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延安市 >> 洛川县

洛川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洛川苹果

  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洛川苹果甲天下。洛川苹果集中产在渭北黄土高原,以洛川为中心的延安、铜川、淳化、礼泉、白水诸县市一带。果园分布,绵延千里。   地域范围   陕西省洛川县菩堤、黄章、旧县、永乡、凤栖、京兆、交口、杨舒、老庙、槐柏、石泉、土基、秦关、百益、石头、朱牛16个乡镇   特定品质   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它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高于外地苹果2%~3%),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在土窑洞中可存放至翌年4~5月)等优点而居全国同类苹果之冠,誉满四方,驰名中外。该县被列为全国苹果外销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销量数亿公斤。   文化典故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总耕地64公里,辖7镇9乡1个街道办,371个行政村。总人口20.4万,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洛川苹果已成为人民大会堂、钩鱼台国宾馆、中国女排和奥运会专供苹果。2010年10月,洛川县“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10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公示。“洛川苹果”以25.23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   下一篇:陕北荞麦

洛川面花

  洛川面花是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特产。面花,也叫花馍。洛川面花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馈赠亲友的礼品。   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在陕北与关中的交接地带,是一个“取千里瞬间,收百里风俗”的地方,民风民俗兼收并蓄,人文积淀深厚。洛川的面花、软馍、黄黄、油糕都是具有洛川浓郁民俗风情的饮食。   面花,也叫花馍。洛川面花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它除了用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之外,还是许多礼俗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具和礼物。   清明节做“罐儿”。可分为“祭祀罐儿”和“人口罐儿”,是在锅里蒸熟的。“祭祀罐儿”据说是晋文公火烧绵山时,功臣介子推的头部因有鸟雀相护,才得以保全,以便上坟扫墓之用。而“人口罐儿”是按全家人的不同身份和职业来塑造上边的图案内容的:如给男孩子们的,便在“罐儿”上塑1籍、笔、墨、纸、砚和算盘等学习用具;给生产劳动的男人们的,便在“罐儿”上塑上粮食囤(陕北储粮的一种工具)和各种农具等等;做给女孩子的“罐儿”上,则塑有刀、针、线、尺子和各种花草图案,希望心爱的女儿将来能描龙绣凤。“罐儿”代表着丰衣足食,体现着全家团圆,表现了洛川塬上特有的乡土风情。   端午节做“面鱼”。它是捏制好后烙熟的,做好后用一根红线串起来,戴在孩子的脖颈上。意思是把江里的鱼已经烙死,再也不能去咬投江而死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婚嫁时做“馄饨”。由男女双方的亲戚捏制,在大喜之日送给新郎新娘。一个面龙一个面凤,寄予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春节时做敬神的面花叫作“供儿”。春节时的“供儿”主要是用来祭祀的,10个为一盘,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上的。祭祀对象不同,捏制的形式也不相同,特别是用来祭祀祖上的“供儿”,在大年三十要比较谁家捏得花样好,颜色鲜。另外,还有为家人捏制的老虎或馄饨,大年初一,按人口一人一个,叫作人口老虎或人口馄饨。还有龙、凤、鸟、鱼、兔子之类的动物,制作时有的用木梳压,用汤勺给鱼龙雕出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兔子剪出尾巴,用豆粒装点眼睛,并染上颜色,使它们生动逼真,妙趣盎然。   除节日之外,在孩子的诞生、满月、生日,老人的寿日等许多的礼俗活动中,面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具和礼物。孩子诞生时,亲友们一般要送面塑的老虎或兔子,用红线拴起来,绑上几尺布和几元钱,称为“送锁儿”。新生儿满一百天或周岁时,舅家、姑家、姨家除送衣、帽、鞋、布老虎之外,也要送上面塑的老虎、兔子等面花,外婆家还需特备一对环形大烙饼,谓之“曲连”,意思是祝福孩子健康长大成人。老人做寿时也要做成寿桃形的面花表示祝福健康和长寿之意。   在婚礼中面花也是少不了的,在新人未进洞房之前,新房中的炕上就头靠头地竖放着两个枕头,在枕顶上放着两只面做的小白兔,白白的身子红红的眼睛,非常可爱。新娘进洞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枕头推倒,让兔子滚到炕上,表示她愿意到这家落地生根,生儿育女。在炕上还放着一对盘成馄饨形的面团,上面捏上各种鲜花、蝴蝶、蜜蜂,还放上4颗核桃。馄饨表现的是圆满和混沌初开的意思,鲜花、蝴蝶、蜜蜂和核桃则表示的生育。   面花制作工艺很复杂,先要用面团捏好各种动物的大体轮廓,再在上面捏塑必要的小装饰,然后用木梳压出鸟鱼和动物的毛发,用羹匙压出龙、鱼的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剪出嘴巴,再用不同大小、各种颜色的豆子点上眼睛。等到在锅里蒸熟后,再给涂上简单而鲜艳的颜色,使得面花的造型更加完美生动。另外,在捏制时就把各种食用色颜料掺入面团,这样做成的面花色彩鲜艳、情趣盎然。制作面花时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透过洛川面花造型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古老的民风习俗,我们可以看到洛川积淀深邃的文化内涵,孕育着深厚的黄土文化。这些精巧的作品,不但有巧夺天工的形象可以欣赏,且有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可以品味。   近年来,随着洛川农家乐旅游的兴起,以凤栖镇作善村为代表先后举办了两届面花大赛,面花古朴粗犷,大胆随意,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妙趣盎然,具有一种天然之美。洛川面花正以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   下一篇:洛川苹果

陕北荞麦

  陕北荞麦是延安传统出口产品之一,主要产区为延安北部各县,亦有“陕北三宝,荞麦、羊肉、地椒草”之说。全市种植面积约百万公顷,年产荞麦数十万吨。延安荞麦生长期长,光热能条件充足,加之颗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质优,做面食洁白细长,光滑爽口。其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均高于大米、小麦,食之不仅味美,且有防止血管硬化,控制糖尿病和消积化滞及抗癌等功效。因此身价日高,营养学家称之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食品,被誉为现代社会的“贵族食品”、“益寿食品”。志丹县产的荞麦营养挂面荣获北京“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荞麦浑身是宝,荞麦花是优质蜜源,荞麦皮是民间的“黑宝宝”,用之填充做忱芯,皮壳性凉、柔韧富有弹性,枕之不仅可明目醒脑,还有保健按摩之效,游客购买枕卧之后,啧啧称奇,俱称“神枕”,已成旅游商品。( 延安)下一篇:陕北苹果

陕北苹果

  陕北土层深厚,海拔800~11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果实积累糖分,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带。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品种近70个,其中大部分为富士、新红星、元帅等优良品种。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约10亿公斤。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外贸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该县所产苹果,于1974年在全国237个参评样品中质压群芳,四项理化指标和总分均超过美国王牌水果蛇果,荣获全国第一。曾被第11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水果,1999年澳门回归时又被定为庆典礼宾专用苹果,蜚声海内外。现在, 陕北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延安)下一篇:拉枣枝婚俗

黄龙核桃

  核桃是健脑延年益寿的上品。来到黄龙县的客人,总能收到一盒本县的特产--薄皮核桃。这种核桃,不仅取食方便,而且据权威机构鉴定,单宁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口感好、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市场上颇受青睐。黄龙县干果公司加工生产的一千克装核桃礼品盒,每盒市场售价100多元,平均每个核桃卖价超过1元钱。薄皮核桃,已经成为黄龙名片,更有书法家送上"黄龙核桃甲天下"的美誉。以打造富民强县主导产业为目标,近年来,黄龙县瞄准核桃坚果高端市场,坚持走品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发展道路,先后引进和试种40多个矮化早食核桃新品种,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核桃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核桃嫁接和标准化生产等多项技术难关,在自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使黄龙日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核桃生产示范基地、良种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良核桃栽培技术培训基地。全国核桃首席专家、北京林果研究所所长郝艳宾等6名核桃专家,通过在黄龙县实地考察评估,一致认定"黄龙核桃在标准化建园、规模化发展、良种化栽植、科学化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9月,在云南大姚举行的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上,黄龙县主栽的"香玲"和"陕核五号"两个核桃品种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县干果公司注册的"圣龙"牌核桃商标同年被陕西省工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黄龙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今年,黄龙县有12万亩核桃挂果,按常年产量和市场预测,全县核桃产量将突破5000吨,产值2亿元,农民仅核桃一项人均可收入5000多元。乘势而上,该县春季又新发展优良品种核桃2.3万亩,使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早实良种薄皮核桃17万亩。    在竭力扩大核桃栽植规模的同时,去年以来,黄龙县又将发展的重心向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上来,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抓核桃生产。今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并落实了建设"1万亩示范园、2万亩新建园和3万亩效益园"的目标任务,加大老品种低产园改造力度,加大对农民技术员培训和乡镇考核奖励力度,特别是对农民的补贴不仅力度大,而且细致入微。在实施2万亩新建园过程中,农民每栽一亩新品种核桃,县上根据栽植质量最高给予300元补助。县上制订了核桃标准化建园和检查验收细则,落实76个县级部门包抓示范园建设,要求每个部门单位包抓一个村,其中编制5人以上部门包抓建成100亩示范园,5人以下单位包抓建成50亩示范园,以示范园建设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各级部门在技术培训、物化投入及资金上给予农民大力支持,仅资金一项共计投入40万元。    针对全县目前还存在大量杂劣品种和低产、低效益园的状况,该县今年又提出了改造低产园为效益园的建设任务。采取整乡推进、逐步改造提升的办法,实施大树高接换头,按枝头对农民进行补贴,每株树平均补贴12元。鼓励农民在核桃园改土施肥,合理间作,改善核桃树生长和核桃产品质量,对能套种高杆作物而不套种的,每亩给予80元补贴,对进行改土施肥的,给予技术支持和补贴奖励。据了解,全县今年实施低产改造核桃园面积达到8万亩之多。    这些措施,正在一步步提升着黄龙核桃产业和核桃产品的质量。    "黄龙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污染,加之核桃病虫害非常少,整个生长季节不用打任何农药,因此黄龙核桃可称得上是纯天然非常绿色食品",有专家曾这样评价黄龙核桃,可见"黄龙核桃甲天下"美誉并非夸大之词。   黄龙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黄龙苹果

吴起荞麦香醋

  吴起香醋已有二千年历史,采用陕西省吴起县传统的酿造工艺,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选用优质荞麦、苦荞麦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精制而成,其色泽棕褐鲜亮,醋味甘甜适中,醋香浓郁,风味独特。   吴起香醋,个体生产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真正成为名优产品,应从1984年副食品加工厂开发的养麦香醋算起。   养麦香醋是以陕西省吴起县特产的优质荞麦为原料,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微生物学发酵的基本原理,经过粉碎养麦、润水、蒸熟、摊冷过筛、加麸曲和水拌匀、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加麸皮发酵、后熟、熏醋、过滤、陈酿、澄清、灭菌、装坛(瓶)等工艺而成。   其色泽棕褐鲜亮,醋香浓郁纯净,醋味醇厚微甜,体态浓稠适当,风味独特,不仅是消食开胃、消积解滞、增进食欲、降温解毒之上等调味品,还具有较高的药理价值,含有大量的抗肿瘤因素,有防止脑血管硬化,柔肝止痛,收敛固涩、消肿瘤、治疮癣、治妇女赤白带下、血崩便血、道痉挛、腹痛等症之作用。   曾获延安地区1985年新产品开发三等奖,延安地区县办工业产品一等奖,陕西省调味产品第—名,1989年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奖。   吴起荞麦香醋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苜蓿草

延川红枣

  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红枣,更负盛名。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该县所产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细脆,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种,尤为女士和儿童喜食。1982年,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问西安,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目前该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总产二千余吨,称为“红枣之乡”。当地加工的“宝塔牌”红枣酱、金丝蜜枣、醉枣等产品屡获大奖,已成为外地游客爱不释手的风味食品。   延川枣树栽培历史悠久,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延川县志载:红枣各地多有,不如东乡。沿黄河一带百里成林,肉厚核小,与灵宝枣符。东乡就是指黄河延水关,眼岔寺和土岗这三个乡镇。久负盛名的“狗头枣”的原产地就在黄河岸边的延水关镇庄头村。  2006年,延川制定了“两带动、四突破”发展战略,确立了红枣产业的主导地位和着力打造红枣名县的战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做大规模,加强管理,提升加工,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全县上下抓枣,村村户户有枣,干部群众人人懂枣,农民脱贫致富靠枣”的号召,大力推进红枣“南扩北移西进”战略。从2006年开始,延川红枣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累计发展到38.7万亩,基本形成了“两线三乡”(210国道、永延线,延水关、眼岔寺、土岗)红枣林带。     延川红枣品种繁多,按果实来分有团枣、条枣两大类50多个品种,狗头枣可能是名头最大的一个。狗头枣树势较强,树体高大,50年生树高10米左右。枣头紫褐色,针刺不发达,抽吊力较强,一般每股抽生3至5吊。叶片中大,卵状披针形,深绿色。在产地6月初始花,花量少,花小,花径6毫米,蜜盘杏黄色。9月下旬着色,10月上旬成熟,成熟期遇雨易裂果,果实生长期100至110天。果实大,卵圆形,纵径41至48毫米,横径29至31毫米,平均果重18克,最大果重23克,大小不均匀。果顶平,柱头遗存,梗洼窄深。果皮中厚,深红色,果面平滑。果点小,圆形,分布密。果肉厚,绿白色,肉质致密细脆,味甜,汁中,品质上等,适宜鲜食和制干。鲜枣含可溶性固形物25%,含酸0.42%。干枣含糖79%,酸0.67%。核较大,纺锤形,核尖细长,平均核重1克,可食率95%。一般栽后第2至3年开始结果,产量高而稳定,成龄树一般株产鲜枣100斤左右。栽培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栽培,果实发育瘦小。下一篇:延安小米

甘泉黄酒

  甘泉黄酒采用甘泉县得天独厚的天然泉水以及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软糜子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精心酿制而成。   黄酒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酒,普通黄酒的营养指标分别是葡萄酒的3-5倍和啤酒的8-10倍。是公认的“液体蛋糕”。   甘泉黄酒色泽清亮、酸甜爽口、口感醇厚。有丰富的氨基酸、葡萄糖、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通经活络、活血御寒的作用。   甘泉黄酒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道镇、石门镇、桥镇乡、劳山乡、美水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劳山土鸡蛋

甘泉豆腐

  甘泉豆腐和豆腐干,以前采用一般大豆制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采用延安市出名的名贵大豆双青豆(绿滚豆)制作。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历史在五千年以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说:“大豆在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居首位,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A、B、C、D,并富含可食用的油脂,故为重要的蛋白质和油料作物。大豆含蛋白质36~42%,油脂16~20%,用大豆制成的豆腐、豆芽和酱油是中国极普遍的副食品。一般大豆俗称黄豆,呈绿色的不多,双青豆是从包皮到豆粒本身都呈绿色的一种大豆,十分名贵。大豆营养丰富,双青豆的品质更为优良,它的罕见更加使人珍贵,它的外观更加令人信服为绿色食品。

子长粉条

  子长粉条(丝、皮)为陕西延安子长县特产,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过滤、沉淀制成淀粉、再经熟制加工而成,其色泽洁白光亮、条干均匀滑爽、柔韧适口,热炒、凉拌、作汤均可。清末至民国时期,民间以石磨磨浆提取淀粉制作粉条。20世纪80年代前,马铃薯的加工利用只限于手工操作,马铃薯粉条(丝、皮)产量甚微,只有少量外销。80年代后,随着薯类加工机械的采用,马铃薯粉条(丝、皮)产量逐年增加。1980年,子长县年产粉条(丝、皮)200吨,外销100余吨,1995年,生产2.94吨,外销2.36吨,为大宗外贸商品。1993年并获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1999年全县有大、中、小洋芋加工点3512个,年加工能力15—20万吨,生产粉条(丝、皮)2.5万吨,农民人均靠洋芋实现纯收入382元。下一篇:子长洋芋

子长洋芋

  子长马铃薯种植始于清末,民间除作副食外,多用于牲畜饲料。民国时期,开始用马铃薯制作粉条(俗称洋芋粉条),但因数量少未有大的发展。建国后,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大力推广下,马铃薯在子长广为种植,并列为全县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1999年建起了448.6平方米的无菌实验楼—座,良种繁育温室5座,无立柱网棚2座,建成了优良品种的“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对46个品种作适应性对比试验,选出适宜本县推广种植的早大白、津引8号(费鸟瑞它)、克新1号、万斤薯、东北白、夏波蒂、克新2号、忻革6号、坝薯10号。2000年种植马铃薯40万亩,实现薯业总产值2.09亿元。马铃薯粉条、粉丝、马铃薯精淀粉成为延安市大宗外贸商品。子长马铃薯薯皮光滑、薯形正规,大而整齐,芽眼浅,薯肉细密,淀粉含量高,有适口性好、抗病性强、生理退化慢、富含营养等特点。1995年4月,中国农学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产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村部联合主办的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会上,子长县被命名为唯一的“中国洋芋之乡”。子长县淀粉厂生产的“秀延”牌马铃薯精淀粉1995年荣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暨陕西省第四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金奖。下一篇:紫砂

志丹羊肉

  志丹羊肉是陕西延安志丹县的特产。   志丹羊肉,盛名已久,自古有“山保安,牛羊山”之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起/志丹就是狄戎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区,到北宋,牧业已很发达。宋廷曾令保安军榷场每年贡羊2万只。清代县训导武东旭《山城四时诗》云:“山中夏日好风光,火伞凌空亦不妨。款客何愁人带热,当窗讵东草迎凉。    志丹羊肉,盛名已久,自古有“山保安,牛羊山”之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志丹就是狄戎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区,到北宋,牧业已很发达。宋廷曾令保安军榷场每年贡羊2万只。清代县训导武东旭《山城四时诗》云:“山中夏日好风光,火伞凌空亦不妨。款客何愁人带热,当窗讵东草迎凉。虽无竹簟眠能稳,即少荷筒饮自香。惟有痴蝇挥不尽,腥膻易惹是牛羊。”《保安县志略》载,清同治后期,“羊子为最多,牛驴次之,骡马很少”。1949年,全县羊子约7万只,其中山羊近5万只。1955年达14万只,其中山羊10余万只。1965年达20万只,其中山羊近17万只。至1997年羊子共计25万只,其中山羊23万只,当年出栏羊子9万只,其中山羊8.3万只。          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从全国山羊分布区域划分,位于农牧交错区,也是子午岭山羊繁衍适生区。境内土地广阔,牧草资源丰富,养羊业历史悠久,处于全县主导产业第一位。          全县现有牧草228万亩,其中人工种草6.5万亩,大部分处于海拔1093一1600米左右,以多年生禾本科的草本植物为主,其次为菊科、豆科等。有针茅、冰草、芨芨草、蒿类、虎榛、黄蔷薇、百里香、柠条、狼牙刺等优良牧草。          志丹羊子有山羊、绵羊两种。食用以山羊为主。山羊有陕北黑山羊、奶山羊和辽宁白绒山羊及其杂交改良后代等。羊肉年产量均在千吨以上。1997年羊肉产量为1160吨,其中山羊肉达1080吨,居全市第二。          志丹山羊终年放牧,抓膘性能优良,肉质鲜嫩,特别是当地生有百里香草,羊吃后,肉质鲜美适口,无膻气,易消化,形成了志丹羊肉特色,颇有名气。志丹养面饴馅羊腥汤、炖羊肉、羊杂碎等地方风味小吃,在陕甘宁等地久负盛名,产品远销内蒙、宁夏、甘肃、山西、河北等省区,深受消费者欢迎。   志丹羊肉    志丹县羊子开发服务站    11838584    肉(羊肉)   下一篇:志丹荞面

直罗贡米

  陕北富县(古称鄜州),自古素有“五谷杂粮遍地有,九州不收鄜州收”之称,曾经是直罗战役所在地;葫芦河川直罗镇素有“塞上小江南”、“陕北小关中”之美誉。   直罗贡米产自素有“陕北小江南”和“鱼米之乡”之美誉的直罗镇河川,该川地水质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期长,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所产稻米油性大、口感醇,倍受称赞。远近闻名的“直罗贡米”就产自于这片沃土。隋唐年间,曾作为贡品贡献朝廷,被列为宫廷御膳。因而得名“直罗贡米”。传说“直罗生长颗粒小而圆润、晶莹透明的大米,曾经让历史上一位皇帝神奇地恢复健康”而得名。这“贡米”春季插秧,直到秋季才收割。由于生长期长,营养丰富,口感奇特。每年夏初,只有在江南水乡才可见一块块如织的稻田,在直罗广茂的田野,却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水田和葱绿青翠的秧苗。后谚语中说的“陕北高原出大米”就指“直罗贡米”。   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隆重推出了品质卓越、誉满神州的“直罗贡米”,该产品采用传统加工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具有保健滋润、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是家庭日常食用及馈赠亲朋之佳品。   地域范围   直罗贡米生产区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1′-109°12′,北纬35°51′-36°17′,东、南到张村驿镇榆树村,西到直罗镇槐农农场,北到张家湾镇八卦圭。涉及直罗、张家湾、张村驿3镇35个行政村,总面积10000亩,年产量4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直罗贡米短圆饱满,米色清白透亮,煮饭粥油浓稠,蒸饭醇香,油润爽弹。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直链淀粉含量14.0-20.0 g /100g,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5g/100g,脂肪含量0.3-0.9g/100g,氨基酸总量不低于5.3g/100g。3、安全要求:直罗贡米严格按照GB1354-2009大米的相关要求实施种植,现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下一篇:鄜州飞锣

甘泉红小豆

  陕西省甘泉县位于延安市中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地东南,为陕北台凹中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风积黄土,上层深厚,具有耕作熟化层、心上层和田质层等,养分含量较高,非常适宜红小豆作物所需各种营养成份,泉年均≥10℃积温平均为3047℃,80%的保证率为2970℃,无霜期150天,完全能够满足豆类作物生产期积温需要,利于红小豆的生长。加之全县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宜于灌溉和人畜饮用,为红小豆生长提供了最为优质的水源,所产出的红小豆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出产的红小豆颗粒硕大,结实饱满,色泽鲜艳,出成率、出沙率及产量较高。     由于甘泉县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形成了全县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红小豆等豆类作物的生长,产品长年质量稳定、畅销不衰,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红玛瑙”,红小豆的种植已成为甘泉县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陕西兴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贸易的重要农产品。   下一篇:甘泉双青豆

富县油糕

  “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实现了富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     “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0年6月,经县政府常务会批准,由政府出资,富县油糕协会申报。历时两年多,最终成功注册。     富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因素独特,出产的优质软糜子品质优良,富县油糕采用富县独有的软糜子为原材料,运用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口感软滑、香甜、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近年来,富县油糕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富县独树一帜的土特产品,享誉省内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曾在“第十一届中国杨陵农高会”上获得后稷奖; 2008年11月,在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最受欢迎奖;2009年被陕西省中小企业局(产品检测站)授予中小企业名优产品奖。     “富县油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对提高富县油糕的知名度、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油糕产业更好地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将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篇:睁眼辣子

延安酸枣

  延安是酸枣的适生区,延安酸枣含大量维生素、柠檬酸及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多食酸枣食品还具有滋补保健,益智健脑的作用。种仁含酸枣仁皂甙A、B等。性平,味甘、酸,有养心安神、补肝、敛汗的功效。主治心烦失眠、惊悸怔忡、体虚多汗、神经衰弱、多梦、汗少口干等症。.延安酸枣是中国酸枣种类中活性成分最高的一种。据北京大学药学院化验测定,延安酸枣果仁内含有活性炭、脂肪油等药用成分,经过提纯可制成降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调理神经系统功能的新药,特别是酸枣仁药用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为1.1353%,内在质量名列全中国前茅。.   延安酸枣,陕西省延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延安酸枣,来自黄土高原野生品种,无污染无公害,营养成分含量高,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是良好的食药两用干果。    酸枣别名山枣、棘、山酸枣、野枣、刺枣等。为鼠李科枣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1~3m。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幼枝绿色,具长枝和短枝。长枝“之”之形曲折,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另1枚向下弯曲。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而微凹,基部偏斜,基出3脉,边缘有稀锯齿,叶柄极短;花小,黄绿色,2~3朵簇生于叶腋,与萼互生,核果近球形,熟时暗红色,味酸甜,核较大,两端钝。花期4~5月,果期5~9月。喜向阳、干燥的环境。适应性极强,能耐碱、耐寒、耐旱、耐瘠薄,但不耐涝。丘陵、山地、沟边、路旁、荒地均能生长。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延安酸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5年12月31日起对延安酸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延安酸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延安市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延安酸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延政函[2005]1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延安市宝塔区、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宜川、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12个县区所辖行政区域及黄龙县石堡镇、范家卓子、界头庙、红石崖、白马滩、柏峪、三岔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下一篇:蜜汁南瓜

洛川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凤栖街道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旧县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交口河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老庙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土基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石头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槐柏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永乡镇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菩堤乡 洛川苹果 洛川面花 陕北苹果

洛川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