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亚尕其乌依吕克古城 | 亚尕其乌依吕克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新疆和田皮山县城北140多公里处的沙丘中。为汉代遗址,该遗址由五个部分组成,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出土文物特别多。 第一部分称巴什巴扎,方圆五公里。内有十字街道,残墙断垣。有古墓遗址,曾挖掘出干尸,地面布满陶片。第二部分为布拉克库勒,距巴什巴扎10公里,有一干涸湖泊,方圆约7公里,周围有古房遗址和渠道农田遗迹。地面有残陶片,能拾到古钱币,有核桃、枣核、麦子、玉米秆残迹。有古墓,古墓内可见残破干尸。第三部分为寺庙,方圆10公里,佛寺遗址附近有墓葬群,还有水磨盘等。第四部分为赛皮勒克,是该遗址的中心区域,占地25平方公里。有残城墙依稀可以看出当时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出土文物有铜钱、图章、木筒等。墓葬区露出棺材多具,有干尸。 亚尕其乌依吕克古城遗址于1957年被定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
桑株岩画 | 桑株岩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株岩画刻在新疆和田皮山县城东南100多公里桑株乡乌尔其村的一块岩石上,画面正对着河滩。历史上,这里曾是通往西藏及印度的一条小道。岩画长3米多,高1.3米。画面上的形象有各类人像:有人作弯弓射箭状、有人跟随于马后作行走状、有人骑马而行状;有兽像,多为头上有双角的动物,类似大角羊等。画面左上方还有象文字一样的符号,利用硬物在岩石上敲击勾刻而成。岩画附近和河谷中没有找到什么古代遗物,在民间也无传说,一般人认为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作品,可能是反映远古时代畜牧和狩猎的生活。1962年被定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从和田乘车前往木吉乡,然后再租车前往。 新疆和田 桑株乡 桑株乡政府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50公里,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低河谷中。东邻藏桂乡、杜瓦镇,西靠阔什塔格乡,北至木吉乡,南抵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东西平均宽45公里,南北平均长61.5公里,总面积2767.5平方公里。隶属皮山县,辖24个村委会,总人口27214人。 乡政府驻桑株村,相传很早以前,此地人烟稀少,后人们逐水放牧,寻觅耕地陆续至此,定居桑株河…… 详细++ |
皮山大清真寺 | 皮山大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座落在县城西北角的新疆和田皮山县大清真寺,为全县境内清真寺中最大的一座,寺长67米,宽57米,占地3819平方米,建筑面积1216平方米。该寺建于1839年(回历1237年),至今已有154年的历史。几经修复、扩建、装饰,形成了目前的由祈祷大厅和内、外院组成的三部分。既富丽堂皇,又具典型的民族风格,是新疆和田地区著名大清真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巴西拉克水库 | 巴西拉克水库 巴西拉克水库距315国道20公里,距县城63公里,距木吉乡17公里,距乔达乡13公里,经乔达乡至县城56公里。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开始蓄水,是一座小型平原式水库。水库总库容35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5.25米,坝顶长度1510米,坝顶宽度5米。 巴西拉克水库水质清纯,无工业污染,含盐量不高,适宜各种经济鱼类的生长。库区周边绿树成荫、四季分明、风景独好。绿树之外有连续起伏的沙漠、沙丘,可以进行沙疗,有效治疗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大小水库相依,水库芦苇丛生,野鸭、水鸟遍及水面,荷花盛开,集避暑、休闲、划船、游泳、垂钓、沙疗于一体。游客到此既可品尝到民族特色小吃又可领略到浩瀚的大漠风光,也能欣赏到民族歌舞,享受到江南水乡的惬意,其乐融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汗吐格水库 | 汗吐格水库 汗吐格水库距315国道25公里,距县城73公里,距木吉乡20公里。水库始建于1954年,1958年建成投入运行,设计库容10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5米,坝顶长度500米,坝顶宽度3.5米—4.5米,水库淹没面积47万平方米。 木吉乡汗吐格水库有一自然村,交通便利。目前可供避暑休闲、游泳、垂钓以及提供农家乐服务,同时可观赏村边的胡杨林,领略绿洲风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三仙岭 | 三仙岭 |
塔吉克民族风情园 | 塔吉克民族风情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塔吉克民族风情园 |
古核桃园 | 古核桃园 |
坡斯喀贝壳山 | 坡斯喀贝壳山 |
红色生态林果旅游观光园 | 红色生态林果旅游观光园 |
固玛镇阿巴乐旅游区 | 固玛镇阿巴乐旅游区 |
桃花园度假村 | 桃花园度假村 桃花园度假村距县城7 .5公里,距315国道2公里。占地面积400 亩,其中可耕地210 亩。目前己形成4 个林果区,桃树果区有6 个品种,果树3100 棵,占地40 亩;核桃果区1500 棵,占地25 亩;红枣果区,果树4000 棵,占地60 亩;杏子果区,占地70亩,果树11000棵;各种生态树27000棵。有仿古式四方走廊一条,占地2.1亩;穿水桥一座,占地1.2亩;鱼池一座,占地3.2亩;水中亭莲花池一座,占地1.8 亩;莲花池一座,占地1.4亩;现代化的空调式餐厅1座,面积120平方米;有两条交叉式十字水泥路面占地3100平方米,各种路灯、地灯、彩灯1500个,各种亭子8座,并配有凳子、桌子,小型莲花池1个,并配有3个月亮桥,目前正在建设的有鱼池1座,占地8.6亩;石榴园一个,占地30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羹株岩画 | 它在皮山县桑株镇南25公里处,自和田通往昆仑山山口的崖石上,系用尖锐的石块刻划而成,年代不详。画面高约1.50米,内容为狩猎图,其中刻绘有一骑马猎人,正弯弓射一只大角羊。刻法古拙,但形象栩栩如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吐尔地阿吉庄园 | 介 绍 吐尔地阿吉庄园位于皮山农场阿瓦提村,一个高约13米的砂梁上。庄园主体建筑呈宫殿形,壮观大方。现存客厅、卧室、通道、厨房、库房等共14间,包括庭院,占地面积约6660平方米,庭院面积200平方米,房屋建筑为单层土木结构,土墙木质方格窗。房顶为木质,客厅卧室墙上为精美的维-俗壁画。 庭院前有4株古柳,东南约20米处有11株粗大古柳环绕涝坝,四周筑有土围墙。现已毁坏。庭院前50米有一处大桑园,桑林遍野郁郁葱葱。据传本世纪初,宗教人士买提尼牙孜艾木带人到此筑坝堵水修塘,开荒种地,逐渐有了人烟。他死后转为吐尔地阿吉所有,于1916年兴建了这座庄园。 新疆和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和田玉枣 | 和田玉枣,顾名思义产自美玉丝绸的故乡——新疆和田。种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地区所处的北纬36°59′50″-37°14′23″的纬度位置,是世界水果专家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玉枣30万亩无公害种植生产基地,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正是位于这个纬度所处区域。从内地主产区“远嫁”到新疆和田的娇小枣树苗木,蜕变成婀娜的和田玉枣,这样炼就而成: 土壤:亘古无污染的辽阔沙质土壤,是红枣纯天然的保证 日照:日均长达15小时的充足日照,使枣树光合作用更充分 温差:昼夜近20度的温差,使红枣的营养成分存储更多 无霜期: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红枣的成熟时间更充裕 灌溉:万年昆仑山冰洁雪水的浇灌,使红枣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天然的无公害栽培环境 上述这些内地鲜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气候,使得果树没有病虫害发生,因此不需要对枣树喷洒任何农药,这给“和田玉枣”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天然的而无公害栽培环境。 和田玉枣与同类产品相比较 *果形更大,果实颗粒变得异常饱满 *口味更加甜醇 *果肉更加厚实 *果皮轻薄 *果核小 *红枣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和田玉枣通常按星级分:三星、四星、五星、六星 地域范围 和田御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纳瓦乡、山普拉乡、恰尔巴格乡、杭桂乡、多鲁乡、洛浦镇、拜什托格拉克乡、阿其克乡、良种场共计八乡一镇一场。东起拜什托格拉克乡、山普拉乡英兰干村,南起纳瓦乡、山普拉乡1、2、3、4管理区,西起布亚乡、恰尔巴格乡,北起多鲁乡、杭桂乡、洛浦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9°59′-81°83′,北纬36°30′-39°29′,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洛浦县“和田御枣”果形大,有圆柱形或倒卵形,皮薄、肉厚、口感甜醇,平均单果重22g,橙红色,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御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其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7-32%,维生素A含量4-6(ug/100g),维生素B含量40-50(ug/100g),还原VC达20-25(mg/100g),含钙210-230(mg/kg),磷330-360(mg/kg), 镁100-120(mg/kg),铁8-11(mg/kg),铜1-2(mg/kg),锌2-3(mg/k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落叶核果类果品》(NY 5112-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在种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是棕漠土,其理化特征表现为:棕漠土地表有覆砾,剖面中也都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砾石,表层植被覆盖度极低,几乎裸露。 种植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在地貌上属山前砾质倾斜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倾斜,坡降为2.5‰。 (2)水文情况: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作为垦区唯一地表水资源的喀拉什河(以下简称喀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其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为主、降雨补给为辅,多年平均径流量71.4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69.5m3/s。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灌溉。 (3)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种植区内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年温差悬殊。 据墨玉县气象站资料:种植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2.1度,七月平均气温24.4度,一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高气温42.7度,极端最低气温-23.7度;无霜期为210.4天,冻土深度77cm,最大积雪厚度28.29mm,降水多集中于5-7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32.6mm;蒸发极为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575.7mm。多风沙,风季主要在春、秋两季,主风向西北风、西风,风速平均为2m/s,最大可达25m/s,多年平均沙尘暴天气32.9天,浮尘天气每年多在150-260天,平均大风天数11.5天,并集0现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 (4)人文历史情况: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红枣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红枣品种。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早在商周时期,古于阗就和中原有过物质交流。公元前68年,汉宣帝“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和田气候温暖,特产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在已发掘的洛浦山普鲁古墓葬中(战国至三国时期)出土了桃、杏、酸梅等果核。在民丰尼雅遗址中,曾发现桃、杏、葡萄、梨、沙枣等水果。佉卢文书还记载精绝(今民丰县境内)国出土石榴。这些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于阗的园艺非常发达。 和田地区现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 勒县、民丰县和兵团十四师。策勒县古时曾经有过种植红枣的悠久历史,种植的红枣主要以赞大枣、灰枣、酸枣、鸡心枣、金丝枣等品种为主,但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只是作为维吾尔族人一种鲜食果品。解放后,由于和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优势以及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条件,红枣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林业事业的投入,兵团十四师把发展红枣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紧紧把握政策和机遇,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使红枣种植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余万亩,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和田地区的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果品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田玉枣还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荣获金奖。 |
科克铁热克葡萄 | 葡萄是团结、和谐、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之象征,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是中秋赏月和国庆、年关团圆必备之果。新疆的水果中,被人们称为“珍珠和玛瑙”的就是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而久负盛名的皮山科克铁热克葡萄以它甜嫩多汁的特殊风味和晶莹多样的形态,而博得人们的垂青。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葡萄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葡萄品种。和田气候温暖,特产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据斯坦因考古发现,民丰尼雅遗址的果园,保存着已枯死的成排的桃、杏、葡萄等果树。尼雅遗址发现有葡萄、梨、粟饼、羊腿等物。汉时,西部界域南部已到喀喇昆仑山南北两麓。这说明天山以南的西域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临近地区种植的葡萄,在汉时已是著名的贡品。 葡萄被引进后就在科克铁热克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域内气候干燥炎热,土壤沙性大,主要类别是棕漠土和中性沙壤土,质地疏松,通气性强,耕性和供肥性好,微生物活动比较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气、热、肥力因素易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速效钾含量高,这样的土壤地貌情况非常适合葡萄生长。昆仑山雪水和地下无污染水为灌溉水源。河流从北向南均匀流淌,形成了天然的灌溉体系,河流年经流量达5000m3。同时地下水丰富,灌溉水起源于昆仑山纯天然水源,无任何污染,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水质优良,对提高科克铁热克葡萄特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观色泽亮丽,昧清香,果粒均匀,果实丰满,果肉爽脆可切成薄片,手感硬甜酸可口,风味极佳,果实为黄绿色和浅红色,成为鲜食葡萄之珍品。科克铁热克葡萄晚熟,耐贮运,易保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葡萄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政府位于距县城驻地3公里,东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皮山农场,西接叶城县,北抵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巴楚、麦盖提两县接壤,南至固玛镇,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3410平方公里。乡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东北多沙滩、沼泽,西为戈壁。地势平坦,略北倾。科克铁热克乡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全乡25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东经77°31′—79°38′,北纬35°22′—39°01′,海拔高度1200-1400米。葡萄保护面积17873亩,年总产葡萄3574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科克铁热克葡萄又名木纳格葡萄,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650g,最大穗重可达2500g。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14g,最大可达23g,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粒松紧适度,整齐均匀呈圆形或卵圆形,多数绿色、受光部位呈黄或浅红色,晶莹剔透如美玉,外型非常美观诱人。果皮薄而果肉厚,果籽小,口感清甜爽口,汁多味美,酸甜度比例佳、风味纯正,品质上乘。果实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初夏时节,备受消费者青睐。 (2)内在品质指标:科克铁热克葡萄营养价值高,总糖可达 12-17%, 水分70%-82%,还原型VC在3-4(mg/100g),总酸10-13(g/kg),糖酸比11-13,含钙95-110(mg/kg),铁15-23(mg/kg),钾2400-2900(mg/kg),磷180-200(mg/kg),锌0.4-1.3(mg/kg),铜0.2-1.1(mg/kg),镁90-110(mg/kg),锰0.3-1.1(mg/kg),硒0.005-0.012(mg/kg),钠23-29(mg/k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 (3)符合NY5086-2005《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的安全要求。 |
和田石榴 | 和田石榴 和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
克里阳雪菊 | 雪菊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的养生保健的天然植物,当地人称其为“古丽恰尔”。"古丽恰尔"在喀喇昆仑山绽放了几千年,她在冰峰峭壁中傲雪斗霜,吸纳天地之灵气,花朵是那种令人炫目的金黄,中间点点棕色花蕾,花枝约三十五厘米高,每根花枝上都有上百朵花儿挤在雪中绽放,犹如隐居山中不问尘世的少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医学博士把她带出了喀喇昆仑山。自此,"古丽恰尔"有了一个名字---克里阳雪菊。 在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克里阳(维吾尔语意为:"肥沃的土地"),就是一个维吾尔世居村庄,当地的科考人员在昆仑山深处做科考时,在海拔3600米的冰峰峭壁上,无意间发现了这种菊花。由于科普工作的特殊性,队员们无意间将这种菊花泡入水中,他们惊奇的发现:"冲泡的颜色艳红透亮,犹如血液一样,饮用后满口清香,喝了几天后,队员们在高山上的不适慢慢消失了。"自此,雪菊可以祛除疾病的故事在克里阳乡广为流传。雪菊被当地人称颂为"保护神",只有尊贵的人才有资格享用。由于昆仑雪菊的原产地位于新疆和田皮山县克里阳山区,因此又叫克里阳雪菊。 尽管雪菊本不属于茶类,但可与茶叶一样饮用,其神奇的色香味可与多种名贵茶叶相媲美,几乎可以让爱茶者迷醉。几朵菊花下水,在杯中绽放,汤色渐浓,就如一副动态水彩画。闻之香,入口甜,回味甘,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雪菊带给你的视觉味觉的双重体验。顶级的昆仑雪菊每1克大约有30朵花,用玻璃杯泡,1-2朵出色,3-5朵已是很纯正的酒红色;用紫砂壶冲泡,只需3克就可以作为一壶茶的用户量。别看只有3克这么一点点,一泡雪菊可以冲泡10多次仍色香味具佳,且越到后面甘甜味越明显! 地域范围 新疆和田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东与新疆和田县、新疆和田墨玉县毗邻,西同新疆叶城县相连,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交界,北与新疆麦盖提县、新疆巴楚县接壤。克里阳雪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在皮山县克里阳乡所辖的9个村域内,海拔高度2300米,东经77°50′5″-78°19′45″,北纬37°05′20″-37°23′50″,保护总面积500公顷,年产干雪菊1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成熟的雪菊花瓣呈金黄色或金红色,花蕊棕褐色或深褐色。克里阳雪菊其金黄色的花瓣经沸水冲泡后,汤自然呈现出犹如琥珀一般的绛红色,淡稠适中,红润剔透,入口雪菊香味浓郁优雅,沁人心脾。 (2)内在品质特征:克里阳雪菊中总黄酮含量高达17-19(g/100g)以上,总皂苷82-85(g/kg),棕榈酸22%-25%、亚油酸57%-60%、亚麻酸12%-17%,产品还富含钙、锰、锶、镁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功效。长期服用能明显降低收缩压、血糖,也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脂的含量,及效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标准的安全 |
皮亚勒玛甜石榴 | 皮山县是中国西汉时期西域沿塔里木盆地周围三十六国之一的皮山国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要商埠驿站,是通往印度、波斯和西方诸国的首选之道。石榴原名安石榴。据史载,约在公元二世纪,石榴产在当时隶属中国王朝的西域之地-安国和石国(今乌兹别克的布哈拉和塔什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才将其引入内地。这其中还有一段优美的佳话。 皮山县是传说中石榴失落的产地之一,皮亚勒玛甜石榴以其果大、皮薄、粒大、汁多、色艳、核软、味甜、风味浓郁、品质佳良等特点,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汁浓甜似蜂蜜”的美誉。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堪称石榴中的极品,深受到人们的青睐。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甜石榴标准示范基地,被中国果协命名为“中华名果”称号,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新疆特色农产品(上海)交易会“最佳畅销产品奖”;2007年9月被新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新疆名牌”; 2007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国际第五届农产品交易会上“皮亚曼”牌石榴荣获“中国国际第五届农产品交易会一村一品展位金奖;2008年4月10日,皮亚勒玛乡石榴协会被自治区科学技术学会被为“百强协会”。 2008年9月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消费者满意名特优产品。 由于皮亚勒玛乡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石榴皮薄、个大、糖分高、口感好,名气也越来越大,200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2007年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 生产情况 这几年,皮亚勒玛乡家家户户都种石榴,如今它已成为了农民的“摇钱树”。目前,全乡石榴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万多亩,有300多个石榴科技示范户,去年农民人均石榴收入6396元,预计今年人均石榴收入将达到7500元。-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新疆皮山县皮亚勒玛乡石榴协会申请对“皮亚勒玛甜石榴 ”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1年8月17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皮亚勒玛甜石榴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固玛镇、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皮亚勒玛乡、皮亚勒玛开发区等8个乡镇、开发区。东接十四师224团,西接喀什市叶城县。南北长927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5°22"-37°13",东经77°31"-79°15"。保护面积2060公顷,年产量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皮亚勒玛甜石榴果形呈亚(近)球形,果径一般为8-18厘米,果皮为玫瑰红,阳面淡黄色,带红彩霞,果皮厚0.2-0.3厘米,萼片5-7裂,心皮7-9个;每果籽粒约300-600粒,玛瑙红,马齿状,粒内有白色放射状宝石花纹(俗称松针)。平均籽粒重0.28克,出汁率42%;种子极小且软,人可吃下胃里,香气浓郁,细嫩化渣。因果大、皮薄、粒大、汁多、色艳、核软、味甜、风味浓郁、品质佳良,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汁浓甜似蜂蜜”的美誉。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4%-17.5%,还原VC≥17(mg/100g),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其中钙≥55(mg/kg),磷≥220(mg/kg),镁≥70(mg/kg),锌≥3(mg/kg),铜≥1.7(mg/kg)。 (3)符合《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NY 5086-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
新疆核桃 | 主要品种有:纸皮核桃,产于可克苏,壳薄如纸,对着阳光几乎可见壳内果仁的形状,用手指轻捏,果壳即破碎。果形中等,平均单粒重11.7克,出仁率67%,高者可达69%。仁甜而饱满,出油率?1%。薄壳核桃,主产于喀什、阿克苏、库车等地,由野生核桃引种驯化而成,果壳较薄,平均粒重约15克,出仁率52-62%,果仁丰满,含油率72一76%。”露仁核桃,在南疆各地广为栽培,果壳很薄,壳面会自动破裂,果仁露出 出仁率65;67%。核仁甘甜,含油率73%左右。穗状核 桃,主产于阿克苏地区,果壳较薄,每一果穗挂果6-15粒,果型较大,平均单果重14.8克,果仁丰满,出仁率56%,含油率69%。隔年核桃,主产于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果型较大,乎均单果重16.6克。核仁饱满,味甜,出仁率49%,含油率71%。新疆核桃出口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喀什) |
和田青驴 | 和田青驴属役、肉兼用大型驴品种,被毛青色为其显着特征,体格高大结实,四肢健壮。成年公驴平均体高为135.4厘米,体重为270公斤;母驴平均体高130.1厘米,体重259公斤。其遗传性能稳定,性情温顺,负重性能突出,生长速度快,屠宰率达51%。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存栏1.25万头,出栏2500头,驴肉产量400吨,驴皮2500多张。 |
皮山山药 | 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汉唐时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至汉代,中原地区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葡萄瓜果、棉花种植、植桑养蚕已较普遍。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发展,但一直有农民特别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大都自产自销,种植面积大约50亩。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0亩左右。近几年来,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独一无二的栽培技术,让山药在模具里生长发育成熟,横向种植生长,外面粗大整齐,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高质量。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升。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山药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是和田地区的西大门,东与墨玉县、和田县接壤,西与叶城县相连,县境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67.5-144.5公里,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平川地带海拔1250-1400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皮山县辖区所有平原区乡镇,即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共6个乡镇8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地处东经77°31′至79°38′,北纬35°22′至39°01′之间,总面积333.3公顷,年产山药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山药外观表皮浅黄、根毛稀短、条形圆直、长度一般80-120厘米,中段直径一般3.5-7厘米,质地硬实、肉质雪白色细腻,致密,具黏液,丝度长,口感面、甜、香、润。(2)内在品质指标:山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总皂苷、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镁、硒、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2(g/100g),灰分0.8%-1.2%,脂肪0.005%-0.012%,粗纤维0.35-0.6%,碳水化合物11%-13%,淀粉6-9(g/100g),总皂苷0.35-0.45(g/100g),钙145-160(mg/kg),铁为0.4-1.3(mg/kg),钾3800-4000(mg/kg),磷380-410(mg/kg),锌1.8-2.3(mg/kg),铜0.2-1.1(mg/kg),镁380-420(mg/kg),锰0.3-1.1(mg/kg),硒0.015-0.027(mg/kg),钠580-620(mg/kg)。山药性甘味平,入肺、脾、胃,有健胃脾、补肺、固肾、益精、延年益寿等的功能。 (3)安全要求:安全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
地区 | 特产 |
---|