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丹巴县 >> 岳扎乡

岳扎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丹巴香猪腿

  香猪腿是丹巴地区的名产品,味美可口,是节日和招待宾朋的美食。   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过去宰猪多数把猪四脚捆住,从胸部用刀开一孔,伸手入胸腔扯断心肺联结处,将猪杀死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剖开,将其肥、瘦肉剥离开。   丹巴香猪腿名扬美人谷,为许多游客所喜爱,其制作方式的独特更是让人称奇。每年冬季,丹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宰猪前多将猪的四脚捆住,在胸口用刀开一孔,将手伸人胸腔扯断心肺连接处,然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将其剖开,并把肥、瘦猪肉分离开,剥去板油,将猪腿按原形分离,尔后经霜冻、柏枝熏、风干后存放在储藏室内。猪腿存放一冬后,色、香、味俱佳。T9i   食用时煮成半熟或用炭火将表皮烘烤,切成小块状或撕成粉丝状,在100米内即可闻到香味,入口鲜嫩而清香,营养丰富,诱人食欲。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丹巴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丹巴香猪腿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所辖行政区域,包括章谷镇、水子乡、东谷乡、梭坡乡、格宗乡、中路乡、岳扎乡、半扇门乡,太平桥乡、聂呷乡、巴旺乡、巴底乡、革什扎乡、边尔乡、丹东乡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7′-102°12′,北纬30°24′-31°23′,年产量香猪腿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丹巴香猪腿”成品外观呈红褐色,清洗后切面为透亮色,肉面光滑油润,肌肉切面呈深玫瑰色,肉身干爽、结实。煮熟后,香味醇浓,具有特有的浓香味,满屋飘香,回味悠长。 2、内在品质指标丹巴香猪腿亚硝酸盐≤1.0mg/kg,远远低于GB2730规定的30mg/kg标准;过氧化值≤0.50g/100g;氨基酸总量≥34.0%;蛋白质≥36.0%,水分≤45.5%;铅≤0.15mg/kg,硒≤0.14mg/kg。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原料猪腿符合《国家鲜冻、片猪肉标准》(GB9959.1)、《国家分割鲜冻猪瘦肉标准》(GB9959.2)和《国家分部位分割冻猪肉标准》(GB/T9959.3);配料食用盐应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GB5461);花椒应符合《国家花椒标准》(SB/T10040),产品符合《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GB2730-2005).   

丹巴酿酒葡萄

  酿酒葡萄产业是加快丹巴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型支柱产业之一。   丹巴县位于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早晚温差大,再加上高原清洁无污染、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种出来的葡萄和酿出来的葡萄酒风味独特、品质突出。   康定红葡萄酒公司从2007年初到今年,已经先后在丹巴县的革什扎、巴旺、梭坡、巴底、聂呷、中路、岳扎、格宗、布科等12个乡46个村建立了高档生态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目前建有葡萄基地5000多亩。   为确保“康定红”的品质,该公司从源头上保证种植出“绿色、生态、健康”的高端酿酒葡萄,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酿酒,建造了世界上独有的高原藏酒洞,充分发挥地区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创造出最高端品质的高原葡萄酒,走出一条属于丹巴县的特色产业。

丹巴苹果

  丹巴苹果是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的特产。丹巴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获国家、省优质证书。丹巴县被列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   丹巴,四川苹果产量最多的县份之一。也是中国苹果的优质生态区。主栽品种有金冠(又称黄元帅、黄香蕉)、红星、红冠、红富士、新红星等。另有近年新引进的早中熟新品种红津轻、红月、乔纳金等,表现良好,正在大面积推广。丹巴的“金冠”、“红冠”、“红星”苹果获国家、省优质证书。被列为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

丹巴蜂蜜

  丹巴县本地居民历史上就有养蜂的习俗,个别经验丰富的养蜂户,在黑刺花期,创造了群产蜂蜜65公斤的高产记录。

丹巴石榴

  石榴于唐朝时代传入丹巴。曾在一个时期被列入供品。丹巴石榴呈宫灯形,酸甜风味按果皮颜色区分,白皮、青皮为甜石榴;红皮属酸石榴。( 丹巴县)   1996年以来,丹巴县始终把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作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实施“科教兴县、兴农”战略的主要措施来抓,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后,该县更是把增加农民收入的“宝” 押在科技上,使丹巴石榴重又成为该县拳头产品。   1996—2000年间,丹巴县成立以县委组织部牵头,农牧、科委等涉农部门组成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14个乡的农技综合服务站,选好配强了15个乡(镇)的科技副乡(镇)长,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共投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等经费达25.6万元,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力度。农业科技人员重点对石榴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反复的实验。首先在石榴病虫害泛滥的季节,对梭坡乡石榴实行“套袋”,并首获成功。使用“套袋”成熟的石榴,最重的达1100克,攻克了长达20多年石榴病虫害。仅2001年,丹巴县梭坡乡的莫洛、宋达两村的5千余株石榴,年产量达2.5公万余斤,村民石榴单项收入就达14万元。每到收获季节,上门订购石榴的客户络绎不绝,梭坡石榴走出了一条产销两旺的路子。

岳扎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岳扎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