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林芝 >> 察隅县

察隅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察隅县

  导游察隅位于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的地方,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所以察隅又称为“水乡”。这里号称“西藏小江南”。  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层层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看点察隅一年到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一派江南景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吐蕾时期这里就有了宫衙建制。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迹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迁至吉公。该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0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察隅县是登人的主要分布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男子一般穿无袖长衣(长达臀部以下),女子穿有袖的短上衣(仅遮胸部)和裙子。男女都用大披肩和挎包。  交通:从然乌到察隅没有公共交通,只能搭车或者包车。  餐饮/住宿/购物名特产品主要有广柑、桔子、甘蔗、藏式木碗、木盒、竹编盒、木制马鞍等。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林芝察隅县  

阿扎冰川

  阿扎冰川属海洋型冰川,位于察隅县上察隅镇境内,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朝向西南,长20公里左右。其中,冰川的前沿部分深入到原始森林区长达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巨龙穿行于“绿色海洋”之中。所以,阿扎冰川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绿海冰川”。由于从沟末端到沟顶海拔高差6000米以上,所以同在一条沟,十里不同天,具有亚热带到寒带的所有气候特征,冰川的地形地貌由高向低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冰川的形成区。在这个区域里,由于海拔高,除可作专业登山队的训练基地外,一般旅游者无法涉足。只能从高处远眺其雄伟壮观的风姿。第二阶梯是冰川中间的大冰瀑布,第三阶梯是冰川下端的冰川舌。巨大的冰川好似巨大的银屏凌空飞挂,银光刺眼,晶莹璀璨,气势磅礴。这些状若玉龙,势如巨蟒的冰川,蜿蜒飞舞于寒山空谷之中,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西藏温泉和冷泉

  西藏温泉数量居全国之冠,察隅县也有着数量众多的温泉。察隅县的温泉不象西藏其他地方的温泉,察隅温泉象是含羞的少女,温柔宁静,端庄大方,给游人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察隅温泉最美的时候是每天清晨,由于空气还比较冷,温泉一带总弥漫着白色雾气,巨大的蒸气团从水面冒起,如人间仙境。这里的温泉水对多种慢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为此,广东在此援建了一座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星级宾馆。宾馆内设有两个露天游泳池,周围远远可以看见雪山,十分浪漫惬意。另外察隅还有西0一无二的冷泉。冷泉位于下察隅镇洞冲村附近,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民族文化独特。冷泉水质甘洌甜美,对治疗皮肤病有着神奇的疗效。

丙察察

  “丙察察线”或“丙察察”,指滇藏公路建设里滇藏新通道里面的丙察察路段,即丙察察公路。详细内容和丰富图片见词条:丙察察公路。  网上出现很多的“丙察察线”或“丙察察”,指滇藏公路建设里滇藏新通道里面的丙察察路段,即丙察察公路。  是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察隅县城,全长270公里。是滇藏新通道里改造难度最大的路段。  主要是察察线,因为丙中洛乡过三十多里就到察瓦龙乡,察察线占丙察察公路的绝大部分。  景点位置  丙中洛秋那桶到察隅县的公路  

察瓦龙

  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沿线,察隅县东南部梅里雪山脚下。东南部与云南省德钦县、贡山相邻,北及东北部与昌都地区左贡县相连,西部与察隅县竹瓦根镇、古拉乡相连。察瓦龙乡东西长43.75公里,南北宽106.75公里,辖区总面积4616.94平方公里。   是观看梅里雪山背面的最佳观景点   交通   自驾 搭车或徒步   景点位置  西藏林芝地区东部察隅县察瓦龙乡  

察隅县原始森林

  察隅县原始森林。察隅县有着分布广阔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蓝黑而茂密的森林尽头是熠熠的雪峰,不时有巨大而晶莹的冰川随着沟谷延伸,突破雪线深入森林,长开不败的各色野花散布其间。总之我县遍地是宝,处处风光秀丽,植被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以上,西藏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此,景致婉若童话世界。可以说,这块神奇的土地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动植物宝库,是科普考察探险旅游的绝佳场所。

罗马桃花村

  罗马桃花村在察隅县古玉乡政府驻地东南方向约20公里的罗马村,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桃林三面环山,高处有水源,四周林木葱茏,终年碧绿苍翠,涧有流水,清澈见底;林间鸟雀欢噪,既静僻又幽雅,不失为一处难得的大自然乐园和桃果基地。野生桃林是我县林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并不亚于其它树种,它不仅是四季绿化的观赏材料,它的果实、核仁可食用与药用。

清水河

  察隅县清水河城东南方约30公里处,有一条神奇的河,当地人尊奉为“神河”----清水河。清水河神就神在河水无论春夏秋冬,还是河水涨落,河水总是清澈见底,砾石点点,游鱼如梭,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令人心旷神怡、美幻绝伦。据说,清水河的河水有美容的作用,每天都有许多年轻姑娘来此沐浴,以求得到“神河”的垂青眷顾,希望获得仙女般的美貌。

让舍曲河谷

  让舍曲谷地,发源于齐马拉山的让舍曲,环绕着木孔雪山流淌大约70公里后,在目巴村汇入怒江。由于同时受怒江干热河谷热气流和木孔雪山冷气流的双重影响,使得这个狭窄的沟谷气候变化频繁,降水量大,同时,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

松塔村

  松塔村是丙察察线穿越的一个重要标识。  景点位置  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珍稀动物种类,云南松高产林为目的,是西藏东南角气候温暖湿润、物种丰富、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的地区。在保护区内,森林原始景观十分完整,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其中有孟加拉虎、熊、豹、穿山甲、金雕、绯胸鹦鹉、蟒等。在未建保护区之前曾有少数猎人入沟狩猎,使珍稀野生动物数量有所下降;建立保护区后,狩猎现象基本被杜绝,区内野生动物数最大量增加。

沙穷僜人文化村

  沙穷僜人文化村是我国僜人的主要居住区。僜人俗称“僜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等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林区。察隅县共有1300多僜人,分布在上、下察隅镇的9个村庄,其中下察隅镇沙穷村是僜人聚居村,也是僜人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  僜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过去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僜人的服饰十分独特:妇女一般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男子头上盘着长长黑帕,挎五六十厘米长的砍刀,十分威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巴松措

巴松措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海拔3700米左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  巴松错最好的季节是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胶卷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由于湖岸边林木密布使得拍摄湖心扎西岛较为困难,需要往巴松错度假村背后的山林上爬,才能有机会居高临下地拍摄到湖心小岛犹如一颗宝石般镶嵌在碧绿湖中的美景。除了这样的景象外,巴松错边一般的拍摄题材以小景为多,需要摄影者独具慧眼去发现。  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用时参考  若只沿途经过欣赏2-3小时即可,也可在巴松错景区内住1天  交通  在八一镇福建路的汽车站乘前往工布江达县的班车,票价30元/人,半小时一班,中途在巴河镇的巴河桥下车;再乘当地藏民的私车进入巴松措景区,40km,25元/人/单程,包车150元往返  门票  5-10月:120元/人  11-次年4月:60元/人;学生证半价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位置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以东55km,八一镇西北50km  

南伊沟旅游风景区

南伊沟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珞巴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藏的珞瑜地区,珞巴意为“南方人”。主要分布在米林、察隅、墨脱等县与印度、尼波尔接壤的边境地区。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藏文。珞巴人主要生活在林区,兼营畜牧、纺织、采集和竹器纺织。狩猎是其中最重要副业之一,现已改变狩猎传统。珞巴族人的服装与藏族明显不同,由于长年狩猎,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长刀,身着皮毛猎装,头戴兽皮帽。女人穿圆领窄袖短衫,下身为紧身筒裙,小腿扎裹布。无论男女腰部和颈部都挂满了厚重的饰物。珞巴族善饮自酿的玉米、青稞、鸡爪谷酒,每逢有人从远方来,都用大碗的青稞酒款待客人。珞巴人民具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从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曾多次与潜入珞瑜地区的英帝国间谍进行英勇斗争。珞巴族信奉原始宗教,图腾有太阳、月亮、虎、豹、熊、猪、牛、羊、狗、鹰等30多种,还有对天体、山石、土地、树、水和火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每次远行或外出狩猎,都要杀牲祭祀山神。释惑解疑最为流行的方法是杀鸡看肝的卜鸡卦,一般人都认为自己能从鸡肝的脉络纹路判断凶吉。为此珞巴族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的鸡。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正式成立于1988年6月。1959年民主改革后,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从山上搬到平坝地区。修建了新村,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农田耕作开始普遍使用新式梨、播种机、电动脱粒机等农具。过去完全靠刻木结绳记事的珞巴族人民,现在有了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和科技人员,选出了自己的人民代表,以往那种杀牲送鬼,念经祛邪的风俗,也得到了改变。他们不仅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充分享受着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      地址: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风景区  类型:峡谷森林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91-6650808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200元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的确,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因而使南迦巴瓦曾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  南迦巴瓦峰的西坡是一陡峭的断崖绝壁,直达谷底。而其西北则伸延出一条长长的山脊,由一系列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连接,高峰如锯齿,如刃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南迦巴瓦峰南边是乃彭峰,两山之间发育着3条巨大的山谷冰川,一直往下伸延到郁郁葱葱的-里。南迦巴瓦峰北面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为一鞍形双峰山,也是终年云遮雾锁。  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到墨脱县雅鲁藏布江出境处的巴昔卡,从海拔7782米的皑皑白雪的峰顶到蕉叶摇曳的热带风光,这样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气候带居然就在直线距离不足两百千米的南迦巴瓦南坡下顺序排开,也造就和组成了一道完整无缺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生长着香蕉、龙脑香、扇尾葵等热带独有植物的热带雨林,也能看到生长着刺栲、香樟、楠木的山地阔叶林,还有铁杉、乔木杜鹃组成的山地暖温带针叶林,藤状杜鹃、墨脱冷杉,苍山冷杉等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灌木杜鹃、报春花、驴蹄草和许多不知名的花朵组成的高山寒带灌木草甸带,总之能想到的都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将让你叹为观止。  关于南迦巴瓦另外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到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这个神话故事很生动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两两座山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与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云天,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大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地址:林芝市米林县  类型: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进入派镇后需要交门票,一种为徒步票,150元/人,一种为徒步票+游览车+一顿饭共260元/人  交通  先从林芝乘班车到达位于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东南方向80km处的派乡(派镇),每天早晨约8:00在八一镇的桥头有中巴车前往,票价60元/人,行程约4小时。从派乡继续前行约18km抵达直白观景台,再前行数公里抵达直白村,直白村可提供住宿。这里没有班车抵达,一般需包车前往,价钱在200元以上,也可从派乡徒步前往。直白村离南迦巴瓦峰主峰的直线距离仅5km,沿路风光非常壮观。  

鲁朗景区

鲁朗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的风景像一幅油画,雾气总是缠在山腰,绿色阴湿的草场,颜色鲜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园的美好。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地址: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  类型:小镇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察隅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竹瓦根镇 察隅县 阿扎冰川 西藏温泉和冷泉 丙察察 察瓦龙 察隅县原始森林 罗马桃花村 清水河 让舍曲河谷 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沙穷僜人文化村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下察隅镇 察隅县 阿扎冰川 西藏温泉和冷泉 丙察察 察瓦龙 察隅县原始森林 罗马桃花村 清水河 让舍曲河谷 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沙穷僜人文化村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上察隅镇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古玉乡 察隅县 阿扎冰川 西藏温泉和冷泉 丙察察 察瓦龙 察隅县原始森林 罗马桃花村 清水河 让舍曲河谷 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沙穷僜人文化村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古拉乡 察隅县 阿扎冰川 西藏温泉和冷泉 丙察察 察瓦龙 察隅县原始森林 罗马桃花村 清水河 让舍曲河谷 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沙穷僜人文化村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察瓦龙乡 察隅县 阿扎冰川 西藏温泉和冷泉 丙察察 察瓦龙 察隅县原始森林 罗马桃花村 清水河 让舍曲河谷 松塔村 慈巴沟自然保护区 沙穷僜人文化村 察隅龙爪稷 察隅大米 珠峰圣茶 藏式木碗 萝卜萝果

察隅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