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濮阳 >> 范县 >> 濮城镇

濮城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濮阳毛楼生态旅游区

濮阳毛楼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毛楼生态旅游区是在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地理优势,精心改造的自然景观。目前已建成'黄河奇观'、'大河观澜'、'月下听涛'、'沙滩消夏'、'秋水观鲤'等八大景观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验收,被誉为'中国第一黄河生态旅游区'。    河南濮阳

颜村铺革命旧址

颜村铺革命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颜村铺革命旧址位于范县东北六公里颜村铺东侧,北临金堤,与山东莘县樱桃园镇接壤,南临濮台公路,西临新范公路。有完整的砖木结构房屋九间。占地831平方米,室内附属文物保存完好。  范县是革命老区,是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战开始时期,这里开展了游击战争。一九四零年初,国民党掀起-高潮,驻扎在清丰,濮阳一带的国民党三十九集团军加紧-活动,严重摧残了我抗日组织。一九四零年三月初,由杨勇同志所率领的独立旅和其他七个支队对濮阳、清丰一带的敌人进行了-,指挥部驻扎在范县颜村铺一个四和院内(今旧址)经过六天的激战,迫使敌人退至民权县以东的地区。随着讨顽战争的胜利,濮、范、观等鲁西南十余县都相继解放,建立了鲁西行署(四一年合并到冀鲁行署)。  颜村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指挥中心。一九四零年秋至四二年春,以颜村铺为中心东面距郓城五十公里,南面距鄄城二十五公里,北面距朝城将三十公里均设有日伪据点,西面距濮阳、清丰二十公里,有顽军盘踞。当时敌人声称:“共产党八路军万贯家产都丢掉了,只剩下一个‘破饭罐’(濮、范、观的谐音),再给他砸烂就彻底完蛋啦!”而我们的同志则自豪地说:“这个‘破饭罐’是铁打的,钢铸的,砸不毁,摔不烂,......”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我们濮、范、观的广大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表现了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逐步消灭封建制度,改变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成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在十几年的战争年代里,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其领导杨勇、杨得志、黄敬、段君毅、万里、曾思玉等同志长驻此地,研究部署作战任务,形成了冀鲁豫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群众以爱戴的心情,称之为“小莫斯科”,“小延安”。  解放后的保护  解放后,一些领导同志不断来信来访问候这个革命旧址的情况。一九七三年曾思玉同志代表武汉军区和河南省党政军专程来此看望颜村铺革命旧址和父老乡亲,大家促膝相谈,忆当年,话今天,并在一起合影留念。  一九七七年安阳地区文物普查时,该地公布为革命纪念地,一九七八年十月范县人民政府设立保护碑,并建立了保护组织。  

名泉温泉度假村

  名泉温泉度假村由河北省霸州市顺达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5600余万按四星级度假村标准兴建,是集室内外温泉、特色餐饮、文化客房、休闲洗浴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它坐落于富有传说故事的河南凤凰之城—濮城,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毗邻有著名的黄河旅游风景区,距离濮阳市区仅需3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环境宜人。  度假村内餐厅主要经营豫菜、本地菜系。两个功能齐全的宴会大厅,一楼大厅为自助餐区,二楼大厅为散点区,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充分满足大型宴会与个人消费。同时配有两间多功能会议室,是您宴请宾客、商务会议、举办大型宴会的理想场所。  我们致力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精品客房。由三十余间不同品味客房组成的度假村酒店为您提供最温馨的服务。  浴区清水灵动,绿意幽深。水疗区、冲淋区、助浴区、梳妆区等人性化的功能分区合理的布局满足不同宾客的需求;水疗区采取流动性用水,为顾客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水疗享受;淋浴区充分考虑了贵宾的私密性,均采用单人单间;坐浴区、助浴区等诸多项目,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温泉区配有室内外温泉、石板浴、儿童游乐、棋牌娱乐,健身中心、休闲水吧、休息厅、等,为顾客量身打造健康舒适的高品质生活项目,让您足不出户享受休闲娱乐的一站式服务  温泉区温泉水出水温度高达57度,且富含钠、钙、镁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无色无味,水质超过天然矿泉水质的国际标准。据专家论证,长期沐浴温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并可预防心脑血管、骨关节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具有快速消除精神疲劳之功能。  度假村拥有全市最大的室内恒温游泳馆,按国家游泳馆标准精心打造,整体游泳池面积2762平米,让您进入即有身临大海的感觉。  名泉度假村欢迎您的光临!

冀鲁豫边区纪念馆

冀鲁豫边区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濮阳范县冀鲁豫边区纪念馆,于2013年5月建成,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序厅”“漫夜星火”“抗战壮歌”“鏖战平原”“元勋英烈”“领导关怀”六个展厅。  序厅:大型主题雕塑,展示革命先烈由此走上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征程。  第一展厅:“漫夜星火”。展示冀鲁豫接壤区创建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工农、学生、抗日救亡等运动,壮大革命力量,为创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第二展厅:“抗战壮歌”。展示冀鲁豫接壤区党组织带领人民配合八路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开辟和发展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第三展厅:“鏖战平原”。展示内战爆发后,范县等解放区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大力发展生产,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第四展厅:“元勋英烈”。展示曾经在范县工作、战斗、生活和视察过的元勋将帅和英烈们的英雄事迹。  尾厅:“领导关怀”。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关心着范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该馆建成后,累计接待5万余人次,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廉教育和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濮阳市纪委)  

丹朱文化遗址

丹朱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丹朱墓位于范县西南25公里辛庄乡北,濮城东4公里丹朱村(丹徐庄),该古墓系4000多年前尧帝之子丹朱之墓。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另据《濮洲志》和民间传说:丹朱系尧的儿子,尧年老禅让帝位时,因丹朱性情刚烈,脾气暴躁、尧帝未能把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传给了舜,舜在范水一带封赐给丹朱一块疆土,让其治理。丹朱虽然性情刚烈暴躁,但治理田地还有一定的本领,他带领范水一带的部落人们耕耘播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烧陶制器,建偃朱城池(黄河南旧城)使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通过治理使这里的人们,人无袖手,田无荒蒿,路人互让,长幼有序,与尧舜的治国本领不分上下,很受百姓的爱戴,丹朱死后,部落的人们对其有怀念之情,在濮城东八里聚以巨家葬之,其墓望之如山,名曰丹朱墓。传说自濮城往东八里外的丹朱墓,能看的清清楚楚。丹朱的故事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  丹朱墓占地3亩,传说丹朱墓高10余丈,由于地处黄河泛滥水区,被洪水多次淤垫,目前墓顶高出地面3米左右,地下墓葬保护完好。  1964年前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范县归属山东省辖),一九八三年范县人民政府为保护区设立保护碑,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申报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七五年八月河南省博物馆王明瑞在丹朱墓顶进行了试掘调查,挖了一个深2米,长3米,宽1.5米的沟,弄清了墓内的土质层次,挖掘出战国时期的素面陶盆、陶壶,西周时期的陶缸、陶鬲,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片、器盖等。  历史意义  该墓葬,是一处有着各种文化内涵的重要文化遗址,它标志着在4000多年前,我们濮范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为研究古建筑、古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范武子陵园

  范武子陵园座落在河南省范县高码头镇老范庄西侧,是一处以范氏始祖范武子(士会)的陵墓为中心而建造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6.8亩。 在海内外范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陵园奠基典礼于2015年4月1日(农历乙未年二月十三)在范县高码头镇老范庄隆重举行。  范武子(士会公)陵园建设,得到了范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区域建设用地于2011年10月获得范县人民政府的批复,同意建设该陵园。陵园奠基期间,范县四套领导班子均出席了系列庆典活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范氏宗亲500余名参加此次奠基典礼。范氏始祖范武子陵园建设,既是天下范氏宗亲的共同愿望,也是对范仲淹的忧乐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范武子陵园建设的意义,可谓是:“范姓渊源流长,其文正家风,尊国策,重亲睦族,爱国爱家,先忧后乐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人,今天我们建设范武子(士会公)陵园,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激励后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发杨宗族文化的美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河南省范县辛庄乡毛楼村。占地28亩,主体建筑“三绝堂”,将展示郑板桥的生活、写作、作画的场面,除三绝的诗书画作品展览外。还设有“金水桥”、“板桥故居”、“幽逸廊”等建筑。  郑板桥曾在范县任知县5年。他离开范县数年后仍不忘范县人民,曾作诗一首:“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又包容,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愿人久与年丰”,表达了他对范县人民的怀念之情。    郑燮 (1693~1765)  郑燮(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 详细++  郑燮 (1693~1765)  郑燮(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 郑燮受儒…… 详细++

范县玉皇庙

范县玉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濮城镇玉东村东南,有一片由圆形土堰圈成的地方,方圆百亩。土堰高约三米,上宽约三米、下宽约六米。  据该村刘继武老人(82岁)介绍,六十余年前,土堰内有一处气势恢宏的玉皇庙。当时玉皇庙占地20余亩,有前后两处大殿。前殿供奉玉皇爷像,其左右各有文武大臣供像六尊,殿前站班的是袁天罡、李淳风;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廊房。后殿供奉的是老奶奶铜像(据说,现存市文物馆)。玉皇庙有两道门。二门朝西有关爷庙,供奉关爷、周仓像;关爷庙外有土地庙。二门朝东有三间三王奶奶庙,分别供奉大王奶奶、二王奶奶、三王奶奶神像。玉皇庙东南方向有一处高约丈八的戏楼,戏楼旁有观音菩萨庙,其门朝北,内供三尊菩萨像。据传,玉皇庙正西约百步,有扁鹊墓,历经水患淤埋,具体位置不详;但今天,土堰内西南处仍有一小间房即扁鹊墓。据说,玉皇庙原有石龟、铜人像、龙虎福寿碑等,这些古迹后来或流失他处或毁于兵燹-等。而其中的龙虎福寿碑还流传着一段奇闻。  “龙虎福寿碑”被誉为翰墨奇品,它以其高超奇妙书法艺术,几百年被人们所珍爱。此碑由四块刻石组成。每块高170厘米,宽85厘米,厚12厘米。碑上大、小字匀系指书,大字五指夹棉、小字指尖醮墨书写。这种书法特技,世所罕见。龙、虎、福、寿四个大字,是字又是画,“龙”蟠“虎”踞,“福”图“寿”星,如蛟龙出海,似猛虎盘踞,像龙凤亲吻,同寿星仙姿,极尽象形之妙。不惟字奇,题意亦佳。四字上方各依主体字意赋诗,五言七律,指墨草成,字体奇异,诗词隽永,灿烂夺目,气贯长虹。“龙”字上方的题诗是:“海门初出浪如山,霹雳横空顷刻间。怒目一声鳞甲动,半天烟雨电光寒。”其诗意是:腾龙出海翻起惊涛巨浪,霹雳声顿时划破长空。眦目圆睁,怒吼一声鳞甲抖擞,半天烟云,电闪雷鸣暴雨接踵而来。“虎”字上面的题诗是:“雾隐南山草木寒,急闻老去尽成斑。未宜林下安生息,好寻君王镇九关。”其诗意是:南山上雾气缭绕草木显得格外萧条,看到你斑纹尽显老态龙钟,仍没有在林中休养生息,而是追随君主卫国守关。“福”字上方的题诗是:“福字虔诚献,惟公始克当。云仍千古庶,爵禄万年长。豪侠三结义,功名百战场。早知累代后,日月与争光。”其诗意是:诚心献上一个福字,只有您才担当得起。都说你千年后仍为庶老,你的美名爵禄将万年长存。豪侠三结义的肝胆相照,才赢得百战不殆的威名,您的光彩永远可与日月争辉。“寿”字上方的题诗是:“寿字虔诚献,惟公称此言。檎祠彰大节,遗像肃忠魂。歌舞晨昏接,蒸尝远近繁。也知千载后,生气凛然存。”其诗意是:诚心献上一个寿字,只有您才称得上此字意境。从君王到平民四季的檎尝中显示您的高风亮节。祠堂上遗像忠义的灵魂格外蔚穆,颂扬您的歌舞从早到晚,朝拜您的人们远近繁多,敬仰你的风尚千年后依然长存。  据传,明代嘉靖年间,濮州商贾云集,十分繁华。山西来濮经营谋生的士、商、工、艺等人,结帮集资,除在濮州建立山西会馆外,还集资修建关帝庙。当时山西凤台县(今晋城市)来濮经商的曹炳(字炎烈,一字燠远),资产较薄,无多银钱可捐,但他却有诗书画绝艺在身,因书写镌刻成“龙虎福寿”四块石碑以献,使关帝庙大为增色。可惜的是,濮城关帝庙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但由于人们珍爱这四块石刻,就把它埋藏起来。建国后,濮城修建文化馆时,又把它扒出来,嵌于楼下展室,保存十分完好。可惜“文革”初期竟遭铁锤之劫,西施面变成了麻姑脸。所幸者,碑身完好,大部字迹尚可辨认。现四块石碑存放在范县辛庄乡郑板桥纪念馆。  据说,该村张姓自明初从-县迁来,后来就因该村东的玉皇庙而将村名命名为玉张村(后又分为玉东村、玉西村两个村委会)。  1950年前,玉皇庙内建有完小;1950年始拆该庙,1952年,改建高中。1954年左右,范县第二高级中学(即范县二中,俗称“玉皇庙高中”)开始招生。1993年9月,范县二中改为范县第一职业高中(即“一职高”)。因范县一中由范县老城区迁往范县新区,2011年5月至今,“一职高”又迁往范县一中原址(范县老城)。  如今,在原“玉皇庙高中”土堰南面,群众又建起两间庙宇,门匾书写“凌霄宝殿”。宝殿内中间供奉玉皇爷像,东有太上老君、托塔天王、持国天王神像,西有太白金星、多闻天王、广目天王神像。宝殿前两根廊柱下垫着两个圆形石墩,殿前还有两个圆形石墩,这四个石墩据说就是玉皇庙仅存的老物件了。西边廊柱下的石墩中间尚存有刻字,其中有“东昌府濮州”、“大明府开州”“正德十二年□月十五日”等字样。据查,“东昌”一词,始见于西汉,当时“东昌”不是地名,而为—封号。汉清河王刘义之子刘成,汉孝宣帝时-为“东昌侯”。以“东昌”为地名,始于元代。元之前,聊城是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五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此,聊城始称东昌。明洪武元年至清宣统三年,聊城为东昌府治所。明代东昌府治聊城。曾辖临清州(领邱县、馆陶县二县)、高唐州(领恩县、夏津县、武城县三县)、濮州(领范县、观城县、朝城县三县)三州和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茌平县、莘县、清平县、冠县、邱县、馆陶县、恩县、夏津县、武城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15县。“正德”是历史上多位君主的年号,一般正德(帝)指的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的年号,“正德十二年”即1517年。如果真的可以穿越五百年,人们或许就能够知晓这些圆形石墩以及玉皇庙的前世今生,那将是何等的殿宇森然、气势恢宏。  每逢阴历三月十八日玉皇爷过生,玉东村“凌霄宝殿”西面空地就会唱大戏,历时三、四天,吸引了周边很多群众前来欣赏。  在原“玉皇庙高中”周匝的土堰上,尚有不少看起来古朴苍天的黑槐大树。若徜徉于此,蓦地会从脑海中溢出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据说,土堰是六十年前人力而为,土堰外侧的斜坡,据说原来很长;如今,土堰已然不复曾经的辉煌,外侧的斜坡也消失了一半,不少地方已有伤痕。  多少年来,黑槐依旧,一阵风吹过,枝桠摇曳中,发出呜呜声响,不知是否还在一如既往地倾诉着什么……

范县黄河水利风景区

范县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范县黄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河南濮阳范县,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黄河揽胜、天然浴场、郑板桥纪念馆、垂钓中心四个景点和黄河奇观、秋塘采莲、激流飞舟、大河观览、月下听涛、沙滩消夏、河边赛马、池塘垂钓等八大景观。请看正文了解范县黄河水利风景区的具体信息。

闵子骞墓

晏子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晏子墓

白衣阁革命旧址

白衣阁革命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阁革命活动纪念地》是我军重要的活动地,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解放区的指挥部。一九四六年七月,晋鲁豫边区为了打击敌人,刘伯承司令员所部常胜军在一个月内,收复了濮县、范县等各县城十余个。其中毙、伤、俘虏将军与士兵达三万一千多人,本年十一月初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在白衣阁村召开军团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会场设在该村北王灿朝先生的一个大院内,周围树木林立,解放军的战士们持抢保卫。主席台中央高持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员画像。晋冀鲁豫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同志宣布大会开始。接着有邓小平政委作政治形势报告,他号召全军指战员振奋革命精神,继续打几个大胜仗争取最后胜利,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战功。刘伯承司令员作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总结了近四个月的战绩,指出“战争之胜负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关键在于力量的保存或丧失”。并又说“存人失地,地终可得,存地失人必得人地皆失,蒋军主力削减到一定程度后,他不能进攻也无能力防守,且处困难之境地。针对此竟我军紧握手中枪,集中其优势兵力,继续消灭蒋家王朝。”  冀鲁豫解放区形势好转了,革命人民对我人民子弟兵英勇善战所取的功勋,深表庆祝。当时的群众自动给子弟兵送饭送水送慰劳品,解放全国战斗气氛空前高涨,曾受到总后勤部领导表扬。  会后,冀鲁豫解放区行署参仪段子敬(段君毅的父亲)、万丹茹(万里的姑姑)等人在自己家的南屋里专门设宴招待了刘、邓-,刘、邓-非常感谢大家的招待和支持,希望各位参仪团结各届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为纪念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濮县白衣阁村召开军事会议37周年,在该村,树一刘、邓-驻处纪念碑,正面书写着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刘、邓-驻处”六个大字,下面书写着:范县人民政府敬立。  刘、邓二位-当年所住的房子,现在白衣阁小学院内。一九八九年三月按原貌修葺一新,已成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人生观教育的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濮城滑脊汤

  濮城滑脊汤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滑脊汤味道美,再加上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乡村自然深受欢迎。   濮城滑脊汤属濮城名吃之一、以汤香味美为特点。   滑脊汤的做法:将新鲜的猪瘦肉细细洗净,切成薄片或条,用食盐、味精码味;然后取芡粉用开水烫成熟浆,或将芡粉搅成糊状。把肉片逐片挂匀糊状芡粉下入汤锅中,用小火炖约十五个分钟,再放入生姜颗粒、蒜沫、葱丝、胡椒粉等等,并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味,尤其加上老陈醋,起锅舀出,那热气腾腾的碗中,盛装登场的便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味的滑脊汤了。   那刚出锅滑脊汤,看起来油润滑爽,吃起来软烂醇香,芳香扑鼻。轻轻地用筷子夹起,伸长舌头卷住,稍微轻轻一吸,那油光滑亮的芡粉肉团便“倏”地一声,滑入了口中,转瞬之间便又像一个神奇的精灵一般又滑入了胃里,沿途仿佛一股热烘烘的暖流涌进胸膛,烫得人浑身舒服至极。吃快了,甚至烫得人眼泪直滚。但心里却依旧暖洋洋,热烘烘,润酥酥的,颊齿留香,余味无穷,让人顾不得烫,急不可耐又飞快地来上一碗滑脊汤肉,再来上一个烧饼,吃得肚儿圆圆,直打饱嗝。 ”   滑脊汤味道美,再加上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乡村自然深受欢迎。滑脊汤就像濮洲朴实的老乡一样,外表平凡、朴实,出身贫寒卑微,甚至看上去有一点点地憨厚,钝拙,让人误会甚至误解。其实仔细想想,现实中,生活里,也往往正是那些出身贫寒卑微,从最艰苦环境里走出来憨厚钝拙的人们,才最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最能吃得苦中之苦,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却往往就是他们,这种精神正如濮洲的滑脊汤,看似土里土气,甚至上不得大雅之堂,但正是这种平凡和朴实滋养了一方水土,强壮了一方儿女的钢筋铁骨。   

濮城杂拌

  濮城杂拌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杂拌属濮城名吃之一、以健康、营养荤素搭配合理,地方风味纯正为特点。   范县的小吃最有名的还是濮城镇杂拌。   

范县大米

  范县大米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黄河水资源丰富、土地肥 ,按照绿色食品种植技术,采取优质品种单品种种植、单品种收获、单品种加工、单品种包装的方法,提高大米质量,米质纯正,晶莹透明,洁白如玉,香软味甘,营养保健,适口性极佳,无污染。近年来,范县开展了以打造绿色品牌为内容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通过请科技专家办专题讲座、设立科技咨询服务网点等形式,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和农产品技术含量。还按照标准化、无公害化要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水稻、林业等绿色产业,引进优良品种,和农药厂联合研制绿色稻米专用药,成立了专门的科技推广销售队伍,从栽种、施肥、用药到加工,严格操作规程,使水稻种植面积达30万亩,逐步成为绿意盎然的“江北米乡”。   河南省范县濮城镇、龙王庄镇、陆集乡、王楼乡、杨集乡、辛庄乡、陈庄乡、白衣阁乡、张庄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范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范政文〔2012〕46号 范县农业地方标准:DB410926/T007-2007《范县大米无公害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范县大包子

  在濮阳,无论是在星级饭店的宴请中,还是在街头小店的随意品尝中,主食几乎都少不了一样---------范县大包子。它以皮薄、馅香、味美赢得了龙乡广大食客的厚爱。    北魏时期,孝文帝在一次考察民情时品尝了大包子,感觉其味美可口,赞誉其为“天下第一大包子”。北宋时期,水泊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在范县以开小店为生,熬稀饭、做包子,迎接来往的英雄豪杰。因二人侠肝义胆、杀富济贫,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们所做的包子也就随着他们的名气传播开来。    范县大包子好吃的秘诀在于包子馅料的调配上。先是把发酵的白面馍掰碎,再用大小茴香、花椒熬成的水泡着,在太阳下晒一个月,制成甜面酱。然后用猪油炒酱,五花猪肉丁用酱炒制。粉条焯好剁碎用酱拌匀。加入葱末、姜末、盐、香油,搅拌均匀。一般的包子为元宝状,也叫合手包。刚出笼的包子其香扑鼻,在下风口,100米开外就闻到包子的芳香味道。   

张氏烧鸡

  张氏烧鸡经十几年的研制开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选料精良,干香味佳,冷热适口,肉质鲜嫩,热烂脱骨,南北适口,老幼皆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餐桌宴席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张氏烧鸡于2004年11月被中国食品文化研究会、国际风筝联合会认定为《世界蓝天杯十大驰名精品》,同时被授予《指定专用精品生产单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濮城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濮城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