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阿坝 >> 阿坝县 >> 德格乡

德格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阿坝神座世外桃源景区

阿坝神座世外桃源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阿坝神座  神座――是一个即有原始森林,高山牧场又有海子、河流、沼泽、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的自然景区!神座――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丝毫污染,即有林业、牧业又有农业,宁静安详,特别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  西距成都450公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将森林和草原分开,神座村就坐落在这条河流的西侧。神座,"神仙居住之地",这样一个美好的名字,并不是现代人推敲和构思出来的。因为这个宛若与世隔绝的村落,她从古至今就被称为神座!就像神座村由古至今延续的善良质朴的民俗民风一样悠久。  这座仅有57户人家的藏族村落背靠高山草场,与绵延不绝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越野汽车行驶在村子附近的丛林小径上,你的眼球会接收到接二连三的惊喜:路边草丛会不时闪现火红色野鸡灵巧的身影、活蹦乱跳的野兔调皮地向丛林狂奔、娇憨可爱神似小浣熊的家伙会从马路中央笨拙地横行。站在村前眺望,偶有马鹿三五成群,迈着矫健步伐正在森林中穿过......神座人与野生动物和森林草山和谐相处的如此融洽,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  神座村藏家民居的外形犹若一座座别致土著小洋房,房屋外观稳固而别致,内部宽大而整洁。走在村内,常见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院外,手上旋转着转经桶,口中念念有词地表达着自己的信仰。脸上的皱纹和顶上华发看得出她们的年岁已高,但身子骨却依然硬朗。神座人呼吸着没有任何污染的纯净空气,喝着纯天然矿泉水,他们的牧牛吃的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野草、贝母,神座人每天饮用生态牛挤出的乳汁,食用最鲜嫩的牛肉,再加上始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心态,因此长寿对神座人来说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安多藏区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神座的姑娘、然木多的酸菜、蒙古的糌粑"。现在人们则总结出神座有四绝:"天然美景、野生动物、生态美食、神座姑娘"。于是便有人说:"是神座的天然原生态环境造就了'神座姑娘'这自古传诵至今的千年品牌"。  如果有人认为神从是个纯牧业村寨那就错了。在神座村周围有大片大片的高产青稞地,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此时你若是走近神座村寨,村民们定会停下手中的镰刀,向你露出憨厚的微笑并挥手致意。这里的人们大都不会讲汉语,但你能从神座村发脸上的笑容和手势中,感受得到他们那份天然的原生态的纯朴和热情。

赛格寺

赛格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赛格寺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位于县城东测。自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对觉囊派实行改宗后各地寺庙逐渐消亡,唯有这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十分兴盛,寺内有许多藏密气功等神秘宗教现象,该寺燃灯节酥油花会十分著名,是研究、旅游觉囊派藏传佛教的最佳去处。该寺距成都504km,距马尔康245km。

夺登寺

夺登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四川省阿坝县东北八公里处的哇尔玛乡政府所属提穷大队第四小队的境内。  阿坝夺登寺  1、地处人世十美之幽静,如仙境般之幽雅,犹如白海螺之体聚万物吉祥于之灵地。  2、集众僧的夺登寺又以其白帽本教之寺的吉祥之地而得名为“梅竹扎西合旋林”而之盛名。  3、夺登寺建寺于-第六绕迥木牛年即公元1385年,由本教仁布钦夏甫尼玛增大师奠基而组成僧团。大殿由80根柱头所支撑,取名为“本来寂静桑登林”。前后有十二代本教大师相继维护。-第十一绕迥之火马年即公元1666年,由夺登雍仲楚臣将该寺归属给从后藏兴达顶来的本教大师彭措旺杰而变为后藏本教的所属之一,在彭措旺  阿坝夺登寺  杰的大力帮助和鼎力支持下,又兴建了“兴藏大殿”,取名为“夺登寂静伦珠悦色雍仲林”。之后相继由夺登寺世袭来维护。第八代楚钦第二世楚臣登巴坚赞大师向大知虹身顶礼,将该寺的讲修规范仪则,以及寺内外的规矩都严格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4、夺登寺的宗论全都是以本教祖师辛绕米沃在前宏时期的理论,由头戴银冠的德白登吉梅日的理论进行维护而形成了新本教之寺庙。  5、该寺有三个札仓和四个康村。三个札仓分别为:讲修法相札仓即闻思梅竹林;成就札仓即论珠悦色林,象雄0学院;文化札仓即大小文明的文化乐园。四个康村是:知康村、时轮康村、神医康村、慈爱康村。  6、该寺每年大的定期法会有:八次大的法会,四次修供法会、六个大的节日。另外每月上旬都要进行定期的说戒、修供等的仪轨。  7、该寺的前常住的比丘有600余名,现在有490名。  8、从该寺的每一世夏钦尼玛僧开始到第12代,以及夺登共13也一直在维护着夺登寺。  9、该寺收藏有20多卷历住堪布的经卷,大多数经卷都已刻成木刻版进行保存。  10、该寺的仲依有三个,主依为登巴曲科玛。据传是辛绕米沃本人托汉地的孔子代其本人进行开光的。此外还有许多供奉在大殿、各寺庙、拉章等的标准的佛像,以及从印度东西各地带来的众多铜器物品,从蒙古、尼泊尔、前后藏等各地邀请来的具有灵验的佛像为身所依,语所依有三千多种寂静和忿恕金刚像,上百种上而仕承本尊及各种传记等。经卷有命命鸟用金汁写成的八元主要佛经20套甘珠尔、3套丹珠尔,另外还有萨迦派、格鲁派、宁仔派、落举派、竹巴落居、觉衰派等的经卷8万余卷,意所依有。多帕钦布的庄胜灵塔、苯来家也的八座灵塔、大小25座历代夺登的灵塔、虎神塔扎西降魔三世界威严塔、和好塔扎西格威达哇等,塔像内藏有:登巴桑若的几颗齿、桑去向森的舍利、数颗齿等。

格尔登寺

格尔登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格尔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阿坝县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14人。该寺建于同治9年(1870年),其前身为洞沟寺,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现格尔登寺大经堂有120根柱子,可容纳数千僧民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    1、大经堂前厅上额以精美豪华的藏式雕刻为装饰,有甲(大力神)、雪香香(人身鸟足的美声鸟)、桑给冈吉(八脚狮子,这是先仇后友的狮鸟后代,是和平的象征)、琼(是已消失的大海中的一种鸟)。四大天王壁画:护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这是守护圣土东西南北四方的至尊天王。六道轮回图:最内层有一只猪、一只鸽、一条蛇,代表人生“愚痴、贪染、慎怒”三毒。第二层正上方为“天道”,顺时针依秩为“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牲畜道”、“阿修罗道”,地狱在最下层,如果人们不积善行德将承受各种酷刑。    2、大经堂中最大的一尊佛像是用药泥塑雕成的强巴佛(弥勒佛)像,有四层楼约20米高,佛身内珍藏了千余部大藏经经卷。在大经堂中还珍藏有万余部《甘珠多》、《丹珠多》等著名藏文经典,珍藏有数十座宗教灵塔、宝塔。大经堂墙上挂满了堆绣、彩绘和用矿物颜料绘制的许多珍贵的唐卡。    3、大经堂内正门左侧墙上第1—6幅壁画分别是代表一千个释迦牟尼佛像的唐卡,藏语“东巴”,第7幅唐卡中部为释迦牟尼,四周为宗额巴、观音、度母等众佛像。经堂内正门右侧墙上第1幅唐卡为释迦牟尼佛像,四周有18罗汉,第2幅为释迦牟尼佛像,第3、4幅为无量长寿佛,第5幅为金刚勇士,第6幅为药王菩萨,第7幅为不动佛。

麦桑官寨

麦桑官寨为阿坝州文物保护单位。  麦桑官寨位于县城东部两公里的哇尔玛乡政府北侧,占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853间房,使用木料数千立方米。麦桑官寨主体建筑成四合院,是麦桑土官的衙室、家人住房,外面的附属大院是麦桑官寨开展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官寨内部为木质结构,柱、梁、檩、栏等,皆为穿斗套连,坚如磐石,不用一钉一铆。整个官寨房屋建筑由891根主柱支撑,柱梁相互穿透连接,使土墙以内的整个建筑框架成为一个整体。为了提高承重能力,引进了380个花岗石作为柱墩。四合院后排建有高楼,使整体建筑形成 “猛虎张口”状。1989年1月20日,官寨被阿坝州人民政府正式列为阿坝州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麦桑官寨位于县城东部两公里的哇尔玛乡政府北侧,占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853间房,使用木料数千立方米。  气候特点:地区属寒温半湿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3.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1.7mm。  联系方式:0837-2486956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麦桑官寨主体建筑成四合院,是麦桑土官的衙室、家人住房,外面的附属大院是麦桑官寨开展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官寨内部为木质结构,柱、梁、檩、栏等,皆为穿斗套连,坚如磐石,不用一钉一铆。整个官寨房屋建筑由891根主柱支撑,柱梁相互穿透连接,使土墙以内的整个建筑框架成为一个整体。为了提高承重能力,引进了380个花岗石作为柱墩。四合院后排建有高楼,使整体建筑形成 “猛虎张口”状。

莲宝叶则

  莲宝叶则景区地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位于阿坝县城西北部,总面积约为800余平方公里,阿坝县境内景区占总面积的2/3,最高海拔5141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距离县城约50公里。  气候特点:莲宝叶则风景区昼夜温差大,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霜冻时期漫长,干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3.3℃,多年平均雨量712mm,年平均日照2383小时。  资源特点:莲宝叶则风景区是一个规模较大、气势雄浑、奇峰异石变幻莫测、深奥无限、水奇湖秀、瀑布飞扬、温泉蒸腾的奇峰异石的艺术殿堂,是一座雄伟的石头城堡;在阿坝州现有的景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较高的建设开发价值,也是开展观光、摄影、探险、科考、登山特色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桂冠:该景区在2005年9月19日正式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在2007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发现中国新美景”活动中,荣膺“中国最具潜力新美景”称号。  联系方式:0837-2486956  门票信息:120元/人  景点介绍:莲宝叶则风景区内广泛分布着角峰、鳍脊、“U”型谷,整个景区冰川雪峰耸立,山石峻峭,各种人物、动物造型栩栩如生。“U”型谷中分布着许多堰塞湖,堰塞湖一般长1公里、宽200米至300米,最大的有4.4公里长、400米左右宽,众多的湖泊给庞大的灰色花岗岩石头城堡注入了无限生机。这里还有虫草、贝母等野生中药材和不计其数的珍禽异兽。

曼扎塘湿地大草原

  曼扎塘湿地大草原位于距县城32公里,阿坝县东北部,包括麦尔玛、贾洛乡、贾柯牧场等地草原,平均海拔约3400米左右。每到春季,这里绿草茵茵,花海草毯十分美丽,是川西北藏区的优良牧场,同时这里也是黄河水系源头涵养地,与若尔盖、红原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连成一片,有十分丰富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这里除了有随黑白帐蓬游动的藏族牧民和成群的牛羊,兔逊逐鹿于花间草丛,苍鹰盘旋于高空,更有珍稀的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黑颈鹤常成群结伴在沼泽边,是观赏辽阔的川西北大草原风光和考察高原湿地生态的胜地。  地理位置:位于阿坝县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包括麦尔玛、贾洛乡、贾柯牧场等地草原,平均海拔约3400米左右。  气候特点: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资源特点:是川西北藏区的优良牧场,是黄河水系源头涵养地,与若尔盖、红原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连成一片,有十分丰富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联系方式:0837-2486956  官方网站:http://www.abaxian.gov.cn/ (阿坝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这里除了有随黑白帐蓬游动的藏族牧民和成群的牛羊,兔逊逐鹿于花间草丛,苍鹰盘旋于高空,更有珍稀的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黑颈鹤常成群结伴在沼泽边,是观赏辽阔的川西北大草原风光和考察高原湿地生态的胜地。

茸安—柯河大峡谷

  茸安—柯河大峡谷景区是深切的高山峡谷地貌,在茸安乡达尔仓沟口,海拔2900米,逆大渡河支流(麻尔曲河)柯河峡谷而上,至柯河峡谷俄家俄满雅尔山顶,海拔5036米,相对高差达2136米。河谷深切,河流湍急,地势崎岖,汹涌的河流从峡谷奔涌而过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更有绝壁山崖间小路攀行而过,怪石丛生显露无限风光;还有独特的柯河姊妹碉、伸臂桥、柯河民居、神山寺庙、佛塔和鱼塘石门槛、摩天岭、安湖水库等景点十分美丽,让人流连忘返,两条峡谷在茸安乡直尕以下汇合后通向马尔康境内。茫茫的原始森林中兽走鹰飞,熊吼鸟鸣,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  地理位置:位于茸安乡达尔仓沟口,海拔2900米,逆大渡河支流(麻尔曲河)柯河峡谷而上,至柯河峡谷俄家俄满雅尔山顶,海拔5036米,相对高差达2136米。  气候特点: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官方网站:http://www.abaxian.gov.cn/ (阿坝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河谷深切,河流湍急,地势崎岖,怪石丛生显露无限风光;还有独特的柯河姊妹碉、伸臂桥、柯河民居、神山寺庙、佛塔和鱼塘石门槛、摩天岭、安湖水库等景点十分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郎依寺

郎依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郎依寺距阿坝县城约2公里,是阿坝乃至川西北规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有-700多人,阿坝县共有三座苯波教寺庙,建在郎依寺对面山坡的多登寺,还有一座在下阿坝,苯教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前藏族的原始宗教,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天神和自然物,佛教传入中国后,苯教吸收了很多佛教的教义,建立了苯教教义,但基本上已经和佛教雷同。但为了区别于佛教,采取了一些反佛教的做法,最明显的就是苯教逆时针方向转经。  郎依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显得格外的静谧,其建筑装饰精美华丽,从外表看郎依寺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似乎没有区别,-们的穿着也没有不同;但大经堂正中供奉的是苯波无教祖敦巴幸饶的巨型塑像,左右整齐地排列着1113尊敦巴幸饶的铜像,后面是历代郎依寺寺主的镀金像,四周墙壁上则画满了苯波教历史和教义的精美壁画。大经堂的横梁上,各种姿态的仙女雕像十分动人。大经堂的正前方一百米远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吉祥如意塔。-告诉我们,塔内供奉着1000多尊敦巴幸饶的塑像和一些经书,塑像底座均以蓝色为底色。  郎依寺简史  郎依寺最早的传法祖师即初始法台或创寺人为郎依多帕-一世,又名云丹嘉措大尊者。他生于公元1088年,为象雄大尊者塞勒尕乌的后裔。  相传他长相非凡奇特,上身自然显影出一对鹏翅纹印,腰间有数十个神文仙字,下身着虎皮围裙。  多帕从小乐善好学,拜喇嘛依贡为师在青海阿尼玛钦山一带的一个名叫甲格桑宗的地方学习雍仲本教之显、密二宗及教法心要等秘诀,并在其修行洞修行数年。修行毕,他以高深的法术受到当地信众的敬仰,向他求授灌顶之人也不少,同时他还用收受的馈赠广行布施,大行善业,倍受信众的爱戴。  而后,他便来到阿坝县一带讲经传法,树起本教法幢,逐渐在哇尔玛地区登上本教宝座,成为第一任法台,并娶空行母转世、崇尚本教、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具有菩提心肠的绝代佳人江莎依卓玛为妻,生下三子,即大儿子夏青尼玛真、二儿子甲德、三儿子俄根。夏青尼玛真聪慧伶俐,长大成人后于公元1168年首创“郎依嘉丹彭措拉丈”-寝宫,为最早的庙宇建筑,并继任法台,成为寺主。  为此,一些史书中对这一时期多帕父子在阿坝地区传播本教的历史评说为“初始传法要数慧能多帕尊者,首创庙宇理当‘郎依嘉丹彭措拉丈'-寝宫”。  从多帕至今日的尕尔让罗周嘉措-,郎依寺-已传39代。历史上其寺僧最多时达上千人,就目前也有六七百人。由此可见,郎依寺的本教传承至少已有近900年,建庙也有800余年的历史。

各莫寺

各莫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坝县各莫寺  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城西北部各莫乡唐麦村阿久公路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古寺,距县城13公里,占地18000平方米,是一座显密兼修的格便派别寺院。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而著称。年均气温2.6℃,距省会成都518km,距马尔康259km。  各莫寺又称慧园寺,为阿坝州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建于乾隆56年(1790年),由拉卜楞寺大赤巴贡却德庆按第二世嘉木祥大-之意创建的。原名法相寺,距今200余年。各莫寺建在一个大草坝子上建筑精美华贵,各莫寺旁建有各莫寺显密讲修院。    阿坝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德普寺

德普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普寺    德普寺在今四川省阿坝县德格乡境内,是萨迦派的大寺院,建于公元1844年,是由第四世德普-创建的,历代曾涌现了很多为人称道的大成就者。寺庙有一座大佛殿,在殿里正面的佛龛中,有一见得解脱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大身像,周围有萨迦五祖、萨迦二胜六庄严、十六尊者,  八大菩萨等许多比人大的木刻佛像;有弥勒佛一见有义像、近年从尼泊尔迎请的千手千眼大悲观自在菩萨、大白伞盖佛的金身像等许多非常精美的铜像。还有两套佛陀的本生故事的唐卡画(每套九幅)为主的众多新旧唐卡画。 密宗续部的大殿,修建于1903年,至今未坏,一般很难见到象此殿这样多的金银和木雕。殿中有从甲绒绰斯甲迎请的观自在菩萨像内天然内藏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非常殊胜。

四洼尼姑庙

四洼尼姑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四洼尼姑庙位于县城以西约8公里的阿久主干公路北侧,是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尼姑庙。该寺以独特的女尼修行为特色,是了解藏传佛教尼姑庙文化的佳地。年均气温2.7℃,距县成都513km,距马尔康254km。

查理寺

查理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多藏区历史十分悠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古寺,该寺以其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哲学修习专业,盛大的辨经,良好的学风和格西班教学魏特点,僧人众多,宗教氛围十分浓郁,寺周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年均气温4.4℃,五至十月平均温度在16℃左右。地处前往阿坝县途中的阿依拉山脚下公路里侧,距成都443km,距马尔康194km,是1935年红军进入阿坝的地方。  寺庙旅游  旅游概况    详细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查理乡    除了本地的藏民和僧侣外,这里外人罕至,确实是个清修的圣地。一条清亮的小河从谷中穿过,整个建筑群便铺展在狭长的山谷之中。寺院大殿建在半山腰,湛蓝如洗的天空下祥云朵朵,鎏金的檐顶在阳光下闪着的金色光芒,折射出恢宏的气势。    在这儿,给人的感觉是宁静,透明的空气中仿佛滤掉了所有的杂音,宛如隔世。由于太安静了,在这里住了几天,我的听觉似乎在放大,远处轻轻的言语声、脚步声、转经声都能清晰地听见。    空气很清新。乌鸦特别多,个头也很大。    在查理寺,常年有二十多个-在此学习、修行,他们分别来自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等地的寺院。每年一段时间,都有来自甘肃拉朴楞寺等寺院的大德高僧来这里讲课。就十一世卓察-而言,他管辖的寺庙其实也不在阿坝县,而是在红原县的佳果寺。佳果寺距查理寺有一百多公里,也是一个古老的寺庙,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座落在红原大草原上,至今还没有通电。每隔两三天,佳果寺便有僧人赶来向卓察-汇报∶寺里一切都很好,几个老僧人也安好,不必挂念。    来查理寺修学的-在山谷内都建有自己的住所。因此,查理寺一带,除了寺院,僧舍也有二、三百间,-、-、僧侣也有一千多人。-的住所比较宽敞,是典型的藏式风格的庭院,以黄土夯筑而成,房屋一般为两三层,屋顶也是用黄泥土铺面。木格子窗户都涂成土红色,0上还装饰着大幅的藏式幡布。  十一世卓察-    十一世卓察-的庭院建在小河边上。房屋在庭院内呈凹字型布局,共有两层,住着他和几名手下的僧人。大院很宽敞,种着一畦碧绿的小白菜,还有一丛野菊花。藏族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向来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但十一世卓察-给人的印象是十分谦逊,待人很热情,彬彬有礼,和蔼中既有一种威严,又不让人感到拘束。    十一世卓察-,降生在一望无际的红原大草原上,俗世父母至今仍健在。七岁那一年,他被寺院的人找到,认定为-。卓察-有两个同胞弟弟,一个妹妹。大的弟弟叫嘉让,小的叫卓巴,也都跟随他出了家,在查理寺修行。他的两个叔叔也都出了家,也住在这个庭院的一楼。    十一世卓察-说,此处最美的是在五、六月份,那时候草浪翻滚,野花遍地,百鸟高唱,湖泊星罗棋布,湖水碧蓝,那时可美了。    -安排我们住在楼上的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是卧室,但也是厨房和客厅,收拾得很整洁。-的卧室也在楼上,他的房间的书柜堆满了一卷卷经书,他说,那些黄色的经卷是已经打开的暗红色的布料包裹的表明还没有启封研读,如今读到的经卷只是一小部分。我不禁感叹经卷之浩叠。-说∶“学无止境,佛法博大精深,一辈子学之不尽。”  景观特色    查理寺的晚上很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和小河的哗哗声。每天天没有亮,就听见-和僧人们的诵经声,铿锵而洪亮。    每天吃完早餐,九点锺左右,-和僧人们都要到寺里去上功课了。下午0到六点,他们也要上课,晚上则是自己看书。    若没有人带领,查理寺一般是不许外来人参观的。查理寺大殿内富丽堂皇,长明灯环绕着巍巍佛像,灿若星河,庄严的气氛让人顿时肃然。中间供奉的是贡唐-的舍利塔,两旁依次是查理寺的安曲-一世、二世的舍利塔和三世的画像,以及宗喀巴大师、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的金像。    在贡唐-舍利塔的右上方,有一位西藏-的一个小塑身金像。据介绍,这个佛像设计得十分精巧,它右手举着一顶帽子,在人不轻易察觉之间,能自动给佛像缓缓地戴上帽子,之后又摘下来,它每天如此反复两三回,令人惊叹。    往大殿后面的山顶上走,是长寿佛殿。长寿佛是藏传佛教中保佑众生平安、延年长寿的佛,这里的长寿金佛高约二米多,而在它周围的小阁窗里,还供奉着一千个长寿小金佛!殿内溢彩流光,令人为之目眩。殿墙上,还绘有白度母等诸神的画像,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画工精制,是出自藏族名家之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贾洛绵羊

  贾洛绵羊   阿坝县畜牧兽医局畜牧工作站   12030017   绵羊(活动物)

玉带酥

  玉带酥,酥点,特点:色白酥纹美观,皮酥馅香甜。烹制法:炸。此点心形如古代-的玉饰腰带,故名。   瓜片切成丁,加蜜玫瑰、白糖、炒面粉少许、猪板化油揉合成馅。油水面下成重30克一个的剂子,包入油酥面擀裹成圆筒,将圆筒顺切成两半,刀口向下,取一半擀成圆皮,包入馅心,按扁成圆饼形(另一半又做一个),入温猪油锅炸制即成。NTD   操作要领:擀酥时用力要均,以保证厚薄均匀。NTD   

羊肉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虽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既又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德格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德格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