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铁雀 | 炸铁雀:天津十分有名的特产小吃。成品色泽金黄,骨酥肉香,风味独特。 铁雀,其实就是麻雀。作为一种天津风味的特色菜品,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可为什么天津人将其称为铁雀呢?据有些老一辈天津人说,发育成熟的麻雀,捉回来很难养活。放养在笼里也是不吃不喝,最后撞笼而死。称其为铁雀,是喻其不食嗟来之食,志坚如铁之意。 炸熘铁雀所用铁雀,是天津地区著名的特产。它体形较小,爪黑,羽毛呈暗褐色,到严冬羽毛渐丰,肉脯肥嫩。《津门杂记·食品篇》载,“冬令则铁雀、银鱼驰名远近。” “炸铁雀”是天津菜中著名的特色菜,其肉嫩味美,极名方欢迎。樊彬的《津门小令》记载:“津门好,美味数初冬,雪落林巢罗铁雀,冰敲河岸网银鱼,火拥兽炉余。”形象地描写了铁雀和银鱼的美味。 铁雀制作讲究,先捋去毛,从尾剖开一小口,挤出内脏,再从脊背部开剔去胸骨,拍断脊骨、腿骨,斩去嘴尖,挖出双眼,洗净。将治净后的铁雀放入钵内,加绍酒、精盐、葱姜汁拌匀腌渍10分钟,取出,拍上糯米粉。锅置火上,舀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约175℃)时,放入铁雀炸透捞出,稍凉,再将铁雀重油炸至酥脆,捞入盘中。原锅上火,放油,投入蒜末炸香,加入醋、白糖,熬稠,淋芝麻油,起锅浇在铁雀上即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铁雀原料较缺,有些小店就用死鸡雏(俗称“毛蛋”)冒充加工而成,颜色偏白,喙和爪都有被剪断的痕迹。而真正的铁雀是黑色的,喙和爪偏小,颜色偏黑。 名店推荐:马记西域斋小吃店,地址:和平区南市食品街二区一层27号,电话:27275402。(下一篇:皮糖张 |
皮糖张 | 天津皮糖张皮糖,是一种高级著名的民间休闲糖果,历史悠久,久负盛名。 清朝光绪年间张家祖辈在梁家嘴一带(现为红桥区区域)生产皮糖。直到20世纪初由张家第二代传人张均先生接管,他综合了天津刘记和业记皮糖的特点将皮糖技术推进了一大步,人们俗称该皮糖为“皮糖张”皮糖。 在日本侵华期间天津沦陷,“皮糖张”的发展受到了创伤。在战乱的情况下,张先生为了生计,每天胆战心惊的生产,但还是被日本人找到。他们发现这是一种技术特别,口感香甜,又具有传统特色的糖果。于是采用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张先生与其“合作”。老先生有骨气宁肯关闭糖坊及店铺,誓死也没有屈服他们的淫威。从此“皮糖张”的名号也就此销声隐迹了。 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给皮糖张糖坊带来了春天。在第三代传人张学礼先生精心打理下,皮糖张糖坊的牌子又挂了起来,并注册为“老少乐”商标。其顾名思义是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的休闲糖果。 我们生产的皮糖不同于市场上的硬糖或软糖,它是用精选的芝麻和白砂糖及精制淀粉所制的皮糖,低糖低甜不骺嗓子、耐咀嚼、不粘牙、具有软硬韧脆的特点,工艺古朴以明火熬制,纯手工工艺制作。 到二十一世纪,糖坊除皮糖外,又推出了酥糖、巧克力、麻花等系列产品,仅以皮糖一种产品就已多达十八种口味。不仅在全国各大市场销售,还出口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下一篇:糟香鱼头云 |
炒番茄鸡片 | 主料 鸡脯肉400克、洋葱100克、鸡蛋清50克。调料 料酒15克、清盐2克、味精2克、白糖20克、番茄酱35克、湿淀粉30克。 【制作过程】 1、将脯肉去掉外表硬皮和筋,片成抹刀片,放入碗中,加入精盐(1克)、鸡蛋清、湿淀粉,抓匀浆好。羊葱去掉根皮洗净,切成棱角块。 2、将炒勺坐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温热,下入浆好的鸡片,用手勺搅动滑透,然后倒入潜心勺控净油。原炒勺坐火上,加入熟清油烧热,下入洋葱块、番茄酱煸炒,随后放入鸡汤、白糖、精盐、料酒、味精、湿淀粉,推搅炒熟,再放入滑好的鸡片,把勺颠几下,使鸡片裹匀芡汁,再淋放鸡油即成。 下一篇:天津老豆腐 |
天津老豆腐 | 材料:一把木耳,葱花,蒜末,嫩豆腐,花椒大料,海带扣,红豆腐卤,麻酱。 做天津老豆腐,最重要的卤汤和调汁。一共有4种调汁,分别放在4个碗里,吃之前,卤汁浇在嫩豆腐上,然后加上调汁,可香了这4种调汁是麻酱汁,花椒大料酱油汁,豆腐卤汁,和蒜汁。 花椒大料酱油汁的做法:一小烧油放倒炒锅烧热,放入一把花椒,2颗大料,炒香,趁油热的时候浇入2勺酱油。把花椒挑出来,扔掉,就好了。 豆腐卤汁:这个简单,取3块豆腐卤,放1-2小勺水,搅匀。要成汁状,不能太干。 蒜汁:半个蒜,切细末,加2小勺水。 麻酱汁:2勺麻酱和水调匀 卤汤做法:木耳泡开洗净切末,起油锅,放些葱花呛锅,放入木耳拌炒,差不多熟的时候, 一点盐,酱油,水,烧开。用淀粉勾芡,烧开后,放一个打散的鸡蛋,就好了。 下一篇:波尔山羊 |
竹笋芋艿鲫鱼汤 | 竹笋300克、芋艿250克、鲫鱼1条(约400克)、瘦肉600克、蜜枣6只,葱、姜、盐、味精、黄酒、油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竹笋、芋艿去皮洗净切厚片。(2)将瘦肉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捞起洗净。(3)将鲫鱼洗净,抹干水。下油,放入姜片,将鲫鱼煎黄盛起。(4)蜜枣洗净(5)在煲内放入适量的水煲滚,再放入全部用料煲滚,改慢火煲3小时,加入调料调味后上席。 下一篇:鲜蘑火冬瓜 |
芒果色拉 | 熟透的芒果3只,水500毫升,糖250克,四合一香料(桂皮,丁香花蕾,肉豆蔻,黑胡椒)10克。 【制作过程】 芒果去皮,切片,待用。将糖,四合一香料和水混合,煮开,加盖,浸泡。将芒果片置于平底锅上,摊开,用糖水浸没,煮沸后冷却,让芒果片浸渍片刻。把芒果片装在汤盆内。用漏勺过滤卤汁,浇淋在芒果片上,即成。 下一篇:烤鸡肉串 |
西芹鸡肫 | 西洋香芹1棵、鸡肫3个、姜丝1大匙、沙拉油2大匙,盐1茶匙、味精1/4茶匙。 【制作过程】 1、西洋香芹一片片剥开,洗净,叶片宽的先直剖开成两条,再用手将芹菜截成2.5厘米方块,并撕除菜茎中的老筋络;鸡肫洗净去浮油。切成薄片。2、炒锅入油烧热,爆香姜丝后下鸡肫翻炒至变色,先盛起备用。3、余油留在锅中,再下芹菜翻炒1至2分钟,加盐、味精并倒回鸡肫拌炒,见鸡肫熟透即可起锅盛盘。4、西洋芹可以生吃,炒时待香味出来即可。 下一篇:炒番茄鸡片 |
波尔山羊 |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毛色为白色,头、耳、颈部颜色可以是浅红至褐色,双侧眼睑须有色。其适应能力高,抗病力强,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成年公羊体重110—135千克,成年母羊90—110千克。羔羊初生重3—4千克,断奶体重为27—30千克;6月龄时体重40千克左右。周岁内日增重为190克左右,断奶前日增重一般为200克以上。波尔山羊性成熟早,产羔率160—180%,多胎率比例高。其肉用性能好,成年羊屠宰率为50—60%以上。胴体瘦而不干,肉厚而不肥,色泽纯正。腻味小,多汁鲜嫩,倍受消费者欢迎。 下一篇:无角道塞特羊 |
无角道塞特羊 | 无角道塞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全身被毛白色。头短而宽,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驱丰满,四肢粗、短,整个躯体呈圆桶状,体质结实。无角道塞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全年发情配种产羔,产羔率为130%—180%。该品种成年公羊体重110—125千克,成年母羊为70—90千克,产羔率137%—175%。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好,4月龄羔羊胴体2024公斤,屠宰率50%以上。下一篇:铁雀 |
糟香鱼头云 | 原料:花鲢鱼头1只(约1500克)、菜苞12只、火腿片5克、鲜菇片15克。 调料:糟卤、味精、盐、生油、水生粉、高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将花鲢鱼头去腮洗净,随后上笼蒸熟去骨(不可拆碎)待用。(2)锅内倾入高汤,放入糟卤、盐、味精等调料,尔后放进鱼头、火腿片、鲜菇片、菜苞,烧沸后用水生粉勾芡,淋上油即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竹笋芋艿鲫鱼汤 |
鲜蘑火冬瓜 | 冬瓜500克、罐头鲜蘑10个,火腿25克,鸡汤50克、盐、白糖、味精、胡椒面、猪油、鸡油、湿淀粉知适量。 【制作过程】 1.冬瓜刮去外面的一层薄皮(青皮要保留不要刮掉),挖去瓤、洗净,切成1.5厘米厚、六厘米长的二刀断的连刀片、放在盘内。火腿切成0.5厘米厚、5厘米长的薄片放入盘中。 2.将锅加水,烧开后放入冬瓜煮透,捞出用凉水冲凉。 3.在冬瓜中间夹一片火腿,依此方法把火腿全部夹入冬瓜内,夹好之后(此朝下)码入扣碗内、下入盐、味精、猪油、鸡汤上笼蒸透、使冬瓜入味。 4.锅上火注入少许猪油,烹入料酒炝锅,倒入鸡汤和鲜蘑,将冬瓜原汤滗入锅内(冬瓜翻扣在盘内),再往锅内加入盐,味精、白糖、胡椒面,汤开后尝好味,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入鸡油,取掉盘内的扣碗,将汁浇在冬瓜夹上,鲜蘑围在冬瓜的周围即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芒果色拉 |
烤鸡肉串 | 鸡脯肉三片,印度香料一咖啡匙,柠檬一只挤汁,盐一咖啡匙。 【制作过程】 1.鸡胸脯肉切成小块,在柠檬汁,印度香料及盐配制的调料中浸渍过夜。次日取出鸡肉,依次插进竹扦,在平底锅里每面各烤一分钟。 2.配以辛香类生菜上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西芹鸡肫 |
狗不理 |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不理”,人们久而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如今,狗不理包子已走向世界,进入许多国家市场,倍受宾客欢迎。 菜品历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至今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历史文化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高贵友 (1831~1916) 高贵友(约1831—1916)小名狗子,武清县杨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的父母是贫苦农民,清朝道光年间携全家逃荒到天津卫,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高贵友 15岁时,到天津侯家后街的刘记蒸食铺当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干杂活。高贵友靠偷看偷听,学到了一些做包子的手艺。刘记后来停业了,他就在侯家后街搭起一个小棚,自己做包子卖。高贵友为人老实,做的包子真材实料,人们爱吃。 德聚号包子铺 ...... 详细>>>下一篇: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会 高贵友 (1831~1916) 高贵友(约1831—1916)小名狗子,武清县杨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的父母是贫苦农民,清朝道光年间携全家逃荒到天津卫,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高贵友 15岁时,到天津侯家后街的刘记蒸食铺当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干杂活。高贵友靠偷看偷听,学到了一些做包子的手艺。刘记后来停业了,他就在侯家后街搭起一个小棚,自己做包子卖。高贵友为人老实,做的包子真材实料,人们爱吃。 德聚号包子铺 ...... 详细>>> |
宝坻大蒜 | 百合科,葱属,原为野生,根茎小而瓣少。味浓甚辣。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胡荽”(即大蒜)带回长安。初在长安种植,唐朝以后传至北方各省。 宝坻种大蒜,文字记载最早在明万历年间《劝农书》上。清初,苏浙一带丝绸刺绣业用蒜汁向丝绸上沾巾花样,不污绢,不发霉,不变色,防虫蛀。传统绢花,亦非用宝坻蒜汁作粘接剂不可。因宝坻大蒜汁透明,味淡不熏眼,名誉大江南北,故非它不用。由此也促进了宝坻大蒜的发展。 1973年,宝坻大蒜种植面积列入国家计划,并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出口。自此,宝坻红皮大蒜以其质量好,产量高闻名全国,并进入国际市场。 大蒜是烹制菜肴不可缺少的佐料,津菜馆将其切成凤眼片,与葱丝、姜丝合成“大佐料”用来炝勺,为菜肴增色提味。特别是爆菜更缺不了“蒜米”之香。凡熬鱼、烹制“下水”类菜肴都要放上大蒜以去腥味。 处于京、津、唐三市腹地的宝坻区是著名的“三辣”之乡,以盛产大葱、大蒜、天鹰椒闻名遐迩,而其中有“六瓣红”之称的宝坻大蒜最为有名,是津沽名优特产之一。 大蒜,古时称为“葫”,又称“葫蒜”。据说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种植的,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了。大蒜何时传入京、津一带,已难以考证,但从史志记载,明朝中期以来大蒜已在宝坻广泛种植,尤其沿箭杆河中游以下两岸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最适应大蒜生长,这里成为大蒜主产区。经过精心选育,宝坻大蒜的蒜头形状规则,通常是六瓣,蒜皮儿呈紫红色,故有“六瓣红”之称,而其味辣含香,是上等的调味品。清朝乾隆年间,江浙丝绸刺绣业发展很快,刺绣工匠发现用蒜汁向丝绸上粘贴图案,不但不污绢,而且不发霉不变色,还防虫蛀。宝坻大蒜因其蒜汁黏稠度高而成为江浙刺绣所用粘贴原料之首选,用在了手工业上。当时,每到大蒜收获季节,江浙一带的客商不顾路途遥远,纷纷通过水路到宝坻收购大蒜,箭杆河以及蓟运河等河道上大蒜运销船多得可观。宝坻大蒜不仅誉满江南,而且成为宫廷御品,上奉皇宫,一来食用,二来具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有下气、除风、破冷、解毒、散痛等功效。古代名医华佗曾用大蒜医病。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大蒜治腹泻、暴痢、吐血、水肿等病的记载。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证明大蒜有消炎、杀菌、止泻、利尿、降压、止血、祛痰等功效。而日常生活中,大蒜也是百姓必备的一种调味食品,尤其是吃饺子、炖鱼、凉拌一些菜食,都少不了用大蒜来调味,既可增加食欲,又可杀菌除瘟。冬食大蒜则可御风寒、防感冒。所以民间有“要健康,多食蒜”的说法。 古往今来,宝坻大蒜一直保持着名优特产的地位,而且在种植方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宜无公害栽培,其蒜头外观和品质均属上乘,在市场上身价颇高,而且是馈赠亲朋的佳品,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创汇农产品。 宝坻大蒜品种包括六瓣红和紫皮大蒜,其特点头大皮红,瓣紫肉白,辣度高,蒜汁多且粘稠,青霉素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杀毒灭菌防癌功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良品种、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2008年走上了1的餐桌,并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地域范围 宝坻大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王卜庄、大钟庄、方家庄、大口屯、八门城、霍各庄、新开口、大唐庄、牛道口、史各庄、郝各庄、黄庄、牛家牌、尔王庄、新安镇16个镇,海滨、宝平、钰华、周良、口东、大白、朝霞、潮阳8个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8′~117°40′,北纬39°21′~39°50′,保护面积1333.33公顷,总产量达9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宝坻大蒜以6瓣为主,茎盘上围成一轮,蒜皮为紫红色,蒜瓣洁白、均匀,鲜嫩多汁,口感辛辣,脆香浓郁,风味独特,肉质肥厚。2、内在品质指标:宝坻大蒜水分含量64-66g/100g、蛋白质5.25-5.3g/100g、脂肪0.2-0.3g/100g、还原糖0.13-0.14g/100g、灰分1.3-1.4g/100g、维生素C6.58-6.76mg/100g、氨基酸总和5.74-5.78g/100g、镁25.35-25.42mg/100g、锌10-11mg/kg、硒0.0415-0.0418mg/kg、钾4.39×102-4.42×102mg/100g。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宝坻大蒜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安全及食品安全相关规定。下一篇:潮白河鲫鱼 |
黄庄大米 |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宝坻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庄大米”注册成功。“黄庄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也扩大了天津对外的影响力。如今,“黄庄大米”的“身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6元,畅销华北及全国其他地区,成为了具有明显天津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据史料记载:宝坻黄庄因河流分割作用形成黄庄洼,水稻种植已有420多年历史。由于这里独具土壤、水质、气候、生产工艺和文化背景等自然和社会环境优势,其生产出的稻米晶莹透亮、口感甜香,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在华北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
大港冬枣 | 大港冬枣是经过农艺技术人员依据本地崔庄冬枣培育、优选出的冬枣优良品种。大港冬枣果皮赭红光亮,色泽鲜艳,皮薄肉脆口感好,果大、核小、酥脆、汁多、酸甜适口,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20克,指标优于大部分鲜果,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誉为“百果之王”。 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已成为北方重要的冬枣生产基地。8个冬枣精品园、5个冬枣观光园、3万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园、冬枣饮品、冬枣驿站成为大港地区农业对外的名片,形成产、运、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 地域范围 大港冬枣分布于天津市东南部滨海新区大港地区,距天津市区33km。坐标为东经117°08′~117°34′、北纬38°33′~38°57′之间,海拔1.2m~3.5m。东临渤海湾;南与河北省黄骅市接壤;西与天津市静海县毗邻;北与津南区、西青区为界。分布于中塘镇、太平镇、小王庄镇、港西街、古林街等地。总种植面积6666.7公顷,冬枣年总产量约为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9.8 g,果皮较薄、深棕红色,果面光滑。果肉酥脆、绿白色、汁液多。果核纺锤形, 果核小。风味浓酸甜适口,口感好,品质极佳,适于鲜食 2、内在品质指标:大港冬枣内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和铁、锌、等微量元素。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大港冬枣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81《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GB5127《食品中敌敌畏、乐果、 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GB4788-84《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GB4810-84《食品中总砷允许量标准》、GB4809-84《食品中氟允许限量标准》和国家标准GB18740-2002、NY5252-2004无公害食品冬枣等有关规定执行。下一篇:宝坻大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