豆料结实,大小匀称,色泽青绿,表面光润,人称“碧玉翠珠”。尉氏青豆的用途很广,既可作烹饪用的配料,又是制作各种豆制品的理想原料。 尉氏青豆,又称尉青豆,产于开封市下辖的尉氏县,简称尉青。种植历史悠久,弛名中外,是久负盛名的农特产品。 据明嘉靖《尉氏县志》记载,当时尉氏就已大面积种植青豆。清末到建国初,每逢中秋节过后,大批港澳商人纷纷前来采购。建国初期,年出口量达七八百吨,远销港、澳、美国、西德、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六十年代后,压缩了种植面积,中断了出口,80年代开始扩大种植面积,使尉氏青豆重返国际市场,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1年尉氏县种植青豆面积8.47万亩,总产量302吨。1983年尉氏青豆曾荣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近年来由于产量低,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目前尉氏南部的蔡庄、南曹等乡镇有少量种植。 尉氏青豆豆料结实,大小匀称,色泽青绿,表面光润,人称“碧玉翠珠”。该豆特征是豆胚部外围有一墨圈,中间有一雪白点,称为白门。据测定,尉氏青豆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3%,居各类品种之首。 尉氏青豆的用途很广,既可作烹饪用的配料,又是制作各种豆制品的理想原料。制作的豆腐、豆酱、豆芽、腐竹、罐头、豆腐皮、豆腐脑、豆腐干等,质地细腻,味美可口清香,余味长久。用尉氏青豆做成的菜肴是酒席宴会中的美味佳品。而且对胃中积热、小便不利等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下一篇:尉氏曲艺 |
葱花小油饼 |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卷葱花,清油烙制,筋香酥软。建国前以相国寺内杜广亭制作最为著名。1978年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下一篇:葱花大油饼 |
尉氏蔬菜 |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经济作物面积逐步增加,蔬菜作为我县主要的经济作物,渐渐成为我县优势种植作物及农民的主要增收渠道。 我县主栽蔬菜种类有韭菜、辣椒、蕃茄、茄子、黄瓜、大葱、洋葱等,主要分布在岗李、朱曲及县北和县东部分乡镇,面积20万亩以上,总产5亿公斤以上,亩效益近2000元。朱曲镇三魏村、永兴镇三柳村和和尚庄农场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目前,全县瓜菜流通已形成了大大小小30多个瓜菜批发市场。 下一篇:豌豆馅 |
尉氏棉花 | 尉氏县地处河南省太阳辐射最高值中心,极利于棉花生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河南棉花生产十强县,国家商检局棉花出口免检县。 目前棉花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有常规抗虫棉繁殖和杂交抗虫棉系列,适宜播期为3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播种方式为营养钵育苗和地膜覆盖,以麦棉套为主。 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皮棉总产260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我县东部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下一篇:尉氏水果 |
尉氏汴绣 | 尉氏汴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不断壮大,形成开封市最大汴绣加工基地,妥善安排下岗女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000多人,年产值达4000万元。县城主要以“文萃汴绣”为中心,不断向城乡辐射,仅“文萃汴绣”一家就有近十家分厂。2006年10月,李文萃先后被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评“河南省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6月《光明日报》又对李文萃汴绣进行了报道,其绣品畅销国内外。下一篇:尉氏棉花 |
葱花大油饼 |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卷葱花,油烙而成。切块论斤售卖,从民国至建国以相国寺内王传清制作最著名。1978年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下一篇:小焦杠油条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