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卡嘎温泉 | 卡嘎温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卡嘎温泉位于我国西藏地区的谢通门县卡嘎乡,地处卡嘎村沿江公路以东到羊八井的第三条断裂带之上,该地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该泉水温在70℃以上,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经常使用此泉水洗浴,对关节炎及多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嘎温泉距县城驻地2.5公里,该泉水温常年在63摄氏度以上,经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检测,泉水中富含铜、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属重碳酸钠型与碱性的复合型温泉,是硫酸盐-钠型高热医疗温泉。水疗、药浴和藏西医的完美结合,对美容、减肥、骨折、神经炎、风湿、皮肤疾病等有特殊疗效。历史悠远的藏传佛教结合藏药精髓,使卡嘎温泉既神秘又有保健养生之功效。据了解,从第四世班禅-开始,历代班禅大师都曾在此沐浴;史料记载,九世、十世班禅曾在此设有专用浴池,并曾每年在温泉所在地卡嘎村举办谢雄规模最大的祈祷法会,摸顶赐福。现在泉区还保留有为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修建的专用浴池。 2012年,县政府投资4800多万元对卡嘎温泉进行改扩建,建成了卡嘎温泉主体建筑群,包括温泉酒店、洗浴康体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员工宿舍4个单体建筑。项目占地19163.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96.23平方米。交通的便捷,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成为游客休闲、享受生活的最佳去处。卡嘎温泉旅游小镇已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 |
欧曲山 | 欧曲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欧曲山位于谢通门县南7公里处,它高高地耸立在欧曲原野上,从山顶可以府视四面。 |
扎西吉培寺 | 扎西吉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扎西吉培寺,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通门乡吉培村西面,距县城8公里。寺庙背靠吉培山东麓,东距绒曲河1公里,南距通门乡5公里,北临雅鲁藏布江。 |
日嘉寺 | 日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嘉寺位于谢通门县塔定乡,距县城8公里,是一座苯教寺庙。 |
土丹朗嘉寺 | 土丹朗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土丹朗嘉寺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仁钦孜乡的仁钦孜村,海拔3950米。该寺兴建于1425年,始奉宁玛派法统。因与仁钦孜宗发生械斗而被摧毁。1473年由衮钦·索朗僧格重建,改宗萨迦派。 |
乌坚古茹寺 | 乌坚古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乌坚古茹寺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仁钦孜乡东南的桑贡玛山西麓,海拔4000米。系卓白德敦·怙鲁朗赞创建于1196年。为一尼姑庙,现有尼姑12人。 主体建筑由祖拉康、下庙两部分组成。祖拉康高11层,主供释迎牟尼佛、怙鲁琼旺(印度高僧)鎏金铜像,供莲花生大师和马头金刚、金刚持泥塑像。下庙为尼姑-之地,主供高1.7米的观音泥塑像。寺藏陶质海螺一个,为法器中的罕见之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扎西坚白寺 | 扎西坚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扎西坚白寺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谢通门乡吉村。系珠妥贡培创建于14世纪,始奉噶举派教法,为尼姑庙遂变为僧尼各半的寺庙,15世纪改宗格鲁派。 1613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对该寺进行了全面整顿,将其编入哲蚌寺阿巴扎仓的分寺。1933年,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把该寺交给罗桑丹增旺吉住持。 建筑规模宏大,面积为12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大殿、夏大殿、次尼拉康、甘丹拉康、能怖金刚0神殿、牛头金刚0神殿和次尼、格茹、仆珠0神殿,主供三世佛、无量寿佛、释迦牟尼佛、强巴佛、药师佛、空行佛母、宗喀巴师徒三尊等塑像。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色果查姆寺 | 色果查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色果查姆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塔丁乡政府所在地——乃囊村,西邻仆曲河,东接东日嘉山。东日嘉山形似大象,四面各有一眼清泉,山顶有色结寺,为历史悠久的苯教上下两寺,是苯教始祖辛饶米保且后裔木辛氏族的驻锡地,后来被尊为圣地。据说木辛先祖到达塔丁时,看见从空中降下一条洁白的哈达,视为呈祥之兆,便定居于此,以后建了颇章。“塔丁”意为哈达,其地名即源于此。 色果查姆寺建于公元1161年,系木辛后裔辛顿·益西罗卓创建,建于辛仓家族颇章之南侧,为辛仓家族的家寺,寺内无堪布,由辛仓家族后裔世代相承。该建筑由拉措颇章和大殿两部分组成。原颇章高4层,内柱64根,殿内帷幔交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木辛家族世代居住之地;大殿由前廊、经堂、神殿3部分组成。其中经堂内柱64根,主供辛饶米保且鎏金铜像,高2.8米,两侧供贤拉俄噶、桑波本赤、辛饶米保且、苯教3本尊及色结寺第八任堪布辛·尼玛坚赞和谢·平措单增朗嘉(八世班禅的舅父)灵塔等。1988年国家拨款5万元,现已修复大殿。 色结寺建于1179年,也是木辛氏族后裔辛顿·益西洛卓创建。该寺耸峙山头,居高临下,颇为壮观,原有大殿、康巴扎仓、白巴扎仓、温丁拉康、冲钦、世袭殿、德丹雍仲康萨、孔颇章等建筑。大殿高3层,经堂内柱16根,主供辛饶米保鎏金铜像,达2层楼高,四壁绘满苯·丹巴辛饶传记,殿内藏有用金银粉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各一套及历任堪布灵塔20余座;康巴扎仓高2层,经堂内柱10根,是云南、四川、藏东康区苯僧的学经之地,主供苯·丹巴辛饶等身塑像及8座灵塔,均系鎏金铜质;白巴扎仓高2层,经堂内柱12根,主供尊胜母、洽玛、苯·丹巴辛饶鎏金铜像,四壁绘千尊祖师像;温丁拉康,高1层,内柱4根,主供1-8任堪布鎏金铜等身像等;孜拉颇章是该寺堪布、高僧安居的官邸。色结寺在“文革”中被毁,1985年修复了温丁拉康,其内文物有措东觉护甚刺绣唐卡一幅和洽玛鎏金铜像等。 色结寺管理实行堪布制,从建寺至民改前历任堪布31代,一般由木辛氏后裔相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色结寺 | 色结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色结寺在日喀则谢通门县境内,位于塔丁乡乃囊村的东日嘉山顶,属苯教寺庙,建于1179年,由辛顿·益西洛卓创建。原有大殿、康巴扎仓、白巴扎仓、温丁拉康、冲钦、世袭殿、德丹雍仲康萨、孜颇章等建筑。 大殿高3层,经堂16柱,主供辛饶米保鎏金铜像,高达2层楼,四壁满绘本·丹巴辛饶传记;殿内藏有用金银粉书写的《甘珠尔》、《丹朱尔》各一套乃历任堪布灵塔20余座。康巴扎仓高2层,经堂10柱,是云南、则Il、藏东康区苯僧的学经之地,主供鎏金铜质的本·丹巴辛饶等身塑像及8座灵塔。白巴扎仓高2层,经堂12柱,主供尊胜母、洽玛、本·丹巴辛饶鎏金铜像;四壁绘干尊祖师像。温丁拉康高1层,有立柱4根,主供第一至八任堪布鎏金铜像等。孜拉颇章是堪布、高僧的宫邮。 “文革”中惨遭破坏,1985年修复了温丁拉康,其内文物有措东觉0神刺绣唐卡一幅和洽玛鎏金铜像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谢通门皮具 | 谢通门县素有“皮具之乡”美誉,以皮具工艺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皮具做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藏族传统工艺之一。 手工艺皮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流传广泛的代表性民间传统工艺作品。手工艺皮具主要原料以耗牛皮、羊皮,经过传统染色工艺加工出了各种颜色皮革。手工艺皮具所用的线都是称为“皮线”的,“皮线”是最薄的耐用的皮子加工制成。民族手工艺皮具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外,还具有高原的乡土气息,皮具的手工艺品有着极其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
朗玛卡嘎藏刀 | 加工点位于卡嘎温泉度假村。藏刀是藏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在我们后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谢通门县“朗玛卡嘎”藏刀尤以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品种款式多样,具有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闻名区内外。“朗玛卡嘎”藏刀近年来通过发展,其藏刀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
牛古沟陶器 | 仁钦则乡牛古沟陶器是谢通门县唯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谢通门县的特色民族手工业产品。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