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哈密魔鬼城 | 哈密魔鬼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魔鬼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以南,距五堡乡20公里,距哈密市约100公里,由于它神秘莫测,不熟悉地形的人若遇风暴,有迷失方向的危险。 哈密雅丹地貌东起烟墩外的骆驼峰,经雅满苏铁矿,大南湖煤矿,到五堡沙尔湖十三间房等长约400公里,宽约5~10公里,在哈密属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是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而形成的。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以及混迹岩砾中五光十色的玛瑙、随处可见的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可获得象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海生的鱼类化石、鸟类化石,当夜幕降临时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 其实这里还真正存在着古城堡建筑、古民房遗址—艾斯克霞尔古城堡:离地面约6米的风蚀台上的长方形的土夯建筑有高约5米,前面有门有窗的居住地,这就是人类活动之地、是古丝路的驿站或是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 据当地人推测,此地西面的沙尔湖(由流沙通向罗布泊)干涸之前,这里也有村庄人家,当水源游移(地壳变化)沙尔湖消失后,林木飞鸟在风沙中,部分变为化石,而此地居住的人只得背井离乡,连先祖的遗骨也移走了、至今仅有遗址。门票/开放时间旺季40元,淡季25元 新疆哈密市 五堡乡 一、概况 五堡乡位于哈密西南75千米处,东临南湖乡,西接七角井镇,南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靠二堡镇、柳树泉农场、三道岭。行政区划面积17159平方千米,面积仅次于沁城乡,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总面积的20.2%,有草场4.4万公顷。全境气候是热量丰富、气温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4度,年极端高温42.6度,年极端低温零下27.7度…… 详细++ |
寒气沟 | 寒气沟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导 游寒气沟位于白石头以东20公里的托木尔提山的北麓腹地。这里古树参天,植物繁茂,山泉喷涌。三条山沟水汇集,沿河谷南流,汹涌澎湃。即使盛夏炎热的季节,其河水依然寒气逼人,故而得名。介 绍 寒气沟海拔2200米,纵深约十多公里。山不高而峻峭,森林苍翠而恬静,集天然性与原始性于一地,在这里一可饱览-松涛;二可领略高山草甸牧场风光;三可享受冰川地貌景观。 寒气沟是国家AAA级景区,天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之一。这里的气温较其他地方低出30度,请注意防寒保暖。 新疆哈密市 |
哈密瓜 | 哈密瓜在新疆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称为“天下第一瓜”,其肉色如晶玉、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 哈密瓜,色、香、味俱佳,瓜肉肥厚,香甜清脆,含糖量高(最高者达21%),“色黄明如缎”、“瓜熟时到口即融,无滓”。哈密瓜松脆汁多,甜而不腻。 哈密瓜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哈密一带就普遍栽培哈密瓜,不过当时不叫哈密瓜,只称“甜瓜”。至清初康熙年间,“自康熙初,哈密投城,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哈密瓜现有黄蜜宝、红蜜宝、金蜜宝、早金、西域一号、洋香瓜、华西蜜二号、农抗黄金龙、新蜜11号等多个品种。 哈密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东起骆驼圈子,西至柳树泉农场;北起水管处园艺场,南至南湖乡,位于哈密盆地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0°08′至96°23′,北纬40°43′至43°43′,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35公里的狭长地带;伊吾县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伊吾河下游淖毛湖区域(含下马崖、苇子峡),东起下马崖阿热买力村,西至淖毛湖开发区,北起长城公司,南至苇子峡乔尔乔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4°32′至95°00′,北纬43°00′至43°50′;巴里坤县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三塘湖乡区域,东起岔哈泉村,西至下湖村,北起下湖村,南至上湖村,位于城东北74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93°09′至94°49′,北纬43°50′至45°43′;吐鲁番市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东起二堡乡的火焰山村,西至艾丁湖乡的也木西村、-子村、西然木村、亚尔乡的西沟村、交河古城以东,北起胜金乡幸福村、红星村、红柳河园艺场的一碗泉以南,南至恰特卡勒乡的曙光村,艾丁湖乡的红星渠以北;兵团农十三师221团东起交河古城,西至大旱沟,北起312国道,南至艾丁湖,地理坐标为东经87°65′至90°10′,北纬42°30′至43°13′;鄯善县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东起七克台镇的亚坎村,西至312国道和吐峪沟乡与二堡乡的交界处,北起天山脚下的柯柯亚村,南至迪坎乡的迪坎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9°29′至89°54′,北纬42°31′ 至42°47′;托克逊县所辖行政区域,具体为东起郭勒布依乡红山村,西至阿拉沟,北起312国道,南至觉罗塔克山以北,地理坐标为东经87°14′ 至89°14′,北纬41°21′ 至43°18′。 |
天山风景名胜区 | 天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天山风景名胜区分为白石头、鸣沙山、松树塘、天山庙和寒气沟五个景点。“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市区沿哈巴公路到天山风景区的70多公里路程中,可以领略到绿洲、大漠戈壁、草原、森林和雪峰五大自然景观,沿途的海市蜃楼、烽燧驿站、汉碑唐庙、牧场毡房、鹿群,可谓融丝路风情于一线、集西域特色于一体。 哈密天山风景名胜区自1995年开始开发建设,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 导游: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天山北坡,东起寒气沟,西至松树塘,南自天山庙,北接鸣沙山,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约70公里,有省道(即丝路北新道)通往,交通通讯方便。 天山风景名胜区分为白石头、鸣沙山、松树塘、天山庙和寒气沟五个景点。“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市区沿哈巴公路到天山风景区的70多公里路程中,可以领略到绿洲、大漠戈壁、草原、森林和雪峰五大自然景观,沿途的海市蜃楼、烽燧驿站、汉碑唐庙、牧场毡房、鹿群,可谓融丝路风情于一线、集西域特色于一体。 哈密天山风景名胜区自1995年开始开发建设,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 地址:位于东天山北坡,距哈密市约70公里 类型:森林草原山湖泊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亚尔丹 | 亚尔丹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哈密亚尔丹风景区位于新疆哈密市五堡乡支边农场,旅游区长80公里,宽40公里,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分为东、南、西、北四景区,有六滩十六景一古城。哈密市雅丹地貌自然风景旅游区系全国四大魔鬼城之首,其面积之大、类型之全、造型之妙,都远胜于甘肃敦煌魔鬼城、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及奇台的卡拉麦里魔谷。还有两点更是其他魔鬼城没有的,一是在哈密市雅尔当地貌自然风景旅游区内有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座古代人工修建的古堡城垣,古堡北面还有一古墓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这里完美结合,相互映衬;二是景区内有一化石滩,滩中有许多古生物化石,将我们带入神奇的远古时期,会使您感悟到沧海桑田的巨变,亲身体验到鬼斧神雕的奥妙、雄宏壮丽的气魄。在哈密魔鬼城可以看到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等形态各异的景观,以及混迹岩砾中的五光十色的玛瑙、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还可获得很像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海生的鱼类化石、鸟类化石。这里留存着的古城堡建筑、古民房遗址——艾斯克霞尔古城堡:离地面约6米的风蚀台上,长方形的土夯建筑高约5米,前面是有门有窗的居住地。这应是人类活动之地--古丝路的驿站或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 五堡乡 一、概况 五堡乡位于哈密西南75千米处,东临南湖乡,西接七角井镇,南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靠二堡镇、柳树泉农场、三道岭。行政区划面积17159平方千米,面积仅次于沁城乡,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总面积的20.2%,有草场4.4万公顷。全境气候是热量丰富、气温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4度,年极端高温42.6度,年极端低温零下27.7度…… 详细++ |
回王陵 | 回王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哈密回王陵坐落在哈密市西郊的回城乡,当地维吾尔族人称“阿勒同勒克”,也就是“黄金之地”。介 绍 哈密回王,实际上是一位维吾尔族藩王。因为清廷在新疆建省前,称新疆为回部或回疆。所以,这位维吾尔族的藩王被称为“哈密回王”,其辖地为除今巴里坤以外的哈密全境,并含今之鄯善。 清康熙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97年,哈密王的一世额拜都拉受清王朝册封。当时并不是“王”,为札萨克一等达尔罕。直至1813年七世博锡尔承袭爵位时,方晋升为“亲王”,传至九世沙木胡索特。1930年,沙莫胡索特命归而废,共127年。 回王陵实际上是1813~1930年,名副其实的三代“哈密回王”的陵寝,也就是额拜都拉家族七到九世成员的墓葬。 哈密回王陵建筑群占地约1.3公顷,周有围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始建于1838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世回王伯锡尔的大拱拜,埋葬着一世回王伯锡尔,二世回王默哈莫德王族40人。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拱拜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墓室下方上圆,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环拥中部穹顶;室门西开,两侧各配以四个小型尖拱壁龛;墓室粉白内墙,印有蓝色图案。整个建筑外覆绿色琉璃砖和白底蓝花、白底绿花的瓷砖,素雅庄重,华盛溢彩,显出王陵气魄。 这位一世回王,因在清廷平息张格尔之乱中有运输粮草之功,死后被清道光帝追封为“和硕亲王”,并由清政府拨银两万,修建王陵。 第二部分,是伯锡尔拱拜南边的亭式木结构小拱拜。原有五座,东西排列,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座,是末世哈密回王沙木胡索特生前给自己修建的坟墓。 由外观之,上部为八角形飞檐斜坡顶,下有圆柱支撑;中部为四坡水屋顶;下为方形砖室建筑,将墓室罩在其中。室内外飞檐起脊,雕梁画栋,其风格极似中原屋宇。墓室仍为伊斯兰风格的穹隆顶。这种中原风格与伊斯兰风格珠联璧合的建筑形式,别具特色。 第三部分是艾提卡大清真寺,寺内可以容纳5000人做礼拜。敞阔平顶,彩绘花草;平顶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书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衬出它的肃穆。 新疆哈密市 回城乡 回城乡地处哈密市南郊,属近郊乡,现有农业人口4633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全乡劳动力总数3009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29人,常年性富余占42%,季节性富余占58%;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近年来,回城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引导、培训力度,多方位开拓就业渠道。 一、因地制宜,加强培训。为提高富余劳动力素质和自…… 详细++ |
回王府 | 导 游 哈密回王府座落于哈密市回城乡。是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的。介 绍 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费时七年方峻工。重建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 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时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同治五年(1864年),阿古柏叛军攻打哈密,杀害伯锡尔并烧毁王府。同治十二年秋,陕西回民义军头目白彦虎攻进回城,王府又遭掠夺。 光绪八年(1882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对王府进行了扩建和翻修。扩建后的王府面积占回城的四分之一,有房800多间,大小九道门楼。正门楼为中西合壁结构,飞檐起脊,画栋雕梁,绿琉璃瓦顶。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 民国19年(1930年)6月 ,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农民-,驻哈密省军进占回城,为寻找财宝,将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连有数百年历史的“贮藏经典之库”也随大火化为灰烬。 现在的哈密回王府地处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哈密王陵隔壁),是哈密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开始筹建的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工程得到了广东省及援疆干部的大力支持。重建的回王府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王爷台)已竣工,占地59.68亩,投资2000余万元。 建成的王爷台分为两部分,台上仿古建筑(单体建筑13个,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台下为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主要项目有台吉议事处、回王宫大殿、回王寝宫、配殿、清真寺、角亭等。 新疆哈密市 回城乡 回城乡地处哈密市南郊,属近郊乡,现有农业人口4633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8%。全乡劳动力总数3009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29人,常年性富余占42%,季节性富余占58%;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2%。近年来,回城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强化措施,加大宣传引导、培训力度,多方位开拓就业渠道。 一、因地制宜,加强培训。为提高富余劳动力素质和自…… 详细++ |
天山庙 | 天山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天山庙位于哈密北部天山顶,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转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门子。这里海拨2700多米,云巅鸟道,自古以来是东部天山南阳北阴的必经之路。介 绍 建庙以前这里称“黑绀岭”。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候君集平定高昌时,行军副总管左屯卫将军、姜行本曾在此制作攻城器械,事华立记功碑于天山之岭。元、明时期称“阔石图”岭(蒙语:碑岭)。 现在的天山庙,仅存有三间砖木结构的空殿和一块断碑。遂使今人有“破庙残碑映雪寒”之感叹。天山路蜿蜒曲折凡三十六盘,道旁山高林密,鹰啭鹿鸣。顺盘山弯道,登上天山庙山顶,豁然天开,俯瞰山下,只见-莽莽,雪光莹莹,一会儿朗月当空,一会儿云遮雾罩,一会儿大雪纷飞。游人旅客多驻足于此,领略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现哈密市在天山庙立有班超像一尊,庙旁有一小屋,屋内藏汉、唐和清的碑刻,而唐的姜行本碑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经当地政府批准拆除原有的天山庙,恢复修建新的天山庙,并修建观景亭一个;2002年又投资扩建、景区护栏、步行道、环保厕所、景区标示牌等设施。 . 新疆哈密市 |
盖斯墓 | 盖斯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位于新疆哈密市西郊的盖斯墓又称“圣人墓”、“绿拱背”。介 绍 相传,唐贞观年间,应唐太宗李世民邀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弟子盖斯、吾外斯,万嘎斯三人来中国传教。万嘎斯病逝广州,盖斯和吾外斯到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回国途中,吾外斯病逝于河西之回回堡,盖斯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殁于星星峡,被草草掩埋。后来,哈密回王派人在星星峡为其修建一座拱背。 《新疆图志》记载:“星星峡麓有回纥墓。……土人为醵金建屋,覆其垄,祷辄响应,匾额充栋,亦有施锦幢墓上者,恒积尺许”。后来拱背被拆毁,民国28年(1939年)时由哈密伊斯兰教徒发起,修建了现在的盖斯墓,将盖斯遗骸由星星峡迁葬于此。 盖斯墓为伊斯兰式建筑,高约10米,下部方形,上部为拱式圆顶,顶部用绿色琉璃瓦镶砌,四周有廊檐,是一座融阿拉伯与汉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物。墓地四周筑围墙,墙内栽植各种树木花草,环境尤为典雅幽静。盖斯墓有世界上保存不多的伊斯兰教先贤的遗骨,是伊斯兰信徒朝的重要圣地之一。许多不能去麦加朝圣的伊斯兰教徒,纷纷来这里朝拜。朝拜者所献锦幛挂满墓内墙壁,叠盖在“圣人”坟上。 新疆哈密市 |
喀尔里克冰川 | 导 游 哈密喀尔里克冰川位于盐池乡政府南10公里处,海拔高度4888米,至今仍是一处尚无一人攀到顶峰的处女峰。 介 绍 这里终年积雪,分布着大小63条冰川,尤其是喀尔里克山的平顶冰川,面积约0.7平方公里,平顶山之侧的高山湖泊,其景色不亚于台湾的日月潭,素有固体天然水库之称,系美丽的伊吾河的发源地。 冰川如娴静的少女立于群山环抱之中,山下是一天然瀑布,有如万马奔腾,倾泄而下,势不可挡,被水底岩石激起的水滴如烟如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 山脚下是天然草场,草地如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山峦,牧民的毡房,像白色的花朵,点缀其间,羊群则如片片云朵,慢慢地在山间飘荡。有时真正的云会掩盖过来,把所有的美丽变得朦胧而神秘,若在冬季大雪飘过之后,是地道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会令所有的来访者心灵震颤,禁不住为大自然创造壮观、美妙和神秘而赞叹不已。是人们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的好去处。 新疆哈密市 |
哈密博物馆 | 介 绍 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2002年6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粤文化中心迁入。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3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以通史陈列的方式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北朝及隋、唐、元、明、清来呈现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陈列中还包括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两个专题陈列。展厅陈列各类文物1000余件,有轰动国内外的五堡干尸、精美的古代毛布和属于北方青铜文化的铜釜、鹿首铜刀等珍贵文物,大部分展品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现已全面更新,处于全疆地州级博物馆一流水平。交 通 地址:市广东路360号 新疆哈密市 |
哈密回王墓 | 哈密回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密回王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是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 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该墓为新疆著名的伊斯兰建筑,下方上圆,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五座亭式木结构小拱拜,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现完整保存的只有两座。第三部分为艾提卡大礼拜寺,该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清真寺。 2006年5月,哈密回王墓作为清至民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墩墩湾岩画 | 导 游 墩墩湾位于哈密市沁城乡头宫村,有沥青马路直通,交通极为便利。介 绍 岩画位于墩墩湾山沟的西面,沟宽100米,大多为现代农田开垦利用,有小溪从岩画旁流过。岩画位于一块花岗岩上,岩面节理非常清楚,岩石为不规则的方体形状,长3.3米,南面最长处4.1米,高2.4米。岩画内容为牛的造型,尺寸为45×45厘米,另一幅为山羊的造型,幅面尺寸为50×30厘米。岩画表面风化严重,从岩画的风格看,雕刻手法简单、粗犷,具有原始的岩画制作工艺。 |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 |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四层。 一层主要有木卡姆传承使用的演艺大厅、教室、宿舍、资料室、外部广场和舞台控制室、库房等; 二层大厅,900多平米,主要沿四周墙壁展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产生、发展、演变的沿革,以图片、壁画、文字、雕塑等艺术展现形式,全面反映“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形式、特色和内容。大厅空间主要作为冬季中小型展演场地。 三层东部是可容纳60人观看专门演出的展演厅,在这里不仅可以为木卡姆传承人提供排演、演练场地,也是观光者欣赏木卡姆艺术的小型场地。西半部是专门展现哈密木卡姆的产生、传承、发展过程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价值的哈密木卡姆展厅。 四层主要用来展示哈密地区现已申报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场地。 |
焉不拉克古墓群 | 焉不拉克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 绍 焉不拉克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焉不拉克村,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新疆东部最重要的一处青铜时代的墓地,距今约4000年。 墓葬分布在两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土岗上,地表没有明显痕迹。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竖穴生土二层台墓,葬式为曲肢、直肢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石器、木器、铜器、铁器、金器、骨器和毛纺织品等。彩陶纹饰与甘肃地区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彩陶纹饰相似。 新疆哈密市 |
柳树泉大枣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位于新疆哈密西北边缘,天山山脉东段巴里坤南麓洪冲积倾斜平原上。柳树泉农场是一个多民族的、独具特色的国营农场,是哈密大枣发源地。大枣是农场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当地人就在房前屋后、地头地边种植大枣。从20世纪90年代起,该场把大枣作为“名、优、特”拳头产品加快发展。 由于农场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悬殊,冬季严寒,积雪少;夏季炎热,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多大风。土壤质地以壤土和戈壁砺质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肥沃,十分适应大枣的生长,因此,所产果品个大、果色鲜红具光泽,果粒饱满,皱缩少,果肉厚较细腻,果皮薄、核小,同时维生素C及含糖量均较高,鲜食和制干均甘甜爽口。独特的戈壁特定条件造就了柳树泉大枣独特的品质。为了提高大枣的市场竞争力,该场注册了“柳绿”牌商标,并已通过国家商标局认证;“柳绿”牌大枣已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在新疆特色优质农产品交易展示展览会上,获得农产品金奖。而生产的果品也主要销往上海、广州、夏门、福建等内地城市。 地域范围 柳树泉农场位于哈密绿洲西北边缘,天山山脉东段巴里坤南麓洪冲积倾斜平原上,场部东距哈密市65公里。农场东倚二堡乡,南与哈密大枣之乡五堡接壤,西邻西北地区最大的漏天煤矿三道岭矿务局,北面与西山牧场相连,兰新铁路地理、312国道东西横贯场区,柳树泉火车站距场部800米,交通十分方便。农场地理坐标为北纬42°57′-43°19′,东经92°45′-93°00′。农场有14个农林连队,大枣种植面积10000亩,挂果面积4000亩,年产鲜枣3600吨,干枣1200吨左右,产品全部达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干枣圆形、个大,果皮颜色紫红色具光泽,皮薄、肉厚较细腻,核小,果粒饱满,皱缩少。 (2)内在品质指标:柳树泉大枣鲜枣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0%、锌的含量:1.14%-1.18%、维生素C的含量:130-150mg/100g。 (3)安全要求:柳树泉大枣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GB/T19630.1-19630.4-2005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 391-2000 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 393-2000 有机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00有机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
淖毛湖哈密瓜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淖毛湖农场位于新疆“东大门”之称的哈密地区伊吾县境内,北邻蒙古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最边远的一个边境团场。淖毛湖农场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它位于古老的淖毛湖湖底的中间,是封闭式的山间结构的断陷盆地,也是新疆著名的七大风区之一。此地夏季酷热,生长季节平均气温高于哈密,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在10℃以上,极大日较差在25℃以上,光热条件在全疆首屈一指,年日照时数3326小时,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淖毛湖哈密瓜获得优质、高糖、高产的关键,也是优于其他地区哈密瓜的最有利的条件。因此,1997年第一批晚熟哈密瓜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试种成功之后,就以它特殊的郁浓香甜、细腻可口、金子般的颜色、醇厚甘美的口感,独树哈密瓜另一家族大旗—“淖毛湖哈密瓜”。今天哈密瓜最好、最大的产地就在淖毛湖农场。生产的哈密瓜连续获得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多次获得绿色食品博览会“最畅销产品奖”, 2010年被评为“上海世博会新疆馆指定礼品”,2015年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现今,淖毛湖农场又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实现了哈密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地域范围 淖毛湖哈密瓜产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境内,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垦区天山北麓最东的一个多民族边境农场,也是兵团的东北前哨。她位于伊吾县北部,与淖毛湖镇彼此相连,南距伊吾县城72公里,距哈密市25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3°41′—44°29′之间,东径94°7′—95°47′,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6公里,南邻前山、盐池、苇子峡乡,东南和东部与下马崖乡相接,西毗邻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部和东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为邻,边界线长达187公里。产区位于淖毛湖湖底的中间,是封闭式的山间盆地,正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温带干旱地区,具有干旱多风少雨,蒸发量大,温差变化大,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种植哈密瓜。淖毛湖哈密瓜地域保护范围为淖毛湖农场农业连和四连两个连队。哈密瓜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哈密瓜500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椭圆形,果面黄色覆有少量绿色条带,网纹细密布满果面,果肉质密橘红色,肉质酥、脆、细、甜,口感较好,纤维少,果皮厚有韧性,适宜长途运输和贮藏。 (2)内在品质指标:该区哈密瓜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糖度达13%-17%。 (3)安全要求:淖毛湖农场哈密瓜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 391-2000 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O84-92标准;产品质量达NY/T428-2000食品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
哈密大枣 | 哈密栽培大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清代曾作为皇宫的贡品,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含糖量高,干而不皱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上驰名。哈密大枣既可鲜食、又可煮食、作枣泥、枣羹等,特别是做八宝饭、煮稀饭,味道更美。 哈密日照长,幅射强,积温高,温差大,适合大枣等果树的生长。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乡,大枣树根系发达,在沙地、荒地、一般盐碱地上都可以生长结果。它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树上宛如挂红玛瑙,流芳溢香,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宝石”。据清代文献记载“枣大疑仙种”。 哈密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高的糖分。干枣、鲜枣含糖量分别为37%、70%,维生素C含量要比苹果含量高七八十倍。鲜枣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种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另外哈密大枣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素有哈密大枣“天下一绝”的美称。 哈密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沁城乡、乌拉台乡、大泉湾乡、陶家宫乡、回城乡、花园乡、南湖乡、二堡镇、五堡乡、西山乡、德外里乡、柳树沟乡、七角井镇、天山乡、白石头乡以及农十三师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火箭农场、柳树泉农场、黄田农场等乡镇和团场现辖行政区域。 |
新疆烤全羊 | 维吾尔族餐饮的一道重要菜肴就是新疆烤全羊,能与北京的烤鸭相媲美。新疆烤全羊,选料考究,制法特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当地高级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烤全羊选用上好羯羊,将蛋黄、盐水、黄姜、孜然粉、胡椒粉、面粉调成糊状汁,涂抹在全羊上,头部向下,放入馕坑密封焖烤1小时左右,即可取出食用。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
地区 | 特产 |
---|---|
天虹社区 |
---- |
惠秀园社区 |
---- |
启辰社区 |
---- |
光辉社区 |
---- |
光明路社区 |
---- |
田园路社区 |
---- |
天山北路社区 |
---- |
机辆路社区 |
---- |
祥和社区 |
---- |
阳光社区 |
---- |
启明新村社区 |
---- |
惠泽园社区 |
---- |
北郊路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