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 阎良区

阎良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阎良相枣

  阎良相枣,古老而又现代。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2300年前境域内已有种植(据《阎良区志》载),直到今天仍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树存在;说它现代,是因为现在全区有2万多亩枣树。   阎良相枣9月下旬成熟,属中晚熟品种。阎良相枣因其个大、皮薄、肉厚、味甜而享誉,是很名贵的,更是逢年过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经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是适宜在陕西关中东部发展的优良制干枣良种。平均单果重9.38g,可食率96%,鲜枣含可溶性总糖21.42%,Vc3.886mg/g,制干率47%,制干品质优良,可以抗3~5d的阴雨。2008年,“阎良相枣”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地域范围   阎良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距西安市城区约七十公里。地势属于北部偏高,南部偏低,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9°08′54″-109°25′37″,北纬34°35′00″-34°44′37″之间,平均海拔351.7-483.2米,东接渭南市,西连三原县,北靠富平县,南邻临潼区,石川河、清河横贯区境,红荆横亘于北。阎良相枣生产具体范围在关山镇东丁村、北冯村、康村等;武屯镇任张村、沟王村、炮张村等;振兴街办红荆村、坡底村等村。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18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相枣基地,石川河贯穿全境,土壤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区的褐壤土以及黄土台塬区的黄壤土,从河心向两岸依次呈规律性地分布着淤砂土、淤绵土、淤墡土、耧土。   (2)水文情况:石川河长年断流,辖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无污染。为阎良相枣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阎良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太阳总幅射量111.6千卡/cm2,年平均日照时数2026.8小时,年平均气温13.6℃,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449℃,年平均降水量548.8mm,全年无霜期215天。   (4)人文历史情况:阎良相枣又名“贡枣”,是地方名优特制干枣良种。阎良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宋时期,相传在明朝初年,关中遭受饥荒,当地农民以枣充饥,安度灾荒。为此,明宰相发诏:广种枣树。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明宰相“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特称此枣为“相枣”以作纪念。相枣一名便流传至今,为了与山西的相枣区别,特称“阎良相枣”。至今在石川河流域的阎良(武屯、康桥)和临潼(相桥)等地,还保存有200年以上的古老树群。相枣是我区独特的干鲜兼用的含糖量高、品质佳的优良品种。1995年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制干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自然环境无污染,且水源丰富,无大型工矿企业污染,交通便利的地区建园,产地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要求。   (2)品种选择:苗木选择上,选健壮的嫁接苗,高1.0-1.2米,地径0.8~1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完好,具有3毫米以上的侧根6条以上,并具有大量的毛细根,品种纯正,抗病性强的苗木。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栽植:春栽在3月中下旬,秋栽在落叶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挖栽植坑,坑深、坑径均为60厘米。   ②土壤管理:枣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要求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所使用肥料应符合NY/T394-2000中3.4-3.5之规定。   枣树成活当年,冠下穴施尿素50克/株。第二年后每株施农家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尿素0.2-0.3公斤,分三次施入。   ③水分管理:定植当年的枣苗,旱季要及时浇水,再采取保墒措施,保持园地湿润。此后,灌水主要时期是发芽前、枣吊迅速生长期、花期和果实   发育期;灌溉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灌溉用水标准。   ④整形修剪:整形:适宜的树形是疏散分层形。疏散分层形一般有6-9个主枝,分2-3层。第一层3个,第二层2-3个,第三层1-2个主枝,第1-2层间距约80cm,第2-3层间距约100cm。每个主枝配备2-3个侧枝。   修剪:枣树修剪应夏季修剪与冬季修剪结合,主要的措施有,抹芽,摘心,拉枝撑枝,刻伤,短截,回缩,疏枝,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等。对结果枝组进行更新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枝组附近萌芽的枣头更新衰老结果枝组;二是对衰老的结果枝重截回缩,促进基部剪口下主芽萌生强壮枣头,更新原枝组;三是利用衰老枝组基部已萌发的枣头来更新。   ⑤保花保果:一是环剥和环割。一般在盛花期进行,主干直径5厘米以上进行环剥,5厘米以下实施环割,二是花期喷水、GA、硼酸。   ⑥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用药严格执行GB4285-89之规定。   可在枣树发芽展叶,大部分幼虫进入二龄时喷洒75%辛硫磷1000倍液以防治枣尺蠖;在幼虫上树后喷洒50%敌敌畏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防治枣粘虫;在6月中旬-8月上旬,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或菊酯类2000-3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   (4)产品收获后的规定:在相枣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虫枝、枯枝等,集中烧毁或深埋,确保基地内环境达到无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阎良相枣生产全过程,由专业合作组织负责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生产记录档案,统一作务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阎良相枣果肉厚、核小、皮薄、色红、果实呈扁圆   形,单果重9.38g,果形指数1.25,核重0.42g,核长1.86cm,宽0.75cm。   (2)内在品质指标:果实可食率96%,口感甜中略带酸味,鲜枣含水量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可溶性总糖16.1%,Vc含量204mg/100Fw,有机酸0.61%,干枣(含水量23%)时,含可溶性总糖29.2%,有机酸0.31%,制干率46%,适于鲜食和制干,制干后外观光亮、果形饱满富有弹性。   (3)安全要求:阎良相枣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水果》(NY5112-2005)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严格执行GB5835-86《国家标准》,包装材料(纸箱、隔板、网袋等)、库房以及运输工具等均要保证清洁、无毒、无异味。   (2)标识:阎良相枣的包装袋内/外标识应完全一致,袋外应挂卡片或打印色,标明“阎良相枣”字样及等级、净重、产地、包装日期、封装人员或代号,并将同一内容的卡片装入袋内。   (3)贮藏与运输:阎良相枣的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之规定。   下一篇:樊记腊汁肉

阎良甜瓜

  阎良甜瓜   阎良区是我国甜瓜主要生产基地,今年早春甜瓜种植面积5.5万亩,预计总产14.3万吨。阎良甜瓜以其甘甜爽口、风味纯正、肉厚腔小、耐贮耐运而享誉全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眼下正值甜瓜上市旺季,阎良区在馥康甜瓜专业合作社率先试点,在往年每个甜瓜都贴有“馥康”商标的基础上,特别印制了“质量承诺卡”千余张,加盖合作社印章、公布区农检中心监督电话,实行一户一号、每箱一卡,于5月1日正式启用。   地域范围   阎良甜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阎良区关山镇和武屯镇36个行政村,辖区境内最高海拔483.2米,最低海拔351.7米,地理坐标东经109°08′54″-109°25′37″、北纬34°35′11″-34°44′37″。东到关山镇付马村,南到武屯镇老寨村,西到关山镇咀子村,北到关山镇老王村,总生产面积 5.5万亩,年均总产量13万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阎良甜瓜成熟期早、外形美观、腔小肉厚、果肉细腻、汁多瓤沙、脆甜爽口、皮厚耐贮运、货架期长。 2、独特内含成分:阎良甜瓜突出特点为含糖度高,总糖含量在7.5%-8.5%之间。 3、安全要求:阎良甜瓜生产基地严格按照DB6101/T18-2007无公害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执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生产环节由阎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定期监督检查,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基地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制度,产品收获后,经检测部门抽样检测合格,出具准出证明,方可上市销售,确保阎良甜瓜质量安全。下一篇:小炒泡馍

阎良酥梨

  西安市阎良区酥梨品质好、价位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阎良酥梨卖火的原因,用梨农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一是气候因素。二是政府大力推介。每年农业博览会,阎良酥梨都有一席之地,让外地客商、消费者了解阎良酥梨、认识阎良酥梨;另外,通过阎良区农业信息网发布供求信息,吸引着诸多外地客商前来订货。三是技术服务到位。区农林局积极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对阎良区酥梨生产进行跟踪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关键技术培训,无公害生产宣传,确保阎良区酥梨的高质量生产。四是基地规模效应。阎良区北屯李桥村酥梨生产基地面积2800亩,统一实施标准化生产,生产的酥梨果个大、外观美,口感好、耐运输,特别受四川、云南等地的客商欢迎。目前,常驻李桥村的四川、云南客商就有十几位。五是协会功不可没。为了更好的发展阎良酥梨,提高阎良区酥梨产业档次,打造精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今年,阎良酥梨协会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保证生产无公害化,申请了“绿健”牌无公害酥梨;另一方面定制酥梨礼品盒,通过打造酥梨的礼品化、精品化,全力提高阎良酥梨的产品附加值。

小炒泡馍

  小炒泡馍是陕西西西安的一道特色美食小吃,在当地简称为“小炒”,和牛羊肉泡馍一样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区别:普通泡馍是煮出来的,而小炒则是炒出来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黄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干、鸡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块的牛肉,直接用油泼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馍的浓郁厚重,还有酸辣爽口的独到滋味。   小炒跟泡馍的区别在于小炒所用的肉是切好的新鲜肉丁,也是加上调料在锅里烧煮,到了一定程度肉捞出来放在专门的竹簸箕里晾着,这个过程还要用大功率的电扇对着肉吹,定时翻肉,应该是防止烧出来的肉太多捂着容易变味。也有的地方小炒是新鲜肉丁现场炒熟后加入掰好的馍,称之为鲜肉小炒。泡馍讲究的是汤好,口感清淡。而小炒讲究的是配料多,口味重,一般会添加黄花木耳,必不可少的在制作中添加醋和辣椒。   下一篇:大肉臊子面

雪魁相配

  陕西省西安古典名菜。又名雪梅伴黄魁。是西安清雅斋的拿手名肴。基本制作工艺是:鸡蛋加湿淀粉和水摊烙成皮子,拧扣成24个饼。肥瘦羊肉剁成肉泥,加精盐、酱油、料酒、葱末、五香粉、芝麻油、味精搅匀成肉馅。包入小圆饼中成为蛋饺。鸡蛋加湿淀粉搅成糊,先给蛋饺拍层面粉,再粘一层蛋糊,最后粘一层面包渣。大虾肉改成球形,加料酒、精盐煨成虾球。鸡蛋清加湿淀粉搅成糊状,放人虾球浆好。并用蛋清糊逐个涂抹蛋饺的一头,使之成为24只小白鸟。熟牛腿腱子肉切成细末,选取香菜小叶,粘贴在小白鸟的顶上,以资点缀     番匣酱置碗中,加精盐、白糖、湿淀粉、味精搅兑成番茄汁子。两把炒勺同时操作,一把油热五成时,下入蛋饺,炸呈金黄色捞出放在盘子里;另一把油热五成时,倒人蛋清称炒熟出勺,围挠在大平盘里圈,成为雪花圈。炒勺里油热五成时,下人虾球,用筷子划开,滑透后沥油。勺内留底油少许,油热五成时,倒入番茄汁子煸炒,加下虾球颠翻,淋芝麻油出勺,堆放在盘内雪花圈中心。再把炸好的蛋饺,围摆在雪花圈周围即成。        其风味特点是:色泽艳丽、造型美观、鲜香味浓。是一款高蛋白质、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喜庆佳肴。( 西安)下一篇:阎良新兴特技唢呐

大肉臊子面

  制作技艺:   1、大肉、土豆、胡萝卜切丁,木耳撕片。   2、锅内添油,投入肉丁煸炒出香味,加葱、姜、胡萝卜丁、土豆丁煸炒,然后烹进料酒、盐、酱油、味精、鲜汤炖熟。   3、将面条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   ■特点:面条筋斗,臊子味香。   下一篇:小笼素蒸饺

唐壁画摹本

  西安工艺美术匠师依据唐墓出土的壁画摹绘的旅游商品。唐墓出土的壁画以人物为主,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仪仗出行、宫廷生活、贵族家庭、中外交往、农耕畜牧等,如骑马出行图、狩猎出行图、大朝仪仗图、宫女图、观鸟捕蝉图、打马球图以及画有唐代农耕、牧养、杂役、马厩、草料库的图画等,对研究唐代的宫室建筑、仪仗制度、中外交往、风尚习俗、衣着服饰、生产状况、运动器材、皇家贵族的骄奢淫逸和杂役的不幸遭遇以及唐代绘画的技巧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唐壁画摹本的主要品种有唐永泰公主墓壁的《仕女图》、章怀太子墓壁的《狩猎出行图》《马球图》和懿德太子墓壁的《仪仗图》等。下一篇:雪魁相配

西安小吃

  西安小吃下一篇:唐壁画摹本

红烧猴头

  猴头即猴头菌,又名刺猬菌、对脸蘑,因形似猴头而得名。猴头与海参、燕窝、熊掌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菜。 下一篇:西安小吃

青瓷器

  青瓷器再现了宋代耀州青瓷的釉色,纹饰富于变化,图案以动植物为主,绘画丰富多彩、新颖雅致,品种有餐具、茶具、酒具和家庭装饰用品等,深受中外人士喜爱,为我国传统工艺制品。 下一篇:红烧猴头

实心芹菜

  芹菜属辛香蔬菜,我国自古栽培。含多种营养物质,还含芹菜油,具芳香气味,有降低血压、健脑和清肠利便等功效,且食用方法多样,故在各地普遍栽培,成为栽培面积最大的绿叶蔬菜。 实心芹菜。主要特点是叶柄髓腔很小,腹沟深而窄。食用爽口,品质好。耐肥,耐水,适应性强,产量高,抗寒性强,春季不易抽薹,且耐贮藏,耐运输。 下一篇:青瓷器

鸡米海参

  陕西厨师在葱黄烧海参的基础上改进制成。以优质刺参和鸡脯肉为主料蒸、烧制成。鸡肉鲜美味浓,与海参相配,增加了海参的鲜味,又使菜色泽黑白相间,十分悦目,可谓是陕西厨师独出心裁的创造。

小笼素蒸饺

  制作技艺:   1、紫兰花粉一半用上汤烫熟,一半加入凉水,混合揉成半烫面团。   2、青菜氽熟,去水、剁细,鸡蛋炒熟剁细,豆腐干炸成金色、剁细,水发香菇、干贝切碎,放入盆中,加调料拌匀成馅。   3、面团下剂,擀皮包馅成形,上笼蒸10分钟。   ■特点:隔皮见馅,白里透绿,口味咸香,清淡爽口。   下一篇:口蘑桃仁汆双脆

阎良稠酒

  稠酒又名“黄桂稠酒”,是一种古老名酒,酿造历史悠久。相传“李白斗酒诗百篇”,盛唐时期朝野上下无不饮之。   稠酒强调手工制作,状态如浆糊一般粘稠,并不是酒越稠越好,要凭口感,其味道似酸不酸,又有甜味,“不是酒,胜似酒”,香醇、绵甜,使人欲罢不能。目前稠酒由一些老字号,如“西安饭庄”、“老孙家”、“曲江春”等生产的稠酒较为正宗    当年郭沫若曾至西安,在西安饭庄尝过热腾腾的黄桂稠酒后,非常高兴,称稠酒“不是酒,胜似酒”,遂挥笔写成“西安饭庄”四个飘逸大字。   下一篇:阎良酥梨

六月鲜

  六月鲜又名水盆羊肉,是陕西地区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据传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慈禧太后赐名“美而美”,因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以鲜嫩、膘肥羊肉煮熟。肉烂汤清,肥而不腻,鲜嫩爽适,味美可口,佐以鲜大蒜、香菜、泡莱、白剂馍同食。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六月鲜”。   烹制方法:   1.将羊肉剔骨,并将羊肉与骨分别洗净。   2.将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烧沸,再将羊骨砸断放入,一同继续煮半小时,然后将羊肉捞出,切成小块。   3.将改刀的羊肉块,排放在原锅内,倒还煮羊肉的原汁,用大火烧沸后,投入桂皮等香料(布袋扎紧)、葱段、姜片、料酒,转中火煮约3 小时,加上盐调好口味,再用小火慢煮10 小时,撇清油沫,捞出肉放在案板上,切成块装碗。随即用原汤浇在肉块上,加味精少许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鲜嫩膘厚者,成菜始肥美可口。   2.小火慢煮时,火候要保持肉汤冒泡。   3.主料将煮好时,如汤汁仍多,不可大火冲沸收汁,可稍去掉一些。如汤汁少而过浓,则用适量原汤加少量开水及盐烧沸,浇在肉块上亦可。   风味特点   1.“六月鲜”又称“水盆羊肉”。据传是由1000 多年前的“羊羹”发展而来。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名“六月鲜”,乃甘肃传统名肴。   2.肉烂汤清,鲜嫩爽适,香味四溢,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芜荽、泡菜,则风味尤美。下一篇:阎良甜瓜

樊记腊汁肉

  陕西西安著名小吃。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下一篇:六月鲜

阎良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凤凰路街道 阎良相枣 阎良甜瓜 羊肉泡馍 阎良酥梨 陕北小米 葫芦头 小炒泡馍 雪魁相配 大肉臊子面 腊汁肉夹馍 唐壁画摹本 鸡米海参 小笼素蒸饺 阎良稠酒 六月鲜 樊记腊汁肉
新华路街道 阎良相枣 阎良甜瓜 羊肉泡馍 阎良酥梨 陕北小米 葫芦头 小炒泡馍 雪魁相配 大肉臊子面 腊汁肉夹馍 唐壁画摹本 鸡米海参 小笼素蒸饺 阎良稠酒 六月鲜 樊记腊汁肉

阎良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