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夏鲁寺 | 夏鲁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 位于日喀则市东南30公里处的加措区夏鲁乡,创建于公元1000年。其建筑风格奇特,是一座集藏汉等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寺院。传世之宝颇多,壁画既丰富又精美,是西藏地区少有的艺术珍品。 14世纪初叶,夏鲁万户长请来当时西藏最有学问的布顿仁钦珠住持夏鲁寺,布顿一生著有200多种佛学书籍,是西藏大藏经《丹珠尔》的编纂人。布顿住持夏鲁寺的时候,曾于1333年大兴土木,对原寺加以扩建维修,元朝皇帝给予大量资助,并派去了汉族工匠,因而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元朝风格。 寺呈“四合天并”式,前段与主殿对称,两侧各有耳殿。殿顶高脊斗栱。琉璃瓦槽,翘首飞檐,如翼如飞,全然汉族建筑风格醒目的红墙,坯石垒砌,殿堂紧连,又具有藏式建筑特点。这种汉藏合壁的建筑,可以使人联想到当时汉藏两地文化交流的情景。 夏鲁寺由夏鲁神殿和4个扎仓组成,现今4个扎仓已成为民居,散布于神殿的周围。神殿上下有大小49间房子,占地1500多平方米。底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八大弟子塑像,两边的经堂内分别供奉着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 第二层是汉式的四合院建筑,正面神殿供奉释迦牟尼和布顿仁钦珠的塑像,左右配殿昌坛城殿,前殿供奉慈尊佛像和十六罗汉。夏鲁寺的壁画年代久远,因此欣赏价值很高。其中,许多人物和动、植物都带有汉地的风采。回廊上也绘有壁画,有内容丰富的坛城,还有传统的吉祥图案。 寺宝共有4件,一件是檀香木拼成的经板,一件是铜坛封装的圣水,一件是西绕炯乃用来洗脸的石盆,还有一件是刻有六字真言的奠基石。 地址: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夏鲁村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夏鲁寺 |
马卡鲁山 | 马卡鲁山海拔8463米,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高峰。地处喜玛拉山脉中段,位于珠峰东南方向24公里处,沿西北山脊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马卡鲁山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索峰,海拔高度为781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东南山脊的卫峰稍高,海拔8010米。这些峰体上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着巨大的冰川,冰川上多锯齿型的陡崖和裂缝,冰崩雪崩也十分频繁。 1954年,法国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7640米的马卡鲁2峰(1980年又有1人登上此峰)。1970年,日本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8010米的东南卫峰。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摩西捷列、基坦克等9人,首次沿尼泊尔境内的巴康冰川越过西北山脊鞍部,在中国境内的西北坡登上了顶峰。 交通 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行程670公里,需时两天。再往西转南经白巴、帕卓、卡达至尤帕乡,行程约120公里。可换乘轮牛南下,沿甘马藏布河(朋曲河支流)河谷到达沙基塘登山大本营,行程约60公里。这里是马卡鲁山的东北山麓,海拔3600米,营地较为开阔,水源也较充足。 景点位置 西藏日喀则和尼泊尔交界,珠穆朗玛峰东南约24千米 |
措钦大殿(拉基大殿) | 拉基大殿也叫措钦大殿,通常是一个寺院的主要大殿,是全寺的中心。 措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的主殿,也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始建于1447年,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当你步入寺庙大门后,眼前的建筑就是措钦大殿。大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班禅大师会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喇嘛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 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大经堂中主供释迦牟尼镀金佛像,据说佛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咯巴的头发。 大经堂的左侧是1461年由阿里古格王出资修建的强巴佛殿,强巴佛高11米,两侧为四世班禅亲手塑制的观音和文殊像。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 地址: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内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9:00-17:00(12:00-14:00不开放,随季节可能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扎什伦布寺门票内。 |
贡觉林卡 | 古园林建筑,又名重觉林宫,位于城东,由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于1825年兴建。建城后名为德吉(幸福)经堂。后因清道光皇帝御回用藏、汉、蒙、满四种文字缮写的“贡觉林宫”金字匾额,遂改为贡觉林宫。1954年水灾,贡觉林宫毁于一旦。现经人民政府修建,辟为日喀则市人民公园。园内幽环曲径,四面贯通、安放有石桌、石凳。开凿了人工河,可供游人泛舟。河廊上筑有亭台、拱桥等景点,每逢重要节日,游人都要去此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吉林北路2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觉囊寺 | 觉囊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座落在日喀则拉孜县欧布琼山山腰处,海拔4600米。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由贡巴·土杰尊珠主持修建。该寺曾有二万多名僧人,在欧布琼山上有二千多处修行洞和坐禅房,并修建了一座“万佛一见得解塔”,塔高约27米,塔型呈“时轮坛城”,有108个门、108个殿堂。主供佛为喜绕坚赞师徒三尊佛。每年-4月15日,该寺举行“时转跳神”活动。 地址:日喀则市拉孜县彭措林乡欧布琼山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班禅新宫 | 西藏佛教领袖班禅宫殿之一,位于市西南,又名德庆格桑颇章。1954年由国家拨款兴建,是班禅大师安寝的夏宫。 新宫有三道门,第一道门前檐有四根八角朱漆大柱抵顶,门殿浮雕着凶悍不驯的野兽、腾跃欲飞的蟠龙和各种花卉图案门壁两侧。彩绘着卷云、猛虎、长龙、人物和佛教故事壁画。笔法细腻,形神俱肖。过了第一道门便是一条幽深小径,红莹碎石铺路,白石玉块镶花。第二道门是一个前庭四合院,迈进四合院,进人第三道门,便可观赏那建筑雄浑、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宫殿了。 宫内放置了很多西-史文物及艺术精品,尤以一幅《八思巴会见忽必烈》的壁画,最为精美。 门票·开放时间 30元 9:00~18:00,一般参观需1小时左右。 交通 由扎什伦布寺南行20分钟或租三轮车前往。 地址:日喀则城区西南角,北距扎什伦布寺约500米 |
纳塘寺 | 纳塘寺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纳塘寺位于318国道从日喀则往萨迦的路上,隶属日喀则市曲美乡管辖,纳塘寺于公元1033年创建。纳塘寺改宗格鲁属扎什伦布寺,之后颇有兴建。18世纪发展雕印事业,曾多次维修。约自19世纪后期始,寺渐萧条。所以,纳塘寺虽不乏较早文物,但大小建筑多非旧貌。1959年国家文物局专家调查此寺时,颓坦残壁已趋荒凉,纳塘寺在到十年动 乱中遭到破坏,是西藏三大印经院之一。纳塘寺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纳塘寺是西藏雕印佛经、幡画的重要地点,特别是18世纪发展雕印事业,纳塘寺多次维修,扩大规模。纳塘寺为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做出了重要贡献,纳塘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一百零八部,佛经疏注的《丹珠尔》二百一十五部,都是完整的精刻。经板上面除文字以外,还有套色画板,此外,又如《释迦百行传》等许多有名巨著,都是出自这个印经院。纳塘寺同德格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称之为西藏三大印经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日喀则江萨国家湿地公园 | 日喀则江萨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江萨湿地公园位于桑珠孜区甲措雄乡的年楚河段及河道两边的湿地和森林区域,北距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线距离1.2公里,南面毗邻白朗县的年楚河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1827.7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55.94公顷,湿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8.72%,湿地公园内没有居民点,土地权属清晰,与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湿地类型主要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日喀则清真寺 | 日喀则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喀则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343年,位于格萨拉康小学巷内。清真寺平面呈长方形,寺门两侧屹立着高达10余米的塔楼,塔楼上装有铁制的新月塔尖,寺门为拱形,与塔楼之间用短墙相接,寺顶部为大型穹隆圆顶。该寺最鼎盛时曾拥有两千多名穆斯林信众,他们恪守每天7:00、15:00、18:45、20:45、22:00五次礼拜的教规。虽没有壮观的大寺院景致,但也是日喀则体验伊斯兰风情的好去处。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雪强路帮佳孔社区内 类型: 清真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阳八犍 | 阳八犍位于拉基大殿西面,高四层,分别由护法神殿、上师殿、坛城殿、司东康和历代甘丹池巴灵塔殿等建筑单元组成。 景点位置 拉基大殿西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纳窟寺 | 纳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西藏黄教噶当派著名寺院,位于市西南20公里处,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一。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冬顿洛佳札兴建。纳窟寺虽不大,然而历史悠久,比札寺早400多年。八思巴大师的主师钦木·朗噶札曾在此长住;一世0根敦朱巴曾在此受戒学法。纳窟寺印经院在印经事业上,比德格和布达拉宫印经院的贡献都大.寺内珍藏有纳唐版大藏经一套和丰富的藏文印版。印有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丹珠尔》1215部,还有《释迦百行传》等巨著。纳窟寺被誉为“西藏文库”。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