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丝绸之路莎车湿地公园 | 丝绸之路莎车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疆莎车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总面积2449.68公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初冬,莎车丝绸之路湿地公园内,神形各异的滩涂星星点点,恰似天生丽质的淑女,娴静玉立于水中央。波光粼粼的水面柔情温婉,犹如美人的明眸,盈盈复脉脉。摇曳多姿的芦苇、灌木是飞鸟的乐园,亦动亦静,宛如仙女飘逸的裙带,倒映水中胜似一幅韵味悠远的天然水墨画。 |
木卡姆民俗风情度假村 | 木卡姆民俗风情度假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木卡姆民俗风情度假村位于莎车县依盖尔其镇9村,距离莎车县城18公里,地处喀什地区北部叶城、泽普、莎车、麦盖提四县的中心。 度假村围绕依盖尔其水库开发建设,该水库是新中国在新疆修建最早的平原水库,有50年的历史,库区总面积21.98平方公里,水库现最大库容为0.45亿立方米,死库容0.1亿立方米,最大水深4米。水库四周被广阔无垠的大沙漠所环绕,沙海、水域交相辉映,自然风景十分优美。水库与木卡姆大师阿曼尼沙罕的故乡——卡热苏乡紧邻,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尤其是十二木卡姆包含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近年来,依盖尔其水库经过喀什叶河旅游公司的开发,已形成了集餐饮娱乐、民俗风情表演、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 |
叶尔羌汗国王陵 | 叶尔羌汗国王陵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尔羌汗国王陵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老城和新城之间的阿勒屯德尔瓦兹以北,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王陵。该王陵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陵内共葬有苏来坦·赛义德汗、阿布杜热西德汗、阿布杜克里木汗、穆罕默德汗、艾哈迈特汗、阿布杜里提甫和他们的子孙及著名木卡姆学者、诗人阿曼尼莎汗。 叶尔羌汗国,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史籍称“蒙兀儿汗国”、“蒙古利亚国”、“赛义德汗国”等。《明史》对新疆各地政权统称“地面”,因首府为叶尔羌(今莎车),故名。统治者系察合台后裔。辖地为“阿尔蒂沙尔”(即六城: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叶尔羌汗国苏、乌什),盛时包括吐鲁番、焉耆和费尔干纳。1514年建国到1680年亡,凡166年,历11代汗的统治。境内居民为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居民从事农、牧业。逊尼派为国教。 王陵由三部分组成,西边是“阿勒屯鲁克清真寺”,东边是“阿勒屯水池”,中间是“阿勒屯麻扎”,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阿勒屯麻扎”又分为几个单独部分。埋葬汗王和他们的宗教信徒的墓地,由砖墙和木栅栏围起来,筑有琉璃砖装饰的大门,大门内是全用砖砌成的一排排坟墓,墙和坟墓外面,是用各种纹样图案的石膏花和有各种铬文的花砖装饰。前方插着各种彩旗。居室单另修建,整个麻扎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叶尔羌汗国王陵的修建堪称维吾尔建筑史中的经典之作,不仅为现今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维吾尔族殡葬礼仪提供了参考依据。其中,阿勒屯麻扎在布局和图案装饰等方面,别具风格,是伊斯兰教优秀建筑艺术,为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埋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06年5月,叶尔羌汗国王陵作为明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沙漠 | 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沙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辽阔,不到莎车喀尔苏旅游区,不知西部之壮美” 国家A级景区,新疆莎车喀尔苏塔克拉玛干旅游风景区位于莎车县东部28公里处,归喀尔苏乡所辖,东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叶城县、麦盖提县交界,南与叶城县的江格勒斯乡相邻,西与依盖尔其镇交界,北与巴格阿瓦提乡接壤,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508.3公里。 该景区是大自然几千年的产物,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风景奇特,无边的沙漠成波浪型无限延伸,沙丘像梯形的山地一样,十分美丽壮观,非常适宜骑上骆驼进入沙漠腹地探珍旅游,特别是日出日落的朝霞、夕阳之景更美,此景不同大海日出,但胜似大海,是浩瀚的沙海之日出;此景不同高山落日,但胜似高山,是起伏流动的沙山之落日,十分吸引人。如果尽兴来到炙热的大漠深处,无意中可以欣赏到由光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这时如把身子埋在沙子里还可以做“沙疗”,能医治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白殿风、颈椎病等。 |
莎车王陵墓 | 莎车王陵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莎车王陵墓占地1050平方米,虽历经数百年,其壁饰图案、建筑用料及结构布局,仍清晰如新。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群众,又专门为阿曼尼莎汗王妃另外修建了陵墓,其高大、精美,均超出了原王陵。它位于县城中汉城、回城之间,至今瞻仰者不绝于途。 |
莎车加满清真寺 | 莎车加满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莎车加满清真寺 |
莎车叶尔羌国家湿地公园 | 莎车叶尔羌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新疆莎车国家湿地公园 |
莎车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祈富台 | 莎车阿热勒乡巴依都瓦村祈富台 |
莎车亚克艾日克乡哈尔加什炮台 | 莎车亚克艾日克乡哈尔加什炮台 莎车亚克艾日克乡哈尔加什炮台旅游景区,国家A级景区,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该炮台于清光绪三年(1877)清军为追击阿古柏侵略者而修建的,是清兵大战阿古柏的历史见证,也是古驿站的嘹望塔,现今遗址保存完好。 亚克艾日克阔如勒(烽火台)位于亚克艾日克乡阔如勒村35公里处的山顶上,离敲提也炮台(山顶)24.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高七米,宽五米的土块修建的碉堡。据当地人流传,这个碉堡在这个地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碉堡座落在亚克艾日克乡东部(内有50间房子,后已损坏)从远处看非常醒目,给人一种神秘感,1945年以前一直有士兵看守,这是通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关口,山路也从这里开始通往县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莎车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 莎车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
莎车甜瓜 | 莎车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要冲重镇,素有“西域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莎车甜瓜是当地的种植的土瓜很受本地人的喜爱,曾是当时叶尔羌汗国的宫廷用品。 莎车甜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对抗匈奴,在重兵围困之下艰难突围,只剩下十几个人,而且没有任何食物、饮水等给养物资。政治盛夏酷暑,人困马乏。正当班超等人陷入绝望之时,偶然发现一小片绿洲。人马行至绿洲边缘,有一个老汉问其来历。班超说是受大汉皇帝派遣,来团结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的。因为莎车国和周边小国串通,受到了围困,迷失了方向。现在人困马乏。老汉闻言,转身走向身后绿洲,片刻抱出三个翠绿金黄的甜瓜送予班超等人,并向其介绍了莎车等国之间因各自利益,关系并不稳固等形势。班超听后,决定首先平定莎车,并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莎车国军队和增援的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战事评定后,班超寻得老汉,问其当时所食何物,老汉告之曰:西开西(及维吾尔语蜜糖之意。) 莎车甜瓜在各大展会及通过互联网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备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远销到华东地区。 地域范围 莎车甜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古勒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阿热勒乡、恰尔巴格乡、依什库力乡、米夏乡、塔尕尔其乡、拍克其乡、恰热克镇、乌达里克乡、阿斯兰巴格乡、亚克艾热克乡、孜热甫夏提乡、喀群乡、霍什拉甫乡、达木斯乡、阿瓦提镇、阿拉买提乡、阿扎提巴格乡、艾力西湖镇、荒地镇、阔什艾热克乡、墩巴格乡、佰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巴格阿瓦提乡、卡尔苏乡、莎车镇、县良种场等30个乡镇503个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6゜54′—77゜36′,北纬37゜53′—38゜48′。保护面积为16333公顷,年产量7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卵圆形、扁圆形或圆形,色泽翠绿金黄,果肉脆嫩,味甜爽口,果汁丰富,微具香气。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5-20%,还原型抗坏血酸≥9mg/100g。 (3)安全要求:符合NY5109_2005 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标准。 |
英吉沙色买提杏 | 色买提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特产之一。英吉沙县是“中国色买提杏之乡”,“色买提杏”以育杏人色买提而取名,传说从西亚引进,在英吉沙县种植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有“冰山玉珠”之美称,被誉为“中国第一杏”,2007年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英吉沙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北麓,与帕米尔高原交接, 图2 英吉沙一年一度的赛杏会 .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英吉沙,原名“英吉沙尔”,建县时定名为“英吉沙”县,意为新城。英吉沙县人杰地灵,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也是创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空王子”阿地力的故乡。 英吉沙县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日照强,年均降水量70毫米,年均温11.5℃,属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为色买提杏的种植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品质特点 色买提杏有“冰山玉珠”之美称,果面光滑无毛、成熟后呈金黄色 图3 英吉沙色买提杏 .,向阳面稍带红润、色泽亮丽、果肉桔黄色、离核、肉质细软多汁、纤维少、含可溶性固形物26%,总糖含量18%,总酸1.3%,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果肉香甜,品质上乘,既是鲜食佳品,又可制干和加工成杏脯、杏原汁,杏仁奶等。杏仁甜有香味,种核出仁率35%,杏仁还有防癌作用。. 品种特性 色买提杏是英吉沙县艾古斯乡农家选育的优良杏品种,为农民色买提于18世纪初从中亚引进培育成功的。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8克,最大单果重51克,中晚熟品种,七月上旬上市。栽植后2-3年结果,4年生株产5公斤,5年生株产20公斤,7年生株产80公斤,10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可达200公斤,经济寿命50年以上。 21世纪初,技术人员选育的色买提杏优良芽变品种有色买提1号,色买提2号,色买提3号,索克色买提等在喀什地区赛杏会上名列全地区参赛品种的前茅,果实色泽,果实含糖量和单果重都较原品种有较大提高,色买提杏1号平均单果重40克,最大单果重达65克,总糖含量达20%,是新一轮推广品种。 色买提杏广布全县各乡村,艾古斯乡是该品种原产地,艾古斯乡、乌恰乡、龙甫乡、苏盖提乡、托普鲁克乡、依格孜也尔乡等栽培较多。. 英吉沙县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中国七大优质商品杏基地之一。1999年,英吉沙县被中国特产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色买提杏之乡”称号。2002年,“全国第八次李杏会议”在英吉沙县召开,英吉沙县的“色买提杏”被来自全中国两百多位专家认定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杏”。 2002年底色买提杏已经权威部门测定属无公害产品。2004年7月,“色买提杏”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中国李杏评比,获得“全国优质杏”称号。2007年,英吉沙色买提杏被评为2008年-推荐果品,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英吉沙色买提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10月12日起对英吉沙色买提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7年第155号)。. 保护范围 英吉沙色买提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对英吉沙色买提杏、杏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喀署函[2006]6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英吉沙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岳普湖县、伽师县、麦盖提县、巴楚县等11个县市所辖行政区域。. |
叶城核桃 | 根据历史记载,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已有2000多年的核桃种植历史。 新疆叶城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称为中国的“核桃之乡”。据了解,叶城县核桃产量2010年达到5.5万吨,产值11.13亿元,人均核桃收入2229元。预计2011年核桃产量将达6.2万吨,产值11.45亿元,农民来自核桃的收入达3000多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半壁江山,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叶城核桃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和“开心果”。 叶城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为了保护叶城核桃这一具有民族区域特色和极强地域性产品的声誉和地位,维护叶城核桃原产地域少数民族果农的合法权益和叶城核桃产品质量和特色,进一步提高叶城核桃市场知名度,叶城县在2006年就着手叶城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2008年叶城核桃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叶城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莎车县、泽普县、麦盖提县、巴楚县等5个县现辖行政区域。 |
莎车巴旦姆 | 莎车巴旦姆,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及周边地区的巴旦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巴旦木、扁桃、巴旦杏,莎车巴旦姆产品以其味美、质优而远近闻名。 新疆莎车县巴旦姆栽培始于公元8世纪,历史悠久,产品以其味美、质优而 图1 巴旦姆 .远近闻名,是中国国内巴旦姆主要产区之一,1998年被评为中国名、特、优巴旦姆经济林商品基地,当地种植的巴旦姆主要品种有甜味巴旦姆、苦味巴旦姆、纸皮巴旦姆、硬壳巴旦姆及双果巴旦姆等几十个品种。.2002年,莎车县提出要大力发展巴旦姆,成立了以县长挂帅的巴旦姆丰产攻关小组,聘请新疆农科院副研究员、疆内权威的巴旦姆专家龚鹏任技术组长,当时已在兵团农三师45团搞了10多年巴旦姆的张强也被招聘吸收过来担当技术骨干。经课题组一年多的艰苦努力,2003年突破了巴旦姆坐果率低下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头年挂果树单株产量达到5公斤的良好效果。 见到明显成效后,2003年9月,县委、县0举办了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必须参加并掌握巴旦姆栽培管理技术的培训班,次年春天又组建了能帮助各乡镇打造精品示范园和培训技术人员、总人数达30多人的县级骨干技术服务队,各乡镇也都成立了80~120人的技术服务队伍,对全县所有的巴旦姆树进行了拉网式修剪、整形和嫁接,莎车的巴旦姆产业从此进入大面积发展阶段,并在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2010年,莎车县已形成了70万亩规模,定植的70万亩巴旦姆获得大面积丰收,产量突破万吨大关,收入达3亿多元,当地52万农民借此人均增收500余元。. 产地环境 莎车县作为中国最大的巴旦姆生产基地,莎车县拥有“中国巴旦姆之乡”的美 图1 莎车农民采摘巴旦姆 .名,当地以做精做强巴旦姆为主的特色林果业,推动当地林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林果业日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边陲、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行政区域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56公里。平均海拔1231.2米,山地占39.18%,平原占60.82%,耕地面积157万亩。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水份蒸发量大。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1.4℃,年日照时数2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昼夜温差大,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的热量要求。有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巴旦木、玫瑰花、甜瓜、石榴、葡萄、杏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政区资源特点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有棉花、巴旦木、核桃、畜禽等,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生产基地。. 品种特性 巴旦姆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属于第三纪孑遗植物,被誉为“活 图3 巴旦姆植株 .化石”。是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重要原料。有“人间圣果”美誉。巴旦姆别名甚多,古时称偏桃、偏核桃、婆淡树,许多国家称“扁桃”。新疆巴旦姆是从古波斯(伊朗)传入。 新疆巴旦姆品种繁多,约有四十多个,分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软壳甜巴旦姆品系、甜巴旦姆品系、厚壳甜巴旦姆品系、苦巴旦姆品系、桃巴旦姆品系。前两个家族的最佳品种是:纸皮巴旦、软壳巴旦、薄壳巴旦、双仁巴旦等,维语称“皮斯特卡卡孜巴旦姆”、“卡卡孜巴旦姆”、“雀克巴旦姆。 除在哈萨克斯坦和美国有少量分布以外,大面积野生巴旦姆主要集中在中国新疆。因为巴旦姆喜高温和日照长,特别适宜在新疆南疆栽培,巴旦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等重量牛肉的六倍,并能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病等疾病。巴旦姆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 按植物分类学,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巴旦杏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巴旦的仁。仁味超过核桃和杏仁,有特殊的甜香风味。. 成分功用 巴旦姆营养价值很高,仁内含植物油55-61%,蛋白质28%,淀粉、糖10-11%,并含有少量维生素A、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成、钙、镁、钠、钾,同时含有铁、钴等18种微量元素。 巴旦姆仁是维吾尔人传统的健身滋补品,有人每日睡觉前细嚼十余粒,开水冲下,长期食用,夜间能通宵熟睡无梦,身体抵抗力显著增强,保持身强体壮。 巴旦杏在医药上用途很广,民间维吾尔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等疾病。在喀什的维吾尔医中,60%的药都配有它,是良好的健身滋补品。 国外一些国家,酿有巴旦姆乳、巴旦姆酒补品及苦仁制的镇静止痛药剂。 美国一些医院,常以巴旦杏粉治疗糖尿病、儿童癫痫、胃病。还制成苦巴旦球蛋白氢氯化物新药,专治流行性病毒感冒。美国芝加哥洛约大学生物系主任哈罗德。曼纳在研究成果报告中提出,苦杏仁可治疗癌症。.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莎车巴旦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起对莎车巴旦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7年第135号)。. 保护范围 莎车巴旦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对莎车巴旦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喀署函[2006]9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泽普县、英吉沙县、麦盖提县、伽师县、岳普湖县、巴楚县、疏勒县、疏附县等9个县所辖行政区域。. |
烤乳鸽 | 烤乳鸽 莎车的“烤乳鸽独具风味,令人留连忘返。新疆各地的烤鸽子很多,可莎车县“木卡姆烤乳鸽”却别有一番风味。莎车烤鸽子因野味十足,色泽鲜美,口感鲜嫩,肉质细腻,令人回味无穷,近几年很快享誉叶尔羌河畔甚至天山南北。凡是来到莎车的人都会到“木卡姆之乡饭馆”用餐,不但可以品尝到味道鲜美的烤鸽子,而且还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 厨师通常都是把穿好的一串串乳鸽块放入用鸡蛋、淀粉配制好的调料里浸泡几分钟后,再上烤架。有整只烤的,也有分解为半只或四分之一进行烤的。炙烤的炭火是事先准备好的杏树、桑树木炭,在烤制过程中再加盐、白胡椒、孜然等调味品,并不时翻动烤架上的乳鸽串,几分钟后,鸽子就变成了金黄色,噗噗地渗出了油,令人垂涎难忘。 声名鹊起的“烤乳鸽”,如今已带动起莎车一个产业的发展。据畜牧部门统计,莎车县每年鸽子出栏千万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莎车买买提折刀 | 新疆有四大名刀,即伊犁沙木萨克折刀、英吉沙工艺小刀、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买买提折刀。其中莎车买买提折刀是依制作人买买提而命名的。这位慈善的老人集众家之所长,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终于推出了一种从工艺到款式都别具一格的新颖的折叠式单面刀,具有经济、美观、实用、方便、精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因而冠以“莎车买买提折刀”之美称。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