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达州 >> 达川区 >> 黄都乡

黄都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达州达县真佛山

达州达县真佛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达县真佛山风景区位于达县福善镇、景市镇境内,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10米,最低海拔400余米。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区。  景区所在地距达城市区35公里,交通方便快捷,通讯畅通,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是达州市黄金旅游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景区核心区现有景点主要包括德化寺、玉佛寺、访儒阁、问道苑、蒋佛爷祠堂、燕虎则烈士墓、佛缘广场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整个景区山峦起伏,群峰叠翠,绚丽多姿,幽静清雅,庙群隐现,更有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它把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起来,相互辉映,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淳朴深厚的民情风俗内涵。  真佛山风景区历史悠久,景观秀丽,集庙宇、古建、-、秀峰、湖泊、溶洞、田园、民风于一身。其中景区前山的德化寺“三教合一”、“唯我独尊”的宗教信仰和精美绝伦的建筑雕刻艺术,是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位于景区后山的问道苑、访儒阁集中展示道教和儒教文化精髓,与德化寺一道组成“三教文化体验区”。蒋佛爷祠堂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即蒋-)的家祠,全方位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景点玉佛寺距德化寺约4公里,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肉身墓塔所在地,寺内两座墓塔高者20层,低者18层,建筑雕刻精湛绝伦。  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是真佛山的传统庙会,届时从各地赶来朝山拜佛的香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火爆。  达县真佛山景区集佛、道、儒“三教合一”,全国罕见。“三教圣地真佛山”这一独特的景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地址:达州市,达县福善乡境内  类型:山  电话:0818-3310025  开放时间:  7: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8.0元  门票38元;观光车上山5元,下山3元。  交通  自驾:达州-永兴路-金兰路-S202-通达西路-七星街-S202-景区  

真佛山庙群

真佛山庙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佛山庙群位于四川达县福善乡清河村以南200米,距达州市区29公里,海拔高度710米。庙群占地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5千平方米。周围山峦起伏,松柏蔽日,山以寺庙而名,寺以山势而建,依山而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风格殊异,气势磅礴,是川东北独具特色的宗教寺庙建筑群。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真佛山庙群始建于清道光18年,在1847年前后已初具规模,寺内香火顶盛,僧众多时达80余人。其后迭经沧桑,屡遭劫难,又不断修复,保留至今。  真佛山庙群系以木、石为主的建筑结构,由西而东,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山门、戏楼、天王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成梯形布列,递增至山顶,连同附属建筑,均为四合院布局,从山脚到山门,有石梯1179级,坡度为六十度。  真佛山寺庙内现有塑、雕近千尊,楹联25对,匾额20块,壁画若干,现存经卷有《西衲大经》一卷,《金刚经》上、中、下三卷,《观音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慈悲经》一卷,《拈花经》一卷,《灶王经》一卷,《弥勒下生经》上、中、下三卷。  真佛山寺庙,不但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其建筑结构、建造风格也各具特色,许多地方采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  另外,寺庙选址得天独厚,建筑空间变化丰富。真佛山一带群山起伏,植被茂盛,寺庙漂渺云烟,高踞山顶,山下秀色尽收眼底,既"地偏为胜",使人似摆脱"凡间尘世"进入"净土世界"。从山门到大雄宝殿的整个空间序列中,空间不断变化,对称、和谐、高大的寺庙建筑在周围苍松翠柏映衬下形成"一体空间",造成庄严幽遂、阴森神秘的气氛,游人无不为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风景名胜所陶醉,流连忘返。  保护范围:东自大雄宝殿后墙外延20米,西至山门外延50米,南自山门、玉皇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南侧外墙外延5米,北自山门、玉皇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北侧外墙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0米,向南外延10米,向西外延20米,向北外延20米。  

龙爪塔风景区

大风高拱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拱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被誉为“郡诸桥之冠”。  高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坝。大桥经历了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依然挺立,至今完好如故。  为了保护大桥,公路另辟其道,达开公路从桥旁蜿蜒远伸,但是越来越多的游人对大风高拱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桥工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该桥为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县高拱桥

  高拱桥位于达县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就被誉为“郡诸桥之冠”。据民国《达县县志》记载:唐代以来,这里是沟通达县、开江、万县、梁平线的要道,明代建有铁索桥。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坝。民国《达县县志》记载:桥下原有铜钟一对,每遇风吹,嗡嗡长鸣,数里可闻。桥的两端原各置有2.5米高,座围3米的石狮一对,相视嬉戏,跃跃欲奔,两岸的石壁上还各建二郎庙一座,庙内各有威武雄伟的二郎神,只可惜这些镇桥之宝皆失于鼠辈、毁于“文革”。可幸的是大桥经历了百多年的沧 海桑田,依然挺立,至今完好如故。为了保护大桥,公路另辟其道,达开公路从桥旁蜿蜒远伸,但是越来越多的游人对大风高拱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桥工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该桥为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月江

  达县的母亲河,发源与开江县境内,流经任市、靖安切穿明月山而得名,经葫芦、大滩、麻柳、大风、亭子、江阳、盘石在南外小河嘴入洲河,全流域长40多千米,最宽处宽200多米,面积达133.33公顷(2000多亩),大滩至大风高拱桥可通航1-3吨木船,魏家洞至江阳可通航5吨以内木船,全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开发葫芦明月江、亭子魏家洞、盘石李家度、小河嘴、龙王潭等水电站,为达县早期工业化特别是3线时期电能保障方面做出了大力贡献,河床切穿川东平行岭谷为达县东出打开了天然捷径,达万公路、达万铁路均沿江修筑,明月江水更是灌溉、冲集形成了万家、麻柳、檀木、东兴,亭子等-原的粮食高产区,流域内没有大型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天然植被保存基本完好,流域内盛产大米、油菜、玉米、小麦、红苕、花生、大豆、绿豆、胡豆、豌豆、柚子、柑橘、梨、李、仙桃、杏、樱桃、核桃等多种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和多种地道川产中药材,流域内农业经济十分发达,是当地主要的粮仓和商品粮、商品生猪基地,山脉山清水秀,山势奇特壮观,该江是达开路省道必经之处,明月江山水独秀,交通方便。

达州植物园

  达州植物园于2000年5月经市、县主管部门批准建立。位于达县河市镇。西与达州机场接壤,东临州河之滨,距市区仅12公里。园内地势平坦,水、陆、空交通便利,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青之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市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以及中小学生自然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是目前达州市最大的一个植物生态园区。   达州植物园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花卉苗圃120亩,湖泊水面60余亩,古桩腊梅盆景园20余亩)。园内植物品种丰富,种类繁多,仅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如董棕、马褂木等就有十多个品种,棕榈科植物如董棕、美国加州蒲葵、鱼尾葵等就有数十万株。同时湖面亭台水榭,波光滟潋,园区小路,曲径通幽,可供游客观光、垂钓、休闲、娱乐。本园设施齐全,设有会议室、餐厅、客房、农家乐、停车场、码头等,可承接一定数量的中、小型会议。2001年达州植物园被市、县旅游局评定为旅游定点接待单位;2003年又被达县县委、县政府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州河黄金水道旅游的第一景。  

达县九龙湖

  九龙湖,犹如一块银镜镶嵌在达县这块宝地上,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湖水面积3480亩,容水量1954万立方米。 8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岛屿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湖面。9个半岛似九条巨龙从四面八方直伸湖中,故而得名。   九龙湖内烟波浩渺,秀丽幽深,湖周青山环抱,清丽别致。湖光山色,鱼肥水美,红墙青瓦,炊烟袅袅,好一幅沁人心脾的江南水乡图。湖的东南岸有一神奇溶洞,名为“龙铃洞”,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纵横交错,洞洞相连,深不可测。洁白的钟乳石如银瀑倾泻,像帷幕低垂。   九龙湖,传说优美动听,浓郁的巴渠乡土文化与秀丽的自然景观山、水、林、洞融为一体。登船游览,既可领略太湖的风韵,又可欣赏到三峡的气度。  

州河

  州河起源于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万源市境内,流经通川区、达县,于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注入渠江,是达州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州河在达县境内长约50公里,从南外镇、河市镇、新兴、金垭、申家、渡市、木头等乡流过,金盘子航电枢纽工程竣工后,总库容达到1亿立方米,可通行500吨级以下的客货轮船,境内主要由低山和丘陵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风光游览区沿途植被较好,污染较少,河岸风光旖旎,清新幽静,沿途有嘎云亭、翠屏山、龙爪塔、中坝岛、成都山草坪公园、达州植物园、河市机场、桃花源、小三峡栈道等多处人文、自然旅游景观。

铁山森林公园

  铁山森林公园距达城23公里,面积4万余亩,于1992年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华莹山北段,北聚大巴山磅礴之灵气,南凝华莹山峭拔之雄姿,地跨管村、大堰、新兴、么塘等乡镇,纵贯达县中部,将达县分隔为东西两大部分,峰峦叠嶂,-茫茫,铁山山岭南北伸延,出露三叠系硅质褐色硬砂岩,石色如铁,故名铁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塔峰海拔1063米,主要的山峰有塔峰、大崖角、刀背山、二尖山、仙人帽、小尖山等,峰体陡直,需开辟石梯才能攀沿上顶,会登峰顶,向东俯瞰,百里山川尽收眼底;向西极度目,川中丘陵此起彼伏,延绵千里,览云海,观日出,赏雪景是铁山三大奇观。  景点位置  中国四川省达州市达县  

达州

  东湖公园位于县城东郊,距县城中心2千米左右。湖区水域面积约18公顷,湖岸陆域面积18公顷。以观赏和水上游乐为主的公园,1983年始建。内有解放初期人工凿造的面积37.3公顷(560亩),蓄水1000万立方米的湖泊,湖中有三岛,大者居中,上建六角亭,色彩斑斓;五拱桥,曲桥,跳墩均通池岸。观赏园内迎面耸立着一尊3米多高的雷锋塑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与雷锋塑像相背而立的是传说中的八仙石雕。园内奇花异木,品种繁多,有草、木本花卉40多种,观赏林木30多种、并建有金鱼池、游泳池、工人俱乐部、青少年宫等,还有专供游人品尝鲜鱼美味的鱼餐馆。

列宁街

  全国重点镇——达县石桥镇,距达州市区55公里。镇内有一条石板铺路、木板墙壁、青瓦屋面、四座清代牌坊横跨的列宁街,全长694米,有210间街房。街上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四座仿木结构的石牌坊,古朴隽秀,雕刻精美,重檐斗拱,尉为壮观。其中第二道牌坊横额正中雕刻着“列宁主义街”,其“列宁”二字为横书,每字约1平方米,“主义街”三字略小,为直书。镇内至今尚存“打倒帝国主义,武装拥护苏联”、“打倒-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工农-”、“活捉杨森,活捉刘湘”等38幅石刻宣传标语,极具红军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街”。   新建成的列宁公园,在古镇主入口处,面积约1.6公顷。漫步挑水河畔,伫立列宁广场,感受古镇特有的古朴、湉适、优雅和小桥流水风情,超凡脱俗之心油然而生。高大的列宁塑像,沉稳、矫健,巍然屹立,雄视前方,若有所思,似有所悟。以革命导师列宁的姓名命名一条街,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前苏联列宁的故乡也没有这个地名。  

雷音铺森林公园

  雷音铺森林公园位于达县县城东南部8千米,海拔508米,总面积800公顷,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集度假、避暑、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于一体,具有城市绿地游憩功能的近郊园林和省级森林公园。  雷音铺森林公园以马尾松、经济林和风景林景观为主,岩溶景观为辅,具有林洞秀野的自然风采和山野情趣,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景区:东区主要景点有荷花池,盆景园,岩洞;西区主要景点有枫林道,了望台,明月广场;南区主要景点有雷音寺,民俗文化村;北区主要景点有樱花园、海棠园、油橄榄林等。  

宝泉塔景区

宝泉塔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宝泉塔位于县城西北7千米的宝塔坝一石丘上,与金山寺遥遥相望。因塔体白色,又有“白宝塔”之称。塔方圆数里之内,有金山寺、文笔塔、飞云温泉及古牌楼、石亭相对应,遂成开江城周若比肩连且各具特色之胜境群,是达州至万州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宝泉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培修,塔体八边形,座北朝南,通高30米。其境高古,造型典型 ,华丽壮观。“宝泉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七级八边楼阁式塔,始建于明代,清初培修,至今保存完好。  

列宁街石牌坊及红军标语

列宁街石牌坊及红军标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列宁街石牌坊及红军标语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四座石牌坊分别建于同治六年、清嘉庆21年、清同治九年和清光绪二十年。1933年,渠县苏维埃政权在这些石坊上刻有“拥护红军、扩大红军”,“工农-”、“打到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等30余条标语。特别是在二号坊上的“列宁主义街”5个大字,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部制立”。“列宁”二字1米见方,整幅街名长5米,宽1.7米,故名列宁街,原国防部长-将军题名“红色第一街”。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石冠寺

石冠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冠寺位于城南5千米。右方山峰劈裂为数罅,若鱼嘴形,名鲤鱼嘴,三列片石堪称奇绝。昔凿通道,组以短栏,建成有古寺名石冠寺,寺中有路,仅容足趾,攀缘而上,盘旋而下,莫不目眩神骇。登高俯视,群石偃蹇,累如卵,削如壁,两崖对峙,如相吞噬;入夏水流激湍,急如鼓音乐。民国时期修筑汉渝公路,从这里穿洞而过,三隧洞连贯,相距咫尺。下洞顶额石刻“石冠寺”为许肇鼎书,上洞顶额石刻“秦川锁钥”和上行500米的大岩窝陡崖上石刻“蜀道何难”均为赵祖康手迹。

列宁主义街(列宁公园)

  列宁主义街,简称“列宁街”位于距达县县城70公里的石桥镇,镇内有一条石板铺路、木板墙壁、青瓦屋面、四座清代牌坊横跨的列宁街,全长694米,有210间街房,街上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四座仿木结构的石牌坊,古朴隽秀,雕刻精美,重檐斗拱,尉为壮观,其中第二道牌坊横额正中雕刻着“列宁主义街”,其“列宁”二字为横书,每字约1平方米,“主义街”三字略小,为直书。  景点位置  四川省达州石桥镇  交通  达州汽车站有班车直达石桥镇。

达州橄榄油

  地域范围    四川省达州市帀江县下辖的普安镇、甘棠镇、灵岩乡、新宁镇、永兴镇、新太乡、杨柳乡   特定品质     达州橄榄油是采摘油橄榄树鲜果,在常温下压榨而榨取的植物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鲜果冷榨取得的植物油。据了解,橄榄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酸、甘油脂及非甘油脂。甘油脂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橄榄油的非甘油脂中的不皂化物含量很低,所以人体对橄榄油的吸收值很高,类似人奶。由于橄榄油在营养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有诸多功能,故被西方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健康之友”、“植物油皇后”,英、美等国已把橄榄油列入了药典。   文化典故     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于1974年在开江、达县引种栽植油橄榄,现保存83个品种、2000余亩树林资源   达州橄榄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长岭镇、普安镇、永兴镇、回龙镇、甘棠镇、讲治镇、任市镇、新宁镇、沙坝场乡、梅家乡、长田乡、新太乡、骑龙乡、宝石乡、新街乡、靖安乡;达县亭子镇、麻柳镇;通川区罗江镇、盘石乡;万源市罗文镇、曾家乡;宣汉县东乡镇、柳池乡;大竹县蒲包乡、团坝乡等2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达县苎麻

  达县苎麻,四川省达县特产。该县境域所产苎麻具有色泽均匀,有光泽,.手感柔软,斑疵少,锈脚短的特点,市场行情很好。.   生产情况     达县是中国国家级首批苎麻生产基地县,是中国苎麻之都。为充分发挥苎麻 图2 达县苎麻种植基地   .的产业优势,达县于2006年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国家苎麻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三个千亩以上的苎麻母本繁殖园,建成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5个。到2009年,苎麻示范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总产量4.86万吨,总产值4.374亿元,示范农户人均苎麻收入729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从管村片区—渡市片区—河市片区—赵家片区环型百里苎麻产业带。  2010年,该县苎麻播种面积16005公顷,总产量26411吨。百节、马家、赵家、碑高、双庙、草兴等六个苎麻基地乡镇,以四川省财政厅优质高产苎麻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图3 达县农民剥制苎麻   .专项资金实施苎麻品种改良工程,完成品改16712.17亩。翻挖劣质麻16800亩,套种蔬菜4500亩。碑高乡石佛庙村实施苎麻科技示范进村行动,完成高产示范种植及配套综合技术300余亩,资金20万元,完成苎麻冬管150亩,品种改良150亩。6月3日在百节镇魁子岩村召开了苎麻机械打剥技术现场会,参会人员150余人,推广苎麻机械打剥机12台,利农牌手工打剥器140套,促进了苎麻的生产发展。..产品加工方面,达县以智鹏麻纺厂为龙头企业,对原麻进行精加工,提高苎麻附加值。2005年1~7月加工原麻3000余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23亿元,创汇135.54万美元,税金219.42万元。产品远销到欧美、日韩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   生物特性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国宝,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   主要用途     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 图4 苎麻纤维产品   [9],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达县《关于“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说明的函》(达府函[2006]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达县现辖行政区域。

达川安仁柚

  安仁柚是川东达州独特的地方品种,源于梁平柚而优于梁平柚,地方名柚,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籽少香浓等特点,驰名省内外。   达川安仁柚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达州市达川区茶果站   所在地域:   2016年   地域范围   达川安仁柚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包括达州市达川区安仁乡、葫芦乡、大滩乡、花红乡、檀木镇、麻柳镇、万家镇等7个乡(镇),9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3′~107°44′,北纬31°1′~31°2′。保护面积6493公顷,年产量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达川安仁柚果实中型,扁圆形;果顶广平,柱点凹;果基部稍窄,有放射状浅沟;果皮较薄、黄色、光滑,油胞中大、微凸,香气浓郁;海绵层白色,中心柱中大、充实;囊瓣肾形,不整齐,囊衣白色;果肉蜜黄色,汁胞较短、紧密、细嫩多汁,味甜较浓,尾味略带轻微苦麻味。品质优良。2、内在品质指标:达川安仁柚可溶性固形物≥10.0%,总糖≥7.0g/100g,维生素C≥65.0mg/100g。3、安全要求:达川安仁柚生产标准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是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以其口感爽脆、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享誉川东及重庆地区。脆李产业已成为我市种植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加快我市脆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地域范围   达州脆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辖区7个县(市、区)全部共315个乡镇。其具体地域为:达县黄都、景市、福善、桥湾、洛车、赵固、石桥、渡市、管村、石梯等全部共64个乡镇;宣汉县南坝、君塘、清溪、普光、天生、柏树镇、双河、土黄、华景、新华、胡家等全部共54个乡镇;开江县新宁、普安、回龙、天师、永兴、讲治、甘棠、任市等全部共24个乡镇;大竹县城西、黄家、清河、柏家、李家、庙坝、清水等全部共50个乡镇;通川区北外、盘石、蒲家、罗江、东岳、双龙、复兴等全部共10个乡镇;万源市太平、罗文、白沙、青花、旧院、沙滩、官渡、黄钟、河口、固军、茶垭等全部共53个乡镇;渠县三板、涌兴、有庆、土溪、三汇、鹤林、柏林、贵福、文崇等全部共6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6°41′—108°32′,北纬30°20′—32°22′。保护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品质优。 (2)内在品质指标:达州脆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2%。 (3)安全要求:符合达州市地方标准《达州脆李生产技术规程》(DB511700/T21.1-2011)的安全要求。

达县乌梅

  乌梅主产在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四川达县是乌梅的原生资 .源地和主产区,分布百节、景市、马家、平滩、渡市、碑庙、北山、金石、青宁等乡镇,达县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乌梅干果3000吨。   达县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是《药典》收载品种“耳梅”,基原纯正,品种优良,是乌梅GAP标准制标品种,其有效成分枸橼酸含量29.4%,高出《药典》标准近一倍,居全国第一。.    达县乌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达县乌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达县乌梅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米城大米

  “米城大米”又称“米城贡米”。.出产于四川省达县米城、堡子、龙滩和檬双等7个乡镇。米城乡因为历史上曾出产过贡米而得其名。. 辖区内山峦重叠,峡谷纵伸,土壤母质为棕紫泥,平均海拔782米,年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359mm,春暖夏凉,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无环境污染。“米城”贡米全部采用优质稻种,全程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良,米饭滋和、糯实,香甜可口。“米城”贡米已经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已通过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QS认证。.  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开发     “米城”贡米是达县重点开发的唯一特色无公害大米。该县统一选种,种植的Q优6号、宜香10号等水稻良种,米质均达部颁三级以上;统一集中育苗,县、乡0对统一育苗所需农药、农膜、肥料等农资经费予以了适当补贴;统一技规质量,在农事生产关键时节,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突出关键技术落实;统一防治病虫害,县农业局积极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病虫害进行集中统一防治;统一订单收购,指导农民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储,县0协调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实行合同收购。.   产地范围     米城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石梯蒸鱼

  达县石梯镇坐落在巴河边,巴河盛产鲶鱼,当地人习惯将此鱼剁块后,拌以绿豆面、黄豆角、芝麻面、米粉、豌豆面、辣椒粉、花椒粉、姜末等蒸而食之。石梯蒸鱼肥美细嫩,口感极好,食时一般还要配以煮面块,风味独特。   石梯蒸鱼是达县石梯镇的一道著名的地方特色菜。它以巴河盛产的鲶鱼、鲢鱼等为原料。先将鱼剖杀沥干剁块,拌以绿豆面、芝麻面、米粉、豌豆面、辣椒粉、花椒粉、姜末、青油等上竹屉蒸熟即成。该菜品的特色是色彩暗红滋润、香气浓郁沁鼻、入口香辣细腻,后味悠长。食时,店家还提供鱼头熬制的面块汤,是“达州市十大地方特色菜品”之一。   原料:巴河鲶鱼1条(约1000克) 黄豆面30克 豌豆面30克 绿豆面30克 芝麻面30克 米粉50克 固体酱油10克 姜末、精盐、料酒、白糖、味精、生菜油各适量   制法:   1.鲶鱼宰杀治净,切成10厘米长、3厘米厚的块,加入固体酱油、味精、料酒、黄豆面、豌豆面、绿豆面、芝麻面、米粉、精盐、白糖、姜末和生菜油拌匀。   2.取一直径为30厘米的竹笼,把拌好的鲶鱼块均匀地铺在里面,用旺火蒸6分钟至鱼肉成熟,即可上桌。   注:黄豆面、豌豆面、绿豆面、芝麻面、米粉等,都是先将原料炒香后再磨制成粉面的;蒸鱼时每隔2分钟用毛刷在鱼块上刷一次生菜油,以增加鱼肉的滋润度和香气。

鱼香茄花

  鱼香茄花   鱼香茄花是以鱼香调料烹制茄子,故名鱼香茄花。成菜色泽红亮,咸甜酸辣,葱姜蒜香味突出。   用料:鲜嫩茄子750克,花生油1000克(耗125克),泡红辣椒末30克,酱油15克,白糖15克,醋15克,料酒5克,姜末10克,蒜末15克,葱花20克,味精1克,鲜汤100克,水豆粉适量。   制法:1)茄子去皮剞上花刀,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2厘米厚的块。2)锅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茄块炸透、炸软熟捞起。3)锅内倒去多余的油,下泡红辣椒末,炒出香味,油呈红色,再下姜、葱、蒜炒香,然后加汤,   再下水豆粉,将汁收浓,装盘即成。制作中要注意;剞茄花刀工要均匀。调制鱼香味的各种调味品,比例要恰当,咸甜酸辣互不压味。

东柳醪糟

   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药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 五十年代中期,东柳几家私营醪糟店联合组成东柳醪糟合作小组,扩大生产销售,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79年,东柳供销合作社兴办醪糟厂,以后又与粮食部门联合经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年产15万市斤糯米醪糟供应市场。1983年该产品获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经达县地区标准计量管理局、地区供销合作社批准制定发布了"东柳醪糟企业标准"。同时,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扬名国内外。    随着东柳醪糟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全县先后建起了大竹食品罐头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继承和改进传统配方,采取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易拉罐、玻瓶装醪糟罐头,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东汉牌"原汁型醪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保健型醪糟、饮料型醪糟、"东汉牌"娘娘酿、女儿春和"东汉牌"元宵粉,形成了4个品种20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4400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宁、山西、南京、天津、广州、内蒙、乌鲁木齐等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先后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   1995年送展首都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五周年暨文化养生委员会成立大会,被大会指定为专用食品,参会代表食用后,纷纷赞誉,胥光义、魏传统、杨成武、程思远、马文瑞、陈锡联、王照华、张岫、李沛瑶、廖汉生、铁木尔、达瓦买提、邵华、赵子岳等原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留念。魏传统挥毫题词:"东汉醪糟誉贯古今",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到公司视察题词"醪糟极品,食品精华"。1998年被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群众喜爱商品,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名牌产品。( 大竹县)

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县的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究。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 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 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成都)    “灯影牛肉”是一道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风味独特的四川名菜。    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人刘仲贵,在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县开了一家小酒店。刘仲贵精于烹调,为了闯出名气,他精心研制了一种下酒佳肴。此菜用薄如纸片的牛肉制作,呈半透明状,在灯前照看,可以透出灯影,所以名之为“灯影牛肉”。不久,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仿制。重庆的老四川馆,将精心烹制的“灯影牛肉”放在一个小玻璃柜内,里面点一盏灯,入夜时望去如民间牛皮灯影,观之者如堵,尝之者如云。从此“灯影牛肉”之名益彰。    “灯影牛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片薄透明,口味甘美。如今各著名川菜馆都经营此菜。四川的达县还大量生产“灯影牛肉”的罐头食品,远销各地,受到食客好评。    轶闻趣事: 灯影牛肉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黄牛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5克,盐15克,料酒100克,五香粉25克,味精1克,姜片15克,麻油10克,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制法】    (一)选用牛后腿上的腱子肉,去除膜皮保持洁净(不用清水洗 ),切去边角,批成大薄片,放在案板上铺平理直,均匀地撒上炒干水分的盐,裹成圆筒形,晾至牛肉成鲜红色(夏天约14小时,冬天约3~4天)。    (二)将晾干的牛肉片放在烘炉内,平铺在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15分钟,至牛肉片干结。然后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小片,再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    (三)锅内放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片炸出香味,捞出,待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改用小火,放入牛肉片慢慢炸透,然后滗去约三分之二的油,烹入料酒拌匀,再加辣椒和花椒粉、白糖、味精、五香粉、颠翻均匀,出锅晾凉,淋上麻油即可。   

达县米城贡米

  达县米城贡米,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的著名特产,因其最初原自该县米城乡,故名。该米具有米粒油亮光泽,米饭滋和糯实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较浓的清香和甜味。   达县米城贡米又称米城大米,出产于四川省达县米城、堡子、龙滩和檬双等7个乡镇。米城乡因为历史上曾出产过贡米而得其名。辖区内山峦重叠,峡谷纵伸,土壤母质为棕紫泥,平均海拔782米,年均气温15.5℃,年均降雨量1359mm,春暖夏凉,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无环境污染。“米城”贡米全部采用优质稻种,全程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稻米米质优良,米饭滋和、糯实,香甜可口。“米城”贡米已经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已通过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QS认证。sz9   达县米城贡米是达县重点开发的唯一特色无公害大米,该县统一选种,种植的Q优6号、宜香10号等水稻良种,米质均达部颁三级以上;统一集中育苗,县、乡政府对统一育苗所需农药、农膜、肥料等农资经费予以了适当补贴;统一技规质量,在农事生产关键时节,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突出关键技术落实;统一防治病虫害,县农业局积极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病虫害进行集中统一防治;统一订单收购,指导农民分品种单收单晒单储,县政府协调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实行合同收购。据统计,目前达县在堡子、米城、青宁、金石、龙滩5个乡镇各建亩产650公斤以上的百亩高产攻关点,亩产600公斤以上的千亩展示片,共建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核心示范片20000亩,辐射带动檬双、碑庙、北山、梓桐等乡镇连片发展米城“贡米”优质稻基地6万亩。sz9   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米城贡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sz9   达县米城贡米的质量特色:sz9   1、感官特色:大米油亮光泽,米饭滋和糯实,有较浓的清香和甜味。sz9   2、理化指标:碎米总量≤25%、出糙米率≥75%、精米率≥70%、整精米率≥52%;胶稠度≥55mm、直链淀粉≤25%、糊化温度(碱消值/级)≥4。sz9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sz9   

达州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达州弛名中外的名特食品,因其肉薄如纸,棕红闪亮,灯照显影而得名。此种牛肉始由梁平人刘仲贵于光绪年间,选用宣汉黄牛特定部位的肉块,经过二十多道加工工序,按四季不同气候特点加入多种香料精心制作而成。具有质酥香脆,耐人细品、营养丰富、久存不坏的特点。1927年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第十次劝业会上首次展出,名声大噪,从此便扬名海内外。不仅连获省、部优产品称号,而且被列为国宴菜谱和馈赠国际友人的佳品,畅销世界各地,经久不衰。   灯影牛肉,是用精选的牛后腿腱子肉切片,手工制作,色泽红亮、麻辣鲜脆。其辉煌的历史,甚至可追溯到百年以前的清朝光绪年间。   关于灯影牛肉的说法是,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专门以烧腊、卤肉为止。开始,制作五香牛肉片厚质硬,吃时难嚼,老塞牙缝,生意不畅,销路打不开。后来,刘老板左思右想,逐渐改进刀法,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再腌渍入味,继而加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如此制作的牛肉,顾客觉得酥香可口,购买者增多。一传十,十传百,不久成了当地名食。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以此发财致富。就这样,灯影牛肉名气传遍四川各地。   达州灯影牛肉的用料和制法是:选黄牛后腿部净瘦肉,不沾生水,除去筋膜 ,修节 整齐,片成极薄的大张肉片。将肉片抹上炒热磨细的盐,卷成圆筒,放在竹筲箕内, 置通风处晾去血水。取晾好的牛肉片铺在竹筲箕背面,置木炭火上烤干水气,入笼蒸 半小时,再用刀将肉切成长一寸五,宽一寸的片子,重新入笼蒸半小时,取出晾冷。 菜油烧熟,加入生姜和花椒少许,油锅挪离火口。10分钟后,把渍锅再置火上,捞去 生姜、花椒。然后将牛肉片上均匀抹上糟汁下油锅炸,边炸边用铲轻轻搅动,待牛肉 片炸透,即将油锅挪离火口,捞出牛肉片。锅内留熟油,置火上加入五香粉、白糖、 辣椒面、花椒面,放入牛肉片炒匀起锅,加味精、熟芝麻油,调拌均匀,晾冷即成。   灯影牛肉从问世以来,以其特殊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风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民国16年( 1927年),灯影牛肉在成都召开的第十次劝业会上获甲等奖。民国19年,灯影牛肉在达县劝业会上获第一名。1978年,国家领导人出访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时,将灯影牛肉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灯影牛肉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品。   

粉蒸鲢鱼

  粉蒸鲢鱼   达县石梯镇座落在巴河边,巴河盛产鲢鱼。当地人习惯将此鱼切成肉条,拌以米粉,米粉中加上辣椒面、花椒面、姜末等蒸而食之,上桌前再淋以芝麻油,撒上葱花即可。粉蒸鲢鱼肥美无碎刺,独具风味,口感极好。目前市区各地都有以此菜招徕顾客的餐馆,但比起巴河天然鲢鱼来,总觉略逊一筹。

安仁甜柚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安仁乡的著名特产,该品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地方名特水果,产于达县安仁乡地区,源于梁平柚,优于梁平柚。是达州市境内唯一一个具有较大集中种植规模的地方柚类良种,栽培历史长达130余年,其品质优良,驰名省内外。Av9   安仁甜柚具有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等特点,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全县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是安仁、葫芦、檀木、万家、麻柳等乡镇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Av9   

功夫牛肉

  达县南外达州好吃街中段,主要以经营牛肉汤锅为主。该店分上下两层,环境优雅,装修别致,红油锅底红亮透明,特色菜品功夫牛肉更是选用优质黄牛肉配以独特烹饪手法精致而成,口味独特。   

龙会红桔

  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龙会红桔的特点是个大、皮红、肉甜、易保存。

黄都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黄都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