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市 >> 原州区 >> 三营镇

三营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其中北周造像最为精美,隋代的造像风格淳朴,唐代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了解石窟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便游览。  提示:   交通:从固原县城乘坐公交车到三营镇(行程1个多小时,车费约3.5元),在镇北的路口有车去须弥山(行程近1个小时,车费5元)。旅游淡季,从三营前往须弥山只能包车,包车价格为20元(面的)。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三营镇  固原县辖镇。固原县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1958年设三营公社,1983年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清水河两岸,距县府40公里。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2.4万。宝中铁路、银平公路、西大公路穿越镇境。辖三营、赵寺、孙家河、老三营、东原、西台、海埫、唐湾、戴堡、鸦儿沟、马路、化平梁12个村委会及第一、第二2个居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胡麻、瓜果。.…… 详细++

固原博物馆

固原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民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1998年确定的全国70个重点博物馆之一。198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中文物藏品总量约1.2万余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的国宝及国家一级文物123件。藏品中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最富特色。   陈列展览由陈列大楼、钟亭、古墓复原馆、石刻四部分组成。   陈列大楼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固原历史文物展》和专题陈列《丝绸之路在固原》两部分。共陈列展品1000余件,整个展览凝聚了同原六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展览时间跨度大,内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展览以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为依据,再现了固原早期先民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丝绸之路在固原》专题展。“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号称是世界东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它东起中国的长安,即今天陕西的西安,西到地中海沿岸横跨东亚、中亚、西亚和部分欧洲地区。古丝绸之路经固原有四处入口,两处出口,汉、唐、五代、宋、西夏等历史时期长安至凉州的北道,经固原的道路分别为:第一条道是由甘肃平凉安国镇入境,经联财、将台、张易、树峡关、固原(原州)、头营、三营;第二条道同样是由甘肃平凉入境,经联财、六盘山、隆德县城、然后入境甘肃静宁县;第三条道也是由甘肃平凉入境,经三关口(弹筝峡)、瓦亭(也可到隆德)、固原、头营、三营;第四条道是由甘肃镇原入境,经彭阳的红河乡、彭阳县城(百全)、古城、固原、头营、三营。三营北上有三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由三营经七营至萧关出同原;第二条道路是由三营经黑城(通峡)、撒台(荡羌寨)、苋麻河高台寺、西安(西安州)至盐池(定绒寨)出界,进甘肃静远县;第三条道是三营、黄铎堡、李俊(九羊寨)、红羊、树台西安(西安州)至盐池出界,进入甘肃静远县。展品以中西文化交流的遗物为主,反映了北朝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佛教传入固原,从北魏到隋唐时期,固原境内出现了大量的石窟及石、铜佛造像,如鎏金铜佛、玉菩萨等造像的出现,标志着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繁荣与发达。彭阳新集北魏墓出土的房屋模型,是用土夯筑后剔刻出瓦垄、窗棱的实心房屋,在我国同期考古中属于首例发现。屋下方十余米处有一墓室,从0土彩绘陶俑、陶牛车等共150余件,陶俑大多为胡人形象。 “北魏漆棺画”的发现是近年美术考古方面的重大事件,它为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北朝绘画史料,也进一步提供了了解北朝绘画艺术的重要实物。漆棺彩画展示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结合,儒家题材与佛教题材交融的新面貌。图中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画与漆棺上主人的生活 缩影,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凸钉玻璃碗”是西方之国的瑰宝,具有波斯萨珊王朝传统的玻璃工艺特点,体现了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和精堪的磨琢工艺,为我国古玻璃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戒指”的样式和石面上雕刻的文饰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装饰所镶嵌的青金石多产于阿富汗,可见这枚戒指来自葱岭以西。 “环首铁刀”出土于李贤墓木椁右侧,是李贤生前佩刀,也是目前所发掘的北朝墓0土的唯一完整的铁刀,对中国古代兵器的研究及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传入中国的手工艺制品,生产于巴克特里亚地区,属于萨珊金属器系统。壶身上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中世纪时期西方古典艺术在北方地区的渗透传播,其故事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艺术风格也具有希腊、罗马的特点,以制作精良、质地贵重和传世稀少而弥足珍贵,这种珍贵的金银器在西方传入中国的奢侈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国际学术界悬而未定的萨珊金银器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藏品中的200余件文物先后数次应邀出国展出,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宁夏秦长城遗址

宁夏秦长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宁夏秦长城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固原县、彭阳县。  宁夏自古就是中国北部边防前线,素有“关中屏障,自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在宁夏构筑过长城,令宁夏堪称长城博物馆。时至今日,秦长城、隋长城、宋壕堑、明长城等不同历史时期、用黄土夯筑、砂石构筑、石块垒砌的不同建筑材料修筑的古长城,在宁夏境内累计长度绵延3000多里,形成了一道绝妙的景观。  战国秦长城,由甘肃静宁县入境,进入宁夏西吉县,沿葫芦河东岸北行,经西吉县将台乡的东坡、保林、明荣村后,于将台乡的东南侧折而向东,进入马莲乡;又沿马莲川河东北上,经红庄乡,穿滴滴沟,至孙家庄南;折向东,过海子峡河到吴庄北,绕固原县城西北10里的长城梁、明庄、郭庄,到达清水河西岸。在此,长城分为内外两道:一道由海堡开始,绕乔洼,过清水河,至郑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陈家沙窝;另一道由海堡向东,过清水河,也到陈家沙窝,与前道长城合并,尔后进入固原东山。东南经西郊乡水泉3队,吴沟村的蔡家洼生产队,进入河川乡海坪村的墩弯,过寨洼村,又东行至河川乡黄河村后,东南到城阳乡的白岔、长城源,自叶家寨转向东北孟源乡的赵山庄、草滩、麻花洼后,折向北出宁夏境,进入甘肃省镇原县马渠乡的城墙弯村庄,全长约400余里。  2001年6月,宁夏秦长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固原城西南塬陆续发掘的一系列墓葬的总合。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亚西亚文化的交融碰撞之地,中西文化的东来西进通过丝绸之路相连接,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存。   1981年出土于固原城郊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棺画里的宴饮图、棺画的波斯画风等都明显地表现出中亚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再现了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畅通和固原丝绸贸易之繁荣。1983年在固原南郊发掘的北周大将军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等波斯萨珊时期的工艺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存。1993年在固原南郊乡王涝坝村发掘的北周宇文猛墓,出土了近百件彩绘陶俑,其中包括胡俑。1996年中日联合发掘的北朝重臣田弘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及各种玉器,生动地再现了东西文化交流在固原的璀璨历史。此外,这一时期发掘的隋唐史姓家族墓葬群,不但出土了不少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而且再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固原的历史地位。

东岳山

  介 绍 东岳山距固原城东三里之遥有一座巍峨耸峙的东山,自从修造东岳大帝的神祠后,此山就改名为东岳山,成为固原的一座文化名山。根据历史记载和老年人的回忆,到清代末,这里已是“九台十八院,七十二座大殿”的宏大建筑群,闻名西北。 九台分别为: 第一台:山门。 第二台: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石佛寺。 第三台:鲁班纪念馆、灵官洞。 第四台:城隍庙、关帝庙。 第五台:药王洞、菩萨洞。 第六台:五龙碑。 第七台:玉皇楼。 第八台:东岳大帝殿、子孙宫。 第九台:铁绳岭。

固原城

  "城"的出现,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固原城(高平城)的修筑,同样显示了固原地域文明的进程和悠久的历史。  固原城,地外宁夏南部山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内城的缘起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而得以沿袭且发展起来的城就是现在的固原古城,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外城:周围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  东城门三道,万历时建,冠名者两道,一日安边门,一日保宁门。  南城门四道,也是万历时建,有名者两道,日镇夷。  西城门两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一道,日威远。  北城门一道,万历时建,日靖朔。  这是固原城发展和演化2000年后格局上的最后定型。固原博物馆复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历史缩影。这座规模宏大的砖包城雄踞原州,享誉北方,成为明清以来西北地区的名城。

安西王府

  介 绍 六盘山东麓的开城,是成吉思汗、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共同苦心经营的一块黄土地,也是安西王府的所在地。   安西王府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考察开城遗址时,地表层还有裸露的黄、绿、白三种琉璃建筑碎片,尤以绿釉、黄釉琉璃瓦为数最多,还有黄釉龙纹圆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龙是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帝的宫殿才能用黄釉琉璃瓦并饰以龙的图形。   这说明这里曾经有行宫建筑。西安王府的宫殿府库豪华壮丽,又有花园、养鱼池等供安西王及其王妃游玩的场所。可惜这些建筑都毁于一场地震。大德十年(1306年)八月壬寅,“开城地震,坏王宫及官民庐舍,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从压死的人数看,当时的宫邸、房屋建筑面积是很庞大。    宁夏固原市

秦汉萧关

  介 绍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是游人观览的好去处。    宁夏固原市

固原云雾山草原

  在固原城东北45公里处,有一座绿草如茵的山峰,那就是云雾山。云雾山主峰海拔2128米,山基由白云岩、红色砂砾组成,土壤为地灰褐土和淡黑垆土,生长草甸植被。1982年,固原在云雾山建立了面积达4000公顷的草原自然保护区,1995年被列为省(区)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建立的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植物51科131属182种,动物40科74属80种,益虫14科28种,蜘蛛5科7种。保护区所保护的对象就是这些草原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包括气候、土壤、昆虫、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等。    宁夏固原市

固原清真寺

固原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固原清真寺  固原是中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从元朝以来,回族人民就在西海固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奋劳作,星罗棋布的清真寺显示它独特的民族色彩。在现有的清真寺中,明朝的有6座,清朝的有428座,民国年间的有615座,其余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平均每11.46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清真寺。较为有名的有:彭阳城关清真寺、北伍家清真寺、硝河清真寺、海原清真大寺、南关清真寺。  固原历史上的清真寺,多采用中国古老宫殿的建筑形式,寺脊隆起,飞檐四出,雄伟古朴,庄严肃穆。现在新建的清真寺形式多样,但都摆脱不了本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最基本的特点是简朴,雕梁画柱较少,总体特点是崇尚严整,朴质壮丽。

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信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的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林业局2011年12月批准试点建设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26公顷,建设干旱化区域内典型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和生物资源的“储源地”,成为濒危、稀有水禽类的“中转站”和固原市城北重要的灌溉及防洪区。  通过6年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固原清水河湿地公园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00公顷,植被恢复40顷,种植景观绿化带36公顷,库区外缘实施生态修复造林550公顷,湿地周边道路绿化16.5公里,清水河水质由2011年Ⅴ类重污染水质净化为Ⅳ类水质。

开城遗址

开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城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开城乡-,处在六盘山东边缘清水河与泾河、茹河、葫芦河的分水岭上,是元代安西王设在六盘山地区的王相府。-遗址面积2.86平方公里。遗址的主要遗存为元代。1992年7月6日,原固县人民政府将此地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范围共6处。遗址中大量元代以龙和黄色为主调的“琉璃龙纹瓦当、滴水描金鎏银”建筑饰件的发现,以及日前专门为祭祀成吉思汗而建的宗庙遗址的发现,都为揭开成吉思汗亡故之谜提供了史据。-

唐制胜关

  唐代原州七关之一,旧号大震关或大振门。在泾源县城西1.9公里处,香水河北岸,隆德--泾源公路通过。现为泾源县香水镇永丰村即官庄。遗址呈正方形,边长各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开东西二门,东门建有瓮城,长49米,宽38米,城址现已被垦为农田,城墙残高约1米。地面散布大量唐代砖瓦陶片,也有汉代绳纹瓦片,近年先后出了土唐、宋、元代瓷器及“开元通宝”等铜币。

二十里铺拱北

  固原县城南二十里,平银公路的东侧,渡过清水河,在树木葱郁的幽雅环境中,依山势矗立着一座集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寺院,气势恢宏、古朴典雅、肃穆神密,这就是闻名国内的固原二十里铺拱北。

固原孔子文化馆

  固原孔子文化馆  固原孔子文化馆是政府支持、社会捐资创办的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已任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通过纪念孔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礼仪、诚信、和睦、爱心“四大工程”建设,是原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初,社会发起倡议,建设孔子文化馆,倡议一经提出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区市县有关部门也热情予以关怀和指导。自治区文化厅拨建设补助资金5万元,固原市、原州区政府补助资金10万元。几年来社会各界共募集资金41.3万元,经过选址征地,通水通电,于2006年9月建成大成殿一幢,仿清建筑,砖混木结构,重檐庑殿式,五转七型,三面柱廊,五彩枓栱83赞,八窗十二门,建筑面积155平方米,两山墙外扇面砖雕“桃李满天下”、“松竹梅寒三友”,殿前九加五级台阶,两边石书“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德,石栏杆浮雕固原十景,台阶中镶御阶石雕“麒麟吐玉书”。北侧修简易展室三间,南侧建附助用房5间。实现总投资53.6万元。  文化馆设立固原籍历史和现代名人陈列馆,收集整理固原历史名人史迹,介绍给群众,增强固原人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建立书画展馆和书画碑廊,收集展示历史名人写固原诗词、题词、墨宝和固原当地书画爱好者的书画作品,挖掘固原丰富的文化蕴藏,提高东岳山的文化品位;建立经典诵读室,举办青少年业余经典诵读班,书法美术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孔子诞辰纪念日、清明、端午等节日举行传统纪念仪式,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  目前,固原市政府投资70万元,由原州区政府负责,在市、区整体规划后,今年后半年现建成陈列馆、书画展馆、经典诵读室、管理室、舞台兼凉、碑廊、大门以及玉带桥、状元碑、围墙等设施,规划总投资400多万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三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三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