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互助八眉猪 | 地域范围 北纬36°30'-37°09'、东经101°46'-1 02°45'之间,海拔 2000米以上的地区,即塑山以东,大阪山以南和塘川、哈拉直沟、川水流域以北地区19个乡镇(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塘川、五十、丹麻、台子、五峰、威远、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加定、巴扎、林川、南门峡、东山、松多) 特定品质 互助猪是在青海高原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性早熟、抗逆性好、产仔数较多、保姆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肉质好、能适应贫瘠多变的饲养管理条件、性状遗传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优良特性。 文化典故 据考证,八眉猪的驯养历史已有六千多年,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历代移民不断西迁,八眉猪亦因之被带入青海农区繁殖。随着社会需要和经济条件的变化,经长期选育形成了这一适应高原地区生态特点的类型。由于互助县是该类型猪的中心产区,故称为互助猪,群众称为"大耳朵"。由于新品种的不断引入和长期的经济杂交,民间纯种互助猪已几乎绝迹,目前只有在青海省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和互助保种猪场有存栏。其种质资源独特,是一座丰富的原种群和活的基因库,农业部2000年8月23日发布公告确认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的19个猪种中,位列第一。 互助八眉猪 地域范围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依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接壤,南以湟水与平安县为界,西邻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境内有省道宁互公路、民门公路;专用路机场公路。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东经101°46'~102°45'之间。全县辖属19个乡镇,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 ,县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合513.6万亩),占海东地区总面积的18.85%。耕地面积97.82万亩,草山面积103万亩,互助八眉猪养殖分布在互助县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塘川、丹麻、东沟、东和、东山、五峰、西山、蔡家堡、台子、南门峡、林川、巴扎、加定、五十、松多、威远镇,以上乡镇海拔2100—4400米以内都属于互助八眉猪养殖和保护的范围(互助县全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1.外貌特征: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互助猪以体型大小、外貌特征和生产特点分大、中、小三种类型,以中型居多。大型猪:体格较大,被毛黑色,体质粗松,皮厚,体躯多褶皱,大腿部褶皱“套迭”更深、更多。额部较宽,额纹粗深而分布不整。嘴筒较粗,鼻面微凹。耳大下垂,长过鼻端,耳壳皮肤柔软耳根宽。背腰较长,较宽而平直。腹大下垂,成年母猪腹部拖地。奶头粗壮,发育良好。后驱斜尻,大腿欠丰满。四肢粗壮,后肢卧系。尾粗而长,尾毛较多。大型猪性情温驯,好静卧,不爱动。两岁左右视力减弱或双目失明。大型猪主要分布于脑山区,因晚熟,饲养期长,皮厚、迟钝、视力早衰,哺育性能差,多被淘汰,现为数极少。成年母猪体重130.33±8.64公斤,体长135.17±3.07厘米,胸围122.11±3.21厘米,体高65.14±1.34厘米。中型猪:是大、小型之间的中间类型。体格中等,体型体质比较紧实,体躯褶皱少,主限于后腿部。被毛黑色,鬃质好,鬃长10.28±2.37厘米,鬃径255微米。头略呈椎形,额部较窄,额纹纵行。鼻面直而微凹,嘴筒较细。耳大下垂,耳壳较硬,成年母猪耳长30.08±3.49厘米。背腰窄而平直。腹大下垂,但不着地,有效06对(5—8对)。后肢斜尻,后退欠丰满,后肢卧系,尾较细,尾毛少。性情比较灵活,护仔性很强,放牧型较好。成年公猪体重104.27±9.70公斤,体长125.09,4.61厘米,胸围113.03,3.56厘米,体高64,1.74厘米。成年母猪体重87.44±2.64公斤,体长119.10±1.18厘米,胸围105.64±1.24厘米,体高58.39±0.56厘米。小型猪:包括杏耳猪和黄瓜嘴。体型矮小,被毛黑色,头狭长而直,嘴尖细(黄瓜头)或额部较宽,嘴粗短。耳较小下垂,呈杏叶状。背腰短平,腹部下垂,杏儿猪后驱发育较好。四肢较短,皮薄骨细,早熟易肥,肥猪体重达70公斤左右即体满膘足。成年母猪59.94±3.17体重,体长109.38,2.60厘米,胸围91.88±1.83厘米,体高54.19±1.65厘米,小型猪主要分布于灌区,舍饲为主。2.互助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 小母猪2.5—3月龄即有发情表现,3.5—4月龄性成熟,可初配受孕。发情周期15—21天,发情持续期3天左右。公猪4~5月龄、母猪6~7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1/3配种,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农村采取低水平吊架子饲养方式,大型猪一般两年以上活重150公斤左右成肥,中型猪14-18月龄活重80—100公斤成肥,小型猪10—13月龄活重60—70公斤成肥。互助猪的成肥速度,与饲料水平和饲养方式有关,精料水平高,且相对集中使用,中型猪11—12月龄肥育期日增重为300克左右,体重可达90公斤。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互助八眉猪猪肉肉质好,鲜红色,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肉质含水率61.53%。蛋白质含量≥20%,肌苷酸含量100mg/100g,肌间脂肪含量≥1.70%。3.安全要求:互助八眉猪产地环境质量产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有关要求的一级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符合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规定的二级标准,生产过程严格按DB 63/T 918-2010绿色食品 八眉猪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猪肉及产品符合NY/T 843-2009 绿色食品 肉及肉制品的要求。2、标志使用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2.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3.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4.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5.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6.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标志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7.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在农产品或者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活动。8.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9.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处罚。下一篇:鹿尾 |
互助蚕豆 | 互助蚕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互助县是我省蚕豆生产大县,蚕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8-9万亩左右,位居全省前列,主要分布在塘川、威远镇、台子、五峰、丹麻等乡镇,主要品种为粒大、色鲜的青海9号、青海11号等品种,总产量在1760万公斤以上,商品率达85%,约1500万公斤。蚕豆产业的发展有效加快了土乡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提升了土乡农业结构调整的层次,促进了农民增收。 蚕豆是青海传统的农作物,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海是世界上惟一没有豆类虫蛀的生产区,所产蚕豆籽粒饱满,大粒型多,品质优良,以粗蛋白质为例,含量高达28%,远高于全国其他产区,被国际市场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蚕豆。这就是小小蚕豆能远销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3个国家的原因,也是它在挑剔的日本市场站稳脚跟的底气所在。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海蚕豆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海东地区在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引进和推广了青海11号、12号、13号等系列蚕豆优良品种,并逐步成为海东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使海东的蚕豆品种得到了更新换代,品质不断得到改良,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量、产值大幅提高。尤其是青海13号新品种的引进,填补了我省高海拔干旱冷凉地区蚕豆种植的空白。 地域范围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依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与平安县为界,西邻互助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境内有省道宁互公路、民门公路;专用路机场公路。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东经101°46'~102°45'之间。全县辖属19个乡镇,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 ,县域面积3424平方公里(合513.6万亩),占海东地区总面积的18.85%。耕地面积109.8万亩,草山面积103万亩,互助蚕豆分布在互助县红崖子沟、哈拉直沟、塘川等19个乡镇,以上乡镇海拔2100-4400米以内都属于互助蚕豆种植和保护的范围,种植规模达9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互助蚕豆籽粒粒大皮薄、饱满均匀,质坚硬,表皮光滑,有光泽,无虫蛀,且变色慢,耐贮藏,商品率高;籽粒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气微,味淡,煮饪品质好,适宜干炒、膨化、油炸,是各类休闲食品、调味品的理想生产原料。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互助蚕豆蛋白质含量≥20.0%、多糖含量≥0.5%、钙含量≥800.0mg/kg,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符合现代消费者对营养保健食品选择需求。3、安全要求互助蚕豆产地环境质量、产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有关要求的一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规定的二级标准,生产过程严格按找互助县蚕豆无公害生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下一篇:马家村荷兰豆 |
互助葱花土鸡 | 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葱花土鸡以肉质鲜美、口感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的青睐,目前葱花土鸡已销往西宁、格尔木等地,葱花土鸡也成为松多藏族乡养殖产业的金字招牌和增收亮点之一。 近年来,互助县按照“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带农户”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松多藏族乡抓住发展时机,依托特有的畜禽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葱花土鸡产业,实施“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松多藏族乡-村共出栏葱花土鸡五千多只,市场价每斤三十多元,全村纯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目前,松多藏族乡-村土鸡养殖户达166户,存栏葱花土鸡1.2万余只,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县葱花土鸡存出栏100万只。 地域范围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 与海北州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地理坐标介北纬36°30′~37°9′和东经101°46′~102°45′之间。县境内无湖泊,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长2895公里,大板山脉的青石岭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把全县自然地分为两大地形单元,人们一般习惯地称巴扎和加定藏族乡为北山或后山;把青石岭西南部分统称为前山。县境南端是海拔2100 多米的湟水河谷盆地,向北是海拔2400—3500米的丘陵、中高山,中北部是海拔4242—4374米高矗的龙王山、仙米达坂山和东砚山,高差达2274米。全县辖属21个乡镇,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82万亩,草山面积103万亩。现有人口为370540人,其中城镇人口25531人,乡村人口345009。县内居住着土、回、藏、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919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82%。互助葱花土鸡生产区域主要为互助加定、巴扎、松多、五十等乡镇,其它地区有少量分布,年饲养量5.31万只,产鸡蛋138吨、鸡肉1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体格较小,结构匀称,头小而狭长,多为平头,小部分顶部有凤头;冠小,50%以上为单冠;喙短,呈黑、褐色;体躯浅而较长,背平直,胸部略突出,胸肌较发达;翅紧扣,羽毛发达,羽毛颜色较深,少数鸡有胫毛,母鸡麻色较多,公鸡有麻色等,尾羽发达。性情活泼,善飞翔,觅食能力强。2、外在感官特征和品质:平均蛋重41.67克,蛋壳以黄褐色较多,浅褐色次之,蛋黄较大,水分含量少,口感好。肉、蛋味道鲜美,且肉质鲜嫩无腥味、脂肪含量低,味道香,风味独特,备受消费者青睐。互助葱花土鸡具有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低而多变的饲养水平、性早熟、饲养周期长、耐粗饲、抗逆性强。3、内在品质指标:互助葱花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所含的欧咪伽—3不饱和脂肪酸(ω-3)和磷脂更高一些,与普通鸡蛋相比蛋白浓稠。互助葱花土鸡肉蛋白质含量24.49%,比规范规定值提高2.49%,牛磺酸含量1.06%,比规范规定值提高0.26%,脂肪含量2.61%,比规范规定值降低0.39%。4、安全要求:互助葱花土鸡产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有关要求,畜禽饮用水质量符合NY/5027--2008要求,生产过程严格按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进行,禽肉及禽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 NY 5034-2005要求。下一篇:土族盘绣 |
互助白牦牛 | 在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华热人的祖先华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就显得不够用了。于是华秀带领本部落的老少赶着大群牛羊向彩云飘去的方向出发了。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至石峡时,眼前却一片惨景。其它的牦牛全部惨死了,此时,从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处出现了一头白色的牦牛,雪一样洁白,十分漂亮,它像一团洁白的云团。向石峡口奔去同一条黑色的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飞扬,天昏地暗,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战胜了巨怪。人们的面前便出现流水潺潺、云蒸霞蔚、苍松翠柏、绿野如茵的仙境,这就是互助北山(现在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阉割后的白牦牛有很强的耐久力,是牧民们出圈驮运的重要工具,一头白牦牛驮负100公斤的重物也能趟过河流,穿越沟壑,攀援高山,是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另一方面惟有白色方能带来福祉,惟有白色方能净化心灵,所以就将神的灵气、雪山的精神融合在一起,附着于白牦牛之上,成为“吉祥、平安、善良、美好”的象征,由此产生了别树一帜的白牦牛图腾文化。 考证材料:1、青海野牦牛驯育年代,查《史记》、《五帝本记》和青海都兰诺木洪塔里哈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牦牛的踪迹。2、《青海省畜禽品种志》(1983.10)。3、《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1983.10)。4、《青海省畜牧业资源和区划》(四川科技出版社)。5、《农牧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 地域范围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互助白牦牛养殖区域遍及全县加定、巴扎、松多、五十、丹麻、东和、东沟、南门峡、林川、五峰十个乡镇,海拔2800—4400米以内都属于白牦牛养殖和保护的范围。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8′~102°29′,北纬36°58′~37°04′,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2358.6平方公里。白牦牛年饲养量3820头,年产牛绒1.91吨、牛毛9.55吨、牛尾1910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互助青海白牦牛总观外貌:体质坚实,结构紧凑而匀称;侧视整个体躯低深而长,偏向肉用体态。前躯发育良好、中躯次之、后躯欠佳。体上线鬐甲高长、背腰平直和十字部上隆而形成浅波浪式;体下部周围和体上线密生粗长毛夹生少量绒毛、两型毛,体侧中部和颈部密生绒毛和少量两型毛;椎体短,着生蓬松似人发粗细的长毛。全身被毛白色,裸露面多有大小不等的色素斑和被毛中有隐斑。互助青海白牦牛肉:颜色深红,野味十足,有嚼劲;白牦牛肉生食软滑,通气开窍;白牦牛精选肉质略瘦,瘦而不柴,红白相间,美味可口。2、独特内含成分 互助青海白牦牛成年平均体重208.75 kg,屠宰率50.54%,净肉率为37.94%。互助白牦牛肉颜色深红,野味十足,肉鲜香嫩,血红蛋白极高,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保健功效显著。互助青海白牦牛(肉)每千克中含蛋白质21.91%,比规范规定值高1.91个百分点;牛磺酸2.19%,比规范规定值高0.49个百分点;球蛋白比例高、含脂肪1.09%,较其它牛肉低3~8个百分点;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萝卜素19.1毫克,是普通牛肉的2.65倍;肉内含有大量的钙、磷、锌等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互助青海白牦牛肉热能值高达2297.43千卡/千克,比普通牛肉高600—1000千卡。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二级以上要求,天然矿泉水符合NY5027—2008相关要求,产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有关要求。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规定要求。出售前要做产地检疫,按GB16549标准进行,检疫合格后可以上市,不合格按GB16548处理。下一篇:互助青稞酒 |
互助马铃薯 | 地域范围 在北纬36°30′-37°09′,东经101°46′-102°45′之间,即塑山以东龙山以南和沙塘川、哈拉直沟、红崖子沟川水流域以北地区14个乡镇(高寨、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双树、五十、丹麻、台子、五峰、威远、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为"互助马玲薯"证明商标产品的生产地域 特定品质 由于青海省互助县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在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互助马铃薯”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这为互助县优质马铃薯走出互助,走向全国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互助八眉猪 |
土族盘绣 | 地: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 特点:绣品多以花鸟虫鱼为内容,表达美好愿望与寄托,色彩鲜艳,绣法多样,做工精细,且耐保存。 种类:以刺绣方法区分为盘绣(针法细腻,讲究布料与丝线的颜色搭配)、拉绣(针法较疏密,有浅浮雕效果)、堆绣(针法细,耗时费力)等。 代表作品:五辫梅花、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 相关故事:盘绣是青海土族所独有的传统刺绣,土族少女一般从小就跟随母亲或长辈学习刺绣,在待字闺中的两年间,就要独立完成各种绣品,作为自己的嫁妆。出嫁前,她们要拿出待嫁前所绣的衣服、佩饰、鞋袜等绣品,展示女儿家的心灵手巧,并要将部分绣品赠送给婆家的亲戚或朋友。而婚后有了儿女,她们又会像当初自己的母亲那样,将这种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代代相传下去。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就产生在这一地区。 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甘肃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出现。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0(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一千多年来,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 有着千年历史的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1949年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但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至今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而年轻妇女多热衷于较简单的刺绣技术,如剁绣、机扎等,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下一篇:互助白牦牛 |
互助青稞酒 | 青稞,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粮食—青稞酿制而成。以前多是家酿青稞酒,现在有专门的青稞酒厂,比较有名的是青海省互助牌青稞酒,其次在西藏和四川都能品尝到青稞酒,不过多是家酿的,酒精味道比较淡,而且不同地方酒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地方也有截然不同口味的青稞酒,这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影响.。 |
马家村荷兰豆 | 青海省互助县充分利用气候和地域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扩大荷兰豆、甜脆豆的种植面积,在威远镇、南门峡、林川等3个乡镇6个村共种植荷兰豆、甜脆豆5000亩。目前,全县90%以上荷兰豆、甜角豆已采摘销售,大部分销往兰州、广州、北京等地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林川乡马家村海拔高,气候凉,是种植荷兰豆的理想田地。每亩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一亩荷兰豆的收入超过了两三亩油菜的收入。如今全村70%农户种植荷兰豆,种植面积从前几年的几亩地达到了440亩,成了马家村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 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积极与外地商家联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建立了农产品交易场所,有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建立4个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壮大一村一品经济,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引入省外商家就地实施订单种植,让农民种植荷兰豆、甜脆豆卖到了好价钱,增产又增效。 同时林川乡在威远镇余家村建立的300亩荷兰豆基地,在林川乡马家村新建成使用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里,农民们将采摘的荷兰豆、甜脆豆集中收购给经纪人,并通过精选包装后,统一销往省外和国外市场,使荷兰豆、甜角豆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下一篇:互助葱花土鸡 |
鹿尾 | 鹿尾的主要功用:鹿尾椎处割下,阴干,以粗壮、黑亮、不带毛、光整者为佳。强壮滋补药。益肾经,暖腰膝,治腰痛,对阳萎、遗精、腰脊酸痛不能屈伸,头昏耳鸣有特效。下一篇:藏族婚宴十八说 |
青海冬虫夏草 |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
乐都紫皮大蒜 | 青海省乐都县的紫皮大蒜以蒜头大,分瓣少,辣味适中,风味独特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地域范围 东起高庙镇、洪水镇、碾伯镇、青蒜(紫乐都县蔬菜雨润镇;西至高店镇、北起寿6109709皮大蒜)专业协会 乐镇、共和乡、南至下营乡、城台乡、曲坛镇、亲仁乡 特定品质 叶片长披针形,叶长57.00±7.40厘米,叶宽2.60±0.50厘米,叶片横断面呈月牙形,叶片绿色。叶鞘及假茎浅黄绿色,全株叶片数9+1片。株高71.10±2.30厘米,株幅40.00±3.82厘米,单株蒜瓣数5±1瓣;鳞茎扁圆球形,纵径3.68±1.43厘米,横径5.60±1.35厘米,外皮紫红色,单个鳞茎重65.90±3.92克,单瓣重9.46±1.32克,蒜苔黄绿色,长40.00±5.00厘米,粗0.50±0.10厘米,单苔重12.00±1.20克;中熟;秋天播种,生育期106-108天,全生育期285-288天;春天播种,生育期116-118天,全生育期140-144天;抗寒性强,耐旱性弱;抗灰霉病、紫斑病中等。 地域范围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流域,东北与甘肃省接壤,东南与民和县相连,西与平安县交界,西北与互助县毗邻,南与化隆县为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 —36°46′之间,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76公里,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850—3400米之间。乐都紫皮大蒜生产区域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5万亩,年产量6.8万吨。下一篇:青海湖湟鱼 |
乐都大樱桃 | 乐都大樱桃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特产。乐都县围绕建设百万株大樱桃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省县级财政连续6年扶持下,全县种植大樱桃100万株,成园面积达到1万亩,主要分布在碾伯、高庙、洪水等乡镇的川水沟岔地区。先后引进红灯、先锋、雷尼等9个品种。 乐都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大樱桃栽培的理想区域,近年来,乐都县把大樱桃种植作为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政府补贴,鼓励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院内、承包地里种植大樱桃。 2007年以来,乐都县积极发展大樱桃基地建设,累积引进苗木100万株,成园面积已达10000亩,建立了以推广中心试验基地、碾伯镇城中村;高庙镇旱地湾村、郎家村;高店镇大峡村以及寿乐镇熊家湾、上李家、土官口为示范区的种植大樱桃生产及观光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乐都县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 截至2012年,该县大樱桃种植规模达100万株,成园面积达1万亩,形成千亩、五百亩片、百亩以上片、5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共20处,主要分布在碾伯、高庙、洪水、高店、雨润、寿乐、下营等乡镇。今年,有近8万株大樱桃挂果,每株大樱桃产量约10公斤,按70元/公斤计算,总产值达5600万元,大樱桃成为乐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乐都大樱桃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乐都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9′至102°47′,北纬36°16′至36°40′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幅员面积3050平方公里。产地适宜种植范围东经102°09′至102°47′,北纬36°22′至36°37′,面积2050平方公里,主要涉及乐都县的高庙、洪水、碾伯、雨润、高店、寿乐、共和、下营、城台、曲坛、蒲台等乡镇。保护生产规模300公顷,年产量3800吨。下一篇:乐都洋芋 |
藏毯 | 藏毯是西藏各类民族手工艺品中又一亮点。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 ,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浓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图案,讲究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藏毯分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风格,如高贵素雅型的、浓重华贵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挂毯式的,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拉萨地毯厂啊生产藏毯的权威企业,它除了保持原有的手工制作外,还引进了电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制图设计等工序。藏毯远销欧美,行销内地,无疑是来到西藏的您应该选购的商品之一。 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关于请求将青海手工藏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青政函〔2006〕47号)和西藏自治区《关于请求将西藏藏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藏政函〔2007〕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及西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吹肺 |
乐都沙果 | 乐都沙果和享堂西瓜、贵德甜梨并称青海特色水果。乐都沙果学名花红,别称林檎,蔷薇科苹果属乔木,高4~6 m。分枝较密,花色粉色,花期4月初-5月初,果实完熟期8月初-9月初.果实卵圆形或近球形,黄色或红色,香酥脆甜,性甘温,能消食化滞、散淤止痛.果实可制果干、果丹皮或酿果酒;嫁接后3年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主要优点是结果早、早熟、色艳、香气浓郁、品质佳。 乐都沙果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碾伯镇、洪水镇、雨润镇、高店镇、寿乐镇共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将乐都沙果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乐政〔2014〕22号 青海省地方标准:《乐都沙果》(草案) 下一篇:瞿昙寺花儿会 |
循化线辣椒 | 循化辣椒地方名产。又叫牛角椒、线辣椒。茄科,1年生直立草本,高40~60厘米,枝顶双生或簇生,花单生于叶腋或枝腋,花白色,成熟后为红、橙、紫红色,味辣,果皮和胎座间有空腔,内有扁形种子。花果期7~10月,东部地区均有栽培。品种有柿子椒,也叫甜椒或灯笼椒,株高叶茂,果大如梨,色赤或黄,辛淡味甜;又有长椒,亦称长角辣子,植株细健。叶窄花小,果长而弯,端尖如角,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循椒,质量优良,肉厚味馥,色红艳丽。果为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含辣椒碱、辣椒红素等,能促消化,增食欲,内服可驱虫、发汗,外敷治冻疮、风湿、镇痛、散毒。 地域范围 在青海省循化县内(东经102°04′-102°49′,北纬35°25′-35°56′之间)清水乡、道帏乡、白庄乡、积石镇、查汗都斯乡、街子乡、尕椤乡、文都乡,为使用循化线辣椒证明商标的生产地域 特定品质 循化线椒,皮薄、肉厚、色鲜红、味香醇。营养成份普遍高于山东,蛋白质含量16.9%,比山东尖椒高1.9个百分点,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70毫克,β胡萝卜素含量为267毫克,辣椒红色素13.3毫克,均比山东尖椒分别高出20毫克、60毫克、3.3毫克;脂肪含量为14.4%,比山东高出2.4个百分点;总糖含量为12%,比山东高出6个百分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每100克中镁、钾含量分别达到269.65毫克,1965.46毫克,比山东分别高138.65毫克,880.46毫克;椒油含量平均为14.62%,比陕西、新疆两地分别高2.21和1.2个百分点,循化线椒由于富含VC、钾、辣椒碱、辣红素、β—胡萝卜素是天然的色素、VC可以促使色素保存,所以用于加工后的辣椒色彩鲜红、营养丰富。 文化典故 循化线辣椒,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栽培生产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农家品种。其具有细长且褶皱、2-3个以上螺旋度,果肉后、色艳、油多籽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之特征,称为市场供不应求的名特优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曾分别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94年郑州全国优质农业产品展销会银奖,消费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广阔。 下一篇:青海线辣椒 |
乐都长辣椒 | 乐都长辣椒,皮薄肉厚,辣味适中,味香口感好,个体长大,营养丰富,深受山东广大消费者都的青睐。经检测,干物质为9.49%,比山东高4.49个百分点;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为0.05毫克,比山东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09.3毫克,比山东高47.3毫克。 乐都长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属茄科。根系发达,较耐干旱,喜欢温暖,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24—28℃,生长期白天温度20-28℃,夜间16-20℃,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整个生育期需充足的阳光。开花结果期,低温潮湿,或高温干旱,都可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但以肥沃的砂质土壤为好。低凹积水的地方辣椒生长不良,易死亡。 一、品种选择 乐都县保护地栽培主要选乐都长辣椒,极少部分栽培甜椒。乐都长辣椒生长势中等,株高95厘米,开展度80厘米,叶色深绿,始花节位12节,果实长锥形,果实纵径24厘米,横径4.2厘米,果深绿色,成熟果暗红色,果肉厚1.3厘米,一般亩产4000公斤左右。味辣有芳香,品质佳,荣获全国博览会银奖。 二、播种育苗 1、苗床准备。一般营养土育苗,选择没种过菜的田园土,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草木灰,按1:1:1的比例混合拌匀,每平方米床土加8-10克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然后将营养土铺入苗床,床土厚度10厘米,或装入营养钵灌足底肥。 2、种子播种和处理 按亩用种量150克,将种子用55℃热水烫种15分钟,并不停的搅拌,待水温降至30℃浸泡6-8小时,或用0.1%高锰酸钙溶液浸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净药液后浸种,然后用干净湿布包好放在25-30℃环境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时播种。 播种: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栽培。乐都地区确定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冬春季栽培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普通温室冬春栽培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塑料大棚12月下旬播种育苗,一般株行距10*10厘米,播后覆土1-2厘米,然后盖地膜,以保持温度提高地温。 3、苗期管理:播种后出苗前以保温为主,白天保持25-30℃,夜间20-22℃。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齐苗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2-15℃。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植前10天低温炼苗,开始逐步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0-22℃,夜间10-15℃,通大风。标准苗龄80-90天,苗高20厘米左右,9-10片真叶,茎粗0.4-0.6厘米,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三、定植 1、整地施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6000公斤,麻渣15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并用敌克松2.5公斤或多菌灵2公斤进行土壤处理,深翻40厘米,并灌足水。 2、定植:当室内最低温达8℃,10厘米地温达12-15℃,并稳定一周便可定植。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栽培定值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冬春栽培定值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普通温室定植第2年元月下旬,塑料大棚定植4月中旬,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35厘米。 四、定植和管理 1、通风和温湿度管理:定植后为促进缓苗,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暂不通风,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保持16-18℃,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缓苗后至座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13-17℃,相对湿度保持60-70%。当室内温度达到25℃左右时开始通风,下午气温降至15℃关闭通风口保温。通风由小到大,逐步通风,严禁高温突然通风。结果期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5-17℃,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日夜通风。 2、浇水:定植时较好定植水,缓苗后10-15天视土壤墑情可浇一水,后控水蹲苗,到门椒开始膨大,对椒开始座果后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视墑情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均要小水轻浇,切忌大水漫灌。 3、追肥:施肥原则是重施底肥,多施有机肥,增势磷肥,前期侧重氮肥,盛果期增施磷钾肥。门椒采收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盛果期可随浇水2-3次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磷酸二铵15公斤,并从初花期到盛果后期间隔15-20天交替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复绿灵500倍液或高美施400-600倍液等叶面肥。 五、主要病虫害防治 目前乐都县辣椒主要病虫害是根腐病、疫病、炭疽病和蚜虫、斑潜蝇。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前提下,根腐病可用甲霜铜、杀毒矾、铜铵合剂灌根,定植前土壤药剂处理。疫病可用普力克、绿享二号、杀毒矾喷雾并灌根。炭疽病可用代森锰锌、乙锰喷雾防治。同时可用虫螨光,爱福丁喷雾防治斑潜蝇和蚜虫。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流域,东北与甘肃省接壤,东南与民和县相连,西与平安县交界,西北与互助县毗邻,南与化隆县为邻,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 —36°46′之间,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76公里,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850—3400米之间。乐都长辣椒生产区域遍及全县14个乡镇,年种植面积1万亩,年总产量4万吨。下一篇:乐都紫皮大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