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镇平县

镇平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镇平烧鸡

  镇平烧鸡,也称镇平侯氏烧鸡。其烧鸡色泽鲜艳,断筋离骨,皮香肉烂,肥而不腻。创制者侯稀山,原籍山东临沂,1928年从德州名师学做烧鸡。1942年日本侵华,他携妻儿迁居镇平,继续做、卖烧鸡。此后,侯氏烧鸡声名大振,经久不衰。 镇平烧鸡色、香、味、型别具一格。卤制中,循环使用陈年老汤和适量盐水,配入砂仁、豆蔻、肉桂、百芷、丁香、苹果等20余种中草药。卤制后的烧鸡色泽红润鲜艳,异香浓郁扑鼻,鸡皮不破不絮,造型美观大方,手提断筋离骨,牙咬口茬整齐,入口酥软鲜嫩,松散易嚼,肥而不腻,清而不淡,老幼皆宜。即为名菜佳肴,又是上等的保健滋补品。选销两广、两湖、川陕及京、津、沪等地,供不应求,香飘九州。 镇平烧鸡的制作过程如下: 1、备料:原料有以下数种:蜂蜜、林麻油、陈年老汤、盐水和砂仁、豆蔻、肉桂、白芷、陈皮、良姜、丁香、硝、苹果等共二十余种中药。 2、选鸡:生长半年以上的公母稚鸡,重量在2斤以上。 3、宰杀:齐断血管、气管、食管,切割部位准确,血液全部放净,鸡体不能受损。 4、退毛:宰杀的鸡趁身体尚温时,放人60℃左右的热水中,浸烫一分钟后,将羽毛退净,这样可使鸡体洁净白亮。 5、开剥:鸡体退净羽毛后,先在鸡劲脖根外切一小口,露出食管、气管,然后在鸡下腹部(臀部)两腿之间,切开一道7-8厘米的长口,接着从上口割断食管、气管,掏出脖囊,摘除五脏,切下肛门,再用水把余血秽污冲净。 6、造型:开剥好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将肋骨和鸡椎骨中间弄断,用手捧折,然后用小木棒撑起肚腹,再在下腹脯外开一小口,将两腿交叉插入腹内,两翅交叉插人口腔内,将鸡脖变曲,鸡头俯于一侧翅下,形成一个美观的元宝体。之后,晾干表面水分,取出小木棒。 7、烹炸:将晾好的鸡身用40%-60%的蜂蜜水均匀地涂抹一遍,使鸡皮润泽,然后放入烧至160℃-180℃的林麻油中烹炸,炸出红黄色后捞出。 8、卤制:这是最后的一道工序。炸好的鸡捞出后,放入另一锅内。此锅盛有陈年老汤盐水和布袋装的中药,用水火焖至鸡熟,时间约需3-5小时。 制成成功的镇平烧鸡可保持2-5天,不会变质,宜于携带,食用时不用刀切,不需加热,是旅游者理想的佳肴极品。 下一篇:五句子歌

张林麻油

  张林麻油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张林镇的特产。林麻油色泽澄黄、微红、透明、入口醇爽、香味悠长、渗透性强,久放不变其味。   张林麻油是用镇平县1镇特产歪嘴芝麻加工而成,为此而称林麻油。以区别于其它地方加工的香油。   “张林”距今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据史书记载,“张林”兴于明代,盛于清朝。盛时,1南北三里长街有水井48眼,油坊72处。每逢榨油时节,数十里香飘四溢,温馨人脾。   “张林”在海外有“砖牌油”的美称。据传,有一小油贩在1购油后,雇人挑往邓州汲滩,卖给外商。行走途中不料挑夫在路上跌了一跤,将油篓( 一种竹编纸糊的容器)摔破,撒了油。油贩怕油少赔本, 就在每篓油中丢进一块青砖,以充重量。交货时,外商误认为青砖是商标品牌,以后买油时,曾指名非“砖牌油”不买,“砖牌油”成了“张林”的商标,一时成为趣谈。   如今,“张林”在保持其传统风味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的“张林”色泽橙黄微红、透明、有较浓的果鲜味,性平,味甘入口醇爽,不论烹饪、煎炸食品,还是调制凉菜,有去腥臊而生香味之效。拌制菜肴,易渗入食物内部,滑而不腻。除食用外,“张林”还用以配制中成药,具有滋阴、清热、解毒、壮精髓、润脾胃及凉血、润燥、消肿、止痛、生肌等功效,被人们普遍食用。经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化验鉴定:“张林”含酸1.67%, 水分及挥发物0.14%,杂质0.14%、折光指数1.474 及其它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芝麻油标准。其卫生标准符合国家标准。色泽、气味、滋味、液度均保持了传统的“张林”特点。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张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地政府将此列为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加以规划开发,扩大生产规模,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目前,全县年产“张林”50万公斤,销往外地和国外市场,受到了海内外客商的欢迎。下一篇:镇平杜仲

镇平玉雕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测,伏牛山南麓。辖12镇11乡,总人口93万,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村镇文明建设示范点县”之一,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的先民们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磨玉,宋元两代玉雕产业渐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镇平县把这一传统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玉雕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1995年3月,这里被中国农业部等5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玉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明显表征。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故中国历史上向有“君子玉不离身”的说法。在中国人看来,玉的品格可用两上字概括:“温”、“润”。而这也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境界的要求。 历史上,人们通常把新疆出产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出产的“岫玉”、河南南阳出产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出产的“绿松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南阳玉文化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玉器是距今5000年的黄山(今南阳卧龙区)仰韵文化遗址出土的独玉铲、玉瑛。这一时期玉器造型多为直方、圜曲、复合三种系列,诸如象征王权的钺、祭祀神明的琮、象征苍穹的璧,在琮、璧、瑛等礼器上还留有类似工艺痕迹的“经事符号”。这一博大精深的史前玉文化为华夏文明砌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1975年3月,镇平县城东北3里处安国城里出土了两枚带穿玉铲,经鉴定,属夏王朝前期的作品,很可能是楚人遗落的最早的玉器。随后,南阳盆地一些地方又出土了玉璧、玉璋等。《周礼·大宇伯》记载:“以玉作玉品,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赤璋礼南方……”上面记载的苍璧、赤璋、黄琮实际上是礼器系统之一,可见夏商周时期的玉文化处在礼仪化时代,此时期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采取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手法,富有流畅婉转的韵律美。 东周时期,玉文化已发展到大大超越玉的自然属性的阶段,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赋予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将其从神权、王权的控制中解税出来。所谓“玉有十一德”之说,明显是把玉人格化了。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玉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封建色彩。在南阳发掘的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的葬玉。这些葬玉主要有丸窍塞、玉含和玉握手,古人认为这样可以使尸体不朽。 到了汉代,南阳玉已被大量开采并雕琢,盛况可观,有了加工、雕刻玉器聚居区,一街两行,作坊林立,琢玉之声,不绝于耳。至少在西汉时,南阳玉雕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现在独山脚下的沙岗店,还留有汉代“玉街寺”的遗址。唐宋以后,南阳玉雕逐步由原来单纯作为贡品供达官司贵人观赏享用,发展成为既有装饰品,又有生活用器皿。 唐宋以来,在绘画艺术的影响下,玉人巧妙地处理了形与神、骨与肉的关系,出现了佛教、人物、花鸟题材的新玉器,推动玉器迈进艺术殿堂,使玉文化呈现世俗化、生活化的新趋势。宋元明清时代,琢玉技术显著提高,宫中设立了“玉院”,同时,民间玉业日趋发达,玉器流行。 明清时期南阳玉雕品种已十分丰富。清代以后,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独山玉的开发利用备受重视,在矿床研究、矿山开采、雕琢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久负盛名的南阳玉雕业吸引了大量的业外人士,从而使得独山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欣赏和接受。 南阳独山玉花色品种繁多,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三十多种色彩类型,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是雕琢玉器的上好原料,可同翡翠媲美,世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 玉雕产品的品种,可分为人物、花鸟、走兽、器物等四大类,人物造型多取材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故事。花鸟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凤凰牡丹、长尾鸟屏等23种;走盖有狮、象、虎、牛、套马等16种;器物有玉城、玉环、转炉、飞禽、走兽、仁女人物等,雕技精湛,刀法复杂,寓意深刻;素活有戒指、手镯、耳环等。现代艺人除继承传统雕刻外,还融会了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画风,进一步丰富了玉雕的图案,使其更具观赏性。经过历代玉雕艺人的潜心研究,逐步形成“花活以技取奇,素活以色显贵”的特点。 历经千年兴盛不衰的玉雕产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高超的南阳玉雕艺人。南阳的玉雕艺术大师们的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引进、吸收、创新艺术设计雕刻手法。正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美玉资源相结合,才使得南阳玉雕这一艺术瑰宝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惊世之作也不断问世。截至目前,南阳玉雕艺术大师们设计雕刻的《卧龙出山》、《九龙转动花薰》、《鹿鹤同春》、《万里长城》、《九龙晷》等四十余件精品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多件产品被作为稀世珍宝由故宫博物院、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 被誉为“国之瑰宝”、重3500公斤的玉器《渎山大玉海》,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为中国划时代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玉雕发展史上罕见的杰作。但问包七百多年来,其玉料一直众说纷纭,未能认定。最近,由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亚洲珠宝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宝玉石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论坛上,经过二十余名国内知名玉器考古、收藏专家仔细观察、研究,并与南阳的独山玉矿样品反复对比、鉴定,认定制作于元代、现陈列于北京北海公园团城的《渎山大玉海》玉料为南阳独山玉。至此,一桩“千古悬案”一锺定音。 目前,南阳镇平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玉雕之乡,民间从事玉雕者不计其数,走遍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经营玉雕产品的镇平人。 下一篇:镇平黄酒

广洋大枣

  在镇平县北部山区,绵延百里的山丘峻岭之中,有一种天然生林大枣,由于它身价不菲而被海内外的人们普遍所喜爱。这便是在历史上就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果之一的镇平广洋大枣。 广洋大枣果呈圆状,肉厚核小,核内有仁,摇动作响,所以又叫“广洋圆铃”。每到秋季,绿叶叠翠,“玛瑙”累累,迎风笑舞,夺目喜人。广洋大枣的特点是生食甜蜜,干食美味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喜食佳品和医疗保健必选果品。我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祖籍镇平的“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一次在外游步时,偶遇故乡大枣运入长沙,吃后备加赞赏。并评价“广洋大枣个大肉多,蜜甜、味甘、性平,为百和药”、“有治心腹邪气化玩疾,活血脉之功效”。因此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一百一十三例经方中,就有六十三例用大枣人药。从此,后人对广洋大枣就有“仨枣胜似一个鸡”和“要想活不老,一天吃仨广洋枣”之美谈,据传西汉王莽撵刘秀途经广洋大枣林,刘秀摘枣充饥,食后甚赞。自此把广洋大枣定为每年向朝廷进贡的珍品,有“御枣”之称。另传,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镇平石佛寺的李德生,到云南东川任知府期间,当地知名绅士请他赴宴中,桌上放了一碗用银线串的“广洋红枣汤”,只能欣赏喝汤,但不让吃枣,足见广洋大枣的名贵之处。 广洋大枣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和地质资料记载,广洋(镇)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南麓的镇平县二龙乡。这里原属襄江海峡,由于地质运动,地壳变化,海底沉积岩慢慢露出地面,就形成了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回旋成湖,好似“广阔海洋”,因此取名为“广洋”至今。春秋时期《管子·度地》篇中讲到:建都要靠河流,“因其天时地利之所生,养其人,以养六畜。”因此,广洋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至今,这里还流传着“王莽撵刘秀”和“五龙二虎逼彦章”的故事。 也许是以人传物,以物传人之缘故吧,使得广洋大枣享誉海内外。从南阳《地名大志》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记载:镇平高丘东南一丘(今二龙广洋村),丘山盛产大枣。广洋大枣原系天然枣林。原始枣林东西70多华里,南北40多华里,遍布半个县境。历史上对这里盛产大枣曾有“郁郁枣林山连山,百里方圆不见天,猿猴攀枝老树上,獐麋走荫翳丛间”的生动描写。镇平县王岗乡厚碾盘村目前仍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枣树存在,直径1.6米,年株产量300—500多公斤。 广洋大枣不仅闻名全国,而且早就远销海外。明未清初,大枣主产区共设立大枣交易字号8座,丰收年景全县可产干枣250万公斤。据南阳《地名大志》和镇平县志都曾记载:“镇平赵河前身为涅河,起源于后山,水流襄江,注入东海。高丘(今二龙)广洋大枣盛木船运到两湖两广,转销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广洋大枣以“提装圆铃”的品牌,畅销海外。1981年7月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期《中国名产》中,将镇平广洋大枣列为中国四大名果(即:荔枝、龙眼、枇杷、广洋枣)之一。1982年2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枣》一书,将镇平列为全国产枣区。近年来,镇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一名贵特产的知名品牌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生态农业,使这一名特产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目前“中国广洋大枣”的故乡镇平,全县发展大枣400多万株,年产干枣500多万公斤,成为镇乎又一绿色创汇支柱产业。 下一篇:镇平地毯

镇平地毯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测,伏牛山南麓。辖12镇11乡,总人口93万,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村镇文明建设示范点县”之一,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地毯之乡”。 镇平地毯生产始于70年代,经过20多年的风雨创业,镇平地毯形成了龙头在国际市场、龙尾在千家万户的大型集团规模,走出了一条科、工、农、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县域经济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 镇平地毯采用蚕丝、羊毛为原料,经图案设计、染色、编织、水洗和平毛等工序精制而成。图案华美,色泽艳丽,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造型、既可挂壁,也可铺地,表面平整,质地细密,广泛用于室内装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尤其是1000道精工超簿型洗净丝织地毯,实现了波斯、伊朗两种纹样艺术在图案上的有效组合和单位平方内含结数量的最高密度化,开创地毯历史之先河,填补了世界丝毯行业的又一空白。在1998年元月世界最大的地毯交易会——德国汉诺威地毯博览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会》。 1989年,镇平地毯集团公司化学水洗丝毯攻关小组通过大胆探索,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保值性的超薄型丝毯工艺研制成功,该产品图案清晰、光泽明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能折叠、便携带、鼠不咬、虫不蛀,且长期保存不变质、不褪色,填补了中国丝毯发展史上的空白,投放国际市场后,倍受外商欢迎,销售价格增长43%以上。该产品被评为省轻工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荣获轻工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 在科技攻关中,企业还成功研制了丝毛交织地毯。这种产品原料宜购,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投放市场后,受到日本及美国中下层消费者的欢迎,成为镇平地毯的又一拳头产品。接着,又成功研制了高道数薄型丝毯和精工簿型洗净丝毯,荣获省、部科技成果新工艺奖7项。1993年9月2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地毯博览会上展出时,各国商人对镇平地毯兴趣浓厚,德国地毯巨商托卡斯专门为之举行的剪彩仪式,并邀请南阳地区行署专员李清彪、镇平地毯集团工业公司总经理王进生参加。高道数丝毯的研制,不仅节约原料三分之一,而且销售价格比低道数丝毯高出4倍,每年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至目前,公司已形成丝毯、丝毯合织毯、羊毛毯、绢丝毯等6个产品序列,开发研制高、精、尖系列产品360个,花色品种1400多个,其中有56种获省优、部优和省以上科技时步发明奖;1990年夺得国家质量最高奖——金杯奖。水洗丝毯和500道、600道、700道、800道、1000道超薄丝毯填补了国内外62项空白,镇平“华新”牌地毯已成为世界地毯的知名品牌。 在地毯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对地毯公司的发展十分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宋健、李长春、李德生、袁宝华等先后到公司参观指导,并对公司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德生专门为裕隆经贸公司题名,袁宝华参观后挥毫题写“质量第一,品种第一,开发技术,加强管理”。 下一篇:镇平玉雕

镇平杜仲

  镇平县杜仲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考查,唐代在距县城东北25里的菩提寺建寺绿化时,就栽植有杜仲。杜仲原是野生植物,当人们对它的药用价值、生长习性有了认识以后,把他们从山地、荒野移栽在庭院及田边地埂等处时进行管理,杜仲采用播种繁殖,由于结实雌株稀少,加之结实大小年现象严重,以及过早采伐利用等原因,杜仲发展速度受到抑制,产量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仅有杜仲26万株(墩),年产杜仲1万公斤。 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大了发展力度,1995年发展到1600多万株;产量由1万公斤提高到90多万公斤,年产值由8万余元,骤增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已成为河南省杜仲生产第一县,并跃入全国杜仲六强县行列。下一篇:镇平道口烧鸡

镇平黄酒

  镇平黄酒以小米、糯米、林米为原料,小麦作曲,按特定的工艺流程酿制而成。酒色褐而透明,酒味醇厚可口,浓郁芳香,甜苦适宜,回味悠久。饮之,夏季防暑降温,冬季御寒强身,还有生津开胃,增进食欲之功效。入药,对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淤、产妇催乳均有疗效。

镇平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下一篇:广洋大枣

镇平道口烧鸡

  一定要在南阳的梅溪肘子、肉丸扣碗、白土岗辣子鸡等美食中选一道,南阳人忍痛割爱还是选了道口烧鸡。你吃过整鸡一抖骨肉分离的烧鸡吗?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出来的烧鸡秘方,成就了三百年口碑的道口烧鸡。下一篇:镇平林麻油

镇平林麻油

  牋产于河南镇平。镇平县属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土壤、水质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因此,芝麻籽籽饱满,含油量高。色橙黄微红,味甜润,入口清香醇爽,余味绵长,用于烹饪、煎炸食品、调制凉拌菜,可去腥臊而生香味;配制中药,可滋阴,清热解毒等,熬膏外敷,具有凉血、润燥、清肿、止痛、生肌等功效。 下一篇:镇平粽子

唐半夏

  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药材。唐河县申报唐半夏产品正式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要治疗湿痰、寒痰、呕吐及胸痹、结胸、梅核气等证。      半夏属植物全世界约有9种,其中P. terfnate Breit.产于朝鲜, P. tripatita Schott产于日本,中国产7种,除P. ternata (Thunb) Breit.外,其余6种均为中国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半夏其原植物仅为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一种。半夏在我国自然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南阳作为半夏的主产区,已有悠久历史,主要分布于南阳地区的唐河、邓州、社旗、桐柏、内乡、方城等丘陵、山地的阴湿环境,尤以唐河一带蕴藏量最大,且以高产、质优而久负盛名,商品称“唐半夏”,是一味著名的道地药材。为了确认唐半夏的品种优势,保护优质种质资源,便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我们特对唐半夏原植物进行了本草考证和资源调查。   半夏适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阴湿环境,不耐干旱,喜弱光怕强光,喜温,块茎株芽膨大期地温以18℃~20℃最为适宜。南阳位于东经110°58′~113°49′,北纬32°17′~33°48′,地处中国的腹心地带,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倚秦岭,南临汉江,为三面环山,南面开口的盆地,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各占1/3,年平均气温14.4℃~15.7℃,降雨量800~1200mm,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缘,地面以浅山和丘陵为主,全县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188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均降水量为910mm。可见,唐河县气候温和,雨量适宜,光、热、水资源丰富,极适宜半夏药材的生长。下一篇:唐栀子

唐栀子

  唐河县申报唐栀子产品正式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注册保护。  唐栀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小枝绿色。叶对生,5一7月开花,呈白色。果实卵形,有六角棱,十月成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阴,不耐严寒。栀子花、叶、果皆美,花芳香四溢,可以用来熏茶和提取香料;果实可制成黄、红、蓝三种天然色素,其稳定性好,着色力强,广泛用于饮料、糕点、果酒、药品及其包衣等;根、叶、果实均可入药;用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血淋涩痛,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下一篇:唐河麻糖

方城丹参

  方城古称裕州,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250公里桐柏山脉与400公里伏牛山脉交汇于此,在其境内绵延1000余公里,形成山区半包围式的天然屏障,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使方城成为盛产中药材的“天然药库”,境内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     丽山奇境育异草,道地丹参香四方。方城盛产丹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据清《方城志》(康熙三十年修三十六年刊)载:“方城疆域之广轮,盖同古裕州,星野分之桐柏山淮水之上游,峰峦联络,溪涧环绕,野多陂陀膏腴,物产桔梗、木瓜、板蓝根、丹参极佳,乃地道之帮,医崇之上……金代谓之‘裕丹参’”。民间流传“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就是对“裕丹参”的赞誉。     方城丹参,形似人参,而皮色红赤如丹,药材质地坚密,皮厚木质芯细,纤维少,折断呈放射性菊花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检验:丹参酮Ⅰ含量为1.182%,隐丹参酮为1.9235%,丹参酮ⅡA为0.6503%,丹酚酸B为9.9214%,丹参素为2.4%。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   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0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下一篇:唐酥梨

南阳玉器

   说南阳的玉雕,就不能不先提及南阳人引以自豪的“镇市之宝”,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市卧龙区有一座山叫“独山”,是卧龙胜景之一。独山腹蕴珍奇,盛产美玉,又称卧龙独玉。 独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独玉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又被国内外收藏家誉为“南阳翡翠”。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这样形容独玉:“其宝利珍怪,金彩玉璞,随珠夜光……”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存放了一件“渎山(独山)大玉海”,系元帝忽必烈犒赏三军时盛酒器物,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原料即是独玉。还有一种说法,“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就属于独玉类。史书上记载,和氏璧为白玉,而独玉有一种叫“透水白”,该品种极为珍贵。再有,历史上楚国都城位于现在南阳市淅川县,拥有和氏璧的卞和又是楚国人。当然,和氏璧为独玉的观点,因无实物只能算作推论。        南阳玉雕使用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独玉,古时候只作为贡品或为达官贵人所独享。而今发展成为装饰品和生活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在卧龙区独山、镇平石佛寺,可谓“村村机器响、家家琢玉声”,一街两行作坊林立,琢玉之声不绝于耳。     玉雕品种颇为丰富,可分成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景观、亭薰、小挂(玩)件等几大类。人物造型多取材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故事、今人艺术形象;花鸟走兽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以及狮、象、虎、牛、马、猴等;山水景观大多反映峰壑瀑林、小桥流水人家等古诗意境;亭薰有玉瓶、玉环、转炉、亭炉、玉鼎;小挂(玩)件就多了,有数百种,多反映吉祥如意、保估平安的内容。雕刻技法分花活儿、素活儿两类。花活儿如花薰、转炉、飞禽、走兽、仕女人物;素活儿如戒指、手镯、耳环等。现代艺人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之上,融汇国画写意风格,逐步形成“花活儿以技取奇,素活儿以色显贵”的特点。   下一篇:新野猴戏

桐柏玉叶茶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特产。桐柏玉叶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特产之一,茶叶的一种。桐柏玉叶茶产于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园群山环抱、温差大、树木和野花常年多见,小气候特别的老茶区——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侧的金台观、水帘洞、桃花洞一带,是桐柏茶种场研制的新名茶。   桐柏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桐柏山茶特有的品质和风味,唐朝时已是闻名茶业,宋朝时即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现为河南省产茶重点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全县有优质生态茶园5万亩,年产干茶1000余吨。   桐柏玉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肯有防感冒,助消化,补肝肾,益精血,聪耳目,抗衰老,防辐射,生津止渴等作用,深受国内外饮茶者的好评,有不亚于“西湖龙井”之美称。   桐柏玉叶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获奖名茶。   下一篇:桐柏红

西峡香菇

  地域范围     西峡香菇,河南省西峡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福建、浙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   特定品质      西峡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文化典故      2010年,西峡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3万余户,超过农户总数的1/3,年种植规模保持在1亿袋左右,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成为“南菇北移”后中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形成的香菇市场年交易额稳定在1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加工地,每年从这里运出的香菇占全中国出口干香菇的70%以上、占全中国香菇总产量的近1/5,由此奠定了全中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集散中心地位。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田关乡、阳城乡、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乡、西坪镇、寨根乡、桑坪镇、石界河乡、米坪镇、军马河乡、双龙镇、二狼坪乡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伏牛山土蜂蜜

镇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涅阳街道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雪枫街道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玉都街道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石佛寺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晁陂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贾宋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侯集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老庄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卢医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遮山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高丘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曲屯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枣园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杨营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安字营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张林镇 张林麻油 镇平烧鸡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柳泉铺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彭营镇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二龙乡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王岗乡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马庄乡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郭庄回族乡 镇平烧鸡 张林麻油 广洋大枣 镇平杜仲 镇平黄酒 镇平道口烧鸡

镇平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