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金嘎溶洞 | 位于江孜县金嘎乡。其外观如同一堆锋利的兵器,整个形态象度母-。洞口宽约8米,高近2米,洞深40余米,自上而下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南木朗·多吉堆窘大译师等六个修行洞,及自然形成的形态逼真的米拉日巴、十六罗汉、大象、蝎子、天龙、地蛇、月亮、太阳等80余种画面。 相传,嘎希村一带曾是一片湖水。四周山上森林茂盛,猛兽众多,人类无法生存。为了弘扬佛法、解放众生,莲花生大师(八世纪)用法剑劈山倒海,斩妖驱邪,便形成了现在的地势地貌。故在溶洞四面环山上留下了天然形成的莲花生大师足迹、旦增护法神、坛城图、铁墙、甘珠尔和丹珠尔经书等。 地址: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金嘎乡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白居寺 | 白居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江孜县境内。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座佛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白居寺,意为“吉祥轮胜乐大寺”,通常简称为“吉祥轮寺”,汉文“白居寺”即成一藏语简称的音译,创建于15世纪中叶前半期(1418~1436年),英文名为PalchoMonastery。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精美完整的建筑和特殊的宗教价值,以及寺塔内保存相当完好、难以数计的精美壁画和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噶当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该寺现有16个扎仓。这使它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寺内的措钦大殿已经有差不多500多年的历史了。经堂的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因为要兼容花、白、黄三教,因而全寺塑像的风格也不同于别处,此殿表现最为明显。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有8米,据说是用14000公斤黄铜铸成的。殿高3层,底下是48根立柱的大经堂,立柱上挂满了年代久远的丝织唐卡佛像。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周围还有几间佛殿,觉登殿里的一尊直径3米的立体坛城与东厢殿里的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像,都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在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的坛城壁画颇有名气,六菱圆形的莲花藻井也属罕见 白居寺壁画也是非常有名的,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显密二宗、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等等,尤其是在绘画方法上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庙,独具特色。大殿一层经堂、回廊、吉祥多门塔一层东西净土殿和兜率宫等殿所绘的主要是显密题材的佛传故事、经变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但白居寺壁画表现的主要题材还是密宗,如果你是对藏密佛教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大殿一层东西法王殿、金刚界殿、三层无量宫殿和吉祥多门塔一至五层佛殿中找找看。背光是白居寺壁画装饰内容中的一大重要特征,由头光和身光两部分组成。白居寺壁画中常见的背光有舟形、龛形和椭圆形、马蹄形几种,特点是造型精细、纹样丰富、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色彩的运用也很丰富,感觉精美庄重,但又不至显得晦暗。 白居寺中有驰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这流水便是日喀则地区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热布旦贡桑帕和班禅一世克珠杰于公元1418年首建。 交通 在日喀则乘长途汽车抵达江孜县城,然后步行前往。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西北约1km处 类型:历史建筑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86-892-8172105 开放时间: 9:00-19:00(随季节略有调整) 门票信息: 门市价:60.0元 白居寺门票60元,十万佛塔照相另收费10元。(带相机进入十万佛塔须另缴费15元,但绝对物超所值,建议不要错过这个拍照良) |
帕拉庄园 | 帕拉庄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1904年,英侵略军焚毁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庄园。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迁到班久伦布村,历经数十年其家族势力不断扩大。帕拉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拥有小庄园22个,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积丈量单位)、牧场6个、总牲畜14250余头(只),占有朗生(农奴)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理应全部没收,当时的江孜分工委考虑到帕拉庄园系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具有特殊意义,对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随后,县委、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帕拉庄园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西藏贵族庄园。帕拉庄园现存房屋57间,主体建筑为3层楼房,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还有玩麻将的专用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卧室之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极尽奢华之能事,清晰地再现了帕拉贵族当年骄奢的生活。主体大楼中,陈列着皮鞭、脚镣等刑具,庄园中还保存着旧时的监狱,这是西藏贵族统治农奴的工具。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间,其朗生住房,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与贵族的豪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86-892-8822216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5.0元起 门市价25起。 江热乡 江孜县辖乡。1987年2月撤区并乡时,由原东方红、光明2个乡合并为江热乡。位于县府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245平方公里,人口0.3万。318国道过境。辖扎雄、仁林、江热、玉、让岗、热旦岗、加冲雄、培贵、拉陆、班久伦布、扎西岗11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牧业牧养牦牛、黄牛、羊。境内有保存完好的旧西藏封建庄园帕拉庄园,具有较高的西藏…… 详细++ |
卡若拉冰川 | 卡若拉冰川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 冰川前缘由于基岩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缘缓慢移动的冰层顶部发生张裂。冰雪沿冰层张裂消融,形成壮丽多姿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上由于雪尘相间显示出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能工巧匠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在冰舌前缘的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这是其它冰川罕见的迹象,形如"创床"的导轨。 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 由于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会在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卡若拉山口 类型: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40元 |
江孜古城 | 江孜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 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54千米。在镇上,黄土盖掩的石板路,藏汉共处的商店,不停转动佛珠和念经轮的藏族店主,录像室里不断发出的港产片喧闹的声音,使江孜构成很典型的现代西藏城镇。 然而,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今天,在宗山前面的广场上,矗立起了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以缅怀一个世纪前的抗英英雄们。 江孜的白居寺之是一座名寺,主要有两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它原属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另一特色是白居寺的标志菩提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年楚河。 江孜达玛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萨迎王朝时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群众中享有根高威望。帕巴桑布死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把以表纪念,后因战乱中断。公元1408年帕巴桑布的儿子贡桑绕帕任江孜法王后恢复祭把。这一年-4月10日至4月27日,贡桑绕帕为其父念经祭把,并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动和角力、负重等娱乐活动。到了扎西绕丹任江孜法王时,也就是公元1447年,还增添了骑射、藏戏、歌舞等娱乐活动。江孜达玛节由此延续至今。上游北岸。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 |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 |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 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将其全歼。6月,英军派来了援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堡垒中的火药库为英军炮火击中0。江孜军民在最后关头,仍用石头拼死抵抗,坚持了3天3夜。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写下了光辉而悲壮的篇章。 宗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抗英的炮台。宗山还是西藏旧政府江孜宗所在地,清朝乾隆年间大臣巡边的四块石碑仍保存完好,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宗山抗英遗址昔日的房舍和炮台已获重修,但最可观的还是其历史。登宗山切记慢慢来,山虽然不高,但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呼吸。 交通 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中心,可由日喀则乘长途汽车抵达县城后,步行前往。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白居寺背山顶上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古堡不对外开放,古堡前的广场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古堡不对外开放,古堡下的广场免费开放。 |
白居寺坛城 | 白居寺坛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坛城的全名“大幻化网坛城”,位于山顶,大气而辉煌 白居寺内有坛城, 坛城其他很多寺庙也有, 共同特点就是狭小,肃穆,充满了宗教气息。白居寺被低估的厉害,这个坛城也受到牵连, 名气远不如佛塔大。 坛城,源于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的微缩模型。如今,在藏传佛教界,坛城已成为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位于西藏日喀则尼玛山脚下,占地23.7万平方米,寺庙建于1447年,1713年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1961年3月,扎什伦布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座鎏金坛城是严格按照经书中描述的尺寸量度、历时三年时间建造完成的。“将这种修行场所塑造成具像的表征,就是为了供修行者观想、意会”。主要供寺庙僧众修行以及开展宗教活动所用,暂时还未计划面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景点位置 日喀则白居寺内 |
江孜万佛塔 | 江孜万佛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孜位于日喀则东偏南70多公里处,“江孜”的汉语意思是“胜利城堡之顶”。白居寺位于江孜西端,万佛塔是白居寺中的主要建筑,万佛塔被誉为西藏群塔之冠,万佛塔于公元1414年动工兴建,历时10年才完成,塔高42.2米,塔座占地2200 平方米,塔内有77间佛殿、佛龛,总计供奉的佛像多达10万尊,故人们又称之为“十万佛塔”。 万佛塔逐层收紧、渐迭而上、造型华美、构图严谨,是西藏佛塔中的珍品。有意思的是万佛塔中的每个小佛殿殿内宽大,而殿门却低矮到只有一米四五的样子,导游招弟对我说这是为防僵尸,因为僵尸不能弯腰,自会在门口被挡了回去,可我僵尸到是没看到,却被它磕了好几次脑袋。 |
南尼寺 | 南尼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日喀则康马县境内北部,距江孜县城12公里。建于吐蕃王朝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信奉过宁玛派、噶当派,现信奉格鲁教。在宁玛派盛行时期,该寺有6个扎仓,近万名僧人。1904年,英军入侵南尼地区,一名-英雄挺身而出,手持大藏刀砍杀英军首领,解救了众多的群众和僧人。该寺的主供佛为释迦牟尼师徒3尊,大经堂内珍藏着一幅沐浴释迦牟尼的唐卡。每年-4月15日,该寺举行3天跳神活动。 地址: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南尼村的郎钦山山麓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
卡惹拉冰川 | 卡诺拉冰川位于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交界处,过了冰川,就进入西藏日喀则地区。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海拔5000米。这里先后受到电影《红河谷》、《江孜县之战》、《云水谣》外景拍摄的青睐,使得卡诺拉冰川的名气非常之大。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南坡,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由于它就在“307省道”边上,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也因为它就在路边,距离观者很近,就更能欣赏到冰川的壮观。 景点位置 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 |
小布达拉 | 位于江孜镇正中的宗山上,是一座外观酷似布达拉宫的宫殿遗址,只是规模小些。据民间传说,当时后-听说拉萨的布达拉宫无比辉煌,便想仿造一个,于是派工匠们将布达拉宫的图样刻在了萝卜上,回去后按照模型盖起了一座宫殿。但怎么看都不如布达拉宫,原来从拉萨赶回日喀则时,那个萝卜模型已经干得缩小变形了。现在该宫殿遗址下面是热闹的大型集贸市场。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雪强路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9:00~16:00 江孜镇 江孜镇 江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江孜镇是日喀则的重要城镇,位于北纬28°55′,东经89°36′,地处年楚河中游北岸,海拔4040米,城镇规模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约1万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江孜历史悠久,曾是后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繁华的城镇,是拉萨与亚东、日喀则等地间的交通枢纽。清朝…… 详细++ |
斯米拉山口 | 羊卓雍措,与纳木措和玛旁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却似乎并不像后两者那样有爱人般守护着的神山陪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个泉眼,附近住着一个富人,一天他的佣人达娃在泉边救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并送给达娃一件宝贝。富人发现后,硬要达娃带他到泉边找宝贝和姑娘。没达到目的,富人便将达娃推进泉眼淹死。此时姑娘出现了,并变成无边的波涛向富人袭来。富人得了恶报,从此这里形成了一泓碧蓝清澈、妖饶无比的湖泊。 景点位置 日喀则江孜县斯米拉山 |
年楚河 | 年楚河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境内。发源于西藏中南部的宁金抗沙冰川,河流全长217公里,流域面积为11130平方公里。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是日喀则市,其上中游还有著名的江孜城。该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美,自古便是西藏发达的农业区,有“西藏的粮仓”之称,为西藏大农业开发中“一江两河”工程的重点开发区域。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 |
桑珠孜宗堡 | 桑珠孜宗堡称得上西藏城堡建筑0类拔萃的代表作。它东西向长280米、高92米,占满整个日光山顶,既高大峻拔,又典雅俊秀。只是,木石结构的宫堡,因岁月侵蚀和“文革”时期的破坏逐渐损毁,只剩城台的一些断壁残垣。 爬上百来个阶梯,看着富丽辉煌的装修,充满着艺术的气息。站在这样一处经典的西藏建筑前,脚步变的更加缓慢,拼命举着相机,也来不及把它全部记录,留在眼间的便只有红白间的特色。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宗山上 |
藏餐羊血肠 | 藏餐羊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 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虽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既又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
旱獭皮 | 西藏特产—旱獭皮,细软而富有光泽,中等制裘原料,适于制作裘皮服装、帽子。 出口等级:甲级——锋毛齐全。毛足绒厚,色泽光润,皮板细致,颈部上有小旋毛,伤残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超过1.5cm2。 乙级——毛绒稍空疏,头尾毛绒稀薄上部有一二小旋毛或伤残不过4处,每处面积不超过2cm2。 丙级——毛绒俱短,有旋毛,皮板次劣;或毛色不匀,呈现花斑或伤残聚集一处,其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5。 |
江孜藏毯 | 藏毯之乡——江孜县 江孜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上游。该县手工业品以藏毯著名,故有“藏毯之乡”。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