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门源青稞 | 门源青稞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特产。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从中国范围来说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仅靠青藏高原的边远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海北两大古文明遗址—门源永安城遗址和浩门古城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近年来我省青稞栽培面积长期保持在80-100万亩,仅次于小麦、油菜,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青稞也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我县是全省藏区青稞主产区之一,全县青稞面积保持在16万亩,青稞年均亩产250公斤,在全省青稞生产中占上水平,历史最高单产达到465公斤,因此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这里的群众历来喜种青稞,重视青稞生产,积极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 门源青稞 门源县青稞杂粮营销协会 地域范围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55′28″至102°41′26″,北纬37°03′11″至37°59′28″,海拔高度在2388——5254.5米间。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县境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省属单位有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门源青稞在全县范围内种植,全县青稞播种面积常年在16万亩,约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7%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门源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 (1)种子特性: 门源青稞祼粒、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千粒重高;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可加工成“糌粑”等各种特色食品。 (2)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旗叶下第一片叶长29.6±2厘米,叶宽2.15±0.2厘米。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茎粗4.13±1.5毫米,弹性中等蜡粉少。茎5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77±0.29厘米,第二节间长9.0±1.3厘米,穗下节间长31.4±1.8厘米。单株分蘖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整齐。 (3)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形长方形。穗长6.0±0.4厘米,四棱,小穗着生密度疏,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护颖窄。长芒、有齿、黄色。 (4)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性中,较抗倒伏。 2、门源青稞的内在品质 检测结果表明:门源青稞含淀粉量≥60%,蛋白质≥10%,膳量纤维≥6%。脂肪含量≥1.5%。门源青稞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是生产青稞制品的理想原料。下一篇:门源白牦牛 |
门源奶皮 | 奶皮,是门源地区独特的回族名间奶制品,是牛奶煮沸后扬动起泡,再静止一段时间后由悬起的脂肪沫等凝结而成的物质,是牛奶的精华部分。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一张奶皮如同一轮皓月挂空;如同一幅女人的笑脸;如同超薄型白面大锅盔。奶皮上面蜂窝满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绵,其味不油不腻,鲜嫩香脆。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让人食之不厌,留恋永久。 “青海奶皮数门源,门源奶皮在麻莲。”门源回族自治县麻莲回族乡是门源奶皮的主要产地。奶皮,是数百年的延续的回族民间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牌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缺乏市场空间的状态。2001年,门源县麻莲乡从培育奶皮产业,上规模、成优势、提效益、强品牌、闯市场,带动群众致富的目的出发成立了麻莲乡奶皮协会。协会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改善加工工艺、提高质量、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以及购买奶牛、扩大规模信贷资金等方面为加工户提供了大量支持。到2004年,全乡生产的奶皮质量明显提高,产量还突破了13万张,创收达104万元,其产量和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形似皓月挂空、女人的笑脸、超薄型白面大锅盔。奶皮上面蜂窝满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绵,其味不油不腻,鲜嫩香脆。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 门源奶皮是所有奶制品中含钙量最高的,而且非常易于吸收,其吸收率是海藻、鱼类的两倍,是上好的甚至是最好的钙的来源,能有效促进骨骼生长,提高骨骼质量,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奶皮中的蛋白质是高质量的酪蛋白,它包含所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符合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奶皮也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良好来源。 品尝门源奶皮是有讲究的,通常切成菱形小片盛在瓷盘里,品尝者自己用筷子夹数片放进碗中,如是你是客人主人定会热情地为你夹上,然后用上好的奶茶或熬茶浸泡片刻,边饮茶,边入口品尝。浸泡的奶皮久泡不化,绵软可口,细细品味,油而不腻,余味悠长;也可直接干食,干食香脆带酥,酥而不散,奶香纯真,爽口生津。 门源奶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门源奶皮产地范围为青海省门源县浩门镇、青石嘴镇、泉口镇、东川镇、皇城乡、苏吉滩乡、北山乡、西滩乡、麻莲乡、阴田乡、仙米乡、珠固乡共12个乡镇现辖109个行政村区域。下一篇:门源小油菜籽 |
门源蕨麻 | 门源蕨麻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特产。 门源蕨麻 门源县蕨麻营销协会 13732082 蕨麻(食用植物根) 下一篇:门源青稞 |
门源白牦牛 | 门源白牦牛 门源县寺沟白牦牛养殖协会 11021722 白牦牛(活的)下一篇:门源奶皮 |
门源小油菜籽 | 门源种植小油菜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小油菜的发源地。门源小油菜性阴凉,耐寒冷,生长期短,抗灾性强。门源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适合于小油菜的生长门源小油菜浑身是宝,油菜籽平均含油量42.5%,出油率32.1%,是加工烹调油的理想原料,除加工成烹调油外,还可加工成色拉油、人造黄油、氧化油、起酥油、食用脂肪等高档食用品,可用于医药产品、化妆品等工业。油菜籽榨油后的麻渣(油饼),粗蛋白质含量在36-38%,粗蛋白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是饲养反刍家畜的优质蛋白饲料配料,还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近年来被栽培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商家所青睐。 门源年产油菜籽近5万吨,油菜籽含油率高达48%以上。且门源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B,由18种脂肪酸成分组成,油酸、亚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人体吸收率高达99%,适合大众口味,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是无公害、纯天然食品,食用植物油的首选。 地域范围 门源小油菜籽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门源县辖行政区域内,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7°03′11″-37°59′28″,东径100°55′28″-102°41′26″之间,县境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青石嘴镇、浩门镇、东川镇、泉口镇、西滩乡、北山乡、麻莲乡、阴田乡、皇城乡、苏吉乡、珠固乡、仙米乡)。总耕地面积60万亩,小油菜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年产油菜籽近4.1万吨,种植面积覆盖全县。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小油菜杆茎上长着众多长角果,内有圆形种子,即油菜籽,每个角果一般有10-18个油菜籽,多的可超过18粒,着生于隔膜边缘,分左右两列,油菜籽直径约1.5mm,褐色,籽粒饱满均匀。2、内在品质(检测数据):门源小油菜籽脂肪含量≥30%,磷≥0.6%,镁≥0.02%,铁≥0.005%。油菜籽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出油率高,油品味道浓郁,香味纯真,是我省的主要食用油。油菜籽品质规范值、门源小油菜籽检测值与非本县油菜籽的对比(略)下一篇:门源菜籽油 |
门源菜籽油 | 特定品质 门源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B,由18种脂肪酸成分组成,油酸、亚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人体吸收率高达99%,适合大众口味,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是无公害、纯天然食品,食用植物油的首选。 文化典故 门源是北方白菜型小油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素有“北方小油菜基地”之称,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名,年种植小油菜面积达30多万亩,年产油菜籽近5万吨,油菜籽含油率高达48%以上 下一篇:蜂王浆 |
蜂王浆 | 蜂王浆是蜜蜂采食花蜜、花粉等蜜粉源植物的有效成份,消化吸收后,在营养腺中加工升华为王浆的粘液,是蜂蜜与花粉的精华。蜂王一生都食用王浆,因此也叫"蜂皇浆"、"王浆"或"蜂乳"。珍稀名贵,成份复杂,有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的医疗效用。蜂王由于食用王浆,寿命可达5-10年,而普通工蜂只在幼虫期吃三天王浆,其他时间只吃蜂蜜和花粉,所以工蜂寿命只有1-3个月,且没有生育能力。 蜂王浆的主要作用有:改善营养、补充脑力、提高人身免疫力。蜂王浆中含有丰富的球蛋白、白蛋白和其他营养素。经常食用能治疗食欲不振,改善营养不良的症状。可以使人的脑力、体力得到加强,情绪得到改善,患感冒和其他疾病的机率减少。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服用蜂王浆对三脂异常症、血管硬化、心律不齐、糖尿病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治疗贫血,蜂王浆中含有铜、铁等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有强壮造血系统,使骨髓造血功能兴奋等作用。临床上已用于辅助治疗贫血等疾病,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口。蜂王浆中的10-HAD,即王浆酸有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可抑制大肠杆菌,化脓球菌,表皮癣菌、结核杆菌等十余种细菌生长。临床上用王浆和蜂蜜配制成外用纱条,用于烫伤、冻伤、肛科创面,其止痛、消炎、改善创口血循环及营养等效果明显优于凡士林等外用纱条。预防癌症,蜂王浆能抑制癌细胞扩散,使癌细胞发育出现退行性变化,对癌症起到很好预防作用。蜂王浆是一种很好的美容剂,由于蜂王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还含有SOD酶,并有杀菌作用,是一种珍贵的美容用品,长期服用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倩丽。 下一篇:清蒸牛蹄筋 |
清蒸牛蹄筋 | 清蒸牛蹄筋是青海回族人民筵席中常见的地方特色菜肴之一,在清真饭馆里被列为地方风味菜。此菜淡嫩不腻,质地犹如海参,颇有高原乡土味,在内地很难吃到它。 俗话说:“牛蹄筋,味道赛过鲜海参。”回族人民对加工牛蹄筋十分考究,有高超、熟练的烹饪加工技术。牛蹄筋加工比较费时间,先将牛蹄筋留皮煺毛,烧烤洗净,削除焦黑外皮,用碱水略泡,反复刮洗,使皮为金黄色,先入锅煮烂,再上笼蒸,剥去骨骼,蒸到筋质烂透,皮亦熟绽,即可配料烹饪菜肴。切筋为条,加胡椒、花椒、精盐、酱油、辣椒粉拌匀,装碗成形再蒸,待料味渗进筋内,扣碗上桌前浇鲜牛肉汤,并撒香菜、蒜末等。蹄筋淡黄柔软。如与海参同烩,另配笋片、蘑菇、水木耳等,俗称“十锦海参”或“十样锦”色味俱全,鲜美异常。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下一篇:羊羔盖被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
羊羔盖被 | 羊羔盖被是青海有名的一道风味美食。所用材料为羊羔肉中的极品--藏系羊羔肉。选用1-3个月既吃奶,又吃草的肥嫩羊羔,宰杀后将肉切成二寸左右的小块,油锅中爆炒,加入调料,放入水,稍滚后,将汁子滗出,将切成快的面饼或花卷放在羊羔肉上,用文火焖熟。羊羔肉的这种吃法,面中有肉味,而肉质倍感细嫩,入口不腻。 下一篇:沙 果 |
沙 果 | 乐都沙果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沙果,为苹果属的果品之一。它又有花红、香果、冷金丹等别称。沙果性甘温,营养丰富。 下一篇:回族宴席曲 |
青稞酒 | 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多年历史的"天佑德"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 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威远烧酒",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一年四季,威远镇一派酒香,人们说,这里的麻雀儿也会饮二两酒呢! 传说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带来了杏花村的酿酒技术,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筹的美酒"威远烧酒"。从此,它便誉满高原,行销西北。互助酒属于清香型酒,香味纯正,酒液澄明,闻之清香扑鼻,入口醇和绵软,回味甘冽悠长。它采用威远镇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与当地所产青稞原料相配制酒,恰到好处,真可谓天然浑成,酒香不散。传说,此井乃八洞神仙宝葫芦中的玉液琼浆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互助酒已形成了从踩曲、制坯到煮馏等完整系统的酿造技艺,有着独自的科学配方,已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现在,其工艺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当代的新法,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日趋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声誉与日俱增。下一篇:祁连牦牛 |
青海冬虫夏草 |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
刚察黄蘑菇 | 黄蘑菇是刚察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其鲜味独特,口感极佳,颇受世人欢迎。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有各种营养物,并含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理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刚察黄蘑菇因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被饮食行业誉为生长在草原上的“软黄金”。是刚察县人民家中必备的美食之一。当有贵客临门时,好客的主人便会以此来招待客人。黄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长,现在有好多牧民将采摘好的黄蘑菇带到县城买卖,这已成为牧民另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如今随着经济的增长,游客的不断增多也有很多已包装好的黄蘑菇。是游客必定购买的美食之一。游客在购买过程中要择优而选哦! 刚察县黄蘑菇质量最优,水分少,肉质厚。细密脆弱,味香纯正。黄蘑菇含有异常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B1、C等。性味甘平,益肠胃,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常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强防癌抗癌能力,并能预防病毒感染、脚气病、牙床出血、贫血等症。黄蘑菇炖鸡、炒肉、煲汤都很好吃,干货如果炒菜一定要用水泡开泡软才能风味浓郁! 刚察黄蘑菇因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被饮食行业誉为生长在草原上的“软黄金”。是刚察县人民家中必备的美食之一。当有贵客临门时,好客的主人便会以此来招待客人。黄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长,现在有好多牧民将采摘好的黄蘑菇带到刚察县城买卖,这已成为牧民另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下一篇:雪域藏餐 |
刚察牦牛 | 刚察牦牛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特产。刚察牦牛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刚察牦牛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刚察牦牛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刚察县哈尔盖、沙柳河、伊克乌兰、泉吉、吉尔孟等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牦牛被喻为“雪域之舟”,是青海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刚察青海湖畔。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青海牦牛长期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植被较薄牦牛吃草边走边吃,处于半野生状态。因此,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污染,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牦牛肉性熟热,冬食可抗寒,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青海各族人民喜食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据藏族古籍记载:古代的藏区曾被牛魔王统治。野牦牛用力大无比的头和尖利的角降伏了高原的诸山神,这些山神多变化为牦牛。这使人想起了许多苯教神灵所乘的坐骑,诸如“长着六只角的牦牛”、“水晶色的牦牛”、“口鼻喷着雪暴的牦牛”,显然,在牦牛图腾崇拜中,白牦牛又居于特殊的地位,时至今日,在许多藏区及土族地区还保留着崇拜牦牛的习俗,当然这早巳不是图腾崇拜了。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 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牦牛”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刚察牦牛产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刚察县地跨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全县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府驻沙柳河镇,人口2.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4%,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2镇3乡。东隔哈尔盖河与海晏县为邻,西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天骏县毗邻,南隔布哈河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相望,北隔大通河与祁连县接壤。县境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地域宽广;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3300.5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4775米,位于县境西部的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县境南部的青海湖湖滨地带。 下一篇:五香牛肉干 |
祁连牦牛 | 祁连牦牛是青海海北祁连县的特产。 祁连牦牛产区祁连县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祁连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属传统游牧放牧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同时由于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体现出品质好、肉质鲜美、肌纤维较粗、色泽暗红、腥膻味小的特点,具有其它牛肉无法比拟的独特风味。 祁连牦牛的来源与青藏高原民族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是藏族群众长期驯养昆仑山、祁连山的野牦牛相传至今。牦牛古称“犣”、“豪牛”、“髦”、“犛”等,善走险峻山路,称为“高原之舟”,是藏族牧业和藏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在藏族宗教艺术和民间工艺中,可看到各种牦牛图案,宗教祭祀和法事活动中佩戴牛头面具演示舞蹈等,均证实牦牛图腾崇拜的历史风俗根深蒂固地留存在藏民族的文化生活中。 位于我国青海省和甘肃省的祁连山脉带来了河西走廊孕育了丝绸之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高原之舟”的高寒地区特有的牦牛在山下丰美的水草间悠然前行,在前行中不断带动着祁连山附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畜牧业绿色化规模化建设中,祁连山地区牦牛产业的前景更是一片大好。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祁连县畜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祁连牦牛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总面积1764.11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和山丹县为界。县域内共有祁连牦牛16.52万只。 下一篇:祁连藏羊 |
刚察藏羊 | 刚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特产。刚察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刚察藏羊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刚察县哈尔盖、沙柳河、伊克乌兰、泉吉、吉尔孟等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刚察藏羊属“高原型”藏羊,是我国古老原始品种之一,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保持纯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归圈。刚察藏羊胴体肉色鲜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无膻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在羊肉中独具特色。刚察县本为羌人居地,按《说文羊部》解释:“‘羌’、西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祁连人民传承传统的方式,在羊宰杀后将大块羊肉下入大铁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食,俗称“开锅肉”,入口鲜嫩、口感纯正。羊血灌入洗净的羊小肠中,煮熟后称为“血肠”,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备之品。藏族群众经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炖煮时还要在尾巴末处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刚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特产。刚察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 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刚察藏羊产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刚察县地跨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全县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府驻沙柳河镇,人口2.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4%,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2镇3乡。东隔哈尔盖河与海晏县为邻,西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天骏县毗邻,南隔布哈河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相望,北隔大通河与祁连县接壤。县境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地域宽广;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3300.5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4775米,位于县境西部的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县境南部的青海湖湖滨地带。 下一篇:牦牛酸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