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濮阳 >> 台前县 >> 清水河乡

清水河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吴坝大蒜

  台前县吴坝乡大蒜协会申请的“吴坝大蒜”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注册。吴坝大蒜的特点是蒜头大、皮薄、质细辣味香,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被人们视为上乘调味品,生熟食用俱佳,具有抗寒能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台前县吴坝大蒜出蒜薹,黄河大堤下的万亩蒜田里数万名男女老少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蒜薹。     吴坝乡便民服务中心大蒜产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组织经纪人将几十辆货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接向群众收购蒜薹。一位经纪人说:“今年订单不少,北京、济南、沈阳甚至韩国的都有。”     刚卖过蒜薹的李孝忠老汉数着钞票高兴地说:“今年种了5亩大蒜,这三天能卖4000斤,仅蒜薹收入6000元,再过半月出大蒜,每亩收入少说也得5000元。”另一个正在过磅的老汉搭话说:“今年还算一般行情,去年我一亩地收入一万还窜头咧。”     吴坝乡是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滩区乡。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黄河对岸东平县斑鸠店镇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农民内心着急,却又苦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没有技术。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在对当地土质论证后认为种植大蒜是个出路,就带领部分村干部去山东省寿光县考察大蒜种植经验。回来后,又从信用社贷款60万元先期扶持100户农民种植大蒜300亩。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大蒜品质,乡里从山东多次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动员村干部和资金宽裕的农民投资上千万元建起5个恒温库。同时,乡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蒜业服务队,分为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肥料检验、良种培育、市场销售5个小组,全程为蒜农服务,形成了产、供、销稳定的大蒜市场。     “这几年从‘蒜你倒霉’到‘蒜你狠’,酸甜苦辣俺都尝到了。”周庄村村民周庆斌说,“能做到行情好时多卖钱、行情差时不赔钱,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出了大力、帮了大忙。”2008年,当大蒜形势处于低谷时,乡政府从各项办公经费中挤出60万元,按每亩补贴200元的政策鼓励农民种大蒜。     如今全乡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产品远销国外。“吴坝大蒜”在享誉一方的同时,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便民大蒜”。   

台前小尾寒羊

  濮阳台前是全国小尾寒羊繁育基地,每年向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种羊3万多只。近年来,台前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小尾寒羊饲养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建立选育机构,加强品种选育,推广科学饲养。该县定期举办赛羊大会,逐渐把个体大、雄性强、质量优的优秀种公羊选下来,利用其品种不断优化,优良特性更加稳定,品种优势更加明显。   小尾寒羊属肉裘兼用绵羊品种,尤以多胎、高产著称于世。   小尾寒羊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产性能高等优点。一般饲养条件下,母羊7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公羊8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通常年产两窝,产羔率平均为261%,随胎次增加而提高,两胎以上的母羊平均产羔率为258.71~366.67%,最多的窝产6~7羔。小尾寒羊一对牙公羊体重40.48公斤,净肉重33.47公斤,屠宰率55.59%,净肉率45.91%;它的羔皮板薄、毛密、坚实、毛腹螺旋或波浪形弯曲。毛型可分为“细毛型”和“粗毛型”。   小尾寒羊四肢较长,尾呈圆盘形,公羊头大,鼻梁隆起,角呈螺旋形,颈短粗,前躯发达,背腰平直;母羊头较小,两耳较大而下垂,大多数有细小的角或角基,无角者甚少,颈细长,前躯与后躯发育比较匀称。   小尾寒羊是蒙古羊的派生种。随着历史变革和民族变迁,蒙古羊从草原牧区转入中原农区,其中一些体型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性能高的个体,在长期选育的过程中得到保存与发展,终于形成同蒙古羊原始类群显著不同的新类群——小尾寒羊。

清水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清水河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