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董府 | 董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府,位于小坝东南28公里的峡口镇任桥村,是清光绪年间的光禄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称“宫保府”。此府动工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用银数十万两,用工二三百万个,耗粮五百万斤。其内寨、外寨共占地3000亩。建筑材料精心选用,汇集川、陕等地的能工巧匠进行建造,为我国传统砖木斗拱结构,运用彩、绘、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题、画点缀装饰。府形为堡寨,坐西向东,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宁夏现存最大的堡寨,已被列为宁夏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寨墙早已被毁。内寨墙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12米,墙基宽12米,顶宽4.5米,高8.5米,外加女墙高2米,厚0.5米,墙上四周均有枪眼和瞭望孔。墙顶四角有角台,并建有更房。大门顶端有3间“悬山式”立木砖砌门楼,大门建在偏北墙30米处,门洞条石为基,砖拱弧顶为墙。木质大门,包钳铁板。寨墙内南北角各有砖阶可登。 内寨为“三宫六院”式布局(即南前、南后;中前、中后;北前、北后六院)连成一体。宅院正门,偏建于北院和中院之间,有砖刻对联:“铭怀四字,誓鉴二心”。门楣上悬御赐“宫保府”金匾。傍有侧门。以中后院为轴,向南、北展开,中后院是两层完整的立木框架楼房,木制楼梯,扶栏上下。主体建筑东西长72米,南北宽58米,占地150亩,共148间出插房屋。全部屋脊,均系硬山式,脊檐反翘,设置六兽,装点部分琉璃瓦。建筑雕梁画栋,彩绘新颖。除正门外,另有旁门、屏风、照壁、影壁等,书画题刻、装衬雅致。主房有祖先堂、客厅、卧室、书房、学房院等。 倚寨墙内,另建通排土木房屋,供仆夫杂役住用,还有粮食、碾坊、磨坊、厨房等。 府周围有朱府、姚府、贾府、李府、周府、杜府等近十座堡寨,如众星捧月,均系董福祥部下住地,因名董营村。 解放以后,多次修葺,近年再次重修,现在已对游客开放。 |
明王陵 | 明王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王陵位于罗山东麓,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孙们的陵园,当地人称“明王陵”或“明庆王墓”。根据史书记载,葬在这里的有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庆藩王分封的真宁王、安化王、宏农王、丰林王等诸王的陵墓和嫔妃们的陪葬墓。其中庆靖王正妃孙氏,是永乐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这里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县文物普查时,只有34座了。1988年自治区将之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几乎全部遭到盗掘。1967年,韦州周新庄村为了用砖,派人将村西南的一座墓拆毁。当宁夏博物馆闻讯派人赶到时,墓室内早已空空,只剩下“大明庆靖王圹志”一盒。墓志方形有盖,长60厘米,高30厘米。 志盖正中阴文楷书竖镌“大明庆靖王墓”六个字,四周刻有云龙花纹,志文18行22个字,简要记述了朱木旃生平及“令德孝恭,乐善循理”等功德。墓室内用磨光的青灰色大条砖砌筑,白灰构缝,十分精细严密,墓室门向东开(逝者头枕罗山,脚蹬青龙山),墓室分前后两进,后室两侧各有一配室。墓室全长约14米,宽约13米,高6米,券顶。墓门装有两扇石门,各室之间原本都装有门,墓室建筑非常宽敞。 宁夏吴忠市 |
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 | 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涝河桥村,始建于1951年,主要是为了纪念1949年,在解放宁夏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64军192师575团奉命解放吴忠攻打涝河桥时牺牲的135名革命烈士。涝河桥烈士陵园建立以来,经1969年、1986年两次修葺和1999年重建,已成为吴忠人民悼念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05年4月,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等七部门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陵园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纪念广场4600平方米,建有14.9米高的纪念碑一座,烈士墓碑56座,纪念亭和花岗岩浮雕。纪念馆内陈列着75名在解放吴忠、抗美援朝、剿匪平叛战斗中光荣献身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个人生命安全牺牲的吴忠籍革命烈士和失踪烈士的画像及生平事迹。 改造后的烈士陵园,将实现在设施建设上,由土坟、砖塔、水泥碑向石碑、常青树、花园、纪念雕塑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由传统的守陵看墓向积极开发“红色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发挥教育阵地作用转变;在陈列手段上,由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向全景画、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转变,真正成为革命先烈的瞻仰地、革命历史的纪念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地、红色旅游的目的地。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云青寺 | 云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云青寺位于罗山东麓,选址绝佳。整个罗山东麓,远看酷似一尊面东而座的巨佛,而云青寺正好在巨佛的中心(山腰间),这种佛心怀古寺,古寺藏佛心的绝妙境界,从而使人们不难理解明庆王朱木旃为何要将整个庆王府及祖辈坟墓策择于此地的良苦用心。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巨佛的两腿正裆处,至今还淙淙流淌着一泉甘甜清澈的泉水。每逢庙会,寺里香烟云绕,钟声长鸣。 不幸的是这座千年古刹在文革“破四旧”中惨遭破坏。改革开放后,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于1991年初在原址依原来的建筑模式,重修寺庙各大殿主体工程及十间住房,已初具规模。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来自甘肃、陕西、内蒙古及区内大批佛教信徒、香客前来朝山拜佛,场面隆重热闹。 宁夏吴忠市 |
鸵鸟山庄 | 介 绍 鸵鸟山庄坐落于吴忠市南端,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娱乐、餐饮及特禽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游乐园。山庄内有鸵鸟、梅花鹿、七彩山鸡、旱鸳鸯等30多种观赏动物。走进其间,仿佛回到大自然之中。同时里面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垂钓、桑拿、茶座一应俱全,可以体验赛鸵打靶之趣,领略到身心舒缓之乐。 |
中营堡湖 | 介 绍 中营堡湖位于吴忠市马家湖村地段,距离吴忠市区约十几公里。据说解放宁夏时,这里曾秘密居住着一个营部的士兵,再加上四面是水,因此而得名。 前些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后来被马家湖乡乡政府规划开发成了一片旅游胜地,将湖的面积扩大,里头种植了大量芦苇,又在周边建了一些亭台楼阁,并购买了脚蹬船、汽垫船等游乐设备,由专门的开发商经营管理,形成了一个集水上垂钓、游乐、赏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虽然这里的风景依旧很美,但颇为萧条,尚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宁夏吴忠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秦渠公园 | 介 绍 秦渠乃黄河灌溉支渠之一,系秦朝开凿,流经吴忠,穿越而过,为灌育这块大地发挥了积极作用,有诗为证:“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鱼游浅碧东风细,花涨残红幕雨余。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1987年吴忠市将秦渠过境段(10公里)改造为秦渠公园。 两岸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花鸟云集,香飘遐迩。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繁华都市间,为都市带来些许清静和灵气,园内厅台楼榭,曲径通幽,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各种健身器具一应俱全,是市民晨练、游玩、散步小憩的理想场所。 宁夏吴忠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吴忠清真寺 | 吴忠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来到吴忠市区,随处可见建筑独特、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它们有的气势恢弘,有的精巧别致。吴忠是宁夏回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现有回族58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7.2%,清真寺是回族群众做礼拜的主要场所和公共活动场所,在穆斯林群众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市区内最有名的要数南大寺,北大寺和中大寺,其中既有色调明快、独具一格的阿拉伯式风格,又有庄重、古朴和讲究对称的中国传统古建筑特色。它们全部坐西向东,一般都由礼拜大殿、浴室、邦克楼等部分组成。清真寺内环境清静幽雅,礼拜殿宽敞明朗,气氛庄重。这些深藏于都市一隅,掩映于高楼大厦之间的清真寺成为吴忠最富特色的建筑景观,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参观。 宁夏吴忠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古城湾旅游区 | 古城湾旅游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古城湾旅游区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北郊,距市区约一公里,北临黄河,西临石中高速公路,南临吴灵青一级公路,总占地面积12000亩。 介 绍 古城湾是黄河九十九道湾中美丽的一处。她从市区西侧缓缓流过,两岸地势平坦,稻香谷美,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江南景色。作为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城市公园,旅游区内绿树成林、芳草成茵、喷泉吐柱,亭台隐于楼阁林立之间,鸟雀憩于花草飘香之中,若乘坐汽艇穿梭于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或乘羊皮筏子飘行于悠悠黄河之上,心中便会荡起一个个涟漪。黄昏时刻,来到河畔,闲庭信步,透过轻飘舞动的芦苇花梢,夕阳尽染大地,“长河落日圆”的景象跃入眼帘,令人回味无穷。 |
地区 | 特产 |
---|---|
塔湾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