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金城公园 | 金城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城公园(原西固公园)是兰州市“十大公园”之一,地处兰州市西固区南山脚下。在市政府的支持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西固公园于1984年8月奠基筹建,1987年10月初步建成开放。 金城公园投资9000万元,一期占地150亩。公园规划主要以西固历史文化为载体,设计建设了李息将军广场、金城楼和西秦宫等标志性仿古建筑,其间点缀了亭、廊、轩、阁等明清仿古建筑,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充分体现了西固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一轴”、“两步道”、“三片区”、“五景点”的公园布局。 “一轴”,以李息将军广场、金城楼和西秦宫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景观轴;“两步道”,环绕全园的健身步道和跨越南山路通往石头坪的阶梯长廊步道;“三片区”,以牡丹园为主的东片景观区、以人工湖为主的西片 景观区、以石头坪前沿为主的南山景观片区;“五景点”,以李息将军广场为主的历史文化景点、以牡丹园为主的植卉景点、以人工湖音乐喷泉为主的亲水景点、以假山为主的云雾景点、以通往石头坪步道为主的长廊观景景点。 在此基础上点缀建设了亭、廊、轩等明清仿古建筑,充分体现西固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以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0场所。金城公园开园后免费向大众开放。新修的音乐喷泉水柱高达10多米,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人工湖边假山配有雾化器,笼罩整片路山;在湖边建有休闲茶楼、戏楼,适合老人和戏迷们来此观看。 |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 |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这里有雄伟的电站大坝,环境优美的厂区,宽阔的库区水面。厂房内发电机组轰鸣,厂房外树木成荫,百花盛开,鸟语婉转,风景如画。溯河而上,沿岸枣林葱郁,芦苇摇曳,水鸟翔集,是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境。 您如果想体会扑面的河风,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过如镜的库区水面,享受风驰电掣般的快感。龙舟,这只有在江南水乡才能看到的景致,你想亲自登上它与别人一争高下吗?那么请你到八盘峡来吧!库区岸边50亩果园内已经是果满枝头了。您可以在石子铺设的道路上悠闲地徜徉,也可以坐在树下的石桌旁,与友人娱乐聊天,享受炎热夏日里的清凉。汽车爱好者的最爱--卡丁车场即将建成,面积有9300平方米,您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感受飞车的刺激。在建面积为1680平方米的植物园,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您既可在其中观赏奇花异草,又可休闲娱乐。清澈见底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规比赛标准建设,设有8条泳道,可承办游泳比赛,是游泳爱好者一展身手的场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八盘峡水电厂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发电厂,装有三台国产机组和三台瑞典机组,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参观电厂,您能够了解水力发电的全过程,丰富和拓展您的知识面,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电力生产认识教育的良好场所。 明清时,八盘峡之称取代了四望峡。八盘峡由八盘山得名。此山由于登山蹬道迂回曲折,几达八折,而被称为八盘山。八盘山雄踞黄河北岸,峭壁高达二、三十丈,顶部却是平坦的黄土塬。八盘山跟南岸的青石峡对峙而立,都是石质山,解放后,利用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建成了水电站,这个电站同它上游的盐锅峡、刘家峡水电站,使这一带的黄河得到了梯级开发,不仅提供了大量电力,而且调节了水量。解放后兴建的兰青铁路穿过八盘峡,从而联接了兰新线、陇海线、兰刘(家峡)线,这才给汉代的四望峡,真正赋予了四通八达的含义。 相传夏朝时,禹王爷坐着树排离家治水。他从西向东,一路疏通水道,来到金城附近。眼前,黄河水流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石山挡住去路,沉沙在这里淤积起来,金城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一心为百姓操劳的禹王爷看到这一情景,心中很不安,他决心让黄河水继续向东流淌,使两岸的百姓不会遭殃。 禹王爷不顾一路的劳累,水都没有喝一口,就登上那座云雾缭绕的石山,向山下四下察看,只见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近处是咆哮的河水,撞击着山岩。禹王爷想:为啥不把这大石山劈去一半,从旁边凿开一个通道,让黄河水从这里淌下去?这样,黄河水既可以灌溉农田,又不给金城附近的百姓带来危害,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想到这里,禹王爷高兴得用手掌把石山一拍,不知是他高兴得用力过猛,还是他生来力大无比,石山竟被他拍下了一块。 禹王爷赶快回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百姓。百姓听后非常高兴,大家立刻拿起凿山工具,跟着禹王爷来到这里。但石头硬,开凿进度很慢。禹王爷想这要等何年何月才凿成呢?他一急之下,伸出手掌,一咬牙,用力向石山砍去,只听一声巨响,山尖被削去了,接着禹王爷又三下五除二地用手掌把半个石山削去,然后他就带领大家在石山旁边开凿了一条水道,让黄河水按照计划流淌。可是这许多被禹王爷劈下的石头堆放在哪里呢?如果放在一起,黄河水还有被堵住的危险。禹王爷想了想说:“把它分成八滩,堆放在石山旁边吧!”就这样,被削平的大山旁边,增添了八个小山,黄河水就从这八个小山之间流去。打这以后,这里就被称作“八盘峡”。 |
兰州河口古镇 | 来到河口乡河口村的入口时,路口伫立着一座木制牌坊,上面缠绕着彩条布,在风中飘动。 沿着村道行进,两侧有砖混结构的民居,也夹杂着残垣断壁。到了村中心,一幢由青砖绿瓦构建而成的崭新的钟鼓楼出现在眼前,此时,一丝古镇余韵的感觉才涌上心头。这就是河口村——一座相伴在古今风貌中的昔日古镇。 多年以前,河口是黄河‘黄金水道’的重要港口,西北各地的长途运输多要途经此处,在河口古码头卸货、装货,运输各类货物。河口村古码头早已不复存在,现代化的水泥建材占据了整个河口古码头。 2013年,河口村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可惜名落孙山,但它却成了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同时,由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口村也与金城关一同成为兰州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如此一来,重建河口古镇,保护河口历史文化的愿望将逐渐成为现实。 2014年年初,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重建河口古镇的规划方案经过多位旅游、历史、规划专家的审议最终定案。根据规划方案,重建河口古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重建、保护、整治、保存、维护及修复,进而恢复河口古镇的文物古迹、体现景区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 地址: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河口村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河口村 河口乡河口村位于河口乡中部,版图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1950亩。省二级路贯穿河口村,交通便利。地势以丘陵为主,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728户1836人,外出务工438人,空巢老人68人,留守儿童38人,农村低保80人,五保户2人,优抚15人。 村级组织:村党支部成员3人,党员5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2…… 详细++ |
兰新铁路黄河大桥 | 兰新铁路黄河大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桥、陇海铁路线的重要桥梁工程。 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全长1903km。于1952年10月开丁,1962年底铺轨完成,1966年全线交付运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长的铁路干线。它东接陇海铁路,横贯中国东西,是一条著名的交通大动脉。几十年来为促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兰新铁路乌阿段于1990年9月竣工,起自新疆鲁木齐,经天山北坡经济带,至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全长460km。因此,兰新铁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 该桥由铁道部建设,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施工,干1954年4月开工修建,1955年7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设计荷载等级中-22,桥长293m,桥面宽5m,主跨7孔、跨径32m,副跨2孔、跨径24m。孔跨布置为24m+7x32m+24m,上部结构为连续T型梁钢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桥墩。 |
石头坪森林公园 | 介 绍 石头坪森林公园目前是兰州市唯一一家集种植、绿化、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城郊绿色经济生态型的森林公园。建园面积1100亩,果园面积580亩,其中苹果园500亩,油桃板园35亩,葡萄1000多株,防护风景林3万多株,名贵花卉唐昌蒲等100多亩。 园内已建成随心湖、梅花三弄、休闲园、蒙古乐园、西部归来、烽火台、休闲亭、天桥等八处景点,点缀于果园之中的是一株形象怪异的铁神树。 甘肃兰州市 |
关山森林公园 | 关山森林公园位于西固区南20公里处,属省级森林公园。 内有燕子山、龙山、虎头山等名山。山中有金花仙娘娘大殿、泉神庙、九泉圣母慈庙;有神泉、灵泉、龙泉;有许仙峰、白蛇沟、关山沟等。 山顶平台有英国传道士于光绪年间建造的消夏别墅,后几经修复,风姿依旧。山上还有历史碑文、展览厅、履望台等古迹和丰富的动植物景观。每逢端午节和七月七庙会,游人上山聚会,热闹非凡。 地址:兰州市西固区南20公里处 |
三家山遗址 | 三家山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家山遗址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乡三家山村东南5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半山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2米。采集有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及彩陶片,彩陶纹样有网格纹、锯齿纹,器形有罐、钵、盆、瓮、双耳罐等;属齐家文化的夹砂陶饰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盘。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兰州市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下川水车 | 下川水车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川水车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下川村北200米黄河南岸。明嘉靖年间段续先生从南方学来水车制作技术,开始在兰州仿造。该地原有木作上车、中车、下车三架,汲水灌田。现存水车,为清康熙、乾隆年间刘功及弟子仿造。直径20米,由14对主辐构成框架,边缘有40个水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兰州水厂 | 兰州水厂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兰州水厂(现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水厂)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厂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兰州水厂是整个兰州供水系统的咽喉,在兰州市的供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厂内主要生产构筑物有上下游斗槽式预沉池、上下游一级取水泵房、上下游操纵室、加药间;18座直径100米辐流式沉淀池,其中上游取水构筑物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部由前苏联设计。 |
五星坪灵明堂拱北 | 介 绍 五星坪灵明堂拱北原址在七里河下西固,始建于清朝宋年。1985年在五星坪开工新建,占地10950平米,建筑面积7100平米。里边的五朝门、礼拜大殿、东西四合院及厢房、三花门、抱厦、八卦亭后照壁等均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古建筑。其中礼拜大殿高30米,长50米,雕有龙凤、松梅等。 整个拱北殿宇高耸,雕梁画栋,廊柱环列,气势恢宏,是目前全国最壮观的拱北之一。这里还建有牡丹园、果园、菜园等,堂内外遍栽松、柏、桃、李、杏、花草遍地,绿树成荫,又背靠南山,峰峦环绕,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 甘肃兰州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兰炼水上公园 | 介 绍 兰炼水上公园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全资拥有的休闲、娱乐园林,建于1984年,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园林景观。 公园占地面积135亩,拥有兰州市最大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园内山依水势,水绕亭台,别致幽静,楼阁回廊点缀其间,曲经通幽。园内游船、赛车、休闲茶座、卡拉OK、渔场等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交 通 地址:兰州市西固区环行东路4号 可乘坐76、77、51、80、101、102路等公交车在水上公园站下车,向北500米即到。 甘肃兰州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河口古民居 | 河口古民居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口古民居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明至清民居建筑。由37处性质不同的建筑物组成,其中祠堂5处,商铺3处,大车院1处,民居院落26处。建筑材料以土、木、石材为主,多为抬梁式建筑,屋面坡度平缓,装饰以前廊或檐下木雕为主。河口古民居建筑群是兰州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建筑,与青城、金崖民居共同构成了兰州古民居体系,各具特色,对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民居文化、乡里社会结构、家族演变、人民生活等有重大价值。2008年被西固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口村 河口村位于河口镇区西郊,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4人,其中外出务工268人,现有耕地面积1017亩。村支部党员3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村两委成员3人,女干部1人。吴全福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克书任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代素珍任村党支部委员。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高原夏菜 |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 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
兰州牛肉拉面 |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
兰州大尾羊 | 兰州大尾羊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要产于兰州市及其郊区。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从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引入几只同羊,与兰州当地羊(蒙古羊)杂交,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形成了今日的兰州大尾羊。 外貌特征: 兰州大尾羊被毛纯白,头大小中等,公、母羊均无角,耳大略向前垂,眼圈淡红色,鼻梁隆起,颈较长而粗,胸宽深,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臀部略倾斜,四肢相对较长,体型呈长方形。脂尾肥大,方圆平展,自然下垂达飞节上下,尾中有沟,将尾部分为左右对称两瓣,尾尖外翻,紧贴中沟,尾面着生被毛,内面光滑无毛,呈淡红色。 品种性能:兰州大尾羊体格大,早期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周岁公羊体重53.10公斤,周岁母羊为42.60公斤;成年公羊体重57.89公斤,成年母羊44.35公斤。10月龄羯羔胴体重21.34公斤,净肉重15.04公斤,脂尾重2.46公斤,屠宰率58.57%,用体净肉率78.179,脂尾重占用体重的11.46%;成年羯羊上述指标相应为30.52公斤、22.37公斤、4.29公斤、62.66%、83.72%和13.23%。 兰州大尾羊春秋两季各剪毛卫次,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2.45公斤,成年母羊为1.38公斤。被毛异质,以母羊为例,无髓毛占64.95%,两型毛占17.58%,干死毛占17.47%。 兰州大尾羊母羔7~8月龄开始发情,公羔9—10月龄可以配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两年产3胎。产羔率为117.02%。 |
地区 | 特产 |
---|---|
寺儿沟社区 |
---- |
临洮街前街社区 |
---- |
临洮街中街社区 |
---- |
临洮街后街社区 |
---- |
临洮街北街社区 |
---- |
清水街社区 |
---- |
康乐路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