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焦作 >> 山阳区 >> 百间房街道

百间房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药王庙大殿

药王庙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庙大殿  药王庙历史攸久,历经千年沧海桑田,几经泯灭,几经兴衰,几易迁址,几经易名。臻至今朝,仍保留了早期古建筑风格,历经元、明、清代的多次修建,但宋元遗风不减。据说,它的兴建主要是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同时经历过历代风霜仍然不倒!   一、药王庙简介   焦作市药王庙位于山阳区百间房乡李贵作村北,焦作云台大道南侧。九五年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2000年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定名为河南省“药王孙思邈国际中医药文化苑”景区。   药王庙,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现庙宇附近建有嵬王庙,供奉着周朝的嵬灵公和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的儿子二郎神。庙宇为小四合院,后失于战乱,南北朝时有其遗址,时属武陟县辖。据宋代《修武县志》载:隋文帝年间,在其遗址上建有天仙庙,也为小四合院。分为正殿、东西配殿,供奉天仙、地仙、水仙三位圣母元君。   二、药王庙与孙思邈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孙思邈在天仙庙后结草为芦,挖井取水,种植千头柏,炮制草药,往返于大行、王屋山之间。按照自己施药救人积累的宝贵医疗实践,研究搜集了先唐以来的医药典集和众多的民间药方,为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籍完成了初稿,为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药王庙《昭惠王灵感记》唐碑刻记载:孙思邈自三十二岁始,长期居住天仙庙(今药王庙),先后长达二十六年,居住最长时间为八年,也有三五年和一年半载的反复居住。   唐代昭惠王李建臣,常往返于太原至封址楚国之境,经常路过此庙,昭惠王就把天仙庙作为行宫,经常和孙思邈攀谈与交往,感情深厚。并且在孙思邈隐居之后,昭惠王怀着对孙思邈的思念和仰慕之情,就把天仙庙作为正式行宫,以孙思邈草芦为中心实施扩建。扩修了庙宇,加固了药王井,把孙思邈试种的药草园扩建为行宫花园(现药王庙所在村李贵作村就是以昭惠王行宫的书童李贵所作的很多书画作品的签名而定的李贵作)。   由于孙思邈在朝野的影响和他为皇室诊病的功绩,唐贞观年间,朝廷还在庙内立下了象征国泰民安的“地天泰”碑,以示对孙思邈的崇敬和对时政安稳的见证(此碑现存在药王庙内,碑的正面上方有一个方孔,下边有一个圆孔,中间有一尊神像,上、左、右三边有牡丹、荷花图案,有关专家根据此碑的花纹、线条、图案考证,确属唐代。碑上的图案含义既代表了天、地、人三才,又代表了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的象征)。   孙思邈的“药王”也是在天仙庙被昭惠王戏封,后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由于昭惠王的影响,数百年的天仙庙易名为“昭惠王行宫”。   三、药王庙的历史沿革   根据药王庙有关碑记和明代《修武县志》载;宋神宗熙宁二年,由于道教影响颇火,把昭惠王行宫正式改为药王庙。因道教在民间信仰极盛,宋代统治者也与道教攀亲论祖,药王庙受到了朝廷的敕建,香火处于高潮。面积占地三百余亩,宋时孙思邈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广大善士捐资修建,药王大显灵威,有求必应,神化无方。明代万历年间官府督办也曾对药王庙重修;清顺治年间、嘉庆二十年(1815)又进行了大的修缮;道光三年(1823)和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重修药王庙中,庙观又有所扩大。药王庙也曾几度兴衰,几度辉煌。殿宇雄伟壮严,规模宏大,庙内百药繁茂,品类有序,时为太行之阳一大庙观也。抗日战争时期,药王庙作为八路军军备仓库,多次受到侵华日军飞机轰炸,唐宋元明清代古建筑群均受战争破坏,文革期间又受到了严重摧残,仅剩下一座较完整的药王殿。   1990年河南省政府拨款四万元,维修了药王大殿,使这座元代早期建筑风格的古老庙宇的古建文物得到了保护;李贵作宏大实业公司出资三百余万元,焦作市道教协会与药王庙管理组织,积极组织广大信教群众和各界人士捐助资金二百余万元,对药王庙前段古建筑群进行恢复重建;又在焦作市文物部门的配合下,整体在药王庙异地拆迁重建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庙”,使药王庙一举成为河南省重点宫观,受到了中国道教协会的认可;又被批准为河南省“药王孙思邈国际中医药文化苑”文化旅游景区。充分向省外10多个省的游客展示了药王庙深厚的古建筑文化、道教殿堂文化、雕塑文化、造像文化、中医药文化、烙画文化、楹联文化和园林生态文化。   药王庙与孙思邈的趣闻通过世代流传已经绵延到了今天,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药王庙将更加发挥重要的作用。

焦作市博物馆

  焦作市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4月,同年7月郭沫若先生为焦作市博物馆题写了“焦作市博物展览馆”馆名。原馆址位于焦作市人民公园内,占地2275平方米,展室仅有403平方米,已远不能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1996年国家投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的今址新馆落成,改变了焦作博物馆馆舍及设施的落后面貌。新馆坐落在建设中路万方立交桥东侧,现代化白色建筑群体占地243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该馆基本陈列为《焦作市改革开放成就展》及《历代石刻艺术展》等。  基本陈列《焦作改革开放成就展》位于主展厅一楼,展区面积近千平方米,展线110米,陈列有400余副图片和实物,展览共分9个部分: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焦作”;2、“焦作行政区划沿革”;3、“独特的经济地理优势”;4、“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5、“党的思想建设”;6、“城市建设”;7、“小康村建设”;8、“中外记者看焦作”;9、“县(市)区风貌”。整个展览全面、系统的反映了焦作市建市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农业、科技、城市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蓬勃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厅中央陈设着目前我省最大的沙盘模型——焦作全貌,沙盘面积60多平方米,以1:20000水平比例展现了焦作市地形地貌及行政区划,沙盘上安装有电路控制系统,可以显示焦作各行各业所处位置和重要的建设项目,如:黄河公路大桥、焦郑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工程等。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建设中路72号  

龙源湖公园

  龙源湖公园位于山阳区,2006年9月完成建设。是一个文化品位高雅、水景变化丰富、全开放性的大型街心花园。建设了大型城市主题雕塑“夸父逐日”,公园设有东南西北5个出入口,3个大型广场,4个生态停车场,园内主环路总长3.7公里。成了焦作新的标志性景观区域和城市未来中央公园,成为焦作市新的景观亮点。  龙源湖乐园位于焦作市塔南路和丰收路交汇处东南侧,总面积1700亩,其中水域面积700亩,主要由门区、动区、静区、高科技区、休闲健身区、戏水风光区等十大功能区组成,拥有河南省面积最大的雕塑广场、最大的人工湖,是目前河南省现代化程度最高、游乐项目种类最多、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城市乐园。同时,也是焦作市三大休闲旅游代表景观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本市市民来此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景点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迎宾路  

焦作广播电视塔

  焦作广播电视塔位于焦作市新城区龙源湖乐园内。塔高238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米,占地面积4.8公顷。由塔下裙房、塔身、上塔楼和天线段四部分组成。设计发射7套电视节目和2套调频广播节目,同时还具有观光旅游、通信、消防监测、气象观察等多种用途。焦作广播电视塔于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日开工建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主体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二00三年塔下裙房主体完工。  焦作广播电视塔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新颖,匠心别具。"丫"字形三轴对称塔身造型独特,世所独有。和塔下裙房与整塔上下呼应,使高耸挺拨的电视塔既有刚劲雄浑、秀丽挺拔之美,又有蔚为壮观、天下独有之奇。塔下达11000平米塔下裙房计划设置观光厅、娱乐厅、保龄球馆、会议厅、商场及广播电视发射机房。位于131米高度的上塔楼为球形结构,塔球共分四层,面积近千平方米。内部可设KTV包房、空中舞厅。其中直径达22米的旋转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观光、探险。游客乘坐设在塔内的两部豪华高速电梯直达上塔楼后,可览尽焦作城区美景、太行秀色和黄河落日余辉。焦作广播电视塔与塔下50万平方米的湖面融为一体,相互增辉,已成为豫北乃至中原地区最具有特色的游览胜地。  焦作广播电视塔建设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998年主体工程投入使用之时,被吸纳为中国高塔协会成员塔。几年来,海外及国内商界人士多次来焦作实地,考察焦作广播电视塔,商谈焦作广播电视塔其它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合作建设开发焦作广播电视塔,将焦作广播电视塔建设的更加亮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焦作市体育中心

  焦作市体育中心是焦作市重要的体育基础设施之一,中心占地11.73公顷(176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米。设施有体育馆(5400个座位、建筑面积10117平米)、体育场(20000名观众、建筑面积13305平米)、篮球训练房(建筑面积730平米)、武术训练馆(建筑面积844平米)、游泳训练馆(建筑面积625平米、25米标准短池)、摔跤训练房(建筑面积369平米)、柔道训练房、乒乓球训练房、射击场(建筑面积2540平米)、带看台的标准游泳池(建筑面积1050平米、8条泳道)、器械综合训练房(建筑面积750平米)、射箭靶场1个、露天篮球训练场4个、门球场等体育设施及体育局综合楼(建筑面积3130平米)。目前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游泳、赛艇、皮划艇、射击、武术、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举重、射箭等15个训练项目。其中篮球、武术、赛艇是焦作的优势项目。

焦作柿饼

  焦作柿树人称铁杆庄稼。秋后望山一片红色,那就是柿树。制作柿饼,是用柿刀将柿皮去掉,晒至半干,装在大缸中用泥将口封严,柿就闷成一身白霜的柿饼。焦作柿饼与别处柿饼不同,晒的干、体积小、不易腐坏,用刀切开从横剖面看到柿心空,四下有裂纹,人称菊 花心,可以制作糕点。   

百间房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百间房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