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 鄠邑区

鄠邑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户县黄酒

  户县黄酒是陕西西安户县的特产。   户县是黄酒的发源地之一。1月15日,户县京畿黄酒文化开发研究院成立,并申报户县黄酒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户县大口黄酒,曾获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产品奖,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澳门国际第五届新产品展示会金奖,首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奖等荣誉。   户县黄酒   陕西省户县草堂镇、庞光镇、秦渡镇、景区管理局所辖的原太平辖区共4个镇(辖区)现辖行政区域   《户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户县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户政函〔2015〕13号   户县地方标准:   DB610125/T06-2013《户县黄酒生产技术规程》   下一篇:同兴村大棚瓜菜

户县葡萄

  户县葡萄    秦岭北麓的太平河畔,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流传千古。现在,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技术浪潮,这里的群众学会了在耕作多年的土地上做新文章,其中,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成为户县农业中的一朵奇葩。政府鼓励,协会组织,技术支持,搭建平台,户县的葡萄产业一路精彩。    葡萄产业渐入佳境    经过几年的发展,葡萄正成为户县的优势特色产业,这里的作务技术和种植规模在我省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据统计,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葡萄总产量1000万公斤,平均亩产1200~1500公斤,最高达到5000公斤,年产值至少4000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品出了“一村一品”的好滋味。    通过多年的精心筛选,户县确定了当地适宜栽种的“户太8号”、红提、红贵族、新华一号等品种,基本上形成了西部以早熟品种为主、东部以中晚熟品种为主的较为合理的品种结构,葡萄的种植面积、产量、质量逐年得到提升。    目前,户县葡萄种植与加工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以“户太”葡萄为例,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均产值0.6万元,净利润0.4万元,较粮食生产高出4倍以上,较其他果蔬高出1至3倍。而户太8号葡萄,粒大、穗大、色泽好、含糖高、耐贮运,鲜食加工兼用,是外销的绝对优势品种。    同时,户县葡萄生产加工技术日趋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逐步完善成熟,葡萄多次结果和无核化生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开发的“户太”葡萄汁、葡萄酒(干红、半干)和白兰地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较好,更令人鼓舞的是,冰葡萄酒生产试验取得了成功。据户县农业部门介绍,该县在葡萄的设施促早、延迟栽培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据了解,户县境内目前建成市级葡萄示范园1个,县级示范园6个,家庭式葡萄酒庄1个,葡萄种植公司3家,即:西安葡萄研究所、天菊实业公司、红贵族葡萄园;葡萄协会3个,即:户县葡萄行业协会、户县草堂葡萄合作社、山野葡萄协会。这些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都已实现精品包装、品牌销售,“户太”葡萄系列加工品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    陕西省户县草堂镇、庞光镇、石井镇、天桥镇、蒋村镇5个镇及太平旅游区管委会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西安涮牛肚

户县生姜

  户县地方特产:户县生姜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编印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中药药性: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功效:   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 涕、头痛发烧或被雨淋后发冷、肚子 痛等,可用切细碎的鲜姜 25 克加上 红糖,以开水冲泡服用。   慢性胃炎 、 时常胃疼 、 恶心呕 吐,可用鲜姜 15克、桔子皮15克, 用水煎服,一日3次。   老年人患慢性咳嗽,不发烧,吐白痰,可用鲜姜捣汁,半匙姜汁加 1 匙红糖服用,早晚各服 1 次。   风寒骨病 、 关节痛 、 患部有冷感,可用鲜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 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营养分析: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下一篇: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

  制作时把大米粉调节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香。( 户县)下一篇:户县农民画

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唐代长安市肆已普遍售卖,时称“玉浮梁”,未滤水的原汁称“撇醅”酒。以糯米为原料,经泡、蒸、发酵,加生水过滤后,放入黄桂酱制成,故名。饮时烧沸。特点是色泽洁白,入口绵软浓香。有健胃、润肺等功效。   目前,以“陕菜正宗”西安饭庄和老孙家饭庄、曲江春酒家等一批饮食"老字号"制作的稠酒风味最为纯正。   陕西的风味菜点以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为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黄桂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酿成的甜酒,因其配有芳香的黄桂而得名。此酒状如玉液,绵甜醇香,回味悠长,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周代的“醪醴”。经考证,在蒸馏酒发明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一直喝的就是这种米酒,尤其是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此处所说的“斗酒”即是指稠酒,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出土的唐墓壁画亦可为证:1992年在长安县南里王村出土的韦氏家族墓中,有一幅主人庭院宴客图,图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所描绘的景象。其关键是一个“压”字,即用人力使酒汁与酒糟分离开,这情景,在今日西安一些“老字号”饭店中仍然可以看到。   西安的稠酒多为家传,一代一代手工制做,数量不大,但风味却保留了下来。稠酒放置时间一长,会出现发酵和沉淀等现象,因而一般要趁新鲜时饮用,故而很多外乡人常感叹"稠酒好喝,可惜带不出潼关",这从某种意义上更增加了黄桂稠酒的珍贵性。最近看见西安饭庄的包装稠酒已经上市,想来这一方面已有大的突破了。   稠酒制做过程并不复杂,但其过程中有些“秘诀”却不为外人所知。以至于原本清亮如玉液的上品稠酒被很多人说成是“不正宗”,而倒到杯里腻腻糊糊如浆糊一样的稠酒却被认为是“正宗”,根据就是“稠酒就是要稠”!   其实,黄桂稠酒的生产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的。如这“黄桂”两字就是要用鲜桂花和白糖腌制而成的桂花酱掺入酒中再过滤才能体现出来,仅此一道工序,就能使人分出正宗和非正宗来。至于其浓度,关键要看口感,并不是越稠越好。   当年郭沫若在西安饭庄喝了热腾腾的黄桂稠酒后,高兴异常,连声说此物"不是酒,胜似酒"。这位满腹历史故事的大文豪,挥笔书就“西安饭庄”四个飘逸潇洒的大字,大概从稠酒弥漫出的香雾里与酒仙李太白重逢于古长安的酒肆中了!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下一篇:肉丸糊辣汤  信息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龙窝酒

  龙窝酒是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涝店镇龙窝村的特产。龙窝酒生产历史悠久,是关中地区传统酿造工艺的典型代表,老龙窝酒有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甜、余味悠长、浓香适中、恰到好处等独特风格。   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酒志记载,昔日龙窝,东西临河,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1936年双12事变,杨虎城将军用龙窝酒宴请0代表1,周副主席赞不绝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今逢盛世,古井换新颜,陕西龙窝村酒业有限公司再塑古酒雄风,遂立碑铭志,以求其实歌其德。   龙窝酒作坊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期即在户县、周至、兴平一代颇有名声。至民国时期,龙窝酒名扬关中,民间有“东龙西凤”之美誉。 龙窝酒酿造技艺在承传古法中被历代师傅总结为九句口决,即:“人得其诚、水得其甘、曲得其时、粮得其实、器得其洁、工得其细、拌得其准、火得其缓、酒得其真”。其知识、经验、准则自成系统。龙窝酒的酿制用曲为中温曲,采用关中地区优质小麦、大麦、碗豆三种原料,工艺采用古法制曲,经人工踩坯,入室发酵而成。龙窝酒的酿造酒原料采用关中地区的优质高梁、玉米为原料,以稻糠皮为辅料。工艺过程包括润糁、清蒸、加浆、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及蒸馏等,其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知识、经验和操作准则。   龙窝酒的繁杂工序都是手工完成,这是一种完全依赖感性和经验的操作过程。一百多年来,它的工艺技术全靠师徒传承,经过一代代“酒把式”的不断实践,龙窝酒酿造技艺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知识系统,它是在关中腹地的自然背景下形成的,从原料特点到制曲和发酵,它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和关中的气候相适应,是关中古法酿酒的杰出代表。百余年来,龙窝酒作坊一直延续着祭拜龙王和酒神的传统,这种习俗和其酿造技艺共同构成了古代酿酒文化最为完整的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一篇:咯嗒面

户县辣子疙瘩

  ·户县辣子疙瘩·户县传统风味小吃。民国元年(1912年)由户县西街书院巷姬姓老者创制并经营。当时有首民谣云:“辣子疙瘩出了巷,街头街尾到处香,争先恐后去排座,只怕迟了不见汤。”反映了顾客争食的情景。周至、户县一带群众中流传着“秦镇的皮子、摆汤面,辣子疙瘩就大蒜”的说法。秦镇是户县一个镇,户县人招待亲友都以辣子疙瘩为上品,并对疙瘩里的辣油肉汤则很有讲究,一看辣油厚不厚,二看客人嘴唇红不红。若油厚、嘴唇红,说明主家待客厚道;否则就是待客轻薄,要讨闲话的。外地人来户县,也以品尝辣子疙瘩为快事。制作户县辣子疙瘩主要分捏疙瘩和制汤。“疙瘩”即用面皮包入虾粉等制成的馅料,皮子三个角折压在一起制成。制汤以肉汤加辣面、醋等调料熬煮制成。将疙瘩与炒好的猪肉小块一同入汤,煮沸后即成。食时佐以烧饼。户县辣子疙瘩的特点是:红油飘浮,色泽鲜艳,肉块酥烂,疙瘩鲜香,汤酸辣。   此外,户县世代盛产红辣椒,辣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有干调辣面子、醋和辣子、浆水和辣子、酱油和辣子,最好的是油泼辣子。用油泼辣子调制的辣油肉汤,可泡馍,可调面,可配多种面食,是一种多用的汤味食品。   调制辣油肉汤,用的虽叫油泼辣子,但不是用烧热的油泼的,而是用温油泡的,将辣味全部浸入油中,无烈辣之感,散发出一种辣香宜人的味道,十分诱人。下一篇:户县北乡锣鼓

户县米面凉皮

  秦镇米面凉皮是户县秦渡镇特产。用大米面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秦镇凉皮最早是用小麦粉制作,约在19世纪末演变为大米面,清末时该镇著名的凉皮铺就有“皮子铺赵家”等。以大米为主料,泡、磨成米浆蒸制成。食时切细条,加辣子油、醋等调料。其特点是:酸、辣、筋、软、爽、凉、香。

同兴村大棚瓜菜

  同兴村地处户县西南秦岭脚下,是当地有名的穷村子。2001年,该村部分村民上山东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并从山东聘请来了技术员,开始种植大棚瓜菜。2002夏天,同兴的西瓜喜获丰收,当年西瓜收入每亩超过4000元,加上在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黄瓜、辣椒、架豆等绿色疏菜,每亩大棚收入接近8000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同兴村的瓜菜大棚已由最初的150亩发展到现在的1250亩,由大田大棚发展到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户也由50户增加到15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70元。   同兴村的大棚西瓜是蒋村镇的明星产品,2008年和2010年先后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和“中国十大名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2011年,陕西省户县蒋村镇同兴村(大棚瓜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下一篇:龙窝酒

油发笋丝

  油发笋丝是西安优质酱菜。产品条丝均匀,棕红透亮,酱味芳香,油而不腻,甜咸适宜,具有香、甜、脆、嫩四大特点,直接食用,不必加工,佐餐就食,诱人入口。   原料配方:青笋,植物油、味精、大料、甜面酱   制作方法:   1.挑选八成熟的新鲜青笋,削皮后立即下缸腌制,以保持青笋的鲜嫩酥脆。   2.用于酱制青笋的面酱,要求颜色深棕红秀亮,质稠甜度大,糖度在25度以上,盐度控制在8度左右,以保证青笋色泽鲜亮,酱香味足,咸淡适口。   3.切丝操作精细,条丝粗细均匀,发油时每批不超过20公斤,以保持均匀,保证油发笋丝香甜脆嫩的特有风味。   质量标准:由于酱制是用高质量天然晒酱,因而油发笋丝蛋量指标超过部颁标准。   水分63.12%食盐11.87%总酸0.74%还原糖15.5%氨基酸态氮0.28%.   下一篇:户县葡萄

户太八号葡萄

  户太八号葡萄供应地址:陕西省户县苍游乡莫寺坡村 基地50余亩,预计产量10万公斤,7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可上市。该品种色泽喜人、口感香甜、略带微酸、耐储存、耐运输、是长途运输的佳品。预定价格:3.60~4.60元/Kg欢迎来人参观、品尝、看样、定货;来电来函咨询。联系地址:陕西省户县苍游乡莫寺坡村联系电话:029-4995077、4996077、4946078传真:029-4996077手机:13991341396、13991943936、13991245679( 涝店镇)下一篇:黄桂稠酒

户县摆汤面

  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获中华名小吃誉称,与一般面吃法不同,一碗上好的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肉丁(用酱油、醋、盐、大料、葱姜、肥瘦肉盘好的臊子肉),一碗温汤西面条,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子,喜庆宴席、团体用餐,节日待客中间搁一盛有温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汤,将面条挑入汤碗中,如此往复,席间香气四溢,主宾谦让,亲亲热热、和和美美、温馨融融,别有一番风味。   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摆汤面特点   一、汤汪味厚,讲究亮汤鲜菜,入口郁香有余,老幼皆宜。   二、面薄性筋。讲求薄切细擀,面条筋攘,口感光、滑、舒齿爽舌,百吃不厌。   三、汤面分碗。一碗盛臊汤,汤煎臊鲜,撩人食欲;一碗盛面条,清波叠丝,食人眼馋。下一篇:龙窝系列酒

户县盘丝酥

  户县盘丝酥 盘丝酥 户县名小吃,由精面粉、精炼油、白糖、泡打粉等原料精制而成。此小吃由户县已故名师王富财创制,已有四十余年历史,原名金黄饼,将面粉、鸡蛋、盐、菜油等佐料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擀成薄面片,用刀切成细丝,然后盘成圆形蒸煮。下一篇:户县摆汤面

西安涮牛肚

  涮牛肚是西安街头名吃,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涮牛肚是乾隆年间的民间祖传秘方,是中华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精粹,是三秦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下一篇:酸菜炒米

咯嗒面

  用醋加清水烧开,放入猪肉、辣椒及多种调料,经大火烧、文火炖制成卤汁。另将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煮熟,入凉水中冷凉,卷成圆团形,浇卤汁,配辣椒油、糖蒜而食。下一篇:油发笋丝

鄠邑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甘亭街道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余下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祖庵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秦渡镇 黄桂稠酒 户县米面凉皮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大王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草堂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蒋村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庞光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涝店镇 龙窝酒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甘河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石井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五竹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渭丰镇 户县黄酒 户县葡萄 黄桂稠酒 龙窝酒 户县辣子疙瘩 同兴村大棚瓜菜 油发笋丝 户县米面凉皮 咯嗒面 户县摆汤面 户太八号葡萄 肉丸糊辣汤

鄠邑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