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雅安 >> 汉源县 >> 安乐乡

安乐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九襄石牌坊

九襄石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襄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  在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牌坊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侧门略小。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两面有8尊威武的雄狮,每尊雄狮的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菩萨或古佛,可惜现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残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据当地老人们讲,清朝道光29年,偶然发迹、捐贡出身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胜的是集中雕刻于下边2层上的川剧经典名剧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了48部传统川剧戏曲的169个精彩场景,雕在牌坊的各处。有关学者对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戏剧场面一一考证,已考证出的剧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个,个个面目清晰,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戏曲选目丰富多彩,有许多是古代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现古代妇女的忠烈节义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十二寡妇征西”的《穆桂英挂帅》;宣扬“百善孝为先”人伦道德的《木莲救母》、《安安送米》;歌颂中国人义字当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战吕布》、《赵云六保阿斗》、《空城计》;表达人们祈望福禄寿喜的《蟠桃会(大和图)》等。  保护范围:牌坊四周外延2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5米。  

清溪古镇

  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宛兮,故名清溪。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城南设县衙,为知县为公断案场所,城东设文庙与学署,文庙为古学子修学之地,学署是督学住地,管理读书之人;因为地理缘故,外来客商一般由北门而入,当地居民则较多从南门入城,因此,朝廷在南北两城门处设有营盘,为驻军之所,管理城门,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溪城,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最近,人们在城南发现一石碑,文字因年代久远,笔画了了,虽有些模糊,但深刻的勾划之间,却还是让人清楚辨析出,确有"大将军姜维"等字,正好可作鉴别。  清溪的天然护城河风采依旧,北门还依稀有古城的韵味,幽长阴暗的甬道,高耸威严的城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古街与文庙,文庙固然因为人们对知识、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依旧当年情,冠戴般的灵星门,雕刻着精妙的图案,最有趣的是状元打马游街图,状元固然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具,惟妙惟肖。千年紫荆,百年丹桂,古铜香炉,孔圣人位,似乎告诉人们,自古以来,孔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老街却格外意趣,街道固然有了些变化,但房屋依然,古风犹存,巧妙的四合院,重重叠叠,进出之间,眼花缭乱,让人难以捉摸,偶而垂下的檐角,多姿多彩,精致灵巧,暗叹古人的匠心独运,而更让人瞠目结舌、怦然心动的风景却是那些高梁斗拱下附着的那一簇簇澄黄如金的玉米,在暖和阳光下的泛起点点晶莹,多么让人动情。这古老的街道,正在诉说古代南方丝绸路上的绮丽风光与奇异民俗,一切似乎神奇如梦,却又质朴自然,那早已远去的马蹄与驼铃,虽已是阔别的故事,却总在人们的脑海里荡漾、萦绕;北门外还有一座武侯祠,据载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由大将军姜维,为缅怀丞相诸葛武侯亲自督造,后历代维修。在千百年的变幻中,虽然已经残破颓废,但在苍茫凄凉之间,似乎恰似风雨中摇摆的古灯,虽微茫而不灭,让人自然想起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令人肃然起敬!  清溪在古时以清风著称,古人曾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语,一年四季,清风不断。冬季里尘土飞扬时,自有黄沙欲横天的感觉,然而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清风徐来,却清凉无边,不失避暑胜地。  远在盛唐时代,清溪就是著名的贡椒之乡,相传唐三藏西天取经,途经建黎,随手将宝杖插在地上,而后竟长出树苗,清溪人精心培育出花椒,并成为历代宫廷的贡椒,清溪也就成了著名的贡椒之乡。   

九襄古镇

  九襄位于汉源县境内,历史悠久,古蜀国时的笮都,汉代的沈黎郡、牦牛县等,都在此设治,解放初期这里曾成为是汉源县城,后来才迁到富林镇,但是九襄的大镇风采依旧。九襄位于流沙河畔的在斜斜的坡上,新旧城区泾渭分明,现代与传统兼收并蓄。在新城区,高楼林立,而走进镇下方的老街里,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老街道长约千米,房椽当街伸,木板房挤挤挨挨,雕花廊柱与雕花窗很多,房与房之间有的地方还有风火墙。九襄不仅新城老街美,自然风光也不错。据说在梨花开的时候,九襄是梨花的世界,那更是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有许多的游人到九襄一睹梨花胜景。  九襄的汉墓和汉代的文物都很丰富,但是现在九襄最出名的是那“双节孝”石牌坊,这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九襄不看石牌坊是很遗憾的。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几十年前,牌坊旁还有一个古道指路碑,后来被毁,这更证明石碑坊所在的位置与古道的   

轿顶山

  轿顶山为大相岭山脉东段余脉,呈南北  走向,周围75km2,顶平而宽阔,四周悬岩绝壁,形如轿顶。顶上突起二峰相对峙,称大小轿顶。主峰海拔3552米,为汉源境内群山之冠。轿顶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季严寒,夏季风景秀丽,凉爽宜人。登高俯览,群山尽收眼底。北眺峨眉云海,白浪翻腾,一望无际;南观贡嘎雪峰,峥嵘夺目,峰刃直插蓝天。云蒸雾绕时,山腰形成云海,千山峰尖,出露云雾之中,宛如云海中小岛,风吹幻化,千姿百态。环顾林间,时有獐、兔、麋鹿等野生动物出没,置身于此,竟不知天上人间,是游人避暑胜地。  轿顶山高3552米,顶上的海子被称为神潭。从山顶看云海翻腾,晴日可远眺贡嘎、瓦屋、峨嵋。上山途中的万里魁星楼,全木结构、六角造型,为清代建筑。  沿大渡河峡谷西行,就上了海拔3553米的轿顶山,山顶云遮雾绕,“纵使晴天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站在山顶,可东眺峨眉,南观彝海,西看海螺沟,北望瓦屋山。天路茫茫,看日出、观云海,让人荡气回肠。  轿顶山顶平宽阔,四周却壁绝岩悬,山形如轿顶,为大相岭东南段最高峰。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曾驻兵于此,大相岭也因此而得名。山腰有诸葛孔明“擒孟获”之一的古迹“孟获城”,现已开辟为孟获城森林公园,园中漫山遍野绿树成荫,“怪石奔秋洞,寒藤挂古松。”山下,有建于清代的万里魁星楼,耸峙在两山夹谷中,六角造型,三层重檐,设计奇特,高拔峻秀,古意苍茫。入夜,“魁星伴月”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佛静山

  佛静山位于双溪乡境内,是政府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明时由绵竹善庆里迁庙于此,取幽静佛安之意命名。海拔2617米,属邛崃山系,迤逦十余亩。  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甘露二年(汉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觉摇拽不安,复飞此山乃安静,佛静之名,是其缘起,汉晋及隋为辟支道场。佛静山龙佛寺,元明时毁于火,残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1993年,在海拔2400米处选址奠基,并建成大佛殿,占地410m2。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  “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省佛协理事会演慈来此朝拜,称赞“山有灵气,不下峨眉”。农历三月,山顶杜鹃花及各类花草竞相绽放,林木葱郁,景色丽人,龙佛寺隐现于茂林修竹中,别有天地。俯瞰山下,林莽森森烟雾缭绕,夕阳余辉点染苍山,赤橙黄绿,五光十色,各俱其妙浑如天成。  夜宿龙佛寺,清馨回荡,木鱼声声,使人尘念顿忘,陡生出世之感。   

茶马古道-羊圈门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羊圈门古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羊圈门古道遗址(汉源县)  保护范围:自羊圈门(小地名)起至坡顶(新黎村4组)古道外延2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  位于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4组,西南3500米为清溪文庙。二十四道拐为旄牛古道(今作牦)史称“邛笮古道”,地势险要。史载:汉益州刺史王阳至九折坂而迴车;王尊至二十四盘而叱驭,即言此道之险峻难行。道路多由乱石和石板铺成,在侧面有排水沟,整个古道保存较好,对于研究古代中国西南交通变迁,文化交流,边疆发展,经济互通等史记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次为重要实物证据。  保护范围:自九折坡底起至坡顶古道占地范围外延2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砌成。残垣长2000米,高4米,厚3米。对于研究西南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范围:城墙占地范围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至磨子沟、东门河,向南外延至南门坎,向西外延至西门河,向北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唐代清溪关遗址

茶马古道-唐代清溪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清溪关遗址(汉源县)  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向南、北外延50米,向东、西外延2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大渡河峡谷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6公里,最窄处仅20余米,最深处却有2675米,比世界第一大峡谷科罗拉多还深542米。进入峡谷的大渡河变成一条咆哮的巨龙,人在其间,头顶的火车隆隆驰过,脚下的河水发出闷雷般的拍岸轰鸣,上下的声响撞击让整个峡谷都震动了起来。两岸绝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谷内还有"老苍"、"白熊"等人迹罕至的深沟。鸟声伴溪语,卵石叠翠峰,沟内不仅"月亮湾"、"情人谷"、"卧牛潭"、"石鼓瀑"让人叫绝,还盛藏五彩水晶奇石。世代居住在峡谷深处的人们,至今还依靠跨江的溜索、垂直的天梯与外界接触,峡谷内许多胜景也就因此至今还鲜为人知。六十年代,成昆铁路穿峡而过,由"天下第一柱"支撑54米长的"一线天"铁路大跨空腹石桥和入口的"天下第一柱"被联合国"克隆"珍藏。2002年,峡谷入口处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的瀑布沟电站前期工程已经启动,84平方公里的西南最大人工湖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厚重的历史、神秘的景观、大气派的动作,十分令人惊叹。奇景、奇石、奇花形成了"峡谷三奇"。

汉源黄果柑

  汉源黄果柑是四川雅安汉源县的特产。   汉源晚熟黄果柑为四川汉源县特有的柑桔资源,是桔、橙天然杂交中选育出的晚熟柑类单系具晚熟、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特点,果实2—3月成熟上市,正值鲜果供应淡季,开发利用该单系刘调节柑桔品种结构,增加鲜果淡季市场的花色品种都有重要的意义。黄果柑是四川汉源县传统的柑桔栽培品种,至少也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   汉源黄果柑    汉源安乐优质晚熟黄果柑协会    11389599    柑橘   

汉源樱桃

  汉源樱桃在汉源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就有200多年的历史。汉源樱桃品系较多,优系品种就有20多个,依品种和海拔高度不同,成熟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汉源樱桃个大皮薄,形如玛瑙,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含糖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软化血管、抵抗衰老、减少贫血患者、癌症病患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被誉为"果之珍品"。汉源樱桃生长周期短,从开花到采摘只需要45天,基本不喷洒任何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汉源樱桃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制作樱桃果脯、樱桃罐头,泡制樱桃酒等。在中国(成都)西部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汉源樱桃和汉源樱桃果脯都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2014年,汉源樱桃荣获国家农产品离地标志保护农产品证书,地标保护面积1万亩,年产量7500吨。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汉源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汉源花椒

  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   汉源县有“中国花椒之乡”之美誉,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区,雅安地区南部,全县有6个区,8个镇,32个乡,255个村,1851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 “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    汉源花椒,品质冠居全国。传说为唐太宗年间0师唐僧到西天取经回程夜宿汉源县时所持仙杖化生,以产地清溪县(现汉源县)得名清椒,又因所产花椒果实上附生1-3粒纯肉小椒粒,也俗称“娃娃椒”。从西汉章帝元和一年(公元84年),汉源花椒被选作皇室宫廷贡品,至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免贡,进贡历时1800多年,素为我国著名的“花椒之乡”。汉源花椒的栽培品种主要分为清椒、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和竹叶椒五种。其中以清椒品质最佳,为本县栽培当家品种,其次为正路椒、大红袍。而高脚黄、竹叶椒则属于半野生、野生椒,前者主要用作配食牛、羊肉的理想佐料,后者是嫁接繁殖优良花椒的砧木其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至1999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为10万亩,株数3280万株,产量895吨,收入3500多万元,是椒区农民主要多种经营收入来源之一。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圆齿和透明腺点。夏 季开花,花小型,伞房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就是花椒,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    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 中式椒盐饼等。另外,它也是调制其它调味品的常用料。    因水、土、气候关系,汉源花椒与全国其它产地的花椒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花椒背面附有一至二个小花椒,故称“子母椒”和“娃娃椒”,享千年盛誉,称巴蜀一绝,至唐宋到明清历代汉源花椒均作为“贡品”,在实施科技日报兴农的今天,科技人员为汉源贡椒这一传统名优产品又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其质量断提高,产量逐年扩大,目前汉源共椒种植面积发展到期6万余亩,年产量达600余吨,畅销国内外市场。

汉源坛子肉

  汉源坛子肉   四川省汉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汉源县人民政府关于汉源坛子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汉府函﹝2012﹞104号   四川省大渡河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21110000-1.002-2010《汉源坛子肉》   一、品种   本地黑猪及其与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杂交后代。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755.7mm,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空气干燥;以河水、溪水为主要饮水来源。   (2)饲料条件:当地野菜、谷糠、玉米、红薯、土豆、大米等为主要饲料,高温煮熟后喂食。   2.饲养方式:舍饲。   3.出栏标准:12至18月龄,体重110kg以上。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   1.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的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2.静养待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尽量减少应激。   3.烫毛:烫毛水温58℃至63℃,烫毛时间为8至12分钟。   四、加工工艺   1.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选用符合检疫、检验卫生标准的猪肉,切成8至10cm见方的小块。猪膘切成大小3至4cm的小块备用。   2.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原料前处理→腌制→清洗→炸制→包装和杀菌→标识标志→储藏→检验出厂。   3.工艺要点:   (1)腌制:猪肉与盐按照100:1.5腌制24小时。   (2)炸制:将沥干的猪肉放入由猪膘炼制的油窝中炸制,温度130℃至160℃之间,待猪肉表面变成黄色后,温度降到110℃至130℃,时间60至80分钟,待猪肉呈现金黄色,且具有浓郁的油炸肉制品香味后,停止加热。   (3)坛装和杀菌:猪肉炸制好后,连肉带油倒入由当地白鳝泥烧制的陶罐中,猪油至淹没肉块为止,加盖密封杀菌。   (4)储藏:封坛后在温度为10℃至20℃左右环境下,存放1至2个月,之后在卫生、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隔墙离地常温贮存。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与肉不脱离,外观呈微黄或金黄色,色泽鲜亮,口味咸淡适中,醇香浓郁、皮耙肉糯,有独特浓郁而原始的肉香。   2.理化指标:   指标项目 指标   食用盐(以氯化钠计)% ≤ 2.5   水份(% ) ≤ 40   脂肪(% ) ≤ 60   蛋白质 (%) ≥ 5.5   酸价 (以KOH 计)(mg/g) ≤ 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   

汉源雪梨

  汉源雪梨产自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汉源县古称“黎州”,素有“梨乡”之称。据《大渡河部汇考﹤杂录﹥》载:“黎州安抚司内小厅东有梨树1株,高9丈,围9尺,州取枝接果...呼为三藏梨”,据此可查汉源种植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另据《清溪县志》(嘉庆己末篡辑)载:“若梅、若杏、若桃、若桔柚...皆产。惟栗与梨、胡桃,他处不能及。栗小而实,胡桃肉厚而甘,梨有一种,经霜后乃熟,鲜红可爱”;《汉源县志》(民国版)载:“梨,县中产梨甚广,种名亦多,白梨(雪梨)以产丰厚者为最佳”;《汉源县志》(1994年版)载:“梨在汉源诸水果中产量居首位,‘汉源雪梨’驰名省内外。1961-1962年曾由国家组织远销苏联和东欧各国”。综上可知,汉源雪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优异,享誉四方。 汉源县有“水果之乡”的美誉,其中雪梨作为汉源特产,以质量优、产量大而享誉省内外。汉源雪梨品质上乘,因其形美、色鲜、肉白如雪,味甜如蜜,细嫩化渣而闻名,历来行销于成渝、乐山等地。1949年,全县仅有梨树两万余株,年产量4.25万多斤。建国后梨树得到大力发展,1952年成立果树工作站,扩大产区,培育良种。1981年全国果树工作会议上,汉源雪梨外观被评为全国第一,1984年获全省梨子评比第五名。到80年代中期,全县梨树达41万多株,年产量1346万斤,雪梨同金花梨一起并誉为汉源梨中“双璧”,“金花与雪梨齐飞,果林共蓝天一色”。2005年,汉源雪梨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量3万吨,年产值2100万元。 为推动全县以梨为主的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优质、高产、安全的生产基地,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做好汉源雪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三品”认证工作。当前,汉源雪梨正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推进,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汉源雪梨色香形美、块大,肉白如雪、细嫩化渣、香酣多汁,远销成渝、乐山、西昌、康定等地。近年来,汉源县高度重视汉源雪梨的发展,目前,该县梨树种植规模已达20多万亩,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源雪梨。   目前金花梨已成为汉源梨中的后起之秀,1984年全省水果鉴定评比会名列第一。   地域范围   汉源雪梨产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汉源县境内九襄镇、富庄镇、梨园乡、大田乡、唐家乡、宜东镇、两河乡、富乡乡、大岭乡、前域乡、西溪乡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6′-103°00′,北纬29°05′-29°43′,东邻金口河区、洪雅县,南连甘洛县,西靠泸定县、石棉县,北接荥经县。保护面积15000亩,年产量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汉源雪梨果形大,倒卵圆形;果皮绿黄色、光滑、有蜡质,果点褐色、小、较密;果梗长,梗洼狭小、周围有褐色锈斑;萼片脱落或宿存,萼洼浅;果肉白色,果心较小,肉质较细、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具香味。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汉源雪梨可溶性固形物≥10%,总糖含量≥6.3%,可食率≥82%。 (3)安全要求:汉源雪梨执行《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5322-2006)中的质量要求。

榨榨面

  这是一个四川汉源、甘洛当地的一种本土特色面食,是用荞麦面经加工磨细后掺水揉和行而成,但是这道面的味道绝就绝在酸菜上,这是当地清溪产的酸菜,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日照.水源等]加上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口味就感到味道酸辣爽口,回味有一种淡淡的清苦香……     营养价值:     荞麦又称为三角麦、乌麦、花荞.是蓼科荞麦属作物,学名Fagopyrum Mill,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蓼科栽培植物。彝族称为“额”,古代亦写成莜麦或乌麦。四川省习惯叫荞子。又叫“胡荞麦”。     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搞逆性强,极耐寒瘠,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茎直立,下部不分蘖,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0状突起。叶心脏形如三角状,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截平,早落。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春夏间开小花,花白色;花梗细长。果实为干果,卵形、黄褐色,光滑。有多个栽培品种,尤以苦荞为最具营养保健价值。茎紫红色,叶子三角形,开白色小花,子实黑色,磨成面粉供食用.     荞麦营养丰富,据分析:其籽粒含蛋白质7.94%~17.15%、脂肪2.00%~3.64%、淀粉67.45%~79.15%、纤维素1.04%~1.33%。日本学者研究报导:荞麦的营养效价指标为80~92(小麦为70,大米为50)。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对我国主要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面粉及糌粑。荞麦面粉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豆类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面粉和糌粑。荞麦脂肪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还含有棕榈酸19%、亚麻酸4.8%等。此外,还含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荞麦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芦丁)、叶绿素是其它谷类作物所不含有的。荞麦籽粒的营养成分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物质在人体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的优质化和多样化,荞麦将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制作方法:     原料:荞面粉,小麦面,绿豆芽调料,豌豆,泡酸菜     老陈醋,糖,盐、味精、葱、汉源花椒粉、熟油辣椒、姜蒜末     1、取一半榨榨面,先用热水浸泡10-15分钟左右,     2、捞起过冷水,泡一两分钟     3、锅中烧水,将过了冷水的榨榨面过一下自己掌握火候,不一定要等水开,只要感觉好了就可以捞起,凉冷这个面的好处就是不用放油,面也不会粘在一起!面的口感比较脆!     4、烧水过下绿豆芽,捞出待用     5、拿一个碗,放入适量的盐,味精、汉源花椒粉、糖、醋、姜蒜末,熟油辣椒,泡酸菜,用豌豆汤作为汤料,糖醋味放的比较浓,味道好些 熟油辣椒多放点油,味道好些! 可在面的放酒鬼花生适量,画龙点睛 可以加点小米辣和香菜,味道更鲜美!     走近汉源的街道,有一独特的风景:许多小食店门口有一个木架子,架子里有锅灶,锅上有一粗大的青冈横木,横木中间有一个圆孔,横木上有一活动的青冈木杠子,杠子中间有一圆柱形木块。店主从案上的盆子里揪出一团泛黄的面团塞入横木孔里,然后将杠中间那圆木对着孔,用力压下,只见圆条状的面条徐徐挤出,落入沸腾的锅中,几分钟后捞起,放入清水中漂上一阵,然后用漏瓢盛上再放入开水中烫热,倒入预先配有本地酸菜和花椒面等调料的碗中,送到食客面前。     先别忙着吃,首先,呷一口汤,那酸,那辣,那麻,那荞麦来自山森林边的清香,掺和在一起,使你胃口大开。然后,才拈一小筷,送入口中,软硬适宜,既不粗糙又不滑腻,特别有爽口,从喉头滑过,麻酥酥的,辣乎乎的,热乎乎的。这正是驰名遐迩的汉源榨榨面。     汉源人喜欢吃榨榨面,榨榨面也只有汉源独有,也有人在了附近县开店,但其味总不如汉源地道。远方客人来汉源,游子回乡,首先要品尝榨榨面,吃过榨榨面终生难忘;远去他乡,还念念不忘,每每会到汉源人总要问起榨榨面。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什么都可做成罐头,但惟独榨榨面不能,这也许与汉源独特的水质,气候有关,就是那独有的酸菜,出了汉源就变了味。     汉源榨榨面选用荞麦均产于高山无污染的山地,耕作方法独特,完全施农家肥。荞麦中富含铁、锰、锌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富含膳食纤维,含有丰富的维E,长期食用有降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可软化血管,还有保护视力作用。荞麦蛋白富含赖氨酸,对于促进青少年生长有重要作用。     汉源榨榨面烹调方法,使众多营养有效保存,并且口感好,因此,老少咸宜,人人都愿食用。   

开水白菜

  牋牋开水白菜":并非开水煮白菜,是因汤清澈如水而得名。是川菜中一款名气很大的精品工夫菜肴。能做好此菜者,只有少数高档饭店的大厨方可为之。此菜的名贵在于制作清如开水的高级清汤。一钵汤要用整鸡、整鸭、排骨、火腿等诸多原料小火精心熬制,再用鸡肉、猪肉茸反复"扫荡"去油,费料费时考手艺。清澈的鲜汤,融入了众多原料的鲜香美味,味浓厚而不油腻,清鲜而不淡薄。白菜多用卷心的白菜心。选料、制作之精,堪称川菜一绝。其制成品视之清鲜明快,嗅之雅香扑鼻,食之柔嫩化渣,鲜香异常。( 成都)   “开水白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黄敬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30多年前,川菜大师罗国荣调来北京饭店掌厨,又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开水白菜”烹制不易,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见,但吃在嘴里,却清香爽口,鲜美异常。   原料:净白菜心,鸡脯肉,鸡汤,精盐,胡椒面,料酒,味精。     制法:将白菜心洗净切成12厘米长, 2厘米宽的条,放在开水锅里稍烫,捞在凉水中投凉控去水份,摆放在汤碗中待用;将鸡脯肉砸成细泥,用温热鸡汤把鸡泥解开;炒锅置火上倒入鸡汤加精盐,料酒,味精,胡椒面吃好味,把解好的鸡泥一半倒入锅中,用手勺轻推二至三下,待浮抹漂起,再侄倒另一半鸡泥使其浮起,端离火口,捞出鸡泥渣和浮沫即成清汤;将清汤灌在白菜碗中,上笼屉蒸八至十分钟,取出即可食用。   特点:清淡可口,鲜味极美。   

汉源樱桃酒

  汉牌樱桃酒,干白樱桃酒和樱桃白兰地,是我省名优酒品,属低度果酒,色泽鲜红透明,口感纯正,产品质量上乘,参加酒类产品评比,连年获奖,深受旅游者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公司现有生产果酒能力1500吨/年,生产曲酒400吨/年,高梁白酒800吨/年。属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汉源樱桃在汉源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就有200多年的历史。汉源樱桃品系较多,优系品种就有20多个,依品种和海拔高度不同,成熟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汉源樱桃个大皮薄,形如玛瑙,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含糖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软化血管、抵抗衰老、减少贫血患者、癌症病患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被誉为"果之珍品"。汉源樱桃生长周期短,从开花到采摘只需要45天,基本不喷洒任何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汉源樱桃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制作樱桃果脯、樱桃罐头,泡制樱桃酒等。在中国(成都)西部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汉源樱桃和汉源樱桃果脯都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2014年,汉源樱桃荣获国家农产品离地标志保护农产品证书,地标保护面积1万亩,年产量7500吨。

葱烧火腿饼

  葱烧火腿饼,煎点,特点:味咸甜爽口,皮酥脆。烹制法:煎。   瓜条、橘饼、熟火腿切成丁,加少许白糖、葱白花、猪化油,拌成馅。   油水面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包入酥面擀裹成圆筒。将圆筒竖立,用手压成圆饼,再擀成圆皮。将馅心捏成长条,放于皮的中间,两头面皮搭上,再由怀内向外裹成长条形,微按扁,封口处沾一点清水使之粘牢。   平锅内烧猪化油,将饼坯入锅煎至色微黄、酥脆即成。   操作要领:油水面的含油量不宜多;封口须牢;煎时火不能太大,油温不能过高。   

汉源金花梨

  汉源金花梨又名林檎,属自然实生后代,果实大或稍大,平均单果重400克左右,最大660克,果实圆或长圆形,纵横径8.6×7.3厘米,果皮绿黄色,果点小,中多,萼洼深广,果心小,可食率88.5%,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松脆、汁多,味浓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16.8%,总糖9—9.5%,单糖8.7—9.5%,双糖0.15—0.25%,总酸0.22—0.25%,维生素C3.5—4%,品质上等,花期三月下旬,成熟期九月中下旬。    汉源金花梨先后获:1984年四川梨资源调查鉴评第一名;1989、1994、1996、1999年在四川省梨子评比中名列白梨系统第一,并获优质证书;一九九五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已把金花梨列为全省大力发展的优质品种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安乐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安乐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