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州 >> 吉木萨尔县 >> 新地乡

新地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吉木萨尔千佛洞

吉木萨尔千佛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吉木萨尔千佛洞坐落在天山北麓距吉木萨尔县城西南的黄土岗上,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面有山门,正殿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南北两则建有配房,砖木建筑,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供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

北庭园

北庭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北庭园  吉木萨尔北庭园位于新疆自治区昌吉地区吉木萨尔县境内,园区内有新疆首座侏罗纪公园,以突出北庭历史文化特色和侏罗纪恐龙时代为主体,是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旅游公园。  北庭园占地10万平方米,东西长400米,南北250米,绿化率66%,由北庭历史文化园、现代文化园和侏罗纪公园三部分组成,分三期完成。2004年至2005年,乌鲁木齐建设规划研究设计院规划设计、投资1200万元的北庭园一期工程完成,园内修建了文化广场,浮雕墙、九莲厅、七彩廊、文化柱、音乐喷泉等。2006年,新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投资800万元的北庭园二期工程完工,新建了北城古城墙、钟楼、北庭故城复原图,岑参亭、古桥、风车、铜钱路、古灯、历史名人雕塑、人工湖、白色空间膜、冷饮广场等。由新疆景观设计院设计、投资1000万元的侏罗纪公园是北庭园三期扩建工程,兴建了仿真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翼龙类和鸟类,仿真原始古树、硅化林、假山、古河水系、历史漫步路等工程。  北庭园整体设计从人文历史、建筑、景观和功能使用,将现代理念和远古侏罗纪文化,北庭历史文化有力结合,充分展现了以地域人文衬托景观、景观寄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吉木萨尔县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集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于一体最大的多功能文化休闲场所,是目前新疆乃至全国最具文化内涵的公园之一,将汇同北庭故城、西大寺、千佛洞、五彩湾温泉、新疆野马繁育中心和车师古道等旅游景点进入全疆旅游线路。

古海温泉

古海温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五彩湾温泉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距县城115公里,地理坐标东径88°49′26.9″,北纬44°45′48.3″,海拔474.57米。沿G216可直达该处。该温泉是1982年8月2日至10月16日,新疆石油管理局为探察地层构造、岩性及含气情况钻成的勘探井,井深1800米。  据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水资源及其医疗价值评价”报告显示,其物理特性为:水温75℃,水年龄约3.0—3.5亿年,属古海相沉积水,矿化度16.43克/升, PH值7.55,流量280立方米/日、流压188.42千克/平方厘米,属高压自喷高流量温泉。水质中富含锂、锶、硼等微量元素及硅酸、氯化钙、钠等成分,为复合型优质医疗矿泉水。进行浴疗,可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灵活肢体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肌肉瘫痪、动脉硬化等有显著疗效  图片  图片  七亿年前的古海温泉——国家AAA五彩湾古海温泉旅游度假区。她位于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属吉木萨尔县境。距首府乌鲁木齐190公里,紧邻216国道,是通往喀纳斯景区的重要中转站,同时也是辐射昌吉州东部精品环线(北庭古城、西大寺、江布拉克、恐龙沟、胡杨林等)的集散地。在这举世闻名的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区,您还可以走进神秘的动物王国,近距离亲近鹅喉羚、蒙古野驴、普氏野马等珍稀动物,周边有让您叹为观止的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度假区内设52间客房的三星级酒店,五栋别墅内外都设有温泉泡池,一个25×50米的标准化游泳泡池及750㎡的半圆形泡池及10个新建特色原生态泡池,可容纳200人就餐的多功能餐厅;及设有沙漠卡丁车场、飞碟打靶场、沙漠排球场等娱乐活动场所。景区周边有野马养殖中心、古尔班通古特沙洲生态园、五彩城、玛瑙滩、天然梭梭林及盐湖等景点,是进行拓展训练和徒步野营的理想之地。五彩湾温泉度假区周边有著名的五彩城、恐龙沟、硅化木群、胡杨林、姐妹“魔鬼城”、将军戈壁、石钱滩等自然景区和唐代北庭都护府遗址、北庭高昌回鹃佛寺壁画、军师古道等人文景观。  古海温泉出水温度为75℃,具有高渗自喷等特性,温泉水中含钙、锂、锶、铁、锌等26种活性元素。经中医学会推荐和无数临床证明,该温泉能有效治疗动脉硬化、关节炎、痛风、肩周炎、各种皮肤病等症状,且极具美肤润滑作用。  五彩湾温泉度假区的每一个服务项目的开发都紧紧围绕自然、生态及环保,因地制宜来建设的使游客在领略大自然及古代人文景观的同时,最大限度改善和恢复生态,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协统一,使五彩湾温泉度假区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自然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景观,创造相应的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并产生与之相应的西域旅游文化。  五彩湾温泉是根据中科院水质鉴定所分析,确定为7亿年前古海沉积水,具有高温(75℃)、高渗透、自喷等物理特性。水中含有丰富的锂、锶、硼、溴、偏硅酸、氯化钠、钙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中国唯一的古海温泉。  保健作用:  1、该温泉水加温后,能够扩张血管、舒张心脏的冠状动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各项组织机能的健康恢复。  2、对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肌肉瘫痪、动脉硬化、脑溢血后遗症、半身不遂等病症有显著疗效。  3、长期使用温泉水,可起到养颜驻容的神奇疗效。  4、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疥疮、牛皮癣等多种皮肤病治疗效果明显。

天地园

天地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吉木萨尔县天地园概述

车师古道

车师古道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车师古道  车师古道是连接天山南部吐鲁番与北部吉木萨尔之间的天山古道。开凿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因连接车师前部与后部,故称车师古道。  具体路线从吉木萨尔县城向南,溯东大龙口河而上,经务涂谷遗址、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四道桥、五道桥、六道桥至琼达板,越山入吐鲁番境内的高昌壁,终至鄯善县的鲁克沁王城。汉初时,匈奴兵屡出古道,进入车师前部,与汉兵发生了五争车师前部之战争,迫使汉兵放弃车师前部。  车师古道——是一条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道,这是西汉沟通车师前、后国之间的交接线;唐朝连接回鹘高昌狮子王冬宫和夏宫的通道。途中需骑马兼徒步翻越天山。  历史上,车师古道一直是天山南北的交易互市,联接南北疆物资运输的交通要道,对加强南北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交通业的发展,现在古道上行人基本断绝,沿途的古代堡垒遗址、峰燧、墓冢、草原石人等人文景观,也有石门、天桥、瀑布、温泉、奇花异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考古、探险旅游爱好者,成为一条理想的探险旅游线路。

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庭西大寺  北庭西大寺位于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境内。  北庭西大寺,又名高昌回鹘佛寺,位于北庭都护府遗址之西1公里处,西临西河坝,东面有水池,周围地势平坦,现多已开发为农田。古寺为高昌回鹘王国皇家寺院遗址,专供王室成员供养佛像之用。佛寺残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0.5米,东西宽约43.8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地面以下为夯土台基,整个建筑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面为残高0.2—0.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库房等建筑群;北面为正殿,其四周筑洞窟,两部分衔接成一整体。目前东面有上七下八的洞窟残迹,窟内残留有高昌回鹘时期的壁画若干。建筑材料为土木结构。  宋朝初期,寺院兴盛。宋使王延德曾亲临“遨乐于其间”。1275年,高昌王东迁时,日趋衰落,十四世纪时,毁于伊斯兰教的-。  西大寺现外观大部残毁,1979一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南面的部分配殿及东部的佛窟。1988年,西大寺连同北庭都护府遗址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受到妥善保护。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北庭故地设立“庭州府”,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改“庭州府”为“北庭大都护府”。该时期在其辖区内大兴土木,广建佛寺,先后建有“应运太宁寺”、“高台寺”、“龙兴寺”与“西大寺”等,佛教一时兴盛。  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部从自鄂尔浑河流域大举西迁,其中一部分定居北庭一带。回鹘人原在漠北时,信奉摩尼教,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始皈依佛教。西大寺壁画中,现存有“亦都护(高昌国王)”、“长史”、“公主”之像。  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l346年),秃黑鲁贴木儿之子即位察合台汗在位期间曾对高昌地区(今吐鲁番)进行“-”,捣毁佛寺,杀害佛教僧侣,强迫高昌居民改信伊斯兰教。由于“-”并强迫之宗教更替,西大寺当毁于斯时。  现殿窟内残存有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塑像,壁画内容主要为千佛、菩萨、0、经变故事,间有回鹘文、汉文题记,为研究维吾尔族的古代宗教、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和建筑技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大寺由于出土大量回鹘时期的壁画及回鹘文题记,历史价值极高,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专家、学者及游人前来参观、考察。兼之其处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旅游价值颇高,开发潜力巨大。

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2公里的护堡子。  故城遗址在当地俗称“破城子”,它是在唐代庭州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九世纪以后属于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在此设置行尚书省。元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当时仍是北疆的重镇。故城到了明代初年的时候才荒废不用。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国的学者徐松首先来此进行调查,发现了唐金满县残碑等珍贵的文物。1908年和1914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率领的考察队和英国人斯坦因分别来此非法调查和挖掘。1928年西北科学考察团也曾对遗址进行过发掘,并由中国学者袁复礼负责测图。1979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重新进行过两次调查和测绘,在城西700多米处发掘的一座高昌回鹘时期的佛寺遗址中,发现了大批泥塑像和精美的壁画。  古城的规模十分宏大,平面呈不规整的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的地方。外城墙周长达4596米,内城墙周长3003米;城墙高10多米,是夯土建筑而成的,厚8~12米,有马面及护城河等军事防御设施。城内原有的建筑破坏殆尽,仅保存下来了3处残破的墙基,9处残基址,其中2处是佛教寺院的基址。  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外城应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显庆(656年~661年)和开元(712年~756年)以及高昌回鹘时期,曾多次对城址进行过修补或增筑。内城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在城内曾经出土了很多唐代的板瓦、筒瓦和莲花纹方砖,并在城的西北角出土了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和工艺水平很高的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开元通宝、刻花石球、下水管道及陶器等多种文物。(国家文物局)  

野马繁殖中心

  野马繁殖中心  野马繁殖中心位于吉木萨尔向县城西北40公里的老台境内。  准噶尔野马,又名普氏野马,蒙古野马,原栖息于蒙古和中国准噶尔盆地,现已见不到真正的野生种群。  1985年、1986年和1988年间我国分别从德国和英国引进了普系纯种野马16匹,建立了此繁殖中心。目前已有三代150余匹,采用圈养加半放养两种方式。  准噶尔野马属蹄目,马科,肩高124—140厘米,体长2米左右,体重约300公斤,该马一般头大颈短,毛色呈浅棕褐色,腹部和脚部色稍浅,蹄部和尾鬃为黑色,后小腿有一白灰色环斑,鬃毛直立,有一黑脊线由背至尾部,与家马的主要区别为额部和颈部鬃短而直立,无长鬃毛,头大体型较小,毛色较为单一。野马寿命25—30年,母马的育龄期长达15年。  野马饲养繁殖中心的野马以苜蓿、谷草和玉米秸秆为主食,再配以玉米、麸皮和大麦等饲料,每日定时定量,6小时喂一次,每匹野马每天的粗饲料控制在8—10公斤,精饲料严格按专家配方控制在2.4公斤。冬天,每匹野马加喂1—2公斤胡萝卜,夏天加喂5公斤西瓜,公马0期每日加喂2—4个鸡蛋。  饲养繁殖中心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处温带荒漠区。地表植被以琵琶柴、碱蓬及柽柳为主,地势平坦,中心以西以北现为东准噶尔油田的北三台油田区。本区自古以来为野马的栖息地,后来人为活动及捕猎等使野马绝迹。繁殖中心目标之一恢复这一区域为野马栖息场所。  目前该中心有管理、研究野马人员十余人。围栏面积约2平方公里。中心已建成马舍、围栏、饲料房、草库和职工住宅等。野马已由16匹发展到150余匹,繁殖成活率居世界之首。部分在此出生的第一代野马由小圈喂养改为半放野喂养。近年来,除美、德、日等国近百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考察外,每年也有不少国内团体和个人前来参观。野马矫健而优雅的风姿给每个前来参观的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彩湾火烧山

  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被称为“史前地质博物馆”。这里有美丽的五彩城,有大片的硅化木和恐龙化石。距离乌鲁木齐约250公里,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的火烧山便是其中一景。火烧山和火焰山不同,火焰山因温度高而闻名天下,而火烧山是因为其山体颜色而闻名。  火烧山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莎尔县境内,在国道216线k443处属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五彩湾景区,在乌鲁木齐市到阿勒泰市的216国道的路上,非常耀眼。其面积有10平方千米,西面是准东油田火烧山作业区,东面是五彩湾煤矿。  火烧山与吐鲁番的火焰山不同,火焰山因温度高而闻名天下,而火烧山是因为其山体颜色而闻名,五彩城也是因为山体的颜色而有名的,火烧山与五彩城的不同点在于,这里连绵起伏的山丘不是五彩斑斓,而全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放眼环顾,几乎见不到其它色彩。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因而得名。是216国道的一个景点。  火烧山最大的特色[1]在于众多和缓起伏的小山均由砖红色和桔黄色岩石构成,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相击锵然有声,音质清脆。整个丘陵区在阳光下通体泛红,熠熠生辉,十分壮观,置身于此,可以想象几十万年前一片火海的壮观场景。登高远望,山谷中雾气缭绕,那些被阳光镀亮的彩色山丘更加玲珑剔透,像一把张开的彩色小伞。特别是早、中、晚三个时间它会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姿色,给世人留下感觉各异的兴味。  火烧山的岩石原始并非红色,它是由于下覆煤层自燃而被烘烤成红色的,因此又叫烧变岩。原岩大部分为泥岩,烘烤后几乎与砖石相同,只是质地更为致密坚硬。由于附近发现的油田被命名为火烧山油田,使其声名远扬,更为人们所熟识。火烧山地处荒漠带,组成它的岩石为侏罗系地层,岩石全部裸露,几乎无植被。是一处较为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旅游地。

吉木萨尔的封堆

  吉木萨尔的封堆  世界之谜麦田圈形大型石碓墓及记载神秘天猎现象的鹿石,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南约8公里的大龙口村内。  封堆是用大小卵石夹黄土堆成。原高度为2米,现残高0.5—1米,直径54米。在封堆外环绕有石圈,外圈是用0.5米左右的卵石嵌入地表围城。在石圈外的西南部,还有2个小型石围,这2个小型石围是用1米大小的大型卵石在地表围城。大致呈圆形,直径分别为3米和4米。据当地老乡称,这类圆形石围原来有7个,环绕在石圈周围。对封堆外的石圈和石围,考古人员进行了清理,稍挖即见生土,未见现象。  石圈外的小石圈,很可能是祭祀场所。对石圈内大型封堆,全部进行了发掘。堆积除卵石和黄土外,很单纯。唯在封堆底部发现一通长1.85米的鹿石。鹿石的出土位置正好在墓口至上约0.5米的封堆填土之中,出土时大致呈南北方向横躺着。墓室口在封堆中心稍偏东北处。口呈椭圆形,方向270度,南北长4.6米,东西宽4.0米,周有二层台,在1.2米深处掏一圆形竖穴,直径1.2米,深1.8米。竖穴内填沙土、小卵石,近底部时铺成“井”字形的朽木棍痕迹。未发现人骨和其它遗物。  其中在封石堆0土的鹿石,高185厘米,上宽下窄,顶端倾斜。上宽24厘米,下窄16厘米,侧面宽27厘米。细砂岩质,呈黄色,加工规整。四面及顶部斜面上都刻有图案。正面刻9个圆形小坑,背面上端刻三道斜槽,斜槽间刻有3个圆形小坑,1只岩羊和一个折线符号;鹿石两侧各刻有1个直径14厘米的圆环,其中左侧一面圆环下还刻有2个圆形小坑,而右侧中部偏上凹槽又斜刻一道凹槽。  巨石堆和鹿石时代应为距今2500—2000年。石圈石堆在封堆和浅穴内不见人骨和除了鹿石以外不见其它遗物,这说明这一石堆很可能是一座宗教性质的建筑,很可能是在保存某种形状。

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  新疆吉木萨尔县是侏罗纪恐龙发源地之一,是中国龙的故乡。史料记载,1928年至1931年,我国科学家袁复礼教授带领中瑞西北联合考察队,深入吉木萨尔,奇台县等地的北部荒漠,共发现并采集了72具爬行动物化石。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新疆考察队,在吉木萨尔县境内的石树沟硅化木点附近的帐篷沟挖掘出一具恐龙化石。专家定名为苏氏巧龙,属蜥脚类恐龙,与马门溪龙属同一种类,目前保存在新疆地质博物馆。2006年8月26日,中科院在距离吉木萨尔县城200多公里的的恐龙沟1号坑中发掘出一具龙体长35米左右“亚洲第一龙”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震撼了全国。  侏罗纪公园占地面积3.19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仿真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翼龙类和鸟类;仿真原始古树、硅化林、假山、古河水系、历史漫步路等工程。公园仿古生物和动物形象逼真,步入公园犹如走进侏罗纪恐龙时代。公园采取现代仿真工艺,真实再现了恐龙时代,给已具有千年北庭历史文化增添了远古恐龙时代的神秘色彩。

东大龙口水库

  东大龙口水库

泉子街镇

  泉子街镇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缘,距吉木萨尔县城30公里,东以白杨河同奇台县为界,西以大龙口河与大有乡为邻,北至红山戈壁和二工乡接壤,南以博格达山脊分水岭与吐鲁番市毗连,总面积48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2万亩,有天然草场44万亩。

吉木萨尔野马场

  吉木萨尔野马场位于吉木萨尔县西北30余公里处,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人工养育野马基地。

五彩湾风景区

  五彩湾风景区-- 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 100余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现这里已开发出继克拉玛依之后的准噶尔盆地第二个大油田,从县城有柏油公路和砂石路直通。   1.五彩城:早在亿万年前的“侏罗纪”,这里沉积着很厚的煤层,历经风蚀雨剥,煤层表面的沙、石被冲蚀殆尽。又经曝晒雷击起火,煤层燃尽后,烧结岩堆积,加之各地质时期矿物质含量不同,这带连绵的山丘便呈现以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多种色彩。再经风吹,日晒,雨剥,又呈“雅丹地貌”。远望近观,状如城廓,古堡,因而得名。   2.火烧山:火烧山与五彩城的不同点在于,这里连绵起伏的山丘不是五彩斑斓,而全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放眼环顾,几乎见不到其它色彩。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因而得名。   3.化石沟:准噶尔盆地原为汪洋大海,岸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后地壳几经变迁,大片森林及其它动植物被深埋地下,变成化石后复出地表。在这条化石沟中,分布有壮观的硅化木林,各种树木籽化石,果实化石及各种动物化石。   4.石油基地:五彩湾,石油地质储量5千万吨,目前已钻油井一百余口, 一座新的“石油城”正在兴起。在神奇怪异的五彩地貌中,再领略一番石油基地红火景象, 这在其它地方是难以见到的。 古尔班通特沙漠景观:总面积为48000平方公里,古尔班通特沙漠为全国第二大沙漠。这里沙丘多为固定、半固定的。深入沙漠数十公里,仍能见到大片红柳,梭梭,芦苇及其它各绿色植物。春夏时节,草绿花鲜,牛羊成群,景色奇特,它处少见。

化石沟

  化石沟属于五彩湾景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这里原为汪洋大海,岸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后地壳几经变迁,大片森林及其它动植物被深埋地下,变成化石后复出地表,在这条化石沟中,分布有壮观的硅化木林,各种树木种籽化石,果实化石及各种动物化石。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辣椒是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的特产。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县农产品种植购销协会    11154024    辣椒(植物)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

  白皮大蒜   吉木萨尔县是新疆绿嘴白皮大蒜主要产地,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也叫新疆白皮大蒜,与上海嘉定蒜、江苏太仓蒜、山东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蒜。   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宗出口商品,自1977年,白皮大蒜打入国际市场,深受港澳地区、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人的欢迎,后来又打入美国等市场,出口量一直居全疆之首。   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种植区域主要在山区乡镇,气候属于逆温带,全年日照2800小时,大于10℃有效积温2500--2800℃,年均降水量350mm,无霜期145天。   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个大(平均直径5cm以上,最大直径可达12cm)、皮薄、瓣匀、味醇香辣、质地紧密、大蒜素含量高(据测大蒜素含量为0.62%)、氨基酸种类全(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4.27ms/100g)、耐贮易运、久不变味。内地种植大蒜大多都是秋蒜(秋天种植),上市较早,且贮存期短,而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属于春蒜(春天种植),上市季节佳,每年9月份开始上市,可贮存至翌年5月份,恰好填补了国内外大蒜市场的季节性空白。   2001年吉木萨尔县大蒜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年大蒜生产基地又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认证。   地域范围   吉木萨尔县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奇台县,西与阜康市接壤,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地区、乌鲁木齐市为界,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县相连。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泉子街镇、老台乡、大有镇、新地乡、三台镇,共计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8°76′~89°21′,北纬43°66′~43°92′之间,海拔1239-1467米,面积3500公顷,年产量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蒜头肥大,近圆形,一般大蒜横径可达6-7厘米,单头蒜质量50-60克。鲜蒜具有白皮绿嘴、皮色洁白的典型外观特征,剥皮后蒜瓣紧密、均匀饱满、皮薄鲜嫩,生食较为辛辣、蒜味浓郁。经过晾晒后,耐贮藏易运输。吉木萨尔白皮大蒜蛋白质含量4~6.8g/00g,碳水化合物含量~g/00g,含磷45~58mg/00g,含硒0.0~0.05mg/kg,尼克酸含量0.~0.4mg/00g。

吉木萨尔大蒜

  特定品质     吉木萨尔大蒜——新疆白皮大蒜具有皮薄瓣匀、大蒜素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全等特点,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蒜,产品远销国内外和欧美市场,2004年该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白皮大蒜之乡”。   吉木萨尔县山区是吉木萨尔白皮大蒜的生产基地,位于天山北坡冲积扇平原,海拔1000-1500m的地带,为农业气候热量分区的冷凉区,正好处于天山北坡逆温带,即冬暖夏凉,无霜期120-140天,大于或等于10℃的有效积温2000℃左右,光照条件优越,空气潮湿,七月份平均气温17.8℃,最高气温29℃,年降水量230-240mm,最适于大蒜生长。天山北坡冷凉区相对应分布的是栗钙土,经过多年耕作,已发育为灌耕栗钙土,其中有大面积灌耕栗黄土,土质较为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比较适于大蒜的生长。这里不仅有上述的优越条件,而且基地周围30000m以内无公矿企业、医院等污染,远离高速公路和车流的主干道,并且灌溉水为天山雪水喷灌,农牧结构比较合理,有机肥料多,化肥、农药使用年限短,且用量少,土壤未受污染,可使大蒜生产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吉木萨尔白皮大蒜是吉木萨尔县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畅销特色出口商品,1977年,白皮大蒜打入国际市场后,深受港澳、日本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的欢迎,后来又打入西欧市场。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吉木萨尔大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葫萝卜

  葫萝卜   葫萝卜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宁夏、新疆、陕西、河北等省(区)栽培更多。   胡萝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五种氨基酸。胡萝卜有多种用途,在医药上有降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等作用。   此外,可当水果生食,亦可煮食代粮。还可制干、制脯、腌渍、酱渍或作泡菜及胡萝卜汁、罐头等。胡萝卜的根、叶也是上等的饲料。我区胡萝卜栽培时间较长,主要栽培为黄、红胡萝卜两个品种,为各民族人民喜食的抓饭煮制必备品。   多年来,吉木萨尔县种植的胡萝卜一部分食用,另一部分作为牲畜的饲料,品种主要为当地传统品种。2001年,屯河股份公司在我县建立食品加工企业,引进了胡萝卜新品种一新黑田五寸人参、美国大头等,吉木萨尔胡萝卜产业迅猛发展。   据测吉木萨尔胡萝卜单根重200—300克,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G   以上,较华北地区高出30%,是目前国内生产胡萝卜饮品的最佳原料。

番茄

  番茄   吉木萨尔属平原气候条件,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3010小时,年平均辐射量5802兆焦/平方米。年平均气温5—7℃,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36.8℃,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3400℃,年均降水量168.2毫米,无霜期170天。这样的条件,特别适宜番茄的种植。   加工番茄是近几年开发的特色农产品,吉木萨尔县平原各乡镇均有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平均亩产4吨,最高达到8吨,商品率95%,番茄红素8.2—11.4mg/lOOg(加工后的番茄红素经过浓缩一般在45mg/100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4.1—6.2%,果实硬度4.5—5.6kg/cm2,总酸0.30—0.41%,。总糖3.47—4.65%,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德番99、亨氏、87—5、红宝3号。   在2001年新疆番茄制品质量评比中吉木萨尔县加工番茄各项综合性指标均高居榜首。

吉木萨尔县红花籽醋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具有500多年的种植红花的历史传统,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周边种植红花面积超过10万亩,具有丰富先天的资源优势。   产品特性:(换内容)醋:味酸性温,做为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时间证明,食醋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而且还有许多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不仅具有医疗保健功能,而且颇有美容功效。同时红花醋连续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中国优质畅销产品、中国市场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并具有自己的专利号。 国内外市场对红花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营养和保健功效,食醋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新疆庄子实业有限公司)

吉木萨尔县红花籽油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具有500多年的种植红花的历史传统,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周边种植红花面积超过10万亩,具有丰富先天的资源优势。   产品特性:红花油是目前食用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高达75%~83%,被营养学界称为亚油酸王,这是其它植物油无可比拟的。红花油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亚油酸、天然维生素E,富含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成份,不含任何添加剂,能养血、活血、降脂、降压、软化血管、抑制血栓、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是高血脂、高血压理想营养食用油。公司有147家销售网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   新疆庄子实业有限公司

天山雪莲辣椒丝

  吉木萨尔县,位于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01’,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国道省道贯穿全境,乌准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与疆内外通达快捷。年均日照2937小时,是新疆特色四平头辣椒的主产地。经考证,只有在天山北纬44°的地方才能种出这种品质的辣椒,所以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其独有的地理特质造就了其无可比拟的产品天然优势。   产品特性:天山雪莲辣椒丝,利用天山名贵植物雪莲极阴极寒、祛湿补损的药理,与新疆特产四平头辣椒温润回辣、天然高维生素的特性,组合成一道美味独享、兼俱保健养生的佳肴。新疆中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辣椒酱(丝)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检测设备,拥有辣椒种植基地3000余亩,设计年产可加工各类农产品20000吨。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约6000亩,可带动近2000户农民增收。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   新疆中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鲜食杏

  鲜食杏   鲜食杏因其果实肉厚汁多,营养丰富,风味甘美,酸甜可口,色彩鲜艳,深受人们的青睐。鲜食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每100   克含糖11克、蛋白质12克、钙26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核黄素0.6毫克、尼克酸0.6毫克,杏仁可入药。鲜食杏的用途非常广泛,还可用于深加工各种产品,目前已开发并打入市场的主要有鲜食果品(果干)、杏汁、杏子酱、杏仁露等。   90年代年,吉木萨尔县先后两次从河北、山西等地引进鲜食杏等鲜食杏品种枝条,采用在本地山杏树上截杆高接换头的办法,筛选出适宜在我县山区逆温带栽培的鲜食杏品种——张公园、骆驼黄、沙金红、比利时等。与原产地相比,单果重量和丰产性能达到和超过了原产地的标准,果实七、八月份成熟,恰好填补新疆杏子市场空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到2005年,全县杏子累计种植3000亩。

黑加仑

  黑加仑   黑加仑,学名黑穗醋栗,也叫黑豆,是虎耳草科茶镰子属,多年生小灌木,其果实紫黑色,多汁,味酸甜,维生素C含量极高,并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制作果汁、果酒、果酱的佳品。还可从中提炼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其原料及产品逐年紧俏。   1991年自治区农科院园艺所率先与我县合作在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天山逆温   带)建立黑加仑种植园,筛选出适合于北疆地区栽培品种:世纪星、世纪光、奥依宾等品种,现已在我县各乡镇推广种植,目前黑加仑种植面积0.5万亩。   随着黑加仑加工业的发展,吉木萨尔县计划建设5万亩黑加仑综合开发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地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新地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