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彭祖仙山景区 | 彭祖仙山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彭祖山又称彭蒙山、彭王山。从远处眺望,一线山脉从谷底微微隆起,渐隆、渐高、渐大,蜿蜒直上,最后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峦便嘎然而止。在高高的山峦之下,又有一线小一些的山脉微微隆起,也是渐隆、渐高、渐大,它和上面的山脉互为环抱,蜿蜒而下,最后隆成一座硕大的山丘便又嘎然而止了,刚好和上面的山脉微微隆起的尾部连接,山与山就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立体的“太极”图。这种地貌是绝无仅有的。 彭祖山风景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中华养生文化发祥地。北距成都45公里,南距眉山25公里,位于彭山县江口镇,彭祖山景区内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有展示彭祖长寿三大秘诀(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和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养身苑、深受中外气功爱好者喜爱的采气场、世界第最大的齐山双佛、险峻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玉女洞、九天揽胜最具刺激的探险通道、专门展示彭祖膳食养生术的养膳斋、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余处景点。(联系电话:0833-37680196) 彭祖仙山景区 彭祖仙山景区 |
江口崖墓 | 江口崖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崖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地区彭山县江口镇岷江东岸上。该墓的时代上限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晚期,下限不晚于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以东汉(公元25年-220年)时期崖墓为大宗。 崖墓以江口镇梅花村为中心,在塞子山、高家沟、盐井沟、打鱼沟、油房沟等地点都有分布,面积30.4平方公里,现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墓葬形制有6种类型,包括船形室墓、竖井横室墓、岩室与砖室结合墓、天井墓和异型墓。墓葬的雕刻画像和出土文物为研究当时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江口崖墓以其数量多、保存好、时代明确,成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国家文物局) 江口崖墓以江口镇梅花村为中心,在塞子山、长山埂、高家沟、盐井沟、豆芽房沟、打鱼沟、油房沟等地点都有分布,面积30.4平方公里,现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时代上限为西汉晚期,下限不晚到三国,以东汉时期崖墓为大宗。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崖墓地处彭山县东北5公里的江口镇岷江东岸。 出彭山,过岷江大桥往彭祖山方向走不多远,就可到达江口镇。顺江口五里长街而下,至府河、南河两江汇合处,5株挺拔的银杏出门迎宾,这里,就是著名的江口崖墓博物馆,也叫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这座依托彭山5000多座汉代崖墓而兴建的崖墓博物馆,占地3100多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区:一是以崖墓为主的遗址展示区,二是以明代古建筑梓潼宫为陈列室的历代文物展示区,三是以稀世少有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为内容的雕塑厅展示区。 1941年5月初,由中研院史语所、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当时是该社法式组主任)三家机构联合组成的川康古迹考察团,自四川宜宾李庄乘船溯江而上,沿岷江到达彭山。6月14日,考察团开始对江口崖墓进行发掘,全部工作在1942年12月9日结束。共清理崖墓76座、砖墓2座、土坑墓7座,出土陶俑等数百件。后来,南京博物院整理、出版了《四川彭山汉代崖墓》一书,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江口崖墓0土的珍贵文物,珍藏于北京、南京、成都等大型博物馆中,南京博物馆出版的《中国文物珍奇》150件中,彭山江口出土的文物就有6件!崖墓博物馆内,以西王母画像砖、被称为“天下第一吻”的秘戏图画像砖拓片、画像石、铜质摇钱树、石棺、木馆及汉代的各式陶器为主要内容,许多是珍贵文物。像陶座铜质摇钱树,1972年出土,高达1.44米,是我国汉崖墓出土的一造型最大、铸工最精、图饰最丰富的摇钱树,被定为国家特级文物。这件国宝1986年赴日本展出时观者如潮,无不惊叹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艺术。这些文物古朴凝重,形式多样,充分展现出了汉代文物的奇丽色彩。 崖墓,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后汉书·冯衍传》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这是崖墓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到唐宋时期,因其年代久远,时人不识,崖墓又被附会成了修仙炼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诗人陆游指崖墓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因此,崖墓又被蒙上了幽秘神奇的色彩。 江口崖墓依山凿穴,分布密集,形式多样,石刻精湛,而且出土文物丰富、品位高,内涵深远。 江口崖墓的墓葬形制有6种类型,包括船形室墓、竖井横室墓、岩室与砖室结合墓、天井墓和异形墓,又分单室、双室、三室等多种类型。从构造上来说,这些崖墓都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 墓道大约20米,道旁铺有承插式排水管。墓门都是仿第宅大门,有四层门楣,雕饰华丽,丰富多彩。不仅每层门楣上的雕饰形态各异,而且三座墓门上的雕饰也各不相同。有的装饰玉檐斗拱,有的雕塑佳禾瑞草,有的雕饰吉祥动物,有的则刻饰歌舞乐伎。墓室,都比较明朗宽大,只是有些阴凉潮湿。据说,汉代人讲究养生和送死,他们相信通过墓葬,灵魂会获得再生,从而入神入仙,进入未来的理想世界。 1.江口崖墓 保护范围: 油房沟:东至梁店山顶,西至彭双公路,南、北至两山脊分水岭。 打鱼沟:东至石龙村机耕道,西至鸡市桥头,南至下凉亭子遗址,北至陈家沟。 豆芽房沟:东至桐子山脊,西至江口镇街道,南至彭家桥,北至粮站车道口。 盐井沟:东至十板桥头,西至桥楼子石桥头,南至将台山顶,北至龙头山脊。 高家沟:东至九龙山脊,西至卷洞桥,南至提灌站山,北至高家沟底岩。 长山埂:东至李家沟,西至彭回公路,南至卷洞桥,北至王家沱石桥。 寨子山:东至山脊分水岭,西至彭回公路,南至刁家湾口石桥,北至梅花村小学校门口。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2.江渎崖墓(原顺河崖墓) 保护范围:东至龙岗子龙岩,西至甑子浩沟,南至顺镇桥,北至燕儿沟底龙岩。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江口镇 彭山县辖镇。1951年建双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江口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公路经岷江大桥通往县城。辖远景、万胜、双江、石龙、寿泉、凯旋、白蜡、群利、友谊、茶场、梅花、泉源、顺江、姜坝、两河、五一、广积、平茯18个村委会和上街、下街2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 详细++ |
将军湖 | 将军湖,在彭山县城去江口镇公路中点处。据传湖畔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库藏之所,战斗中,守库将军战死,当地群众曾立庙祀之,故名。湖小而澄澈,四周林木葱笼,幽深寂静,湖畔石牛沟,一壁如屏,高约10米,长100米,实为吟咏题留佳处。沟深林密,怪石嶙峋,多成走兽状,颇有观赏价值。 |
江口、顺河汉崖墓 | 江口、顺河汉崖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口、顺河汉崖墓。江口镇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全境为红砂岩质浅丘,境内有崖墓4107座。顺河乡(今江渎乡,俗名半边街)在江口镇北5公里,境内有崖墓218座。两处崖墓发现有纪年记载的有永平十三年(70年)一座,建初二年(77年)一座,建[初三年两座,永元十四年(102年)一座,属东汉早期墓葬。1956年、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两度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墓依山凿穴,由墓道貌岸然、墓门、墓室组成,规模大小随墓主之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异。墓道即墓门外明槽,长度不一,有长达20米以上,道旁铺设陶制承插式排水管道,保存完好,有小巷深院之势。墓门与今农村民房“龙门子”相似,也有饰飞檐、斗拱、双阙、花卉,俨若官府大门。墓室一般设主室和侧室,按前堂后寝、左右厢房布局,也有设厅、堂、内室外、套间、辅以柱、窗、厨房、灶台、壁橱等。还有形制特殊,在墓室中凿造天井,类似今之四合院,或墓室似船形、似竖穴土洞,还有把砖室与岩室合成一体。 崖墓雕刻,取材多样,内容丰富,繁简相间,技法齐备,造形古朴生动。属于神话宗教类,雕刻西王母玉胜、仙人六博、仙人跨鹿、仙人乘龙、老子像、佛像等;属于祥瑞类,雕刻“神福”“寿”文字和龙虎戏壁、跪羊、游鱼、蹲熊、天鹿、朱雀、莲花、仙草、柿蒂等图像;属生活类,雕刻崖墓开发较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英国陶然氏、法国色伽兰、美国葛维汉及中国学者梁思成、刘敦祯、杨枝高、商承祚、刘铭恕等,曾先后到江口地区作崖墓发掘与孝杳。民国30年(1941年)—31年间,川康古迹考察团在吴金鼎、曾昭、夏鼐等学者的主持下,发掘76座。有著述发表于《亚洲文会会志》、《中国西部孝古记》、《华西边疆研究会会志》、《华文月刊》、《中国文化研究会汇刊》、《金陵学报》等书刊上。出土文物,由陶然氏带回美国,色伽兰带回法国,葛维汉带与华西大学博物馆。川康古迹考察团带走22吨文物,今大部存放南京博物院。解放后出土的文物,除馆藏外,一部分上调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四川省博物馆。存省博物馆的东汉铜摇钱树,1985年赴日本广岛展出,轰动日本。 江口、顺河汉崖墓 |
彭祖祠 | 彭祖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彭祖祠位于江口镇仙女山麓,《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阳县郡治有王乔、彭祖词”。今祠在彭祖坟右侧,为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现存殿宇两重,座向西北,总建筑面积为712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式顶,覆以小青瓦,脊饰已毁,左面歇山垮塌。抬梁式八架椽屋,面阔进深3间,均为14.4米,檐柱用石柱。前殿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顶。面阔5间(18米),进深1间(11.4米)。 |
李密故里 | 李密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密故里地处彭山县城西北的保胜乡龙安村,距县城25公里,与本县岐山乡、邓庙乡、眉山县郑军乡、成都市邛崃回龙镇、蒲江县五星镇等四县五乡镇毗邻。李密故里四面环山,是晋朝汉中太守李密故居,有龙洞奇观、唐代摩岸造像、龙门寺庙、龙谭春雨等风景秀丽的人文自然景观,素有“风水宝地”之称。 李密故里兴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成化二年(1866年)重建龙门寺摩岸造像共10龛,其中第二龛被选入《中国石窟艺术》(海外版)、《中国美术全集》。最大的弥勒座像,通高5.85米。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大佛”左侧,有一石洞,洞口只有30公分大,但其洞幽深,自难以观测,洞内四壁呈鳞甲状,十分奇特。龙安场有桢楠树三株,黄桷树两株,皆为“百年参天大树”,其形成的生态景观美丽动人,秀丽多姿。典型的明代华拱、斗拱建筑风格,使李密故里山门别具特色。1988年6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你站在龙门寺后龙眼睛山上,便有九座山峰映入你的眼帘。 李密故里这个“风水宝地”的构成是邛崃的长丘山脉,经蒲江县,洪雅县的总山和眉山兴冠山的落脚点,左青神山,右白虎山,后龙眼睛山,前面吴宝山。是孔明三擒孟合,三国征西将军邓艾蹲兵之地,有九子十进士传说,有六龙送老的典型,有神医何大夫…… 西晋文学家李密(公元224-287年)字令伯,犍为(郡)武阳(县)九峰龙门人。祖父李光,曾任东汉朱提太守。李密出生仅六个月即丧父,四岁母亲被逼改嫁,经祖母刘氏抚养。李密幼年体弱多病,但甚好学,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能言善辩。年轻时,任蜀汉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皇太子老师)。曾多次出使东吴,魏灭蜀,征西将军邓艾聘密为主薄、辞不受。晋泰始三年(267),晋武帝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连下,郡县不继催促。时密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上表述自己无法应命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被后人誉为“千古散文绝唱”。 李密故里交通便利,5公里水泥路连通保胜乡政府住地;7公里经邛崃回龙镇连通成雅高速公路;与本县邓庙乡、岐山乡、眉山市郑军乡的断头路已经打通。 1988年2月住寺大师能崇来到龙门寺后,先后维修了摩岸造像,龙门寺正殿、山门等,新建了龙门寺大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彭山仙女山 | 彭祖山旧称仙女山,海拔610米,位于“长寿之乡”彭山县东北部,是中国传说中八百岁寿星彭祖及其女儿修身之地,也是世界长寿文化和茶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仙女山上有中国气功鼻祖、寿星彭祖的墓冢,以及彭祖祠、彭祖炼丹洞等历史遗迹;展示彭祖长寿三大秘诀的养生殿、采气场、雉羹馆;造型巧妙的彭山双佛,一坐一立,立佛释迦牟尼高28米,坐佛多宝如来佛高24米;香火旺盛的宗教文化地慧光寺,险峻奇特的九天揽胜等20余处景点。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仙女山风景区不仅有富的长寿养生文化,还有众多的历史古迹、秀美的山水。这里地势奇绝,布局神秘:周围群山环抱,中心孤峰兀起,山脉与穴地走向头尾交接,绵廷起伏,恰似相拥而抱的阴阳二鱼。阳鱼之山由低向高,阴鱼之山由高向低,暗合阳气向上,阴气下沉的太极原理,构成一幅天然太极立体图。彭祖墓恰处阳鱼鱼眼,气感强烈,这也是中国气功开山鼻祖彭祖的慧眼独识之妙。 仙女山景区内还有最早的“武阳茶肆”江口古镇,“铁杆磨成针”故事出处地李白读书台,汇萃彭山5003座东汉崖墓出土文物精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汉崖墓博物馆以及湖光山色的将军湖、仙女湖等名胜古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彭山葡萄 | 彭山葡萄 目前,彭山已建成特色葡萄产业2.3万余亩,培育了36个品种。以采摘节的主会场观音镇果园村为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89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4.43%。 四川省彭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彭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彭山葡萄生产范围的通知》,彭府函〔2014〕4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1422/T25-2009《彭山葡萄种植技术规范》 |
唐豆花 | 豆花 唐豆花,1922年至1954年行业,历经32年之久。唐豆花的创办人唐德洪,初是卖油糕、凉面、热面的,后摸索和总结了张麻子(名不详)、杨豆花的“黑窝盆”豆花绵软、细嫩、入口无渣的经验,与其妻刘春容在北门外关帝庙前的黄桷树下(今农机厂对面)开始经营豆花饭。1932年,唐被军阀岷江之战的流弹炸死后,刘在其子唐国忠、唐绍清的协助下继续经营。到1937年,因生意兴隆,人手不足,先后招收刘德华、周荣贵等学徒六、七人,请家师黄长明帮助,一直到1954年停业。 唐豆花,绵软、细嫩、无渣,尤其是海椒水别具一格,路过香扑鼻,吃无清油味,油封豆花顶,酱油要吃尽(盘内只剩红油不剩酱油),顾客赞叹不绝:”豆花吃不胖,要吃麻辣烫,调味实在好,十味质量高。”十味有干蒜、虾松、日本味素、成都中兴场窝子酱油、彭山长春的杏仁豆瓣、汉源清溪花椒、芝麻酱、鲜葱、芫荽、椿牙等。加上唐豆花古庙前大树下,草堂茅舍,整齐清洁,林木掩映,环境幽静,服务周到,和气待客,且适合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所以经常宾客盈门。 唐豆花,南至嘉定,北至成都,闻名30多年。民国时期有军长杨森、眉山专员余安民、十七师师长刘树成(人称刘麻子)等官僚军阀,以及成嘉两地的各类人物,曾坐专车多次到此品尝。 |
谢家狗肉 | 谢家狗肉 狗肉在商朝就作为御席“八珍之一”,俗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相传苏东坡青年时期到中岩书院求学时,常与学友相邀到彭山谢家镇煮狗赋诗,开创了狗肉汤锅最早的吃法。 谢家狗肉的食用方法经历代名师改良创新,形成了砂锅原汤狗肉、红汤狗肉、狗肉香肠、回锅狗肉、民间狗肉养身汤等一系列狗肉美食。 原汤砂锅狗肉选用农家圈养的仔狗,经防疫、卫生部门检疫后当场宰杀,经滚水烫去毛后分料加工,经秘方烹煮后作为汤锅的主要原料。原汤狗肉均切成极薄的肉片,厚薄均匀,无一粘连,其汤清白犹如泉水,其味浓香无腥燥之气,煮12小时其汤依然清可见底。由于采用特制砂锅,狗肉久煮不烂,更增汤的鲜美。 食法也颇讲究。把烫好的狗肉片放入用切碎的青红海椒、豆腐乳、香菜、香葱、香油等配成的味碟中蘸食,入口肉质细嫩化渣,鲜香爽口。狗肉汤锅使用多种药材和特制香料秘法烹制,既保留了狗肉的营养价值又发挥其药用功能,具有保健强身、养颜美容、祛病益寿等作用。 |
豆腐脑儿 | 豆腐脑儿 刘是豆腐脑世家,原在阴阳界楼下开店,楼垮后才迁到旧城隍庙头殿过厅西侧。刘的灶上也设一把大铜锅,生意与曾醪糟一样,煮一锅卖一锅,座无虚席。下午至晚间挑担沿街营业,顾主站担边品尝,另有风味。刘豆腐脑儿用料十分考究,黄豆及二荆条鱼钩嘴海椒要用牧马山的,花椒要用富林(今汉源县)的,用水要用蔡家山塘的,菜油要用澄缸的,芡粉要用白碗豆的,所以,豆腐脑儿其白如雪,一片连一片,空隙不见豆窖水。上面一圈熟油鲜红,一撮酥豆金黄,几断葱花绿如碧玉,一入口,满嘴酸、咸、麻、辣、香、酥、脆,令食者口味为之一振。 |
彭祖寿柑 | "彭祖寿柑"品名已由工商局正式注册,系桔橙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实大(横径85-120毫米,一般果重250克,大约600克)、色彩鲜红、有光泽、肉质佳、味纯甜、无核或少核、不发泡、耐储运等特点。 一、果大。横径一般8-9cm,最大12cm,果重一般200克,大的500克。 二、色鲜。果实鲜红,尤滑,皮较薄,包着紧,易剥离,果皮甘甜,芳香,无苦辣,有金柑味,可食用。 三、味甜。质地细软,肉质纯甜,果香味浓,较化渣,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上等,无核或少核。 四、供市期长。11月无酸味,下旬可上市,12月中旬鲜红成熟,留树挂到下年3月不枯水,不发泡,中心柱紧,果皮较密,室内贮至5月仍色鲜、味甜,商品性强,吃后不燥火。 五、适应性强。对土肥、砧木要求不高,一般管理长势较旺,技术性不强,丰产性能好,高接两年来10公斤,三年后可超过50公斤。 |
曾醪糟 | 曾醪糟(公义乡人)在袁汤圆对门设摊。曾是醪糟世家,在凤鸣、观音、公义等乡镇很有名气。每场一坛(四、五十斤),风雨无阻,卖完收摊。每场到位生火,烧二炉碳,炉上置一口大铜锅。煮一锅舀一锅,每锅十几碗,接连不断。只要一开锅,醇香抓鼻,远溢三丈开外,甜香味袭人。锅内醪糟翻滚,汤汁金黄,不浓不淡,入口香甜化渣、提神。有个叫朱翠莲的川戏演员说:“我跑遍了川西坝,从来没有吃过哪里的醪糟儿有这儿弄么甜!” |
彭祖黄金酒 | 工艺:选用八百寿百年老窖酿造的优质成年老酒,加入从食药同源黄精为主的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并加入食品级24K黄金金箔, 精心调制而成。 特点:酒中黄精粗多糖含量达到100多㎎∕100㏕,黄精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缓人体衰老。 使用的金箔是国际公认的食品添加剂,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新资源食品。产品香气幽雅、口感舒适、诸味协调。 技艺传承情况: 清末民初,彭山地区已有众多的私人酿酒小作坊,这些酿酒作坊沿袭祖传技艺,代代相传,到解放初期形成以钟治明、沈良成等为代表的六家比较有规模的私人酿酒作坊。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在这六家私人酿酒作坊基础上组建起地方国营彭山县酒厂,2000年企业改制为四川八百寿酒业有限公司。这些从祖辈传下来的百年酿酒老窖池,一直使用至今,延续着100多年的酿酒历史和文化。 公司生产的“彭祖”、“八百寿”牌系列产品以浓香型大曲酒为主,沿用浓香型白酒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酿酒新技术,以优质高梁、大米、小麦、糯米为原料,续糟配料,混蒸混烧,泥窖固态发酵,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调制而成。产品具有“窖香浓郁、陈香幽雅、醇和绵甜,香味谐调,余味净爽,风格突出”的独特风格。 联系电话:028-38531098 |
米冻粑 | 米冻粑 旧城隍庙沙门南侧,住一姓吴的母女俩,一年四季都卖米冻粑(现在叫发糕)。色白、不酸、甜正、匀一、柔和、不粘牙,是老人、妇女、儿童经常光顾之处。除在摊上坐吃以外,还可以买走用苞谷壳包蒸的冻粑。特别在寒冬,还要煮一大毛边锅红苕。俗话说:“花钱不多,吃起热烘!”平坝区的农民特别欢迎。 |
彭山美人指葡萄 | 美人指葡萄,由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育成,1998年引美人指入中国。穗重400-700克,平均粒重12克.果粒长尖椭圆形,尖端呈紫红色,近根部呈黄色至浅粉红色,宛如美女的指甲一样美丽。含糖量为18%-19%,食味清爽带甜,肉质极佳。9月上中旬成熟,抗病强,适应广,易栽培。 果穗中大,元副穗,一般穗重450-600克,最大1750克;果粒大,细长型,平均粒重10-12克,最大20克。果实外观极奇艳丽,故此得名,果实皮肉不易剥离,皮薄而韧,不易裂果;果肉紧脆呈半透明状,可切片,无香味,可溶性固形物达16%-19%。 华东地区一般在8月上旬着色,8月下旬成熟;华北地区8月下旬开始着色,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耐贮运 |
袁汤圆 | 袁汤圆店铺紧靠龙王庙东侧,店内有路通往城隍庙第二殿前头,人流量大。汤圆心子主要是红糖、芝麻、花生米。夏天加卖凉粉、凉糕。袁汤圆的绝招是汤圆的膨胀系数大,一下锅煮熟,袁只要四个汤圆就能盛满一碗。袁汤圆的食品以农民为主。 |
彭山彭祖酒 | 彭山彭祖酒,是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的著名特产,传承彭祖千年养生文化、弘扬科学保养观和生活方式,是一款较为流行的的养生保健酒之一。 祖有“中华酒仙”的雅号。其归隐彭山后,常在彭祖山采集天然中草药,研制配方,取天然山泉水,法于天地,调于阴阳,合于术数,采用独特的阴阳平衡浸渍法(今双浸法),自酿保养酒。坚持每日小饮,调补机体,使人体阴阳达至平衡。故彭祖虽逾百岁,仍童颜鹤发,身体康健。其酿酒秘方和阴阳双浸制酒工艺,经其家传作坊,流传至今。nrD |
黄丰脐橙 | 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以柑桔产业为支柱产业,拥有柑桔1.25万亩,80万余株,年产柑桔总量达1700万公斤,品种(柑、橙、柚)齐全,常全有鲜果上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享有“柑桔之乡”的美誉。 |
彭山甜皮鸭 | 彭山甜皮鸭选用健康仔鸭,辅料考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亮丽,酥润味浓,咸淡适中,皮酥回甜,肉质细嫩,入口爽滑,风味独特。( 眉山) 彭祖与彭山甜皮鸭 彭祖生在彭山、卒于彭山,传说活了146岁的彭祖,因首创“雉羹”治好尧帝厌食症而留传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爷”,并以“善导引行气”,开创我国气功练身之始,以“延年益寿”的“导引、烹饪、养生”之术,被后人敬仰。 民间传说,彭祖能如此高寿,与其三天吃两次甜皮鸭有关。相传精通医道的彭祖,在一次煮食鸭子时,一改白水炖制方法,而是用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草果、砂仁、甘草等放入鲜汤锅内一起熬制成浓汤之后,才将宰杀好的鲜鸭放入锅内炖制。炖熟后,又将整只鸭子淋上一层加冰糖熬制的熟菜油后食用。因鸭子皮甜且脆,甜皮鸭之名由此叫起来。用此方法制作的甜皮鸭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有大补虚劳、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等功效,深得民众喜食,制作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在彭山,甜皮鸭已成为当地的名小吃。最有名的甜皮鸭当数“钟鸭子”、“潘鸭子”和“王福华甜皮鸭”等,彭山县城每天要卖出去6000多只。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