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州 >> 呼图壁县 >> 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

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世纪园

世纪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世纪园  疆呼图壁县城南端有个世纪园,建有翠湖、亭台、楼阁、拱桥、画舫……充满江南水韵,行走其中令人恍若置身江南水乡。  呼图壁县世纪园沿三工渠两岸呈带状分布,分昌华路北啤酒广场、昌华路与乌伊路之间文化休闲广场、乌伊路以南娱乐休闲广场三个部分,全长1.3公里,两侧平均宽度达70米,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水面3700平方米。据呼图壁县旅游局曾伟局长介绍,世纪园为开放式公园,取自世纪万象更新之意,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生态园林为一体的广场,如今,已经成为呼图壁县人民-的重要场所。该园有七个一级景观节点,分别是:西市路入口景观节点、爱情岛景观节点、茗轩景观节点、博物馆景观节点、登山问水观景平台景观节点、秀水缘景观节点、祥龙唤雨水景广场景观节点。  该景观以三道门为文化的载体,上面浓缩雕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有百福路和百手图,该景点以浮雕墙和地刻为载体,体现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幸福的未来。  穿过百福路,来到江南水韵区,6950平方米的翠湖上小船荡漾。翠湖周围布置有供娱乐的船形码头和“爱情岛”,其上有连理亭、茗轩、曲廊以及供通行的拱桥、木栈桥、荷花桥。飞梁画栋,古香古色。  沿着百寿路向前,“新疆塞人文化博物馆”就雄踞在世纪园中轴线上,馆内以仿真形态再现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  喷泉水景区设置有水景喷泉,通过各种不同的水型变换及30米的斜喷和中心直上,婉约中带着刚劲。喷泉四周设置有四根龙柱,犹如祥龙唤雨,象征着呼图壁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康家石门子景区

康家石门子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康家石门子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呼图壁县境内,景区于2012年11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康家石门子岩画2013年列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优越  康家石门子景区位于呼图壁县南部75公里处,呼图壁县是北疆地区距离省会乌鲁木齐最近的县级城市,是乌昌石城市群对核心区域,景区交通便利乌奎高速、312国道、s201省道、乌伊路自西向东贯穿全境,目前呼图壁县已开始呼雀旅游公路的提质升级工作。  (二)旅游资源丰富  康家石门子景区主要由康家石门子岩画、天山侏罗纪百里丹霞和赤壁天湖三大核心景区组成,它所在的卡拉扎祖山是中国最长的侏罗纪山脉,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被人称为“天山地理风光走廊”,而位于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景区的侏罗纪山系,是新疆侏罗纪地质地貌的标志地,这里山体雄浑巍峨,呈赭红色,橙、黄、青、绿相杂其间,峭壁悬崖,层层叠叠、酷似摩天大厦,更多的山体象奇形怪状的巨型雕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百里丹霞丽景”。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岩面上。岩面平整,岩刻面积约120平方米,雕刻着300余人,大者高2.04米,小者19厘米。有男有女,或站或卧,或衣或裸,男女媾合图、双头同体、三头同体图像,真实地体现了原始人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群婚制生活场面。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认定为距今近三千年的塞人遗存。近年来呼图壁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制定文化旅游兴县计划,计划将康家石门子景区打造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三)环境保护得力  景区位于近山区与远山区之间,范围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土层深厚,生长有野薄荷、沙葱等多种植被。在景区内可远观雪松、山地,近观高山草场,丹霞地貌。2016年呼图壁县政府-远瞩提出“美丽呼图壁”行动计划,对南部山区实行禁牧、及生态修复工程,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成效显著  景区自正式对外开放营业以来,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锦绣河山、江山多娇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岩画围栏等基础设施项目。2010年政府主导经营以来,景区旅游人次节节攀升,旅游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宣传促销工作的开展,景区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可观的良好局面。

天山第一漂

天山第一漂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山第一漂”景区位于呼图壁县南部天山风光生态旅游区,是目前乌昌石天山北坡经济带上唯一,且距离乌鲁木齐市区最近、河道最长的热情皮划艇漂流主题景区。东距首府乌鲁木齐76公里,南起阿苇滩渠首,北至独山子二级平台,近邻312国道、201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地处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城市经济圈。  天山第一漂”漂流河道的设计为新-有的双漂河道,游客不仅可以在“休闲自助漂流”河道体验清新舒缓的水上之旅,期待一场浪漫邂逅,还可以在“勇士热情漂流”河道激扬挥桨,体验一把天山雪水带来的刺激与沁凉!  “天山第一漂”以天山纯洁冰雪融水与曲折动感的呼图壁河为载体,传承了天山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沿河有神奇壮观的“天山地理风光走廊”——百里丹霞,以及3000年前塞人所作,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康家石门子岩画。在湍急的水流冲击下,呼图壁河谷两岸时而粗犷雄浑,苍狼绝壁;时而青草萋萋,牛羊成群,天人合一。雄伟的气势,如画的景色,非常适合开展漂流、探险活动。“天山第一漂”景区在提炼多民族融合下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基础上,在漂流项目中营造原始游牧生活的场景,让游客在亲水游乐过程中从视觉、触觉、听觉上感悟原始的游牧文化生活方式及其原生态价值,打造集“亲水、文化、运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漂流项目。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  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  岩面平整,距地表约10米上下。画面东西长14米,上下高9米多,整个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上面刻绘着二三百个大小不等,身姿各异的人物和动物。大者高2.04米,小者19厘米。有男有女,或站或卧,或衣或裸,男女合图、双头同体、三头同体图像。岩画采用浅浮雕的手法,所雕人物的面部均面型瘦长,眉弓发育,大眼、高鼻、小嘴,形象秀丽。头戴高帽,帽著翎毛,作舞蹈状。相当数量的画面显示或隐喻了男女0的动作。在此图像下还刻绘了成排的小人在欢快舞蹈的场面,以表现祈求子嗣繁衍、人丁兴旺的愿望。真实地体现了原始人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群婚制生活场面。  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

白圪挞破城

  白圪挞破城

头道沟破城

  头道沟破城

阿魏滩古城

阿魏滩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魏滩古城

马桥子城

  马桥子城

景化城

  景化城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城墙周长3.5里,高1.6丈,有城门4个,呼图壁镇就是在景化城旧址发展扩建起来的。烽火台在呼图壁县境内有5个墩台(当地人称唐墩)。呼图壁境内还有7个庙宇遗址,一尊突厥民族石人像,以及众多的古墓葬。

呼图壁奶牛

  呼图壁奶牛登记保护区域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呼图壁县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天山以北,是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是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乌昌石”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乌昌氧吧、城市森林”的美名。195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呼图壁县建立了呼图壁奶牛场,1982年更名呼图壁种牛场,是新疆最大奶源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经多年精心培育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连续二十年获全国奶牛高产一等奖,创全国奶牛高产冠军记录。历经50多年的发展,奶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产业。呼图壁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秸秆养牛示范县”、“欧盟奶业项目示范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全国奶业加工创业基地” 和“自治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呼图壁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呼图壁奶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为:东经86°29′-87°9′、北纬43°56′-44°30′,南北长69km,东西宽56km,主要包括县域4个农区乡镇(二十里店镇、园户村镇、五工台镇、大丰镇),地域保护面积1686平方千米,地域保护数量呼图壁奶牛7.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呼图壁奶牛体格大、生长快、产奶多、适应性强,成年母牛后驱发达,乳房发达,乳静脉粗大多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耐粗饲,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 荷斯坦改良牛犊牛出生重平均达到45kg;18月龄母牛平均体重400kg,体高140cm以上,体斜长160cm以上,胸围180cm以上;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45cm,平均体重680kg,体斜长165cm以上,胸围195cm以上。头胎母牛305天产奶量达到6000kg以上,乳脂率达到3.45%以上,乳蛋白率达到3.05%以上,经产母牛305天奶产量达到7000kg以上,乳脂率达到3.45%以上,乳蛋白率达到3.05%以上; 西门塔尔改良群体犊牛出生重平均达到48kg;18月龄母牛平均体重420kg,24月龄母牛体重不低于440kg,头胎母牛305天产奶量达到5000kg以上,乳脂率达到3.6%以上,乳蛋白率达到3.05%以上,经产母牛305天奶产量达到6000kg以上,乳脂率达到3.6%以上,乳蛋白率达到3.05%以上; 呼图壁奶牛产的牛乳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人体必需重要的矿物质,钙110mg/100g以上,铁0.8mg/100g以上,硒:4μg/100g以上,呼图壁县奶牛产的牛乳及优质乳产品口感纯正,香气浓郁,深受全疆各族人民喜爱,打造了“天然、自然、健康”的品牌形象。 呼图壁奶牛生产原则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畜禽饮用水质,NY5040-2001畜禽兽药使用准则。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呼图壁奶牛品种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绝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投入品,确保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五工台红薯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五工台红薯在五工台镇种植多年,在新疆境内,据《呼图壁年鉴》载红薯以天山北麓的五工台镇种植面积较大,开始仅在松软土地上有少量的种植,一是作为防荒、充饥;二是作为一种粮食的补给,长期延续种植,随着西树窝子村种植农户发现红薯较适宜在本地种植并且优质高产,逐步向周边村扩大。听当地的老人讲,关于红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个姑娘长得很丑,体弱多病,从小没有名字,大家都叫她丑姑娘。眼看小女孩就成了年近三十的老姑娘。村里人耻笑她,连家里人也嫌弃她。看着村里的同龄人一个一个结婚生子,自己却无人过问,为此,她天天以泪洗面。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同饮一江水,同吃一洼粮,就她长得那么难看,老天爷怎么这样不公平!一天,她实在承受不了这样痛苦的煎熬,就寻了短见。不知过了多久,她神智清醒过来,以为是到了阎王殿。可是睁眼一看,还是生活在人间,想不到活着难,想死更难。她感到饥饿难忍,于是起身来到山坡处,看见山坡上长着一大丛野生番薯,顺手就挖了几个番薯。这里的番薯与村里的番薯大不相同,薯皮是红色的,薯肉是白色的!吃了几个红薯,感觉香脆清甜,十分润口。她想,回到村里去还是当人家笑柄,不如索性在这里住下来,反正这里有番薯可以充饥。于是搭起了简易草棚安居下来,饿了吃点番薯,困了在草棚休息,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大概几个月后,她想爹妈了,便回到村子里,村里人都以为她死了,一看到她都惊呆了,差点不敢相认,原来丑姑娘不仅还活着,而且皮肤变得红润,白里透红,活脱脱的一个大美人。大伙都围了过来问她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她便向村里人讲了她的奇遇,然后带着大家沿着她回来的路线找到那一片番薯地。大伙将那一片番薯滕全部采收回去栽种,从此以后,村里人不再饿肚子了。 五工台红薯因其独特品质享誉全国,红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到秋季,外地各销售点收购红薯。每年与中亚一些国家都签订红薯收购合同,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五工台镇西树窝子村红薯种植有着近30年历史,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使这里种植出的红薯外表光亮、入口绵甜,糖分高、茎丝少,很受人们青睐,西树窝子红薯也因此在当地一直不愁销。   五工台红薯   地域范围   五工台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五工台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五工台镇境内的西树窝子村、十户村、大泉村、小泉村和百泉村现辖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南缘,东与园户村镇、呼图壁县城接壤,南与雀尔沟镇相连,西与五工台镇乱山子村相连,北与芳草湖总场毗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6°5′—87°8′,北纬43°16′—45°20′,南北最大长度为3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15公里,总面积为4020.27公顷。保护面积3211公顷,总产量640吨。

石梯子洋葱

  呼图壁县石梯子乡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民族乡镇,年均耕地面积近5万亩,可利用草场78万亩。全乡总户1579户,总人口近7000人。全乡总人口中哈萨克民族人口占84%,是一个以哈、汉、回、维、藏、蒙、塔塔尔七个民族聚居的民族乡镇。近几年来,石梯子乡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洋葱生产,尤其是洋葱育苗移栽、洋葱绿色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农民增收显著。   石梯子乡洋葱种植品种主要有新疆白皮、美国富雪洋葱和日本白雪洋葱。其中,新疆白皮为地产品种,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美国富雪洋葱和日本白雪洋葱为中晚熟品种,其品质佳、产量高,亩均单产在5000公斤以上,为目前主推品种。2004年,石梯子乡成功注册“阿苇葱”商标。2005年获得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7年,获得绿色农产品生产认证。2010年获国家农业部“石梯子洋葱”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梯子乡在洋葱产业的发展上坚持走合作生产、订单发展的路子,积极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探索农民土地入股等形式,拓宽洋葱产业发展路子,带动全乡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农民得到实惠。   石梯子洋葱   地域范围   石梯子洋葱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呼图壁县石梯子乡辖区内的阿苇滩村、白杨河村、东沟村、霍斯托别村及现辖行政辖区内的山旱地以及二十里店镇东滩村等5个村。东邻昌吉市阿什里乡,南部山区深入天山腹地,与南疆巴州的和静县接壤,西与呼图壁县雀尔沟镇相望,北部荒漠与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相连,南北长约30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5°60ˊ-80°20ˊ,北纬46°30ˊ-48°85ˊ。保护面积3000公顷,年产石梯子洋葱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梯子洋葱果实扁圆形,较大、端正。果皮果肉均为白色、较易剥皮。其质地脆嫩、汁多、风味浓郁、辛辣味较重、纤维少、可食率高,极受蔬菜加工厂欢迎。 (2)内在品质指标:石梯子洋葱营养和保健价值高,还原VC≥1.5,(mg/100g),富含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0.07(mg/100g),尼克酸≥0.2(mg/100g),及多种矿物质,含钙125-140(mg/kg),磷80-85(mg/kg), 钾680-690(mg/kg),镁26-30(mg/kg),铁2.5-3.5(mg/kg),钠48-53(mg/kg),锌0.1-0.2(mg/kg)。 (3)符合《绿色食品 葱蒜类》(NY/T747—2003)标准的安全要求。

烤全羊

  烤全羊  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在乌鲁木齐、喀什、和田等地的巴扎尔都可闻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     烤全羊 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之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烤全羊多选用绵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这样的羊,肉不仅嫩而且营养价值高,嚼在嘴里满口香。这是维吾尔人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宰杀剥皮、去头、蹄和内脏后,用一头钉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抹在羊的全身,然后把羊头部朝下地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坑口,并不时地转动木棍观察,焖烤1小时左右即成。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也使全羊成为了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在南疆和田、且末等城镇巴扎上,设有现烤现卖的 烤全羊摊档,专门剁块零卖。

呼图壁县小麦粉

  呼图壁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68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半干旱季风性气侯地区,大陆性气侯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年日照268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51.5毫米,6至9月份占80%。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质属全国最好的地下水类型之一。    产品特性:小麦粉原料无污染、无公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具有色泽好,灰分低的特点。

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东沟村

----

石梯子哈萨克民族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